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怎麼剥离
晚上好,不知道具体是哪一种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如果要求可以比较容易发生剥离说明需要降低分子间的附着力来产生离型作用,兼容性比较好你可以试试看水油两溶的聚米改性硅油比如204或者分子量在2000以上的PEG来增加润滑性能(204是通用纺织工业硅油不分厂家都是这个标号),以前我做过一些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涂层用这种简易方法改性可以获得很好离型力,固化后粘上去没有那么牢固。提问里说了非溶解不知道意思是不是用于挤出工艺就是不加任何溶剂只依靠填料,你也可以试试看和尼龙聚酰胺或者PVDF这些干粉混炼的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
2. 可剥胶怎么增加附着力
1、首先在可剥胶中,乙烯基树脂,丙烯酸树脂和醇酸树脂作为主体成分,提高可剥胶的附着力。
2、其次成膜后的表面光滑平整程度和柔韧性,使得可剥胶易剥离并且剥离后无残留。
3、最后氨基树脂作为交联剂,与主体成分交联,形成网状结构,进一步提升可剥胶的上述性能。
3. 胶水用什么可以去除掉
胶水可以用除胶剂去掉。除胶剂能除去有机胶,玻璃胶,双面胶,不干胶,版吸塑胶,软胶,丙烯酸树脂胶,环权氧树脂胶,聚氨脂胶等。产品消耗少,脱胶快。
除胶剂适用于金属表面,塑料表面,玻璃表面等的清洗和光亮,可以高效清除其表面的松香焊药,吸塑胶以及墙上粘贴的胶纸,并且有很好的光亮效果。对表面的深层顽固污渍的清除有特效。
使用除胶剂可采用浸泡法和擦拭法进行除胶,浸泡10分钟~3小时后,取出工件,再用棉布或软毛刷将粘胶剥离擦除。
(3)怎样做可剥离丙烯酸树脂扩展阅读:
使用胶水注意事项:
1、胶水的最佳粘合温度为25℃±5℃,湿度为55%-75%,使用前务必搅匀。
2、胶水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处气温过高、密封性不好、暴露时间过长或因溶剂挥发造成过大而无法施工,请先用甲苯、醋酸乙酯、木酮或丙酮冲稀,搅匀后再使用。
3、胶水在冬季低于-15℃时,有可能出现凝胶现象,影响其使用,但经加热至15℃-30℃后,可恢复原状,性能不变,加热方式可用30℃-50℃热水浸泡。
4. 如何提高丙烯酸酯胶粘剂对pp的附着力
中午好,丙烯酸酯就单体而言没有特殊催化条件时无论你如何搞都不会增加与PP的附着力的,因为它们两者之间完全不相溶。如果你使用的是502这样的氰基乙酯,它的固化机理是DCM挥发加上氰基与水分反应硬化,这两种都与PP的非极性相斥——如果是MMA、MEA等甲基丙烯酸酯虽然极性减小但依然与高非极性的PP不相溶的。物理层面你可以考虑在你的丙烯酸酯里添加2%-5%的CPE或者CPP,氯化聚乙/丙烯,它是目前比较有效对PP有附着力的中间料之一(或者超低分子量的LDPE,300以下的溶解于芳香烃),再添加少量KH-570和纳米玻璃珠,我们测试过可以有效粘接PP。另一种就是想办法接枝含有聚丙烯单体的直链到甲基丙烯酸酯的主链上,也就是我之前说的难度比较大,成本高产量很小,通常都是在甲基丙烯酸酯中加入一部份uv固化的丙烯酸单体来硬抓PP底,只适合平面PP粘接如果是PPR管材或者弧形面就不好说因为有温差造成的应力开裂。建议使用CPE、CPP是目前最实惠的选择,本身它在制造业用途就很广泛,比如汽车保险杠PP做底涂的吸墨层就是用PP水喷涂上的,也就是CPP的10%甲苯溶液,效果很好请参考(CPP有苯溶和酯溶两种改性,丙烯酸酯建议使用后者,主溶剂可以用环保的乙酸甲酯代替DCM和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