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熔指的高低对塑料性能有什么影响
熔融指数常用MI表示,现在国际上统一称作熔体流动速率,用MFR表示。它通常作为热塑专性树脂质量控制和热塑性塑料属成型工艺条件的参数。它是热塑性树脂和塑料在规定温度和恒定负荷下,熔体在一定时间内流过标准毛细管的重量值,以克/10分钟来表示。熔融指数是用以区别各种热塑性材料在熔融状态时流动性的参数。对同一种树脂,可以用熔融指数比较其分子量的大小,以作为生产质量控制。一般来说,对化学结构一定的树脂,其熔融指数越小,分子量就越大,则其断裂强度、硬度、韧性、耐老化稳定性等性能都有所提高。而熔融指数大,分子量就小,成型时的流动性就相应好一些。
B. 聚合物熔融指数和成型产品强力的关系是什么
无关
融融指数 是指聚合物 在 一定温度 一定压力 条件下 10分钟的流量
C. 聚丙烯熔融指数与分子量有什么关系如何控制
聚丙烯,可以多次熔融,但是每次熔融之后,分子量会减少20%左右,这个我之前做过实验的,你可以用熔融指数来做实验验证一下
D. 熔融指数与材料性能优劣的关系
嗯 ,对的,高分子 没有绝对分子量,所谓的分子量大小只是平均值,
对化学结构一定的树脂,其熔融指数越小,分子量就越大,表示小分子少,反之亦然
E. eva树脂的指标其中有一项熔融指数是什么意思
熔融指数(Melting Index):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熔融体在10分钟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重量值,以(g/10min)来表示。
F. 熔融指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简述之
成反比。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分子间作用力增加,粘度提高,流速下降,相同取样时间间隔内样品质量下降,使MI下降。
G. 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和它的熔点有关系吗
无关
融融指数 是指聚合物 在 一定温度 一定压力 条件下 10分钟的流量
H. PVC熔融指数反映什么
熔融指数是一种表示塑胶材料加工时的流动性的数值。它是美国量测标准协会(ASTM)根据美国杜邦公司惯用的鉴定塑料特性的方法制定而成,其测试方法是先让塑料粒在一定时间(10分钟)内、一定温度及压力(各种材料标准不同)下,融化成塑料流体,然后通过一直径为2.095mm圆管所流出的克(g)数。其值越大,表示该塑胶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越佳,反之则越差。
熔融指数的最常使用的测试标准是ASTM D 1238,该测试标准的量测仪器是熔液指数计(MeltIndexer)。单位:g/10min
测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将待测高分子(塑料)原料置入小槽中,槽末接有细管,细管直径为2.095mm,管长为8mm。加热至某温度(常为190度)后,原料上端即由活塞施加某一定重量向下压挤,量测该原料在10分钟内所被挤出的重量,即为该塑料的流动指数。有时您会看到这样的表示法:MI25g/10min,它表示在10分钟内该塑料被挤出25克。一般常用塑料的MI值大约介于1~25之间。MI愈大,代表该塑料原料粘度愈小及分子重量愈小,反之则代表该塑料粘度愈大及分子重量愈大。
除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还可以用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来进行测定。
熔体流动速率,原称熔融指数,其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挤出的热塑性物料的量,也即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毛细管的质量,用MFR表示,单位为g/10min。熔体流动速率可表征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粘流特性,对保证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品的质量,对调整生产工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熔体流动速率从“质量”的概念上,又引伸到“体积”的概念上,即增加了熔体体积流动速率。其定义为: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毛细管的体积,用MVR表示,单位为cm3/10min[1]。从体积的角度出发,对表征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粘流特性,对调整生产工艺,又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指导参数。对于原先的熔体流动速率,则明确地称其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仍记为MFR。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与熔体体积流动速率已在最近的ISO标准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标准也将作相应修订,而在进出口业务中,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也将很快得到应用。
熔融指数仪(Melt flow rate tester)是按照GB/T3682-2000、ASTM D1238-98标准,并参看JB/T5456、ISO1133等类似标准设计制造的用于测定热塑性塑料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FR)的仪器,测定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采用自动取样,天平称量的方式;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体积流动速率。测定的最终结果显示在仪器的液晶屏上,并由微形打印机输出。该仪器测量数据准确,操作简单,直观明了,性能稳定可靠,它适用于氟塑料、尼龙等工程塑料,也适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醛(POM)、聚苯乙烯(PS)ABS 树脂、聚碳酸酯等熔融温度较低的塑料测定。FR熔融指数广泛应用于塑料生产、塑料制品、石油化工等行业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商检部门。
PVC熔融指数是反映PVC的流动性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