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新全国没有疫情的城市
高风险区(11035个)
白云区白云湖街兵房街10栋
白云区白云湖街夏茅四矿工业区A7-A16栋
白云区大源街大源白路北街一巷2-5号,二巷1-5号(单号),三巷2号、4号,四巷1号;大源白路北街6号
白云区鹤龙街尹边三街一巷1号、13号
白云区嘉禾街太和01、02网格
白云区嘉禾街太和03-1网格,太和04网格
白云区嘉禾街太和03-2网格,竹仔园西街12号、14号、16号、18号、20号,西街四巷1-4号,西街五巷1-4号,西街六巷2号、4号,南岭置业大街5号 ;望岗陈屋墙街4号、6号,望岗陈屋墙街二巷1-12号
白云区嘉禾街长湴02、03网格,科甲02网格
白云区金沙街金御苑北区A3栋,横沙平乐街39号、41号、43号、45号,平乐十巷1号、3号,平乐十一巷1号、2号、3号,平乐十二巷2号;横沙心斋街4号、6号、8号、20号、22号,横沙大街53号、53-1号、53-2号、55号、57号、59号、61号、63号,横沙中约一巷1-7号,横沙中约三巷1-4号、6号、7号
白云区金沙街金御苑北小区A6栋
白云区景泰街机场东门27号、29号、31号、33号,机场东门自编A9号
白云区景泰街机场东门街1号豪泉大厦,竹园社区云雨楼机场东门街9号
白云区景泰街平安大街十二巷、十三巷、十四巷、十五巷、十六巷,云龙路2-18号
白云区均禾街罗岗环岗北路二横路5-11号(单号)
白云区均禾街清湖金铂广场,清湖步行街,清湖食街
白云区松洲街松南路33号、35号、37号
白云区棠景街汇景路58号、68号、73号、75号、78号、78号之3、78号之145、79号、81号
白云区棠景街明珠小区明月阁、明枫阁
白云区棠景街沙涌北汇景路90号
白云区棠景街怡程酒店;岗贝二街5号
白云区同德街鹅掌坦西街二十四巷15号、15-1号、17号、19号、19-1号、21号,二十八巷9号,三十巷6-1号、6号、8号、10号、10-1号、12-22号(双号)、22号之一;后街29-41号(单号),后街一巷1-10号、12号,后街三巷1-7号(单号)
白云区同德街鹅掌坦西街二十一巷28号、30号,二十三巷28号、30号,二十五巷26号、28号
白云区同德街南胜二横1号A座、B座,南胜二横2号,南胜三横1号、2号;新南二路38号及一楼商铺、42号及一楼商铺、49号之一、51号A座、51号B座、53号,新南二路大马路中间(10米宽)
白云区同德街上步村安庆巷1号、2号、10号、12号,墩和巷5号、7号、16号、18号 ,洪安巷8-16号(双号)、15-23号(单号);上步正中巷1号、2号、4号、5-7号、9号,上步大街39-45号(单号),平宁巷1-7号(单号)
白云区同德街上步墩和巷9号、11号、13号、15号、20号、22号、24号;上步前进巷32号B栋,上步安庆巷14号;侨德花园3号
白云区同德街上步允和巷16号、18号,盈居巷12号、14号、17号、19号,安步巷6-10号、12号、14号,正中巷11-19号(单号),上步大街48-52号(双号)
白云区同德街同德粤溪001-006网格区域
白云区同德街新南二路3号、5号、7号、47号、45号、49号,横滘南胜四横2号
白云区钟落潭镇福龙路79号,白沙商贸五巷3-8号,白沙商贸六巷3号、5号、7号,白沙商贸城,竹料商贸城,白沙前社八巷1号、38号(两栋)
白云区钟落潭镇石牙路1号集中居住区
番禺区大龙街颖川中路26号、莲塘坊一巷6号、八甲大街12号
番禺区大石街中心街以东、迎宾路以南、东风大街以西、南苑街以北的围合区域,东风大街13号、15号、17号、12号、4号、6号、8号、10号、11号,中心街一巷2号、中心街二巷2号、中心街2号
番禺区洛浦街广州碧桂园华苑小区18座
番禺区洛浦街沙溪村三村北街23号、25号、27号、32号、38号房屋,沙滘东路二巷5号、7号、7号之一、8号、10号房屋,三村中街三巷6号房屋,丽景园大街十三巷1号、2号、3号、4号房屋,丽景园大街十五巷1号、3号、5号、7号房屋,丽景园大街25号、27号房屋,东华路47号、东华路47号之一房屋
番禺区洛浦街厦滘村东至厦滘村兴华街十三巷、南至兴华街、西至厦滘北环路、北至瑞华街的围合区域
番禺区洛浦街上漖村古松坊大街三十九巷1号、2号、3号、4号、6号,古松坊大街63号、63号之三、65号之一
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南街9号、11号、11号之一、13号、15号、19号、19号之一、19号之二、19号之三,南街八巷2号、南街十巷1号至4号,南街十一巷2号、4号,南街十三巷4号、6号
番禺区南村镇锦绣香江花园布查特官邸三期三栋
番禺区沙湾街浴乎二巷13号,三巷13、14、15、16号
番禺区石壁街田心北一巷1号、2号、4号、11号,田心北二巷1号、1号之一、2号
番禺区石壁街田心北一巷1号、2号、4号、11号,田心北二巷1号、1号之一、2号
番禺区石楼镇西约一街一巷至西约一街8巷
海珠区赤岗街道赤岗二街1号大院3、4栋
海珠区赤岗街道华怡花园华怡路90、92号
海珠区赤岗街道佳兴大厦5-23层
海珠区赤岗街道景雅苑棋趣居D栋
海珠区赤岗街道客村社区
海珠区赤岗街道新港西路206号大院11、12、13、16、23、24、26栋
海珠区赤岗街道新港西路214号大院4、6、10栋,新港西路218号
海珠区赤岗街道新港中路468号77栋
海珠区赤岗街道愉景南苑乐天轩C座
海珠区赤岗街道愉景南苑小区礼贤轩A、B、C座,乐天轩A、B座,书雅轩A、B座
海珠区凤阳街道翠怡二街14号
海珠区凤阳街道叠彩园小区碧蓝轩1、2、3座,紫桦轩1座,棕榈轩1、2座,盈枫轩2、3座,绿榆轩1、2座,彩云轩8座,翡翠轩1、2、3座
海珠区凤阳街道叠彩园紫桦轩2、3座,碧涛轩1座,盈枫轩1座,金桦轩1、8、9座,彩云轩2座
海珠区凤阳街道动感华庭B座
海珠区凤阳街道凤岗脚92、96、98号
海珠区凤阳街道金紫里水边街二巷4、4号之一
海珠区凤阳街道康乐东片区(康乐东约大街以南,康乐东约新街横八巷以北,康乐涌以东,康乐东约新街横二巷以西)
海珠区凤阳街道康泰花苑2号楼
海珠区凤阳街道泰宁大街八巷15、17、18、20、22号,泰宁大街九巷17、19、21、24号
海珠区凤阳街道晓园花苑651号
海珠区凤阳街道逸景翠园东区倚翠轩A、B、D、G、H座,荔影居D座,绿雅居A、C座
海珠区凤阳街道逸景翠园东区倚翠轩C、E、F座,荔影居A、C座,翠林居A、B、C座,映月居A座,翠羽居C、D座,桂香居A座
海珠区凤阳街道逸景翠园西区御景轩A、B座,御豪轩B座,豪园居A座,碧桃居B座
海珠区凤阳街道逸景翠园西区御景轩D、E、G座,御华轩A、C座,华园居A、C座,豪园居C座,碧莲居D座,碧桃居C、D座,绿屿居B、D座
海珠区凤阳街道迎祥大街北二巷7、8号楼
海珠区凤阳街道珠江国际公馆
海珠区海幢街道安善里2号之一、2号之二、2号之三、4号
海珠区海幢街道富力朗逸轩
海珠区海幢街道天一酒店
海珠区华洲街道龙潭西环街西三巷3—8号,西四巷3、5、7号
海珠区华洲街道龙潭西环街西十二巷5、6、8—10号,西十一巷6号
海珠区华洲街道龙潭西环街西五巷5—8号,西六巷5、7号
海珠区江海街道德盛苑272号
海珠区江海街道敦丰路79号4楼安歆乐寓、金芙蓉会所
海珠区江海街道桂田北约、桂田南、金影、江贝社区(新港中路以南,敦和路以北,广州大道南以东,艺苑南路以西,除海珠科技创业园敦和园区外),赤岗街道珠影社区(新港中路以南,珠影大院以西,除新港中路344号大院、344号之二大院、326号大院外)
海珠区江海街道金聚街15号六福华庭D栋
海珠区江海街道金穗雅苑B10栋
海珠区江海街道锦鸿花园14栋
海珠区江海街道聚德北路13号A01栋
海珠区江海街道聚德花园A5栋
海珠区江海街道七星岗4号大院E2栋
海珠区江海街道新安街41号
海珠区江海街道新村东华六巷10号、12号、12号之一、14号
海珠区江海街道新村南华大街北六巷14号
海珠区江海街道新村西华大街21号
海珠区江海街道新村西华十巷7号405
海珠区江海街道新村中华大街东八巷3号
海珠区龙凤街道马涌直街西4号
海珠区南石头街道翠城花园20栋
海珠区南石头街道翠城花园23栋
海珠区南石头街道工业大道中404号大院2—5栋
海珠区南石头街道南箕南约一巷44号,南箕中约大街50号,南箕路翔凤一巷3-2
海珠区南石头街道星汇海珠湾星虹街7号5201-5206房、3-15层04房、17-32层04房、34-46层04房、48-55层04房。
海珠区南洲街道池滘西碌村北大街16号
海珠区南洲街道大塘涌以东,东明大街以南,聚德西路以西,兴旺钉珠、九头鸟餐厅连线及延长线以北围成区域
海珠区南洲街道东胜新街西七巷11、13、15号,西八巷12、14、16号,西十四巷1、2号,西十五巷1号
海珠区南洲街道后滘西大街32、34、36、38、39、40、41、42、44巷,后滘西大街40巷横二巷、四巷、六巷、八巷、十巷,后滘西大街42巷横一巷、四巷、八巷,后滘西大街44巷横一巷、三巷,后滘西大街64—88、90—120号,后滘北大街三、五、七巷,后滘北大街1—11号(单门牌),后滘西大街173—201号(单门牌),后滘大街1-34号(双门牌
海珠区南洲街道盛景花园凯悦庭B座 、凯雅庭A6座
海珠区瑞宝街道北约大街3、5、6号,北约一巷1、1之一、2—4号,北约二巷1号,北约三巷5号
海珠区瑞宝街道东宁大街6—8号,东宁三巷2号,东宁四巷1—3号
海珠区瑞宝街道东约大街4—6号,东约一巷15号之一,东约2巷13号之一、14—18号,东约三巷7、9、11号
海珠区瑞宝街道金碧花园二期47栋2—8楼01、06号房,金诚2街63号,金诚2街61—68号底商
海珠区瑞宝街道聚龙四巷10—13、15、17—21号,聚龙五巷7、8、10、15—19、19-1号,聚龙社八巷3-1、3号,九巷2号,十巷2—4号
海珠区瑞宝街道瑞安西八巷1—4号,瑞安西七巷1—3号,瑞安西六巷1—3号
海珠区瑞宝街道瑞宝北街26号11-13栋
海珠区瑞宝街道瑞宝北街四巷7、12、14、16号,七巷7号
海珠区瑞宝街道瑞海新村一巷4—6号、二巷4—6号
海珠区瑞宝街道瑞康新村一巷5—7号、二巷5—7号、三巷5—7号
海珠区瑞宝街道瑞祥四巷9号
海珠区瑞宝街道瑞兴新村六巷14—16号,五巷13—15号
海珠区瑞宝街道石溪南约东街南116—118、104—109号
海珠区素社街道佳大银湾A1-A4栋(东翠北街5、9、11、15号)及底商
海珠区新港街道富力千禧花园C座
海珠区新港街道海洋雅苑32栋53、54梯,38栋
海珠区新港街道海洋研究所3、8、11、14栋、研究生公寓
海珠区新港街道康怡苑11、13栋
海珠区新港街道康怡苑3、4、9、10栋
海珠区新港街道双子星城A、B、C、D座
海珠区新港街道顺华名庭4栋
海珠区新港街道顺景雅苑14栋
海珠区新港街道穗发花园17、29栋
海珠区新港街道新港西路176号后座2号
海珠区新港街道新港西路立新街23号
海珠区新港街道怡乐路60号之二
花都区花城街紫薇豪苑小区8栋、9栋
花都区狮岭镇军田村培正北路3-19号飞龙皮革区域
花都区狮岭镇军田村培正路新田库存里布商行区域
花都区狮岭镇祥兴街89号区域
花都区新华街大陵新村4巷13号附近区域
花都区新华街横潭村顺景小区B座3、4、5梯,C座4梯7、8单元
花都区新华街横潭大街大巷11号
花都区新华街杏林花园小区
花都区新雅街新村雅新西二十三巷1、3、5、7号,二十五巷1、3、5、7号,二十七巷1、3、5、7号,雅新西路23号、25号、27号
花都区新雅街自由人花园一期8栋
花都区秀全街大㘵村聚龙庄一巷5号祥富雅居区域
花都区雪域澜庭A1区
荔湾区白鹤洞街鹤洞路211号、213号、215号、217号;鹤洞路三巷74号;保利·葛洲坝海德公馆1栋-11栋
荔湾区白鹤洞街鹤翔里大院6号、7号、8号
荔湾区彩虹街中山八路6号之二、中山八路8号
荔湾区彩虹街周门路18号彩虹寓
荔湾区昌华街仁威庙新街18号、21号、23号、23号之一、25号、26号、26号之一、27号、28号、30号、32号、34号、35号、37号、39号、41号、43号、54号;仁威庙前街80号之二、82号、84号、86号、88号
荔湾区东沙街南漖社区西社街以南、涌边街以西、观涛路以北、玉兰路以东所围合区域
荔湾区多宝街蓬莱路蓬莱西约13号、蓬莱西约15号
荔湾区逢源街存善东街15号、存善东街11号、存善东街13号、存善东横街2号、存善东横街4号、存善东横街6号、存善东横街8号、存善东横街10号、耀华西街9号、耀华西街11号
荔湾区逢源街中山八路31号之一、之二
荔湾区海龙街南新约西街以北,南村大街、南村塘、江尾支涌3(南村涌)以东,南村南新街以西,二友工业区、江尾支涌3以南所围合区域
荔湾区环市西路以南,广三铁路以西,广雅路以东,广雅中学北围墙以北,广雅中学西北门至环市西路路段以东所围合区域
荔湾区龙津街中山七路187号C2栋;中山七路189号C1栋
荔湾区南源街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西村水厂主马路以北,广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主马路以西,广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一横路以南,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西村水厂东侧围墙以东所合围的区域
荔湾区南源街环市西路水厂路5号38栋
荔湾区桥中街桥中南路4号德威堡广场(桥中南路西南,坦尾路150号西北,坦尾路138号东北,双桥路以东南);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东南面围墙以南,桥中南路以西、以南,坦尾南路以西、以北,珠江沿岸以东、以南所围合区域(除沙面小学、万科柏悦湾T9、T10、T11栋外)
荔湾区石围塘街塞坝口社区芳村大道西174号
荔湾区西村街道全域
荔湾区站前街道全域
南沙区东涌镇大简村简南东街五巷107、108、109号
南沙区东涌镇市鱼路184号
增城区新塘镇东至江府大道、南至沿江大道、西至六角涌、北至规划三路的合围区域
➤点击查看完整【全国高中低风险区名单】:点击查看
✔中风险区(1084个)
白云区大源街大源南路109号之一、109号之二、109号之三、109号之四、111号
白云区鹤龙街鹤北街北六巷1-6号,鹤北街北七巷2号、4号,鹤北街41-45号(单号)
白云区鹤龙街鹤北街北一巷至北六巷,鹤北街28-47号,鹤北中街2-8号,鹤北中街一巷至三巷,鹤北街公园北
白云区鹤龙街鹤群街一巷1-6号、6号之一,吉祥街一巷6号、8号
白云区鹤龙街鹤泰路18号,鹤泰路20号A栋
白云区鹤龙街鹤新路15号、17号、19号,鹤泰路六巷16号、18号、20号,鹤泰路七巷15-20号;黄边南街一巷4号、6号、8号,二巷4号、6号、8号,三巷4号、6号、8号
白云区鹤龙街黄边凝香里10-22号,黄边居安里二横巷1-5号,仁厚里14-20号(双号),柿园北七巷7号
白云区鹤龙街彭上南路18号、20号,彭上新村东路2号、4号,彭上新村南十一巷15号、南十二巷15号
白云区鹤龙街西周街38号、40号、42号,东三巷1号、2号,东四巷2号
白云区鹤龙街尹边齐兴路4号,尹边西街33号-1;尹边三街三巷1号,三街15号
白云区鹤龙街员村中街东六巷20号、24号、30号、33号,东七巷18号、25号、27号、29号
白云区黄石街全域(除高风险区域外)
白云区嘉禾街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白云区江高镇江村桥观街1号、2号、3号、4号,江村桥观街二巷3号
白云区金沙街横沙村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白云区金沙街横沙村全域(除高风险区域外)
白云区金沙街环洲二路39号、41号、43号
白云区京溪街麦地经济社麦华后街以西区域
白云区京溪街圣地摩坊公馆17栋、18栋,梅花园新村C2栋
白云区均禾街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白云区龙归街南岭村岗埔路8号;永兴西街1-7号(单号)、8-16号(双号),永兴西路二巷5号、6号之一、7-14号,中一巷3-11号(单号),西一巷11号、13号
白云区龙归街新墟南街12号、14号、15号、17号,新墟南五巷2号,桥头南八巷34号
白云区人和镇全域(除高风险区域外)
白云区三元里街隆泰逸品君庭小区1-4栋
白云区三元里街三元里村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白云区三元里街松柏大街七巷1-2号, 八巷1-4号,九巷1号,十巷2号、4号
白云区三元里街松柏新村十七巷12-16号(双号),十九巷11-16号
白云区石井街全域(除高风险区域外)
白云区石门街红星村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白云区石门街红星文昌街1-11号、13号,万福街29-37号(单号)、44-48号(双号),万福七巷1-8号、10号、12号、14号、18号,万福八巷1-6号,刘前大街六巷12-26号(双号)、22号之一
白云区石门街水悦城T2栋;南便九巷34号、38号、40号,南便十巷31号、33号、34号、34号之一、35-38号、38号之一、40号,42号,南便十一巷24号、28号、30号、34-40号(双号),西岐东街10号、12号、14号
白云区松洲街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白云区棠景街机场西社区(除高风险区域外)
白云区棠景街沙涌北二巷42号、48号、52号,三巷12-18号(双号)、19-27号、29-61号(单号),四巷13-23号(单号)
白云区棠景街棠溪村百顺社区、祥岗社区,除高风险区域外
白云区棠景街棠下西街一巷16号、17号、20号、23号、24(22)号、25-29号、31号,二巷7号、8号、10号、11号、12号、14号、15号,三巷8号;合益社区正升雅境A栋、B栋、C栋
白云区同德街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白云区同和街榕树头路137-149号(单号)、149-1号、149-2号、149-3号、165号、165-1号
白云区同和街握山西街34号、36号、38号、40号、40-1号
白云区新市街保利紫云C1栋
白云区新市街大埔村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白云区新市街黄沙岗全域(除高风险区域外)
白云区新市街西约一巷37号-西苑路45号-西苑路39号-西约二巷43号-西约一巷37号合围区域
白云区新市街小坪村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白云区永平街新世界云逸A4栋、A5栋
白云区云城街北门东街十八巷7-13号(单号)、二十巷7-13号(单号)、二十二巷7-13号(单号)
白云区云城街明珠花苑明泰A栋、B栋、C栋
白云区云城街塘边大街11号、12-16号、16号之一、16号之二,17号、18号,18号之一,18号之二,19号、20号、20号之一、21号、21-1号、33号
白云区云城街萧岗花园社区001网格全域
番禺区大龙街(除高风险区外)
番禺区大石街
番禺区洛浦街
番禺区南村镇(除高风险区、临时管控区外)
番禺区沙头街
番禺区沙湾街(除高风险区外)
番禺区石壁街(除高风险区、临时管控区外)
番禺区市桥街北郊村1巷2~4号、2巷2~4号、3巷2~4号
番禺区钟村街
海珠区赤岗街道全域(除高、中风险区外)
海珠区凤阳街道叠彩园(除棕榈轩1、2座,碧蓝轩1—3座,紫桦轩1—3座,碧涛轩1座,盈枫轩1—3座,绿榆轩1、2座,金桦轩1、8、9座,彩云轩2、8座,翡翠轩1—3座外)
海珠区凤阳街道瑞康大厦
海珠区凤阳街道逸景翠园东区(除倚翠轩A—H座,荔影居A、C座,翠林居A、B、C座,映月居A座,绿雅居A、C座,翠羽居C、D座,桂香居A座外)
海珠区凤阳街道逸景翠园西区(除御景轩A、B、D、E、G座,御豪轩B座,御华轩A、C座,豪园居A座,华园居A、C座,碧桃居B、C座,碧莲居D座,绿屿居D座外)
海珠区华洲街道聚德路—映东车行北墙—河道—聚德南路—聚德路连线以东,聚德东南街以南,江海大道以西,新滘中路以北围成区域(除高风险区外)
海珠区江海街道敦和路183号,琓美逸品酒店,海珠科技创业园(敦和园区)
海珠区江海街道金影小区(除C栋底商、D栋外)
海珠区南洲街道聚德南路、聚德西路、新滘中路与河道围成区域(除高风险区外)
海珠区南洲街道森语星园小区
海珠区南洲街道上涌以东,兴旺钉珠、九头鸟餐厅连线及延长线以南,聚德西路以西,新滘中路以北围成区域
海珠区瑞宝街道瑞宝东约、南约和北约社区(除高风险区外)
花都区花城街(高风险区除外)
花都区花东镇
花都区花山镇
花都区新华街(高风险区除外)
花都区新雅街(高风险区除外)
花都区秀全街(高风险区除外)
荔湾区彩虹街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荔湾区昌华街
荔湾区多宝街
荔湾区逢源街(除高风险区外)
荔湾区华林街
荔湾区金花街(除高风险区外)
荔湾区岭南街
荔湾区龙津街(除高风险区外)
荔湾区南源街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荔湾区桥中街(除高风险区外)
荔湾区沙面街(除高风险区外)
荔湾区石围塘街芳村大道西627号-芳村大道西677号(单数)
南沙区东涌镇全域(除高风险区、大简村、西樵村、大同村、太石村、小乌村、马克村外)
增城区新塘镇全域(除高风险区外)
㈡ 广东有几个污水处理厂
广东省东莞市市区污水处理厂
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市区污水处理厂(含市区粪便无害化处理站)
位于南城区石鼓村王洲,占地面积16.21万平方米,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为20万吨、清掏的粪便150吨,是东莞市目前采用二级处理最大的一间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唯一的一座粪便无害化处理站。该厂厂区外管辖有新基污水泵站、珊洲河污水泵站两座。是一个全资的国有企业。污水、粪便收集范围:莞城区、南城区、东城区的全部、万江区南面组团的生活污水和这四区的清掏粪便。服务面积62.95平方公里,服务范围现状人口49.96万人。
该厂概算总投资 6 亿元,其中厂区投资 2 亿元,管网投资 4 亿元。厂区、管网全部由东莞市财政投资兴建 , 分两期建成,其中一期于 2001 年 9 月动工, 2002 年 6 月投入试运行,采用厌氧—氧化沟工艺( A/O 工艺) , 处理能力为 10 万吨 / 日;二期于 2003 年 9 月动工, 2004 年 8 月 28 日 投入试运行,采用缺氧、厌氧—氧化沟工艺( A2/O 工艺),处理能力为 10 万吨 / 日。截污主干管总长度为 14.77Km ,管径为 D 1400mm 至 D 2600mm ;支干管总长度为 4.9Km ,管径为 D 300mm 至 D 1600mm 。
该厂处理后的污水,经市环保监测站抽样检验,符合污水综合排放国家一级( GB18918-2002 ) B 标准和广东省( DB4426 - 2001 )一级标准。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王建卫
电话号码(传真):2982617
邮政编码:523000
企业所在地址:南城区石鼓村王洲
公司成立时间:2002-12-31
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为该市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5万m3/d,占地14 ha,总投资1.4亿元,服务范围1289 ha,服务人口约60万人。该工程由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获广州市环保科研设计一等奖、广东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和国家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除磷脱氮活性污泥法(简称A2/O),于1989年11月底全面建成投产,经多年的运行证实,处理后出水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使该厂附近的珠江河段水质明显好转,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程内容包括:(1)污水泵站,澳口泵站污水泵房内设6台水泵(5用1备),总抽升能力9.6万m3/d,将驷马涌区污水抽送至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荔湾泵站内设4台水泵(3用1备),总抽升能力5.76万m3/d,将荔湾涌的污水抽送至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2)污水处理厂设在广州市西郊大坦沙小岛上,占地200亩,荔湾泵站和澳口泵站抽升的污水经压力管道过河送到厂内。
厂区污水处理分为初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初级处理由沉砂池、初沉池组成,去除较大颗粒的有机物;二级处理采用生物除磷脱氮活性污泥法,由生物反应池、二沉池和接触消毒池组成,在厌氧、缺氧、好氧的环境下,通过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达到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及氮和磷的目的。污泥处理厂区预留了污泥消化的用地,但考虑到广州城市污水中有机物质含量低的特点,设计采用了生污泥直接脱水的工艺,由污泥浓缩池、污泥贮池及污泥脱水机房组成,可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浓缩和机械脱水后,使污泥含水率从98%左右降至75%~80%,成为干污泥饼后运至卫生填埋场,与垃圾一起作卫生填埋处理。
工程特点:(1)根据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离西村水厂水源较近)水质中氮、磷污染严重的特点,在国内首次选用了国际上先进的除磷脱氮工艺。(2)设计中选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如微孔曝气器、潜水泵、水下搅拌器及污泥脱水机等使处理能耗降低。(3)在复杂的溶洞石灰岩地区建造大型池体,建成后没有出现渗漏和裂缝。(4)自动化程度较高,设备按程序控制,由中心控制室通过计算机记录和控制,监测内容包括pH、SS、MLSS、温度、泥位、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5)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合理紧凑、绿化程度高,环境优雅,深受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区 号:020
电 话:020-81754527
地 址:双桥路坦尾大街
广州西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西朗污水处理厂(一期)占地113033m2,建筑面积17058m2,设计处理能力20万m3/d,采用改良A2O工艺,具有较好的脱磷除氮功能。项目投入运营,将有效地收集和处理芳村区全部污水及海珠区部分污水,改善珠江广州河段的水体,保护广州市西村水厂、石门水厂、小洲水厂和石溪水厂取水点的水质,优化投资环境,从而提高广州人民的生活质量,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
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每天22万吨;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2万吨;猎德三期于2004年动工,2006年9月26日实现了通水试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0万吨。我厂一期工程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生物处理工艺,二期工程采用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三期工程设计采用改良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厂外共设有东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东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东濠涌泵站还承担了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的任务。厂内主要的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浓缩池、脱水机房、接触池等。污水由厂外泵站输送到厂区后,经过厂内提升泵房的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再经离心式潜水泵提升进入厂区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经沉砂处理后的污水分别进入一、二期生物反应池处理,再经过二次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目前,该厂已经建立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位一体的科学管理体系,规范生产和安全等各方面工作,确保了处理水量任务的完成和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排放。自从猎德污水厂投产后,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2006年12月5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猎德厂一、二期污水处理总量已经达到1.6512亿吨,提前25天圆满完成全年1.64477亿吨的生产任务,处理出水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B标准。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中的第二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负责收集处理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部分污水,服务面积为1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15万人。
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每天22万吨;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2万吨;猎德三期于2004年动工,2006年9月26日实现了通水试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0万吨。我厂一期工程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生物处理工艺,二期工程采用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三期工程设计采用改良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厂外共设有东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东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东濠涌泵站还承担了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的任务。厂内主要的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浓缩池、脱水机房、接触池等。污水由厂外泵站输送到厂区后,经过厂内提升泵房的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再经离心式潜水泵提升进入厂区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经沉砂处理后的污水分别进入一、二期生物反应池处理,再经过二次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 公司法人:周曼琪
• 员工人数:150 人
•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临江大道501号
• 邮政编码:510655
• 联系电话:020-38890399
• 公司传真:38890803
•广州市番禺区前锋净水厂
前锋净水厂位于番禺区石基镇前锋村,总占地面积300亩,规划污水处理规模为40吨/日,分四期进行建设,第一期10万吨/日,第二期10万吨/日,另预留第三、四期各10万吨/日处理量的建设用地。该项目经广州市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2001年3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4.2亿,其中厂区工程2亿元(利用国债0.82亿元),配套截污工程2.2亿元。
厂区工程由厂内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沉砂池、组合交替式生物处理池(UNITANK反应池)、接触消毒池、污泥储泥池、污水浓缩胶水机房、鼓风机房、变电房、综合办公楼等组成。厂外截污工程盖市桥中心城区、石基和沙湾镇中心区,截污干管长52公里,截污闸8座,提升泵站4座。
本项目引进比利时史格斯公司的UNITANK?专利技术,采用组合交替式A/O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具有除磷脱氨氮功能,也可对排放污水进行消毒处理。出水水质执行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和《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主要排放指标为(单位:mg/L):BOD5≤20、CODcr≤60、SS≤20、NH4-N≤10。
工程设计由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承担;工程监理、设备采购与安装、土建施工采用公开招标形式选定承包单位,湖北省中南市政工程监理公司中标负责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监理工作,广东省四建、广州市四建、广州市建筑集团等单位承担土建工程施工,深圳中兴新设备通讯公司和中国通用机械总公司总包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工作。主要的处理设备和关键技术由国外引进,一般设备由国内制造。
项目营运管理按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模式进行,以国际公开招标的形式靠选择营运商,吸引了法国威望迪水务公司等国内外单位参与竞投,最后由深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负责厂区和管网的营运与维护工作,承包期五年。
目前,第一期10万吨/日处理量的土建和设备安装工程已基本完成,即将进行设备调试和试运行。预计2004年第二季度全面投产后,市桥中心城区及石基、石楼、沙湾镇中心区的大部分生活污水可以得到处理,区内环境质量将会明显改善。
法人:梁柱
主营:污水净化
电话:84611726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前锋村
经济类型:国有企业
生产产值:300-500万
人员数量:22人
开业年份:1999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东区厂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污水处理厂(现改名为东区水质净化厂)工程为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设的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8200万元,实际工程投资约7000万元,其中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490美元。该工程于2002年2月破土动工,2003年5月竣工验收,曾获广州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的称号。
一、 服务范围及出水标准
东区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服务面积共计7平方公里。东区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较小,厂址位于东区宏光路以南,南岗河以西的一块三角地块上,总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
目前东区的排水体制为分流制,雨水与污水各自成系统,分别排放。污水来源主要有区内电子、食品、钢铁、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及生活区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9万M3/日,其中一期的设计处理量为2.5万M3/日,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设计进水及出水水质为:
主要污染物 设计进水水质 设计出水水质
BOD5 200mg/l ≤20 mg/l
CODcr 400 mg/l ≤60 mg/l
SS 250 mg/l ≤20 mg/l
NH3-N 25 mg/l ≤15 mg/l
PO43- 5 mg/l ≤0.5 mg/l
二、处理工艺及流程
针对东区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高效节能、简便实用、节省占地”的原则,确定了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机理是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不同池子中产生不同生物条件,使污水在不同空间完成其生化处理阶段转变为在同一生物池中通过在不同时间创造不同的生物环境,使污水在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完成其生化处理过程。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通过进水—曝气—沉淀—撇水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时间约为4~6个小时,污水在反复的厌氧、缺氧、好氧环境中完成脱磷脱氮。
本工艺生物池为曝气头曝气,可大大提高供氧效率,并可增加生物池水深,减少了占地面积。同时由于生物池为完全混合式生物池,可以省掉一沉池。通常其他工艺中的二沉池、回流泵房在此工艺中也被省掉,因此其处理工艺流程大大缩减。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 号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1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036.33
2 年经营成本 万元 575.66
3 单位生产成本 元/m3 1.14
4 单位经营成本 元/m3 0.63
5 年电费 万元 176.34
6 单位水量电耗 Kw.h/m3 0.19
7 单位水量投资 元/m3 2800
8 工程总投资 万元 7000
9 其中:外贷 万美元 490
10 国内配套资金 万元 2800
四、工程特点
1、设备先进。东区污水处理厂是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设的项目。厂内的主要设备都是通过国际招标的方式挑选出来的在国际上有名的品牌和最先进的型号。设备的供应产商包括Siemens、ABB、Netzsch、Andritz、ProMinent、KSB、AGRE、Spirac、Heideco、Huber、Burbach、Technofluid、Nopol、E+H、COMPAQ、Hach、WTW、Sartorius、Zeiss等。
2、自动化程度高。自控系统采用了最先进的profibus总线控制,远程三级控制。实现了进出水浊度、进出水PH、溶解氧、液位、流量等的在线监测,配备了进出水口24小时自动取样器。中控室选用了基于Microsoft Windows的32位面向对象的图形人机界面的应用软件开发软件Wonderware InTouch 7.0以及全自动的记录系统ACRON,能通过人机界面选择对工艺生产线进行半自动或全自动控制,通过在计算机修改工艺参数的设置值进行工艺调度,保证出水水质。厂界及办公室范围设置了红外对射双监系统,生产车间设置了摄像头监测,在中控室中就能随时观察生产线的情况,一改污水处理厂需要大量工人的传统,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全自动的记录系统提供生产状况的可追溯性,为统计进水水水质数据,总结运行经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3、封闭式生产车间。东区污水处理厂为全国最早采用钢结构上盖的污水处理厂,不仅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也使污水厂的外观给人于现代化工厂的感觉。
韶关市第一污水处理厂
此项目是广东省蓝天碧水工程之一。项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程序进行的,经专家评委评审决定市阀门机械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总承包该项目的勘察、设计、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试运行、人员培训等。工程项目占地约2公顷,控制用地约7公顷,建设规模首期为每日处理污水1.5万立方米,二期建设规模增至每日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由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污水处理采用先进、成熟的生物化学(活性污泥法)工艺,该工程的建设对保护和改善市区西河二水厂、十里亭水厂和五里亭水厂饮用水水源,提高市区环境质量,优化投资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滨河污水处理厂
该工程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二号大院滨河污水处理厂内,占地面积13.87公顷,服务面积为罗湖区西部和福田区东部约27.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54万人,日处理污水30万吨。
工程总投资4.5亿元。
深圳市滨河污水处理厂第二期工程活性污泥法二级污水处理系统于1987年竣工。该系统主要处理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水量2.5万m3。经过十几年的运行,我们根据现有设备的特点,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深圳市污水水质特点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法,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污水处理工艺最新发展趋势,积极探索进行旧设备与构筑物改造的最佳途径。
1 设计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参数:
进水水质:BOD5=200mg/L,SS=240mg/L;
出水要求,达到国家二级处理排放要求,即pH=6.5-8.5, SS小于30 mg/L, BOD5小于30mg/L, CODCr小于120mg/L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滨河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1) 粗格栅 机械格栅的栅条间距采用20mm。
(2) 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的前端设置细格栅,格栅的间距为10mm。沉砂池原设计成多尔沉砂池形式,由砂泵将水砂混合液吸入分离槽进行水砂分离,后由于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按照平流池的形式进行了改建,采用机械刮砂机进行除砂。
(3) 初级沉淀池 初沉池是2座25m直径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池边水深3.14m,沉淀时间1.5h。设计去除悬浮固体60%,去除BOD5负荷25%~30%。
(4) 曝气池 曝气池分为2组,每组4廊道,两组池并联使用。总有效容积8350m3,水深6m。水力停留时间8h,污泥负荷0.2kgBOD5/(kgMLSS•d)。
(5) 二级沉淀池 二沉池是2座直径30m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池边水深3.97m,沉淀时间2.5h。
(6) 污泥回流泵站 二沉池活性污泥回流采用3台700mm螺旋回流泵,回流率85%,无备用。
(7) 脱水机 污泥脱水采用带式脱水机,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但卫生条件较差。
2 净化机理和工艺特点
普通活性污泥法作为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是处理效率较高的污水处理方式。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其中细菌主要又以菌胶团和丝状菌状态存在。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培养一定浓度的、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活性污泥,是运转的关键,也是保证出水水质的关键。
3 进水水质
深圳滨河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波动比较大,进水BOD5浓度最高450 mg/L,最低80 mg/L,进水的BOD5浓度在100mg/L~200mg/L之间的频率为54%,进水的BOD5浓度在200mg/L~300mg/L之间的频率为26.5%,进水的BOD5大于300mg/L的频率约10%。平均进水BOD5浓度190mg/L。进水SS浓度在120mg/L~240mg/L之间的频率为76%,进水SS浓度大于240mg/L的频率为24%,平均进水SS浓度146mg/L。最高进水CODCr浓度2000mg/L,最低进水CODCr浓度200 mg/L,平均进水CODCr浓度大于380 mg/L。进水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污泥。
4 运行情况
深圳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3℃,夏季最高月平均气温是28℃,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是15℃,四季温差较小,城市污水的温度适宜微生物的繁殖。
滨河污水处理厂进水以生活污水为主,只有少量的工业废水,进水BOD5/ CODCr大于0.3,污水的生化过程较易进行。进水CODCr的异常变化能够反映出进水BOD5的异常变化。
滨河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经常有漂浮物、淤泥、建筑砂石。原设计使用的多尔沉砂池配砂泵的运行方式不合适,砂泵经常堵塞,多尔沉砂池的停留时间过长,沉淀物含泥量过大,原设计使用的砂水分离器不能很好地脱水,造成了生产运行的困难。
后根据实际进水水质状况,将多尔沉砂池按平流池的原理进行了改造,降低了出水堰板高度,增设了曝气管,改用简单高效的机械刮砂方式,解决了砂水分离的困难,减少了污泥的沉降。
经过初级沉淀,SS的去除率达到56.2%,BOD5的去除率达到45.8%,CODCr除率达到51.2%。初沉池出水中SS浓度平均为64mg/L,BOD5浓度平均为103mg/L,CODCr浓度平均为185.3mg/L。因为进水中悬浮污泥的含量大,所以初级沉淀对悬浮物有机物的去除率比设计值高。由于部分进水水质超过设计标准,在初沉池出水中SS浓度超过设计值的频率为8.4%;出水BOD5的浓度超过设计值的频率为13.4%,形成对曝气池的冲击负荷。
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活性污泥的组成既有菌胶团又有丝状菌。活性污泥的生长受营养物质、水温、pH值等因素决定。活性污泥的浓度是影响污泥负荷的内在因素。
曝气池污泥负荷N(kgBOD5/(kg MLSS•d))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式:
N=QLa/(XV)
式中Q--污水流量,m3/d;
La--曝气池进水BOD5浓度,mg/L;
X--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mg/L;
V--曝气池体积,m3。
滨河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维持在1000mg/L左右,曝气池的污泥负荷平均 为0.31kg BOD5/(kg MLSS•d),大于设计值。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是影响二沉池出水水质的重要因素,将活性污泥的沉降比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取决于进水水质如pH、营养物质、水温以及二沉池设计参数等因素。监测结果表明,曝气池的污泥沉降比SV小于40%时,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降良好。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在900mg/L以下时,丝状菌有机会大量繁殖。丝状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强,丝状菌的增加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甚至强于菌胶团占优势时的活性污泥,但泥水分离能力较差,对二沉池出水SS的影响很大。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低于800mg/L时,丝状菌会引起严重的污泥膨胀。在实际生产中,以污泥沉降比40%为参考值,结合微生物镜检,可以预防污泥膨胀。低浓度运行的活性污泥法比高浓度运行时容易引起污泥膨胀。
5 出水水质
深圳滨河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对有机物、悬浮物能够高效率去除,BOD5、SS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出水BOD5、SS满足国家二级处理排放标准,低于30mg/L;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出水CODCr低于120 mg/L,出水CODCr平均为32.88 mg/L,出水CODCr浓度在60mg/L以下的频率为89.2%。
6 运行管理
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进水水质的经常性变化,波动较大,为维持曝气池稳定运行,随着进水水质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参数是维持运行稳定的关键。通过长期的运行实践和对水质分析结果的规律性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当出水BOD5、SS大于20mg/L或曝气池活性污泥沉降比大于40%时,运行工段需要及时调整污泥回流比,以维持活性污泥的正常性能。
出水CODCr与出水SS、BOD5具有趋势相关性,而进行CODCr和SS的测量比较迅速,进行BOD5的测量有滞后性。当出水CODCr大于60mg/L时,适当调整污泥回流比、增加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保持有机物去除效果,维持稳定运行。
7 总结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污水处理方式,能够高效去除有机物,停留时间长的活性污泥法还具有硝化功能,但传统活性污泥法在运行中容易引起污泥膨胀,低活性污泥浓度运行时抗冲击负荷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将传统活性污泥法改造成A/O法或运用氧化沟进行污水处理,运行更稳定,增强了抗冲击负荷和抗污泥膨胀的能力,也容易实现自动化管理。
•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滨河大道2号大院610房
• 邮政编码:518031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南山污水处理厂
南山污水处理厂隶属于市排水管理处,位于南头半鸟月亮湾畔,是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圳市给排水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建设,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设计院设计,深圳市市政工程公司等单位施工;于1988年3月动工,1989年11月竣工投产,一期工程规模5万,投资4500万元,其服务范围为南头、南油以及蛇口的部分地区,服务人口为8.5万人;二期工程于1989年12月动工,1997年6月25日海洋放流管及厂区污泥部分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部工程完工后服务人口为121.68万,污水处理为73.6万m3/d;占地面积15.416公顷。
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是将福田区皇岗路以西的城市污水通过截流管(渠)系统输送到南山污水处理厂,经一级处理后,再用水泵加压送至妈湾,通过工作井进入海洋放流管,经扩散器均匀地将污水排入珠江口深海,利用海水巨大的稀释自净能力来满足环保要求。此工程包括从皇岗路到排海口的截污主管(渠),长32.04km,滨河、新洲、凤塘、后海、前海、登良等六座污水提出升泵站;南山污水处理厂一座;海洋放流管一根,长1609m。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设计服务人口为121.68万人(其中常、暂住人口101.4万,流动人口20.28万).污水总排放量为73.6m3/日(排放定额按常、暂住人口650升/人.日,流动人口360/升.日,另加妈湾附近开发区0.4m3/日。
南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
污水经总提升泵房格栅截污,并由潜水泵提升经细格栅进入曝气沉砂池,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大道16号
电话:0755-26489894
㈢ 有关珠江的地理调查报告,3000字,急急急急急急,急需
一: 珠江2008年前河段水质
珠江广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整个河段水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近些年,广州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业废水排放实行了“一控双达标”,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减少7727.85万吨;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势,由于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目前处理率只达到约26%,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珠江,成为珠江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环境污染使广州面临水质性缺水 自“九五”以来,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基本为V类(重度污染)。珠江广州河段特别是西航道是广州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之一,以此为水源的西村、石门两水厂占全市区供水量的48%,但两水厂的水源水质只能达到IV类,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前航道的车陂、员村水厂,黄埔水道的黄埔水厂,后航道的河南水厂都因水源水质严重污染而关闭。随着南洲水厂的投产,后航道的石溪、鹤洞水厂即将因水源水质问题被关闭。水源地水质问题已成为目前和将来广州市供水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质性缺水正威胁着广州。
二: 水质受污染原因
原因一
人口和经济增长带来环保压力
1, 虽然 广州工业污染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2000年广州市区生活污水排放量达 125万吨/日, 成为影响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的主导因素。 加上旧城区人口高度密集,污水系统没有实现雨污分流,市区19条主要河涌充当排污渠,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珠江。
2, 城市污水治理滞后,目前广州市总污水处理能力62万吨/日。 与生活污水排增长速度比,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相对迟缓。“九五”前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7.6%, 到2008年才增长到26.3%。生活污水对珠江的影响远远超过工业废水,致使珠江广州河段有机污染突出,并掩盖了工业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效
原因二上游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污染转移
云南、贵州矿藏资源丰富,工业布局为重型结构,主要是耗能大的化工、冶金和采矿工业,糖烟酒次之;广西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矿藏资源优势,以有色冶金工业为主,制糖次之;广东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三大经济圈之一,人口和产业高度聚集,在占全国0.3%的国土上,聚集了全国2.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9%的GDP,进出口外贸总额约占全国的1/3。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废污水大量集中排放,《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所排废污水量约占全国废污水量的1/8,使得珠江三角洲城市附近水体受到较严重污染,这是珠江三角洲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流域经济将从下游向中上游发展,化工、造纸、电力、食品、印染、建材等污染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上游污染负荷增加、范围扩大,水污染防治任务将更加艰巨。
原因三投入不足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之配套的管网建设、运行都是巨额费用,目前, 基本上是由政府投入,投资渠道单一, 环境保护投资明显不足。
另外 珠江上游许多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污水基本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而且区域建设程度不平衡,流域中上游地区不少地市的城镇污水处理率为零。 生活污水已成为局部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四环境意识薄弱执法力度不够
目前流域内各省各市对一时的经济利益与长远的环境利益的认识还很不足,不能自觉地考虑生产生活行为的环境后果。 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尚未形成,常常出现牺牲环境和资源去追求眼前的经济发展,为获得短暂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的现象。虽然国家已建立了较完善的环保法律 体系,但环保执法力量薄弱, 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个别地方和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存在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 使环境管理效力不高; 由于环境执法监督管理能力不足,加之部分企业受利益驱动, 广东省超标排放废水或偷排废水的情况仍较突出,加剧了水环境恶化。
原因五排污收费标准远低于环境危害成本
工业排污收费标准远低于内部污染治理成本,更低于导致的环境危害的社会成本,客观上使超标排污合法化,未能对积极控制污染起到刺激作用。此外,鼓励和刺激全社会预防污染、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综合经济政策体系远未形成; 废水处理等产业没有走上有利可图、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良性循环; 环保行业吸纳社会等各方面的资金很少,还处于主要靠政府投资的局面;对超标排污、偷排等处罚过轻。这一切都使高水耗、低效率、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长久在广东保持了下来。
三: 受污染水对居民的影响
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随着饮水和食物,把水中的各种元素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各个部分。当水中缺乏某些或某种人体生命过程所必需的元素时,都会影响人体健康。例如,有些地区水中缺碘,长期饮用这种水,就会导致“大脖子病”,就是医学上所称的“地方性甲状腺肿 ”。
当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致癌物质可以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粮食、蔬菜、鱼肉等),带入人体,还可以通过饮水进入人体。据调查,饮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要比饮用清洁水的高出61.5%左右。
当污水中含有汞、镉等元素排入河流和湖泊时,水生植物就把汞、镉等元素吸收和富集起来,鱼吃水生植物后,又在其体内进一步富集,人吃了中毒的鱼后,汞、镉等元素在人体内富集,使人体患病而死亡。
这样,从水生植物→ 水生小动物→ 小鱼→ 大鱼→ 人体,形成了一条食物链。人体最后成了汞、镉等元素的“落脚点”。
四: 水污染解决方法
多管齐下管好珠江水污染
改善珠江广州河段水质,显然应从污染源治理着手,采取污染源控制—削减—稳定—管理的途径,实现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主要对策有:
加强生活污水拦截处理是关键。在进一步巩固工业污染源治理的同时,加大生活污水排放治理力度,老城区沿河涌布设截污管(渠)拦截污水,新城区完全实行雨污分流,污水俱进污水处理厂。尽快实施完善广州市污水处理工程,使污水处理能力在2020年前加大到377万吨/日。并建议考虑建设大坦沙、猎德、西朗等深度污水处理系统。
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污染项目上马,推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用水,减少废水产生量。
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衔接,按照城市发展规划逐步向东南搬迁对水源有污染的企业,关闭不符合“一控双达标”要求的企业。与广州流溪河、西航道、沙湾水道、东江北干流及顺德水道等重点水源区保护相结合,建设联片的水污染控制区、优质水源和生态保护区。
根据有关规划,尽快实施在石井河源头约两万平方米的沼泽湿地上兴建一个集观赏功能与治污功能于一体的石井源头湿地公园。利用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天然自净能力,帮助处理石井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保护源头水源。并在沿岸种植乔灌、草皮护岸;
在边滩引种清水型的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类等水生植物,充分吸引水中氮、磷元素。并且在水中投放鲢鱼、鳙鱼、鲤鱼等滤食性的浮游动植物及底栖动物的鱼类,多管齐下,净化水体。整治后的石井河将直接改善石门、西村水厂的取水质量。
加快实施上游流溪河、白坭河增加来水的措施。
西航道枯、丰水期的水质相差较大,主要是上游枯季来水较小。据研究,流溪河挖潜可增加枯水流量至33 /s,对改善西航道水质有较大的作用。近期应加快流溪河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统一调度水库的运作,增加流溪河上游枯季来水量。
建议加快三座水闸的重建和西南涌、芦苞涌的清淤整治进程。目前,北江位于三水市的刘寨水闸、西南水闸正准备拆除重建,而芦苞水闸则进一步加固。三座水闸下游的芦苞涌、西南涌等进行全面清淤整治,以使河道畅通,为自然引流北江水至西航道创造了条件。引入上游的北江水和流溪河水量挖潜,可以显著提高广州市西村、西村及石门三大骨干水厂的水量、水质。
加强市区河涌整治。改变现有的雨污合流排水系统,逐步改为分流制;在河涌两岸铺设截污管道,把河涌截污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尽可能将处理厂尾水引至河涌上游排放;加强河涌保洁和管理;日常打捞水中漂浮物,不定期进行河涌清淤,防止和制止向河涌倾倒垃圾及工业废渣;利用潮水涨落自然净化河涌污水,研究改建现有河涌的挡潮闸,充分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根据潮水涨落特点,灵活调度,纳潮冲污。
加强与佛山、南海等周边城市的共同治理跨境的水污染问题。根据对上、游河流污染问题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广州、佛山市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方案确定后将由广东省政府颁布,广州、佛山两市共同联手实施。
制定和实施分阶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加强水环境治理法规体系建设,依法治理、保护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遵循“控制源头、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
五:整治后珠江河段水质景观变化
摘自羊城晚报2008年3月25日报:国家环保部昨日公布了今年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其中珠江干流水质为良好,支流水质为优,珠江广州河段保持了4类水标准。报告认为,与去年同期和上月相比,全国七大水系总体水质无明显变化。
根据报告显示,2月珠江干流与上月及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15个断面中,I~III类水质占80%,IV、V类占20%,无劣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溶解氧(DO)。珠江支流水质则为优,12条支流的14个断面水质类别为:I~III类水质占92%,劣V类占8%。主要是流经深圳市的深圳河为重度污染,水质属于劣V类。
㈣ 有关珠江的一些问题
珠江的污染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垃圾污染;一是城市生活污水。
其中,垃圾污染大致可分三类:一是上游水草垃圾,占45%;二是市区河涌垃圾污水,以东濠涌为例,每小时就产生300公斤垃圾;三是船舶污染。每天进出广州的船舶达8000多艘,以3公斤/艘/天的垃圾生产速度计算,每天由船舶造成的污染就达24吨。珠江上的飘浮垃圾物以20%/年的速度递增,仅从1998到2001年就打捞上10.38万吨垃圾。
城市生活污水是污染珠江的另一黑手。
珠江两旁的生活污水,大都直接排放到河涌,然后再汇入珠江。尤其是某些城乡结合部,大小粪便未经任何处理便排入河涌。每逢酷暑来临,许多河涌变得臭不可闻。
据统计,1985年广州市的生活废水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共计7亿吨左右,到了1994年仅生活废水排放量就有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8%,成为珠江广州河段主要的有机污染源。到2004年度珠江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182亿多吨,其中入河废污水量139亿多吨,珠江三角洲废污水排放量占总量的52%。而且,随着广州本身及其上游地区经济的发展,珠江水质还将会受到新的、更大的威胁。尤为严重的是,在广州市周围所产生的大量工业及生活废水,通过多条河流经广州入海,也将加重广州的水污染及供水的困难。而广州城市生活废水的处理率仅为10.8%,废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水源将如何解决,就成为广州市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如今,每天通过各种途径排入珠江广州市河段的垃圾约有1300吨,而仅有6条打捞船的珠江水上环卫队能找捞起来的垃圾,充其量仅占1/4,其它则四处飘荡或沉入江底。同时,每天有大约300万吨工业废水排入珠江,广州市内14条河流每天将同样数量的城市生活污水排入珠江,且这个排放量还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监测数字表明,广州石门等水厂在80年代初期,水质可达2~3类标准,80年代后期,水质仍有3~4类标准,进入90年代,只能达到4~5类水质标准。珠江水质的恶化,已严重影响了芳村、河南、石溪、员村、黄埔等自来水厂的供水。如果遇到海潮顶托,进入珠江中段的污水和污染物就会回荡到上游的流溪河段,将严重危及广州最大的日产120万吨的西村水厂。
1995年枯水期,珠江前航道出现了约20公里长的黑臭带,而监测结果表明,珠江每升水中仅有溶解氧3.2毫克,江水日益发臭。由于受各种污水、污泥、污油的排入和填海造地等的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空前破坏,珠江的渔场已经面临无鱼可捕的危险。珠江每年为珠江口海区带进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加上气候条件优越,这里形成了盐度适宜、水质肥沃、饵料生物量高、渔业资源丰富的珠江口渔场和优良的浅海滩涂水产养殖功能区。但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业“三废”、生活污水、污泥、船舶污油的大量侵入和房地产开发填海造地等,使珠江口海区赤潮不断发生,渔业生产损失十分严重。
据多家科研部门调查研究,1992年珠江口八大门入海的污染物总量达154万吨,其中含有大量的无机氮、油类、磷酸盐、铜、汞、铜、农药等,比1987年增加了63%。港、澳每年污水排放量6.6亿吨,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珠江口海区的占64%。另外,珠江口沿岸各市县及香港、澳门的各类船舶等年排放油类超过30000吨,各市县向该海区倾倒的沙泥、碱渣等年均300万吨,香港填海造地倾倒沙石6亿立方米,倾倒疏浚污泥5.15亿立方米。该海区沉积物中汞、铜、锌、钢和油类等已严重超标,海水中无机磷、无机氮和油类的标准指数竟然高达6.52。
珠江海区的污染使栖息在该海区的鲷科、石首科、带鱼、乌贼、中国对虾等19种经济鱼类和25种经济虾类连续出现大量死亡,使洄游产卵繁殖的狮鱼、马鲛等鱼类锐减。该海区的著名“万山渔汛”已不成汛。过去每年能捕近10万尾的中国对虾,现在减至0.3万尾左右。一份资料表明,珠江口渔场的资源密度已由80年代每小时的360万公斤,下降到现在的2000公斤左右。与此同时,深圳、珠海两市的水产养殖业受害更重。具有悠久历史,曾创汇1400多万港元的牡蛎养殖业,产量连年下降,1993年仅2066吨,比1987年下降了23%。更甚的是,牡蛎食用时有油或其它怪味,港澳市场拒绝出售,广东大量的牡蛎养殖者连年受损。
--------------
广东省投资445.87亿元综合治理珠江水环境。 由广东省环保局编制的《广东省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将珠江三角洲确定为重点整治区域。治理工作共分两期进行,前期到2005年为止,后期到2010年为止。
根据方案,整治珠江的最终目标是使之变成广州的“塞纳河”。珠江变“塞纳河”共分三个阶段性目标:第一步是把城市污水处理率控制在70%以上,争取在2004年将广州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第二步是市民能下珠江游泳;第三步是形成沿岸景观带,提高文化品位,使之成为货真价实的“塞纳河”。
到2010年,珠江流经城市河段有机污染将明显改善;国控、省控江段以及跨市河流交界断面水质80%达标,工业废水排放90%达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珠江三角洲和经济特区城市达到70%以上。
据介绍,在这项综合整治方案中,确定投资的工程包括了161项污水处理项目和31项重点整治项目,并对全省175 家水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提出限期达标要求。
今明两年,广州将投入47亿元治水,其中32亿多元建污水处理厂,15亿元整治河涌。2010年,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将达到4类水质。
㈤ 《广州珠江河段近年来水质调查报告》
一: 珠江年前河段水质
珠江广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整个河段水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近些年,广州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业废水排放实行了“一控双达标”,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减少7727.85万吨;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势,由于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目前处理率只达到约26%,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珠江,成为珠江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环境污染使广州面临水质性缺水 自“九五”以来,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基本为V类(重度污染)。珠江广州河段特别是西航道是广州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之一,以此为水源的西村、石门两水厂占全市区供水量的48%,但两水厂的水源水质只能达到IV类,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前航道的车陂、员村水厂,黄埔水道的黄埔水厂,后航道的河南水厂都因水源水质严重污染而关闭。随着南洲水厂的投产,后航道的石溪、鹤洞水厂即将因水源水质问题被关闭。水源地水质问题已成为目前和将来广州市供水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质性缺水正威胁着广州。
二: 水质受污染原因
原因一
人口和经济增长带来环保压力
1, 虽然 广州工业污染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2000年广州市区生活污水排放量达 125万吨/日, 成为影响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的主导因素。 加上旧城区人口高度密集,污水系统没有实现雨污分流,市区19条主要河涌充当排污渠,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珠江。
2, 城市污水治理滞后,目前广州市总污水处理能力62万吨/日。 与生活污水排增长速度比,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相对迟缓。“九五”前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7.6%, 到2008年才增长到26.3%。生活污水对珠江的影响远远超过工业废水,致使珠江广州河段有机污染突出,并掩盖了工业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效
原因二上游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污染转移
云南、贵州矿藏资源丰富,工业布局为重型结构,主要是耗能大的化工、冶金和采矿工业,糖烟酒次之;广西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矿藏资源优势,以有色冶金工业为主,制糖次之;广东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三大经济圈之一,人口和产业高度聚集,在占全国0.3%的国土上,聚集了全国2.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9%的GDP,进出口外贸总额约占全国的1/3。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废污水大量集中排放,《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所排废污水量约占全国废污水量的1/8,使得珠江三角洲城市附近水体受到较严重污染,这是珠江三角洲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流域经济将从下游向中上游发展,化工、造纸、电力、食品、印染、建材等污染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上游污染负荷增加、范围扩大,水污染防治任务将更加艰巨。
原因三投入不足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之配套的管网建设、运行都是巨额费用,目前, 基本上是由政府投入,投资渠道单一, 环境保护投资明显不足。
另外 珠江上游许多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污水基本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而且区域建设程度不平衡,流域中上游地区不少地市的城镇污水处理率为零。 生活污水已成为局部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四环境意识薄弱执法力度不够
目前流域内各省各市对一时的经济利益与长远的环境利益的认识还很不足,不能自觉地考虑生产生活行为的环境后果。 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尚未形成,常常出现牺牲环境和资源去追求眼前的经济发展,为获得短暂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的现象。虽然国家已建立了较完善的环保法律 体系,但环保执法力量薄弱, 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个别地方和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存在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 使环境管理效力不高; 由于环境执法监督管理能力不足,加之部分企业受利益驱动, 广东省超标排放废水或偷排废水的情况仍较突出,加剧了水环境恶化。
原因五排污收费标准远低于环境危害成本
工业排污收费标准远低于内部污染治理成本,更低于导致的环境危害的社会成本,客观上使超标排污合法化,未能对积极控制污染起到刺激作用。此外,鼓励和刺激全社会预防污染、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综合经济政策体系远未形成; 废水处理等产业没有走上有利可图、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良性循环; 环保行业吸纳社会等各方面的资金很少,还处于主要靠政府投资的局面;对超标排污、偷排等处罚过轻。这一切都使高水耗、低效率、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长久在广东保持了下来。
三: 受污染水对居民的影响
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随着饮水和食物,把水中的各种元素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各个部分。当水中缺乏某些或某种人体生命过程所必需的元素时,都会影响人体健康。例如,有些地区水中缺碘,长期饮用这种水,就会导致“大脖子病”,就是医学上所称的“地方性甲状腺肿 ”。
当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致癌物质可以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粮食、蔬菜、鱼肉等),带入人体,还可以通过饮水进入人体。据调查,饮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要比饮用清洁水的高出61.5%左右。
当污水中含有汞、镉等元素排入河流和湖泊时,水生植物就把汞、镉等元素吸收和富集起来,鱼吃水生植物后,又在其体内进一步富集,人吃了中毒的鱼后,汞、镉等元素在人体内富集,使人体患病而死亡。
这样,从水生植物→ 水生小动物→ 小鱼→ 大鱼→ 人体,形成了一条食物链。人体最后成了汞、镉等元素的“落脚点”。
四: 水污染解决方法
多管齐下管好珠江水污染
改善珠江广州河段水质,显然应从污染源治理着手,采取污染源控制—削减—稳定—管理的途径,实现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主要对策有:
加强生活污水拦截处理是关键。在进一步巩固工业污染源治理的同时,加大生活污水排放治理力度,老城区沿河涌布设截污管(渠)拦截污水,新城区完全实行雨污分流,污水俱进污水处理厂。尽快实施完善广州市污水处理工程,使污水处理能力在2020年前加大到377万吨/日。并建议考虑建设大坦沙、猎德、西朗等深度污水处理系统。
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污染项目上马,推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用水,减少废水产生量。
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衔接,按照城市发展规划逐步向东南搬迁对水源有污染的企业,关闭不符合“一控双达标”要求的企业。与广州流溪河、西航道、沙湾水道、东江北干流及顺德水道等重点水源区保护相结合,建设联片的水污染控制区、优质水源和生态保护区。
根据有关规划,尽快实施在石井河源头约两万平方米的沼泽湿地上兴建一个集观赏功能与治污功能于一体的石井源头湿地公园。利用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天然自净能力,帮助处理石井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保护源头水源。并在沿岸种植乔灌、草皮护岸;
在边滩引种清水型的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类等水生植物,充分吸引水中氮、磷元素。并且在水中投放鲢鱼、鳙鱼、鲤鱼等滤食性的浮游动植物及底栖动物的鱼类,多管齐下,净化水体。整治后的石井河将直接改善石门、西村水厂的取水质量。
加快实施上游流溪河、白坭河增加来水的措施。
西航道枯、丰水期的水质相差较大,主要是上游枯季来水较小。据研究,流溪河挖潜可增加枯水流量至33 /s,对改善西航道水质有较大的作用。近期应加快流溪河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统一调度水库的运作,增加流溪河上游枯季来水量。
建议加快三座水闸的重建和西南涌、芦苞涌的清淤整治进程。目前,北江位于三水市的刘寨水闸、西南水闸正准备拆除重建,而芦苞水闸则进一步加固。三座水闸下游的芦苞涌、西南涌等进行全面清淤整治,以使河道畅通,为自然引流北江水至西航道创造了条件。引入上游的北江水和流溪河水量挖潜,可以显著提高广州市西村、西村及石门三大骨干水厂的水量、水质。
加强市区河涌整治。改变现有的雨污合流排水系统,逐步改为分流制;在河涌两岸铺设截污管道,把河涌截污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尽可能将处理厂尾水引至河涌上游排放;加强河涌保洁和管理;日常打捞水中漂浮物,不定期进行河涌清淤,防止和制止向河涌倾倒垃圾及工业废渣;利用潮水涨落自然净化河涌污水,研究改建现有河涌的挡潮闸,充分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根据潮水涨落特点,灵活调度,纳潮冲污。
加强与佛山、南海等周边城市的共同治理跨境的水污染问题。根据对上、游河流污染问题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广州、佛山市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方案确定后将由广东省政府颁布,广州、佛山两市共同联手实施。
制定和实施分阶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加强水环境治理法规体系建设,依法治理、保护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遵循“控制源头、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
五:整治后珠江河段水质景观变化
摘自羊城晚报2008年3月25日报:国家环保部昨日公布了今年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其中珠江干流水质为良好,支流水质为优,珠江广州河段保持了4类水标准。报告认为,与去年同期和上月相比,全国七大水系总体水质无明显变化。
根据报告显示,2月珠江干流与上月及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15个断面中,I~III类水质占80%,IV、V类占20%,无劣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溶解氧(DO)。珠江支流水质则为优,12条支流的14个断面水质类别为:I~III类水质占92%,劣V类占8%。主要是流经深圳市的深圳河为重度污染,水质属于劣V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