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废塑料最好的处理方式,求推荐
废塑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结果清洗干燥和分选以后
不同的塑料可以分别利用起来
添加新的塑料以后可以重新制作新的产品
只要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就可以使用
这是环保的要求和做法
⑵ 处理废旧塑料制品的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填抄埋、焚烧和回收再利用三种方法。
不同的处理方式会造成不一样的结果,废旧塑料像以上二种做法都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而回收利用是目前比较靠谱的方式。
有些人会选择将这些废旧塑料回收之后选择用来制作塑料颗粒,这个利润也是可以的;但是还有人选择将废旧塑料用来炼油,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
废旧塑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农业生产各领域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当这些产品的寿命或使用目的达到后,就会被丢弃而成为废旧塑料。所以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在废旧塑料的处理上,原料是比较广泛的。
有一种利用废旧塑料炼油的设备的问世,为废旧塑料的处理带来了解决方式,最终得到的产物是塑料裂解油和炭黑,在整个的处理过程中是环保无污染的
废旧塑料炼油得到的产物销路这个问题不通过多的担心,在这个世界上,每种物质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规律,废旧塑料得到的产物也是这样。
废旧塑料炼油设备得到的产物用途:
塑料油
1)可以直接卖掉.
2)可以使用蒸馏设备得到汽油和柴油.
3)可以作为燃料.
⑶ 塑料循环再利用的方法与措施
你应该了解的废旧塑料回收用途!
迄今为止,包装工业仍是中国塑料工业最大的应用领域。专家预测,2005包装用塑料同比将增长15%以上,达到625万吨。与应用量的不断增长相比,中国包装用塑料的回收利用却极不乐观。废塑回收应用领域狭窄,可谓回收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期特别介绍国内外关于废塑料回收再用的几种主要技术。
燃料
最初,塑料回收大量采用填埋或焚烧,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国外将废塑料用于高炉喷吹代替煤、油和焦,用于水泥回转窑代替煤烧制水泥,以及制成垃圾固形燃料(RDF)用于发电,效果理想。
RDF技术最初由美国开发。近年来,日本鉴于垃圾填埋场不足、焚烧炉处理含氯废塑料时HCI对锅炉腐蚀严重,而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污染环境,利用废塑料发热值高的特点混配各种可燃垃圾制成发热量20,933kJ/kg和粒度均匀的RDF后,既使氯得到稀释,同时亦便于贮存、运输和供其他锅炉、工业窑炉燃用代煤。
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也是利用废塑料的高热值,将废塑料作为原料制成适宜粒度喷入高炉,来取代焦炭或煤粉的一项处理废塑料的新方法。国外高炉喷吹废塑料应用表明,废塑料的利用率达80%,排放量为焚烧量的0.1%~1.0%,产生的有害气体少,处理费用较低。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为废塑料的综合利用和治理“白色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冶金企业节能增效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德国、日本从1995年就已有成功的应用。
发电
垃圾固形燃料发电最早在美国应用,并已有RDF发电站37处,占垃圾发电站的21.6%。日本已经意识到废塑料发电的巨大潜力。日本结合大修已将一些小垃圾焚烧站改为RDF生产站,以便集中后进行连续高效规模发电,使垃圾发电站的蒸汽参数由30,012提高到45,012左右,发电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20%~25%。
日本环境省正在大力支持以废塑料为主的工业垃圾发电事业,并在2003年度的预算中提出10亿日元的额度,以着手辅助对5处废塑料发电设施的整备工作。计划到2010年在日本全国共建150个废塑料发电设施,使工业垃圾发电成为新能源的重要一翼。
目前日本每年形成的废塑料总量近500万吨,2000年为489万吨。其中25%作为塑料原料回收循环再用;42%埋掉;6%白白烧掉;只有3%用来发电。当然如果能100%回收循环利用最好,但有些废塑料目前尚无法循环再利用。
用废塑料进行发电可以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日本计划到2010年将目前垃圾发电量提高5倍,使年垃圾发电量达400万千瓦以上。
油化
由于塑料是石油化工的产物,从化学结构上看,塑料为高分子碳氢化合物,而汽油、柴油则是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因此,将废塑料转化为燃油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在这方面均已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如日本的富士回收技术公司,利用塑料油化技术,从1公斤废塑料中回收0.6升汽油、0.21升柴油和0.21升煤油。他们还投入18亿日元建成再生利用废塑料油化厂,日处理10 吨废塑料,再生出1万升燃料油。美国肯塔基大学发明了一种把废塑料转化为燃油的高技术,出油率高达86%。中国北京、海南、四川等地均有关于塑料转化为燃油研究成果的报道,但尚未看到工业化的实际应用。
建筑应用
各种废塑料都不同程度地粘有污垢,一般须加以清洗,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利用废塑料和粉煤灰制造建筑用瓦对废塑料的清洗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有利于工业化应用中的实际操作。向塑料中加入适当的填料可降低成本,降低成型收缩率,提高强度和硬度,提高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从经济和环境角度综合考虑,选择粉煤灰、石墨和碳酸钙作填料是较好的选择。粉煤炭表面积很大,塑料与其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可保证瓦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将消泡后的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加入一定剂量的低沸点液体改性剂、发泡剂、催化剂、稳定剂等,经加热可使聚苯乙烯珠粒预发泡,然后在模具中加热制得具有微细密闭气孔的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可用作建筑物密封材料,保温性能好。
复合再生
复合再生所用的废塑料是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杂质较多,具多样化、混杂性、污脏等特点。由于各种塑料的物化特性差异大而且多具有互不相容性,它们的混合物不适合直接加工,在再生之前必须进行不同种类的分离,因此回收再生工艺比较繁杂。国际上已有先进的分离设备可以系统地分选出不同的材料,但设备一次性投资较高。一般来说,复合再生塑料的性质不稳定,易变脆,故常被用来制备较低档次的产品,如建筑填料、垃圾袋、微孔凉鞋、雨鞋等。目前,国内渖阳、青岛、株洲、邯郸、保定、张家口、桂林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分别由日本、德国引进20多套(台)熔融法再生加工利用废塑料的装置,主要用于生产建材、再生塑料制品、土木材料、涂料、塑料填充剂等。
合成新材料
匈牙利科学家研究出将塑料垃圾转化成为工业原料并进行再利用的新技术,从而改变了以往将这些垃圾随便丢弃或进行焚烧的做法。
据介绍,科学家们使用该项新技术能将塑料垃圾加工成一种新型合成材料。实验表明,这种合成材料与沥青按比例混合后可以用来铺路,增加路面的坚硬程度,减少碾压痕迹的出现,还可以制成隔热材料而广泛用于建筑物上。专家认为,由于该技术是塑料垃圾转化为新的工业原料,不仅在环保方面意义重大,而且还能够减少石油、天然气等初级能源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科学家经多年研制而成的SPS高效减水剂系列产品,可赋予混凝土良好的保塑性能、防水性能及抗冻结性能。SPS高效减水剂主要由废旧聚苯乙烯塑料构成,根据聚苯乙烯较容易引进离子基团的性质,通过化学反应,将离子基团引入到废旧聚苯乙烯苯环上,使经过改性的废旧聚苯乙烯,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能使水泥丧失包裹拌合水的能力,达到减水的效果。另外,由于聚苯乙烯是分子量很高的高分子物质,在水泥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这种改性聚苯乙烯分子可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薄膜,提高水泥颗粒间粘合力,从而增强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因而成为优良的水泥防水、减水剂和增强剂。
制取基本化学原料、单体
混合废塑料经热分解可制得液体碳氢化合物,超高温气化可制得水煤气,都可用作化学原料。德国Hoechst公司、Rule公司、BASF公司、日本关西电力、三菱重工近几年均开发了利用废塑料超高温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制甲醇等化学原料的技术,并已工业化生产。
近年来,废塑料单体回收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主流方向,其工业应用正在研究中。现时研究水平已达到单体回收率聚烯烃为90%,聚丙烯酸酯为97%,氟塑料为92%,聚苯乙烯为75%,尼龙、合成橡胶为80%等。这些结果的工业应用也在研究中,它对环境及资源利用将会产生巨大效益。
美国Battelle Memorial研究所已成功开发出从LDPE、HDPE、PS、PVC等混合废塑料中回收乙烯单体技术,回收率58%(质量分数),成本为3.3美元/kg。
人造沙
2004年起,日本V-ARC公司开始将家电以及汽车等产生的废塑料粉碎制成人造沙。废塑料制成的人造沙将应用于地基改良材料以及混凝土二次制品等。将废塑料再利用为人造沙的例子非常罕见。V-ARC公司计划在2005年5月将其发展成年产值5亿日元的大事业。
资料显示,日本国内每年有500万吨左右的废塑料不能被再利用,其中大部分不得不采取掩埋以及焚烧的方法处理。V-ARC打算把这些废塑料粉碎有效利用为人造沙。人造沙的颗粒大小在1.5毫米到7.0毫米间,能够根据用途自由设定。
与天然沙相比,人造沙的特征是成本低、重量轻(不到天然沙的一半);颗粒大小均一,不含水等。人造沙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材料、屋顶绿化材料、地基改良材料、瓦片、瓷砖以及外墙材料等
⑷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
废旧塑料通常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二次污染。填埋会占用较大空间;塑料自然降解需要百年以上;析出添加剂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因此,废塑料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回收利用,但目前废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率低。究其原因,有管理、政策、回收环节方面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回收利用技术还不够完善。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多种多样,有可回收多种塑料的技术,也有专门回收单一树脂的技术。近年来,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取得了许多可喜的进展,本文主要针对较通用的技术做一总结。
1 分离分选技术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废弃塑料的收集和预处理。尤其我国,造成回收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垃圾分类收集程度很低。由于不同树脂的熔点、软化点相差较大,为使废塑料得到更好的再生利用,最好分类处理单一品种的树脂,因此分离筛选是废旧塑料回收的重要环节。对小批量的废旧塑料,可采用人工分选法,但人工分选效率低,将使回收成本增加。国外开发了多种分离分选方法。
1.1 仪器识别与分离技术
意大利Govoni公司首先采用X光探测器与自动分类系统将PVC从相混塑料中分离出来[1]。美国塑料回收技术研究中心研制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高度自动化的从硬质容器中分离出PVC容器。德国Refrakt公司则利用热源识别技术,通过加热在较低温度下将熔融的PVC从混合塑料中分离出来[1]。
近红外线具有识别有机材料的功能,采用近红外线技术[1]的光过滤器识别塑料的速度可达2000次/秒以上,常见塑料(PE、PP、PS、PVC、PET)可以明确的被区别开来,当混合塑料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时,装置能自动分选出5种常见的塑料,速度可达到20~30片/min。
1.2 水力旋分技术
日本塑料处理促进会利用旋风分离原理和塑料的密度差开发了水力旋风分离器。将混合塑料经粉碎、洗净等预处理后装入储槽,然后定量输送至搅拌器,形成的浆状物通过离心泵送入旋风分离器,在分离器中密度不同的塑料被分别排出。美国Dow化学公司也开发了类似的技术,它以液态碳氢化合物取代水来进行分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
1.3 选择性溶解法
美国凯洛格公司和Rensselaser工学院共同开发了一种利用溶剂选择性溶解分离回收废塑料的技术。将混合塑料加入二甲苯溶剂中,它可在不同的温度下选择性溶解、分离不同的塑料,其中的二甲苯可循环使用,且损耗小[1,3]。
比利时Solvay SA公司开发了Vinyloop技术,采用甲乙酮作溶剂,分离回收PVC,回收到的PVC与新原料密度相差无几,但颜色略呈灰色。德国也有溶剂回收的Delphi技术,所用的酯类和酮类溶剂比Vinyloop技术少得多。
1.4 浮选分离法
日本一家材料研究所采用普通浸润剂,如木质素磺酸钠、丹宁酸、Aerosol OT和皂草甙等,成功地将PVC、PC(聚碳酸酯)、POM(聚甲醛)和PPE(聚苯醚)等塑料混合物分离开来[4]。
1.5 电分离技术[5]
用摩擦生电的方法分离混合塑料(如PAN、、PE、PVC和PA等)。其原理是两种不同的非导电材料摩擦时,它们通过电子得失获得相反的电荷,其中介电常数高的材料带正电荷,介电常数低的材料带负电荷。塑料回收混杂料在旋转锅中频繁接触而产生电荷,然后被送如另一只表面带电的锅中而被分离。
2 焚烧回收能量
聚乙烯与聚苯乙烯的燃烧热高达46000kJ/kg,超过燃料油的平均值44000 kJ/kg,聚氯乙烯的热值也高达18800 kJ/kg。废弃塑料燃烧速度快,灰分低,国外用之代替煤或油用于高炉喷吹或水泥回转窑。由于PVC燃烧会产生氯化氢,腐蚀锅炉和管道,并且废气中含有呋喃,二恶英等。美国开发了RDF技术(垃圾固体燃料),将废弃塑料与废纸,木屑、果壳等混合,既稀释了含氯的组分,而且便于储存运输。对于那些技术上不可能回收(如各种复合材料或合金混炼制品)和难以再生的废塑料可采用焚烧处理,回收热能。优点是处理数量大,成本低,效率高。弊端是产生有害气体,需要专门的焚烧炉,设备投资、损耗、维护、运转费用较高。
3 熔融再生技术
熔融再生是将废旧塑料加热熔融后重新塑化。根据原料性质,可分为简单再生和复合再生两种。简单再生主要回收树脂厂和塑料制品厂的边角废料以及那些易于挑选清洗的一次性消费品,如聚酯饮料瓶、食品包装袋等。回收后其性能与新料差不多。
复合再生的原料则是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废弃塑料,有杂质多、品种复杂、形态多样、脏污等特点,因此再生加工程序比较繁杂,分离技术和筛选工作量大。一般来说,复合回收的塑料性质不稳定,易变脆,常被用来制备较低档次的产品。如建筑填料、垃圾袋、微孔凉鞋、雨衣及器械的包装材料等。
4 裂解回收燃料和化工原料
4.1 热裂解和催化裂解技术
由于裂解反应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6-11],国内外对裂解技术的开发取得了许多进展。裂解技术因最终产品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回收化工原料(如乙烯、丙烯、苯乙烯等)[12],另一种是得到燃料(汽油、柴油、焦油等)。虽然都是将废旧塑料转化为低分子物质,但工艺路线不同。制取化工原料是在反应塔中加热废塑料,在沸腾床中达到分解温度(600~900℃),一般不产生二次污染,但技术要求高,成本也较高。裂解油化技术则通常有热裂解和催化裂解两种。
日本富士循环公司的将废旧塑料转化为汽油、煤油和柴油技术,采用ZSM-5催化剂,通过两台反应器进行转化反应将塑料裂解为燃料。每千克塑料可生成0.5L汽油、 0.5L煤油和柴油。美国Amoco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工艺,可将废旧塑料在炼油厂中转变为基本化学品。经预处理的废旧塑料溶解于热的精炼油中,在高温催化裂化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为轻产品。由PE回收得LPG、脂肪族燃料;由PP回收得脂肪族燃料,由PS可得芳香族燃料。Yoshio Uemichi等人[13]研制了一种复合催化体系用于降解聚乙烯,催化剂为二氧化硅/氧化铝和HZSM-5沸石。实验表明,这种催化剂对选择性制取高质量汽油较有效,所得汽油产率为58.8%,辛烷值94。
国内李梅等[14]报道废旧塑料在反应温度350~420℃,反应时间2~4s,可得到MON73的汽油和SP-10的柴油,可连续化生产的工艺。李稳宏等[3]进行了废塑料降解工艺过程催化剂的研究。以PE、PS及PP为原料的催化裂化过程中,理想的催化剂是一种分子筛型催化剂,表面具有酸性,操作温度为360℃,液体收率90%以上,汽油辛烷值大于80。刘公召[15]研究开发了废塑料催化裂解一次转化成汽油、柴油的中试装置,可日产汽油柴油2t,能够实现汽油、柴油分离和排渣的连续化操作,裂解反应器具有传热效果好,生产能力大的特点。催化剂加入量1~3%,反应温度350~380℃,汽油和柴油的总收率可达到70%,由废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制得的汽油辛烷值分别为72、77和86,柴油的凝固点为3,-11,-22℃,该工艺操作安全,无三废排放。袁兴中[16]针对釜底清渣和管道胶结的问题,研究了流化移动床反应釜催化裂解废塑料的技术。为实现安全、稳定、长周期连续生产,降低能耗和成本,提高产率和产品质量打下了基础。
将废料通过裂解制得化工原料和燃料,是资源回收和避免二次污染的重要途径。德国、美国、日本等都有大规模的工厂,我国在北京、西安、广州也建有小规模的废塑料油化厂,但是目前尚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废塑料导热性差,塑料受热产生高黏度融化物,不利于输送;废塑料中含有PVC导致HCl产生,腐蚀设备的同时使催化剂活性降低;碳残渣粘附于反应器壁,不易清除,影响连续操作;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活性较低,使生产成本高;生产中产生的油渣目前无较好的处理办法等等。国内关于热解油化的报道还有很多[43-54],但如何吸收已有的成果,攻克技术难点,是我们急需要做的工作。
4.2 超临界油化法
水的临界温度为374.3℃,临界压力为22.05Mpa。临界水具有常态下有机溶液的性能,能溶解有机物而不能溶解无机物,而且可与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完全互溶。日本专利有用超临界水对废旧塑料(PE、PP、PS等)进行回收的报告,反应温度为400~600℃,反应压力25Mpa,反应时间在10min以下,可获得90%以上的油化收率。用超临界水进行废旧塑料降解的优点是很明显的:水做介质成本低廉;可避免热解时发生炭化现象;反应在密闭系统中进行,不会给环境带来新的污染;反应快速,生产效率高等。邱挺等[17]总结了超临界技术在废塑料回收利用中的进展。
4.3 气化技术
气化法的优点在于能将城市垃圾混合处理,无需分离塑料,但操作需要高于热分解法的高温(一般在900℃左右)。德国Espag公司的Schwaize Pumpe炼油厂每年可将1700t废塑料加工成城市煤气。RWE公司计划每年将22万吨褐煤、10万吨塑料垃圾和城镇石油加工厂产生的石油矿泥进行气化。德国Hoechst公司采用高温Winkler工艺将混合塑料气化,再转化成水煤气作为合成醇类的原料。
4.4 氢化裂解技术
德国Vebaeol公司组建了氢化裂解装置,使废塑料颗粒在15~30Mpa,470℃下氢解,生成一种合成油,其中链烷烃60%、环烷烃30%、芳香烃为1%。这种加工方法的能量有效利用率为88%,物质转化有效率为80%。
5 其他利用技术
废旧塑料还有着广泛的用途。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采用黄砂、石子、液态PET和固化剂为原料制成混凝土,Bitlgosz [18] 将废塑料用作水泥原材料。解立平等[19]利用废旧塑料与木料、纸张等制备中孔活性炭,雷闫盈等[20报道应用废旧聚苯乙烯制涂料,李玲玲[21]报道塑料可变成木材。宋文祥[22]介绍了国外用HDPE作原料,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使长度不同的玻璃纤维在模具内沿着物料流向的轴向同向,从而生产高强度塑料枕木。蒲廷芳[23]等使用废旧聚乙烯制高附加值的聚乙烯蜡。李春生等[24]报道,聚苯乙烯与其他热塑性塑料相比,具有熔融粘度小,流动性大的特点,因此熔融后可以很好地浸润所接触的表面而起到良好的粘接作用。张争奇等[25]用废塑料改性沥青,将某一种或几种塑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溶于沥青中,使沥青的路用性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沥青路面质量,延长路面寿命。
结束语
治理白色污染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有赖于全民科技意识、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部门在制定法规加强管理的同时,可把发展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作为刺激经济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使废塑料的收集、处理及回收利用产业化。目前我国回收和加工企业分散,规模小,很多国内外塑料回收与加工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无法推广实施,回收加工产品质量低下,因此对塑料回收企业应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其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在回收利用的同时,更需研究开发可环境消纳塑料,寻求切实可行的替代品。
⑸ 废弃塑料的回收处理方案
要做好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首先要通过观察了解其中所含的物料种类,大致所占比例等物理特性。然后把废弃塑料进行有效区分,再针对不同种类再进行下一步有效利用。一般废弃塑料分为生活垃圾塑料和工业废弃塑料两种。生活垃圾含有塑料,铁,铝以及其他杂质等。工业废弃塑料一般是造纸行业遗弃废料,含有大量水分的轻质塑料纸,重质塑料皮,各种瓶罐,纸浆,铝,铁等。如何对上述物料进行有效分离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研究并结合目前具体生产情况,对工艺进行了技术改进,结合物料的物理特性针对每一种物料研发出专用分离器,并形成一整套流水生产线。其流程设计合理,分拣率高,无环境污染(不用水洗),人员少,自动化程度高。本生产线的主要流程: 均匀给料-----筛选(去除纸浆)-----风选(回收轻质塑料)-----简单手选(超大块硬质塑料)----磁选(除铁)-----二次风选(二次回收轻质塑料)-----1级综合分选(分别回收剩余轻质塑料及重质塑料瓶罐等)----涡流(除铝) 可分选成品分别为轻质塑料,重质塑料,铁,铝,纸浆。 分拣出的物料可分别作为炼油,加工塑料颗粒,造纸等行业重复使用。欢迎各界朋友指导交流! 徐州双力机械
⑹ 解释废旧塑料常用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塑料袋重复使用方法: 使用过的新塑料袋,收集在一起,能用但脏的将其版洗净可再用权; 鞋子包装用旧塑料袋密封,放置柜子,防虫,防蟑螂; 家居垃圾可重新用塑料袋包装提出室外; 现在超市购物需袋子要付费,可以带上几个洗净的塑料袋,去购物时
⑺ 对废塑料袋的处理方式
塑料袋的发明,真的是方便了广大消费者。多少年来,消费者已习惯了使用塑料袋,如果骤然停止了塑料袋的使用,消费者会很不适应,而且真的有些不乐意。至少,笔者就觉得限制塑料袋使用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且有“因噎费食”之嫌。 塑料袋不好降解,有化学味道,确实有污染环境的弊端,很是成为人们的心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限制使用塑料袋是有缘由的。 但是,我们不能仅是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什么东西有弊端就抛弃它就消灭它。这样到是痛快了,一劳永逸了,可倒澡盆连孩子倒掉,把塑料袋方便消费者的优点倒掉,岂不是于心不忍、损失更大。 现在废旧塑料袋还有很多回收利用的价值,如下:
家庭中
1、作为废品卖
2、当垃圾袋使用
3、当包装袋
废塑料的再利用:
国外将废塑料用于高炉喷吹代替煤.油和焦.用于水泥回转窑代替煤烧制水泥.以及制成垃圾固形燃料(RDF)用于发电.效果理想.
焚烧炉处理含氯废塑料袋时HCI对锅炉腐蚀严重.RDF技术最初由美国开发.近年来.日本鉴于垃圾填埋场不足.而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污染环境.利用废塑料发热值高的特点混配各种可燃垃圾制成发热量20.933kJ/kg和粒度均匀的RDF后.既使氯得到稀释.同时亦便于贮存.运输和供其他锅炉.工业窑炉燃用代煤.
将废塑料作为原料制成适宜粒度喷入.高炉高炉喷吹废塑料袋技术也是利用废塑料的高热值.来取代焦炭或煤粉的一项处理废塑料袋的新方法.国外高炉喷吹废塑料应用表明.废塑料的利用率达80%.排放量为焚烧量的0.1%-1.0%.产生的有害气体少.处理费用较低.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为废塑料的综合利用和治理[白色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冶金企业节能增效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德国.日本从1995年就已有成功的应用.
发电
垃圾固形燃料发电最早在美国应用.并已有RDF发电站37处.占垃圾发电站的21.6%.日本已经意识到废塑料发电的巨大潜力.日本结合大修已将一些小垃圾焚烧站改为RDF生产站.以便集中后进行连续高效规模发电.使垃圾发电站的蒸汽参数由30.012提高到45.012左右.发电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20%-25%.
日本环境省正在大力支持以废塑料为主的工业垃圾发电事业.并在2003年度的预算中提出10亿日元的额度.以着手辅助对5处废塑料发电设施的整备工作.计划到2010年在日本全国共建150个废塑料发电设施.使工业垃圾发电成为新能源的重要一翼.
目前日本每年形成的废塑料总量近500万吨.2000年为489万吨.其中25%作为塑料原料回收循环再用,42%埋掉,6%白白烧掉,只有3%用来发电.当然如果能100%回收循环利用最好.但有些废塑料目前尚无法循环再利用.
用废塑料进行发电可以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日本计划到2010年将目前垃圾发电量提高5倍.使年垃圾发电量达400万千瓦以上.
油化
由于塑料是石油化工的产物.从化学结构上看.塑料为高分子碳氢化合物.而汽油.柴油则是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因此.将废塑料转化为燃油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在这方面均已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如日本的富士回收技术公司.利用塑料油化技术.从1公斤废塑料中回收0.6升汽油.0.21升柴油和0.21升煤油.他们还投入18亿日元建成再生利用废塑料油化厂.日处理10 吨废塑料.再生出1万升燃料油.美国肯塔基大学发明了一种把废塑料转化为燃油的高技术.出油率高达86%.中国北京.海南.四川等地均有关于塑料转化为燃油研究成果的报道.但尚未看到工业化的实际应用.
建筑应用
利用废塑料和粉煤灰制造建筑用瓦对废塑料的清洗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各种废塑料都不同程度地粘有污垢.一般须加以清洗.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有利于工业化应用中的实际操作.向塑料中加入适当的填料可降低成本.降低成型收缩率.提高强度和硬度.提高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从经济和环境角度综合考虑.选择粉煤灰.石墨和碳酸钙作填料是较好的选择.粉煤炭表面积很大.塑料与其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可保证瓦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将消泡后的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加入一定剂量的低沸点液体改性剂.发泡剂.催化剂.稳定剂等.经加热可使聚苯乙烯珠粒预发泡.然后在模具中加热制得具有微细密闭气孔的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可用作建筑物密封材料.保温性能好.
复合再生
复合再生所用的废塑料是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杂质较多.具多样化.混杂性.污脏等特点.由于各种塑料的物化特性差异大而且多具有互不相容性.它们的混合物不适合直接加工.在再生之前必须进行不同种类的分离.因此回收再生工艺比较繁杂.国际上已有先进的分离设备可以系统地分选出不同的材料.但设备一次性投资较高.一般来说.复合再生塑料的性质不稳定.易变脆.故常被用来制备较低档次的产品.如建筑填料.垃圾袋.微孔凉鞋.雨鞋等.目前.国内渖阳.青岛.株洲.邯郸.保定.张家口.桂林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分别由日本.德国引进20多套(台)熔融法再生加工利用废塑料的装置.主要用于生产建材.再生塑料制品.土木材料.涂料.塑料填充剂等.
合成新材料
匈牙利科学家研究出将塑料垃圾转化成为工业原料并进行再利用的新技术.从而改变了以往将这些垃圾随便丢弃或进行焚烧的做法.
实验表明.这种合成材料与沥青按比例混合后可以用来铺路.增加路面的坚硬程度.减少碾压痕迹的出现.还可以制成隔热材料而广泛用于建筑物上.据介绍.科学家们使用该项新技术能将塑料垃圾加工成一种新型合成材料.专家认为.由于该技术是塑料垃圾转化为新的工业原料.不仅在环保方面意义重大.而且还能够减少石油.天然气等初级能源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根据聚苯乙烯较容易引进离子基团的性质.通过化学反应.将离子基团引入到废旧聚苯乙烯苯环上.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科学家经多年研制而成的SPS高效减水剂系列产品.可赋予混凝土良好的保塑性能.防水性能及抗冻结性能.SPS高效减水剂主要由废旧聚苯乙烯塑料构成.使经过改性的废旧聚苯乙烯.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能使水泥丧失包裹拌合水的能力.达到减水的效果.另外.由于聚苯乙烯是分子量很高的高分子物质.在水泥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这种改性聚苯乙烯分子可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薄膜.提高水泥颗粒间粘合力.从而增强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因而成为优良的水泥防水.减水剂和增强剂.
制取基本化学原料.单体
混合废塑料经热分解可制得液体碳氢化合物.超高温气化可制得水煤气.都可用作化学原料.德国Hoechst公司.Rule公司.BASF公司.日本关西电力.三菱重工近几年均开发了利用废塑料超高温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制甲醇等化学原料的技术.并已工业化生产.
近年来.废塑料单体回收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主流方向.其工业应用正在研究中.现时研究水平已达到单体回收率聚烯烃为90%.聚丙烯酸酯为97%.氟塑料为92%.聚苯乙烯为75%.尼龙.合成橡胶为80%等.这些结果的工业应用也在研究中.它对环境及资源利用将会产生巨大效益.
美国Battelle Memorial研究所已成功开发出从LDPE.HDPE.PS.PVC等混合废塑料中回收乙烯单体技术.回收率58%(质量分数).成本为3.3美元/kg.
人造沙
2004年起.日本V-ARC公司开始将家电以及汽车等产生的废塑料粉碎制成人造沙.废塑料制成的人造沙将应用于地基改良材料以及混凝土二次制品等.将废塑料再利用为人造沙的例子非常罕见.V-ARC公司计划在2005年5月将其发展成年产值5亿日元的大事业.
资料显示.日本国内每年有500万吨左右的废塑料不能被再利用.其中大部分不得不采取掩埋以及焚烧的方法处理.V-ARC打算把这些废塑料粉碎有效利用为人造沙.人造沙的颗粒大小在1.5毫米到7.0毫米间.能够根据用途自由设定.
⑻ 废旧塑料的回收方法有哪些
临沂就是个破烂城
我也是临沂人
不过人家都这样说
我也觉得差不多
破烂城
说的就是收破烂
什么破烂都收
据说
河东相公镇
受塑料比较多
郊区
也有
就是你不愿找
一找
一大把
⑼ 废旧塑料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集中处理给回收站。
现在大部分的废旧塑料都用来回收利用,也就是制造塑料颗粒,买给塑料厂。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网络一下塑料颗粒机,自己生产塑料颗粒。
据说很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