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城市污水处理厂氨氮去除率高而总氮去除率较低,为什么在国家标准里为什么二级、三级标准对TN不做限制
有可能是来曝气过量,使得绝大部分源的氨氮转化成硝态氮,核算一下泥龄是否过长,污泥负荷是否正常。
原标准中是当时我们的认识和实际还有差距,没有太在意硝态氮对水生生物和动物的影响。
有影响,硝态氮在厌氧的情况下会消耗一部分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质恶化!在新的排放标准中对总氮作了要求!详细内容见{城镇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㈡ 污水处理厂二级排放总氮标准值是多少
总氮没规定,只有规定了氨氮水温>12℃时为25mg/L,≤12℃时为30mg/L(来源《GB18918-2002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㈢ 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浓度
总氮为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的总和。
2、其单位为mg/L。
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也很敏感,当污水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污水温度低于5℃时,其生理活动会完全停止。
因此,冬季时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超标的现象较为明显。
(3)城市污水处理总氮最低能处理到多少扩展阅读:
水氮含量超标原因及控制方法
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
生物硝化属低负荷工艺,F/M一般在0.05~0.15kgBOD/kgMLVSS?d。负荷越低,硝化进行得越充分,NH3-N向NO3--N转化的效率就越高。
与低负荷相对应,生物硝化系统的SRT一般较长,因为硝化细菌世代周期较长,若生物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过短,污泥浓度较低时,硝化细菌就培养不起来,也就得不到硝化效果。SRT控制在多少,取决于温度等因素。对于以脱氮为主要目的生物系统,通常SRT可取11~23d。
2、 回流比与水力停留时间。生物硝化系统的回流比一般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大,主要是因为生物硝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已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若回流比太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就较长,容易产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通常回流比控制在50~100%。
㈣ 城市污水处理厂氨氮去除率高而总氮去除率较低,为什么
想到了三点
1、工艺选择问题,不支持脱氮。
2、内回流不够。
3、碳源不足。
㈤ 污水处理如何控制总氮超标
1、化学法去除总氮,先测试总氮的浓度,如果浓度差值不大,建议直接用氨氮去除剂处理,这样氨氮处理下来了,总氮也会随之降低(PS:氨氮去除剂只适用于去除总氮中的氨氮,而总氮和氨氮的比例会根据水质不一样而有所不同,所以使用的处理效果不一,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2、污水厂内的生物脱氮反应是一个两段式反应过程,在每一段进行合理的工艺控制,从而使出水总氮合格达标。这也是总氮的控制难点,在污水厂中实现总氮的控制达标,首先要了解生物脱氮的反应机理,然后有选择的进行工艺管控。
比较常见的就是AO工艺,还有增加了除磷的AAO工艺,也有SBR工艺及其变种,还有各类氧化沟工艺,利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替实现的总氮处理。
(5)城市污水处理总氮最低能处理到多少扩展阅读:
控制总氮的排放的原因
水中氮元素的过量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赤潮,当水中总氮含量大于0.3mg/L时,即达到富营养化的标准;另外,硝酸盐本身对人无害,但在体内会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一方面,亚硝酸盐会与血红蛋白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影响氧的传输能力,特别对于婴儿,易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蓝婴病);另一方面,亚硝酸盐过高,会与蛋白生成亚硝胺,属于强致癌物质,对健康危害极大。
㈥ 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 总氮值在300-500左右。
先提供教科书对此的说明。
污水中的氮,有四种形态,氨氮,有机氮,亚硝酸盐氮,硝版酸盐氮,四者合称总权氮TN。
其中,氨氮与有机氮合称为凯氏氮TKN,这是衡量污水进行生化处理时氮营养是否充足的依据。
在常规生活污水中,基本不含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于常规生活污水的TN=TKN=40mg/L,其中氨氮约25mg/L,有机氮约15mg/L,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可视为0。
在我们实际的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实践中,发现各地污水总氮及氨氮差异较大,不过常规生活污水的总氮及氨氮大概是:
总氮:40-60ppm
氨氮:15-50ppm
一般的,如果氨氮数值与总氮很接近,说明该地污水在管网逗留时间较长,导致有机氮已经分解。
在没有实测数据的情况下,教科书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
㈦ 一般传统的二级污水处理过程大致可以去除原污水中总氮量百分比是多少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195─ 2005)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专下水、海属水、饮用水、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中氨氮的测定。
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20mg/L,测定下限0.080mg/L,测定上限100mg/L。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 7479─87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光度法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在规定的分析条件下,将待测成分转变成气体分子载入测量系统,测定其对特征光谱吸收的方法。
㈧ 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氮和氨氮有一定比例吗
有的,一般情况下进水的总氮绝大部分是氨氮和有机氮,氨氮占得比例大概是30%~50%左右。当然具体还是要看污水性质、管线长短等情况。
㈨ 污水处理 总氮含量
你公司有污水处理抄站吗?
目前降低污水中总氮的方法有:
1、通过改造工艺流程:增加厌氧段,提供生物硝化反硝化的条件;
2、增加一段交换吸附工艺:沸石选择性交换吸附
3、空气吹脱:在碱性条件下,让废水和空气充分接触
4、折点氯化:投加过量的氯
后面三种方案都不是最经济有效地,目前新建、改建、扩建的污水厂大部分都采用生物硝化反硝化。进行工艺改造 。
这需要根据你们厂的实际情况,看看是否需要改建或者改造。或许是你们日常运行操作有误,将原本设计脱氮的工艺除掉了。
如果没有污水站,则你们要从你们的生产工艺上下手,通过改造生产工艺,降低向污水中排放的总氮量
㈩ 废水物化处理中总氮的去除率大概是多少
总氮包括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氮元素的去除主要是在相关微生物版的作用下权生成氮气,用相关操作使氮气挥发到大气中;
如果你厌氧系统处理效果较高的话,总氮的去除效果就好,一般在30%-40%;好氧系统一般是通过污泥颗粒的吸附,通过排泥来达到的,这个效率在5%左右。
正常情况下,总氮的去除率在40%-45%之间。
因为采取的工艺不同,之前做过的工程(主要做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包括中试数据)总氮去除率在80%左右,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在85%-9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