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求醋酸乙烯阻聚剂怎么添加和的添加量怎么计算
问题补充:有没有方法可以计算出挥发量? 我们的储罐是用氮气保护的,氮气许多问题起因于醋酸乙烯酯的储存条件。为了提高阻聚剂的有效性,在某些情况下
㈡ E-44环氧树脂与胺类固化时有类似阻聚剂的东西吗
下午好,胺固化机理和酸酐相似都是不断开环和活性氢反应进一步加成和聚合的过程,直接购买到的商品化E-44和各种脂肪胺和芳香胺之间没有任何阻聚剂存在。只是短时间把诱导期延长可以使用一部分弱反应能力的胺做潜伏性固化剂比如双氰胺和三乙醇胺稀释来削弱亲电效应,或者用对苯二酚和腰果酚利用环氧体系自己来产生阻断。一般很少这么做毕竟要完全交联,据说一些可以束缚环氧自由基的受阻胺化合物也能实现类似效果不过我没试过不好评价,建议你用一下对苯二酚吧,这个加入极少量就能明显降低反应活度。
㈢ 环氧树脂加什么能反应变慢
恰好我有这类产品,无色液体,不挥发,不析出,常规添加量1%即可降低一半速率。
所谓稀释剂效果有限,大豆油混溶性差且析出+性能变坏。
QQ:40651046.
㈣ 用环氧树脂制作丙烯酸环氧树脂,用什么阻聚剂和引发剂,用量多少加什么添加剂可以使产品耐黄变
阻聚剂:对苯二酚
引发剂:可以用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甲乙酮,
楼主也在做这个,我们现在 的课题也是,可以一起探讨啊
㈤ 又没有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反应的阻聚剂
催化剂是酸(质子酸或路易斯酸),可加适量碱中和。环氧树脂要特别注意,过量的碱也可催化它聚合,必须小心。
㈥ 丙烯酸阻聚剂加多少就不会再聚合
丙烯酸储运避免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在实际生产运输无法完全避免可以加入一定量阻聚剂,可以根据储运时间来决定天加量,添加过少会导致自聚,过多后期使用需要洗净,所以一般根据实际需求来计算添加。
㈦ 聚酯中可以同时加促进剂和阻聚剂吗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放热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 胶凝阶段:从加入促进剂到不饱和聚酯树脂变成凝胶状态的时间,是 6/38 固化过程最重要的阶段。影响胶凝时间的因素:阻聚剂、引发剂和促进剂的加入量,交联剂的蒸发损失,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㈧ 复合树脂的阻聚剂有哪些
介绍几种抄阻聚剂的性能,供参袭考。
1、对苯二酚HQ,又名氢醌:最常用,价格低。常温效果较好,加温固化效果较差
2、对苯醌PBQ:在缺氧条件下仍可发挥作用,适用于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保护的醚化过程颜色黄,对树脂颜色有影响
3、甲基氢醌THQ:效果好,用于高活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常用于胶衣树脂、SMC树脂。本品溶解性好,高温阻聚效果好
4、对羟基苯甲醚HQMME:可赋予树脂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并且不会延缓和影响树脂使用时的胶凝时间。本品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最好,产品颜色最浅。
5、2-叔丁基对苯二酚MTBHQ:既是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效的贮存稳定剂,也是高活性树脂的稳定剂。其功能最全面,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发挥良好效果。且在升温时仅对树脂的固化产生轻微的延长。本品常常与其它阻聚剂合用。
6、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2,5-DTBHQ:可以在长时间里与自由基缓慢反应,消灭树脂贮存中产生的自由基。在提高树脂贮存稳定性的同时对胶化时间影响最小。
㈨ 阻聚剂的选择方法
选择阻聚剂主要是要求有较高阻聚效率,还应考虑它在单体中的溶解度,与单体的适应性,能够容易用蒸馏或化学方法将阻聚剂从单体中除去。最好是选择能在室温下起阻聚作用,而在反应温度时又能迅速分解的阻聚剂,这样可以不必从单体中脱除,减少麻烦,又保证聚合反应顺利进行。
(1)与单体和树脂混溶性好,只有混溶方能起到阻聚作用。
(2)能有效地阻止聚合反应的发生,使单体、树脂、乳液或胶黏剂有足够的储存期。
(3)单体中的阻聚剂容易除去或不影响聚合活性。最好选择室温下是有效的阻聚剂,而在适当高的温度失去阻聚作用,这样就可在使用前不必脱除阻聚剂。例如叔丁基邻苯二酚、对苯酚单丁醚便是此种类型阻聚剂。
(4)不影响胶黏剂和密封剂固化物的物理力学性能。阻聚剂在制备胶黏剂过程中能因高温氧化变色而影响产品外观。
(5)几种阻聚剂配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阻聚效果。例如不饱和聚酯树脂之中加入对苯二酚、叔丁基邻苯二酚和环烷酸铜3种阻聚剂,对苯二酚活性最强,在与苯乙烯和聚酯混溶时可耐高温130℃左右,在1min内不起共聚作用,可以安全混合稀释。叔丁基邻苯二酚在高温下阻聚效果很差,但在稍低温度(例如60℃时),其阻聚效果比对苯二酚高25倍,可有较长的储存期。环烷酸铜在室温下起阻聚作用,而高温时又有促进作用:又如,在氧存在下。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和吩噻嗪、对苯二酚和二苯胺混合使用,其阻聚效果比任一种单独使用高约300倍。
(6)阻聚剂用量适当为宜,多则有害无益.例如碘用量为10-4mol/L时,是有效的阻聚剂,但超过此量却会引发聚合反应。碘一般不单独使用,需加入少量碘化钾,增加溶解度,提高阻聚效率。
(7)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
(8)性能稳定,价廉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