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造纸污水处理技术
造纸厂污水有白水和黑水两种,黑水是造纸原料碱法生产纸纤维工艺排放的污内水,成分复杂,色素深,许多容有机物质、亚硫酸盐类,这部分污水处理难度大,要采用厌氧--好氧 生化方法处理后排放。
产生于造纸工艺的白色污水,水中固体成分主要是纸纤维和无机矿粉与助剂类,这部分污水处理采用气浮--过滤可以解决。
造纸污水排放量大,污水处理建设占地面积大。
Ⅱ 造纸厂的污水要怎么处理
现在造纸厂的压力很大 污染大户啊 你得先生化处理 达到排放标准 但是这样你的水用力会很大 成本很高 建议你先生化 然后再进行反渗透的回收利用处理 但是这样的话你的污水处理方面的初期投资会很大 反正不管怎么样 都要和当地的环保局打好铁一般的关系
Ⅲ 造纸废水的最新处理工艺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大作业(一)一、作业题目造纸废水气浮处理工艺的设计计算二、原始资料某造纸厂日排放纸机白水量为4500m3/d,拟采用部分出水回流加压溶气气浮工艺进行处理。该废水中所含的悬浮固体SS浓度为C0=1200mg/L,要求经处理后出水中的悬浮固体SS浓度Ce≤30mg/L。经实验室试验表明,当向每kgSS提供25L的空气量时,可达到上述处理出水水质指标(气浮池的运转温度为20℃)。试进行该气浮处理工艺系统的设计。三、设计计算内容 1. 溶气罐的设计(1)气固比的计算;(2)所需回流溶气水量的计算;(3)溶气罐容积的计算及其工艺尺寸的确定;(4)溶气罐的选型;(5)溶气罐实际停留时间的校核;(6)溶气罐进、出水管的设计及其布置。 2. 空压机的选型(1)单位时间所需供气量的计算;(2)空压机所需供气压力的确定;(3)空压机的选型。 3. 释放器的设计(1)根据所需溶气水量进行释放器的选型;(2)确定所需释放器的个数;(3)确定释放器的工艺布置。 4. 气浮池的工艺设计计算(1)分离室的工艺设计计算 ①根据表面负荷率计算所需分离室的表面积; ②根据表面负荷率计算所需分离室的有效水深; ③根据长宽比及宽深比确定分离室的平面布置;(2)接触室的工艺设计计算 ①根据上升流速计算所需接触室的面积; ②根据分离室的宽度确定接触室所需的长度(需同时根据接触室长度不小于0.6m的施工要求确定接触室的长度)。(3)气浮池总体工艺尺寸的确定考虑超高0.3~0.5m,池底集水区高度0.2m。出水区长度设0.5m。(4)气浮池集水管的设计及其布置四、主要设计参数 1. 溶气罐的工作压力P取3.5~4.0atm; 2. 溶气罐的水力停留时间t1取2.5~3.0min; 3. 溶气罐的溶气效率η取60~70%; 4. 气浮池接触室的上升流速v1取20mm/s; 5. 气浮池的表面负荷率q取5.0~7.0m3/m2.h; 6. 气浮分离池的水力停留时间t2取25~30min; 7. 集水管孔眼水头损失△h取0.3m,孔眼流量系数μ取0.94; 8. 集水管最大流速v取0.5~0.6m/s; 9. 浮渣含水率p取90~95%; 10. 浮渣池停留时间取5h。五、设计计算要求 1. 本课程大作业安排在课外完成; 2. 通过资料查阅、讨论及答疑,在两周时间内按时独立完成; 3. 设计计算说明书书写整洁、工整有条理,计算正确无误,必要之处应加以说明; 4. 通过设计计算画出溶气罐、气浮池的工艺构造及有关布置图并标注有关工艺尺寸,画出工艺流程图;六、设计计算步骤 1. 溶气罐的设计计算(1)根据原始资料计算气固比as(A/S);(2)计算所需回流溶气水量QR;(3)计算溶气罐所需容积V;(4)进行溶气罐的选型并进行停留时间的校核;(5)画出溶气罐的单线条工艺布置图(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 2. 空压机的设计计算(1)根据原始资料确定单位时间所需的供气量(考虑25%的安全系数);(2)确定所需的供气压力;(3)空压机的选型。 3. 释放器的设计计算(1)确定所用释放器的型号(如TS型或TJ型);(2)根据溶气水量计算所需释放器的个数;(3)根据每个释放器的作用范围,进行释放器的布置设计。 4. 气浮池的设计计算(1)根据表面负荷率计算所需分离室的面积;(2)根据分离室的水力停留时间计算分离室的有效水深h2;(3)根据气浮池分离室工艺尺寸布置要求确定分离室有效长度和宽度;(4)根据气浮池接触室的上升水流速度要求计算接触室的面积;(5)根据分离室的宽度(即接触室的宽度与分离室的宽度相同)确定接触室的长度(注意:若计算所得接触室的长度小于0.6m时,则为满足施工要求而取接触室的长度为0.6~0.8m);(6)计算气浮池的总体工艺尺寸; 5. 气浮池集水管的设计计算(1)确定集水管的根数(一般为3~4根支管,汇总与一根总管);(2)根据孔口水头损失计算所需集水孔的总面积ω 注:孔眼流速v=μ(2g△h)1/2(m/s)孔口总面积ω=(Q+QR)/(0.64v)集水孔总数n=ω/A0 A0—每个集水孔的面积,取孔径15mm;(3)确定集水支管及总管的直径;(4)确定集水管的布置形式。 6. 画出气浮池的单线条工艺构造布置图(平面图及剖面图)。 7. 画出处理工艺系统的流程图(单线条)。七、设计成果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附设计计算图纸);八、主要设计参考资料: 1)顾夏声等主编,《水处理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2)王宝贞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杜,1990; 3)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崔玉川等编,废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水利电力出版壮,1994; 5)崔玉川等编,城市污水回用深度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化学工业出版壮,2003; 6)张自杰主编,《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图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D4%EC%D6%BD%CE%DB%CB%AE%B4%A6%C0%ED%B9%A4%D2%D5%C1%F7%B3%CC%CD%BC&in=28983&cl=2&cm=1&sc=0&lm=-1&pn=0&rn=1&di=257293612&ln=2
Ⅳ 造纸废水最佳处理方式
旋流气浮分离机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的可行性1 造纸废水
抄纸过程产生的白浆含有大量悬浮固形物,造成纤维流失。纤维回收、白水循环使用是个课题。
废纸造纸要经历脱墨、脱脂、脱胶、除去塑料的工艺。
造纸废水COD、BOD的来源有木质素、纤维、糖类、醇类,有不溶性的固形物,也有溶解性的。
造纸废水的悬浮物SS的来源有化学沉淀物、纤维。废水中不溶物有比水轻的,如纤维素、半纤维素、胶粒、塑料等,也有比水重的,如砂、滑石粉、碳酸钙沉淀等。从物理的角度看,造纸废水是相密度差比较大的三类物相分散系。
处理造纸废水的方法很多,物化方法、生物法处理均很普遍。木纤维可以通过过滤、混凝沉淀、气浮方法去除,糖类、醇类用生物法、强氧化剂催化氧化法去除,木质素多用生物法去除。
无论采取哪一种办法,目前大都是彼此分开的单打一过程。在同一台设备上综合完成多过程、多目标分离,简化废水处理设施,是降低投资及运行费用的一种途径。
2 气浮处理技术问题
微孔曝气气浮、溶气气浮、叶轮气浮和射流气浮在造纸废水处理上有广泛应用。比较前沿的现有两种。
CAF涡凹气浮技术在机械气泡剪切、分散、转移上有显著进步,在分离纤维素、悬浮物、脱色、脱墨上有上佳业绩。
KROFTA超效浅层气浮技术在布水和撇出上有优势,克服了以往溶气气浮的部分死角,应用在纸机白水回收上效果尚佳。
在操作方面,气浮池淤泥、喷嘴堵塞与歇池清理是所有气浮工艺的痼疾。
3 旋流气浮分离机技术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新型浮选离心方案—旋流气浮分离机。
参见图1,旋流气浮分离机[1]包括传动装置、园柱形旋流仓、导料器、针轮转子、曝气装置、撇出器,仓底安置有折流板,下部有泥浆斗,上部还可备有加药的雾化喷头。
图1. 旋流气浮分离机结构
1-传动装置,2-撇出器,3-旋流仓,4-导料器,5-针轮转子,6-曝气装置,7-泥浆斗,8-支架,9-输气口,
10-进浆口,11-喷头,12-溢流口
旋流仓上部有孔式或堰式滗水结构。
导料器为锥形,可以多个叠置,保持与转子同轴。
曝气装置包括多个平面分布的微孔曝气头,在曝气头表平面有整流板。可以选择多种形式的曝气器,甚至采用一个整体曝气器。由风机送气。
撇出器结构的自由度大。可以采用自流、虹吸、抽吸等多种方式的结构。这里给出的撇出器结构可以是抽吸式,可以是虹吸式。
针轮转子有好几种,比较优越的一种是U字形线材环周挂苗均匀密集排列组合在轮毂上组成的,如图2。这种针轮针苗密度大,启旋能力强。其针苗末端自由,在轮毂一端为铰支座约束,在环向能够随受力摆动和变形,在轴向也可以有适当的转动和变形。
4 旋流气浮分离机的工作原理
1) 旋流分散、混合传质、离心分离
针轮转子启动旋流。均匀的旋流场可以完成分散、混合、汽提等传质过程,可以完成化学反应,也可以用来完成物相离心分离。针轮转速在200 r/min以下,运行负荷不大。
2) 重相的预沉降
混合液液流从旋流仓底部的中心进入,通过一个折流盘将液流方向转变为向四周辐射的平面流,到达一定半径后转变方向,向上、向中心流动。部分大颗粒物在离心作用的影响下滞留在外周,累积后沿导料器边缘下滑,经过旋流仓底部屏蔽板上的通道沉降至泥浆斗。
3) 剪切曝气与气泡水平转移
旋流横断剖切来自曝气头溢出的气柱,形成尺寸大小与曝气头微孔相当的气泡。破碎气泡立即随旋流旋转水平移开。
4) 凹坑富集轻相
针轮转子的有序旋转同时使混合液表面形成凹坑,轻相颗粒、气浮颗粒或轻相液体在气浮作用下向上和受向心力作用向凹液面中心富集,可以达到较大的作业厚度,用定位小轻相撇出器就足以完成浮选物的分离任务。
5) 环形滗水器排泄
处理过的液体从园仓上部沿一环周滗水器流出。
6) 液流进出顺序可倒换
可以使混合液自上而下流动,完成拟定过程。操作上还可以采取分批间歇或变换转子转速作业。
图2、针轮转子
5 旋流气浮分离机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5.1 气泡大小与生产
气浮的效率从根本上还是依赖于气泡的大小。气泡的表面张力与颗粒表面结合水的极性形成亲合。气泡越小,比表面张力就大,与颗粒接触的面积大,亲合力强。大的气泡对有效的颗粒气浮则是低效以至无效的。目前的曝气技术形成的气泡一般都大于20 m,气泡过大。
曝气技术分表面曝气和潜水曝气。与浮选关联的是潜水曝气。潜水曝气有减压释气、微孔曝气与剪切曝气。
微孔曝气的曝气头孔径已经发展到1 m以下,所形成的气泡一般却都大1 mm。原因之一是微孔曝气的气柱主要靠气体表面张力和液体微弱湍流来割裂,气柱断裂后变成球形,直径就更大。另一原因是相邻气柱的间距很小,气柱在曝气头外数毫米的距离就足以汇合。
剪切曝气是最优越的曝气技术。目前的剪切曝气技术分水力剪切曝气和机械剪切曝气。CAF涡凹气浮就属于机械剪切曝气。剪切曝气头附近也有气泡汇聚的问题。
在旋流气浮分离机内,旋流在曝气头上部及时地转移气泡,彻底克服了气泡汇聚的障碍,使破碎的气泡大小可以接近曝气头的孔径,达到数微米水平,从根本上为微小气泡的批量生产创造了充分条件。
5.2 气泡运行路径与转移速度
在微孔曝气气浮、溶气气浮、叶轮气浮或射流气浮四种技术的气浮池内,气泡都依靠自身的浮力向上移动,气泡运行的最大路径就是气浮池深度。气泡依靠浮力转移的方式造成气泡转移效率很低。目前气浮池经验深度可达3 m以上,工程造价过高。
气泡运行的路径决定它们与悬浮固形物接触的几率。能否实现颗粒气浮与气泡在运行路径上消耗的时间没有关系。
在旋流气浮分离机内,旋流带动微气泡环周多次旋转,原来垂直向上的运行路径的改变为螺旋向心的运行路径。气泡运行路径可以达到成十到百倍的增长,相应地,气泡转移速度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5.3 气泡分布的均匀度
所有的曝气气浮技术都面对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限于曝气装置仅是个单元,必须通过一定的排列近似地去迎合过水通量的需求。不管是曝气头、溶气喷嘴、叶轮、还是射流泵嘴,其曝气单元影响区域之间有间隙或曝气空白,不能充分覆盖气浮池水流通过面积,不得不采用回流循环的办法。其结果是,气浮池的面积很大,浮选过程的持续时间还延长。KROFTA超效浅层气浮技术就是通过旋转布水,间接地克服了部分溶气喷嘴的死角,气浮效率提高后,气浮池深度被缩小到0.6 m左右。
在旋流气浮分离机内,旋流没有死角,气泡的分布面积和均匀度优于一切潜水曝气装置,不需要循环回流。
旋流气浮分离机每单位千瓦小时的溶气量具有高于现有任何曝气技术一倍以上的潜力。这奠定了大幅度降低气浮池深度、大幅度缩短留池时间的技术基础。减小气浮池深度后,鼓风机风压要求也随之降低。
造纸废水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木纤维,比水轻,适宜于气浮分离。
5.4 浮选物聚集与撇出
目前,国内外的浮选技术都在气浮池表面用滑动刮板清除浮选物或轻相物料。悬空的刮板和驱动结构十分笨重。只有KROFTA超效浅层气浮技术在气浮池中心随布水器旋转一个撇出勺,利用一个轻微的凹液面收集浮选物,效果显著。
旋流气浮分离机因旋流离心形成的凹液面曲率大,浮选物富集区域小而可作业厚度大。在这个区域聚集纤维,等于完成一个没有纤维流失的分离纤维过程。
旋流气浮分离机在中心区域定位撇出浮选物,比常规气浮池平动式撇出刮板要简单又优越,比超效浅层气浮技术的作业厚度大。
另外,同是浮选物,比重大小有差异,在离心作用下也会有分层现象。这样就可能形成比重小的浮选物如塑料、胶质,比木纤维更倾向于在中心聚集。在不同位置上分别安置撇出器就可以将纤维与杂质分离。
5.5 消泡
气浮池表面常伴生大量的泡沫,额外带来消泡的问题。
在旋流气浮分离机内聚集的浮选物仍然处于旋转状态。气从液中析出时,因承受离心压力而不具备滋生泡沫的条件。
5.6 除砂或除淤泥
纸浆中的砂质、白浆中的大颗粒在一个微弱的离心作用下就可以沉淀。在纸浆进入旋流气浮分离机折流板转变为环周布浆后,初步接受旋流传递动量,砂或淤泥就可以沉降,自动进入泥浆斗聚集。淤泥通过阀门放泥来清理,省去了停车、放空、刮泥、吸泥、输送、浓缩的工序。
5.7 同步汽提
造纸工艺有大量废热蒸汽。如果把这些废热蒸汽通过风机输入曝气装置,很明显,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完成汽提去除挥发酸等挥发性有机物。
5.8 化学反应与产物同步分离
对于漂白、脱色、溶解性物质的化学处理,可以在旋流气浮分离机内与其它物理过程同步进行,反应产物也可能同步分离。
6 结论
气浮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基础。气泡过大、气泡运行路径短、曝气头或喷嘴布局的局限形成的气泡分布死角等因素造成了气浮池内液流必须循环才能得到可以接受的气浮效果。这些因素是气浮技术发展的空间所在。
旋流气浮分离机有效地优化了结构的轴对称性,采用了优越的针轮转子,将混合与传质过程水平环周化,消除了传质作用的盲区;同时,它还把旋流层流化,提供了重相颗粒预沉降的基本条件。
从分散、混合、剪切曝气、气泡水平转移、凹坑富集轻相等方面看,旋流气浮分离机都有着卓越的技术价值。在理论上旋流气浮分离机已突破了传统模式。
旋流气浮分离机适合在造纸白水回收、脱色、脱墨等的多个工艺过程上应用。
旋流气浮分离机处理造纸废水时可以一机多用、同步多过程耦合,预计对那些用废瓦楞纸箱板纸(OCC)为原料的纸厂,具有一级处理造纸废水而达标排放的潜力。
旋流气浮分离机不仅效率高,结构还紧凑简单,可以立体迭置,可以并联。但该技术用于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如何需通过试验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 高根树,旋流传质反应和产物分离方法与装置,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bwg.com/bbs/dispbbs.asp?boardid=21&id=422
Ⅳ 造纸废水怎么处理
(1)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无机絮凝剂PAC 相比,微生物絮凝剂CBF、LBF 对造纸废水有较好的专处理效果。造属纸废水呈碱性,而微生物絮凝剂在碱性条件下的处理效果比较理想,因而更适宜使用CBF、LBF处理造纸废水。
(2)以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和生化二级处理出水,CBF 最佳处理条件为:pH=12,CBF(2 g/L)用量80 mL/L,质量分数为1%的助凝剂CaCl2溶液投加量120 mL/L;LBF 最佳处理条件为:pH=12,LBF用量5.0 mL/L,质量分数为1%的助凝剂CaCl2溶液投加量120 mL/L,两者水力条件均为快速搅拌(200r/min)40 s,慢速搅拌(80 r/min)3 min。以LBF 处理后造纸废水,SS、色度、COD 的去除率分别为87%、71%、39%,处理效果好于PAC。
(3)LBF 是从造纸厂污水处理车间的脱水污泥中制取的絮凝剂,将其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造纸废水的处理成本。
Ⅵ 造纸工业废水的处理回用方法有哪些
一般是回用其中的纤维部分,重新进入造纸阶段。
常采用絮凝沉淀或者气浮的方式处理回用。
Ⅶ 造纸厂中水回用
这主要看你处理后的废水水质,还有要回用的生产环节对水的要求!其实中水回用不一定用回生产环节的,可以用于绿化用水、冲洗地面、冲厕所等都是可以的!
Ⅷ 造纸厂污水处理需要注意什么
制浆、抄纸都排出大量废水。制浆产生的废水,污染最为严重。洗浆时排出废水呈黑褐色,称为黑水,黑水中污染物浓度很高,BOD高达5—40g/L,含有大量纤维、无机盐和色素。漂白工序排出的废水也含有大量的酸碱物质。抄纸机排出的废水,称为白水,其中含有大量纤维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填料和胶料。
造纸厂污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有以下几种:
1、悬浮物 包括可沉降悬浮物和不可沉降悬浮物,主要是纤维和纤维细料(即破碎的纤维碎片和杂细胞)
2、易生物降解有机物 包括低分子量的半纤维素、甲醇、乙酸、甲酸、糖类等。
3、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主要来源于纤维原料中所含的木质素和大分子碳水化合物。
4、毒性物质 黑液中含有的松香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
5、酸碱毒物 碱法制浆污水ph值为9~10;酸法制浆污水ph值为1.2~2.0.
6、色度 制浆污水中所含残余木质素是高度带色的。
造纸工业废水的处理应着重于提高循环利用率,减少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同时也应积极探索各种可靠、经济和能够充分利用废水中有用资源的处理方法。例如:浮选法可回收白水中纤维性固体物质,回收率可达95%,澄清水可回用;燃烧法可回收黑水中氢氧化纳、硫化钠、硫酸钠以及同有机物结合的其他钠盐。中和法调节废水pH值;混凝沉淀或浮选法可去除废水中悬浮固体;化学沉淀法可脱色;生物处理法可去除BOD,对牛皮纸废水较有效;湿式氧化法处理亚硫酸纸浆废水较为成功。此外,国内外也有采用反渗透、超过滤、电渗析等处理方法。达标排放
Ⅸ 造纸废水的回收利用
废纸再生造纸工艺可分为制浆和抄纸两大部分。在制浆部分的除渣、洗浆、漂洗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洗涤废水。根据废纸来源和生产工艺的差别,洗涤废水的特性有所不同,其污染物含量大致为:CODCr 600~2400 mg/L, BOD5 125~585 mg/L,SS 650~2400 mg/L,色度 450~900倍,外观呈黑灰色。洗涤废水量为100~200 t/t纸;与通常的抄纸工艺一样,在废纸再生造纸的抄纸部分,也产生含有纤维、填料和化学药品的“白水”,对该废水常采用气浮法进行处理,回收纤维和填料,并使处理后的“白水”得以循环使用。
造纸废水是一种处理难度较大的工业废水,一般通过物化法+生化使其中的污染物质得以降解。由于废水本身所含污染物十分复杂,经处理后,出水虽能基本达到排放标准,但与废水回用对水质的要求相距较远,采用传统砂滤、活性炭过滤、多介质过滤等处理工艺实现废水回用处理,只是一定程度降低出水悬浮物浓度,对污水中可溶性污染物如COD、氨氮和盐分等无法进一步除去,如果回用,会直接影响到纸张效果。造纸行业一般回用中水往往只限于生产过程的除渣、洗浆、漂洗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生产工艺,而且这些工段用水对COD、浊度、铁等指标有一定要求,现有过滤技术并不能满足这些工段的水质要求,而且传统多级过滤工艺有流程长、占地面积大、产水水质不稳定等缺点。必须采用先进的中水回用处理工艺,在原有污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水中铁、COD浓度,一方面可直接作为回用水,用于除渣、洗浆、漂洗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段;另一方面处理后的中水,可直接通过反渗透或离子交换脱盐,免除了反渗透工艺中多级保安过滤和超滤工艺,减少了前处理费用,延长RO膜使用寿命。
本工艺起始点为砂滤出水,COD约为110mg/l,先采用AFF不对称纤维过滤器进行精密过滤,AFF是一种集加药、微絮凝、沉淀和过滤为一体的高效过滤设备,其特点是滤速快(滤速是砂滤的10倍以上)、过滤精度高(过滤精度为5um,是一般砂滤的4倍)、反冲容易、管理方便,在本项目中,AFF主要是作为进一步除铁和中水中悬浮物的设备。
经过AFF过滤的中水,COD指标仍为100mg/l左右,而且主要为可溶性COD(SCOD),直接影响中水回用价值,同时有机物对反渗透膜使用寿命影响甚大,必须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使其降至30mg/l以下。
故采用膜生物流化床(MBFB)工艺,利用经过特殊处理的陶瓷膜,将膜分离系统与高负荷生物流化床工艺相结合,以获取稳定的处理水质。该工艺已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污水和废水处理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
经过MBFB工艺处理的出水,除电导率指标外,其水质可达到造纸行业车间回用水的行业要求的标准,可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除渣、洗浆、漂洗等车间,大约可达到60%的回用率。同时MBFB工艺也可作为反渗透工艺的前处理工段,MBFB可直接进入反渗透膜进行脱盐,而不必经过复杂的保安过滤和超滤工段。 涤净不对称纤维过滤器(AFF)是美国西雅图环境科技公司研发的一款针对中水回用固态废物快速净化设备,设备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絮凝剂配合使用,除去中水中固态废物,净化水质。
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中,过滤设备是关键,通过物理过滤的手段,除去水体中固体颗粒物,减少出水悬浮物。目前,我国中水回用水处理过滤系统大多数采用沙滤等简陋设备,过滤设备以砂缸为主,砂缸是一种典型的颗粒过滤方式,以砂石作为过滤介质,通过颗粒滤料吸附作用和砂粒之间孔隙对水体中固体悬浮物截留作用实现过滤的,比表面积小、截污量小、滤速慢、过滤精度低,并不适合中水回用系统中悬浮物的快速过滤。
AFF采用不对称纤维束材料作为滤料,兼具颗粒滤料和纤维滤料优点,例如高效纤维球滤料,悬浮球填料,通过特殊的结构,使滤床孔隙率很快形成上大下小的梯度密度,使过滤器滤速快、截污量大、易反冲洗、特别适合于中水回用系统中固体悬浮物过滤。 膜生物流化床工艺以生物流化床为基础,以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简称PAC)为载体,结合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的固液分离技术,使反应器集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微生物降解和膜的高效分离作用为一体,使水体中难以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与在曝气条件下处于流化状态的活性炭粉末进行充分地传质、混合,被吸附、富集在活性炭表面,使活性炭表面形成局部污染物浓缩区域;粉末活性炭同时也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特殊的表面,其多孔的表面吸附了大量微生物菌群,特别是以目标污染物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菌群;同时,粉末活性碳对水体中溶解氧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高溶解氧条件下,微生物对富集在活性炭表面小分子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然后利用陶瓷膜分离系统将水和吸附了有机物的粉末活性炭等悬浮颗粒分开,通过错流过滤,进一步净化污水,使其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研究表明,MBFB能有效除去微污染水体中氨氮、COD和其它难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机物等。
MBFB目前在水处理系统中主要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微污染水体的深度处理,其二是城镇污水高效处理。
Ⅹ 大虾们,造纸废水回用的标准是什么啊!
我们厂是这样的:洗草水经平流沉沙、絮凝沉淀、辐流沉淀后回用;纸机白水是不经处理的,除非是多余的部分,排入中段水处理;剩余的水就是正常处理,标准就是省标,可以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