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环氧树脂pu树脂 固化剂 通用吗
下午好,环氧树脂和PU固化剂不通用,环氧一般我们是用651的聚酰胺或者T31多胺等专碱性固属化剂固化。PU料,一般都是异氰酸酯固化剂,PU料你可以试试看的,加了任意的醇,胺或者过氧化物(比如你用聚酯191196的硬化水)进去,PU立马泛白变得像豆花渣一样稀溜溜的了,聚氨酯与以上材料会发生反应生成水这种副产物,料子就完全作废掉。PU料一般很难开,环氧和聚酯,脲醛等可以通用的(用酸酐类)。希望能帮的上你。
⑵ 苯丙聚合物能不能使用异氰酸酯来固化
苯丙聚合物能不能使用异氰酸酯来固化
一、环氧树脂不固化或者固化慢主要是固化剂选择不正确或者是配比不合理所致。
二、环氧树脂固化剂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
1、 脂肪族胺类:主要品种有乙二胺、二乙烯(撑)三胺、多乙烯(撑)多胺等。其特点是,室温下固化,固化速度快,黏度耐高温漆低,易于和其他树脂混用,操作方便。涂膜具有较高的耐溶剂性能。但毒性较大,固化时放热量大,使用期限短,固化受温度、湿度条件的限制,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漆膜泛白。产生桔皮、缩孔等弊病,固化后漆膜耐热性、机械强度较差。
2、 芳香族胺类:主要为间苯二胺、间苯二甲胺等。其特点是,需在加热条件下固化,与树脂混合不便,固化物的耐热、耐蚀性能较为突出。其主要用于加热固化工艺,也可用于作改性胺固化剂的原料。
3、 胺改性固化剂:主要有胺加成固化剂(如590、593固化剂)、T31固化剂、酚氨基醇固化剂。这主要针对脂肪族胺和芳香族胺存在的毒性等问题,通过加成反应或缩合反应对原有胺固化剂进行改进,其特点为挥发性大大降低,称为低毒或无毒固化剂,客服了泛白的缺点,不需诱导期。
4、 聚酰胺固化剂:其固化过程是通过聚酰胺末端的伯、仲胺上的氢(不是通过酰胺基上的氢)与环氧基反应,由于两端氨基的分子间距较大,固化后的密度小,因此固化后的涂膜有优良的韧性;而且由于聚酰胺固化剂的用量要求不严格,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聚酰胺的用量来调节韧性。
5、 酸酐固化体系:酸酐与环氧树脂的固化是与羟基进行反应,反应很慢,往往需高温固化,甚至在200℃下进行,若在酸或碱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很快。其涂膜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但固化后漆膜含有酯键,易受碱的侵蚀。该体系常用作环氧粉末涂料、卷材涂料的固化剂,并配以咪唑类固化剂。
6、 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多异氰酸酯可同环氧树脂链上的羟基起反应。优于环氧链上的羟基数目随环氧树脂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多,因此异氰酸酯适合于同相对分子质量高的环氧树脂溶液(约30%的环氧树脂含量)起固化反应,固化物有良好的耐酸性。异氰酸酯同环氧树脂中羟基的反应活性高,可在低温下进行,特别适用于零度以下的固化。
⑶ 环氧树脂固化剂
环氧树脂是一类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作为胶粘剂、涂料和复合材料等的树脂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环氧树脂使用时必须加入固化剂,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生成立体网状结构的产物,才会显现出各种优良的性能,成为具有真正使用价值的环氧材料。因此固化剂在环氧树脂的应用中具有不可缺少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是近年来国内外环氧树脂固化剂研究的热点。所谓潜伏性固化剂,是指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与其组成的单组分体系在室温下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加热、光照、湿气、加压等条件下能迅速进行固化反应的固化剂,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体系相比,由潜伏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混合配制而成的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具有简化生产操作工艺,防止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一般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普通使用低温和高温固化剂的固化活性加以改进,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改进方法:一是将一些反应活性高而贮存稳定性差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进行封闭、钝化;二是将一些贮存稳定性好而反应活性低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提高、激发。最终达到使固化剂在室温下加入到环氧树脂中时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使用时通过光、热等外界条件将固化剂的反应活性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使环氧树脂迅速固化的目的。本文就国内外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进展作一基本概述。
1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
1.1 改性脂肪族胺类
脂肪族胺类固化剂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是常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将其与有机酮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脱水生成亚胺是一种封闭、降低其固化活性,提高其贮存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这种酮亚胺型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组成的单组分体系通过湿气和水分的作用而使酮亚胺分解成胺因此在常温下即可使环氧树脂固化。但一般固化速度不快,使用期也较短,原因是亚胺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仍具有一定的开环活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武田敏之用羰基两端具有立体阻碍基团的酮3-甲基-2 -丁酮与高活性的二胺1,3 二氨甲基环己烷反应得到的酮亚胺不仅具有较高的固化反应活性,而且贮存稳定性明显改善。另外日本专利报道采用聚醚改性的脂肪族胺类化合物与甲基异丁基酮反应得到的酮亚胺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脂肪族胺类固化剂通过与丙烯腈、有机膦化合物,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反应,也可使其固化反应活性降低,从而具有一定的潜伏性。
1.2 芳香族二胺类
芳香胺由于具有较高的Tg而受到重视,但由于其的剧毒性而限制了应用。经改性制得的芳香族二胺类固化剂则具有Tg高、毒性低、吸水率低、综合性能好的优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芳香族二胺类固化剂有二胺基二苯砜(DDS)、二胺基二苯甲烷(DDM)、间苯二胺(m PDA)等,其中以DDS研究得最多最成熟,成为高性能环氧树脂中常用的固化剂。DDS用作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时,与MP DA、DDM等芳香二胺相比,由于其分子中有强吸电子的砜基,反应活性大大降低,其适用期也增长。在无促进剂时,100克环氧树脂配合物的适用期可达1年,固化温度一般要达到200℃。为了降低其固化温度,常加入促进剂以实现中温固化。近年来为了改善体系的湿热性能和韧性,对DDS进行了改性,开发出多种聚醚二胺型固化剂,使得它们在干燥时耐热性有所降低,这些二胺因两端胺基间的距离较长,造成吸水点氨基减少,并且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
1.3 双氰胺类
双氰胺又称二氰二胺,很早就被用作潜伏性固化剂应用于粉末涂料、胶粘剂等领域。双氰胺与环氧树脂混合后室温下贮存期可达半年之久。双氰胺的固化机理较复杂,除双氰胺上的4个氢可参加反应外,氰基也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双氰胺单独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时固化温度很高,一般在150~170℃之间,在此温度下许多器件及材料由于不能承受这样的温度而不能使用,或因为生产工艺的要求而必须降低单组分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入促进剂,在不过分损害双氰胺的贮存期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其固化温度。这类促进剂很多,主要有咪唑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和盐、脲类衍生物、有机胍类衍生物、含磷化合物,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复合促进剂等,这些促进剂都可以使双氰胺的固化温度明显降低,理想的固化温度可降至120℃左右,但同时会使贮存期缩短,而且耐水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另一种降低单组分环氧树脂固化温度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对双氰胺进行化学改性。在双氰胺分子中引入胺类,特别是芳香族胺类结构,以制备双氰胺衍生物,如瑞士Ciba Geigy公司开发的HT 2833,HT 2844是一种用3,5 二取代苯胺改性的双氰胺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据报道,此类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相溶性较好,贮存期长,固化速度快,在100℃下固化1h,剪切强度可达25MPa,150℃固化30min,剪切强度可达27MPa。日本旭化成工业公司研制的粉末涂料专用固化剂AEHD-610,AEHD-210也是一种改性双氰胺衍生物。另外,日本有采用芳香族二胺如4,4’ 二氨基二苯甲烷(DDM),4,4’ 二氨基二苯醚(DDE),4,4’ 二氨基二苯砜(DDS),对二甲苯胺(DMB)分别与双氰胺反应制得其衍生物的报道。上述引入苯环后的双氰胺衍生物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相溶性与双氰胺相比明显增加,与E 44环氧树脂组成的单组分体系在室温贮存期长达半年之久,固化温度均低于双氰胺。
国内有关对双氰胺进行化学改性得到双氰胺衍生物的报道较少,温州清明化工采用环氧丙烷与双氰胺反应制得了双氰胺MD 02,其熔点154~162℃,比双氰胺的熔点(207~210℃)低了45℃左右,采用100份E 44环氧树脂,15份MD 02和0 5份2 甲基咪唑组成的配方,150℃下凝胶的时间为4min。用苯胺 甲醛改性双氰胺所得的衍生物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混溶性增加,在丙酮和酒精的混合溶液中有良好的溶解性,且反应活性增加,贮存性也较长。
1.4 咪唑类
咪唑、2-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等咪唑类固化剂是一类高活性固化剂,在中温下短时间即可使环氧树脂固化,因此其与环氧树脂组成的单组分体系贮存期较短,必须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在其分子中引入较大的取代基形成具有空间位阻的咪唑类衍生物,或与过渡金属Cu、Ni、Co、Zn等的无机盐反应生成相应的咪唑盐络合物,才能成为在室温下具有一定贮存期的潜伏性固化剂。对咪唑类固化剂进行化学改性的方法很多,从反应机理上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咪唑环上1位仲胺基氮原子上的活泼氢对其进行改性,这类改性剂有异氰酸酯、氰酸酯、内酯等,改性后所得的咪唑类衍生物具有较长的贮存期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咪唑环上3位N原子的碱性对其改性,使它与具有空轨道的化合物复合,这类物质包括有机酸、金属无机盐类、酸酐、TCNQ、硼酸等。其中金属无机盐类一般是含具有空轨道的过渡金属离子,如Cu2+、Ni2+、Zn2+、Cd2+、Co2+等,它们与咪唑形成配位络合物,具有很好的贮存性,而在150~170℃迅速固化,但无机盐类、有机酸及其盐类等的引入,将会破坏原咪唑固化产物的耐水解性和耐湿热性。
国内对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较少,国外市场则相对较多。日本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将各种咪唑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反应制成封闭产物,减弱了咪唑环上胺基的活性,有较长使用期,当温度上升到100℃以上,封闭作用解除,咪唑恢复活性,环氧树脂固化。
1.5 有机酸酐类
有机酸酐类固化剂与双氰胺相似,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尽管固化温度较高,可是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耐热性能均较好。不过这类固化剂由于酸酐键容易水解的缘故而耐湿性较差,并且不容易进行化学改性,因此一般采用添加促进剂的方法降低有机酸酐类固化剂的固化温度。有机酸酐类固化剂常用的固化促进剂包括叔胺和叔胺盐,季膦盐,路易斯酸-胺络合物,乙酰丙酮过渡金属络合物等。
1.6 有机酰肼类与双氰胺一样,有机酰肼也是一种高熔点固体,但其固化温度比双氰胺低。有机酰肼与环氧树脂组成的单组分环氧树脂胶体系的贮存期可达4个月以上,常用的有机酰肼化合物有:琥珀酸酰肼、己二酸二酰肼、癸二酸酰肼、间苯二甲酸酰肼和对羟基安息香酸酰肼(POBH)等。不同种类的有机酰肼固化温度不尽相同,由于其固化温度较高,故常加入促进剂来降低固化温度,所用的促进剂与双氰胺基本相同。
1.7 路易斯酸
胺络合物类路易斯酸 胺络合物是一类有效的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由BF3、AlCl3、ZnCl2、PF5等路易斯酸与伯胺或仲胺形成络合物而成。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这类络合物常温下相当稳定,而在120℃时则快速固化环氧树脂,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三氟化硼-胺络合物。据报道,一种合成的新型三氟化硼-胺络合物BPEA-2具有良好的潜伏性、粘接性能和韧性。路易斯酸 胺络合物也是酸酐类和芳香胺类潜伏性固化剂常用的促进剂。
1.8 微胶囊类
微胶囊类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实际上是利用物理方法,将室温双组分固化剂采用微细的油滴膜包裹,形成微胶囊,加入到环氧树脂中后将固化剂的固化反应活性暂时封闭起来,而通过加热、加压等条件使胶囊破裂,释放出固化剂,从而使环氧树脂固化。微胶囊类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成膜剂包括纤维素、明胶、聚乙烯醇、聚酯、聚砜等,由于制备工艺要求严格,胶囊膜的厚度对贮存、运输和使用会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2 结语
虽然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种类很多,但是每种类型的固化剂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发现一种性能特别优良,十分理想的潜伏性固化剂。目前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氰胺类,咪唑类和芳香族二胺类固化剂。同时在达到潜伏性固化剂使用中降低固化温度、缩短固化时间、延长适用期的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环氧树脂固化产物耐水、耐热,以及提高韧性等问题,也是今后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研究的重点。不仅如此,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低毒和无毒的环保型环氧树脂潜伏固化剂的研究也是必然的趋势。
⑷ 环氧树脂使用时为什么需要加固化剂,固化剂用量
环氧树脂一般和添加物同时使用,以获得应用价值。添加物可按不同用途加以选择,常用添加物有以下几类:(1)固化剂;(2)改性剂;(3)填料;(4)稀释剂;(5)其它。
其中固化剂是必不可少的添加物,无论是作粘接剂、涂料、浇注料都需添加固化剂,否则环氧树脂不能固化。
由于用途性能要求各不相同,对环氧树脂及固化剂、改性剂、填料、稀释剂等添加物也有不同的要求。现将它们的选择方法简介于下:
(一)环氧树脂的选择
1、从用途上选择
作粘接剂时最好选用中等环氧值(0.250.45)的树脂,如6101、634;作浇注料时最好选用高环氧值(0.40)的树脂,如618、6101;作涂料用的一般选用低环氧值(<0.25)的树脂,如601、604、607、609等。
2、从机械强度上选择
环氧值过高的树脂强度较大,但较脆;环氧值中等的高低温度时强度均好;环氧值低的则高温时强度差些。因为强度和交联度的大小有关,环氧值高固化后交联度也高,环氧值低固化后交联度也低,故引起强度上的差异。
3、从操作要求上选择
不需耐高温,对强度要求不大,希望环氧树脂能快干,不易流失,可选择环氧值较低的树脂;如希望渗透性也,强度较好的,可选用环氧值较高的树脂。
(二)、固化剂的选择
1、固化剂种类:
常用环氧树脂固化剂有脂肪胺、脂环胺、芳香胺、聚酰胺、酸酐、树脂类、叔胺,另外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紫外线或光也能使环氧树脂固化。常温或低温固化一般选用胺类固化剂,加温固化则常用酸酐、芳香类固化剂。
2、固化剂的用量
(1)胺类作交联剂时按下式计算:
胺类用量=mg/hn
式中:
m=胺分子量
hn=含活泼氢数目
g=环氧值(每100克环氧树脂中所含的环氧当量数)
改变的范围不多于1020%,若用过量的胺固化时,会使树脂变脆。若用量过少则固化不完善。
(2)用酸酐类时按下式计算:
酸酐用量=mg(0.6~1)/100式中:
m=酸酐分子量
g=环氧值(0.6~1)为实验系数
3、选择固化剂的原则:固化剂对环氧树脂的性能影响较大,一般按下列几点选择。
(1)、从性能要求上选择:有的要求耐高温,有的要求柔性好,有的要求耐腐蚀性好,则根据不同要求选用适当的固化剂。
(2)、从固化方法上选择:有的制品不能加热,则不能选用热固化的固化剂。
(3)、从适用期上选择:所谓适用期,就是指环氧树脂加入固化剂时起至不能使用时止的时间。要适用期长的,一般选用酸酐类或潜伏性固化剂。
(4)、从安全上选择:一般要求毒性小的为好,便于安全生产。
(5)、从成本上选择。
(三)、改性剂的选择
改性剂的作用是为了改善环氧树脂的鞣性、抗剪、抗弯、抗冲、提高绝缘性能等。常用改性剂有:
(1)、聚硫橡胶:可提高冲击强度和抗剥性能。
(2)、聚酰胺树脂:可改善脆性,提高粘接能力。
(3)、聚乙烯醇叔丁醛:提高抗冲击鞣性。
(4)、丁腈橡胶类:提高抗冲击鞣性。
(5)、酚醛树脂类:可改善耐温及耐腐蚀性能。
(6)、聚酯树脂:提高抗冲击鞣性。
(7)、尿醛三聚氰胺树脂:增加抗化学性能和强度。
(8)、糠醛树脂:改进静弯曲性能,提高耐酸性能。
(9)、乙烯树脂:提高抗剥性和抗冲强度。
(10)、异氰酸酯:降低潮气渗透性和增加抗水性。
(11)、硅树脂:提高耐热性。
聚硫橡胶等的用量可以在50300%之间,需加固化剂;聚酰胺树脂、酚醛树脂用量一般为50100%,聚酯树脂用量一般在2030%,可以不再另外加固化剂,也可以少量加些固化剂促使反应快些。
一般说来改性剂用量越多,柔性就愈大,但树脂制品的热变形温度就相应下降。
为改善树脂的柔性,也常用增韧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四)、填料的选择
填料的作用是改善制品的一些性能,并改善树脂固化时的散热条件,用了填料也可以减少环氧树脂的用量,降低成本。因用途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填料。其大小最好小于100目,用量视用途而定。常用填料简介如下:
填料名称作用
石棉纤维、玻璃纤维增加韧性、耐冲击性
石英粉、瓷粉、铁粉、水泥、金刚砂提高硬度
氧化铝、瓷粉增加粘接力,增加机械强度
石棉粉、硅胶粉、高温水泥提高耐热性
石棉粉、石英粉、石粉降低收缩率
铝粉、铜粉、铁粉等金属粉末增加导热、导电率
石墨粉、滑石粉、石英粉提高抗磨性能及润滑性能
金刚砂及其它磨料提高抗磨性能
云母粉、瓷粉、石英粉增加绝缘性能
各种颜料、石墨具有色彩
另外据资料报导适量(2735%)p、as、sb、bi、ge、sn、pb的氧化物添加在树脂中能在高热度、压力下保持粘接性。
(五)、稀释剂的选择
其作用是降低粘度,改善树脂的渗透性。稀释剂可分惰性及活性二大类,用量一般不超过30%。常用稀释剂如下:
活性稀释剂
名称牌号用途备注
二缩水甘油醚600~30%需多加计算量固化剂
多缩水甘油醚630同上同上
环氧丙烷丁基醚660~15%同上
环氧丙烷苯基醚690同上同上
二环氧丙烷乙基醚669同上同上
三环氧丙烷丙基醚662同上同上
惰性稀释剂
名称用量备注
二甲苯~15%不需多加固化剂
甲苯同上同上
苯同上同上
丙酮同上同上
在加入固化剂之前,必须对所使用的树脂、固化剂、填料、改性剂、稀释剂等所有材料加以检查,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不含水份:含水的材料首先要烘干,含少量水的溶剂应尽量少用。
(2)、纯度:除水份以外的杂质含量最好在1%以下,若杂质在525%时虽也可使用权,但须增加配方的百分比。少量使用时用试剂级较好。
(3)、了解各材料是否失效。
⑸ 芳香簇异氰酸酯树脂可以直接用作胶黏剂吗
答案一,聚氨酯胶黏剂原料与环氧树脂胶黏剂原料都具有毒性,例如聚氨酯固专化剂大多属于异氰酸属酯类,活性较高,对人的肾脏有较大危害。催化剂中的有机锡类属于中毒或高毒的化工原料。而环氧树脂胶粘剂中胺类固化剂也是有毒的,活性稀释剂属于中毒或者高毒化工原料。但二者完全固化后基本上是无毒的,所以说不清哪一类毒性更小,只能说应用略有差别。答案二,聚氨酯胶黏剂粘接强度略小,容易黄变,但是耐磨性能以及韧性比较高。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可以室温湿固化,要求的条件较低。环氧胶黏剂粘接强度与剪切强度较高,适用的范围除了较广,除了聚烯烃类材料之外可以粘接大多数材料,有万能胶之称。单组份环氧胶黏剂需要的温度较高,可能需要加热或者特殊处理。答案三,粘接金属还可以使用丙烯酸胶黏剂,也有不饱和聚酯胶黏剂用的较少。答案四,二者有很多的交叉领域,例如建筑材料中木材、石材、金属以及玻璃钢的粘接。对韧性要求高的可以选用前者,例如制鞋业用于鞋底鞋帮的粘接。对于强度要求高的可以选用环氧胶黏剂。
⑹ 在环氧树脂胶中,固化剂是什么,加的比例是多少
1、固化剂又名硬化剂、熟化剂或变定剂,是一类增进或控制固化反应的物质或混合物。
树脂固化是经过缩合、闭环、加成或催化等化学反应,使热固性树脂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过程,固化是通过添加固化(交联)剂来完成的。固化剂是必不可少的添加物,无论是作粘接剂、涂料、浇注料都需添加固化剂,否则环氧树脂不能固化。 固化剂的品种对固化物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水性、耐腐蚀性等都有很大影响。
2、固化剂加的比例需通过计算确定
固化剂用量计算方法:
(1)胺类作交联剂时按下式计算:
胺类用量=MG/Hn
式中:M=胺分子量;Hn=含活泼氢数目;;G=环氧值(每100克环氧树脂中所含的环氧当量数)
(2)用酸酐类作交联剂时按下式计算:
酸酐用量=MG(0.6~1)/100
式中:M=酸酐分子量;G=环氧值(0.6~1)为实验系数
(6)环氧树脂能用异氰酸做固化剂吗扩展阅读:
固化剂分类
固化剂按用途可分为常温固化剂和加热固化剂。环氧树脂高温固化时一般性能优良,但是在土木建筑中使用的涂料和粘接剂等由于加热困难,需要常温固化,所以大都使用脂肪胺、脂环映以及聚酰胺等,尤其是冬季使用的涂料和粘接剂不得不与多异氰酸酯并用,或使用具有恶臭气味的聚琉醇类。
至于中温固化剂和高温固化剂,则要以被着体的耐热性以及固化物的耐热性、粘接性和耐药品性等为基准来选择。选择重点为多胺和酸酐。由于酸酐固化物具有优良的电性能,所以广泛用于电子、电器等领域。
脂肪族多胺固化物粘接性以及耐碱、耐水性比较好。芳香族多胺在耐药品性方面也是优良的。由于氨基的氮元素与金属形成氢键,因而具有优良的防锈效果。胺质量浓度愈高,防锈效果愈好。酸酐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形成酯键,对有机酸和无机酸显示了高的抵抗力,电性能一般也超过了多胺。
网络-固化剂
网络-环氧树脂
⑺ 环氧树脂为什么不固化怎么急救
一、环氧树脂不固化或者固化慢主要是固化剂选择不正确或者是配比不合理所致。
二、环氧树脂固化剂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
1、 脂肪族胺类:主要品种有乙二胺、二乙烯(撑)三胺、多乙烯(撑)多胺等。其特点是,室温下固化,固化速度快,黏度耐高温漆低,易于和其他树脂混用,操作方便。涂膜具有较高的耐溶剂性能。但毒性较大,固化时放热量大,使用期限短,固化受温度、湿度条件的限制,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漆膜泛白。产生桔皮、缩孔等弊病,固化后漆膜耐热性、机械强度较差。
2、 芳香族胺类:主要为间苯二胺、间苯二甲胺等。其特点是,需在加热条件下固化,与树脂混合不便,固化物的耐热、耐蚀性能较为突出。其主要用于加热固化工艺,也可用于作改性胺固化剂的原料。
3、 胺改性固化剂:主要有胺加成固化剂(如590、593固化剂)、T31固化剂、酚氨基醇固化剂。这主要针对脂肪族胺和芳香族胺存在的毒性等问题,通过加成反应或缩合反应对原有胺固化剂进行改进,其特点为挥发性大大降低,称为低毒或无毒固化剂,客服了泛白的缺点,不需诱导期。
4、 聚酰胺固化剂:其固化过程是通过聚酰胺末端的伯、仲胺上的氢(不是通过酰胺基上的氢)与环氧基反应,由于两端氨基的分子间距较大,固化后的密度小,因此固化后的涂膜有优良的韧性;而且由于聚酰胺固化剂的用量要求不严格,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聚酰胺的用量来调节韧性。
5、 酸酐固化体系:酸酐与环氧树脂的固化是与羟基进行反应,反应很慢,往往需高温固化,甚至在200℃下进行,若在酸或碱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很快。其涂膜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但固化后漆膜含有酯键,易受碱的侵蚀。该体系常用作环氧粉末涂料、卷材涂料的固化剂,并配以咪唑类固化剂。
6、 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多异氰酸酯可同环氧树脂链上的羟基起反应。优于环氧链上的羟基数目随环氧树脂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多,因此异氰酸酯适合于同相对分子质量高的环氧树脂溶液(约30%的环氧树脂含量)起固化反应,固化物有良好的耐酸性。异氰酸酯同环氧树脂中羟基的反应活性高,可在低温下进行,特别适用于零度以下的固化。
⑻ 【求助】什么是异氰酸酯固化剂
异氰酸酯固化剂
一般而言,电泳涂料的基料树脂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热固性树脂,其单独成膜时的漆膜性能很差,因此需采用交联剂。交联剂有封闭型异氰酸酯、氨基树脂等。若用酚醛作为交联剂,其耐侯性差。氨基树脂是由含有氨基的化合物与甲醛经缩聚而成的树脂的总称,根据采用的氨基化合物的不同可分为四类: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代三聚氰胺树脂、共聚树脂。通常用脲醛树脂、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等作为交联剂。
三聚氰胺树脂的固化反应是按照酸催化机理进行的,在阴极电泳涂料涂膜固化过程中,由于涂膜内尚有未中和的氨基存在,涂膜处在碱性条件下,其固化的速率将受到严重阻碍,固化时所需的烘烤温度多在180度以上。
利用异氰酸酯固化剂时,封闭剂常是醇、氨基化合物以及肟等,多异氰酸酯与阳极电泳涂料固化剂的情况相同。
式中异辛醇为一种封闭剂,据报道效果较好;此外,还可以为丁醇等,封闭剂可与其它多异氰酸进行半封闭。在进行半封闭时,通过调整二异氰酸酯与封闭剂的摩尔比例来实现半封闭。新的电泳涂料要求节省原料与减少环境排放,烘烤后释放的溶剂与封闭都越少越好。据报道,选用3,5-二甲基吡唑(DMP)封闭HDI缩二脲制得的交联剂的解封温度为120度。将此交联剂加入环氧聚酯胺体系中,可较好的电泳涂料。
封闭的异氰酸酯裂解生成异氰酸酯基团,常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如微量的催化剂二桂酸二丁锡。据报道,催化固化的催化剂为总重的0.4%0.5%时固化效果最好。
阴极电泳涂料,如环氧体系,其固化催化剂可用铅等金属;少量铅阳离子随涂料树脂沉积到涂膜上,加热固化时发生催化作用。
按交联剂的加入方式分为自交联和外交联型。外交联型采用外加三聚氰胺或封闭的异氰酸酯单体等方法,制备成双组分的阴极电泳涂料。涂膜后,在加热作用下封闭剂解封放出的异氰酸酯基团与基体树脂上的羟基、氨基等含有活泼氢的基团发生反应固化交联。
阴极电泳涂料应用最多的类型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树脂中的正电基团主是要季胺盐基。作为底漆使用时,主要还是采用采环氧季胺系。
⑼ 亲水改性异氰酸酯固化剂能单独当胶用吗
异氰酸酯固化剂
一般而言,电泳涂料的基料树脂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热固性树脂,其单独成膜时的漆膜性能很差,因此需采用交联剂。
交联剂有封闭型异氰酸酯、氨基树脂等。
若用酚醛作为交联剂,其耐侯性差。
氨基树脂是由含有氨基的化合物与甲醛经缩聚而成的树脂的总称,根据采用的氨基化合物的不同可分为四类: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代三聚氰胺树脂、共聚树脂。
通常用脲醛树脂、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等作为交联剂。
三聚氰胺树脂的固化反应是按照酸催化机理进行的,在阴极电泳涂料涂膜固化过程中,由于涂膜内尚有未中和的氨基存在,涂膜处在碱性条件下,其固化的速率将受到严重阻碍,固化时所需的烘烤温度多在180度以上。
利用异氰酸酯固化剂时,封闭剂常是醇、氨基化合物以及肟等,多异氰酸酯与阳极电泳涂料固化剂的情况相同。
式中异辛醇为一种封闭剂,据报道效果较好;
此外,还可以为丁醇等,封闭剂可与其它多异氰酸进行半封闭。
在进行半封闭时,通过调整二异氰酸酯与封闭剂的摩尔比例来实现半封闭。
新的电泳涂料要求节省原料与减少环境排放,烘烤后释放的溶剂与封闭都越少越好。
据报道,选用3,5-二甲基吡唑(DMP)封闭HDI缩二脲制得的交联剂的解封温度为120度。
将此交联剂加入环氧聚酯胺体系中,可较好的电泳涂料。
封闭的异氰酸酯裂解生成异氰酸酯基团,常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如微量的催化剂二桂酸二丁锡。
据报道,催化固化的催化剂为总重的0.4%0.5%时固化效果最好。
阴极电泳涂料,如环氧体系,其固化催化剂可用铅等金属;
少量铅阳离子随涂料树脂沉积到涂膜上,加热固化时发生催化作用。
按交联剂的加入方式分为自交联和外交联型。
外交联型采用外加三聚氰胺或封闭的异氰酸酯单体等方法,制备成双组分的阴极电泳涂料。
涂膜后,在加热作用下封闭剂解封放出的异氰酸酯基团与基体树脂上的羟基、氨基等含有活泼氢的基团发生反应固化交联。
阴极电泳涂料应用最多的类型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树脂中的正电基团主是要季胺盐基。
作为底漆使用时,主要还是采用采环氧季胺系。
⑽ 环氧树脂可以用3390固化吗
拜耳N3390固化剂复是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制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这是做聚氨酯材料用的固化剂。固化机理是用多元醇上的羟基-OH与固化剂上-NCO基团反应。
环氧树脂一般不用异氰酸酯固化。
双酚A型的环氧树脂,理论上可以与异氰酸酯反应,因为这种树脂侧击上也有羟基。
邻甲酚醛环氧则不可以与之反应,因为没有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