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利用植物净化污水
用人工湿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净化污水!
人工湿地中的植物版,可分为浮水植权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三类,
选择植物是要根据:耐污净化能力强,抗冻、抗热、抗病虫害等抗逆性强,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经济和观赏综合利用价值高,利于物种间的搭配,易于管理方面选择。
植物去污机理:第一,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吸附和富集污水中的重金属铅(Pb)、镉(Cd)、汞(Hg)、砷(As)等有害物质;第二,输送氧气到植物根区,为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降解反应提供氧气;第三,增强和维持水体的水力传输能力。另外,人工湿地植物还具有其他作用:维持系统的稳定;释放促进生物化学反应的酶和影响酶的分布;湿地植物的抑澡作用;湿地植物的景观效应;经济和生态价值等。
Ⅱ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要点是什么
用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来处理城市污水是发达国家近十年来才兴起的生态处理法,它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体系。
人工湿地去除的污染物范围广泛,包括N ,P ,SS ,有机物,微量元素,病原体等。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85%――95%,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处理出水中BOD5的浓度在10mg/l左右,SS小于20mg/l。(2)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作为异样微生物的有机养分,最终被转化为微生物体及CO2 ,H2O。
人工湿地面积可视情况而言,可在市郊结合部,也可在污水处理厂出水的附近建造。一些人工湿地属预处理型,在那些目前还不具备建造污水处理厂的城乡结合部建造人工湿地,将生活污水排入,利用所种植物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再排入自然水系,保护水体;还有些湿地属于加强型,在污水处理厂附近建造人工湿地,将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引入,再经过人工湿地的加强处理,提高其水质,然后排入自然水系,作为其补充水源。
人工湿地的分类
根据湿地中主要植物形式人工湿地可分为:1、浮游植物系统; 2、挺水植物系统;3、沉水植物系统。其中沉水植物系统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其主要应用领域在于初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后的精处理。浮游植物主要用于N ,P去除和提高传统稳定塘效率。目前一般所指人工湿地系统都是指挺水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根据废水流经的方式,可分为表面流湿地(SFW)、潜流湿地(SSFW)、立式流湿地(VFW)。(3)表面流湿地和立式流湿地因环境条件差(易孳生蚊虫),处理效果受气温影响较大以及对基建要求较高,现多不再采用。故人工湿地大部分采用潜流式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在国外研究应用发展
自西德1974年首次建造人工湿地以来,各种不同的湿地在世界各地已被用来处理大量不同的废水。1996年9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第四次国际研讨会,标志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已经正式进入水污染控制领域。
自由表面流湿地在欧洲发展缓慢。瑞典1994年在Wittgren建一座处理6500PE,占地22公顷的自由表面流湿地。在北美约200座湿地处理系统有2/3是自由表面流湿地,其中一半又是自然湿地。自然湿地的大小从1―1000公顷,其中一半在10-100公顷。
人工自然表面流湿地通常较小,60%小于10公顷。自然湿地水力负荷小于人工湿地。系统水深范围5-90cm,30-40cm较普及。最常用的预处理是兼性或好氧塘,表明许多湿地系统用于现行塘系统的精处理。(4)地下潜流系统在欧洲应用较多,有几百座。在丹麦,德国,英国等国家都至少有200个系统在运行。此技术还在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东欧国家。绝大多数系统种植有芦苇,也有种植其它湿地植物的。
在德国大多数系统介质是土壤,人们认为根的生长和芦苇根区会增加和稳定导水性,但几乎所有土壤系统都遇到表面断流问题。为保证潜流,英国和北美绝大多数采用砾石床。虽有些砾石床也堵塞,但主要是由于预处理不足。在欧洲此类系统趋向对近1000PE的乡村级社区进行二级处理;北美则趋向更多人口的高级处理。在澳大利亚和南非则用于处理各类废水。
美国EPA目前正在开发北美人工湿地数据库,地方数据库在其它国家已存在,为减少重复劳动和改良经验湿地设计方法,所有这些湿地都应通过公共数据库使世界各地的工程师和科技人员能够获得。这样的数据库可减少建设低效湿地的风险。两种湿地的设计指南现已出版,但改良工作仍然需要,有必要更细致的研究不同地区特征和运行数据以便在将来的建设中提供更合理的参数。竖流湿地在欧洲许多地方投入运行已有几十年。竖流系统至今未广泛使用是因为其需要更细致的建设和介质选择。
最近国际会议上有几篇文章对竖流系统评价很高,目前世界上科技工作者正投入大量精力以改良人工湿地技术。潜流系统的处理效率可通过选择竖流系统,采用间歇负荷和合理选择介质而获得提高,还可引入一些传统处理技术的理论,如回流。此外,不仅对竖流系统,对所有人工湿地系统都需深入研究以改良优化工程设计参数,还需对系统的长期运行能力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人工湿地不仅可用于城市和各种工业废水的二级处理,还可用于高级处理中的精处理和对农田径流的处理。在有些情况下,人工湿地可能是唯一使用的技术。
出自http://info.ep.hc360.com/zt/rgsd/index.shtml
参考资料:http://info.ep.hc360.com/zt/rgsd/index.shtml
Ⅲ 氧化塘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有何异同
氧化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回自净过程过程相似答。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四川永沁环境
Ⅳ 工业废水污染过的土地适合种什么蔬菜
种植蔬菜不可以食用。芹菜:可以吸收重金属离子,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挺水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底质中的氮磷,可以直接从水层和底泥中吸收氮、磷,并同化为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从而加快了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但这种同化作用并非植物去除水体中氮、磷的全部途径。植物促进水体的净化的作用机制还表现在化感作用、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等几个方面。
富营养水体中的无机氮(氨氮)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被植物直接摄取,合成蛋白质与有机氮;磷作为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水体中的无机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转化成植物的ATP、DNA、RNA等有机成分。
化感作用是一种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对另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作用。作为一种竞争阳光、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的有效手段,水生植物会向水体中释放化感物质以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大型挺水植物芦苇中可分离出的化感物质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EMA)对藻类的抑制作用具有高效性和选择性,对铜绿微囊藻和蛋白质小球藻有很强的化感抑制作用。
水生植物对重金属Zn、Cr、Pb、Cd、Co、Ni、Cu等有很强的吸收积累能力。植物会控制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得更多的重金属积累在根部。水生植物根部的重金属含量一般都比茎叶部分高得多。
同时,水生植物如挺水植物群落的存在,为水生物多样性、优势种群的变化提供了条件。首先,为微生物和微型动物提供了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一些微型动物,大量捕食浮游藻类,有效控制藻类的群体数量。研究表明,有植物的水体中,细菌数量显著高于无植物系统,植物的根系分泌物还可以促进某些嗜磷、氮细菌的生长,促进氮、磷的释放和转化,从而间接提高净化率。其次,为水体中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质提供所需的氧。有研究表明,水生植物的输氧速率远比依靠空气向液面扩散速率大,植物的建筑新闻输氧功能对降解污染物好氧的补充量远大于由空气扩散所得氧量。最后,植物的存在减小了水中的风浪扰动,这为悬浮固体的沉淀去除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并减小了固体重新悬浮的可能性。在以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的茎和叶以及浮水植物的根还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和消除湍流,以达到过滤和沉淀泥沙颗粒、有机微粒的作用。如在种有芦苇的水池中,其水中悬浮物减少30%,氯化物减少90%,有机氮减少60%,磷酸盐减少20%,氨氮减少66%。
Ⅳ 哪些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水质
1、水葫芦
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
2、红树林
红树林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3、芦苇
水生植物,放在水里。它的主要机能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水质净化;创造生物(鸟类、鱼类)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
4、目前治污植物主要是一些水生的茭白、芦苇、美人蕉、黄花莺尾、灯心草、沙草等20余种水生植物,它们不仅能够有效地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起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这种植物治污技术比其他处理方式的成本要降低三成。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
水质为评价水体质量的状况,规定了一系列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渔业用水等水质标准。
未经人类活动污染的自然界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动态特征。物理特性主要指水的温度、颜色、透明度、嗅和味。水的化学性质由溶解和分散在天然水中的气体、离子、分子、胶体物质及悬浮质、微生物和这些物质的含量所决定。
Ⅵ (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属于生态系统中
(1)废水中含有有机物,有机物中有能量,因此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废水的有机物中化学能.氧化塘中的风车草是植物,作为生产者、圆田螺作为消费者、细菌作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2)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含有磷元素的一些化合物,如核酸、ATP、[H]等.沉水植物根际的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细菌的活动如搏,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为氧化塘后部的植物提供营养,利于它们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经过处理后的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高或多.
(3)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流入厌氧池,造成厌氧池浓度增大,会导致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因此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
(4)(5)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渣谨祥物,如果快速的将废水流入晌芦氧化塘的话,废水中有机物不能再短时间内被微生物分解,而且无机物也不能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不能达到排放要求,因此需要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因此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
故答案为:
(1)太阳能和化学能 生物群落
(2)核酸 高(多)
(3)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4)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5)无机盐被充分吸收 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Ⅶ 种植什么植物放在水里能让水干净
种植水生植物可以优化生态环境。这些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观赏功能,还可净化水环境。水葱、千屈菜、芦苇等挺水植物能吸收水底淤泥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
常见的净水植物种类有藨草、芦苇、香蒲、灯心草、菖蒲、莎草、荆三棱、茭草、水花生和田边草,我国运用的最多的为芦苇、香蒲等少量种类,各地对湿地植物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经验,而对各种植物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效果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
挺水植物 茭白、芦苇、香蒲、水葱、灯心草、水花生、菖蒲、石菖蒲风信子、慈姑、荷花、伞草等。
浮叶及漂浮植物 凤眼莲、满江红、菱、水鳖、浮萍、荇菜等。
沉水植物 菹草、金鱼藻、苦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
凤眼莲,又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葫芦繁殖快,耐污性强,对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对氮、磷、钾及重金属离子均有一定的吸收作用,是一种净化污水、美化环境的理想水生植物。在适宜条件下,一公顷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水葫芦还能从污水中吸收镉、铅、汞、铊、银、钴、锶等重金属元素,能使水中的酚、氰等有毒物质分解成无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