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贯彻落实污水零直排区讲话精神

贯彻落实污水零直排区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4-06-10 12:39:31

1. 姹℃按闆剁洿鎺掔殑鍐呭规湁鍝浜

鍏ㄩ潰鏌ユ竻娑夋按姹℃煋婧愩佹煡娓呭伐涓氬洯鍖烘薄绾崇℃儏鍐点佹煡娓呴洦姹℃敹闆嗙$綉寤鸿捐繍琛屾儏鍐点
1銆佸叏闈㈡煡娓呮秹姘存薄鏌撴簮銆佹帓姘磋炬柦銆佹帓姘达紙姹★級鍙g殑搴曟暟銆
2銆佸叏闈㈡煡娓呭伐涓氬洯鍖猴紙宸ヤ笟闆嗚仛鍖猴級绫汇佺敓娲诲皬鍖虹被鍜屽叾浠栫被绛変笁澶х被寤鸿惧崟鍏冪殑鎴姹$撼绠℃儏鍐点
3銆佸叏闈㈡煡娓呴洦姹℃敹闆嗙$綉寤鸿捐繍琛屾儏鍐碉紝鍏ㄩ潰娴嬬粯鐜版湁鎺掓按绠$綉骞剁粯鍒剁$綉鍥撅紝閲嶇偣鏌ユ槑鍖哄潡鍐呯$綉鏄鍚﹁嗙洊锛岀$綉鏄鍚﹀瓨鍦ㄧ粨鏋勬у拰鍔熻兘鎬х己闄枫

2. 西溪湿地景区污水水质“飞跃”的解决方案

转自 http://www.qdouren.com/chanpin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湿地景区的灵魂和命脉,水体质量直接影响湿地景区整体生态系统,更左右着西溪胜景之美。因此,在整个西溪湿地景区综合保护工程中,景区污水水质改善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2003年综保工程开始后,景区污水水质从劣Ⅴ类改善变成了现在的Ⅱ类水。”蒋晨杰是西溪湿地景区的一名观光车驾驶员,那天总书记考察调研就是坐着他开的车。老家在湿地景区深潭口村的他,长年累月与湿地景区为伴,看着污水一点点变清变美,打心底里觉得自豪。

景区污水水质从劣Ⅴ类到Ⅱ类,西溪是如何做到的?原来,西溪湿地景区四管齐下,实施引水入城、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物治理等措施,改善西溪景区污水水质。

2003年,西溪湿地景区保护工程开始实施。“通过多年的努力,西溪园区河流、池塘水体景区污水水质实现了持续提升。”西溪湿地景区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刘想介绍。然而湿地景区先天的“静”体质,让湿地景区污水水质改善遭遇瓶颈。

当地政府意识到,要涵养11.5平方公里的湿地景区,没有大量活水是不行的。2009年,杭州市西湖区打通了一条12公里长的涵洞,将钱塘江江水引入湿地景区。

但直接引入钱塘江江水后,江水浑浊,大量泥沙沉积,水生物无法生存,船只通行受阻,清淤工作势在必行。为此,西溪湿地景区每年都对园区水域进行清淤。从2005年开始,湿地景区以每年3公里的速度沿岸打柳树桩护岸,现已护岸30多公里。

要想从源头解决西溪湿地景区的景区污水水质问题,光清淤护岸是远远不够的。2016年,西湖区在留下街道东穆坞修建沉砂池,让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再进入园区。深潭口景区污水水质自动监测站24小时在线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下半年以来,景区污水水质理化指标已基本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水标准,达到可直接饮用标准。

虽然湿地景区景区污水水质实现了“飞跃”,但西溪景区污水水质改善的脚步却未停歇。为让西溪之水长治久清,西湖区又大力实施湿地景区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稳定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态链,实现水体自净,维护水体景区污水水质。同时,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通过景区污水水质提升示范工程、管网多次升级改造,以及对周边、园内商户的严格监管,做到污水“零直排”。此外,专船专人每天12小时河面清洁、湿地景区上游水源保护和景区污水水质监控等均已成为常态。

3. 黄岩有几个工业园区

8个。通过黄岩生态环境分局可知,在困困2022年度工业园区和工兆尺做业集聚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会议中,黄岩区共有8个工业园区和4个工业集聚点要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涉及东城、南城、北城街道和头陀镇。工业园族衡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

4.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之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的关系

统计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以每年不低于 的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2001年—2009年污水处理率的年增长幅度均超过5个百分点;到2018年,75%以上的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90%,40%以上超过95%,部分城镇的污水处理量甚至远远超过供水量,表明我国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居民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在浙江,大部分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都处于满负荷状态,甚至超过运行负荷。如何处理和说清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水收集效率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我们当前零直排工作前面的问题之一。

污水处理率是指城镇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水量与城镇生产生活排放污水量的比值,但由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中掺混了地表水、地下水、雨水等,该比值已经难以满足行业质量管控和效能评价的需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是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收集的污染物总量与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的比值,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能更好地反映了城镇污水的收集普及水平和管网的转输能力。当前,虽然很多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处于较高水平,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指标多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也就是说污水处理厂虽然处理了很多“污水”,但“污染物”的处理水平并不高,“污染物”外排环境水体的问题仍普遍存在,盲目扩大污水处理规模和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并不一定能化解我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城镇污水处理行业需要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转变,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升城镇污水管网的运行性能是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核心和关键。

“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指标测算公式中的污水处理设施收集污染物总量,主要是通过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与污染物平均浓度计算的。虽然从公式的表达形式看,污水处理量越大,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就会越高,但这并不代表可以通过扩大污水处理规模,多处理污水来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指标的提升,因此,需要对污染处理厂的进水浓度提出要求,目前建设部门明确将进水BOD5<100 mg/L作为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的核心,也是零直排建设成效的衡量指标和未来值得关注的重点。

盲目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来提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必将引发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偏低的问题,并非明智之举。只有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后才能真正说明污水收集效率和处理能力的关系,决定区域污水处理能力是否匹配和解决问题的关系。

5. 浅谈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学习内容

摘要:城市污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由于受城市建设、经济条件和管理方式的制约,我国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一般相对滞后,其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关键词:污水管网建设管理

城市污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关键,是污水处理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环境的必要手段。由于受城市建设、经济条件和管理方式的制约,我国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一般相对滞后,其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污水管网与污水厂不配套、设计过于保守、污水厂进水浓度过低、排污来源不清、雨污不分流不彻底、养护不到位等方面,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也是我们当前必修面对和思考的。

一、科学严谨的排水专业规划对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前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已成为共识,一般也都有排水专业规划,但是正向一句调侃语“计划没有变化快,变化没有规划快”所表达的,有些规划还是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其一是存在着换个领导换个思路,已完成的规划也要重来,规划没有连续性;其二是规划大而虚,规划深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其三,同一城市或区域规划不统一,专业规划与总体规划不协调,缺少一盘棋意识;其四,规划不严谨,存在规划中和设计中已经明确污水管道随路建设,但个别部门因为工程投资等问题随意取消污水管道或污水支管的实施,道路或周边

建筑建成后给后期污水管道的实施带来较大难度,甚至可能改变区域污水管道布局。对此,应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尽可能有一个责任主体负责修订专业规划,扩大规划的范围和深度,突出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严谨性,深入研究新城区的建设、老成区的改造、城区内化工企业废水排污管理规划、医药行业废水管理规划、城郊乡镇的排污管理规划、区域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应用等课题,根据水质污染状况、城区污水排放状况和治理情况、城乡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制定出年度实施规划。统筹规划区域污水治理的全局,特别是城郊之间、城区之间、城区与开发区的统筹规划,尽量避免出现空白区域或死角。进一步研究老城区污水截流、工业污水治理的途径,不断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效率。规划一经通过,应确立其强势的指导地位,由规划、建设部门通过行政手段确保其顺利实施。

二、进一步加强对污水管网工作的统一领导,实现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污水管网的配套建设

四、重视老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合理实施污水的截流改造与分流改造

五、全面调查管网现状,明确产权管理,落实责任与目标,有效发挥现有管网的效能

污水管网属于地下设施,管理维护存在一定难度,一般都存在污水管网的现状不清的情况,这主要是多头建设和管理造成的,使一些已建设管网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甚至出现一些建设单位也无法说清

管线建设位置、是否并网、管径多大、是否存在断头或封堵的情况。这些都给后续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题,使得建成的管网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给统筹规划带来不利影响。

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协调相关建设部门收集竣工资料结合现场勘察等措施,尽量摸清管网现状,进一步明确污水管网产权管理的范围,按照规划打通关键节点使得建成的污水管线能组网运行,充分提高污水收集、输送的效率。同时根据现状情况逐步建立一套管网设施的评价标准,制定不同的管养维护或更新标准,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管养工作。

六、加强源头管理,结合排水许可制度逐步建立重点排污户档案 在污水管网的运行中经常会遇到偷排和超标排放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在查找污染源的时候都比较困难,可能对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稳定造成严重,特别是合流制截流式管道还可能对河道造成污染,造成污染事故,因此应积极推广建设项目综合验收,在现有综合验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污水接管审核、备案和许可制度。通过对排污用户排水水质、排污量、排污口设置、特征污染物等情况的了解逐步建立排污档案,并根据排污量和污染物特点建立排污户分级制度,针对不同级别的排污用户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污水排放的源头控制,进一步保障污水管网设施和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

七、重视污水管道养护,加大污水管网养护的投入,切实加强现有设施的维护管理

目前城市污水管网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在污水管网

养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造成养护手段单一,已有管网的维护管理或者维护管理力度不够,方法不对,没有采用必要的检测手段,没有形成科学、系统、周期性的机制,造成管网存在较多病害,例如日常清淤多以人工为主,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同时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管道发生堵塞,堵塞位置及情况不清,疏通手段有限;管道破损维护不及时,维修方法单一。随着我国的下水道普及率及城市化进程的提高,管道老化和破损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为了避免管道损坏给人们带来的各种损失和不便,需要有计划地对管道进行养护,定期检查和维修。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改变原有的排水管网的管理和养护理念,让养护维修和管理手段逐步向机械化过渡,不断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有效提高排水管网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这也是整个排水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八、规范污水管道施工企业的施工行为,严格工程竣工验收和项目移交的管理

众所周知,在污水管道的施工中还普遍存在一些质量通病,例如施工单位随意更改施工图纸;竣工图纸与施工实际不相符;管道接头质量不好,存在脱节和移位等清苦;为通过闭水试验或止水在检查井内乱设封头;拆除封头不彻底,打开一个小洞了事;道路基层施工时将石块或灰土填入检查井,甚至将检查井铲平,覆盖在道路基层一下;检查井基础后周边土方回填随意造成检查井沉降明显等等。这些情况都给污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和养护管理待来严重隐患,因此必须加强污水管道的施工行为的管理,特别是随道路或其他市政工程配套的

污水管网更应该引起重视,在产权移交时接收单位应要求移交提供竣工资料,现场校核竣工图纸和闭水试验的准确性,并抽干或降低检查井内水位(管口至少露出1/3),全面检查井内和管道的施工质量,是否有封头、淤塞等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应不予接受,直至整改达标。

九、污水管网的运行、维护的市场化管理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随着近年污水处理的产业化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纷纷面临改制,这就使厂网分离形成一种必然,目前一般的形式是污水处理厂由项目公司负责运行,而管网则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或由市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在当前精兵简政的大前提下增设一个负责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综合机构是不和适宜的。因此,主管部门可以尝试将污水管网及污水泵站的运行管理、巡视、维护等具体行为委托给更专业的公司承担,主管部门则可以以较少的人员,在深化管理和细化服务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实现降低运行成本和提高社会效益的双赢。

结束语

城市污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其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研究方向,值得广大建设和管理者深入探讨和思考。

文字内容转自互联网

6. 街道剿灭劣Ⅴ类水行动方案

深入实施“五水共治”,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河长制为抓手,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下面请看我整理的剿灭劣Ⅴ类水行动方案,欢迎参考。

2017街道剿灭劣Ⅴ类水行动方案【篇1】

为打好全区污水剿灭战,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绝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要求,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根据《北仑区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落实区委七届十次全会《中共宁波市北仑区委关于补短板创优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实施意见》(仑委发[2016]17号)要求,坚决贯彻省、市“五水共治”决策部署,以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为建设美丽柴桥、创造美好生活提供良好的水环境保障。

(二)目标要求

严格落实省、市、区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要求,以“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为载体,以深化落实“河长制”为抓手,坚持源头防控和生态修复相结合,采取综合有效措施,确保实现以下目标:

到2017年10月底,街道列入市、区考核的水质控制断面河道实现稳定消劣,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到75%以上;所有列入整治的劣Ⅴ类小微水体完成整治销号,不出现新的劣Ⅴ类小微水体,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全面完成。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精细化截污纳管工作

街道各办所、村(社区)要按照《北仑区柴桥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全面排查雨污分流和截污纳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强化城镇排水与污水收集管网的日常养护,重点解决污水管网渗漏、破损、错接、混接等突出问题,加快雨污合流管网及居住小区阳台排水的分流改造,开展工业园区及农村分散工业排污规范化整治,加快推进餐饮等服务业污染整治,要明确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全面抓好落实,切实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减少入河污染物,实现源头防控。

(二)加快落实入河排污口整治

对区“五水办”前期排查出街道的入河排污(水)口再次进行全面普查、查漏补缺。坚持分类处置、“一口一策”,对偷设、私设的排污口、暗管,一律封堵;对污水直排口,一律就近纳管;对雨污混排口,一律实施雨污分流或采取临时性截污措施。保留的雨水口都要设置规范的标识牌,实施“身份证”管理,列入街道及村级河长履职巡查的重点内容。

入河排污口整治列入区消劣验收标准,是街道年度治水重点工作,要进一步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强化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确保年底全面完成入河排污(水)口整治工作。

(三)全面开展小微水体整治

进一步排摸各村(社区)存在的沟、渠、塘等小微水体,要参照“河长制”管理要求,于2017年5月前确定相应的沟渠长、池塘长和山塘水库长等,树立公示牌,明确管理目标要求,确保小微水体整洁美观。

对排查出问题的小微水体,要按照一点一策的要求,制定剿劣实施方案,确定工程项目、资金安排、时间进度和责任人,在2017年10月前全面完成小微水体消劣整治工作。同时密切关注村(社区)内小微水体的水质情况,发现情况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不产生新的劣Ⅴ类水体。

(四)强化实施河道清淤工程

完善河湖库塘清淤行动计划。按照每3-5年实施一次清淤疏浚工程的原则,科学开展河道清淤,优先安排劣Ⅴ类水体清淤项目,有效清除河道存量淤泥,基本恢复水域原有功能。2017年街道计划清淤河道近10千米,清淤量25万方;清淤山塘池塘5座,清淤量2万方。鼓励选用生态环保的清淤方式,提高清淤科学化水平;开展淤泥资源化利用专项研究,继续推进淤泥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设施建设;加强淤泥清理、排放、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五)实施工业整治工程

严格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原则和重点行业整治提升标准,深入推进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2017年着力解决酸洗、有色金属、废塑料、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污染问题,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低、小、散”落后企业、加工点、作坊的专项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重污染行业重金属和高浓度难降解废水预处理和分质处理,强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和清洁化改造。

(六)加快农业农村面源治理

严格执行禁限养区制度,不断完善线下网格化巡查与线上智能化防控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防止畜禽养殖回潮。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化肥农药减量技术与模式,加强花木种植中水土流失的防控,持续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强化我区水产养殖禁养区管理,防止反弹。

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对原已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确保建制村生活垃圾集中有效处置率达到96%以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达到30%。

(七)加快推进水系沟通和生态补水工程

结合防洪排涝工作,强化水系沟通,打通断头河,提高河道流畅性,提高自净能力。积极争取相关项目列入区政府年度投资计划。

重点围绕劣Ⅴ类水体和水质变差的河道实施精准补水,提高生态补水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确保2017年底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的目标要求,变差水体水质得到改善。

(八)深入开展水生态修复

加快计划项目的推进落实。推进芦江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力争年度完成芦江河9KM河岸生态绿化任务;加快村庄水环境治理,年度按计划完成总投资约1100万元的8个项目。

加强水质较差河道的生态化治理。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开展驳岸生态化改造、沿岸绿化及景观建设,加快河岸湿地、氮磷拦截吸收、曝气充氧、生态浮床等工程建设,恢复与重建河道良性生态系统。鼓励试点“设计-治理一养护”一体化外包服务模式。

(九)严格实施河塘水质管护

建立河道水质常态监测机制。加强水质监测管理力度,按规定要求对市、区考核断面和街道考核断面实施常规监测。落实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区、镇二级河道实施常态监测;对村级“河长制”河道根据巡查情况,选择性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建立齐全河塘管护责任机制。健全街道河长制工作体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完善镇、村二级河长体系,实现河长制全覆盖。优化调整河长配置,大力推行河道巡查员、网格员体系。

严格水环境监管执法。坚持水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铁腕治污,按照“五个一律”的要求严厉打击企业偷排,漏排、渗排污水和破坏水生态的违法行为;与公、检、法机关深入协作联动,加快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手段的无缝衔接,真正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三、责任分工

各级河长是责任河塘剿灭劣Ⅴ类水体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的目标,重点围绕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牵头编制一河一策、一点一策,领衔制定路线图、时间表,落实工程项目清单,负责指导督促、跟踪落实整治工作。对目前存在水质异常的非劣Ⅴ类河道,各级河长也要密切关注水质变化情况,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水质,防止水质变差。

街道河长办要建立健全河塘管护责任机制和河道水质常态监测机制,做好消除劣Ⅴ类水体工作情况的汇总分析、上报,牵头做好消除劣Ⅴ类水体工作总体验收。

街道农业农村办负责农村排污(水)口整治工作,做好河道清淤、水生态修复、生态补水等工作;加快推进水系沟通,强化河塘水质管护等工作;组织做好畜禽、水产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街道发展服务办负责工业排污(水)口整治工作,负责开展“低、小、散”落后企业、加工点、作坊的专项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配合水环境监管执法,按照“五个一律”的要求严厉打击企业违法行为,并配合做好有关水质监测工作;推进工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业企业污水治理水平。

街道城乡建建设办负责城镇排污(水)口整治工作,深入推进精细化截污纳管工作。

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要强化排水许可执法。

各村(社区)做好沿河排污(水)口、辖区内存在的沟、渠、塘等小微水体的排查工作,并配合做好整治工作。

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消除劣Ⅴ类水体相关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进一步排查劣Ⅴ类水体。在前期排查基础上,按照“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的目标,街道各办所、村(社区)要继续加大力量,通过现场检查、水质监测等方式,对辖区进行持续排查。排查要覆盖劣Ⅴ类断面所在河流全流域,覆盖所有河道,覆盖包括农村池塘、沟渠、山塘水体、小溪流及城市内河、排渠等小微水体,做到排查无盲区、全覆盖。凡达不到要求的水体,都要纳入治理范围。

(二)制订“一河一策”。

对列入市、区水质考核断面的河道要编制“一河一策”方案,有消劣任务的小微水体要编制“一点一策”治理方案,要按照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的要求,逐一制定作战图,确定项目表、时间表和责任表。

(三)组织实施整治。街道各办所、村(社区)对照整治计划方案,落实“一河一策”、 “一点一策”整治任务,加快推进有关工程和管理措施的落实。

(四)组织验收。对列入整治计划的河道实施报结销号制,街道自查满足“考核断面消劣、所有需要整治的`水体完成报结、没有黑臭河反弹、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等条件后,及时向区五水办提出整体验收的申请。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主要领导是劣Ⅴ类水剿灭行动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各项整治任务。各级河长是责任河塘剿灭劣Ⅴ类水体第一责任人,加强协调,指导督促、跟踪落实各项整治措施。

(二)强化要素保障。切实加强资金、政策、技术、执法保障,加大截污纳管、生活污染整治、河道清淤、生态治理等的资金投入,加强同区业务部门联系,确保各类工程项目顺利建设。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零容忍。

(三)严格督查考核。街道河长办要加大对消劣工作进展的通报,建立预警、约谈机制,对进展缓慢、治理效果不明显的责任办所、村(社区)实行约谈。

(四)强化宣传引导。积极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持续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全民参与行为,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形成全民相应围歼劣Ⅴ类水的良好氛围。

2017街道剿灭劣Ⅴ类水行动方案【篇2】

为加快推进街道“五水共治”工作,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省市县要求,集中力量剿灭劣Ⅴ类水,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要求

科学分析污染原因,紧盯超标因子,查准问题,切实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周密部署,综合施策。集街道之力,按照“一点一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计划,明确时间、项目、责任,将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在2017年剿灭街道范围内全部劣Ⅴ类水。同时,对Ⅴ类水,采取预防处理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二、主要任务

1、继续深入推进“五水共治”、“清三河”工作。在原治水基础上,不断巩固提高治水成效,继续深挖原因,深治河道,长效治水,严控反弹。

2、继续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工业污染整治力度。进一步整治存在劣Ⅴ类水质河道沿线涉污企事业单位,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法企业,对偷排偷放、屡教不改、硬闯法律红线的违规排污企业,依法予以关闭或取缔。积极开展印花、印染行业整治,提倡引导采用新型环保工艺。

3、继续强化截污纳管与管网运行维护。加强河道两侧巡查,重点巡查排水口、渗水口,发现一处,处置一处。做好污水管网的检测、疏通、修复工作,科学提高污水处理管理水平。

4、继续加大生活污水处理。加快推进老城区、工业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分阶段、按步骤,合理谋划,稳步推进,从源头杜绝生活污水排渗河道。

5、继续做好农业面污染治理。严格执行禁养区和限养区规定,加强日常监管,巩固治理成果。引导农民科学施肥,鼓励施用有机肥,推广运用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排放量。

6、继续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紧密结合各类专项行动,严控河岸乱占、乱堆、乱倒等情况,加强执法力度。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工作,推进清水入河、尝试水生态修复,促进水环境整体提升。

三、实施步骤

1、谋划制定阶段(1月-3月)

按照工作要求,组织安排人员,及时召开剿灭劣Ⅴ类水工作会议,落实治理任务,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前期水质情况摸底调查,研究治理措施,分类实施计划,落实任务分工。

2、全面实施阶段(3月-8月)

根据既定的实施方案,紧扣节点,重点治理燕山、腾蛟河道,合理兼顾外围各村河道溪坑,做到治理全覆盖。根据“一点一策”合理区分,进行河道配水、河道清淤、试种生态植物、日常盥洗管控、增加曝氧量、水质动态跟踪分析、执法监管巡查等治理措施(详见整治推进表),于8月31日前彻底剿灭街道范围内劣Ⅴ类水。

3、巩固提升阶段(9月-12月)

巩固已剿灭劣Ⅴ类水河道的治理成果,加强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跟踪评价,及时消除可预见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完善河长制,落实监管巡查责任,加强河大日常保洁,实行清淤配水常态化;引导沿岸居民做好自律,自觉维护河道及两岸整洁;继续深化、细化各项治水措施,不断升级治水技术;继续做好河道水生态修复,促使河道水质不断提升巩固。

4、远期规划(截至2020年)

根据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要求,街道工业区、老城区等全域内全部污水截污纳管,继续深化升级劣Ⅴ类水治理,达到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村庄全治理。

四、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剿灭劣Ⅴ类水作为当前“五水共治”的重点任务,攻坚克难,确保完成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积极建立工作推进会商制度,分析研判。

2、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资金、政策、技术、执法等强力保障,确保治理项目的资金投入,合理优化工程办理手续。加强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及时评价水质变化情况和治理效果。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坚决实行“零容忍”。

3、切实落实河长制。切实发挥河长在剿灭劣Ⅴ类水任务中的作用,落实河长“治、管、保”职责,进一步保障河长职责落实到位。

阅读全文

与贯彻落实污水零直排区讲话精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污水处理50户需多少立方池 浏览:656
树脂是不是ab胶 浏览:694
减压蒸馏怎么拆 浏览:544
饮水机为什么加热一会就保温 浏览:287
电解法处理污水基于什么原理 浏览:229
超滤冲洗需要加装什么 浏览:971
风神汽车空调滤芯怎么换 浏览:661
美的饮水机怎么关闭排水 浏览:493
汽车空滤芯放在哪里 浏览:481
如何过滤开水中的水碱 浏览:180
农村污水处理站初步设计 浏览:289
开污水检测公司多少钱 浏览:155
核废水变异人怎么画 浏览:50
新的净水机放多少水可以用 浏览:818
变频器在矿井提升系统中的应用 浏览:604
氨氮为什么要纯水凋零 浏览:937
反渗透膜更换安全应急措施 浏览:149
y型油过滤器型号 浏览:879
废锚固树脂是危险废物吗 浏览:71
郑州污水处理设备什么牌子好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