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城市利用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进行净化处理(见图1).(1)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
(1)人工湿地中的好氧微生物能吸收有有机碳,并将其分解为无机碳.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无机碳,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无机碳,所以虚线框中应补充的碳转化途径如图:
(5)②①③②
❷ 人工湿地的类型有哪些
1、地表流人工湿地
表面流湿地与地表漫流土地处理系统非常相似,不同的是:
(1)在表面流湿地系统中,四周筑有一定高度的围墙,维持一定的水层厚度(一般为10~30cm);
(2)湿地中种植挺水型植物(如芦苇等)。
向湿地表面布水,水流在湿地表面呈推流式前进,在流动过程中,与土壤、植物及植物根部的生物膜接触,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反应,污水得到净化,并在终端流出。
2、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的形式分为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利用湿地中不同流态特点净化进水。经过潜流式湿地净化后的河水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再通过排水系统排放。
3、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
在垂直潜流系统中,污水由表面纵向流至床底,在纵向流的过程中污水依次经过不同的专利介质层,达到净化的目的。垂直流潜流式湿地具有完整的布水系统和集水系统,其优点是占地面积较其它形式湿地小,处理效率高,整个系统可以完全建在地下,地上可以建成绿地和配合景观规划使用。
4、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
是潜流式湿地的另一种形式,污水由进水口一端沿水平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依次通过砂石、介质、植物根系,流向出水口一端,以达到净化目的。
5、沟渠型人工湿地:
沟渠型湿地床包括植物系统、介质系统、收集系统。主要对雨水等面源污染进行收集处理,通过过滤、吸附、生化达到净化雨水及污水的目的。是小流域水质治理、保护的有效手段。
湿地的功能: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
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❸ 生活污水对人工湿地中藻类植物的生长起什么作用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植物营养元素,这样的污水排放到人工湿地中,可能发生水田富营养化现象,对人工湿地中藻类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人工湿地中藻类繁盛,对水质危害很大,对水中的鱼类危害很大。
❹ 某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
(1)光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垂直;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磷等矿质养料和光合作用所需的CO 2 (4) ![]() (5)“略” |
❺ (2012长沙模拟)地球的“肾脏”--湿地,如图是某城市为净化生活污水而建立的大型人工湿地公园示意图,
(来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源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2)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物质循环,从而使污水达到净化的目的.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藻类→浮游动物→鱼.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差.人工湿地生物种类和数量少,自动调节能力不强.
(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净化水源、蓄洪抗旱;
(2)有机物;
(3)藻类→浮游动物→鱼;
(4)不强;
(5)建立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