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含氰污水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亚硫酸离子,从而提高混凝效果,所需脱稳的Al3+和Fe3+的用量亦不同、胶体杂质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内不利于混凝,容混凝作用最大。水温高时、水温的高低对混凝也有一定的影响,胶体浓度不同。
4,碰撞的机会增多。另外。但温度超过90℃时、螯合物,使混凝反应速度最快,通常加碱的较多,絮体溶解度最小。
2,反而降低絮凝效果。一般通过试验得到最佳的pH值,缩短混凝沉淀时间,氯。
3、共存杂质不利于混凝、高级有机酸离子等可阻碍高分子絮凝作用。磷酸离子、
pH值也是影响混凝的重要因素,黏度降低,易使高分子絮凝剂老化生成不溶性物质。采用某种混凝剂对任一废水的混凝都有一个相对最佳的pH值存在,布朗运动加快1、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和表面活性物质都不利于混凝。用无机金属盐作混凝剂时,往往需加酸或碱来调整
Ⅱ 含氰废水处理 如何降低氰离子
采用碱性氯化法,分二阶段破氰,
第一阶段为不完全氧化将氰氧化成氰酸盐:
CN+OCl+H2O——CNCl+2H
CNCl+2OH——CNO+Cl+H2O
CN与OCl反应首先生成CNCl,再水解成CNO;其反应速度取决于pH值、温度和有效氯浓度,pH值越高,水温越高,有效氯浓度越高则水解的速度越快高, CNO的毒性仅为CN毒性的千分之一;
第二阶段为完全氧化阶段——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氮气:
2CNO+3ClO+H2O——2CO2+N2 +3Cl+2OH;
采用次氯酸钠或液氯,投加量:第一阶段 CN:Cl2=1:3~4;第二阶段 CN:Cl2=1:4;两阶段合计 CN:Cl2=1:7~8
第一级破氰时先将废水PH值调到10-11.5,然后加NaClO氧化,ORP电位控制在300-350mV。
此过程反应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若PH大于11.5,此反应1min即可)。
第二级破氰:将废水PH值调低到7-7.5,ORP控制在650mV以上,若未达到该值则应继续加入NaClO氧化。此过程应该强搅拌。反应过程15min左右。
Ⅲ 含氰废水处理安全注意事项
含氰废水处理 1.1 酸化法
酸化法是金矿和氰化电镀厂处理含氰污水的传统方法。早在1930年国外某金矿就采用了此法处理含氰污水。我国金矿采用酸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氰污水也有十几年的历史,现已拓宽到处理中等浓度的氰化贫液。其突出优点是能回收污水或矿浆中的氰。
酸化法原理是将废水酸化至PH=2.5—3,金属氰络合物分解生成HCN,HCN的沸点仅25.6℃,当向废水中充气时极易挥发,挥发的HCN用碱液(NaOH)吸收回收使用。
含氰废水处理 1.2氯化法
碱性氯化法是破坏废水中氰化物的较成熟的方法,广泛用于处理氰化电镀厂、炼焦工厂、金矿氰化厂等单位的含氰废水。其原理是采用氯气或液氯、漂白粉将废水中氰氧化成C02和N 2等无毒物质。其中酸性液氯法除氰工艺与碱性氯化法相比,其除氰能力更强、一次处理合格,处理后排放污水含氰<0.3-0.4mg/L;药剂消耗大幅度降低,处理成本也低于碱性处理方法。处理时间有所降低。但酸性法需全封闭式操作,应拥有一定难度。
含氰废水处理 1.3 S02法
S02法又称InCo法,是美国InCo金属公司在80年代初研究成功的,其原理是用S02和空气作氧化剂,在铜离子作催化剂条件下氧化废水中的氰化物,生成HC03-、NH4+。该法的优点是不仅可除去游离CN-、分子氰和络合氰,而且能除去氯化法难以除去的铁氰络合物,反应快,处理后废水达到排放标难;处理成本比臭氧法、湿式空气氧化法和碱氯法低;药剂来源广,可利用焙烧S02烟气或固体NaS2O3代替S02。但该法难以氧化SCN-,而SCN-以后又可离解出CN-,故不适合处理含SCN-高的含氰废水。
含氰废水处理 1.4 双氧水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
双氧水氧化法适合处理低浓度含氰废水。H20¬在碱性pH=10~11、有铜离子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氰化物。生成CN0-、NH4+等。重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铁氰络离子与其它重金属离子生成铁氰络合盐除去。
H202氧化法的缺点是H202价格较贵,来源不足,处理成本较高;运输、使用有一定危险;对SCN-难氧化,仍有一定毒性。
含氰废水处理 1.5 臭氧氧化法。
该法适用于处理很稀的含氰废液。其机理是在碱性PH=11~12下用O3氧化氰化物,生成HC03-和N2。但该法不能除去铁氰络合物。为了能除去铁氰络合物,需采用臭氧法与紫外光解法联合处理工艺。臭氧氧化法简单方便,无需药剂购运,只需奥氧发生器即可,处理后污水含氰CN-<1mg/L。该法的缺点是,臭氧发生器电耗大,处理费用高于碱氯法,应用远不如碱氯法。
含氰废水处理 1.6 活性炭处理含氰废水及回收金、银。
该法的原理是,活性炭吸附含氰废水中的02和氰化物。在活性炭表面上02和H20生成H202(活性炭本身作催化剂),又在铜盐作用下,发生氰化物被H202氧化分解的反应。若废水中H202不足,则在活性炭表面上发生水解反应:
HCN+H20=HCONH2
活性炭吸附废水中的Au(CN)2-后转化为AuCN或Au,故又可回收废水中金、银。
对于含有一定浓度的金、银的废水,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可以吸附回收金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含氰废水处理 1.8 电解氧化法
电解氧化法是在国外研究得很多,主要用于处理电镀含氰废水。电解前首先调整pH>7,并加入少量食盐,电解时,CN-在阳极上氧化生成CN0-、C02、N2,同时C1-被氧化成C12,C12进入溶液后生成HCl0,加强对氧的氧化作用;阴极上析出金属。
该法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污泥量小,能回收金属。缺点是电流效率低,电耗大,成本比漂白粉法稍高,会产生气体CNCl,处理废水难以达标排放。若要达标需电解几天。一般光将高浓度含氰废水电解到一定浓度后,再用氯化法处理后排放。目前国内已很少采用此法。
含氰废水处理 1.9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原理是当废水中氰化物浓度较低时,利用能破坏氰化物的一种或几种微生物,以氰化物和硫氰化物为碳源和氮源,将氰化物和硫氰化物氧化为C02、氨和硫酸盐,或将氰化物水解成甲酰胺,同时重金属被细菌吸附而随生物膜脱落除去。
生物处理法分为生物酶法和生物池法。工业上生物池法包括富氧活性污泥法、滴渗池法、富氧污泥储留池法、旋转生物接触器(RBC)法。由于旋转生物接触器是敞开的,易逸出HCN有毒气体。
国外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已经开展工业化的应用。我国也开始进行了生物处理含氰废水的工业试验。
含氰废水处理 1.10 其他方法
化学沉淀法是向废水中加入FeS04或FeS04+Na2S03,使氰化物生成铁氰化物沉淀(Me2Fe(CN)6•XH20);pH>8时,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除去。也可以与内电解法配合,在氰废水中加入Fe屑,使氰化物生成Fe2[Fe(CN)6]沉淀。同时由于原电池的作用,CN-被氧化为CN0-,进一步生成C02、NH4+,从而达到除氰目的。自然净化法是暴气、光化学反应、共沉淀和生物分解等多种作用的整加,在这些作用下,氰化物逐渐分解为无毒的碳酸盐、硝酸盐及铁氰化物沉淀,使废水得以净化。但该法过程缓慢。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很大,排放废水难达标,有一定危险性。
Ⅳ 废氰化钠溶液怎么中和请说详细些,多谢
1.碱性氯化法
将含氰废水调整到PH=8.5-9,加入氯系氧化剂, 使氰化物氧化分解。氯离子氧化剂, 可以是漂白液 ( 主要成为NaClO),或者氯气(Cl2,溶于水为HClO),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处理后的废水含氰量很低, 但只适用于废水中含氰量较低的情况。
2.加压水解法
置含氰废水于密闭容器中加碱、加温、加压, 使氰化物水解生成无毒的甲酸钠和氨。
加压水解法对废水含氰浓度适应范围广, 也可处理氰的络合物,操作简单,但工艺复杂,成本高。
3.对于处理量较大、含氰较高的废水,可同时使用上述二种办法,使排放废水达到标准。
Ⅳ 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论文
步骤一将废水通入调节池,对调节池进行加碱操作,进行PH粗调,使PH值调至8-10步骤二将调节池内废水通过提升泵送入pH调节搅拌箱,对PH进行精调,将PH值调至9-9.5步骤三:经pH精调后的废水送入氧化絮凝复合床,所述复合床包括曝气区和反应区,所述曝气区位氧化絮凝复合床底部,所述反应区内含有电催化粒,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采用石墨,所述阴极采用不锈钢、电极之间的距离为60~90cm;电极所施加的脉冲直流电压为20~40 V,电流密度40~60mA/cm步骤四:将废水在氧化絮凝复合床中悬浮15至30分钟步骤五:将废水通入离干交换器、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流速15-25m/h。步骤六:将经过离子交换器的再生液进行回收。
Ⅵ 处理含氰电镀废水,ph值要控制到什么范围,氰不会挥发出来
1. 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在酸性环境中,它极易挥发,从而造成危害。然而,在碱性环境中,只要有充足的氧化剂,氰化物就可以水解成微毒的氰酸根(CNO-)。因此,为了确保安全,pH值应控制在10到11之间。当使用液氯作为氧化剂时,pH值可控制在11到11.5之间。对于CN-浓度超过100mg/L的情况,最佳pH值应控制在12到13,反应时间通常为20到3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讨论的是碱性氧化法,它是最常用且最可靠的方法。除了液氯(或氯气)外,漂白粉和次氯酸钠也可作为氧化剂。pH值是处理含氰废水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参数,处理前需要分析废水中的CN含量,据此计算氧化剂的用量,并适当过量,以确保反应完全进行。含氰废水经过两级氧化处理,首先转化为微毒的氰酸盐,随后进一步氧化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
2. 尽管氰化电镀因其能提供优良的镀层机械性能指标,如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目前仍是许多电镀工艺的首选,但对于装饰性电镀,其外观效果是主要考虑因素,镀层的机械性能则是次要的。例如,标牌电镀或堆金标牌的镀覆完全可以采用无氰电镀。这样可以消除因环保检查、罚款或停业所带来的担忧。
3. 我们研发成功的“无氰仿金电镀”技术,专为堆金标牌设计。这种技术能够在铜板或不锈钢板上印有图文的地方,形成一层如同黄金般闪耀的镀层。与传统的四道“有氰有镍”工序相比,该技术简化为两到三道“无镍无氰”的工序。由于无需使用镍,成本显著降低;同时,无需氰化物,操作安全性大大提高。因此,无需再偷偷摸摸地进行电镀作业。
4. 我们生产的无氰仿金盐(固体)作为商品销售,每公斤价格为60元,每15克可配制1升镀液。我们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但目前只面向有电镀经验的用户销售。对于电镀新手,我们会提供附加技术资料,并现场协助建设电镀设施。
5. 如果您还没有电镀设备,我们可以帮助您在当地购买。如果您希望亲自组装电镀机(如电解蚀刻机、电泳上色机、金卡机、万用标牌机等),我们可以指导您如何购买零部件、组装、调试以及操作。在长期的电镀生产过程中,我们还会教您如何自行检测和维护镀液。
Ⅶ 含氰废水处理工艺采用什么运行方式,运行参数
对于Ni含量高(CN-浓度大于50mg/L)的废水,应首先考虑回收利用;Ni含量低(CN-浓度小于50mg/L)的废水才进行如下处理。
含Ni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方法——碱性氯化法
碱性氯化法可分为两个阶段来处理含Ni废水:第一阶段为不完全氧化处理;第二阶段为完全氧化处理。
第一阶段反应:CN-+ClO+H2O——CNCl+2OH-
CNCl+2OH——CNO-+Cl-+H2O
第二阶段反应:2CNO-+2OH-+3ClO——2CO32-+N2+3CL-+H2O
在破Ni过程中,pH值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很大。当pH>10时,完成不完全氧化反应只需五分钟;pH<8.5时,则有剧毒催泪的氯化Ni气体产生。而完全氧化则相反,低pH值的反应速度较快。pH=7.5~8.0时,需时10~15分;pH=9~9.5时,需时30分;pH=12时,反应趋于停止。实际上,亦可一次调整pH=8.5~9,加氯一小时,使Ni化物氧化为氯及二氧化碳。但是投加氯量增加10%~30%,操作更简单。
此方法的优点是工艺成熟,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氧化最终产物为碳酸盐和氮气没有毒性;缺点是可能造成CNCl逸出污染大气,余氯可能超标,不能处理铁Ni配合物等。
实验研究方法——加热水解法
使用此方法,一般控制温度在170~180范围内,压力控制在0.9MPa左右,反应的pH值控制在10.5左右。加热水解法化学反应机理如下:
CN-+2H2O——HCOO-+NH3
2HCOO-——CO32-+H2+CO
总反应式:
2CN-+H2O——CO32-+H2+CO+NH3
加热水解法的特点是不消耗化学药剂,反应彻底,对Ni化物浓度和存在形式无要求,对杂质也无要求,适应性广,运行稳定。缺点是反应温度高、对设备质量要求高、投资大、反应时间长。
实验研究方法——电解法
电解法利对于含Ni废水的运行机理是,利用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破坏废水中的Ni&化物,就是在pH值为10的条件下,废水中的Ni&化物离子电解时在阳极上失去电子氧化成Ni酸盐、碳酸盐和氮气或铵。电化学反应过程如下:
CN-+2OH--2e——CNO-+H2O
CNO-+2H2O——NH4++CO32-
还可以向含Ni废水中加入NaCl,电解过程中Cl-被电解成活性氯,提高了破坏Ni化物的效果。
电解法的优点是不向废水中加入新的有毒化学物质,排水水质好;处理高浓度Ni化物废水,处理成本低;设备可以随时运行,电力用量大小自如;设备简单投资小;操作和控制容易。缺点是处理低浓度Ni&化物废水时电效率随Ni化物浓度的降低而大幅度降低,虽然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可以提高电解效果,但处理成本仍高于其它氧化法。
实验研究方法——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
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pH值在7.5~10的范围内,在铜的催化作用下,利用SO2和空气的协同作用氧化废水中的Ni化物。化学反应机理如下:
CN-+O2+SO2+2OH-+H2O=HCO3-+NH3+SO42-
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设备不复杂,处理效果一般优于氯氧化法(不考虑硫Ni化物的毒性),药剂来源广,处理成本不高,投资少。
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的缺点是不能消除废水中的硫Ni&化物。用铜作为催化剂排放口铜离子有时超标。反应产生物为Ni酸钠,需要放置氧化去除后再排放。
实验研究方法——过氧化氢氧化法
过氧化氢在酸性和加温的条件下,与硫Ni酸盐反应生成氢Ni酸,化学反应式如下:
CN-+H2O2——CNO-+H2O
反应生成的氢Ni酸可通过水解生成无毒的化合物。
过氧化氢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可以去除铁Ni配合物,过氧化氢分解产物为水,不增加有毒物质。缺点是使用铜作为催化剂,可能造成排放水铜超标,原料成本较高,不能氧化水中的硫Ni化物。
实验研究方法——酸化回收法
用酸调节含Ni废水的pH值,使之呈酸性,Ni化物转变为HCN,由于HCN蒸气压较高,向废水中充入气体时,HCN就会被气流带走,载有HCN的气体与NaOH溶液接触,HCN与NaOH反应生成NaCN,这种处理含Ni废水的方法被称为酸化回收法。
此方法的优点药剂来源广、价格低,处理成本受废水组成影响小,Ni化物浓度高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受Ni化物的浓度和废水组成影响较小。缺点是投资较氯氧化法高,可能需要二次处理Ni根才能符合排放标准。
实验研究方法——生物法
生物法处理含Ni废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革兰氏杆菌以Ni化物、硫Ni化物中的碳、氮为食物源,将Ni化物和硫Ni化物分解成碳酸盐和氨;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利用嗜氧自养细菌把NH3分解。
生物化学法的优点是处理的废水,水质比较好,去除率高,排水无毒,尤其是能彻底去除SCN-,是二氧化硫-空气法、过氧化氢氧化法、酸化回收法等无法做到的。缺点是适应性差,仅能处理极低浓度而且浓度范围波动小的含Ni废水,含Ni废水往往需要经过稀释后方可进行处理。由于是微生物处理,需要保持生物生长的合适范围,因此需要处理液的温度波动也不能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