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个城市工业废水排放情况最差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13日公布了2003年最佳环境城市和最差环境城市的排行榜。
一份年度重点城市环境报告显示,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是海口、珠海、湛江、桂林、北海;污染控制最好的城市是南通、连云港、沈阳、苏州、福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最好的城市是大连、烟台、深圳、珠海、海口。
而空气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是临汾、阳泉、大同、石嘴山、三门峡、金昌、石家庄、咸阳、株洲、洛阳。
中国目前共有668个城市,容纳36.1%的人口,贡献7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80%的税收。此次发布的环境报告包括了省会城市、直辖市、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城市以及风景名胜城市等47个重点城市。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47个重点城市的2003年的工业污染物单位增加值排放强度比2002年均有下降,而且污染增长速度小于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在13日的发布会上说。
城市污染主要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报告显示,与2002年相比,2003年,47个重点城市的空气污染(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年日均值)略有下降;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分别提高了10.68个百分点、1.78个百分点和12.06个百分点;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年均值略有下降。
此外,绿化覆盖率提高0.68个百分点,平均环保投资额增长0.14个百分点,达到GDP的2.43%。
汪纪戎说,尽管总体环境情况稳中有升,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仍然很严重。此外,由于机动车数量激增,北京、哈尔滨、南京、广州、西安、银川等城市二氧化氮年日均值浓度上升明显。
另外,部分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薄弱。2003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低的城市包括长春、哈尔滨、武汉、湛江、北海、重庆和拉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的城市包括哈尔滨、乌鲁木齐和贵阳。
中国自1989年起开始实施一套包括城市环境质量、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体系。除了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还有561个城市参与考核,参与数量占全国城市总数的91%。
Ⅱ 广西百色好吗
广西百色好玩的多啦~~
先到右江区百色起义纪念馆 再到粤东会馆 再到清风楼 再到百色右江区澄碧湖风景区 再到大王岭原始森林漂流 再去福禄河去看看瀑布最后去百色水库风景区看看广西第3大的水库~~
接下来到各县~
先靖西(可是有小桂林之称喔)~在那可以看到通灵大峡谷~再到德天瀑布~到古龙河漂流~漂流穿过3个大山洞(可不是一般的山洞喔)~那沿途的风光特美~再到旧州街~去那看看壮族的绣球(壮族正中都是在那产的喔)~
之后就去那坡县看看黑衣壮吧~看看那的风土人情~
之后到凌云县~看纳灵洞和水源洞还有凌云茶山的风光~~
后来就到世界著名的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在看看布柳河~莲花洞~~火卖村看云海品尝农家乐!
还有很多咯~还要去西林的宫堡府(清朝2广总督的家喔~)~那岩古寨木楼~还有隆林苗族跳坡节~等等(多多写不完咯)~
Ⅲ 污水处理政策
法律分析:污水处理政策如下:1、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2、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3、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4、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黄河流域中下游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力争达到30%;5、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条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Ⅳ 应城市城镇。建成区内。城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
85%。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85%为标准。计算公式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量(万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万吨)×100%。
城市的每天运转都要产生大量的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径流等等。这些污水应该得到有效处理,而不能直接外排,目的是避免造成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Ⅳ 玉林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10年主要工作部署
围绕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围绕“推进三个集中,促进三化联动,创建三个示范”的发展思路,按照“一年开好局”目标和“六个一体化”的要求,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新区示范带动。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要求,加快推进玉东新区、玉柴新区、龙潭新区规划建设。集中力量推进玉东新区建设,加快编制玉东新区发展概念性规划,突出抓好玉东新区13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积极推进新区“三纵三横”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尽快把玉东新区建成功能完善、品位较高、环境优美的玉林城市“窗口”;着重整合市经济开发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提升新区经济支撑力,把玉东新区建设成为玉林低碳经济发展的“样板”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统筹推进玉东新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区核心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增强新区对周边农村的带动力,把玉东新区建设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先试的典型、示范和样板。以玉柴工业园、龙潭产业园为核心,抓好玉柴新区、龙潭新区规划,大力推进区城同建,完善园区、新区一体化设施,尽快形成三化互动、城乡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教育东路延长线、秀水路、文体路等21个市层面已开工项目的建设进度;抓好总投资39亿元、计划今年开工建设的33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投融资平台筹措资金,逐步把融资合作延伸到县、乡,解决城乡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电网改造,为推进三个集中创造条件。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新机制激发新活力,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政策措施的一体化。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依法探索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权限向乡镇延伸;深化农村基层综合改革,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和推广“农事村办”。
(二)做大做强做优工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和核心战略不动摇,建立健全促进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全市工业跨越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全力培植百亿元产业。抓住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治区培育14个千亿元产业和4个新兴产业的契机,谋划发展我市百亿元产业。坚持以大企业、大品牌、大项目提升大产业,加快做大做强玉柴集团、三环集团、广西银亿等企业集团。全力策划和储备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抓好玉柴铸造中心、广西银亿镁盐、广西万象镍铬合金项目、兴业海螺水泥二期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机械、水泥陶瓷、健康、矿冶、再生资源加工等五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中小企业向规模化和高、精、尖、专特色化发展。
深入实施“强柴兴玉”战略。在项目规划、用地、资金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玉柴更大的支持和更优质的服务。支持玉柴做强做大柴油机产业,进军汽车产业,进行多元化投资,建设国际性汽配生产、采购基地。加快玉林国家内燃机及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规划建设,支持玉柴工程研究院、玉柴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人才小高地建设,不断提升玉柴核心竞争力。
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今年多渠道投入园区发展资金1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亿元,加快完善园区路、水、电和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商务、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设施,把园区建设成为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服务集成的城乡经济发展“洼地”。重点抓好市经济开发区、玉柴工业园、龙潭产业园等10个重点园区的建设,加快培育百亿元园区。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力争全年落户园区项目170个以上,全市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55亿元,工业增加值166亿元,分别增长30%。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今年组织实施新建、续建技改项目1020个,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8个,力争完成技改投资170亿元。大力扶持强优企业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检验检测中心,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订。加快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建设和工业信息化步伐,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积极实施企业家队伍、工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程和工业人才储备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继续强化投资拉动,着力夯实跨越发展基础。继续把扩大投资作为促进增长的主要措施,进一步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力争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全市计划新开工重大项目218个,年度计划投资150亿元;续建项目340个,年度计划投资170亿元。重点推进玉柴铸造中心、北流永达陶瓷二三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重点加快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玉林至铁山港铁路、龙潭至山口一级公路、玉林火车站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全力做好玉林至荔浦高速公路、钦州到宝圩高速公路玉林段的前期工作;在构建玉林与周边城市高速路网的同时,加快形成玉林环城高速公路。加快南宁至玉林城际铁路、玉林支线机场、绣江复航、山心至贵港大圩二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今年完成农村公路通畅里程400公里以上。
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列入今年前期工作的重大项目405个,项目总投资915亿元。重点做好广西农机集团、玉林商贸物流专业市场、北流陶瓷博览展贸城、广西黑五类粮食仓储物流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扩大政府投融资和民间投资。坚持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并举,制定完善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继续发挥玉林市城投公司、开投公司等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通过向银行融资、发行债券等形式,力争融资35亿元以上。
(四)积极推进规模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发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平台示范作用,积极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创建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市。
稳步发展农业生产。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推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市、县两级粮食储备规模,确保粮食安全。实施超级稻示范、秋冬种开发、间套种三个“百万亩增粮增收行动计划”和科技增粮增收支撑工程。积极发展优质稻、中药材、优质蔬菜、优质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优势农业品牌。
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孵化推广先进技术、品种和经营模式,抓好生态农业、信息农业、品牌农业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加快形成“大产业、大基地、大市场”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全市安排支农资金7.1亿元。搞好产销衔接。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用工信息服务,抓好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创业和转移就业,力争年内完成农业生产技能和转移就业培训25万人次以上,新增转移就业4万人。力争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 %。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稳定和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服务市场,积极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集中,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转变。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完成改革任务的60%以上。
(五)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以荣获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为契机,用足用好国家有关配套扶持政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振“岭南都会”雄风。
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认真落实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深入推进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积极引导和发展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稳步扩大餐饮、购物等传统消费,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消费,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消费,扩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以大建市场、建大市场和大建物流、建大物流为抓手,加快商业街区、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等商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强做大中药材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整合做大工业品服装市场、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规划建设城北商贸区、江南物流园区、玉林交通物流基地等一批重大市场及物流园区;以“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新农村现代物流”工程为载体,新建和改造一批农贸市场、农家店及农村商品配送中心,不断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
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逐步发展信息和科技服务业,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业同步发展,积极发展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业。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江心岛开发建设,大力推进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佛子山旅游度假区、梦幻水乡等旅游项目建设,做强做大旅游业。
(六)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稳妥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努力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坚持以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深入推进“玉—北—福”一体化。完善城市路网,进一步拓展城市框架。重点推进玉东新区和玉柴新区、江南片区开发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突出解决群众关注的“路不平、灯不亮”的问题;加快完善城区道路硬化、绿化和照明亮化、排水等配套设施,优先发展公交,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和出行条件。加快城市绿化、美化景观建设,重点打造南流江百里景观长廊。力争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70亿元以上。继续抓好廉租住房建设和公房改造。
加快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县(市、区)城区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突出区位、产业、人文等特色优势,不断提高各县(市、区)城区的城市水平和品位。加快完善重点镇、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城镇居民安置小区、农民新村等分区规划,集约推进城镇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发展城镇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经济强镇。
稳妥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进一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降低农民进城门槛,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有序转移。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支持农民工进城就业、创业。加快研究完善购房落户政策,促进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保障。
(七)继续深化开放合作,加快建设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市。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等政策机遇,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积极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加强与北海市的合作,协同推进铁山港(龙潭)组团开发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全面推进龙潭产业园开发建设,加快完善园区路网、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设施,大力推进广西银亿硫磺和石膏制取硫酸、龙潭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一批能源、化工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尽快把龙潭产业园建设成为我市经济增长新一极。
主动融入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加快玉林港口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绣江流域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沿江现代物流、沿江产业布局等10项规划编制。推进联结西江干流地区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对接与协作,共同打造新兴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做好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大力开展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加强与桂东各市协作,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力争全年实现区外境内到位资金280亿元。
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引导服务,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积极扩大对东盟的出口。全力服务好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质量办好第七届玉博会和第二届中医药博览会暨中药材交易会。
(八)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建设非公经济示范市。以全民创业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推动全市非公经济总量增加、质量提升,加快建设非公经济示范市。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稳步推进水价改革。改革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积极探索公用事业改革。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全民创业。把营造环境、激励全民创业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制订出台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完善激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市财政安排500万元设立市级创业基金,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鼓励各类人才以技创业,扶持转业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及下岗人员自主创业,扶持农民种养创业。
(九)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大力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资源环境意识,把节能减排转化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突出抓好有色金属、陶瓷等重点耗能行业和68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关闭、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纸厂、小水泥厂,完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促进污染源达标排放;加快城乡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所有县(市)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在自治区规定时间内建成投入使用,力争今年底全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城乡风貌改造、城乡绿化、城乡清洁三大工程为载体,在申报广西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南梧高速公路沿线、玉东新区及玉林城区广场东路等四条街道的“一带一区四路”为重点,加快推进以“竹筒房”改造为重点的城乡风貌改造。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抓好天然林、水源林保护,动员全民植树造林,力争玉林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绿地率达33%。
(十)全力保障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进一步加大投入,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继续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调动受益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办好、办实与民生密切相关的10项实事:一是实施教育惠民工程。二是实施医疗卫生保障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惠民工程。三是实施社会保障惠民工程。四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五是实施安居工程。六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水源林保护工程。七是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八是实施百万亩超级稻种子补贴工程。九是实施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工程。十是实施“放心肉”工程。
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就业。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我市教育发展三年目标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大力推进市文化会议中心、市博物馆以及县、乡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先进文化,推进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辐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继续推行村村派驻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口发展质量。
加强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监管。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级政府监管责任,加强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队伍建设,切实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质量的源头监控和市场监管,严肃查处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案件,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社会维稳第一责任。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预警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大调处、大防控”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快建设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强化综治维稳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平安玉林、平安县区创建活动及“百镇千村万户”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和重点地区的专项整治,深化打黑除恶、命案侦破、打击“两抢两盗”等专项行动,维护良好治安秩序。
积极支持部队和国防建设。积极支持驻玉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抓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落实军人优抚政策,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
Ⅵ 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率有什么不同
两个概念不一样。
污水收集率 = a/b,其中a是指污水的产生量,b指用水量;
污水处理率= c/d,c指的是污水处理量,d指的是污水产生量。
污水分类:
分类
第一类:工业废水 来自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的污水,包括来自与工业或者商业储藏、加工的径流活渗沥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废水。第二类:生活污水 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卫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业废水。
第三类:商业污水 来自商业设施而且某些成分超过生活污水的无毒、无害的污水[2]。如餐饮污水。洗衣房污水、动物饲养污水,发廊产生的污水等。
第四类:表面径流 来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来自城市和工业地区的水等等,表面径流没有渗进土壤,沿街道和陆地进入地下水。
(6)广西污水集中处理率扩展阅读:
水体污染影响
水体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体受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著名的水俣病、痛痛病是由水体污染引起的。
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苯并(a)芘和其他多环芳烃、卤代烃污染水体后,可被悬浮物、底泥吸附,也可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内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如鱼类)就可能诱发癌症。
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人畜粪便等生物污染物污染水体,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肠炎、霍乱等;肠道内常见病毒如脊髓灰质类病毒、柯萨奇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过水体污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
1989年上海的"甲肝事件",就是由水体污染引起的。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6000万人死于腹泻,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间接影响。水体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恶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定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
铜、锌、镍等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氧化,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影响水体的卫生状况。
水体污染既可严重危害生态系统,还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主要污染物的影响:
铅: 对肾脏、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儿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证实;
镉: 对肾脏有急性之伤害;
砷: 对皮肤、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证实;
汞: 对人体的伤害极大,伤害主要器官为肾脏、中枢神经系统;
硒: 高浓度会危害肌肉及神经系统;
亚硝酸盐: 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婴儿的影响最为明显(蓝婴症),具致癌性;
总三卤甲烷: 以氯仿对健康的影响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发生的是膀光癌;
三氯乙烯(有机物): 吸入过多会降低中枢神经、心脏功能,长期暴露对肝脏有害;
四氯化碳(有机物): 对人体健康有广泛影响,具致癌性,对肝脏、肾脏功能影响极大。
Ⅶ 污水处理的每个环节的出去率怎么计算
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除以根据供水量系数法计算或实得城镇污水产生总量即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注意你既然说的是集中处理率,各自建处理设施处理后直接排放的不计入处理量中。
Ⅷ 我国污水处理率是多少
根据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编制的《“十二五”全国城镇专污水处理及再属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到2015年,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具有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5%。县级市处理率达到70%,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7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30%。
此外,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现在也就是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