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污水提灌站不运行

污水提灌站不运行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5:54

『壹』 中江的经济发展

2009年,面对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县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的总体取向和“一个中心、两条轴线”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在灾后重建中推进了经济社会的跨越与提升,迈出了建设四川丘区强县的坚实一步。 省批复我县灾后重建项目1329个,总投资179.6亿元。我们按照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坚持民生优先、发展为重的原则,精心组织,全力推进。
健全机制,有序重建。健全组织领导、项目管理、督查督办机制,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强化考核。通过建立“三帐两图两表”管理模式,实现了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编制基础项目1.3万余个,建立了覆盖县域的项目库。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编制乡镇集镇建设规划,用科学规划引领灾后重建。采取统分结合、分层负责,试点示范、梯次推进方式实施重建项目。突出抓好项目统筹、资源整合,提高了项目、资金效益。
主动服务,高效重建。狠抓建材保障、市场监管,强化规划、选址和技术服务,在城乡住房重建中创造了干部对口联系、电子台帐管理的“中江经验”。在重建项目推进中,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办理时间,强化环节管理,积极主动服务,加快了灾后重建步伐。
严格监管,阳光重建。制定并严格执行重建项目造价控制、资金管理、工程变更、竞争性谈判、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十余项管理制度,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全程监管,做到了“提速不越轨,加快不违规”。
至2009年底,重建项目开工1207个,开工率90.8%,其中完工899个,完工率67.6 %。城乡住房重建卓有成效,农房重建完工42044户,完工率99.9%;城镇住房重建完工1294户,完工率88%。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扎实推进,256个教育项目开工254个,其中完工182个;53个卫生项目开工49个,其中完工46个;文化、广电、政法、基层政权设施重建全面推进。产业重建深入实施,119个工业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其中完工90个。基础设施重建进展顺利,S106线中江县城至双龙段、会龙至乐至界,S101线金堂中江界至中江三台界改造工程等一批交通重建项目完工;农业、水利、农机等灾后重建项目扎实推进。防灾减灾能力、生态恢复重建等取得阶段性成效。乐山市对口援建辑庆镇的辑庆镇中学、乐山大道等援建项目全部完成。 2009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5.5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5.2亿元、58.5亿元、41.8亿元,分别增长4.5 %、23.5%、12.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1.1:40.2:28.7。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增长212.5%;农民人均纯收入4937元,增加4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7元,增长14.4%。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经济指标。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优化工业区域和产业布局,打造载体,强化服务,着力加快重点优势产业发展,预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1.8亿元,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8.3%。
重点产业和企业快速发展。食品医药、轻工纺织、电子机械三大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56.9亿元,增长36.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8亿元,增长35.8%。20家市、县重点优势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3.2亿元,增长30.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5亿元,增长31%。新增销售收入过3亿元企业2家、过2亿元企业4家、过亿元企业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0家。恒达灯具公司“明生牌”商标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明生牌”灯杆、“雄健丰田牌”面粉、“凯丰牌”水稻种被评为第九届四川名牌产品。
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工业集中区争创省级开发区取得积极进展。2009年底,集中区及乡镇特色工业小区规模以上企业107家,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71.3 %;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6.2亿元,占全县总量的76.5%,增长54.7%。县城工业集中区规模以上企业54家,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9.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亿元,分别增长47.3%、45.3%。
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明显。积极实施技术创新项目,全县20个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狠抓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逢春制药、雄健实业创建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恒达灯具、金辉纺织等4家企业创建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规模以上企业群体壮大。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家,比2008年底增加18家。预计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8.1亿元,增长33%,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5亿元,增长42.5%。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深入贯彻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6亿元,增长4.6%。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年粮食总产83.3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油料总产7.1万吨。建成生猪养殖小区7个、生猪养殖万头村5个,预计全年出栏生猪164.4万头,增长2.8%;出栏肉牛8.2万头,增长5.6%;出栏小家禽畜3148.3万只,增长6.6%。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食用菌3.2亿袋(平方尺)、中药材6.8万亩,荣获“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丹参基地”称号,优质蚕桑、蔬菜、经济林木等产业稳步发展。全县转移劳动力46.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8.5亿元。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壮大,新建农民专合组织20个。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2.8亿元,实施都江堰灌区节水改造、提灌站建设、标准粮田建设、新村扶贫等各类工程12669处。新建机耕道45公里,补贴购置各类农业机械5489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25%。成功创建“四川省绿化模范县”。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小集中试点取得成功。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共落实中央各项惠农补贴1.4亿元,增长14.1%。
第三产业生机蓬勃。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焕发生机,量质提升。建成1家三星级宾馆、1家院线电影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新建农村商贸服务中心2个、农家店242家;“家电下乡”广泛开展,全年销售家电60925台(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全面完成。旅游、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全面上扬,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5亿元,增长19.2%。
金融运行势头良好。积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为灾后重建和应对金融危机提供支持。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57亿元,比年初增长28.6%;各项贷款余额43.3亿元,比年初增长34.5%。
外贸工作实现新突破。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创汇1760万美元。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大力培植税源,强化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增长迅速、结构优化。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6亿元,增长27.8%。实现财政总支出50.6亿元,增长38.4%。加强债务管理,化解政府性债务4721万元。全面推行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规范了公务员津补贴,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用好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政策,创新机制,搞好服务,共引进项目126个,到位资金13.5亿元,增长15.4%。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中心城区面貌一新。按照35平方公里、30万人口中等城市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县城总规修编。投资2亿元,完成东一环道路、西二环一期道路、北塔南北干道、伍城干道人行道改造、东一环小东河桥、城区道路改造等重点工程。污水处理厂、小东街安置房、西二环二期道路、铜山大桥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凯北、凯西居住区建设成片推进,南塔公园、玄武公园等市民休闲场所投入使用,城市景观亮点纷呈。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聚集能力全面提升。
重点乡镇加快发展。通过政策、项目支持,扎实推进仓山、辑庆、黄鹿三个市级区域重点镇发展,城镇开发加速推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扩权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省级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南华镇涌泉村、通济镇河珠村建设项目全面完成,7个市、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顺利推进。仓山镇响滩村等21个村成功申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项目。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建成通乡水泥路105.2公里、通村公路257公里,农村通行条件不断改善。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大力开展“七进”活动,切实解决“五乱”问题,狠抓乡容村貌、交通沿线、重点部位集中整治,完善“五大设施”,打造示范乡镇、街道、村社、院落,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新模式,着力构建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四、和谐中江建设成效显著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继光精神。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谐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建设取得新进展。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着力提升教育质量,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2000人,中江中学成为全市唯一高考本科上线过千人的中学;加快职教发展,中江职业中专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跃居全省第三;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重视幼教事业,规范民办教育,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传统体育项目在比赛中屡获殊荣。广播剧《爱的守望》荣获四川省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纪录片《家》荣获第十届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短纪录片奖。广播电视覆盖率和覆盖质量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续修《中江县志(1986—2006)》工作进展顺利。
“八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八项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8.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389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再就业603人,在岗培训15000人。帮助扶持1845名农村贫困人口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农村和城镇大病医疗救助3316人次,解决了6.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向12.1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资助经济困难家庭高中生8410名。城市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146元,农村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59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4159人,集中供养率4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人数7万人;参加新农合农民113.3万人,参合率89.5%。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户减灾安居工程220户、廉租住房700套全部完工,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06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平方公里,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扎实推进。
“十件为民实事”全面完成。“十件为民实事”共投入资金13.6亿元。完成中广路连接线改造,实施小街小巷整治6.5公里,安装路灯150柱,铺设和改造人行道5.8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建成乡镇场镇垃圾填埋场20个,仓山水厂、黄鹿水厂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资助特困群众、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五保户55328人参加新农合,组织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520例,为残疾人赠送轮椅80辆。新建校舍25.4万平方米。南塔、北塔维修工程全面竣工。妇幼保健院迁建、仓山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天网工程二期建设,新建派出所23个。26个村新村扶贫工程全面完成。
人口计生、生态环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1.5‰。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中江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和防治工作,“金土地”工程和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顺利实施。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深入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参加社会保险29.3万人,新增5.2万人。失地农民进社保工作有序推进。
稳定安全工作深入扎实。加强维稳基础工作,深化“平安中江”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强化社会面控制,社会治安形势稳定。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大下访、大接访活动和涉法涉诉积案化解活动,切实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依法及时处置涉稳、涉灾信访等突出问题。全面贯彻移民后扶各项政策,切实做好库区稳定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贰』 提灌站未通电能否验收

提灌站是指为闭搭了抽取地下水或者河水等用于农田灌溉或城市供水的设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建设提灌站时,一般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及标准进行施工,并进行多项验收。

对于未通电的提灌站,可以进行部分工程的初步验收,如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等,包括检查河道或水源的取水管道和抽水井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机电设备的安装是否正确,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等等。

但是,在未通电的情况历丛下无肢态樱法进行电气系统的验收,因为电气系统是提灌站正常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需要满足一定的电气安全要求,确保使用安全。如果电气系统没有通过验收,那么整个提灌站也不能正常运行,可能会影响农田灌溉或城市供水等重要用途。

因此,为了保证提灌站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电气系统的验收必须在通电后进行。

『叁』 河道整治的好处

河道整治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湿地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可以减少并滞后降水,削减并滞后洪峰,减少洪水径流,具有水库的功能。
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水流速度缓慢,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在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相同地域的净化能力是森林的1.5倍。因此河道整治工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中的污染物质,减少对周边农田灌溉和饮用水的污染。
河道整治具有控制土壤侵蚀的价值。河道整治的侵蚀控制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农田用地不受洪灾;二是减少了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肥力丧失。
河道整治可大大改善长期以来由于河流破坏带来的诸多问题,对于保障两岸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冲滩塌岸现象将大大减少,有利于稳定滩涂、改善滩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滩区的土地利用价值,使滩区及高岸的居民安居乐业,可以基本保障河两岸的人民安全定居,有利于改善两岸各种大、中、小型提灌站的引水条件,保障两岸灌区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在河道整治后,能够使河道变得干净,河道里的水也就会慢慢变清,环境自然会逐渐好起来,村民们以后的生活品质也会提高,说不定鱼儿成群的景象不久后就会出现。如对河道进行底泥疏浚后,能较快清除水体中的内源污染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和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进化,减少了污染物的含量,从而减少了对河流周边的农田和饮用水污染。
再如使用生态混凝土修建河堤后,依靠混凝土空隙的物理,化学及所形成生物膜的生物作用可以清除和降解污染物,利用混凝土的透水多孔质性等结构特点,能有效减少环境负荷,降低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减少污染物的渗透,减轻河道旁边的饮用水和农田污染。
利用生物浮床技术修复河道后,栽培有强烈吸附作用的水生植物在水面上,从而达到削减水质富营养化的作用。从而减轻污染。

阅读全文

与污水提灌站不运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暗装别墅污水提升器 浏览:937
伊兰特空调滤芯怎么去掉 浏览:12
高尔夫嘉旅空气滤芯是什么样子 浏览:369
树脂主题公仔 浏览:600
14款c4机油滤芯在哪里 浏览:117
重汽曼机的机油滤芯器旁边是什么 浏览:544
排水工程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ppt 浏览:27
纯净水二氧化碳含多少 浏览:827
白酒厂蒸馏尾气的处理 浏览:936
空调滤芯的软硬有没有什么影响 浏览:729
为什么纯净水冻成冰后有杂质 浏览:673
潍坊滨海污水处理厂 浏览:190
w3在污水管网里是什么意思 浏览:131
不生水垢方法 浏览:479
饮用水水处理剂标准 浏览:975
污水井周围多少米不能有设备基座 浏览:277
丁村污水项目征用赔偿方案 浏览:28
抽油烟机什么的过滤网好 浏览:168
常熟有环评污水处理的厂房 浏览:487
在国外可以用香港护照回香港吗 浏览: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