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滤膜化学清洗方法
化学清洗:随着超滤膜组件的长期使用,当超滤膜的产水量下降20%以上版或使用了1-4个月时,便需要对超滤权膜进行化学清洗,以便及时去除超滤膜上的污染物,防止超滤膜形成顽固性结垢。一般情况的化学清洗,分为酸洗,碱洗
A、
酸洗:使用柠檬酸将药液箱内的RO反渗透水(或超滤水)的PH值调到PH=2,启动药液泵,调节节阀使压力表显示压力P=0.20MPa,循环酸洗30分钟后使用超滤水将超滤膜冲洗干净为止。
B、碱洗:使用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将药液箱内的RO反渗透水(或超滤水)调节PH=12,启动药液泵,调节调节阀使压力表显示压力P=0.20MPa,循环碱洗30分钟后使用超滤水将超滤膜冲洗干净为止。
⑵ 超滤投加次氯酸钠和出水余氯的关系
超滤前投加次氯酸钠的量一般控制在5=10PPM,可根据季节变化增大或者减小,投加次氯版酸钠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超滤水权箱内细菌的增长。出水的ORP似乎没什么控制范围,只要RO进水加还原剂可以调节的过来就可以.最后提的如何换算这个东西还需要高人解答。
⑶ 超滤反洗用次氯酸钠浓度最低多少才好
采用的是有效率。一般来说,应该按溶液的1-5ppm来投加。
国内的次氯酸钠根据出厂存放时间的不同,有效氯的浓度和标称非常的不符。而刚出厂的又会超过标称的浓度。而有机膜中除了一些进口的特殊超滤可以抗到5000ppm以外,其他的有机膜一般耐受次氯酸钠的能力很低。所以,需要在溶液调配前先进行有效氯的测量,在测完有效氯的浓度过后,按照1-5ppm左右的浓度再配,而如果不事先测得有效氯浓度就按标称去干的话,那要么膜洗不出来,要么就是浓度过高,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
⑷ 在超滤中氧化杀菌剂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为防止超抄滤膜上的微生物污染,需对超滤系统定期投加杀菌剂,投加杀菌剂类型需根据工艺条件而定。比较常用的是采用次氯酸钠。一般设两周进行一次,投加方式可以在预处理前进行冲击性投加,投加浓度为50ppm左右,投加时间为2.0小时,也可以通过长期连续少量投加方式进行。
⑸ 为什么洗超滤用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起来清洗
强氧化剂和强碱,二者合用可以氧化分解超滤膜上的细菌和有机物,然后通过碱性洗掉。
⑹ 关于超滤投加次氯酸钠的问题
是的采用的是有效率。一般来说,应该按溶液的1-5ppm来投加。
这个量很小。
⑺ 超滤加次氯酸钠的目的
杀死微生物,解决膜的污堵现象。不一样的膜材料加放次氯酸钠溶液的含氯量也不一样。
⑻ 超滤清洗时碱加次氯酸钠如碱放量小了会产生什么
首先确定超抄滤清洗的方法,一般我袭们用的是弱碱和弱酸的清洗方法。次氯酸钠这种药剂一般作为超滤的杀菌措施而不是清洗方式,因为是强氧化剂容易与碱发生反应造成药剂的清洗效果相对低。正常的化学清洗,一般是碱介质一个循环,清洗至PH中性后在酸介质循环,都要清洗至中性。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⑼ 超滤膜该怎么清洗呢
超滤膜的清洗方法:
一、物理清洗法:
物理方法其实就是用有一定压力的水去冲洗超滤膜,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因为这个水冲洗的方向不一样,又可以分为逆向冲洗、反冲洗和正洗冲洗。
1.逆向冲洗:用原水冲洗膜内和进水端面的杂质。
2.反冲洗:用超滤水从膜块表面的污染物冲松散、剥落,分别从进水口和浓缩口排出(可加酸、碱或次氯酸钠等药品加强清洗效果)。
二、化学清洗法:
利用化学药品与膜面杂质进行化学反应来达到清洗膜的目的
酸溶液清洗:常用溶液有盐酸、柠檬酸、草酸等,调配溶液的PH=2~3,利用循环清洗或者浸泡0.5h~1h后循环清洗,对无机杂质去除效果较好。
碱溶液清洗:常用的碱主要有NaOH ,调配溶液的PH=10~12左右,利用水循环操作清洗或浸泡0.5h~1h后循环清洗,可有效去除杂质及油脂。
氧化剂清洗剂:利用1%~3%H2O2、 500~1000mg/L NaClO 等水溶液清洗超滤膜,可以去除污垢,杀灭细菌。H2O2和NaClO是常用的杀菌剂。
加酶洗涤剂:如0.5%~1.5%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对去除蛋白质、多糖、油脂类污染物质有效。
进行方法与正常超滤过程相同,清洗液自原液入口处进入,浓缩液及超滤液全部返回清洗液容器,循环后排放,以净水洗净即可。
⑽ 污水处理加次氯酸钠的作用
次氯酸钠的主要作用是消毒 一般自来水中的投加量1g/L
但是污水中的投加量要依据污水水质 污水中微生物的含量越高投加量也越高 投加量主要通过中试实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