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口径管式超滤膜应该如何清洗
1、配制清洗液。
2、低流量输入清洗液首先用清洗水泵混合一遍清洗液,预热清洗液时应以低流量。然后以尽可能低的清洗液压力置换元件内的原水,其压力仅需达到足以补充进水至浓水的压力损失即可,即压力必须低到不会产生明显的渗透产水。低压置换操作能够最大限度的减低污垢再次沉淀到膜表面,视情况而定,排放部分浓水以防止清洗液的稀释。
3、循环当原水被置换掉后,浓水管路中就应该出现清洗液,让清洗液循环回清洗水箱并保证清洗液温度恒定。
超滤膜清洗步骤如何?
4、浸泡停止清洗泵的运行,让膜元件完全浸泡在清洗液中。有时元件浸泡大约1小时就足够了,但对于顽固的污染物,需要延长浸泡时间,如浸泡10至15小时或浸泡过夜。为了维持浸泡过程的温度,可采用很低的循环流量。
5、高流量水泵循环高流量能冲洗掉被清洗液清洗下来的污染物,如果污染严重,请采用高于规定50%的流量将有助于清洗,在高流量条件下,将会出现过高压降的问题,单元件最大允许的压降为1bar(15psi),对多元件压力容器最大允许压降为3.5bar(50psi),以先超出为限。
6、冲洗预处理的合格产水可以用于冲洗系统内的清洗液,除非存在腐蚀问题。
7、清洗多段系统的冲洗和浸泡步骤中,可以对整个系统的所有段同时进行,但是对于高流量的循环必须分段进行,以保证循环流量对第一段不会太低而对最后一段不会太高,这可以通过一台泵每次分别清洗各段或针对每段流量要求设置不同的清洗泵来实现。
㈡ 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回收率各是多少
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回收率是:
中空纤维超滤膜肯定有回收的,由于超滤膜是版 纯物理的过滤筛分的原理。回权收率范围是非常广的,10%-90%。因为超滤膜功能,除了过滤,还有提纯,浓缩。每个功能系统设计的回收率都不一样
设计回收率主要是为了控制膜内的液体流动速度,减缓膜污染的时间。
一般浊度小于5以下的,水量50T/H以上,可以设计90-95%的回收率,反渗透膜,比较标准了。一般是50——75%。
㈢ 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回收率各是多少
中空纤维超滤膜肯定有回收的,由于超滤膜是 纯物理的过滤筛分的原理
回收率范围是内非常广的,10%-90%
因为超滤膜容功能,除了过滤,还有提纯,浓缩。每个功能系统设计的回收率都不一样
设计回收率主要是为了控制膜内的液体流动速度,减缓膜污染的时间。。
一般浊度小于5以下的,水量50T/H以上,可以设计90-95%的回收率
反渗透膜,比较标准了。一般是50——75%
㈣ 超滤膜的简介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一种微孔过滤膜专。超滤膜采用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属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可区分为: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逆渗透膜(RO)为0.0001~0.001μm。超滤膜的孔径只有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也就是说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大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
㈤ 超滤、微滤、纳滤的过滤标准是多少
1.超滤膜(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2.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① 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② 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③ 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3.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4.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㈥ 超滤膜主要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超滤膜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回收率高,所得产品品质优良,可实现物料的高回效分答离、纯化及高倍数浓缩。系统制作材质采用卫生级管阀,现场清洁卫生,满足GMP或FDA生产规范要求。系统工艺设计先进,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操作与维护简便,工人劳动强度低。
2.处理过程无相变,对物料中组成成分无任何不良影响,且分离、纯化、浓缩过程中始终处于常温状态,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处理,完全避免了高温对生物活性物质破坏这一弊端,有效保留原物料体系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
3.超滤设备系统能耗低,生产周期短,与传统工艺设备相比,设备运行费用低,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冷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技术中,超滤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的脱盐、脱水和浓缩等。
超滤膜缺点:
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超滤膜的缺点是膜更换费用较高,技术设备投资很大。
㈦ 管式超滤膜和常规卷式超滤膜有什么区别
管式和卷式的超滤膜区别上面这个说的很清楚了:
管式超滤膜组件容易清洗和更换,在原水状内态好的容情况下,压力损失较小,抗高压能力强。能够有效处理含有悬浮物、黏度高和容易堵塞管路的固体污染物质等。
卷式超滤膜元件优点:膜的堆积密度大,结构紧凑,可使用好的平板膜,价格低廉。
其次还有MBR及平板膜组件。
如果说在选膜时,主要还是要根据进水及产水标准、价格来进行筛选。超滤膜当前来说陶氏和科氏以及东丽的都做的还不错,但是如果您要选型的话,需要提前准备水质参数报告及产水要求。
㈧ 外置式管式超滤膜筛分过程是什么样的
超滤膜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而目前已知世界较小细菌的体积在0.2微米,因此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从而实现了净化过程。
㈨ 选择管式超滤膜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超滤膜使用注意事项:
1、超滤系统要定期灭菌:超滤膜具有截留细菌的作用,但版却不能杀菌,如果长期权使用不排除会影响到截留率现象的发生,虽然这种可能性比较低,但为保证产水水质而做好预防措施是必要的。因而,必须对过滤系统进行定期的灭菌,同时也要对周转环境进行定期的灭菌。杀菌周期可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而定。
2、注意保护超滤组件:超滤组件属于精密器材,因而在使用安装时需要轻拿轻放,注意防护。组件停用时,需要先清洗干净后再进行密封,在特别地区的冬天,还需要对组件进行防冻处理。
3、在使用超滤膜之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4、过滤系统组件数根据设计总透水量而定,因而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可能影响到超滤组件透水量的相关因素。
5、超滤组件在出厂前会被放入保护液,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冲洗,直至保护液被彻底清除。
㈩ 管式超滤膜的优势有哪些
①管式超滤膜的使用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无成分破坏,因而特别适宜对热敏感的物质,如药物、酶、果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②处理过程无相变,对物料中组成成分无任何不良影响,且分离、纯化、浓缩过程中始终处于常温状态,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处理,完全避免了高温对生物活性物质破坏这一弊端,有效保留原物料体系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无需加热,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污染,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
③超滤技术分离效率高,对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浓度溶液的浓缩均非常有效。
④超滤膜工艺设计先进,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操作与维护简便,节省人员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