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城镇污水处理场的发展
随着城市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城市污水处理程度及效果将严重影响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社会及民众等多方面的关注。
一、城镇污水的定义及污水特征
(一)、定义
城镇污水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可以分为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入渗地下水(雨水)三部分。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是指污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利用等的这些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二)、特征
1.物理指标。城镇污水厂的水质物理指标一般包括:水温 、气味、颜色、氧化还原电位、色度、电导率等。
2.化学指标。化学性指标可以分为四类:一般性水质指标,如pH值、硬度、碱度、余氯、各种阴阳离子等;有机物含量指标,如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等;植物性营养物质指标,如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磷酸盐等;有毒物质指标,如石油类、重金属、氰化物、硫化物、多环芳烃、各种氯代有机物和各种农药等。一般城镇污水处理厂需要分析的化学指标有:pH值、碱度、CODc、BOD5 、氮磷、余氯等。
3.生物指标。废水的生物指标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微生物和病毒等。污水处理厂一般不对进水的生物性指标进行检测和控制,但对处理后的污水排放之前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控制处理污水对收纳水体的污染。
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着力于开展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工作。当时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量约为173万m3,污水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比例占50%,另外还有石油、化工、造纸等的工业外排水。到了80年代,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我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竣工投产拉开了我国城市污水建设工作的大幕,各省市相继投入建设工作,如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湖北、浙江、江苏等。 “八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年处理污水量达到17.49亿m3,处理率为8.69%,排水管网普及率为64.8%(按服务面积计算)。城市污水处理厂达到169座,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116座。
三、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研究
(一)、城镇污水处理,政府重视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都认识到不能走西方国家发展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认识到环境的改善,在地方招商引资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到节能减排的国策,都从政策层面上把城镇污水建设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来开展。
1、政府主导,引领建设
强化了各级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政策导向,指导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中央的带头下,各省市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盲目照搬现成的经验,深入研究当地的情况,探索出符合地方特征的建设和经营模式。以污水的收费制度为例,各地从完善强化收费手段入手,对于征收的标准、征收率的调整都在进行市场调研后得出。在污水费的使用方面,细化了管理规范,加强政府的监管和社会的监督力度,逐步探寻另一条运营管理的路子,改变由政府财政投入作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维持运作的资金来源的旧模式。
2、项目投资的方式的转变
政府借鉴先进国家的建设经验,引入BOT的运作模式。BOT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这一模式,在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建设事业中是一座里程碑。
3、城镇污水处理规划设计的完善
如建设规模的确定,考虑指标主要有服务范围、所服务范围内的人口情况、经济技术发展情况等。在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未来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重要指标。在项目前提这些要素考虑得越周全、越深入,对于今后项目投产和运作后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小。
4、科技化的渗入
城镇污水处理的信息管理向数字化转变,建立起共享的数字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项目建成和运行的动态化的管理。一方面,为政府掌握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覆盖率、处理率、设施利用率及污染物的削减排放率等指标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新型的信息管理系统也为污水厂解决了提高厂区的管理能力的难题,加强了污水处理的效果、避免了操作的随意性,保证节能减排的切实实行。
四、城镇污水场运行中的存在问题
(一)、目前我国中东部的发达省市都基本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大多数的中小城镇还没有建设相关的污水处理设施。解决这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是“十二五”期间水污染治理的工作目标。
(二)、项目立项前的调研工作有待科学化、合理化。在一些地方的建设工作中,立项前的可研工作流于形式,对于项目的规模、服务范围、选用工艺等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出现工程投资费用高、处理负荷率低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有自身的特点,不应该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模式,应该借鉴其有用的经验,走经济、高效、易行的模式。
(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落后。污泥不经脱水随意外运、乱弃的现象较建设初期已有很大改观,但目前仍存在污泥处理未经稳定化处理、脱水污泥的含水率达不到混合填埋的要求的情况。根源在于污泥处理未得到重视,在一些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比重低,已建成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也未正常运作。污泥处理设施的建成率和使用率,将是影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水平不高。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的污水厂主要采取监控软件收集各设备状态信号,汇总和输出的方式较为简单;操作人员的管理上,没有根据处理效率、运行成本进行相关的技术、绩效考核,运行成本偏高。此外,还应完善污水厂的化验分析设备和操作规范,加强水质的监控,提高系统的达标率。
五、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发展趋势
从“十二五”规划纲要来看,在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促进下,城镇污水建设事业将继续推进。在未来建设任务中,重点工作主要有: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工业废水治理向全过程控制的转变;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向集中处理模式转变;将提出更合理、更规范的水质控制指标;加快中小城镇污水处理规划和建设工作等。如建立以各地政府部门为主要责任主体的制度;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符合市场运营模式的污水收费制度,维持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作;加大社会资金的引入力度,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我国的污水处理建设事业当中。
六、结语
城镇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城镇的公共卫生安全与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在国家“十五”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事业将展开另一个新格局。
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⑵ 城市污水的特点是什么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城市污水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水温、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城市污水的化学指标很多,它包括酸碱度(PH)、碱度、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固体物质、氨氮(NH3-N)、总磷(TP)、重金属含量等。
城市污水中普遍含有有机污染物(用COD、BOD5表示),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油脂、酯类等物质。城市污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SS=150mg/L~500mg/L),包含了有机物和无机物,SS也是构成COD、BOD5的主要贡献者。
(2)城镇污水物理性指标扩展阅读
方法:生物膜法工艺
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对废水中的氨氮还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生物膜法在处理工业废水中有着广泛应用。
1、微生物多样化,生物的食物链长,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单位面积的处理负荷。
2、优势菌群分段运行,有利于提高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增加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3、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耐冲击负荷力增强。
4、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固液分离,剩余污泥产量少,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进而降低投资费用。
5、适合低浓度污水的处理。
6、易于维护,运行管理方便,耗能低。
⑶ 污水水质常用的指标有哪些
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物理性指标:水的物理水质指标还有嗅味、温度、电导率等。
固体物质(TS):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也称为蒸发残余物,固体物质可分为溶解性固体(DS)也称:总可滤残渣和悬浮性固体(SS)也称:总不可滤残渣。
浑浊度(NTU):水中含有泥砂、纤维、有机物、浮游生物等会呈现浑浊现象。
颜色:水的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
综合性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溶解氧的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反映了水体中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含量。
⑷ 污水中有各种污染物,为了定量地表示污染程度,一般制定了哪些水质标准
国家对水质的分析和检测制定有许多标准,一般来说其指标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类。
物理性指标:温度,颜色和色度,嗅和味,浑浊度和透明度。
化学性指标:
有机物,
无机性指标——植物营养元素(N,P等),PH值,重金属
生物性指标:细菌总数,大肠杆菌。
综合性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总氮(NT),氨氮(NH3-N),总磷(PT)。
⑸ 污水处理后 出水要检测的指标有哪些
城市污水一般是COD、pH、BOD、氨氮等
工业废水多些
如COD、pH、BOD、氨氮、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矿物油等
⑹ 污水的物理性指标有哪些SINA
污水的物理性指标
1.温度
许多工业排出的废水都有较高的温度,这些废水排放水体使水温升高,引起水体的热污染。水温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对水资源的利用。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减少。这样,一方面水中溶解氧减少,另一方面水温升高加速耗氧反应,最终导致水体缺氧或水质恶化。
2.色度
色度是一项感官性指标。一般纯净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无色的。但带有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现各种颜色。将有色污水用蒸馏水稀释后与参比水样对比,一直稀释到二水样色差一样,此时污水的稀释倍数即为其色度。
3.嗅和味
嗅和味同色度一样也是感官性指标,可定性反映某种污染物的多寡。天然水是无嗅无味的。当水体受到污染后会产生异样的气味。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不同盐分会给水带来不同的异味。如氯化钠带咸味,硫酸镁带苦味,铁盐带涩味,硫酸钙略带甜味等。
4.固体物质
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物质(DS)和悬浮固体物质(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 (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C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量即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的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量。
水体含盐量多将影响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和生物的正常生长。悬浮固体将可能造成水道淤塞。挥发性固体是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
⑺ 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水水质指标的分类有哪些
一般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分为三大类: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物理性内污染容包括热污染、悬浮物质污染、放射性污染。 化学污染包括无机无毒物污染、无机有毒物污染、有机无毒物污染(需氧有机物污染)、有机有毒物污染、油类物质污染 生物污染主要是指废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它包括致病细菌、病虫卵和病毒。未污染的天然水小细菌含量很低,当城市污水、垃圾淋溶水、医院污水等排入后将带入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能引起肝炎、伤寒、霍乱、痢疾、脑炎的病毒和细菌以及蛔虫卵和钩虫卵等。生物污染物污染的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存活时间长、繁殖速度快。 从污染物的分类可以又可以污水水质指标做一些概括。同样可以这样来划分即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 物理性指标有固体物质(TS)、浑浊度、颜色、嗅、味、温度、电导率等。 化学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有机氮、pH值、有毒物质指标等。 生物指标主要有细菌总数、大肠菌数及病原菌等。细菌总数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细菌的总数;大肠菌数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肠菌个数。
⑻ 污水检测指标都有哪些
法律分析:水质指标大致可分为:
(1)物理指标:嗅味、温度、浑浊度、透明度、颜色等;
(2)化学指标:
(a)非专一性指标:电导率、pH值、硬度、碱度、无机酸度等;
(b)无机物指标:有毒金属、有毒准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
(c)非专一性有机物指标:总耗氧量、化学耗氧量、生化耗氧量、总有机碳、高锰酸钾指数、酚类等;
(d)溶解性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等;
(3)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藻类等;
(4)放射性指标:总α射线、总β射线、铀、镭、钍等;
有些指标用某一物理参数或某一物质的浓度来表示,是单项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而有些指标则是根据某一类物质的共同特性来表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水质状况,称为综合指标,比如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污染状况,总硬度表示水中含钙、镁等无机盐类的多少。
法律依据:关于发布《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等十一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现批准《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等十一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2019)
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 3 -N等)安装技术规范》(HJ 353-2019)
三、《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 3 -N等)验收技术规范》(HJ 354-2019)
四、《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 3 -N等)运行技术规范》(HJ 355-2019)
五、《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 3 -N等)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HJ 356-2019)
⑼ 污水处理后 出水要检测的指标有哪些呢
污水处理后出水要检测的指标包括三类: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1、物理性指标:
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的三种存在形态:悬浮的、胶体的、溶解的。固体物质用总固体量(TS)作为指标,污水处理中常用悬浮固体(SS)表示固体物质的含量(TDS指标高于1000以上)。
2、化学性指标:
(1)化学需氧量(COD):指用强化学氧化剂(中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与水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简写为COD。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
(3)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当有机物被全部氧化时,将分别产生二氧化碳、水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4)总有机碳(TOC):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质的含碳量,也是评价水样中有机物质质的一个综合参数。
(5)总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为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四种含氮化合物总量称为总氮(TN)。凯氏氮(TKN)是有机氮与氨氮之和。
(6)总磷(TP):包括有机磷与无机磷两类。
(7)pH值。
(8)重金属。
3、生物性指标:
(1)大肠菌群数: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以个/L计。
(2)细菌总数:是大肠菌群数、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细菌数的总和,以每毫升水样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表示。
(9)城镇污水物理性指标扩展阅读:
污水处理的技术:
1、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2、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3、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⑽ 污水物理性水质指标有哪几个
污水的物理性水质指标指的是肉眼可见的特性:
主要有:
1)、浊度
主要是指水的混浊度;
2)、悬浮物
主要是指水体中是否可见悬浮物体;
3)、蓝绿藻
主要是指水体中是否含有蓝绿藻;
4)、透明度
主要是指水体是否受污染,在肉眼可见下是否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