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CuI(碘化亚铜)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不是黄色
碘化亚铜(化学式:CuI,式量:190.45),白色或棕白色立方结晶或稠密粉末,见光易分解变成棕黄色。颜色是由内部结构决定。
碘化亚铜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浓硫酸和盐酸,亦溶于液氨、碘化钾、氰化钾溶液中。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氧化亚铜、碘化钠和水。
用作有机反应催化剂、阳极射线管覆盖物、动物饲料添加剂等。密度5.63g/mL,熔点605℃,沸点1336℃。 自然界中以碘铜矿形式存在。
(1)碘化亚铜用于树脂改性扩展阅读:
一、结构
与其它卤化亚铜(不稳定的氟化亚铜除外)类似,碘化亚铜的晶体在室温下为闪锌矿结构(ɣ-CuI),两种离子都为四面体配位。加热至390°C时转变为纤锌矿结构(β-CuI),若温度高于440°C,则以立方型结构存在(α-CuI)。
由于碘化亚铜中的铜-卤素键键长(2.338å)大于另外两个卤化亚铜,故碘化亚铜的这两个转变温度比氯化亚铜和溴化亚铜的相应转变温度都要低。高温下,三种卤化亚铜的蒸汽中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环状三聚体(Cu3X3),也有卤化亚铜的四聚体存在。
二、主要用途
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树脂改性剂、人工降雨剂、阳极射线管覆盖物,以及加碘盐中的碘来源。在1,2-或1,3-二胺配体存在下,碘化亚铜可以催化溴代芳烃、溴代杂环化合物和乙烯基溴转化为相应碘化物的反应。反应一般在二恶烷溶剂中进行,以碘化钠作为碘化试剂。
芳香碘化物一般比对应的氯化物和碘化物活泼,因此,碘化亚铜可以催化一系列卤代烃参与的偶联反应,例如Heck反应、Stille反应、Suzuki反应及Ullmann反应。
2-溴-1-辛烯-3-醇与1-壬炔在二氯双(三苯基膦)合钯(II)、氯化亚铜和二乙胺存在下,发生偶联反应生成7-亚甲基-8-十六碳-6-醇。
㈡ 碘化亚铜是强电解质吗
碘化亚铜不溶于水,它是强电解质。
很多亚铜的盐是不溶于水的。
㈢ 碘化亚铜和碘化钾的催化的作用的区别
氯化铜能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碘化亚铜和碘。
从这里看,某些条件下,氯化铜的氧化性更强。
㈣ 放置久的碘化亚铜怎么处理能变为一价铜
放置久的碘化亚铜怎么处理能变为一价铜
碘化亚铜几乎不溶于水(0.00042g/L,25°C),但溶于酸,也可以和碘离子继续配位,生成直线型的[CuI2]-离子,从而溶于碘化钾或碘化钠溶液中。得到的溶液经稀释又得到碘化亚铜沉淀,因此可用于纯化碘化亚铜样品。由硫酸铜与碘化钾在弱酸条件下反应而得。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略过量的溶有少量二氧化硫的碘化钾溶液,并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以析出白色沉淀。将沉淀滤出,并以含有少量二氧化硫的水洗涤,然后用乙醇和乙醚洗涤。经充分吸滤后将沉淀在真空中彻底
㈤ 碘化亚铜与碘化钾怎么反应
CuI跟I-形成了配合物。
方程式为:
CuI+I-==[CuI₂]-
碘化亚铜几乎不溶于水(0.00042g/L,25°C),但溶于酸,也可以和碘离子继续配位,生成直线型的[CuI₂]-离子,从而溶于碘化钾或碘化钠溶液中。得到的溶液经稀释又得到碘化亚铜沉淀,因此可用于纯化碘化亚铜样品。
碘化亚铜(化学式:CuI,式量:190.45),白色或棕白色立方结晶或稠密粉末,见光易分解变成棕黄色。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浓硫酸和盐酸,亦溶于液氨、碘化钾、氰化钾溶液中。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氧化亚铜、碘化钠和水。
(5)碘化亚铜用于树脂改性扩展阅读:
碘化亚铜的用途
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树脂改性剂、人工降雨剂、阳极射线管覆盖物,以及加碘盐中的碘来源。在1,2-或1,3-二胺配体存在下,碘化亚铜可以催化溴代芳烃、溴代杂环化合物和乙烯基溴转化为相应碘化物的反应。反应一般在二恶烷溶剂中进行,以碘化钠作为碘化试剂。
芳香碘化物一般比对应的氯化物和碘化物活泼,因此,碘化亚铜可以催化一系列卤代烃参与的偶联反应,例如Heck反应、Stille反应、Suzuki反应及Ullmann反应。
2-溴-1-辛烯-3-醇与1-壬炔在二氯双(三苯基膦)合钯(II)、碘化亚铜和二乙胺存在下,发生偶联反应生成7-亚甲基-8-十六碳-6-醇。
㈥ 碘化亚铜与碘化钾怎么反应具体方程式和描述
CuI+KI==K[CuI₂]
现象就是CuI溶解
这是碘量法中的某一步,配合反应,Cu+的特征配位数为2,所以形成CuI²-离子
CuI²-稳定性好,所以Cu+不会歧化
碘化亚铜与其它卤化亚铜(不稳定的氟化亚铜除外)类似,碘化亚铜的晶体在室温下为闪锌矿结构(ɣ-CuI),两种离子都为四面体配位。加热至390°C时转变为纤锌矿结构(β-CuI),若温度高于440°C,则以立方型结构存在(α-CuI)。
由于碘化亚铜中的铜-卤素键键长(2.338å)大于另外两个卤化亚铜,故碘化亚铜的这两个转变温度比氯化亚铜和溴化亚铜的相应转变温度都要低。
(6)碘化亚铜用于树脂改性扩展阅读:
由碘与氢氧化钾作用生成碘化钾,碘酸钾,水,之后用还原铁粉还原而得。
由于碘属于温和的还原剂,因此碘离子I−可被强氧化剂如氯气等氧化为I₂单质:
2 KI(aq) + Cl₂(aq)→ 2 KCl + I₂(aq)
该反应可用于天然产物当中提取碘,也可验证氯气的存在。空气也可以氧化碘离子,当KI样品长期放置后用二氯甲烷淋洗可以发现萃取层的颜色为紫色(碘单质溶于有机溶剂的颜色)。当处于酸性环境中,氢碘酸(HI)是一种强还原剂。
铁屑法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生产安全,操作易掌握,但收率偏低。还原法甲酸来源有限,生产过程中有碘酸盐生成,成品不宜作食品添加剂,但工艺比较简单。中和法所得氢碘酸系强酸,腐蚀性强,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但所得成品纯度较高。
㈦ 碘化亚铜(CuI)的晶体结构是怎样的
立方硫化锌结构(zinc blende structure)
国际上表达这种结构形式的记号为B3型;属立方晶系,面心立方点阵型式;Zn2+和S2-离子周围都由4个异号离子呈四面体方式配位;这种结构也可看作S2-作立方最密堆积,Zn2+填入四面体的空隙中;或者,由于Zn-S间共价键占很大成分,可将它的结构看作立方金刚石结构中的C原子,交替地由Zn和S原子置换而得;
属于B3型的化合物有氯化亚铜(CuCl),溴化亚铜(CuBr),碘化亚铜(CuI),碘化银(AgI),碳化硅(SiC),氮化硼(BN),磷化硼(BP),硫化铍(BeS)等.
㈧ 碘化亚铜是什么颜色的沉淀
白色沉淀
性状:白色结晶或灰白色粉末,见光易分解变成棕黄色。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浓硫酸和盐酸,亦溶于氨水、碘化钾、氰化钾溶液中。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氧化亚铜、碘化钠和水。 自然界中以碘铜矿形式存在。
明白请采纳,有疑问请追问!
有新问题请求助,谢谢!
㈨ 碘化亚铜的制备方法
由硫酸铜与碘化钾在弱酸条件下反应而得。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略过量的溶有少量二氧化硫的碘化钾溶液,并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以析出白色沉淀。将沉淀滤出,并以含有少量二氧化硫的水洗涤,然后用乙醇和乙醚洗涤。经充分吸滤后将沉淀在真空中彻底除去乙醚。为除去牢固附着的水分,最好是在真空操作中将沉淀物由110℃缓慢加热到400℃。 在400毫升烧杯中放置150毫升水和25克(0.1摩尔)五水合硫酸铜,使其溶解后配成第一溶液。然后将16.6克(0.10摩尔)碘化钾和25克五水合硫代硫酸钠溶解于100毫升水中,配成第二溶液。在快速搅拌下,将第二溶液加到第一溶液中,即见白色而致密的沉淀析出。让其沉降15分钟后,在中等孔隙度的砂芯漏斗一L滤集,依次用水、乙醇和乙醚洗涤多次(每次用20毫升)。产物被碾碎后,置于放有硫酸的真空干燥器中干燥数日,或在五氧化二磷真空干燥枪中100℃下放置过夜。将1克产品溶解于浓硝酸中,在砂芯漏斗上过滤以除去碘。用水洗涤,合并黄色滤液和洗液,然后加水稀释,测得铜的含33.1%,计算值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