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花都湖的项目推进情况
新街河旧称横潭水,是白坭水下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同时又是新机场场外堤围西北和西中排洪渠的出水口,干流总长36.1km,总集雨面积423km2,其主要支流有铜鼓坑、铁山河、田美河、雅瑶涌、大陵河、天马河等。其干流由铜鼓坑、铁山河汇合后算起,沿途汇入田美河、雅瑶涌、大陵河、天马河,由东向西流经莲塘、新华街,于珠江水泥厂附近汇入白坭水。新街河干流整治段现状:已利用防灾减灾资金对新华街京广铁路桥上游至新机场场外排水渠河堤做过防洪整治,但从铜鼓坑、铁山河、机场排水渠汇入的来水及新街河一期整治范围内原有的垃圾填埋场溢出的水质不达标(在花都区环境监测站出具监测报告的监测结果看,各监测点位水质类别均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为劣Ⅴ类水质,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近几年,花都区也对新街河及田美河、铁山河、铜鼓坑等部分区域进行了截污,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主河道方面
1、橡胶坝至凤凰桥的新街河右岸,通过建成新街河截污管、凤凰路污水管道、凤凰泵站等污水工程实施了有效截污,有效截住了原直排新街河的横潭、大塘边、凤凰路、田美路的生活污水;
2、橡胶坝至广花路的新街河左岸,通过建成旧广花路、雅瑶中路等污水管道,有效对原直排新街河的雅瑶镇圩生活污水实施了截污;
3、在迎宾大道桥的南侧排污口,已通过迎宾大道污水管道、雅瑶中路泵站实施了有效截污,花都区环保部门已对北侧的排污口作了封堵。
(二)支流方面
1、田美河两岸,通过建成田美河截污管、天贵路、龙珠路、曙光路、桂花路等污水管道,有效地对原直排田美河的城区污水实施了截污;
2、铁山河是新街河的主要支流之一,2009年至2010年亚运集中治水期间,已通过建成铁山河截污管道、三东大道污水管,对其两岸居民、企业集中的凤凰村至商业大道段进行了截污整治;
3、铜鼓坑河上游已通过修建华辉路、G106、商业大道污水管道,有效将花山工业区的总排污口污水收集至新华污水处理厂。 花都湖整治段上游位于已规划的广州空港经济区范围,下游左岸为雅瑶镇,右岸为新华街,其改造后的湖面景色和天然地理位置是上天赐给全花都人民的一份厚礼,因此,建设花都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其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前起洪水调蓄作用的农田、鱼塘面积大大减少,势必增加花都城区防洪压力,从水利防洪角度来看,在迎宾大道上游扩大湖面,以收纳铜鼓坑、铁山河及新机场场外西北、西中排渠的来水是极其必要和重要的;其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利用天然山水打造亲水型生态长廊,为市民提供“城市生态休闲绿廊”和“滨水城市客厅”,是建设和谐社会、幸福花都、花园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三,随着新街河水环境的改善,新街河公园的建成,对提升两岸土地价值,升格区位城市功能以及发展空港经济起着助推器的作用;再者,通过新街河流域截污工程和建设花都湖,对改善广州城内的珠江水质也将带来诸多益处。
经专业规划设计单位论证,确定花都湖工程规划范围为京广铁路桥以上至铁山河与铜鼓坑汇流处的新街河主干流,工程全长约6.6Km,工程建设总面积约189hm2,建成后形成约1800亩的景观水面。工程计划:利用凤凰桥上游的跌水河势增建第三座橡胶坝,采用路堤结合的方式将堤围外移至规划路处,并在迎宾大道上游通过调整控规,利用铁山河与新街河右岸部分鱼塘,将右岸大堤按规划路外扩,形成花都湖上游亲水区湖面;利用新街河一期橡胶坝蓄水功能,将湖畔电站至老虎头段堤内原旧采石场形成的水塘包纳进来,形成花都湖中游观水区湖面;利用二期橡胶坝蓄水功能,将田美河与新街河在新雅大桥上游汇合,并整合秀全公园人工湖,形成花都湖下游亲水区湖面。同时,在下游铁路桥至二期橡胶坝之间,通过对现有鱼塘的修整美化,形成花都湖公园的生态区。
按照规划方案,本工程实行总体规划,分期(三期)建设。上报工程名称确定为“花都区新街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京广铁路桥上游干流)”,其中,京广铁路桥~凤凰大道为第一期,凤凰大道~迎宾大道上游300m处为第二期,迎宾大道上游300m处的上游段为第三期。工程已进入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项目估算总投资60228万元(其中水利工程建设费用45081万元,用地补偿费用15147万元),其中第一期工程投资为24318万元(不包堤内滩地征地青苗补偿费用),第二期工程投资为9906万元(其中征地青苗补偿费用为3752万元),第三期工程投资为26004万元(其中征地青苗补偿费用11395万元)。计划2012~2013年度实施第一、二期,2013~2014年度实施第三期。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工程级别为3级。
根据水务局制定的《新街河上游及其支流截污整治工作方案》,计划花都湖建设和上游及其支流截污整治2个工程同步实施。截污整治的计划是:将新街河流域上游及其支流截污作为2012年污水管网工程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计划新建污水管道16908米,投资约14358万元。工程分10个子项实施,其中清布村及周边工业区污水收集、龙口工业大道支管完善以及钟村污水收集3个工程,管道长度8838米,投资约8852万元,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和施工图设计,计划在2012年年初启动实施,其余7个子项管道长度8070米,投资约5506万元,计划在2012年年初启动立项、可研等前期工作, 2012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2011年11月底花都区委区政府上报了《关于请求苏泽群常委、常务副市长协调解决花都区有关问题的汇报》,得到苏泽群常委、常务副市长的批示,对推动新街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2011年12月4日,市政府谢晓丹秘书长召集专题会议,研究2012城市建设亮点的有关工作,其中“花都湖”作为2012全市“五湖”工程之一,花都区在会上作了工程推进情况的专题汇报。
2011年12月9日,广州市水务局张虎局长、欧阳明、骆宁安副局长等领导借参加市、区供水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之机,察看了新街河现场并仔细询问工程规划情况。
2011年12月13日,广州市水务局分管工程建设规划的陈楚龙、毛艳荣副局长等来我局调研,详细询问新街河工程规划情况,并对项目立项及资金筹措等工作给予指导。
新街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建设已得到广州市水务局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并被市水务局综合规划处编列入广州市“十二五”水务工程规划中。 由于工程规模大,需要多方努力争取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共同克服建设资金和规划用地等方面的困难。
1、资金困难:按照花都湖公园(含堤内河道综合整治及堤外市政与园林工程)总体规划方案,该项目需总投资10.05亿元(未计山体、河滩租地费用),其中,投资水利资金4.51亿元、征地资金1.51亿元、截污工程1.43亿元、市政与园林工程1.6亿元、青苗补偿0.8亿元、迁移坟墓0.2亿元。按照区级财政情况,水利资金方面只有争取大部分广州市财政水利专项资金,才有利于工程推进。
2、工程规划和用地:从我局与区规划分局交流的情况看,第一期工程范围为京广铁路桥~凤凰大道,该段满足已批准的花都城区控制性规划;第二期工程范围为凤凰大道~迎宾大道上游300m处,该段需要将现有堤围向外扩大,增加水面58亩,形成174亩水面,现设计方案采用堤路(规划路)结合的方式,该段基本满足已批准的花都城区控制性规划;第三期工程范围为迎宾大道上游300m处的上游段,该段需要利用铁山河与新街河交汇处右岸现有鱼塘,开挖形成400亩湖面,牵涉到一条跨新街河的南北走向规划路及一处污水处理厂规划用地的调整,这必需取得广州市规划、国土部门的积极配合。
此外,鉴于新街河水质现状,为彻底改善水质,除做好上游的截污工程外,综合治理新街河上游工业污水并关停排污不达标的重污染企业等工作也将迫在眉睫。
⑵ 广州花都有多少个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污水处理厂(在新华街万科天景花园那里)
狮岭污水处理厂(在狮岭107国道旁)
炭步镇污水处理厂
花东污水处理厂
我就知道这些了,希能帮到你,望采纳
⑶ 花都区炭步镇有污水处理厂吗如果有,在哪里求详细地址
炭步镇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炭步镇污水处理厂位于炭步镇港口大道以北,巴江河下游南侧,占地面积109亩,尾水排往巴江河。
⑷ 花都关停的染厂名单
遵循“健康、安全、活力、发展”的理念,将广州分为66个生态调控单元进行生态控制 ◆2005年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呈现健康状态,2010年呈现生态城市雏形,2020年建成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2005年GDP达4880亿元,人均 G DP达6.4万元,职工年人均工资达2.67万元 ◆2020年广州常住人口达1500万,人均预期寿命达77岁以上,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500人 大洋网讯 广州日报报道,遵循着“健康、安全、活力、发展”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基本理念,2005年的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即呈现健康状态,到2020年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将达到很健康水平。这是记者从昨天通过评审验收的《广州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中获悉的。副市长李卓彬主持了评审验收。据悉,规划将报市政府审批,由各个职能部门执行,今后进行城市建设时将贯彻这一规划要求。 该规划共投入约180万,始于2001年8月,以2000年为基本年进行研究,去年6月主体规划完成。昨天,来自高校、环保、规划部门的13名专家参加了评审验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有8名。国家环保总局认为该规划对全国尤其是特大城市的生态建设方向具有推广示范作用,厦门、宁波、杭州等城市正在仿照广州的做法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编制。 生态现状:处于亚健康状态 规划编写组长、北师大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杨志峰教授介绍了其规划理念: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衡量标准;生态安全是指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不受生态破坏影响的保障程度,其中潜在的生态安全格局十分关键;健康、安全的生态城市是充满活力的,提高活力水平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即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广州复合生态系统承载力,选择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人群健康状况等5要素23个具体指标,划分了病态、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很健康等5个评价等级,目前,广州城市生态系统主要处于健康和不健康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从2000年起用2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构建市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激发城市生态系统活力,培育城市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规划分2005年、2010年、2020年提出了三个阶段目标:2004年建成全国环保模范城将为广州生态型城市打下基础,2005年城市生态系统呈健康状态;2010年广州将基本达到清洁、优美和舒适的目标,呈现生态城市雏形;2020年将建成资源消耗动态平衡、生态型、现代化、国际性滨海城市,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其中,2015年实现生态型城市蓝图,2020年实现生态型现代化城市目标。 生态格局:打通南北生态通道 根据潜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山城田海”的自然特征为基础进行构建。具体而言,就是构建北部“三道绿色走廊”,打通纵贯南北的“生态大通道”,以促进生态流,并且南部的生态通道和珠江河面可将来自海洋的新鲜空气引入市区,建立各组团间的多组“生态隔离带”,重点保护城市绿心(万亩果园)和南部水网地带植被。规划还将广州市域生态系统划分为三个生态区(生态管护区、生态控制区和生态重建区),21个生态亚区和66个生态调控单元。此外,规划还制定了生态系统管育措施,比如在生态敏感地区建立固定观测点等生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等。 资源瓶颈:非汛期水质性缺水 规划对水、土地、大气、能源、森林、绿地等生态支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环境进行了分析规划。通过对广州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瓶颈分析,能源结构、水环境、绿地和森林系统都离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有一定距离,目前,广州主要的资源瓶颈是非汛期水质性缺水,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区和花都区,若保持现有资源供给和利用方式不变,水资源将成为广州市社会经济建设最主要的瓶颈。若根据该规划建设,2020年广州除能源结构仍需调整外,广州已满足生态城市要求。(记者 李婧通 讯员伍 庆禄) 广州2010年前森林公园达29个 生态格局建设:2005年建成200万亩生态公益林体系,到2010年全市建设自然保护区19个,森林公园29个,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功能的绿色屏障。在番禺沿海地带,将建设红树林风景区。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2020年达到50%。流溪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将沿河两岸3.34万公顷的农田建设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及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将按照“一条走廊、两条纽带、三个农业生态区”的格局,构筑广州市的“绿色生命线”。 环保和污染治理工程:除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外,2020年完成全部河涌的整治绿化,投入10多亿元在流溪河沿河中下游两岸建设1万公顷的绿色生态园,2010年前完成建成区雨污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划定大虎岛咸淡水鱼类产卵场保护区、虎门口至龙穴岛鱼虾繁殖与渔场保护区。大气污染防治方面,2010年市中心区民用气化率提高到96%。 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历史上形成的东圃、员村、石井、夏茅、槎头、南石头、鹤洞等集中工业区进行调整治理,将一部分乡镇工业搬迁入园,其余关停并转,不再新建、扩建工业项目,有计划地在东南部各园区形成重点工业基地,区内工业形成循环型发展模式,实现产品与原材料的循环利用,2005年前要初具规模,2020年实现全部工业入园。在产业布局上,花都区依托新机场发展服务业基地,从化发展创汇农业,开发无污染项目等。(李婧、伍庆禄) 广州生态城市支持系统建设 水资源水环境:2005年前,关闭和搬迁流溪河、增江、白坭河流域水源保护区内的所有禽畜养殖场,全市养殖场污水治理率要达到60%,2010年达到100%。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到2020年都要达到70%以上。 大气环境:扩大绿地覆盖率、合理安排建筑高度和密度、建筑物外表以浅色为主等措施来减缓热岛效应,而大气气溶胶与城市建筑的容积率(即疏密程度)成正比,所以要控制容积率,在控制建筑密度上,广州城市空间布局应坚持带状组团式发展,对高密度、高容积率区域实行生态隔离。 森林:采取措施保护好现有的2.69万公顷生态功能较好的林分;要引进树种改造约1.45万公顷生态功能差的林分;5.37万公顷生态功能中等的林分现为针叶林和混交林,应有计划地使其向针阔混交林演替。 绿地:建成区的绿地将采取以降低热辐射为目的的方案。扩大廊道内绿地面积,降低建筑密度以减少地面热辐射。 广州生态城市规划三大创新 1、规划理念领先,引入了城市生态足迹分析等先进理念,做到了与国际接轨。 2、区别于以往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定性描述,采用了遥感、 G IS、软件工程及信息集成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收集了大量数据,分析了广州生态系统的支撑能力及瓶颈。 3、规划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进行生态分区规划,特别是将广州划分为66个生态调控单元进行生态控制的方法,加之同步建立的数据库信息集成系统,使规划更具操作性。
⑸ 广州花都一鱼塘遭工厂污水污染,鱼群大量死亡,这事儿该工厂负责吗
我们都已经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情,就是在广东有一个鱼塘已经遭到了工厂的污染,这些让许多人感觉到什么难以接受这件事情。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都觉得这样的一个鱼塘,如果是因为工厂的污染,所以导致大量的鱼死亡的话,也会让人感觉到十分的可惜。毕竟我们都知道,对于这样的一个鱼群来说,它们本来是好好的待在这样的一个鱼塘当中,并没有因为外界的一些因素影响自己的生活状态。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无论在我们生活的什么时候,就一定要特别的注意我们周围的环境。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一些问题,所以对环境造成比较大的污染现象,也会让我们自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出现一系列的威胁。
⑹ 广州龙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广州龙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主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环保设备制造、环保物资供应一站式服务的环保处理专业化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广州。主要业务涉及石化行业处理设备、市政水务、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纯水设备、反渗透设备、给水净化、废气污染治理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机械格栅除污机、气浮装置、加药装置、刮泥机、冷却塔、滗水器、化学除油器、水力筛、砂水分离器、过滤器、输送机、浓缩机、生物滤池、软化水等等。暂无
法定代表人:胡小青
成立时间:2015-07-20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12100023347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富力金港新城金熙二街5号1005房(不可作厂房使用)(仅限办公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