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雨污水管网通水实验

雨污水管网通水实验

发布时间:2025-05-07 13:36:38

㈠ 雨污系统管网检查内容及标准

你好 楼主。
很幸运的看到你的问题。
但是又很遗憾到现在还没有人回答你专的问题。也可能你现属在已经在别的地方找到了答案,那就得恭喜你啦。
对于你的问题我爱莫能助!
可能是你问的问题有些专业了。或者别人没有遇到或者接触过你的问题,所以帮不了你。建议你去问题的相关论坛去求助,那里的人通常比较多,也比较热心,可能能快点帮你解决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够帮到你!
祝你好运。
快过年了,
最后祝您全家幸福健康快乐每一天!

㈡ 室外工程施工步骤是什么

室外工程施工方案或步骤,供参考。
一、 工程概况
某XXX室外工程,包括室外道路广场及室外雨水系统;室外工程砼采用自拌砼。
二、 总体工序
室外工程总体施工顺序:开挖、凿除原广场道路垃圾、余土→雨水管挖土安装管井砌砖填土→广场及道路基层→井盖及雨水篦子安装→道路面层→道牙、广场砖、围墙及伸缩门施工→绿地平整。
三、 土方挖填
1.施工顺序:土方挖填施工先后顺序为:楼东广场→楼南广场→楼西广场→北侧绿地。
2.施工方法:室外工程广场余土开挖,采用人工挖土装车,将好的土运至广场东侧,其余的土自卸汽车外运,开挖好的基底人工平整后,用蛙式打夯机夯实两遍。沟槽井池等土方采用人工挖土,自卸汽车外运;回填土采用广场东侧的土倒至沟槽坑边,人工分层铺设蛙式打夯机夯实。
3.材料要求:素土回填时,回填土料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质,土质应含水适中,手握成团,落地开花。灰土回填时,石灰采用袋装粉灰,其粒径不大于5mm,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4.施工要点:
⑴.素土、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⑵.灰土拌合时,灰土的配合比使用体积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四、 室外雨水系统
1.施工顺序:雨水管道安装先后顺序为:楼东侧道路下→楼南广场下→楼西侧道路下,管道走向尺寸见竣工图。
2.室外雨污水管网施工:
⑴.室外雨水管道采用波纹管及UPVC排水管,承插连接,胶圈密封;UPVC排水管采用胶水粘结。
⑵.排水管沟及井池的土方工程、沟底的处理、管道穿井壁处的处理、管沟及井池周围的回填要求等,均参照排水管沟及井室的规定执行。各种排水井、池应按规范标准图集施工。
⑶.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管道埋设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和通水试验,排水应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检验方法:按排水检查井分段试验,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加1m,时间不少于30min,逐段观察。
⑷.排水检查井底板及进、出水管的标高,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井、池的规格、尺寸和位置应正确,砌筑和抹灰符合要求。
五、 道路及广场
1.施工顺序:道路及广场砂石垫层及砼浇筑先后顺序为:楼东道路→楼南广场→楼西道路。
2.施工方法:
1) 按道路广场标高坡向铺设路基砂石垫层,砂石厚度为5-150px,路基砂石垫层采用人铺打夯机夯实。
2) 砼浇筑振捣,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时快插慢拔,避免漏振和过度振捣。掌握好持续振捣时间,以砼面不再出现气泡,泛浆和砼面不再沉落为准。砼浇筑须连续进行,若间歇,间歇时间不得超过砼初凝时间。砼路面表面应无裂缝、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平整度用3m直尺检查时不大于5mm;接缝高低差不大于2mm;坡度应控制在0.4%以内,坡向正确,无积水。
3) 砼养护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工业麻袋片覆盖后浇水养护。使砼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砼养护在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开始进行,普通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4) 路侧模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害时,方可拆除。
5) 按设计要求设置胀缝和缩缝。砼路面连续浇筑时,应将胀缝填缝板预先埋入砼中。缩缝在砼浇筑完毕7天后用切缝机切缝。
六、 道牙及广场砖铺设
1.施工顺序:道路及广场地砖铺设先后顺序为:楼东道路→楼南道路及广场→楼西道路。
2.施工方法:
⑴.室外广场砖铺设做法为:清理基层;水泥砂浆贴广场砖,胀缝及建筑物四周缝宽25mm,其余缝宽15mm。胀缝、缩缝及建筑物四周缝用沥青混合材料填缝;其余缝用1:1水泥砂浆勾缝。广场砖铺贴前,必须先安设计要求标高安装好道牙。
⑵.铺设广场砖的结合层和填缝的水泥砂浆,在面层铺设后,表面应覆盖、湿润,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当板块面层的水泥砂浆结合层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⑶.铺贴广场砖面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铺贴前,应对砖的规格尺寸、外观质量、色泽等进行预选,浸水湿润晾干待用;勾缝和压缝应采用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颜色的水泥,并做养护和保护。
⑷.面层所用板块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面层与下一层的结合(粘结)应牢固,无空鼓。
⑸.砖面层的表面应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平整,深浅一致,周边顺直。板块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缺陷。面层表面的坡度应控制在0.4%以内,坡向正确,无积水。

㈢ 求解答:商品房住宅小区安装水、电、气,哪个先安装管道又哪个先通呢 谢谢!

先室内、后室外。先隐蔽后明装,先地下后地上。先通水、汽,后电气通。安装室内室外管、线水在下方、电在上方保安全。

㈣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空前,党的十九大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强国目标的重要内容,水环境治理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治污基础设施之一,是治水工作的关键环节,其处理规模、处理水平等直接影响治水成效。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已建的上海白龙港、广州新华、宝鸡市高新区、通辽市污水处理厂,太湖地区、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发现其运行普遍存在运行负荷率较低、进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出水水质难稳定达标等问题,通过深度剖析原因,科学地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为水环境综合治理做出贡献为全面贯彻《水污染防治计划》,全国各城市先后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保障水环境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污水处理厂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重要手段。
“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底,要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县城不低于85%。“九五”期间,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开始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开始成为各地落实水污染物减排责任目标的主要途径。
在中央财政资金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一五”、“十二五”的发展,我国污水处理厂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统计资料显示,至2016年末,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44%,其中污水集中处理率89.8%。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2496座,较2006年相比提高了140%。到2016年末,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达到3552座,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29%。
但是,污水处理率与处理能力的持续提高与水环境污染依然矛盾突出。环保部公布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1940个监测断面中,仍有32%为IV类及以下水体。截止2017年底,住房与城市建设部和环保部认定的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数量有2100个。
与此同时,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不断提高,2015年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2020年底前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成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地表水Ⅳ类标准的城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
由于我国城镇污水普遍存在着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大、碳氮比偏低、无机悬浮固体含量高、冬季水温低、工业有毒有害污染物冲击等突出问题,明显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出水难以稳定达标。即使在达标排放的情况下,符合一级A/B标准的水质仍接近V类水(表1),是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表1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指标对比 单位:mg/L
一些城郊结合部因居民乱扔、乱排生活污水,对水环境也带来严重危害。为此,本文作者深入分析了我国南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污水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为水环境综合治理做出贡献。
1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运行负荷率普遍较低,部分超负荷运行
根据住房与城市建设部2012年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2011),城镇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水量应达到计划指标的95%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偏低,难以达到住房与城市建设部的要求。
辽宁省污水处理厂月均负荷在80%以上的仅占污水厂总数32%。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现状水量未达到设计值,近一半处理设施闲置。广西城镇污水处理厂2010年负荷率达到60%以上的污水厂占总量的65%。三峡库区2014年176座污水处理厂的平均运行负荷仅为56.5%。
全国已建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仅有65%~70%,远低于德国2008年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95%。而一些城市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数量增长过快,污水处理厂已超负荷运行,处理压力大。
污水厂处理设施负荷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厂网建设不配套,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收集率偏低。污水处理厂只有和排污管网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治污作用。
由于污水厂建设相对简单、集中、建设周期短,管网建设相对复杂、牵涉面广、建设周期长,我国城市管理者普遍重建厂、轻管网、轻管理。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3552座,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29%,排水管道长度仅增加了17%。配套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建设不同步,导致一些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面临无污水可处理的尴尬境地。
有些城市先期只建设了污水干管,由于资金不到位支管网建设推进缓慢。部分城市新建的管网存在诸多问题无法与已有干管接驳,如设计标高与已有干管不一致,已有干管积水堵塞等。
导致建成管网没有“织网成片”,污水收集率偏低。另一原因是污水厂设计规模与实际情况不符。由于部分城市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期工作重视不够,对污水来源和收集缺少详细的规划和充分的论证,管网、泵站等辅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计规模往往基于理论设计计算。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人均实际用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相对偏低,导致设计规模偏大,实际污水量不足。
而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水产生量不断增加。污水厂设计规模滞后于人口经济增长速度,污水厂处理能力不足,出现超负荷运行现象。
1.2进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与设计值不符
污水厂原水水质和水量是影响污水处理工艺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我国城市污水厂进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部分污水厂进水负荷波动幅度可达到-47%~4%。
上海白龙港污水厂进水BOD5日平均浓度波动范围为14~382mg/L,CODCr波动范围为96~824mg/L。昆明市合流制排水区域污水处理厂进水受雨季影响,悬浮物波动大。除了水质波动,一些污水厂进水水质有机物浓度与设计值有差异,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效果。
宝鸡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质除NH3-N和TN外,其他各指标均高于设计值。宝鸡十里铺污水处理厂进水TP高于设计值外,其它各指标均低于设计值。
分析原因,主要是排水管网雨污分流不彻底、管网漏损、沿河截污冲击污水处理系统。我国老城市的排水体制一般为雨污合流制,后来部分城市改为截流式合流制。
合流制排水体制下,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受多种因素影响。雨季时排水管网同时收集了生活污水和大量的雨水,引起污水厂水量的波动。
其中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高、污染严重,部分污染物指标高于旱季污水浓度,造成水质的波动。在我国,由于管网维护的不及时,老旧管网渗漏严重,地下水、河水及雨水的混入也直接影响了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量、水质。
在一些南方地区,由于前端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厂旱季水量偏小,需要抽取河道水;但在雨季,雨污合流管网的水量又远超过污水厂的处理规模,造成了旱雨季水质波动较大。
沿河截污系统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冲击,是造成水质水量波动的又一原因。作为合流制改造过程中的过渡产物,沿河截污系统在一些南方城市较为常见。
该系统可极大程度地改善河流长期以来的黑臭状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系统雨季收集的合流水含有大量雨水,导致污水厂旱、雨季污水处理量逐年加大,污水处理厂雨季负荷普遍偏大。
而截污箱涵系统大部分尚未配备相应的末端处理设施,携带大量污染物的初小雨直接进入污水厂,造成水质波动,处理效果难以保障。
另外,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差异明显。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集地区的城市不断扩容,但实际扩容速度与规划往往不一致,致使污水增长量与污水厂设计规模不一致。
当污水量超过设计规模时,污水处理厂处于“吃不饱”状态,当设计规模超过实际处理需求时,又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
西北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则由于服务数量不足、管网配套差等问题处于“吃不饱”状态,这些都影响着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水量。
1.3出水水质难以稳定达标,NH3-N、TN超标
我国现有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其中执行一级A标准的占总数量的29.3%,执行一级B标准的接近60%。截至2016年底,我国仅有30%的污水厂尾水达到一级A标准,高达70%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达到或低于一级B排放标准。
大部分污水厂主要超标污染物为NH3-N、TN,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工艺,出水NH3-N一级B达标率仅有46%,TN一级B达标率68%。
三峡库区176座污水厂一级B达标率60.7%,通辽污水厂一级A达标保障率低于50%,宝鸡十里铺污水厂NH3-N、TN一级A达标保障率分别为42.4%、42.5%。
广州新华污水处理厂出水TN和NH3-N在1-3月份偶尔超标,不能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不达标,无法充分发挥效能,不仅降低了污水厂投资效益,也给污水厂运行管理带来困难,应充分引起运行管理者的重视。
工艺是污水厂处理效果的关键保障因素,我国城镇污水厂使用的工艺主要为普通活性污泥工艺、氧化沟及其改良工艺、A2/O及其改良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A/O及其改良工艺和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这六类工艺覆盖了全国9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工艺类型。
上述工艺具备脱氮功能,而实际运行中由于进水水质水量波动或与设计值不符、生物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碳源不足、碳氮比不足等原因,出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当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TN、TP浓度低于设计进水浓度时,从多方面严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一方面,污水中BOD5浓度过低导致生物处理单元中的微生物所需有机物不足,影响反硝化阶段脱氮效果。
另一方面,进水污染物浓度偏低时生物反应池中曝气量高于微生物需求量。如不能及时调整曝气池曝气量,容易出现曝气过量,导致活性污泥沉淀分离效果较差。
除此之外,南方地区冬季缺少保暖措施,致使进水水温较低,不利于硝化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出水NH3-N、TN浓度无法保障。除了工艺方面的原因,污水厂的运行管理水平也对出水水质有重要影响。
污水厂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操作人员应在水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各种工艺的弹性进行适当调整,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操作人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还需了解污水处理基本知识、厂内构筑物的作用以及化验指标的含义及其应用等。
在国外,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通常由博士来实施。在国内,由于薪资水平等原因的限制,大部分污水厂的员工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技术素养不足,往往凭经验操作污水厂各工艺设施,严重制约和影响污水处理厂整体运行水平。
1.4其他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郊结合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这种“结合”是城市与乡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的结合,充满着一种不确定的、动态的过渡和转型。
城郊结合部的城中村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四处堆积,居民乱排生活污水,流经的小河流颜色发黑,垃圾漂浮,污染严重。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时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健康。由于制度措施的不完善、管理不到位,使得城郊结合部出现这样的难题。工业园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也在加剧。
大型集中的工业园区一般都有污水处理厂,对大量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废水,采用经预处理后与园区生活污水合并处理的方式,实际运营过程中也有不少问题出现。
一是实际水量与设计不符。在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阶段,由于对发展规模预估不足,实际污水量超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部分企业由于生产状况不稳定,使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不足。
二是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不符。实际入园企业的类型与规划不符,导致污水特征发生较大变化,使污水厂难以达标排放。
2对策与建议
2.1政府统筹规划,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同步推进
政府各部门应结合各自职能,协调一致,科学组织,实现污水处理厂的长效管理[11]。住建部门会同环保、发改委等部门,紧跟城市发展脚步,牵头编制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的统筹规划,以前瞻性思维规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
地方政府要制定政策推进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规范化,与物价、住建、财政等部门联合,因地制宜地研究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
财政部门应增加对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投入,创新投资建设运营模式,提高污水厂运行人员的工资水平,从而吸引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进行运行管理。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检查监督,对整治不力的要严肃查办。
2.2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实现水量浓度“双提升”
为充分发挥污水厂效能,要坚持厂网并举,将排水管网和污水厂作为一个整体建设。首先要加快新增污水管网建设,建成从“用户—支管—干管—污水处理厂”路径完整、接驳顺畅、运转高效的污水收集系统,提高已建污水厂运行负荷。
其次是要强化老旧管网改造,对漏损严重的管网、排水口、检查井进行维修,减少管道淤积,确保收集的污水水质、水量稳定。再者是要彻底进行合流制管网改造,难以改造的地区加快建设截流、调蓄等设施,减少雨季雨水对污水厂水量水质的冲击。
2.3源头分散处置初期雨水,减轻进厂污水量变化幅度
针对初期雨水影响进水水质水量问题,宜源头分散处置。从初期雨水的特点和国内外初期雨水处置经验来看,初期雨水应采用源头分散收集、分散处置等方式;初期雨水集中收集非常困难,主要原因在于若设置集中收集系统,上游初期雨水到达时,下游早已是干净的雨水,很难保证能够收集到20~30分钟前的初期雨水。
已建设初小雨收集系统的城市,应增设相应末端处理设施,减轻初小雨对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影响。有条件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应论证污水处理厂具备接收条件后再接入。
2.4加强管网精细化管理,防患于未然
重视建成污水管网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加强管网的精细化管理[12]。首先是要加强日常巡查,对存量管网“修补测”、“定期体检”并加以修缮。
采用CCTV和QV手段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测,掌握其病害的分布状况和程度,为管道修复提供基础。其次要实行定期清淤制度,保证污水管道正常通水。
目前大部分城市管道仍采用人工清淤,不仅工作环境恶劣,且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需求。可引进高科技清淤手段,如清淤机器人等,实现自动高效清淤。
再者,对排水管网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建立污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实时掌握水质情况。当水质出现异常时可及时查出管段存在问题,并提醒污水处理厂采取有效应对措施[34]。
2.5优化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提标扩容
污水处理厂一般位于城市建设区,随着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的开展,城市污水量增长较快而污水处理厂或污水系统扩容困难的矛盾日益突出。
对污水厂超负荷运行的地区,通过服务范围的调整解决污水处理厂污水增量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考虑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进行污水厂扩建。
按照GB18918-201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自2016年7月1日起新建污水处理厂和自2018年起敏感区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均执行一级A标准。
对排放标准较低污水处理厂改造,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改造措施,提高出水水质。提标改造路径一般包括水力改造、设备改造和工艺升级改造等,其中污水处理工艺改造是提高出水水质的关键。
TN和NH3-N主要通过生化系统处理去除,这两个指标是生化系统改造的主要目标污染物。TN的去除效果受制于进水碳氮比,由于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氮比偏低,可通过改进运行方式,合理利用内部碳源,或投加碳源的方式,提高反硝化能力。
当NH3-N不达标时,可在二级生物处理后增加曝气生物滤池。涉及具体项目时,按照“一厂一策、分门别类”的原则制定适宜的工艺方案。
2.6集散结合,统筹治水
城市主城区的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通过建设完善污水管网将污水收集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而在城郊结合部,有条件建设管网的城市应逐步完善管网系统,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短期内无法建设管网系统的,应采取分散处理的措施。
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具有移动灵活、自动化控制程度高、处理效果好的特点,在城中村等分散式污水处理中已有大量应用,是解决城郊结合部水污染的有效措施。
工业园区污水厂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需要改革和发展来解决,加大对污染源排放的控制力度,工业企业要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3结语
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是城镇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是减少水体外源污染的重要手段,保障其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对于水环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放矢地总结存在问题,可为今后污水厂科学化管理奠定基础。只有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加强管网精细化管理,进行提标扩容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效益,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促进水环境治理成效的长久保持。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㈤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怎么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适用于工科类、理科类专业)

课题名称

副 标 题

学院(系)

专 业

学生姓名

XXXXXX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 XXX 学 号 XXXX

2008

年 3 月 19 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背景(含文献综述)

1986 年以来,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给水排水专业迅速发展, 已成为给水排水中不可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内, 在专业队伍上已具有积累了一定经验并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在技术上, 积累了以前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发展, 其中消防给水系统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发展尤为突出。在组织上, 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水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近年来学术活动踊跃, 并加强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在1996 年召开了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工程师大会, 举行中日学术交流会, 并参加了国际给水排水会议(W PC) 等加强了技术联系。此外, 这个阶段内我国建筑给排水产品设备的发展也促进了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发展是与科研工作、工程实践(设计、安装)、产品开发等多方面有关。近年来, 高层建筑给排水日趋增加, 例如上海在浦东将建成的金茂大厦( 88 层, 420m ) 和上海国际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World Finance Center 96 层, 465m ) , 促进了建筑手掘给排水技术的发展。我国在这方面的科研基础工作还做得较少, 但在工作实践中特别是设计方面已处于一定的水平。在产品开发上, 也不断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为了使传统的给排水工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经济条件下有机结合, 我国正积极发展水工业,作为给水排水工程在21世纪的新发展。其中也要求建筑给排水向舒适、卫生、安全可靠发展。

1 给水

1. 1 供水方式

在居住小区给水的供水方式中, 逐步向多种形式发展。传统的屋顶水箱供水具有系统可靠、简单, 降低用水高峰值以缓解用水的供需矛盾, 能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 投资省、维修方便等优点兄哗。但也存在水质毕尘核易被污染、水压不足、抗冻性差、影响建筑外观、增加结构荷载等问题。上海市规定, 新建住宅区规模在400户以上多层住宅, 不宜采用水箱供水方式, 可采用水池——水泵等给水方式。

在高层建筑给水方式中, 一般有分区串联供水方式和分区并联供水方式。

1. 2 增压设施

在我国城市供水管网中, 管网最不利处的水压要求≮0. 1M Pa, 并且城市水厂的供水发展速度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用水需求的发展速度, 加之管道的老化、承压能力下降, 故对于大多数建筑的供水来说都需要局部加压和水量的贮存、调节。我国常用的增压设施是水泵、气压给水设备和变频调速给水设备, 后二者技术的运用已日趋成熟。

1. 3 减压方式

在高层建筑中主要运用减压阀、水箱、水泵三种方式来进行给水的竖向分区。现在采用最多的是减压阀,它克服了占地多、噪音大、二次污染、造价高的缺点。在生活给水系统中, 通常采用弹簧减压阀。生活给水系统要求卫生洁具的最大静水压力≯0. 6M Pa, 住宅、旅馆、医院等分区压力控制在0. 3- 0. 35M Pa, 办公楼等仅白天活动的建筑分区压力控制在0. 35- 0. 45M Pa。在消防给水系统中, 我国目前多采用比例式减压阀来分区。消火栓给水系统控制最

不利消火栓处的最大静水压力≯0. 80M Pa, 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控制管网内的工作压力≯1. 20M Pa。

1. 4 储水装置

在外部管网供水不足的情况下, 设钢筋混凝土贮水池, 其底部及内壁应铺设白瓷砖。设于屋顶的调节水箱, 从材料和加工方式上向多元化发展, 有镀锌、搪瓷、复合钢板, 还有采用涂塑、玻璃钢和不锈钢的水箱, 目的是克服水箱的二次污染、减轻结构重量和施工不便问题。

1. 5 节水技术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并不多, 加上水污染, 使节水成为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在建筑给排水中, 主要是推广节水配件和建筑中水道。节水配件有液压式冲洗水箱配件, 二档冲洗大便器配件、屋顶水箱的配重逆开止回阀、水力控制的多功能阀以及给水的卫生器具配件, 可具有限流、温度自动调节、高温限制等功能。配件的改进还着重于节省用水量和防止漏水。在建筑中水设计中, 将污废水分流, 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回用, 用于冲洗厕所用水、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等。我国的北京、深圳等城市已明确要求废水回用, 以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1. 6 生活用水量设计秒流量计算

从1990 年至1995 年, 我国对城市生活用水定额进行了新的研究。采集了全国55 个城市的历年资料和77 个居住小区的测试资料, 提出了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量、综合生活用水量等建议值。

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给出了平方根和同时使用百分比的两种公式。近年又提出了当用水规律符合发达国家用水特点时, 按美国亨脱法(概率法) 来计算设计秒流量和热水设计秒流量。

1. 7 分质供水

在营造现代化生活的住宅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社区中, 人们对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饮用水水质, 我国最初是以小型家用净水器的方式来处理饮用水, 其主要方式是用活性炭吸附过滤, 但是它在使用时滤料更换不易控制。近年来, 出现了“优质饮用水”这一概念, 它是指能达到直接生饮水水质标准的水, 其中有超纯水、纯水、蒸馏水、矿泉水和深度处理水等。优质饮用水的水源是来自城市自来水或地下矿泉水, 其处理工艺有离子交换超滤、膜滤、蒸馏、消毒杀菌等。供水方式有桶装供应和管道分质供应, 桶装供应是在居住小区内设置集中的优质水供应站, 用桶装送至居民家中或自取, 这种方式在目前占大多数; 管道分质供水系统在上海住宅小区已建成一套, 该工艺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预涂膜精滤、微电解和紫外线杀菌等技术, 可以去除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质, 特别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物, 同时又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优质饮用水经净化处理后送至每户厨房, 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 管道末端循环。

1. 8 隔振、防噪

在水泵的隔振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除了卧式泵外还解决了立式水泵的隔振元件, 开发了橡胶隔振器和弹簧隔振器。在水泵管路上还运用了可曲绕橡胶接头, 防止振动和噪音

的传递, 现已开发出大口径软接头, 还有可曲绕弯头、异径管接头, 使一个配件的功能增多, 便于管路的设计布置和安装。

在水泵的出水管上, 要求安装消声止回阀以及防止水锤和噪音。生活给水管内水流速度控制是, 当管径≤25mm 时, 水流速度控制在0. 8~ 1. 2mös; 当管径>25mm 时, 流速控制在≯2. 0mös。

2 热水

2. 1 热水的加热方式和设备

热水的加热方式有直接加热和间接换热。在采用热水锅炉加热设备中, 主要有燃气热水锅炉、燃油热水锅炉, 从总体上讲一次换热的效率要高于二次换热的效率。现国内研究出的全自动高效热水锅炉, 基本解决了热水锅炉设于楼上的安全问题, 以适用于我国南方无热力管网的地区。在直接加热中, 利用太阳能也取得一定进展。近二年, 国内还多次开展了热水供应、加热方式和设备方面的研讨。

在间接加热方式上, 采用的热媒主要为蒸汽和热水。其换热设备的理论得到一定的发展, 对容积式水加热的设计提出了“紊流加热”的概念, 即提高热媒和被加热水的流速, 以提高热媒对管壁的放热系数和管壁对被加热水的放热系数, 用以改善传热效果。在二次加热设备中, 出现了导流型容积式热交换器、半容积式热交换器、半即热式热交换器。在设计中已意识到综合考虑设备的安全、先进性以及设备一次性投资与占地面积的因素, 合理经济地选择加热设备。

2. 2 热水供应的设计计算

在综合性热水供应的场所,对最大小时热水用水量的计算有了合理的认识。对热媒耗量的计算能反映出水加热设备的产热水能力、热媒的加热能力和贮热量之间的关系。还出现了计算系统热量的最大极限值方法和循环水量的简捷计算方法。

在系统设计中, 注重保持供水水压、水温的平衡与稳定, 以达到用水舒适、节约的目的。在冷热水压力平衡中, 注意控制水头损失、重视水加热设备的设置位置、合理选择冷热水的竖向分区。在稳定水温控制中,选择合适的水加热设备的自动温度调节装置,处理好热水的机械循环系统。

2. 3 热水系统中的节能

热水供应系统节能问题提到新的位置, 其节能措施有: 提高给水温度、降低使用水温、采用混合龙头或恒温调节装置、减少热损失、选用优质的保温材料、改进加热方式、选用高效换热设备等。

2. 4 热水的水质处理

主要是防止热水结垢, 损坏设备管道, 降低传热效率。当用水量大、水质差时,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在加热前进行水质软化处理, 在处理技术上除运用加药处理外还有运用静电处理技术、电子处理技术和磁化处理技术, 以保证热水在循环中的水质稳定。

此外, 热水中的军团菌(Legionella)问题, 也引起了关注。我国在热水器或贮罐的容积以及构造上进行了改进, 采取了一定的抑制细菌和军团菌滋生的条件。

3 排水

3. 1 排水立管通水能力的设计理论

塑料排水管的推广应用, 深入了排水立管通水能力设计理论的讨论。现存在三种观点: 一是环水膜重力流理论, 它假定立管内水流压力波动不大、不致破坏器具的水封, 由此产生了立管设计流量的负荷极限值; 二是对环水膜重力流量计算公式的否认, 在环水膜流状态下, 建立立管气流运动能量方程, 由此推出的立管排水量结果存在着矛盾; 三是认为环水膜重力流状态是为达到流量计算目的而高度假设的水流状态, 它用于计算是保守、可行的, 而用于建立气流运动能量方程则是不全面的。在这方面国内还缺少大量的试验和实践来加以验证。 立管通水能力的控制关键还是立管中的压力, 它是与上述的排水量、管壁粗糙系数, 还有水流速度等因素有关。

3. 2 排水通气技术

主要目的是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逸, 达到透气的作用; 防止排水系统中出现水封的负压虹吸及正压喷溅现象, 确保空气的循环; 保持排水迅速通畅、安静。其通气方式有内(外) 通气和透导式通气方式。并开展了通气阀和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的开发, 通气阀用于补气和防止管道内部气体进入室内, 现处于工程实践阶段; 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已出台了设计规程,其立管的通水能力增大、减少了立管的数量。但该产品现局限于铸铁制品。

3. 3 屋面雨水排水问题

通过多年工程实践经验, 对屋面雨水排水技术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设计中明确管路系统中水流状态是压力流排水还是重力流排水,这二种设计方法均列入了我国的《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规程》。

3. 4 小型生活污水局部处理和消毒

我国在南方地区已在一定范围内设置建筑物用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这对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的生活污水与城市污水有一定的区别,其处理后排放标准有自己的特点。在处理工艺上常采用接触氧化、A2O 法、SBR 工艺流程, 处理的目的以降低BOD、COD 以及氨氮指标。处理构筑物可设在室外地下或建筑内地下室, 材料采用混凝土、玻璃钢或钢结构的。建筑污水处理还需考虑臭气的排放处理。

在污水消毒上, 南方采用氯片消毒较多; 北方地区采用二氧化氯协同消毒装置, 以电解的方式产生ClO 2混合气体。

3. 5 卫生洁具

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洁具提出新的要求, 卫生器具更注重舒适、可靠、安静、节能, 现也出现了各类高标准的、休闲的卫生器具。国外很多知名厂家也进入我国生产各类新产品。 4 建筑灭火技术

4. 1 消火栓给水系统

建筑灭火设计已成为建筑给水排水的重要部分。在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更注重扑救初期火灾, 系统中常采用稳压泵保持系统的常高压。增设小口径自救式水枪, 提供非消防专业人员

使用。在分区中有采用减压阀的、多出口水泵的、还有采用稳压阀的, 以保证消火栓的水压和出水量。为保证灭火设置能及时投入运行, 加强了工作泵和备用泵的自动切换装置。

4.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规模工业建筑的发展, 加强了自动喷水灭火技术的应用。自动喷水灭火设施设置在易起火部位、疏散通道、人员密集场所、不易发现火灾部位、人员不易疏散部位以及需喷水降温的地点。在高层建筑中对玻璃幕墙、中庭回廊、自动扶梯开口部位和普通防火卷帘处, 采取了喷头加密的方式来替代水幕。在高架仓库内引进了国外的大水滴喷头、ESFR 喷头,把喷水灭火从“控火”引入以“灭火”为目的。

4. 3 气体灭火

积极应用卤代烷的代用品。目前, 气体灭火剂和灭火系统日趋多样化, 有FM 200、CEA、IN ERGEN、Trio-dide 等等, 此外还有将水喷雾运用到电气灭火, 将泡沫喷水运用到汽车库灭火, 扩大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应用范围。

5 管材和设备

5. 1 管材及连接方式

在给水方面, 热浸镀锌钢管、给水塑料管和金属塑料复合管相继出现。硬聚氯乙烯是积极推广应用的化学建材, 它克服了管道的锈蚀问题, 水流阻力小、重量轻、安装方便。这些新材料已开始应用到热水供应、饮用水系统中。

排水方面, 建设部在1989 年颁布了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技术规程, 并在100m 以下的建筑内部排水工程中推行U PVC 管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 管道的伸缩、耐热要求、抗老化性等技术问题已得到解决, 现侧重于接口防漏、排水噪音控制和塑料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还出现了复合型塑料管减少噪音的传出, 采用防火套管来防止高层火灾的蔓延, 开始采用离心浇铸成型或采用球墨铸铁管。管道的连接, 除对夹式外还有柔性连接, 如RK 型、RP 型、STL 型、ZPR 型柔性接口。

5. 2 建筑给排水设备

在气压给水技术上, 出现了强制性水力自动补气方式, 有补气罐高位设置和低位设置形式; 出现可缓解、调节热水体积膨胀量的形式, 还可专用于消防水量的调节与压力控制。在变频调速给水技术上, 出现了变压变量给水设备、多点控制恒压变量给水设备、用于生活和消防系统的双恒压给水设备、变频调速和气压水罐相结合的变频式气压给水设备。在水泵产品上, 出现了低重心、低位出水的立式水泵, 有二个或以上出水口的多出口水泵, 有适用于消防给水用的流量—— 扬程曲线平缓的水泵等等。在热交换器生产中采取了改进措施, 如提高热媒流速使加热盘管颤动、行成局部紊流区、增设导流挡板、分隔水加热和贮存区域、减少被加热水的过水断面、设置循环水泵以在加热过程中不断循环、利用蒸汽凝结水的余热等等。另外, 国内已能生产给水减压阀并积累了一定的测试数据。在排水上已广泛应用潜水泵, 开发了带撕裂功能和碾磨装置的无堵塞排水泵。局部水处理设备, 如隔油池、沉淀池等已成系列。地漏生产有多通道、防溢、快开、可调、侧墙等多种形式。建筑内的生活污水处理、中水处理设备已有多种产品可供选用。游泳池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开始应用机械制浪和

水力制浪技术设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 冷却塔生产已达到国际水平, 水质处理和稳定均有相应的设备。

6 其他方面

6. 1 工程建设标准

过去, 规范编制的周期较长、内容过于简单、技术滞后严重, 近年来加强了规范的修订工作。建筑给排水技术方面在有强制性规范的同时, 已完成10 多本推荐性规范, 填补了国内工程建设标准的空白。在标准图建设上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经常修改、更新, 增强可操作性。及时反映建筑给水排水技术水平, 提高了整体专业的水平。

6. 2 CAD 技术的应用

CAD 技术在设计人员中已推广应用。给排水专业出现了多种应用软件包。在计算机绘图方面, 能做到绘制平面图的同时自动生成并显示出透视图, 使平面和三维更直观。软件也可在平面绘制后再生成透视图。在软件的开发上,突出了专业的特点, 均以AutoCAD 为平台, 但是在计算和优化方面软件还未能较好开发。软件处于初级绘图应用阶段。

6. 3 智能化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

重视楼宇自动化系统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给排水设备进行测量、监视及自动控制。给排水专业主要对卫生设备及灭火设备方面提出监控要求。在给水系统中,提出能对流量、压力(压差)、温度、液位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排水系统中, 提出能对流量的测量、记录、阻塞的显示等; 消防灭火系统中, 提出监控方式、监测位置, 并能及时反映运行状态。

自动化系统起步较晚, 但现已有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在住宅区内, 给水计量开始推广应用远传水表。由于产品规格偏少、投资偏大, 限制了给排水对自控的要求。

为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国外的新技术,创造建筑给水排水技术体系,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毕业设计(论文)方案介绍(主要内容)

苏中话物设备通信楼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设计的给水排水及消防施工图的设计和编制,扩初设计说明书和各系统计算书;外文翻译。

本建筑项目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临新城河,北临文昌西路,本建筑地下二层,地上13层,总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29万余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9万余平方米,高59.5m,属一类高层建筑。

下二层为非机动车库;地下一层设有一个战时人防物资库、水池、泵房、强弱电间等;一层与二层为客户接待服务处;三层为食堂及餐厅;四层为会议活动室;五~七层为呼叫中心;八~九层办公室;十一~十三层为数据机房;屋顶设机房层。

一)给水相关初步方案

本工程由城市市政自来水管进水以满足生活以及消防用水要求,从北侧文昌西路市政给水管接入,市政水压0.16Mpa。

供水方式采用分区给水,地下室、一层以及二层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二层以上采用水泵和水箱相结合的“市政管网—贮水池—加压水泵—屋顶水箱—用水点”供水系统。

水池、水泵房集中设置在地下一层。

二)排水相关初步方案

生活污废水室内外均合流,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系统。

餐饮废水废水经隔油池除油,地下车库废水经隔油后提升至室外后排入市政管网。 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雨水系统,直接排入就近雨水检查井。

三)消防相关初步方案

1、自动灭火系统

本工程中故除建筑面积小于5平方米的卫生间、不宜采用水扑灭的电器设备间及与室外相通的敞廊以外均设置自动喷淋系统,以中危险级计算布置。

报警阀组集中设置于地下一层水泵房内。

喷淋用水通过喷淋泵从消防水池直接抽取,屋顶设消防水箱,室外设水泵结合器。 当消防水箱静压力不满足要求时设增压稳压泵系统。

另:所有数据机房,电池室和变电所拟采用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

一层柴油发电机房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

2、消火拴系统

消火拴用水通过消防泵从消防水池直接抽取,屋顶设消防水箱,室外设水泵结合器。 各层均设置消火拴灭火系统。

拟在消火拴出口压力大于0.5MPa处使用减压稳压消火拴。

当消防水箱静压力不满足要求时设增压稳压泵系统。

3、消防水池

由于本工程只有一路进水,故设消防水池保障消防安全性。消防水池设于地下室水泵房内。大小根据自动喷淋和消火拴保护时间用水量确定。

4、灭火器配置

本工程各个楼层均应布置灭火器。办公区域按中危险等级配置,机房区域按严重危险等级配置,强弱电间、电梯机房、控制室以及变电所均应加设灭火器。

四)人防工程相关初步方案

本工程地下室人防共设有一个人防物资库。需设自动喷淋以及消火拴灭火系统。 给水,排水以及消防系统设计计算时须参考各人防工程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第二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建筑给水排水).第二版.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置).第二版.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陈耀宗,姜文源,胡鹤均.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4.

6) 王增长,高羽飞,曾雪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7) 冯翠敏,付婉霞.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方式与节水.中国给水排水.2001,17(9):

46~4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5-2003.中国计划出版社.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国计划出版社.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01.中国计划出版社.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中国计划出

版社.

12)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 S1(下).北京:中国建筑标准

设计研究所出版,2002.

1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 S2(上).北京:中国建筑标准

设计研究所出版,2002.

14)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 S3(上).北京:中国建筑标准

设计研究所出版,2002.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中国计划出版社.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中国计划出版社.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中国计

划出版社.

18) STD BSI BS EN 12109-ENGL.Bacuum drainage systems inside buildings.1999

19) AEA.CFX-4.2 User Guide.AEA Technology,Harewell,UK,1997

20) ATV REGELWERK(1992):Besondere Entwaesserungsverfahren Unterdruckentwaesserung

-Druckentwaesserung

㈥ 猎德污水处理厂的猎德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第2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负责收集处理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部分污水,服务面积22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96万人。该厂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22万吨,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生物处理工艺,工程总投资约12亿多元人民币(包括二期工程部分项目);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通水运行,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22万吨,采用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三期工程于2004年动工,2006年11月通水运行,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采用改良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
猎德污水处理厂的一、二期工程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广州市污水处理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将在广州市政府、市政园林局和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导下,以“净化水质,造福人民”为已任,早日净化珠江、重现水碧鱼欢跃的美景,为广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市民的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日处理能力达64万吨。猎德污水处理厂厂外共设有东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东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东濠涌泵站还承担了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的任务。厂内主要的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浓缩池、脱水机房、接触池等。污水由厂外泵站输送到厂区后,经过厂内提升泵房的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再经离心式潜水泵提升进入厂区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经沉砂处理后的污水分别进入一、二期生物反应池处理,再经过二次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厂内系统设备总装机容量为3100KW。厂内中控室设计选用“DOS”集散式测控系统,通过工业计算机终端网络中设置的12个现场测控工作站实现对生产、工艺的运行管理。污泥处理工艺采用生污泥直接脱水。该厂运行以来,着力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构建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位一体科学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出水指标均优于国家一级B标准。同时,注重科技创新,自主研发设备管理软件和泵站远程通讯系统,并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其中加盖除臭技术应用走在全国污水处理厂前列。
猎德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于2009年9月动工,2010年6月通水运行。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56万吨,采用改良A2/o工艺(预缺氧/厌氧/缺氧/好氧)。另外四期工程建有高效沉淀池,可以在雨季对合流雨水进行处理,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56万吨。加上原有的一、二、三期处理能力,猎德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20万吨,将成为广州市污水处理厂的“老大”。升级扩容后的猎德污水处理厂“胃口”将大大增加,其整体纳污范围将覆盖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一部分,服务面积达143.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26万人。
据猎德四期工程项目部负责人介绍,与其它污水处理厂不同的是,猎德四期根据进厂水质以及排放标准,在处理工艺上采用了国际先进设备转盘滤池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即污水经过城市污水管网收集到污水处理厂提升泵房前,通过提升泵房提升进入泵房出水渠道、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最后通过转盘滤池、紫外消毒池出水,大大提高了出厂水的水质标准。此外,该项工程的另一大亮点是采用了高效沉淀作为初雨处理工艺。当雨季来临时,大量的、含杂质相对较少的雨污合流水可经曝气沉砂池处理后进入高效沉淀池单独处理。该项技术不仅提高了处理效率,也可节约处理成本;而在旱季时,高效沉淀池则可用于猎德二期工程部分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一举两得。据介绍,该初雨沉淀池日处理量将达66万吨,居全国同类项目前列。

阅读全文

与雨污水管网通水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冷凝水提升泵一直开吗 浏览:548
净水机安装前需要什么 浏览:299
电镀废水有什么用处 浏览:199
热水器除垢剂清洗 浏览:243
后置RO膜 浏览:741
收机油滤芯多少钱一吨 浏览:517
净水器5级过滤多长时间换 浏览:784
香港回上海机票用护照吗 浏览:506
锦鲤没有过滤多久换水 浏览:883
空调滤芯器一般安装鼓风机的哪里 浏览:394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特点 浏览:980
蒸馏酒变酸怎样补救 浏览:265
秦海新风净化器多少钱 浏览:81
100g配多少cc废水阀 浏览:638
史密斯和3m净水器哪个品牌好 浏览:155
化工蒸馏工作原理图 浏览:591
广西污水处理厂出水四类 浏览:46
河南水处理设备厂家发货 浏览:728
斯柯柯珞克空气滤芯怎么换 浏览:731
工业除尘滤芯属于什么类目 浏览: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