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处理的药品投加计算
1、PAM溶液配药箱加入80%自来水。
2、PAM溶液箱加入PAM药粉1.2KG,按0.1%的质量浓度配比。内
3、PAC亦是80%自来水。
4、PAC固体容35kg,按10%配比。
絮凝剂PAM用量6kg/d
絮凝剂PAC用量16kg/d
⑵ 医疗臭氧污水处理登记表需要每天填吗
医疗臭氧污水处理登记表需要每天填。医院污水消毒处理登记表是每天处理医院污水情况的记录表,以便环保局检查的时候作为依据来出示证明,也是医院内部人员自查的依据,属于每日必做之事。表中每项数据的填写必须真实有效,方便了解每日医院污水处理和排放情况。
医疗臭氧污水的处理
单独使用臭氧氧化法造价高、处理成本昂贵,且其氧化反应具有选择性,对某些卤代烃等氧化效果比较差。大多医药废水COD较高、可生化性差,单纯靠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成本高不经济,普通的生化处理又根本行不通,所以可以先用臭氧预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降低难度同时降低COD。
⑶ 医院污水消毒药剂消耗标准
一般每吨污水投加5-10克二氧化氯;医院污水大量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
一般医院污水按每吨污水投加20-50克二氧化氯,传染病医院按每吨投加50-80克二氧化氯,投加方式可采用每小时按污水流量大小连续投加,也可采用每天按污水量大小间断性投加
⑷ 一顿医院污水需要投放多少kg次氯酸钠
要看细菌总数。一般投加量为100mg/L,即35*100/1000=3.5kg;用显微镜观察,细菌还有,适量添加。
⑸ 医院污水处理站,资料怎么做,需做哪些资料包含哪些检验批及施工记录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医院的污水处理站只是规模小一些而已,与一般建筑工程的资料是一样的。
必须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装饰等土建分部工程方面的资料,还应该包括:电气、水暖。机电部分不包括:电梯、智能化、通风空调等内容。另外,不要遗漏了节能分部的资料。
还需要有一些特殊的检测和验收,如污水排放的水质、对环境污染的情况等。
⑹ 医院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1、曝气生物滤池法
医院污水主要来自诊疗室,病房,化验室,手术室,洗衣房,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食堂,宿舍等排放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及病毒。医院污水现在只经格栅除渣及消毒后处理既排放,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余氯和细菌学指标能达标,但有机物未被去除。
为了全面达标,医院增加了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污水。考虑到该医院污水处理厂占地有限以及水中含有一定量消毒剂的特点,决定采取负荷高,占地少,对进水有机物浓度范围适应性钱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具有以下特点:
(1)有机负荷高,占地少
(2)生物量大,活性高,抗冲击能力强
(3)具有生物降解反应与过滤双重功能,不需二沉池
(4)由于滤料的切割作用,氧利用率高
(5)运行稳定可靠,管理方便
2、氯化法
(1)次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是普通的化学试剂,起运输,储存和购买都比较方便。次氯酸钠溶于水生产次氯酸根离子,可用于消毒杀菌,但它不稳定,光照,受潮易于分解,消毒能力很弱。
(2)液氯法。液氯在水中能迅速产生次氯酸根离子。该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院的污水消毒。液氯中有效氯含量比次氯酸钠溶液高5-10倍,消毒能力强且价格便宜。由于氯气是一种强刺激性有毒气体,因此要用专用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
(3)二氧化氯法。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病毒等。有关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溶于水后,有50%-7o%转变为次氯酸根离子和亚氯酸根离子,对红细胞有损害,会干扰人体对碘的吸收,还可以使血液胆固醇升高。因此,目前一般用前两种方法处理医院污水。
(6)医院污水处理药品投放记录扩展阅读
处理原则
1、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2、减量化原则。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
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4、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5、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6、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⑺ 医院污水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保持污水排放系统顺利通畅,定期对医院排放系统进行维修。
3、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采集污水时戴手套,操作后洗手。
4、每日监测污水总余氯2次,并做好登记。
5、每月做好污水粪大肠杆菌检测,有报告并备查。
6、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菌)检测,不得少于2次。
7、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放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6.5mg/L.
8、保持室内空气流量,环境清洁。
9、污水处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
10、专人操作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人员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并能正确掌握设备操作及相关卫生知识,负责设备的保养、维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转。
11、病人呕吐物、引流液、手术吸出液、检验科液体标本等污染液体消毒后倾倒入厕,进入院内污水处理系统。
12、污水处理设备自动定时定期对污水投放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污水处理人员每日测余氯含量两次,符合标准后方可排放,并做好记录。未经消毒或无害化处理的污水、污泥不得排放,清掏或作农肥。污水池内的杂物定期打捞后焚烧。
13、处理后的污水、污泥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GB18466-2005《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定期接受疾控中心和县环保局的监测,院感科开展自行监测工作。
14、后勤科每月对污水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院感科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实行奖惩兑现。
⑻ 医院的污水处理自检记录怎们写
自检记录制一个表,表中有检查时间、检查的工序、设备运行情况、出水水质监测数据、标准值、能耗消耗情况、消毒情况、检查人、被检查人(或者单位)签字等。
⑼ 口腔污水处理记录怎么记
可列出一个表格,内容包括“日期”“消毒方法”“消毒浓度”“消毒剂量”“消毒时间”“操作人员”“备注”等项目。
其中“消毒方法”可填写“84消毒液浸泡”或“84消毒液擦拭”。
“消毒浓度”可填写“250mg/L”或“500mg/L”(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消毒剂量就是使用的消毒液的量,比如1000ml;“消毒时间”即实际消毒所用时间,一般为30分钟。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其目的:
(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
(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
(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疫感染。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
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
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⑽ 手术室污水处理记录怎么写
手术室污水处理记录怎么写,表格应包含日期、污水量(吨)、消毒剂名称、使用量(㎎/L)、处理时间、余氯量、负责人、备注八项内容。具体填写方式如下:
*日期:即医院污水消毒处理的日期,哪天处理的就写哪天,具体到时分。
*污水量:即当天处理污水的总量,单位一般用吨。
*消毒剂名称:即消毒处理时使用的是哪种消毒剂,要写全称,一般包括品牌、浓度等。
*使用量:即处理每吨污水使用的消毒剂的浓度。
*处理时间:即从开始处理到结束所需时间,一般在30分钟-1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