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闭水试验
市政管道闭水试验规范解读:
国家住建部颁布的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明确规定,污水管道、雨污合流管道、倒虹吸管及设计要求闭水试验的其他排水管道及市政管道闭水必须作闭水试验。
根据市政管道闭水试验规范,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的的规范、管道闭水试验合格标准、管道闭水试验具体操作方法、及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方法汇总如下。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
1 闭水试验法应按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
2 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
3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3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4管道闭水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D(闭水法试验) 进行。
管道闭水试验合格标准:
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视为合格:
1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表《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规定的允许渗水量;
2管道内径大于《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3异型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
4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
5 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6 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500mm钢筋混凝土管道,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渗漏水量测方法按附录F的规定进行,符合下列规定时,则管道抗渗性能满足要求,不必再进行闭水试验:
1)管壁不得有线流、滴漏现象;
2)对有水珠、渗水部位应进行抗渗处理;
3)管道内渗水量允许值q≤2[L/(m2·d)]。
管道闭水试验具体操作方法:附录D
闭水法试验应符合下列程序:
1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h;
2试验水头应按本规范第9.3.4条的规定确定;
3试验水头达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
4实测渗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闭水试验应作记录,记录表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方法:附录F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适用于下列条件:
1大口径(D;≥1500mm)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无压管道;
2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
3检查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的防水等级标准;无设计要求时,不得有滴漏、线流现象。
漏水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单位应提供管道工程的“管内表面的结构展开图”;
2“管内表面的结构展开图”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详细标示:
1)检查中发现的裂缝,并标明其位置、宽度、长度和渗漏水程度;
2)经修补、堵漏的渗漏水部位;
3)有渗漏水,但满足设计防水等级标准允许渗漏要求而无需修补的部位;
3经检查、核对标示好的“管内表面的结构展开图”应纳入竣工验收资料。
3水珠、滴漏、线流等漏水点宜采用下列方法检测:
1)管道顶部可直接用有刻度的容器收集测量;侧壁或底部可用带有密封缘口的规定尺寸方框,安装在测量的部位,将渗漏水导入量测容器内或直接量测方框内的水位;计算单位时间的渗漏水量(单位为L/min或L/h等),并将每个漏水点位置、单位时间的渗漏水量标示在“管内表面的结构展开图”;
2)直接检测有困难时,允许通过目测计取每分钟或数分钟内的滴落数目,计算出该点的渗漏量;据实践经验:漏水每分钟滴落速度3~4滴时,24h的渗漏水量为1L;如果滴落速度每分钟大于300滴,则形成连续细流;
3)应采用国际上通用的L/ (m² ·d)标准单位;
4)管道内壁表面积等于管道内周长与管道延长的乘积。
管道总渗漏水量的量测可采用下列方法,并应通过计算换算成L/ (m² ·d)标准单位:
1集水井积水量测法:测量在设定时间内的集水井水位上升数值,通过计算得出渗漏水量;
2管道最低处积水量测法:测量在设定时间内的最低处水位上升数值,通过计算得出渗漏水量;
3有流动水的管道内设量水堰法:量测水堰上开设的V形槽口水流量,然后计算得出渗漏水量;
4通过专用排水泵的运转,计算专用排水泵的工作时间、排水量,并将排水量换算成渗漏量。
B. 求市政排水工程,雨污井定位放线及高程的允许偏差是多少
井口高程制:
农田或绿地:+20mm;
路面:与道路规定一致;
井底高程:
开槽法管道铺设:
Di《=1000mm,正负10mm;
Di》1000mm,正负15mm;
不开槽法 管道铺设:
Di<1500,+10,―20 ;
Di≥1500,+20,―40 。
定位放线:
平面轴线位置:15mm;
资料来自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 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规范
1、沟槽开挖
依基底标高,严格控制开挖深度,机械开挖深剩下10cm左右后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严禁超挖,槽底高程允许偏差控制在0—30mm。开挖过程中根据地下水位做好降水工作,槽底下不得受水浸泡。
2、平基、管座
平基管座要振捣密实,防止有空洞现象,对其砼强度作为主要检查项目,每100m取一组试块进行试验,且必须按《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试验及评定,要求检查合格率达到100% 。偏差控制:a、垫层:高程0—15mm,中线每侧宽度应不小于设计;b、平基:高程0—15mm,厚度不小于设计,中线每侧宽0— +10mm;c、管座:肩宽-5—+10mm,肩高±20mm;蜂窝麻面面积﹤10% 。
3、安管
安管应顺直、稳固、缝宽均匀,管底坡度无倒流水,管内无杂物,中线位置允许偏差﹤15mm,该雨污水管道的管内底高程是主要检查项目,允许偏差±10mm。要求合格率100% 。
4、抹带、接口
管口处应凿毛,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现象,管径大于500mm时要求勾内缝。宽度、厚度偏差应控制在0—15mm之间。
5、检查井按规范砌筑、垫层,砼基础必须做到位,管壁与检查井接触处应严密,井内流槽平顺,踏步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井筒直径允许偏差±20mm,井底高程允许偏差±10mm。
6、回填
沟槽两侧应同时回填夯实,以防管道位移,井室等附属构筑物回填土应四周同时进行,沟槽回填顺序按沟槽方向由高到低分层进行。井位接茬处应做成阶梯状,井圈周围回填振捣密实,两井之间每层同检3点,用环刀法测定密实度,且严格要求控制偏差。按要求回填后才可进行道路施工,避免地面沉降,破坏路面。
D. 市政雨水管道需要做些什么试验
一般市政雨水管道需要做闭水实验。试验从上游往下游分宽渣段进行,上游试验完毕后,可往下游充水,倒段试验以节约用水。
将试验管段灌满水后,开始记录。试验水头达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道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
(4)市政雨污水井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对于污水管道,按照市政施工规程要求,必须在回填前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前,慎举悄施答宴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
(1)管道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及“量测”检验均已合格。
(2)管道两端的管堵(砖砌筑)应封堵严密、牢固,下游管堵设置放水管和截门,管堵经核算可以承受压力。
(3)现场的水源满足闭水需要,不影响其他用水。
(4)选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影响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