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涤纶和聚酯纤维哪个好
两者一样好,因为涤纶就是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
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涤纶改性
涤纶和天然纤维相比存在含水率低、透气性差、染色性差、容易起球起毛、易沾污等缺点。为了改善这些缺点,采取化学改性和物理变形的方法。化学改性方法有:
①添加有亲水基团的单体或低聚体聚乙二醇等进行共聚,能提高纤维的吸湿率;
②添加具有抗静电性能的单体进行共聚,可以提高纤维的抗静电和抗沾污性能;
③添加含磷、含卤素和锑的化合物以改善纤维耐燃烧性能;
④采用较低聚合度的聚酯纺丝以提高抗起球能力;
⑤与亲染料基团的单体(如磺酸盐等)进行共聚,以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能。
经过物理变形的有各种异形涤纶、与其他高聚物复合纺丝、着色的涤纶、细旦涤纶和高收缩涤纶等。
⑵ 树脂、塑料、纤维、橡胶有什么区别
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之分。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塑料(Plastics):具有塑性行为的材料,所谓塑性是指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外力取消后,仍能保持受力时的状态。塑料的弹性模量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受力能发生一定形变。软塑料接近橡胶,硬塑料接近纤维。 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塑料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自由改变形体样式。塑料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 故,一般树脂,指的是原材料,而塑料是由树脂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加工而成的。 纤维(Fiber): 聚合物经一定的机械加工(牵引、拉伸、定型等)后形成细而柔软的细丝,形成纤维。纤维具有弹性模量大,受力时形变小,强度高等特点,有很高的结晶能力,分子量小,一般为几万。 纤维大体分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人造纤维] 人造纤维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或蛋白质作原料(如木材、棉籽绒、稻草、甘蔗渣等纤维或牛奶、大豆、花生等蛋白质),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与机械加工而制成类似棉花、羊毛、蚕丝一样能够用来纺织的纤维。如人造棉、人造丝等。 [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天然纤维完全不同,是从一些本身并不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的物质(如石油、煤、天然气、石灰石或农副产品加工提炼出来的有机物质),再用化学合成与机械加工的方法制成纤维。如涤纶、锦纶、腈纶、丙纶、氯纶等。 橡胶(Rubber):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低, 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
⑶ 什么叫涤纶什么叫聚酯纤维涤纶和聚酯纤维有什么区别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聚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
涤纶和聚酯纤维没有区别,聚酯纤维就是涤纶,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只是说聚酯纤维是化学名称,而涤纶是商品名称。
(3)涤纶短纤维与树脂扩展阅读:
涤纶的特点:
1、强度高。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
2、弹性好。弹性接近羊毛,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
3、热塑性好,抗熔性较差。由于涤纶表面光滑,内部分子排列紧密,因此涤纶是合成纤织物中耐热性最好的面料,具有热塑性,可制做百褶裙,且褶裥持久。同时,涤纶织物的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因此,穿着时应尽量避免与烟头、火花等接触。
4、耐磨性好。耐磨性仅次于耐磨性最好的锦纶,比其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好。
5、耐光性好。耐光性仅次于腈纶。涤纶织物的耐光性较好,除比腈纶差外,其耐晒能力胜过天然纤维织物。尤其是在玻璃后面的耐晒能力很好,几乎与腈纶不相上下。
6、耐腐蚀。可耐漂白剂、氧化剂、烃类、酮类、石油产品及无机酸。耐稀碱,不怕霉,但热碱可使其分解。还有较强的抗酸碱性,抗紫外线的能力。
7、染色性较差,但色牢度好,不易褪色。涤纶分子链上因无特定的染色基团,而且极性较小,所以染色较为困难,易染性较差,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
8、吸湿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沾污灰尘,影响美观和舒适性。不过洗后极易干燥,且湿强几乎不下降,不变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
⑷ PET是什么材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英语: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或PET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英文名为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简称PET或PEIT(以下或称为PET),俗称涤纶树脂。重复单元摩尔分子质量为192g/mol。它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与PBT一起统称为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
1946年英国发表了第一个制备PET的专利,1949年英国ICI公式完成中试,但美国杜邦公司购买专利后,1953年建立了生产装置,在世界最先实现工业化生产。
初期PET几乎都用于合成纤维(我国俗称涤纶、的确良)。80年代以来,PET作为工程塑料有突破性的发展,相继研制出成核剂和结晶促进剂,PET与PBT一起作为热塑性聚酯,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
PET分为纤维级聚酯切片和非纤维级聚酯切片。
1、纤维级聚酯用于制造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长丝,是供给涤纶纤维企业加工纤维及相关产品的原料。涤纶作为化纤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2、非纤维级聚酯还有瓶类、薄膜等用途,广泛应用于包装业、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建筑、汽车等领域,其中包装是聚酯最大的非纤应用市场,同时也是PET增长最快的领域。
作为包装材料PET优点:
1、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是其他薄膜的3~5倍,耐折性好。
2、耐油、耐脂肪、耐稀酸、稀碱,耐大多数溶剂。
3、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可在12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短期使用可耐150℃高温,可耐-70℃低温,且高、低温时对其机械性能影响很小。
4、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既有优良的阻气、水、油及异味性能。
5、透明度高,可阻挡紫外线,光泽性好。
6、无毒、无味,卫生安全性好,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
用途
由PET制成的塑料瓶被广泛用作软饮料(请参见碳化)。对于某些特殊的瓶子,例如指定用于容纳啤酒的瓶子,PET会夹层额外的聚乙烯醇(PVOH)层,以进一步降低其氧气渗透性。
双轴取向PET膜(通常由它的商品名,“聚酯薄膜”中的一个已知的)可通过镀铝蒸发一薄膜金属的在其上以降低其透气性,并使其反射性的且不透明(MPET)。这些特性在许多应用中很有用,包括柔性食品包装和隔热材料(例如太空毯)。
由于它的高机械强度的,PET薄膜在胶带应用中经常使用,例如为载体磁带或背衬用于压敏粘合带。
可以将无取向的PET片材热成型以制成包装托盘和泡罩包装。如果使用可结晶的PET,则托盘可用于冷冻晚餐,因为它们可承受冷冻和烤箱烘烤的温度。无定形PET和BoPET都对肉眼透明。赋予颜色的染料可以轻松地配制成PET片材。
当充满玻璃颗粒或玻璃纤维时,它会变得明显更硬,更耐用。
涤纶(由(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反型而成的商标)也被拼接到铃绳顶部,以防止绳子穿过天花板时对绳子造成磨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pet材料
⑸ 涤纶是什么面料 涤纶面料优缺点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重要品种,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以精对苯二的甲酸(PTA)或对苯二的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进行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之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涤纶面料优点:
1、耐化学性能良好,酸碱对其破坏程度不大,且不怕霉菌和虫蛀。
2、合纤织物中耐热性好,具有热塑性。
3、较高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有坚牢耐用、抗皱免烫的特点。
4、耐光性好,与腈纶面料不相上下。
涤纶面料缺点:
1、吸湿性差。涤纶面料,吸湿性差,穿着会有闷热感,易带静电,沾染灰尘,但在清洗后极易干燥,湿强几乎不降,不变形,可穿性能很好。
2、染色性差。无特定的染色基因,染色较为困难,易染性较差,但染色后色牢度很好,不易褪色。
3、易起球。人工合成纤维产品之一,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起球。
4、抗熔性差。抗熔性较差,如遇火星、烟灰等易形成孔洞,穿着时避免烟头、火花的接触。
涤纶面料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其面料比较结实比较耐磨耐用,使用时间比较长,而且不易起皱褶,可以用来制作衣服的面料,也可以用于制造一些工业制品,如帐篷,编织袋等产品。
(5)涤纶短纤维与树脂扩展阅读:
涤纶的工业应用:
涤纶的用途很广,大量用于制造衣着和工业中制品。阻燃涤纶因具有永久阻燃性,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产业用纺织品、建筑内装饰、交通工具内装饰等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外,还在防护服领域内发挥着不少的作用。
根据阻燃防护服国家标准规定,冶金、林业、化工、石油、消防等部门应使用阻燃防护服。中国应使用阻燃防护服的人数在百万以上,阻燃防护服市场潜力巨大。除了纯阻燃涤纶外,可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生产阻燃、防水、拒油、抗静电等多功能系列产品。
如对阻燃涤纶织物进行防水、拒油整理,可提高阻燃服的功能性;采用阻燃涤纶与导电纤维交织以生产抗静电的阻燃织物;利用阻燃纤维与高性能纤维进行混纺交织,可生产高性能阻燃织物;采用阻燃纤维与棉、粘胶等纤维混纺,以改善防护服的舒适性,同时减少二次烧伤。
⑹ 涤纶短纤和聚酯纤维哪个好
涤纶短纤维和聚酯纤维是一种物质
⑺ 急急急急!!聚酯纤维面料和涤纶面料的区别。那种好
聚酯纤维和涤纶是同一种原料,聚酯纤维是世界通用称号,涤纶是中国称号。
优点
1、强度高
短纤维强度为2.6~5.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6~8.0cN/dtex。由于吸湿性较低,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
2、弹性好
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弹性模数为22~141cN/dtex,比锦纶高2~3倍。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
3、耐腐蚀
可耐漂白剂、氧化剂、烃类、酮类、石油产品及无机酸。耐稀碱,不怕霉,但热碱可使其分解。还有较强的抗酸碱性,抗紫外线的能力。
(7)涤纶短纤维与树脂扩展阅读:
缺点
1、易起球,涤纶布料是人工合成纤维商品中的一种,而但凡人工合成的纤维布料都存在着起球的景象,因而涤纶布料商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起球的景象。
2、抗熔性差,涤纶布料的抗熔性较差,如遇火星、烟灰等很简单构成孔洞,因而在穿着时应尽量避免烟头、火花等的触摸。
3、吸湿性差,涤纶面料的织物吸湿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沾污灰尘,影响美观和舒适性。不过洗后极易干燥,且湿强几乎不下降,不变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
⑻ 聚酯与树脂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性质不同
1、聚酯性质: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
2、树脂性质: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
二、特点不同
1、聚酯特点: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经过缩聚产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中的部分PET再通过水下切粒而最终生成。纤维级聚酯切片用于生产聚酯短纤维和聚酯长丝,是聚酯纤维企业加工纤维及相关产品的原料。
2、树脂特点:相对分子量不确定但通常较高,常温下呈固态、中固态、假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物质。具有软化或熔融温度范围,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破裂时常呈贝壳状。
(8)涤纶短纤维与树脂扩展阅读:
聚酯为极性较强的聚合物,一般均使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内、外润滑剂。常用的有硬脂酸、硬脂醇、褐煤酸及其衍生物(皂、酯)、三羟基硬脂酸甘油酯、乙撑双硬脂酞胺等。
在产品品种方面,中国聚酯生产仍以纤用聚酯为主,占全年总产能的88%;国内非纤维聚酯切片年产能约100万吨,其中聚酯瓶片发展尤为迅速,年生产能力仅2002年就增加了50多万吨。但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因此聚酯瓶片装置开工率不足50%。
⑼ 涤纶是什么材料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
涤纶的用途很广,大量用于制造衣着和工业中制品。阻燃涤纶因具有永久阻燃性,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产业用纺织品、建筑内装饰、交通工具内装饰等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外,还在防护服领域内发挥着不少的作用。
根据阻燃防护服国家标准规定,冶金、林业、化工、石油、消防等部门应使用阻燃防护服。中国应使用阻燃防护服的人数在百万以上,阻燃防护服市场潜力巨大。除了纯阻燃涤纶外,可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生产阻燃、防水、拒油、抗静电等多功能系列产品。
如对阻燃涤纶织物进行防水、拒油整理,可提高阻燃服的功能性;采用阻燃涤纶与导电纤维交织以生产抗静电的阻燃织物;利用阻燃纤维与高性能纤维进行混纺交织,可生产高性能阻燃织物;采用阻燃纤维与棉、粘胶等纤维混纺,以改善防护服的舒适性,同时减少二次烧伤
(9)涤纶短纤维与树脂扩展阅读
针织涤纶面料有经编织物和纬编织物两类。虽然两者都经过热定型或树脂处理,但其延伸性等其它性能仍有差别。
因此,不同款式的服装选购性能不同的面料上装应选购纬编织物为宜,因为纬编强物常有多种色纱编织或有多采多样的提药织纹,花色繁多,特别适宜做不同风格的精美女式上衣;下衣,如裤子、裙子应选用经编织物。
因为经编涤纶面料做裤子外观挺括,结构紧密,耐磨性好,起毛、起球和钩丝比较少,再加上经编织物外观丰满度、弹性和外形美观上都比纬编织物差,所以针织涤纶经编面料适合做裤子和裙服等。
⑽ 通俗的讲聚酯纤维是什么东西原料是什么
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re)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工业化大量生产的聚酯纤维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中国的商品名为涤纶。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
涤纶的生产过程包括缩聚和熔体纺丝两部分。原料主要从石油裂解获得,也可从煤和天然气取得。石油加热裂解得到甲苯、二甲苯和乙烯等,经化学加工后可得到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乙二醇。在早期涤纶生产中由于对苯二甲酸不易精制,曾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1965年对苯二甲酸的精制获得成功,使涤纶生产工序减少,成本降低。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生产的涤纶逐年都有增加。缩聚: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进行酯交换,生成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在270~290℃和真空条件下缩聚而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直接酯化,然后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进行缩聚获得合成纤维聚合物。熔体纺丝:有切片纺丝法和直接纺丝法两种。切片纺丝是将缩聚后的高聚物熔体经铸带、切粒而得到切片,再经过干燥、熔融而纺丝。熔融过程中,切片所含的水分能使聚酯发生水解而影响纺丝性能和纤维质量,因此在纺丝前必须经过干燥,使切片含水率降低到0.01%以下。直接纺丝则将高聚物熔体干燥后的涤纶切片在螺杆中加热熔融,挤压送入纺丝箱体的各个纺丝部位,由计量泵精确计量和过滤后,从喷丝板的小孔中喷出。喷丝孔的直径一般为0.25~0.30毫米。喷出的熔体细流,被冷却气流冷却凝固成丝条。
纺制短纤维时,多根线条集合在一起,经给湿上油后落入成丝桶。再经集束、拉伸、卷曲、热定形、切断等工序得到成品。 如在拉伸后经过一次180℃左右的紧张热定形,则可得到强度达到6克/旦以上、伸长率在30%以下的高强度、低伸长率短纤维。
在纺制长丝时,凝固成形的丝条经给湿上油后,即以 1000米/分左右的速度卷绕在筒管上。卷绕丝在双区热拉伸机上经拉伸而得到长丝,称为无拈无定形长丝,可直接用于织造或经变形加工而成变形丝。也可进一步经双层加拈机提高拈度,再经蒸汽热定形后供织造用。
高速纺丝卷绕
1970年以来发展了高速纺丝卷绕技术,为涤纶变形丝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纺丝卷绕的速度一般分为普通速、半高速、高速和超高速四种。卷绕速度在1800米/分以下为普通速;在1800~3000米/分称为半高速;在3000~5000米/分称为高速;6000米/分以上为超高速。工业化生产的高速纺丝卷绕速度已达到3000~3500米/分。高速纺丝卷绕因卷绕速度提高,在熔体细流从熔融态到固态的过程中,高分子处于较高的速度梯度场内,受到较高的张力而形成部分取向,因而卷绕丝称为预取向丝(POY)。预取向丝的取向度较高,高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大,纤维结构比较稳定,所以便于贮存和长途运输。预取向丝的条干均匀性和染色均匀性也都有所改善。
预取向丝在拉伸变形机上经拉伸和变形可制成变形纱,称为拉伸变形丝(DTY)。因此高速纺丝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缩短制造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