⑴ 解不等式的数轴标根法(穿线法)的“奇穿偶回”要怎样画
穿是穿过数轴,回是不穿过数轴,奇偶是因式的几次方。
⑵ 数学:解不等式用到的奇穿偶回怎么用 不会穿 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图片最好..
给你五个图,应该能观察到些你想要的。
奇:指某个点处方程的根的个数为奇数;偶:指某个点处方程的根的个数为偶数。
穿:在所要求的点处穿过x轴,要注意只考略某一个点处不用管其他处根的情况。比如下面的图,只用对比x=0处,不用管x=-1和x=1处。而前四个图在x=-1和x=1两处根本不受x=0处根的个数变化的影响。
第一个图x=0有一个根,穿过。第二个图x=0有两个根,不穿过。第三个图x=0有三个根,穿过。第四个图x=0有四个根,不穿过。第五个图x=0有两个根,不穿过。注:第五个图与第二个图对比。
⑶ 高中数学里穿针引线发怎么用
穿针引线法,又称“数轴穿根法”或“数轴标根法”
第一步:通过不等式的诸多性质对不等式进行移项,使得右侧为0。(注意:一定要保证x前的系数为正数)
第二步:将不等号换成等号解出所有根。
第三步:在数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标出各根。
第四步:画穿根线:以数轴为标准,从“最右根”的右上方穿过根,往左下画线,然后又穿过“次右跟”上去,一上一下依次穿过各根。
第五步:观察不等号,如果不等号为“>”,则取数轴上方,穿跟线以内的范围;如果不等号为“<”则取数轴下方,穿跟线以内的范围。
可以简单记为,秘籍口诀:“自上而下,从右到左,奇次根一穿而过,偶次根一穿不过”。
(3)怎么用奇穿偶回方法画函数图象扩展阅读:
“穿针引线法”又称“数轴穿根法”或“数轴标根法”。
准确的说,应该叫做“序轴标根法”。序轴:省去原点和单位,只表示数的大小的数轴。序轴上标出的两点中,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小。
当高次不等式f(x)>0(或<0)的左边整式、分式不等式φ(x)/h(x)>0(或<0)的左边分子、分母能分解成若干个一次因式的积(x-a1)(x-a2)…(x-an)的形式,可把各因式的根标在数轴上,形成若干个区间,最右端的区间f(x)、 φ(x)/h(x)的值必为正值,从右往左通常为正值、负值依次相间,这种解不等式的方法称为序轴标根法。
为了形象地体现正负值的变化规律,可以画一条浪线从右上方依次穿过每一根所对应的点,穿过最后一个点后就不再变方向,这种画法俗称“穿针引线法“。
参考资料:穿针引线法-网络
⑷ 请问一下y=x^3+x的函数图像怎么画;另外当用画图奇穿偶不穿的规律时,x
解析:
y=x³+x,图像见附图
(1) 奇函数
(2) 零点(0,0)
(3) y'=3x²+1>0
(4) y''=6x,单调递增
(5) 手绘图像
⑸ 高中数学:什么叫“自上而下,奇穿偶回”
从右到左,自抄上而下,对应因式中的项是奇数的就穿过X轴,对应为偶数则不穿过X轴。
⑹ 关于高中数学奇穿偶回
因为X项系来数要为正数的话,不源管x的幂数是奇是偶,x为正时(且x足够大)y也为正,这样就是说两种情况下函数都必有在第一象限的点,因此从右上角开始画(即第一象限)。
若x项系数为负的话,应从右下角(第四象限)开始画,理由同上。你们老师大概为了简化问题,就省去了这种情况。
⑺ 怎么用奇穿偶回方法画函数图象
即数轴穿根法解不等式中的奇过偶不过定律
当不等式中含有单独的x偶幂项,穿根线不穿过原点;x奇幂项则穿过原点
当不等式中的多项式是奇数次幂就从对应的点穿过;多项式是偶数次幂则从对应的点弹回
--------------------------------------------------------------------------------------------------------------
以上是网络上摘的定义。
下面来举个例子吧。
f(x)=(x+2)+(x+1)^2+x^3+(x-1)^4+(x-2)^5
首先,取0=(x+2)+(x+1)^2+x^3+(x-1)^4+(x-2)^5,可解得x=-2、-1、0、1、2,这些点就是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
然后,用穿针引线法,按照击穿偶不穿(奇穿偶回)的原则,从最右边一个点(即x=2)开始,自上而下,自右向左,穿线。得到的结果(图片)
补充说明一点,就是这种方法只是定性地表达函数在哪些区间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不是定量的。
⑻ 奇穿偶回是什么
是解不等式用的~
从右到左 自上而下,
奇穿偶回即奇穿偶不穿,是指对内应因式中的项是奇数的就穿容过X轴,对应为偶数则不穿过X轴
比如:不等式1/x-1>x+1的解集为?
1/x-1 -x-1>0,
通分化简为一般形式得,(x-1)(x-√2)(x+√2)<0
奇穿偶回得,{1<x<√2或x<-√2}
画个数轴,标上1、√2、-√2,因为x的系数为正,所以从右边的上方开始
,又因为1、√2、-√2都是它的奇数根,即都只有一个,所以都穿。
我说的可能不是很清楚,你得自己好好体会~这对解不等式很有帮助~特别是当不等式又许多根的时候~
⑼ 请详细说一下数学方法中的穿差法,就是求画函数图像的那种
第一:最高次项系数化为正数.保证因式分解后各因式中x的系数为正.
第二:将这若干个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标在数轴上,注意是空心点(不能取到)还是实心点(可以取到).
第三:按照从右至左,从上至下的顺序画一条曲线,穿过这些点,注意"奇过偶不过"(奇次方的点过,偶次方的点不过).
第四:根据第一步整理的不等式的不等号的方向来写出解集,大于号取在数轴上方的区间,小于号取在数轴下方的区间.
第五步:批改,得分.
⑽ 数轴穿根法,奇穿过、偶弹回,怎样解释(回答满意可以加悬赏)
“数轴穿根法”又称“数轴标根法”第一步:通过不等式的诸多性质对不等式进行移项,使得右侧为0。(注意:保证X最高次项系数为正)例如:将x^3-2x^2-x+2>0化为(x-2)(x-1)(x+1)>0第二步:将不等号换成等号解出所有根。例如:(x-2)(x-1)(x+1)=0的根为:x1=2,x2=1,x3=-1。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