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脲醛树脂胶是什么
脲醛树脂胶是一种性能较佳、成本低廉、制造简便、应用广泛的氨基树脂胶粘剂。内脲容醛树脂胶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木材加工工业,主要作碎木板的胶粘剂,在胶合板、木制家具和细木工制品生产中作粘合剂。少量用于生产模塑粉、装饰用层压板以及纸张和纺织加工业的处理剂。
B. 脲醛树脂胶, 可以用于木方拼接吗,他具备防水功能不
可以的,不过纯尿胶防水性能不好,建议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比较好。
C. 脲醛树脂胶与聚氨酯胶有什么不同
脲醛树脂胶与聚氨酯胶
脲醛树脂胶
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初期脲醛树脂,然后再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热固性树脂。 固化后的脲醛树脂颜色比酚醛树脂浅,呈半透明状,耐弱酸、弱碱,绝缘性能好,耐磨性极佳,价格便宜,它是胶粘剂中用量最大的品种.特别是在木材加工业各种人造板的制造中,脲醛树脂及其改性产品占胶粘剂总用量的90%左右。然而,遇强酸、强碱易分解,耐候性较差,初粘差、收缩大、脆性大、不耐水、易老化,用脲醛树脂生产的人造板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甲醛释放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性。
聚氨酯胶
聚氨酯胶水是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基和异氰酸酯基的胶水,聚氨酯胶水由于含有强极性的异氰酸酯和氨基甲酸酯基,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能够室温固化,因而对金属、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木材、织物、皮革等多种材料都有优良的胶粘性能。聚氨酯的主链柔性很好,其最大特点是耐受冲击震动和弯曲疲劳,剥离强度很高,特别是耐低温性能极其优异,在现有的胶水中独占鳌头。聚氨酯胶水工艺简便,室温和加热均能固化,不同材料胶粘时热应力影响小,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聚氨酯胶水耐水性和耐热性较差,选用时需要注意。
D. 制备脲醛树脂胶粘剂
制备完成后需手动调节ph值,而且要经过充分的搅拌均匀。
粘度当天和第二天的基本相近,除非胶粘剂耐储期短,第二天会增加很多。
E. 脲醛树脂胶粘剂,控制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4:1,如生产3吨脲醛树脂胶,需甲醛与尿素的质量各是多少吨
飞秒检测发现脲醛胶固化后如果遇到酸或者碱,甚至遇到高温潮湿,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分解,分解过程缓慢,从而导致甲醛缓慢释放,但是尿素不会重新出现,而是变成了其它物质
F. 脲醛树脂胶加成反应ph值为什么下降
与终点控制有直接关系。反应终点多用粘度来测定,反应过程中的温度,pH值,原料质量等对粘内度产生影响容,特别是酸性阶段二次加尿素时缩聚反应控制不当导致粘度突然增加,出现不能流动并且有弹性的凝胶。
另外有些工艺将反应终点定pH值定得较低或二次投料点F/U过低,造成假粘度,结果树脂1~2天后便失去流动性而变成膏体状。
(6)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文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使用之前在胶料中最好加入氯化铵,其作用是使胶料凝固速度加快,但要注意用量适当,加少了固化时间太长,不利施工操作。
加多了胶会发脆,胶接质量就不好。根据经验,以100克脲醛树脂而言,在气温10℃以下时,一般应加2.5-3克的氯化铵,而在30℃的气温时,只要加入1历就够了。
在胶合木板时,有时在胶料中还加入5-10%的黄豆粉或面粉(粉料不能有粒状,要过100目筛),目的是增加粘稠度,防止过量的胶液渗入木材,使胶液的粗粘性增加。
G. 什么是脲醛树脂胶粘剂
由脲醛树脂、固化剂、助剂等配制而成的胶粘剂。而脲醛树脂系由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缩聚而制得的热固性树脂。又称尿素树脂。是一种重要的氨基树脂。由于脲醛树脂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胶合性能良好,广泛用于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细木工板等生产中。
尿素与甲醛树脂的缩合产物——脲醛树脂于1896年为戈尔德施米特(C.Goldschmidt)研究获得,1929年德国I.G.染料公司,把尿素和甲醛的初期缩聚物用铵盐在室温下使其固化并作为木材胶粘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飞机、船舶等军事工业用胶粘剂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于1957年开始工业性生产,60年代初即广泛应用于木材工业。
分类
脲醛树脂从产品外观形式可分为液状树脂(透明糖浆状或乳状)和粉状树脂。液状树脂的固体含量随制造工艺不同而异,树脂稳定性较差,贮存期约15天至6个月;粉状树脂是液状树脂经喷雾干燥制得,贮存期可长达1~2年,运输方便。
反应机理
脲醛树脂的化学反应非常复杂,因为在反应系统中,平行地进行着多种形式的加成、缩合和水解反应,以不同速度常数和平衡常数不断地发生官能团或键的变迁。其反应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尿素与甲醛在弱碱性或中性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生成一、二、三羟甲基脲(四羟甲基脲很少生成)。其反应式为:
表3
H. 脲醛树脂胶的制作方法
组分 用量/g 组分 用量/g
工业甲醛(36%) 960 氢氧化钠(30%) 适量
尿素(含氮量46.6%) 370 甲酸(20%) 适量
制备 将甲醛投入反应器,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加热至40℃时,加入占总量3/4的尿素,在50-60min内将温度升至90℃,保持20min。加入剩余的尿素,在90℃下反应40min。用甲酸调PH值为5.3-5.6,于92℃保温30min,之后逐渐升温至97℃。当黏度达到要求后,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8。真空脱水,当脱水量达到甲醛含水量的65%时停止脱水。降温,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8。当降温至50℃时放料。
用途 本胶在家具的生产过程中主要用作锯末的黏结材料。以本胶、锯末、装饰纸为原料,制作桌面、凳椅面、建筑组合件等模压木制品,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美观、牢固、耐水性能优良。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存在耐水性,耐老化性和韧性较差的缺点,特别是在环境意识和要求日渐提高的今天,传统工艺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大量逸出游离甲醛,污染环境,将会严重地制约和限制该产品的使用。
工艺方法
工艺配方:甲醛,尿素(摩尔比)=1.36:1 三聚氰胺1%(物料总量),聚乙烯醇1%(物料总量),20%氯化铵7%(物料总量),变性淀粉3%(物料总量)
将配方中的甲醛投入反应釜,用30%的NaOH调PH值为8—8.5,加入第一批尿素(尿素总量的40%),反应15分钟,加入三聚氰胺,控制温度85℃,反应30—40分钟,以20%NH4CL调PH值5—5.5,加入PVA,再加入第二批尿素(总量的50%),控制温度85±5℃,反应40—60分钟,调PH值为7—8,加入剩余的尿素,反应10—20分钟,调PH值7—8,冷却在40℃以下,加入填料,搅拌均匀后出料。
工艺过程注意问题
1、PH值偏低时缩聚时易生成不溶性的聚甲基脲而产生沉淀,且易凝胶,故缩聚时,应严格控制PH5—5.5。
2、过程的第三步应经常测浑蚀点和注意温度控制,因为,粘度与反应终点相关,过早则粘度小,另外,温度与粘度成反比例关系,故控制温度,掌握终点,直接影响产品粘度。
3、若温度偏高,PH值偏低,则粘度过大,且易凝胶。
本工艺根据化学反应原理设计改性工艺生产的产品,耐水性、耐老化性和韧性均得到提高,剪切强度增大,游离甲醛含量降低了67%,且工艺路线进一步简化,成本降低,达到了改性的目地,但仍然有在不足之处,产品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工艺条件的控制较传统工艺要求严格。
I. 脲醛树脂胶中游离甲醛含量与什么有关
游离甲醛含量与脲醛树脂胶制作的各种原料配比有关,但如果是从成品角度来内讲,想减少游容离甲醛的释放,最为通用的就是加入改性剂(游离甲醛捕捉剂),不过这种方法只是减缓释放,并不能真正减少游离甲醛的释放。
脲醛树脂中,那种刺激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味道,就是游离甲醛作怪,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沸点为-19.50C,即使在我们平常所使用的37%甲醛水溶液中仍然很容易挥发出来。
当空气中甲醛的浓度达到2.4~3.6mg/m3时,约3026的人有中等程度的反应(流泪、失眠、引发结膜炎、胃炎等),还有研究表明甲醛尚有致癌的可能。游离甲醛的存在,使脲醛树脂胶在制备、使用过程严重影响操作环境,不仅损害生产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在使用中(胶合后的制品一段时间内要释放游离甲醛)还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J. 脲醛树脂胶有毒吗
固化前的树脂有微毒 固化后的树脂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