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如何更好排出养虾池污水

如何更好排出养虾池污水

发布时间:2023-04-26 15:16:51

① 请问人工养殖南美白对虾。亚硝酸盐过高怎么解决

解决方法:

1、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

2、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加速亚硝酸盐转化;

3、对偏瘦水体增施磷肥,以磷酸二氢钙为最佳,促使浮游植物对氮的吸收,对偏肥水体用沸石粉或明矾加食盐全池泼洒;

4、及时排换水,尤其是底层水和污水,及时清理池塘中的污物;

5、同样浓度的亚硝酸盐在海水中的毒性远远小于淡水,因此适当提高水体的盐度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亚硝酸盐的毒性。

(1)如何更好排出养虾池污水扩展阅读:

南美白对虾病害预防与控制技术

加强“双底”建设,设施防病

1、选择良好的养殖环境

养殖区应水质清新, 无污染, 通水、通电、通路、通邮, 虾池面积2668- 6670m2, 可注水深 1.2- 2m。并配备与养殖面积相适应的蓄水池和消毒池。

2、加强“双底”设施建设

池塘应具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 同时配套改造建设“双底”设施, 即底排水设施和底增氧设施。

底排水设施改造建设:首先将池塘底部改成锅底形, 在池底中间建造集污区, 埋设排水管道到池塘外面, 进行排水排污。排污管径根据池塘大小确定, 一般 5 亩左右的虾池的排污管直径为 16cm。

底增氧设施安装:即在虾池底部安装充气管网, 连接气泵, 形成底部增氧系统。充气管可以用 PV 管或纳米管, 直径 16mm, 以 8m间距平行铺设在池塘底部, 出气孔为直径 0.6mm 的小孔, 一般每隔 0.6 m 打一孔。

气泵功率配备为 2.2 kW, 可供 800 小孔充气; 3 kW可供 1200 小孔充气。在安装有底增氧设施的池塘, 同时配有车轮式增氧机, 以配合使用。

3、充分利用底排水底增氧设施, 调新、调优、调活水质

养殖中后期, 随着投饲量增加和残饵粪便等有害物质的积累, 水质逐渐恶化, 此时应充分利用底排设施, 做到隔天排除底部污水,及时添加新水, 保持水质清新。一般要求在排放污水前, 开动水面车轮式增氧机 10 分钟以上, 在整个池水旋转起来的同时, 进行放水。

另外, 要充分发挥底部增氧设施的作用, 适当延长底增氧设施和水面增氧机的使用时间,增加水体溶氧, 稳定水体良好的藻相。

做好养前准备, 未雨绸缪

1、彻底清塘消毒

收虾后, 将养殖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干, 封闸晒池, 整修塘埂、堤坝、塘底等, 清除池底的杂草、污染杂物及过厚的淤泥, 曝晒过冬。放苗前 10- 15 天进行药物消毒, 消除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

常用药物有: 每亩生石灰用量为 150- 200kg; 漂白粉每亩用量为 10- 15kg。

2、蓄水消毒

一般冬季蓄水池蓄满水, 待生产季节用。养殖用水经消毒池消毒后再进入养殖池。常用消毒药物和剂量为: 漂白粉 1g/m3; 二溴海因 0.5g/m3。

3、培育基础饵料

放苗前 7- 10 天, 用 60 目以上的袖状筛绢过滤进水 60- 80cm, 施肥培育基础生物饵料, 保证虾苗肥水下塘。一般肥水常用“肥水宝”等一类生物制剂, 按说明使用。



② 大队排污,污水到养虾池了怎么办

你考如果污水污染到养袜悉姿殖虾的话,你可以根据养殖虾的污染情况,然后进行前期的拍照收集证陆猛据,然告绝后向法院去起诉,要求对方进行赔偿

③ 养殖场废水怎么处理好

1.物理处理法:利用格栅、滤网或化粪池进行前期的物理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沉淀,这道工序可有效过滤掉污水中50%以上的固体物质。
2.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加入一些制剂,例如三氯化铁、硫酸铝、硫酸亚铁等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沉淀而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
3.微生物在污水中加入含有细菌、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同时往污水中加入空气,活性泥通过物理吸附、生物降解等方式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也可使用生物膜法来处理污水,由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及生物流化床等组成,工作原因是使污水通过一层表面充满生物膜的滤料,通过大量微生物的降解氧化,来处理污水。
4.可以使用一些废水减量设备减少废水的量

④ 养殖污水处理设备的方法与工艺是什么

人工好氧生物处理是采取人工强化供氧以提高好氧微生物活力的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厌氧/好氧(A/O)及氧化沟法等。就处理效果来讲,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转盘的处理效果要好于活性污泥法,虽然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也很好,但易于出现滤池堵塞现象。氧化沟、SBR和A/O工艺均属于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出水水质好、产生泥量少,也可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但其处理的BOD负荷小、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SBR法自动化控制程度高,能够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但其缺点是BOD负荷较小,一次性投资也大。A/O体是一种兼有去除BOD和脱氮双重作用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其投资虽然偏大,但经该法处理后的水易于达标排放。因此对于那些养殖规模大、废水产生量多且有较强经济能力的养殖场可选择A/O法,而对于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可选择接触氧化和生物转盘等好氧处理工艺。

⑤ 虾池 黄泥水怎么办

一、人工港养 在选择好的地点人工挖沟筑港,兴修堤坝、建闸、辟滩,建设人工养鱼港,使那些无生产力的荒滩废地改造成有生产力的鱼港。
1.筑堤
根据地形在围港四周筑堤,堤的高度应超过最高潮水位1米以上。堤宽视具体需要而定,但至少也不应少于1米。坡度15度~70度,这样才能保证港内水位及防止鱼虾逃逸。
2.挖沟
挖沟常限于人力、物力,不能多挖,所以要合理布局。开挖若干纵横连通的水沟,一方面用于引潮纳苗,另一方面是使港内储足水,为鱼、虾创造适宜的栖息水域及洄游生长的场所。沟渠的深度、宽度依地势高低而定,但宁宽勿窄,宁深勿浅。渠沟一般分为四种:中心沟 面对大闸,引潮纳苗,为鱼虾苗入港的主要渠道,水面要宽,水要深,一般宽6米~7米,深1.5米~2米;清水沟 与中心沟平行,位于港的中央,沟深水清,宽3米~4米,深1.5米~2米,水面平稳,水温较恒定,为鱼虾栖息、生长及高温季节庇护的场所;横沟支沟 由中心沟向两侧分开纵横的小沟,沟窄无定形,都是鱼虾畅游、上滩索饵、活动的通道;边缘沟 围绕鱼港周围的小沟,用以排出积水,调节水量。中心沟与边缘沟要有一定坡度,以便进水、排水。
3.设闸
分大、中、小闸。大闸也称纳潮闸。设在港内水源畅通、地势较低、于中心沟近河端处,以便引入潮水纳鱼虾苗之用。中闸也叫旱闸,设在港内地势较高的地带,用以纳苗后引进河水调节港内水质、水量,一般高1.5米,宽1.5米~2米。小闸也称倒流闸或放水闸,高、宽各1米,建在边缘沟端,地势较低,与边缘沟相连接,用它排除港内积水,以引进新水使大闸继续纳苗、调节水质,增加港水肥力。为了在局槐纳苗期提高纳苗量,有的在小闸之外添设一面大闸,进行双闸倒流纳苗。在生产中为了出苗、虾方便,在全港最低处清水沟近段设一个大小与中间相仿的出鱼闸,叫流箔闸,闸外装置流箔,放水流出以捕鱼虾。
4.辟滩
养鱼港面积很大,不能全部挖沟,沟外有宽广的浅滩,纳潮后会积水,成为 鱼、虾索饵、活动的场所,即为鱼、虾的“牧场”。如人力允许,建港时最好进行辟滩清理 ,创造更好的牧场。
5.纳苗
由于咸淡水养殖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无论是天然港养或人工港养,从纳苗 到收获,一般生产周期只有4至4个半月,必须预先做好充分准备和计划。4月底以前,对港 地设施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进行清港溜沟,在涨潮时,提起全部闸门,放水入港,反复注 排水3次~4次,冲洗港内积存盐碱和腐殖质,在开闸排水时冲疏大小沟渠。诱纳鱼、虾苗进 港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必须具有操作闸门的技巧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从芒种到小暑是 纳苗时期,鱼、虾苗随着潮流入港。纳苗可分为大闸纳苗,即涨潮时提大闸,水流入港内, 鱼、虾苗则顺流而下入港,此时,流速要掌握大于鱼苗游速,以免已纳入的鱼、虾苗逃出。 纳苗中期,港内鱼虾增多,且逐渐长大,游泳能力也增强,故再提闸纳苗时,闸外水位要高 于港内水位7厘米以上,才能保证鱼、虾不致外逃。纳苗后期则应高出闸内水位10厘米时才 能提闸。同时在闸门的里边,插入八字箔,减少鱼、虾苗逃出的可能性,八字箔开口大小, 应与进水的流速成正比。小闸诱苗,落潮时关大闸,提小闸,使港内的清水向外流出,流出 的水温度较高,利于梭鱼顶流喜温习性,将苗引进小闸外沟中,这时部分鱼苗逆游入港,另 有部分鱼苗集中于外沟,待潮上涨至港内水位相近时,小闸排出的水流速减桐哪友缓,此时把小闸 全部提起,这时鱼苗就可以全部从闸门入港,然后关闭小闸。因梭鱼苗具有逆流性与喜温性 ,因此小闸在纳梭鱼苗时的数量上经常超缓圆过大闸。
二、养殖管理
养殖期港内的水质、水温、水量等必须调节,适合鱼、虾生长,调节港 内水质是港养的主要管理工作。常换水可保持良好的水质,同时换入新鲜水可带入活的生物 饵料和增加水的肥力。港中磷酸盐的含量是决定水质肥瘦的主要条件之一。河水含有充足的 磷酸盐类,在闭闸后,港内的含磷量逐日渐减,当下降到3毫克/升~4毫克/升以下,就要影 响到游泳生物的生长,因此要适当放入部分河水。施肥是增加港中磷、氮等物质使水质肥沃 的措施,以发酵后的人畜肥堆积在港内浅水处或盛入篮筐投放沟边,经数天浮游生物即可大 量繁殖,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整个养殖期,港内水质保持清新、肥沃,pH7.6~8.5 ,比重1.008~1.010,溶氧量5毫克/升~7毫克/升,含氮量4毫克/升~5毫克/升,含磷 量0.4毫克/升~0.8毫克/升,对鱼虾的生长是比较理想的。在4个多月养殖期间,正值雨 季,必须注意防汛,提前做好修堤补埝,检修堤闸工作。
三、收获
收获季节一般不宜迟过白露,因白露过后天气多变,鱼虾活动缓慢,不宜集中。天气 寒冷鱼捕不完,鱼虾易冻死在港内,给捕捞带来困难,造成损失。收获常用渔具有流箔、套 旋及其他一些网具。流箔 用两层苇箔制成簸箕状的一种渔具,底层粗稀,上层细密,开 口一端安置在流箔闸口面向水源处,流箔应放在事先用木桩打好的木架上,拔堤放水时,鱼 虾随水流入流箔。此渔具渔法主要捕当年梭鱼、白虾。套旋 也称“叫潮”“迷魂阵”, 在港水渐排渐浅、鱼虾不能再入箔时,则需改用套旋。此渔法是用十余苇箔组成,设置于清 水沟口处,先以引板在泥中插1条小缝,苇箔顺缝而下,形成易进不易出的鱼旋。生产时打 开鱼闸,引潮入港,鱼遇新鲜水流即逆水而上,误入套旋中。此时要注意控制潮水进入的大 小与缓急,调节直到水干、水净为止。这种渔具主要捕获梭鱼及少数杂鱼虾类。其他挖沟、 掏坑及在闸门上采用锥形囊网、丝网和旋网等也是捕捞的有效渔具渔法。
四、池塘养殖
有两种形式,一种以淡水家鱼为主,混养10%~20%左右的梭鱼;一种以梭鱼为主,混 养淡水家鱼。前一种养殖形式已被普遍采用,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后一种养殖形式由于单 产较低,收益少,因此不被群众欢迎。
梭鱼主食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与家鱼混养不争食,还能利用草鱼粪便为饵。在成鱼阶 段,除根据条件投喂一定商品饵料外,施以粪肥、绿肥或经过处理的污水、肥水,都能取得 好的生产效果。一般每亩鱼池混养当年的梭鱼苗10%~20%或100尾~150尾,年底即可长到条 重300克~400克。在不增加投饵、不影响其他养殖鱼产量的情况下,平均可增产25公斤~75 公斤。亩产250公斤的混养比例:1龄梭鱼种200尾,2龄梭鱼种100尾~200尾,白鲢鱼种100 尾,花鲢鱼种50尾,罗非鱼小片450尾;亩产500公斤的混养比例:1龄梭鱼种300尾,2龄梭 鱼种500尾,白鲢鱼种240尾,草鱼鱼种150尾,鳊鱼150尾,鲤鱼40尾。
五、海水鱼虾混养
在养虾池里混养、套养鱼类能提高虾池产量及经济效益。适宜在虾池里混养的鱼类主 要有梭、鲻鱼及罗非鱼。在虾池中混养、套养梭鱼,可在不增加投饵量和不影响对虾产量的 情况下,每亩增收25公斤梭鱼。但一般要在对虾4厘米~5厘米以上时才开始往虾池内放养梭 鱼苗,规格10厘米左右,每亩100尾~200尾。
六、盐田养殖
即“盐洼子”养殖。利用盐场贮水池养虾,梭鱼在此类养殖中产量占40%~60%。盐田 养殖不需花费资金筑造设施和挖建鱼池,因此成本低,易于推广,但渔、盐生产上用水的矛 盾难以解决。
七、病害防治
1.东方鲺
对海水梭鱼苗感染率极高。东方鲺是海水中寄生的一种挠足类,但它不适 于咸淡水生活。如果在盐度高的水域中发现,可引进淡水降低盐度,鱼鲺在咸淡水中生活会 脱落死亡。另外,多毛类幼体,原本为虾的主要食饵,但在夏季繁殖过多时会钻入梭鱼鳃腔 ,密集于鳃耙间,状若蝇蛆,使梭鱼遭致窒息死亡。此虫害常在港养中出现。
2.小定鞭金藻
是目前对梭鱼种、成鱼危害最大的病害。鱼池内如发现小定鞭金藻,几 天即可使养殖梭鱼全池覆灭。小定鞭金藻是典型的咸淡水鞭毛藻,发病的池塘出现小定鞭金 藻“水花”,池中细胞密度可达8×105个/毫升。
治疗办法 可采用(2~3)×10-6浓度的硫酸铜处理或(10~15)×10-6浓度的液 体氨进行全池喷洒,用黄泥水全池喷洒也有良好效果。
3.水霉菌和壶菌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俗称“白毛病”,春夏之交发病较多,主要由于 捕捞、人工繁殖等操作过程中碰伤、掉鳞感染上水霉菌而引起,感染处长绒毛状白色霉菌丝 ,病鱼食欲不振,行动缓慢,日渐消瘦直至死亡。
治疗办法 操作要细心,避免碰伤鱼体,在鳞片脱落处及时涂上红汞或龙胆紫,并 用凡士林封涂,同时最好使池水经常流动。如已感染上水霉菌的鱼体,可用0.1%高锰酸钾溶 液药浴病鱼5分钟~10分钟均能取得一定效果。
壶菌主要是感染授精卵孵化过程中的卵,因此,在孵化时要及时捞除死卵,以防水质 恶化,并更换新水加投抗生素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一、苗种培育

1.池塘条件 梭鱼苗种培育池的面积一般在1~5亩之间,水深1.0~1.5米,底质为泥砂土结构,池底平坦,要求保水性能好,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以利于进行池塘水体交换。养殖用水要求无污染,水质清澈,pH值7.2~8.5,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鱼苗的放苗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进行。根据进苗时间提前20天进行育苗池清塘消毒,消毒药物首选为生石灰。采用干法消毒方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全池均匀泼洒,以杀灭池塘内的敌害生物和病菌。隔7天后排掉池水,然后进水40~50厘米,进水时用60~80目的聚乙烯或尼龙纱绢网过滤。

3.育苗池水质培育 育苗池进水后,马上进行肥水培育水质工作,可在池边向阳面放置已经发酵的牛粪和鸡粪等有机肥,每亩用量150~200千克,以利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如水质较瘦施肥量可适当增加,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水色以绿蓝色为好。

4.放养密度

(1)夏花鱼种培育:苗种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并经过淡化后的人工繁殖鱼苗,亩放养10万~15万尾。经20~30天培育,梭鱼夏花鱼种达2.5~3厘米时,可进行拉网锻炼,并及时出池分养进行鱼种培育。

(2)鱼种培育:将2.5~3厘米规格的夏花鱼种按每亩3000~5000尾投放,当年可培育成12厘米左右的鱼种。

5.养殖管理

(1)饵料管理:
鱼苗培育阶段,早期以施肥和泼洒豆浆为主,后期投喂豆饼浆或米糠,日投饲量为体重10%~15%。鱼种培育阶段,要尽量投足投好饲料,并根据梭鱼喜食含硅量和纤维素较高的饲料,如豆饼、麸皮、菜饼、米糠、花生饼或酒糟等进行投喂,日投饲量为体重8%~10%,以后随着个体的增长,逐步减少。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掌握投喂量,在正常情况下,每天投喂2次,一般上午是在8:00~9:00,下午在4:00~5:00,天气晴好可略多投,阴雨天气少投,遇到暴雨、雷雨、气压低的天气则不投。

(2)水质管理:
鱼苗下池后,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通过施肥、泼洒豆浆和投饵来保持生物饵料丰度,间隔5~7天往池内加注新水一次,每次进水10厘米,最后使池水保持在1米左右。鱼种培育期间,池水控制在1.2~1.5米之间,在高温季节,为防止鱼类浮头及防止水质老化,适时换注新水,每次交换量掌握在池水的10%~15%。

二、成鱼养殖

1.池塘条件 梭鱼养成池的面积一般在5~20亩,水深1.5~2.0米,鱼池应选在水源充足,养殖用水符合渔业用水标准,交通、电力便利的地方。池形以长方形为好,要求光照时间长,底质为泥砂土结构,池底向排水口方向有一定的倾斜度,便于排干池水,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同时每只池根据面积大小配备0.75~1.5千瓦增氧机一台。

2.清塘消毒与水质培育 鱼种放养前20天,池子须彻底清塘消毒(参照苗种培育池的消毒方法),池子经过消毒处理,待药性消失,然后进满池水,进水时要用80目的尼龙纱绢或聚乙烯网过滤。然后在池的四角堆放经发酵后的有机肥(可选择鸡粪、猪粪、牛粪等),亩用量100~200千克,渗出的肥水进入池子后可培育水质。施肥根据新建塘和老塘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新建塘因底质清瘦,施肥量适当增加,老塘则相应减少。

3.鱼种放养 鱼种要求无伤无病、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一般常规养殖,亩放规格在12厘米左右的鱼种800~1000尾,预计产量在400~500千克。

4.饲养管理

(1)投饵:梭鱼系偏植物性的杂食性鱼类,饲料广泛,常采用豆饼、菜饼、米糠、麸皮、酒糟、大小麦、玉米等。投饵率按鱼体重的3%~5%计算,以后随着鱼的生长,投饵率适当下调,具体视当天的天气、水质、鱼的活动情况而定。每天投饵次数为2次,上午8:00~9:00,下午4:00~5:00。

(2)水质调节:一是要保持池水水质肥沃活爽,但又不过浓,及时进行水体交换非常重要,可杜绝浮头现象的发生,每次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20%~30%,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

(3)疾病预防:梭鱼在养殖密度较低的情况下,病害发生概率较低,常见的疾病有肠炎病、水霉病等,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一是放养和捕捞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擦伤鱼体;
二是要进行水体消毒,定期用二溴海因消毒剂0.2克/立方米浓度进行全池泼洒(据实验观察,漂白粉、强氯精等药物对梭鱼的毒性较强,应慎用),以防病害的发生;
三是要定期投喂无公害药饵,间隔15~20天,用大蒜头捣碎稀释后与饲料拌和制成药饵,添加量为饲料量的3%~10%,连续用3~5天,这样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王国良 张海琪)

⑥ 养殖渔业的污水应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要注意什么问题

养殖行业的废水在特性上归属于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与工业污水是有实质的不一样的,生活污水处理从一些方面来说,归属于液肥,而工业污水因为带有很多有毒的重金属超标和有机化学内毒素,对人与河虾及其其他生物有百害无一利,因此,工业污水是我国肯定严格管控的。水产品养殖污水,带有许多高锰酸盐指数磷,亚硝酸钠,各种各样粪便和藻类颗粒残余物。

小动物生长环境遭受重度污染,小动物身心健康受到威胁,小动物安全性没保证,小动物品质降低。恰好是由于这一因素,导致很多养殖厂经济效益不高,或宣布破产,或被政府机构责令整改或关掉。能够采用物理过滤,物理过滤也叫机械设备过虑、固液分离设备,目的是消除水里固体废料、悬浮固体及大中型水生生物等,例如残饵排泄物、鱼鳞片、水生动物表皮黏液等。

⑦ 海洋馆的养殖废水应该如何处理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1物理处理法
1)过滤法
由于养殖废水中的剩余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大部分以悬浮态大颗粒形式存在,因此采用物理过滤法去除是最为快捷、经济的方法。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机械过滤器、压力过滤器、沙滤器等。在实际处理工程中,机械过滤器(微滤机)是应用较多、过滤效果较好的方式。沸石过滤器兼有过滤与吸附功能,不仅可以去除悬浮物,同时又可以通过吸附作用有效去除重金属、氨氮等溶解态污染物。
12)泡沫分离法
泡沫分离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因此又称泡沫吸附分离。其原理是向被处理水体中通入空气,使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被微小气泡吸着,并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然后分离水面泡沫,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溶解态和悬浮态污染物的目的。由于泡沫分离技术不仅可以将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未被矿化成氨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质前就已被去除,避免了有毒物质在水体中积累,而且可向养殖水体提供所必需的溶解氧,对维护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有良好作用。
泡沫分离是根据吸附的原理,向含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中鼓泡,使液体内的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气液界面(气泡的表面)上,在液体主体上方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层和液相主体分开,就可以达到浓缩表面活性物质(在泡沫层)和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也可以是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相络合的物质,但它们必须具备和某一类型的表面活性物质能够络合或鳌合的能力。
2化学处理法
1)臭氧处理法
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存在养殖生物排泄物等悬浮物,以及氨氮、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等物质,而且也存在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因此,利用臭氧、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漂白液等化学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氧化分解难生物降解溶解态有机物是养殖废水深度处理的主要手段。因此采用O3/UV工艺,既能提高处理效率又可减少臭氧的用量。用O3/UV技术净化湖水可达到水质净化及水体增氧的目的。
臭氧的净化原理在于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 V,高于氯(1.36 V)和二氧化氯(1.5 V)。它能够破坏和分解细胞的细胞壁(膜),迅速扩散渗入细胞内,从而杀死病原菌。臭氧在水中分解的中间物质羟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剂难分解的有机物。因此,用臭氧处理废水,既能够迅速灭除细菌、病毒和氨等有害物质,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从而达到净化养殖废水的目的。
2)电化学法
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放电来实现,二者统称电化学,后者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称放电化学。在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中,用电化学法去除水中溶解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完全去除的时间和能耗随着传导率的增加而降低,输入电流最大为2A时,耗能最少,pH相对于输入电流和电导率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亚硝酸盐的去除,碱性条件有利于氨的去除,氨的去除速度低于亚硝酸盐的去除速度。
3生物处理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形悬浮状态。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
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第二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
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具体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庆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1)对水量、水质、水温变动适应性强;(2)处理效果好并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约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于固液分离;(4)动力费用省。

⑧ 如何合理选择水产养殖给水处理和废水排放处理的总体方案

污水处理系统问题汇总

二沉池出现细碎污泥翻滚、浑浊现象的原因?
①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小,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导致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结构分散(水混浊而悬浮物多)
②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大,溶解氧不足,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有机物未能完全分解掉
③二沉池负荷过高,或二沉池配水不均匀出现重力流现象,局部流速过快将污泥带起
④二沉池回流比过大,二沉池泥层过低,水流搅动泥层过大(此原因占少)
⑤好氧池污泥排放量过大导致好氧池污泥龄过短,新合成的污泥絮体难以沉降(水清澈而悬浮物多)
⑥好氧池污泥龄过长,污泥老化
⑦好氧池污泥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过高)
⑧好氧池污泥发生污泥膨胀现象,沉降性差、二沉池泥层高,水流将污泥带出(SVI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此情况)
⑨好氧池污水中氨氮含量过高

二沉池出现浮渣浮泥现象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二沉池回流比小,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厌氧反硝化后被气体携带上浮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进入大量物化污泥和厌氧污泥,由于部分不能转化为好氧污泥变为浮渣排出系统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腐败变质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泡沫多,与污泥/悬浮物等混合后到二沉池上浮
$1__VE_ITEM__⑤ 好氧池污泥浓度低(污泥负荷高)或者溶解氧过高(有可能)
$1__VE_ITEM__⑥ 好氧池污泥老化或者泥龄过短,絮凝性差,COD去除率和处理效果差

好氧池溶解氧不足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浓度上升较快或者污泥老化导致耗氧量增加
$1__VE_ITEM__② 厌氧池出水悬浮物很多,进入好氧池后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1__VE_ITEM__③ 鼓风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行或风机压力不够(出现此情况较少)
$1__VE_ITEM__④ 厌氧池出水COD突然升高很多,或进水突然增大,冲击负荷大,导致好氧池负荷变大
$1__VE_ITEM__⑤ 曝气头损坏或堵塞比较严重,好氧池泡沫多

好氧池发生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偏低或者长期偏高(有可能)
$1__VE_ITEM__② 原水或厌氧出水的硫化物含量过高导致硫细菌大量繁殖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负荷长期偏低或偏高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水温偏高
$1__VE_ITEM__⑤ 营养料不均衡或缺乏营养(N、P偏低)
$1__VE_ITEM__⑥ 进水pH值问题
$1__VE_ITEM__⑦ 好氧池污泥的泥龄过长,耗氧量增加导致溶解氧不足

好氧池出现污泥解体、上清液细碎污泥多现象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负荷小,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结构松散(清澈,细碎泥多,COD不高)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大,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有机物未能完全分解掉,镜检污泥结构散(混浊,不透明,COD高)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排放量过大导致好氧池污泥龄过短(SVI值在70~120适宜,在此范围内二沉池细碎污泥少)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进水含有有毒物质或者污泥老化,泥龄长(混浊,有细碎泥,COD偏高,镜检轮虫很多)
$1__VE_ITEM__⑤ 好氧池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偏低)
好氧池有大量泡沫出现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原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成分(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物质所至,泡沫为白色,气泡细小,轻且不带黏性)
$1__VE_ITEM__② 新安装曝气头后产生的微小气泡所至(短期影响)
$1__VE_ITEM__③ 微生物繁殖中产生大量脂类物质或微生物(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活动所至,泡沫为泥色,气泡大,带黏性)
$1__VE_ITEM__④ 污泥反硝化泡沫(好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反硝化后产生的泡沫带黏稠,泥色)

好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老化,泥龄长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污泥负荷高,泥龄短,回流量大,停留时间短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负荷低,溶解氧长期偏高导致污泥自身氧化(去除率低,溶解氧高),细碎污泥多,活性好的污泥少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溶解氧不足
$1__VE_ITEM__⑤ 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过高)
$1__VE_ITEM__⑥ 厌氧池COD去除率低,厌氧水解效果差,出水COD浓度过高
$1__VE_ITEM__⑦ 原水含有有毒物质,污泥中毒
$1__VE_ITEM__⑧ 无机盐累积值超过规定范围
$1__VE_ITEM__⑨ 好氧池冲击负荷大或者好氧池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厌氧池COD去除率低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厌氧池污泥浓度不足(向厌氧池回生化泥)
$1__VE_ITEM__② 厌氧池进入大量物化污泥(无机物占多数)
$1__VE_ITEM__③ 厌氧池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
$1__VE_ITEM__④ 水温超过厌氧微生物适应的范围(超过40℃)
$1__VE_ITEM__⑤ 进水pH超过10.5或者低于6.5
$1__VE_ITEM__⑥ 厌氧池停留时间过短难以到达厌氧水解状态(设计问题)
$1__VE_ITEM__⑦ 进入有毒物质

好氧池上清液细碎污泥多,细碎污泥翻滚难沉降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池污泥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高(二沉池出水混浊,COD高,好氧池泥水沉淀后上清液后细碎污泥,混浊)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低,曝气过度,污泥自身氧化后产生的细碎污泥(好氧池COD去除率低,出水COD高)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污泥负荷过低,污泥停留时间长、曝气过度导致污泥絮凝性差(污泥结构松散但COD去除率高或不低)

厌氧池脉冲出水悬浮物(污泥)多如何解决?
$1__VE_ITEM__① 控制好初沉池物化污泥进入厌氧池(必须)
$1__VE_ITEM__② 在厌氧池顶部增加虹吸排泥管(不建议排厌氧底部污泥)
$1__VE_ITEM__③ 向厌氧池投加聚丙或聚铝
$1__VE_ITEM__④ 减少进水量或者排放厌氧池底部污泥

好氧池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如何解决?
$1__VE_ITEM__① 先加大排泥解决沉淀效果差问题,改善后再提升污泥浓度,降低污泥负荷
$1__VE_ITEM__② 加大好氧池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龄(严重时要坚持两个月左右)
$1__VE_ITEM__③ 控制水温在合适范围内,稳定进水量,保持好氧池有充足的溶解氧(必须)
$1__VE_ITEM__④ 加大好氧池营养料投加
$1__VE_ITEM__⑤ 如果二沉池泥层高可加大回流量、调节各二沉池进水量或投加聚铝聚丙(临时控制措施)

设计造纸废水处理工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__VE_ITEM__① 污泥浓缩池一定要够大,物化污泥产生量很大
$1__VE_ITEM__② 压泥机要满足系统产泥量的需求
$1__VE_ITEM__③ 调节池一定要够大,因为造纸排水极不稳定,波动性很大(纸机停机瞬时排水量很大)
$1__VE_ITEM__④ 白水(白/滑石粉)最好能单独处理或小量的掺进原水进行处理
$1__VE_ITEM__⑤ 一定要考虑钙离子进入好氧池造成曝气头结垢的问题(物化处理方法选择或者曝气方式选择问题)
$1__VE_ITEM__⑥ 考虑造纸废水产生大量污泥去向问题(含水率在35%~40%以下可以送锅炉焚烧,同时要处理焚烧后的烟气问题)
$1__VE_ITEM__⑦ 提升泵选型上要考虑造纸废水中悬浮物、杂物多容易堵塞的问题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表象有哪些?
$1__VE_ITEM__① 初始阶段做沉降比时上清液开始混浊,有细碎污泥悬浮,难沉降,慢慢二沉池会有浮渣和浮泥出现
$1__VE_ITEM__② 污泥老化会导致好氧池污泥耗氧量增加(注意溶解氧突然下降的征兆)
$1__VE_ITEM__③ 镜检污泥结构分散,丝状菌少,轮虫多,原生动物少,污泥颜色变浅变黄
$1__VE_ITEM__④ 回流的二沉池污泥产生的泡沫介于表面活性剂泡沫和生物泡沫之间,感觉有点黏性
$1__VE_ITEM__⑤ 好氧池处理效果变差,耗氧量增加,出水COD和悬浮物增加,浊度上升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原因?
$1__VE_ITEM__① 营养料不足或不均衡,好氧池中硫化物浓度过高,溶解氧不足
$1__VE_ITEM__② 泥龄过长(镜检污泥中轮虫多,污泥结构分散,出水混浊,掺清水上清液还是混浊,同时有污泥解体迹象)
$1__VE_ITEM__③ 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厌氧反硝化后污泥变黏稠,产生脂类物质(严重时二沉池会有臭味出现)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解决方法?
$1__VE_ITEM__① 增加营养料的投加
$1__VE_ITEM__② 多排放好氧池污泥,加大污泥回流,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
$1__VE_ITEM__③ 适当减少好氧池进水量,待污泥活性好转再慢慢提高水量
微孔曝气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
$1__VE_ITEM__① 微孔曝气膜价格昂贵,安装过程复杂麻烦
$1__VE_ITEM__② 维修成本高,维修过程麻烦
$1__VE_ITEM__③ 应用于造纸废水工程时容易堵塞(氧气与钙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氧化钙)
$1__VE_ITEM__④ 微孔曝气膜易老化,卡箍被腐蚀后容易脱落

不锈钢钢管(或者用耐高压高强度的PVC管)直接开孔方式曝气的优点和缺点是?
$1__VE_ITEM__① 成本低,安装简单容易,基本没有维修成本(可根据需要来计算开孔孔径大小)
$1__VE_ITEM__② 不老化,不容易结垢堵塞,耐腐蚀
$1__VE_ITEM__③ 产生的气泡大,氧利用率低,需供气量大(应用于接触氧化法时悬挂的填料有剪切气泡的作用,气泡会变小)

好氧池改造安装完毕后如何恢复处理能力?
$1__VE_ITEM__① 首先让进水没过曝气头,再开风机让曝气头通气检查是否出现曝气头接缝漏气、断裂或者有不出气的情况
$1__VE_ITEM__② 然后边进水边回流污泥,进水量在设计的1/2或者1/3左右,等出水及格后再慢慢提高负荷
$1__VE_ITEM__③ 营养料按平常投加即可

两万方/天的造纸废水A/O工艺运行参数控制以及效果
$1__VE_ITEM__① 稳定进水量,物化要达到效果
$1__VE_ITEM__② 提高厌氧COD去除率,经常回流好氧污泥到厌氧池(东莞建晖工地厌氧池去除率在20%~30%,偏低)
$1__VE_ITEM__③ 好氧池水温在38℃以下,污泥浓度控制在3.0~3.5g/L,溶解氧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泥龄控制在5~7天
$1__VE_ITEM__④ 二沉池回流比控制在60%~75%(确保刮泥机吸泥口通畅)
$1__VE_ITEM__⑤ 营养料投加量(厌氧+好氧)面粉450Kg/天,尿素450 Kg/天,三纳225 Kg/天
$1__VE_ITEM__⑥ 二沉池没有浮渣浮泥,外观很好
$1__VE_ITEM__⑦ 二沉池没有(或很少)细碎污泥翻滚(好氧污泥活性好)
$1__VE_ITEM__⑧ 好氧污泥结构紧密,污泥沉降比30%~40%,污泥指数在100~120之间,好氧污泥为褐色,饱满
$1__VE_ITEM__⑨ 二沉池出水颜色为淡褐色,COD在80mg/L左右,清澈透明,浊度低

好氧池若停止进水检修时应该什么措施?如何恢复处理效果?
$1__VE_ITEM__① 加大二沉池回流量
$1__VE_ITEM__② 减少风机运行数量
$1__VE_ITEM__③ 增加营养料的投加
$1__VE_ITEM__④ 外排少量生化污泥
$1__VE_ITEM__⑤ 逐渐增加进水量,并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风机运行数量
$1__VE_ITEM__⑥ 恢复正常的污泥回流量,并逐渐恢复正常的营养料投加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过高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污泥会自身氧化,污泥颜色变白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污泥逐渐老化,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小,丝状菌增多,轮虫大量繁殖
$1__VE_ITEM__③ 上清液细碎污泥多,处理效果变差,出水变混浊
$1__VE_ITEM__④ 出水颜色会变深(经过厌氧处理后断开的键在高氧氧化下会重新链接起来)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不足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1__VE_ITEM__① 污泥颜色变黑,处理效果变差
$1__VE_ITEM__② 污泥负荷增大,丝状菌容易繁殖,会出现污泥膨胀的现象
$1__VE_ITEM__③ 镜检污泥发现轮虫大量繁殖,钟虫纤毛虫等消失,菌胶团不透明
$1__VE_ITEM__④ 二沉池出水混浊,回流污泥反硝化泡沫增多,污泥和泡沫都变得黏稠

好氧池出现污泥膨胀现象的表现有哪些?
$1__VE_ITEM__① 出水颜色变深(有可能是丝状菌所至)
$1__VE_ITEM__② 污泥沉降性变差,污泥指数升高(SV30≥80~100,SVI≥ 150)
$1__VE_ITEM__③ 污泥沉降为整体沉降,上清液清澈,但出水COD会随着污泥膨胀发展而逐步升高,好氧去除率逐渐降低
$1__VE_ITEM__④ 镜检污泥丝状菌大量繁殖,大量伸出菌胶团外(菌胶团逐渐变瘦小,污泥结构变松散)
$1__VE_ITEM__⑤ 污泥沉淀后外观感觉到有松松的膨胀感(摇晃感觉污泥轻飘飘)
$1__VE_ITEM__⑥ 好氧池泡沫增多(有可能是丝状菌所至)
$1__VE_ITEM__⑦ 污泥颜色变浅(褐色变成类黄色)

好氧池会有哪些异常现象出现?
$1__VE_ITEM__① 好氧污泥发黑或者发白(溶解氧低或者过高)
$1__VE_ITEM__② 好氧池上清液混浊(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或者溶解氧过高导致污泥解体、溶解氧过低有机物未能氧化掉)
$1__VE_ITEM__③ 从二沉池回流的污泥泡沫变黏稠(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反硝化后活性变差)
$1__VE_ITEM__④ 好氧池泡沫增多(通过泡沫颜色、黏稠情况来判断是污泥本身发生变化造成的还是生产中添加的物质造成的)
$1__VE_ITEM__⑤ 好氧池去除率下降(具体分析原因:污泥活性情况、污泥负荷、溶解氧、污泥浓度、水温等)
$1__VE_ITEM__⑥ 好氧池污泥膨胀(通过加大排泥和调整营养料投加来控制,稳定进水量,保证溶解氧的充足和适合的水温)
$1__VE_ITEM__⑦ 好氧污泥做沉降比时上清液混浊细碎泥多(污泥负荷过高或者污泥解体,镜检污泥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小)
$1__VE_ITEM__⑧ 好氧微生物变少,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少(负荷过低或者过高、溶解氧不足、发生污泥膨胀、营养料不足)
$1__VE_ITEM__⑨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偏高而出水混浊且COD高(污泥负荷长期偏低,污泥解体、菌胶团被氧化,不消耗氧气)
$1__VE_ITEM__⑩ 污泥老化(导致污泥老化原因有泥龄长、负荷低等,污泥老化使出水变差,细碎泥、轮虫多,耗氧量增加)

二沉池会有哪些异常现象出现?
$1__VE_ITEM__① 出现浮渣浮泥(污泥老化或者污泥龄短,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
$1__VE_ITEM__② 出水混浊,COD高,发臭(好氧池溶解氧不足,好氧池停留时间短)
$1__VE_ITEM__③ 出水混浊,COD不是很高,细碎污泥多(好氧池溶解氧充足,污泥负荷小,污泥老化)
$1__VE_ITEM__④ 出水混浊,COD高,细碎污泥多(好氧池溶解氧不足,污泥老化,污泥负荷大)
$1__VE_ITEM__⑤ 出水清澈,COD高(好氧池污泥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1__VE_ITEM__⑥ 细碎污泥翻滚(好氧池污泥出现问题,建议增加营养料,调整合适的污泥龄)
$1__VE_ITEM__⑦ 二沉池泥层过高(好氧池出现污泥膨胀现象或者回流比小)
$1__VE_ITEM__⑧ 二沉池水面冒气泡(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
$1__VE_ITEM__⑨ 回流污泥发黑发臭带黏稠状(污泥停留时间过长,回流比小)
$1__VE_ITEM__⑩ 出水色度变深(物化效果变差、厌氧池效果变差或者好氧池污泥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好氧池污泥发生污泥膨胀时为什么会出现上清液清澈但是COD高的现象?
$1__VE_ITEM__① 丝状菌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大量的丝状菌有网捕作用,所以上清液清澈
$1__VE_ITEM__② 丝状菌大量伸出菌胶团外,阻隔了菌胶团得到充足的氧气,未能将有机物氧化转化成无机物
$1__VE_ITEM__③ 菌胶团得不到充足的氧气,繁殖活动减少,菌胶团变得瘦小,活性下降

厌氧池出水混浊是什么原因?
$1__VE_ITEM__① 厌氧池污泥负荷过高
$1__VE_ITEM__② 初沉池出水悬浮物多
$1__VE_ITEM__③ 厌氧池污泥浓度过高
$1__VE_ITEM__④ 厌氧池营养料不均衡
$1__VE_ITEM__⑤ 厌氧池进水水温过高

用惠菌聚EM活性菌处理污水的好处:

1、节约水资源、降低能耗和成本。
2、利用惠菌聚EM活性菌比一般净化槽处理污水,大大缩短曝气时间,提高工效。
3、治污效果显著,如:有机氮、金属离子、混浊度、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浮游生物)等均下降至国标以下,而DO(溶解氧)上升,水质得到改善。
4.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等,消除毒害。
5.抑制病原菌,消除异味,改善空气质量。

惠菌聚水产EM菌液在养鱼等水产养殖上的作用:
1、有效改良水质、促进残饵及其它飘浮有机物的分解、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有毒物质、增加水中溶解氧,促进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调控养殖池微生物生态结构;
2、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功能,预防病害,增进健康,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
3、迅速净化池底淤泥,平衡PH值,减少水产动物的应激现象,创造健康养殖水环境;
4、迅速稳定水色、培育有益菌与有益藻类。特别对因有机质富余而引起的黑水、浑浊水、红水等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⑨ 虾池的施工方法

1、单池面积一般在1公顷以下。因对虾密度大,池小,水深(1。5-2。5米),对虾分布相对均匀。从池水合理流动晌烂及除污的角度考虑,池形宜为正方形,且四角成弧形。也可为圆形。池壁铺设平面板,或混凝土结构。池底不设环沟,底四周略向中央倾斜。排水孔宜设在池中央,由铺设在池底面以下50厘米左右的多条0。1524米硬质塑料管道排水。

2、排水管在池中央处连接有多个筛孔的盲管。虾小时可以筛绢网封住,以免对虾逃逸排水管出口以连通器形式设在池堤之外,以控制水位,排出池底污物。长方形的虾池可以用设在短边上的排水管或排水闸门排水。

3、池底倾斜方向不在池中央而在排水管(闸)的一边,以便于池水全部排出。增氧机是池必备设施。具增氧和动水双重作用。其布设位置应与池形配合,以使池底尽可能大的面积无污物,并避免搅起已沉积的废物。

4、一般每池设4台功率1-2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分设在四个边附近,车轮动水方向与池堤平行,向同一方向转动,以搅动池水,使污物向池中央聚集,以便于排出。增氧机还可取钢梳式、叶轮式、充气式、喷水式等。

5、但不同的增氧机动水方向不同,应根据虾池构造及相应排水方式而合理选用。在底质差,如池底污染或酸性土质,或池水渗漏的虾池,可在池底面铺上地膜。这种方法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采用较多。

6、中国海南省1998年采用地膜养虾面积达10公顷以上,每公顷生产斑节对虾4500-6000千克。铺设地膜的虾池,单池面积1-1。5公顷,池深2。5米,水深1.8米,堤坡约1:1。

7、池底要夯实,地膜厚而坚固,接口以缝细机缝好(人工热粘合),铺满整个池底,并在池堤上压固,且与池底的增氧机水泥座充分黏合、封闭,严防漏水。膜上不放置任何物品,施肥后,藻类可长在膜祥谨桐上,形成藻床,使对虾生长良好。

8、地膜式虾池排水可以虹吸法将老水连同污物排出。精养池的进水更要经过严格处理。应设蓄水池,蓄水池具蓄水、沉淀、生物净化等多种作用。蓄水池对控制虾池环境十分有利,尤其在水质不稳定或间歇供水的地方更为重要。

9、精养贮水池应具有全部养殖所需水量的30%以上。提水设备的功率要求:能在4-6小时内把蓄水池注满。设置较大的蓄水池是预防病毒性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供水渠道容量宜大些,可使水在供水渠道里得到沉淀、净化,浮游生物在其内繁殖生长,化肥或生石灰等也可在渠道中使用。

10、尤其是当蓄水池水情有变,不宜使用时,水渠可起到暂时取代蓄水池的作用。供水渠道的高程应适当高些,以使海水自流人虾池。排水渠道应比虾池最低点低30-50厘米,以便自流排水。

11、废水最好经过处理后再排出。可建废水处理池,其面谨坦积一般为养殖池面积的8%-10%。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勿里洞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台湾人设计的池,设在离海面约50米的潮上带,单池面积0.5公顷,正方形,四角成弧,水深1.5米,泥砂底、池四周坡面以石块砌筑加水泥抹缝。每池设功率1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4台,呈环形排列,中央以2根0.1524米聚乙烯管排水。

12、另外,地下卤水与地表淡水在配水池内混合氧化、调节后向养成池内添加,配水池容量为养殖水体的1/3。

⑩ 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 养殖场污水如何处理

1、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中物理处理方法

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中对污水的物理处理其实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理想,但对于小范围的繁殖伙伴来说却是非常值得参考的。它主要是一种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化粪池过滤或沉淀污水,过滤出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它的缺点是仍有大量污染物残留,以后还需要进一步处理。

2、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中化学处理方法

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中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根据污水中污染物的组成来溶解物质或固化污染物。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氯化物进行水消毒,如将氯化铁倒入污水中浓缩杂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中生物处理方法

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中污水的生物处理是最环保、最彻底、最昂贵的方式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以达到净化水的作用,虽然污水中已有微生物。但由于它们的活动在污染后大部分已经消失,我们需要引入微生物。它唯一的缺点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净化,所以你需要购买能促进微生物活性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液,从而加速微生物的分解。

4、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中其他处理方法

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法中农场污水的处理方法很多,如活性污泥处理,生物过滤,生物分层,普通过滤,普通冷凝和沟壑。在许多情况下也使用这些治疗。可以用。我在这里举个例子,谈谈一般的过滤处理方法,一般是在农场附近挖一个水池,然后在污水的口中放一层滤膜,这样当污水是排出后,杂质将从水体中分离出来,从而可以达到一定的废水净化处理。

阅读全文

与如何更好排出养虾池污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树脂镜头和树脂加玻璃镜头的区别 浏览:74
我国城市污水的进水特征 浏览:941
废水的回收 浏览:688
涂料极聚酰胺树脂 浏览:285
日本陶瓷超滤膜 浏览:611
偷饮水机怎么判刑 浏览:266
反渗透膜怎么区分进水侧 浏览:394
污水处理厂通水运行的信息报道 浏览:889
奥迪老款机油滤芯怎么换 浏览:949
新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公司在哪里 浏览:465
美国陶氏470树脂价格 浏览:681
给宝宝忌奶用吃回奶药吗 浏览:599
有机氟化物废水如何生成的 浏览:899
花洒软管外面的水垢怎么去除 浏览:261
11年奥德赛机油滤芯在哪里 浏览:681
污水处理酸性水加什么变碱性水 浏览:623
饮水机聪明座透气孔有什么作用 浏览:877
自制烟筒烟过滤器 浏览:911
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什么 浏览:422
反渗透膜自控清洗系统 浏览: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