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水也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全世界都为洁净水危机的面临而惧怕,尽管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在世界居第六位,但仍然属于严重的缺水国之一。我市和其他各地一样,许多原来清澈见底的小河,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臭气熏天的臭水沟。为弄清其原因,减少水污染对人们的危害,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利用暑假期间对我市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了观察、讨论,并想出办法,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探究目的: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文化部门、环保部门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珍惜人们的宝贵生命之源——水。
调查过程:
根据暑假前老师的安排,我们两人利用暑假期间,进厂入村,进村入户,访问住在河边的村民,查阅有关资料,听取别人的介绍,把照片拍摄下来,对我市部分地区的水污染进行实地调查、讨论。
综合集中,形成了该调查报告。
清澈见底的小河变成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
我们首先来到我市地质队附近的那条小河,据当地的老人说,这条小河原先可美了,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在河里嬉戏、打闹。岸边杨柳依依,倒映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为小河增添了许多生趣,幽静极了!那时侯的小河是居民的骄傲。可现在呢?它被污染的不成样子了,变成了一条黑乎乎,臭烘烘,人见人厌的臭水沟了。我失去了自己以前美丽的外貌,被人们强迫地换上了一副丑陋的外表。河边垃圾成堆,而且臭气熏天,鱼儿在河里奄奄一息,`再也无法生存了,两岸的杨柳早已枯死,路上的行人望而生畏,居民们连水都不能喝了,由于这气味的刺激以及水质的恶化,许多居民常常生病,而且都已经搬家了。
河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① 据我们调查所知,工业废水、生活废弃物不经过专业的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就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也会污染水资源……受污染的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的话,一般是不能作为饮用水的。
② 人们往往为了图省事,把垃圾随手的扔在了清澈的小河里,使水变脏、变臭,成为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严重的污染了周围的环境、空气,造成了三项损失。
③ 有些人经常随便地把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杯,还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随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只要有风刮起,塑料制品就四处乱飞,刮到水里、树枝上,往往就动不了了,日积月累,里面的污染物就会渗透到深水里。水就会污染,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④ 有些卖蔬菜的小摊,买完蔬菜后,剩下了一些坏的蔬菜,往往扔在一边,就不再管了,有些住在河边的家庭,经常也把一些坏了的菜扔到了水里,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臭菜腐烂了,就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从而使小河变成了臭气冲天的臭水沟。
⑤ 大部分船只排放的油污、废水,把鱼儿们都毒死了。有些要使用水的工厂,用完水后,又把脏水再排回到河里,快速的污染了水资源,还有一些工厂把颜料排到了河里,更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真可恨!
⑥ 有一些隐蔽的池塘都被污染了,池塘里的水都成了可口可乐的颜色了。池塘边堆了数都数不清的垃圾、臭菜,不远处,还有工厂正在排放污水,这是多么的可怕呀!
调查后的疑问:
本调查结束后,我们产生了许多的疑问:
1. 人们为什么不珍惜小河的美丽呢?
2. 当地的工厂为什么不对污水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呢?
3. 人们为什么要把小河给污染了呢?
解开谜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又走访了几位居民和考察专家。原来在水污染刚开始时,就有当地居民找过有关部门反映,要求解决水污染问题。有关部门也想解决关于水污染的问题,但是一套现代化的有效污水处理程序,价钱是非常昂贵的,并且要在好几年之后才能见经济成效。所以谁也不愿意花这冤枉钱,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当地有些居民在气愤之余,也加入到对河水污染的队伍中去,把垃圾不时的抛入了小河中。致使潺潺流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变成了漂着果皮,废纸等垃圾的臭水沟。
得出的结论:
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便在一起讨论并分析总结我市河水污染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的:
1. 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乱扔垃圾。
2. 工业生产中排出了大量的油污,废水和废渣。
3. 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农牧业的排水等等。而所有污染中,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废水的污染尤为严重。通过查阅资料,听取别人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钢铁厂等排出的生产废水中含有酚类化合物和氰化物。人们在洗澡,洗衣服、洗菜时,要用洗涤剂,含有洗涤剂的水流入下水道,而后进入河流,这些生活污水虽然无毒,但水中无机盐类、病原生物等等增多,也会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
我们的建议:
1. 我们要节约用水,不浪费水。
2. 建议每个公民自觉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 工厂里排出的脏水,要经过回收处理,直到不污染任何东西,才可以排出。
4. 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和执行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要经过治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5. 从今以后,要宣传“只有一个地球”,呼吁所有的人们、工厂,不要再制造污染了,要保护好我们美好的地球
6. 建议我市化工厂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提高废水、废渣的治理效果,实行达标排放,保证厂区周围的环境不受污染。
7.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千万注意不要再污染其它水域了,更不要污染地下水了。
我们要尽快让地球母亲恢复它以前美丽的样子吧!
㈡ 写一篇生活污水排放的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督导员反映某小区的2间废弃门面污水横流的情况属实。东街社区协同居回民组、楼幢答长已于收到通知前着手处理此事。门面污水管破裂,污水流至路面的原因是此楼修建的基础设施薄弱,化粪池系改建且10年以上都没有清理过,造成化粪池至居民楼一段的下水道严重堵塞以至管道破裂,连下水道经过的门面地面都已涨裂,修复工程量大,经测算修复费用8000元以上,按管理责任应由居民户出资自行修复。但考虑到此楼的居民多是还房户或房管局租赁户,经济都非常困难,社区组织了居民组长、楼幢长及此楼的卫生管理人员召开居民会议多次,经联系并请示市政局蹇世儒局长后,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堵塞单元的居民按产权情况每户出资50-100元,大约有4000余元,差额部分由市政局出资修复。社区、居民组长已协同楼幢长、卫生人员着手收费并协同尽快修复!
街道办事处东街社区居委会
2008年6月9日
㈢ 企业污水处理PH值超标报告怎么打
首先污水处理的生化系统是有一定的ph调节能力的,你所说的ph过高到底有多高,如果ph范围在6-10,生化系统是可以接受的,并不会受太大的影响。如果再高的话,那就需要在原水部分投加一定的酸进行中和了。
㈣ 污水站进水量超设计范围书面报告怎么写
1、首先拿出一张纸,检查纸有没有破损,将纸平放在桌面上。
2、其次拿出黑色中性笔在纸的中上方写上污水站进水量超设计范围书面报告标题。
3、最后将报告的详细内容写在纸上即可。
㈤ 环境评价报告书怎么写
第一章 总 则1.1 项目简介浮来春酿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食用级酒精搬迁扩建项目是由浮来春酿酒集团投资建设的。浮来春集团作为国家第一批生产食用酒精的企业,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熟练工人,其中强制回流技术和低温蒸煮技术为该公司发明专利。目前企业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主导产品为浮来春牌、沂蒙小调系列白酒。企业经过不断加强企业管理,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且被评为日照市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搬迁扩建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建成后总面积162亩,搬迁扩建项目在莒县县城北外环路南侧,206国道西侧,规划工业园内。搬迁扩建项目的建立对于提高莒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对莒县的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1.2 评价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厂址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以及环境特征;分析项目建成后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预主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分析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意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同时为其工程设计及投产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 4) 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环发[2001]17号); 6)《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 -1993)1.3 评价采用的标准
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项目所在地区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为: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②《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③《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的2类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标准 (单位:mg/m3) (GB3095-1996)二级标准污染物名称小时均值日均值SO20.50.15TSP/0.30 地表水环境评价标准值 (单位:mg/l,pH除外)污染物pHSSBOD5CODcr挥发酚DO硫化物标准值6.5~8.51504200.00550.2 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
1.3.2污染物排放标准 ①
废水排放执行《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2-2008)Ⅳ标准; ②
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3类。 1.4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4.1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经初步工程分析,该项目废水排放量约6628.6m3/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pH、SS、CODcr、BOD5、等,污染物类型数为2类,水质复杂程度为中等程度,废水排入淤泥河。淤泥河枯水期(即85%流量保证率时)流量为0.34 ,河流属小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分级原则,本项目外排废水中污染物类型较少,且主要是非持久性污染物,纳污水体淤泥河水质要求为Ⅲ类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分级原则,,据此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划分等级污染物类型评价水质因子数目一级≥3≥10二级=2≥7三级=1<7 (2) 环境空气经初步工程分析,本工程大气污染源仅为一台4吨链条燃煤锅炉Pmax=13%,D10%=2 Km,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本次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对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述,同时监测环境空气现状。评价等级判据一级Pmax≥80% 且D10%≥5Km二级除一、三级外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3)声环境建设项目所在地为莒县,厂址所在地适用于GB3096-2008规定的3类标准区。由于建设项目噪声源强增加在3dB(A)以下且周围无较大的居民住宅区,受影响的人口数较少,因此其评价标准定为三级评价因此本项目仅进行声环境现状评价工作。1.4.2 评价范围根据以上确定的评价工作等级,本次评价工作的范围如下:地表水环境:根据水导则要求,评价范围是5—15km,由于排污口的汇入且河段较短,因此评价范围定为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100m至下游2000m之间的岑港河河段。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与评价范围为以厂区污染源为中心,周边长5公里内的范围。声环境:为厂区厂界外1米处及可能受本项目噪声源影响的敏感点。Km1.5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拟建工程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噪声必须加以治理,确保达标排放,废渣的排放也要妥善处置,防止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工艺上实行清污分流,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尽量减少污水产生量,同时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其中总排口废水排放满足《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2-1999)标准,锅炉烟气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Ⅱ时段二类区要求,同时满足当地环保部门所规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厂界噪声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 在评价范围内,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保护岑港河纳污段水域水质不受项目建成后排污影响,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为厂址所在区域,保障厂区周围居民生活环境不受工程排污影响,确保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厂区周围居民点,使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规模环境功能大气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1.6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的主要内容有:(1)工程分析;(2)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4)环保治理措施评述;(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6)总量控制;(7)公众参与;(8)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等。(9)环境影响识别其中以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环保治理措施评述为本次评价的重点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江西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利用废纸和商品浆造纸项目。 (2)建设性质:改建 (3)建设地点:原横峰造纸厂厂址。具体位置见厂址地理位置图(附图一)。2.2
项目规模及总投资 (1)项目规模:在对原横峰造纸厂现有厂房、设备进行彻底检修和整改的基础上,利用废纸和商品浆板作为原材料生产打印纸、书写纸和条纹包装纸,年产能力达2000吨。 (2)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300万元。2.3 生产工艺方法本项目生产原材料70%为商品浆,30%为废纸。废纸回收利用有两类加工工艺方法,即机械处理法和化学机械处理法。本项目采用机械处理工艺,废纸经水力破碎离解后制成废纸浆,通过除渣器除去杂物后即直接送去抄纸,工艺用水量较少,水污染较轻。 2.4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1)劳动定员:项目建成后企业定员职工150人。(2)工作制度:全年工作日为250天。
第三章
工程分析 3.1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废纸回收利用有两类加工工艺方法,即机械处理法和化学机械处理法。本项目采用机械处理工艺,废纸和商品浆板经水力破碎离解后,不需再经蒸煮和脱墨处理工序,通过除渣器除去杂物后即直接送去造纸,用水量较少,水污染较轻。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1。 3.2
主要原辅材料用量
本项目原辅材料主要为废纸、商品浆及燃煤,各原辅材料用量见表3-1、表3-2。表3-1 打字纸生产线主要原辅材料用量一览表序号名 称吨产品用量年用量备注1木浆板0.95吨475吨占总量的50%2草浆板0.95吨475吨占总量的50%3松香0.02吨20吨 4硫酸铝0.015吨15吨 5原煤2.6吨2600吨3800kcal/kg表3-2 书写纸生产线主要原辅材料用量一览表序号名 称吨产品用量年用量备注1废纸1.2吨720吨占总量的60%2草浆板0.95吨380吨占总量的40%3松香0.015吨15吨 4硫酸铝0.030吨30吨 5原煤2.0吨2000吨3800kcal/kg 3.3 主要工艺设备本项目主要工艺设备见表3-3。表3-3 主要工艺设备表序号名 称规格单位数量备 注1漂洗机35m3套4 2盘 磨370ml台12 3推进器ф50台2 4纸 机1575哈巴网套1 5纸 机1092套2 6电动打包机 套2 7切纸机 套2 8锅 炉SHL4-13台1附有除尘设施 3.4
公用工程3.4.1 供汽 本项目蒸汽由一台SHL4-13型4t/h链条锅炉提供,主要燃料为横峰铺前煤,燃煤的年用量为 4600t,煤质参数见表3-4。表3-4 主要生产用煤煤质参数表成份全水份挥发份硫 份灰 份低位发热值%%%%kcal参数8.5618.430.4754.623800 3.4.2 给排水情况
本项目的生产充分利用原横峰造纸厂原有的设施,由于企业原有的供水系统(日供水量可达3000吨)可满足拟建项目用水量的需求,因此 仍沿用原有的供水系统。该项目排水主要为废纸的破碎、清洗、抄纸工序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最终排入岑港河。 图3-2 给排水情况平衡图(单位:吨/日,括号内数字为损耗量) 本项目生产用水量约为659吨/日,生产工艺排水量约为644吨/日,则拟建工程生产工艺吨纸日均排水80.5吨,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所规定的无脱墨工艺执行排水量限值(浆板制浆吨产品日均最高允许排水量为60m3,本色木浆吨产品日均最高允许排水量为150m3,加权平均吨产品日均最高允许排水量为90m3)的要求(不包括厂区生活排水及锅炉排水等)。该项目生产给排水量情况平衡图见图3-2。3.5
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控制措施(不是环评报告书中写的,主要来自可行性研究报告)3.5.1
废
气拟建工程废气主要来源于燃煤锅炉,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及SO2本项目拟选用一台SHL4-13 型4t/h链条锅炉,所用煤炭为横峰铺前煤。烟气目前采用旋风除尘器除尘处理,经处理后由35米高的烟囱排放,有组织排放预计各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5。表3-5 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序号编号废水种类废水量(m3/d)处理阶段污染物浓度(mg/l,pH除外)备注pHSSCODcrBOD51①洗涤水400筛滤后6~910001000300 2②剩余白水255筛滤后6~910821100366.7部分回用白水采用气浮处理3③总排口655处理前6~910321039326.0斜板筛网过滤+混凝槽+气浮644处理后6~9≤100≤350≤704④排放标准mg/l6~910035070GB3544-2008本色木浆kg/吨纸 1552.510.55 污染物排放量kg/吨纸 8.0528.185.64 kg/d 64.4225.445.08t/a 16.156.3511.27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由于锅炉烟尘初始浓度过高以及旋风除尘器的处理效率较低,特别是无法脱硫,造成经处理后烟气中烟尘、SO2的排放浓度仍然超标,因此,建议本工程选用优质低硫燃煤,确保烟气烟尘初始浓度满足排放标准,另外,建议选用湿法除尘工艺,加强脱硫作用,本评价建议采用CS-4型冲击式水浴除尘器,确保烟气达标排放,预计各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6。表3-6 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气名称烟气量(Nm3/h)污染物排放情况排放标准(mg/Nm3)削减量(mg/Nm3)污染物名称初始浓度(mg/Nm3) 排放浓度(mg/Nm3)排放量处理效率1 kg/hT/a锅炉烟气5933烟尘1800 1801.076.4290%1620SO21742 8715.1731.0250%87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选用优质燃煤,烟尘的初始浓度较目前大大降低,可以满足(GWPB3-1999)标准,而CS-4型除尘器的处理效率较高,同时具有脱硫作用,废气经处理后其中烟尘、SO2的排放浓度均能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所规定的限值。 3.5.2 废 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包括碎浆洗涤水和造纸白水。其中造纸白水经回收处理后可循环使用,外排废水主要为碎浆洗涤水和部分剩余白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岑港河。(1)碎浆洗涤水以吨纸洗涤平均排水50吨,每天预计造纸8吨计,则技改项目每天产生400吨左右的碎浆洗涤水,其主要污染物为SS、COD、BOD,排放浓度为COD:1000mg/l、BOD:300mg/l、SS:1000mg/l。(2)造纸白水在抄造纸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对纤维进行输送并使纤维与胶料、填料及助剂均匀分布,每天约产生造纸白水约1021吨,经白水回收装置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按75%的循环利用率计算,白水排放量为255吨/日,其主要污染物为SS、COD、BOD,排放浓度为:COD:1100mg/l、BOD:366.7mg/l、SS:1082mg/l。 (4)总排口废水拟建工程总排口废水排放量约为644 m3/d,折合吨产品排水量为80.5吨。根椐国内同类型废纸生产工艺资料显示,废水中主要污染成份为不溶性的纤维等杂质。另外,还有少量的涂布剂、胶料及助剂等,其废水水质见表3-7。从表3-7可以看出,由于本项目采用外购商品浆板和无脱墨废纸制浆工艺,并选用水力碎浆工艺,依靠机械力进行疏解碎浆,因此,其废水水质污染相对较轻,本评价建议总排口废水处理工艺采用斜板筛网过滤+混凝槽+气浮工艺,废水经处理后基本能满足《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2-1999)规定的水质排放要求。表3-7 拟建工程废水排放情况序号编号废水种类废水量(m3/d)处理阶段污染物浓度(mg/l,pH除外)备注pHSSCODcrBOD51①洗涤水400筛滤后6~910001000300 2②剩余白水255筛滤后6~910821100366.7部分回用白水采用气浮处理3③总排口655处理前6~910321039326.0斜板筛网过滤+混凝槽+气浮644处理后6~9≤100≤350≤704④排放标准mg/l6~910035070GB3544-2008本色木浆kg/吨纸 1552.510.55 污染物排放量kg/吨纸 8.0528.185.64 kg/d 64.4225.445.08t/a 16.156.3511.27 3.5.3 废渣排放情况废渣主要来自锅炉煤渣和废水处理后的污泥,预计煤渣年排放量为1610吨(按燃煤灰分35%计算),外排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每年约140吨(以吨纸产品产生0.07吨干污泥计算)。煤渣采用运至厂外荒山坡或填坑铺路处理,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经干化后由于富含纤维可掺入燃煤中燃烧处理。 3.5.4
噪
声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有生产装置的机械设备(包括打浆、造纸机械),以及锅炉风机,其源强声级在90~100dB(A)之间。加强设备的消声减震措施和强化厂房的隔音效果就基本可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噪声影响。 3.6
清洁生产评述与建议3.6.1 清洁生产评述3.6.1.1工艺技术的先进性
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是实现清洁生产的基础,本项目采用的废纸制浆工艺本身就是一种少废的清洁生产工艺;加上本项目采用涂布技术,无需脱墨工序,进一步减少了污染的产生,为后续的污水处理创造的良好的条件。3.6.1.2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本项目由于遵循了清污分流、造纸白水循环使用的指导思想,白水循环率达75%,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纤维等有用原材料的损失,而且也降低的污染物的排放。该项目外排废水量为644吨/日,折合每吨纸排水80.5吨,,查找国家发改委颁布的的《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但此没有国家标准,根据同类项目的清洁生产标准与该项目做比较,该项目低于加权平均吨产品日均最高允许排水量为90m3的要求。是可行的3.6.2清洁生产建议
(1)进一步提高白水的循环利用率。 提高白水的循环利用率,实现白水的封闭循环可采取如下措施:a.减少由制浆带来的含有溶解物的水量;b.减少抄浆系统中清水的用量,具体作法是将浓白水循环再用,无需清水之处全部使用白水,需用清水之处使用净化后的白水;c.多余白水采取措施回收纤维;d.减少事故性排放。(2)加强废纸回收的分类管理。科学合理地对废纸进行分类回收,可以达到分级处理,物尽其用的目的,提高回收质量与效率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选购锅炉和选用燃煤时,必须保证锅炉烟尘初始出口浓度不超过《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中规定的最高1800mg/Nm3的限值。 (4)建立和完善对跑冒滴漏的控制系统。 (5)白水回收系统建议采用气浮回收工艺,回收后的白水洁净度很高,尽量代替清水重复使用。
第四章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 4.1
地理位置及交通横峰县隶属于上饶市管辖,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信江中游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3′至117°38′,北纬28°22′至28°27′。东邻上饶,西界弋阳,南连铅山,北接德兴,距省会南京约210公里。328国道穿境而过,是本县的交通动脉,其他公路四通八达,交通状况较为便利。要附上三个图(地理位置图,外环境关系图,水系图)4.2
自然环境概况4.2.1 地势、地貌
地势大致东北高、西南低,为低丘岗地地貌,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偏酸性,地层上部为褐黄淡色粘土,下部为灰岩。4.2.2 水文状况
评价区范围内地表水水域主要是岑港河,岑港河发源于上饶县茗洋关,全河长54公里,流域面积364平方公里,流域呈羽状,最大流量2060m3/s,最小流量0.34m3/s,丰水期河宽100米,河水深度5.5米,枯水期河宽60米,河水深度0.3米,水力坡降约为0.3%,最高洪水位60.7米,在弋阳县城东面汇入信江,是信江的一级支流。4.2.3 气象条件横峰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18.30C,极端最低气温-80C,极端最高气温41.20C。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20m/s。历年平均降水量1798mm,,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蒸发量1627.9mm。年平均无霜期267天。 4.3 社会经济概况
标明项目直属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及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审批部门管辖行政区范围社会经济 横峰县土地面积655平方公里,是本省面积较小的县,人口16.1万人,下设12个乡,1个镇。全县现有耕地13.8万亩,内含水田12.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2.3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9.7万亩,农业生产逐年上升,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花生和甘蔗等,林产以油茶、杉、松、竹居多,其中尤以油茶最著名,是国家定点商品油基地县之一。近几年县内工业发展迅速,现拥有冶金、电力、煤炭、纺织、机械、建材、轻工、粮油和食品加工等工业企业。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的繁荣,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建设及公共设施发展迅速。 4.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4.4.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4.1.1 现状监测
(1)监测布点根据拟建项目工程废气的污染特征,结合厂址周围自然环境和居民区分布情况,本次空气环境监测仅在评价区域内至少布设6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布点位置在厂区主导风向下风向,居民区和厂区等敏感点附近周围四个点
㈥ 向环保局提交的污水日排放量超了,怎么办
你好!
1、打报告,报设备检修。
2、大多地方环保局是计算,当月总污染物排放总量,当日排放量超标可能会不计算。
3、与当地县级环保或当市环保支队协调好关系。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㈦ 关于水资源的社会调查报告
海南省的水质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研究方案
一 研究课题:海南省的水质调查
二 指导老师:郑辉成
三 课题小组成员:王庭光 许振昂 陈益敏 王培诚 李茂文
组长:王庭光
四 研究目的:(1)了解我省的水质状况,更好的保护我省的水质及提高人们的意识
(2)融合所学的课内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 研究方法:(1)上网查找
(2)访问
六 成员分工:组长:王庭光 主要工作: 组织成员进行调查及探讨问题
副组长:陈益敏 主要工作: 整理资料,篇写研究报告
秘书:李茂文 主要工作:记录会议内容,管理财务
成员:王培诚、许振昂 主要工作: 上网查找资料,访问相关人员
七 活动计划:第11周;讨论并安排活动计划
第12周;采访难渡江东山河段部分居民及查阅相关资料
第13周;整理资料
第14周;撰写报告
八 活动口号:认真对待 重在参与
九 撰写报告
以撰写报告的形式在班里、校园、博客公开展示探究结果
第二部分:研究过程
4月26日,我们开始讨论如何展开课题研究,并进行定向及安排整个开展过程。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防止拖延时间。
5月2——3日,我们沿南渡江东山段走访,并才访了当地的一些居民关于近年来河水的变化情况及他们的日常生活用水的处理方法。
5月4——5日,我们组的成员来到镇上的网吧,查阅相关资料。
5月10日起,我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及走访的见闻整理好,接着开始撰写报告。
第三部分:探究结果
根据各组员调查与实践所得材料,我们大致总结如下:
(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难度江的主要污染物。难度江流域每年接纳工业、生活、养殖等废水3353万吨。白沙、屯昌、定安、澄迈县城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难度江,仅澄迈县每天就有2.6万吨生活污水超标向难度江排放。
海口市2004年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24亿吨。其中,废水占60.5%,生活污水占39.5%。定城镇共有5万多人,每天产生6000多吨生活污水,通过7个生活污水排放口直接排入南渡江。据了解,这些排污口离海口龙塘取水点才20公里左右。
近年来,我省的水质状况不断恶化,许多地方的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就连我省第一大河的发源地白沙都受到了污染,那里的人们喝不上卫生的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
(二)为了了解我省的水质状况,我们组调查了有关于难度江,万泉河,昌化江,以及各个水库及分流,地下水,及沿海水质。
2004年我省水环境质量总体继续保持良好。82.5%的监测河段、87.5%的监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可作为饮用水源的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河流、湖库水质总体比2003年有所下降。近岸海域水质以一、二类为主,地下水质优良。但部分地表水体存在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城市附近的局部海域和部分养殖中区海域受到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的污染。
河流水质总体比2003年有所下降。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的监测断面占61.9%,III类、V类水质断面分别占20.6%、12.7%和4.8%。IV、V类水质主要分布在部分中小河流、南渡江的中小河流的局部和段,以城镇河段居多;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养量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2004年因降雨偏少、干旱、水体稀释及自净能力下降,部分河段水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I类、II类水质河段比2003年降低9个百分点。
南渡江水质总体较2003年略有下降。干流所有监测河段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以II类水质为主;主要支流龙州河水质达II类标准,海甸溪水质为IV类。
万泉河干流水质较2003年相当,所有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II类标准。
昌化江水质总体与2003年相当,干流75%的监测河段水质达II类标准,25%为III类水质,主要支流南圣河和什运河所有监测河段水质均达到II类标准。
中小河流水质比2003年有所下降。在监测的16条河流34个河段中,73.5%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其中II类、III类、 V类水质河段 分别占58.8%、14.7%、17.7%、8.8%IV、V类水质的河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北门江及文澜江,东部的文昌河及文教河,南部的三亚河及滕桥河的局部河段与2003年比较,部分中小河流局部河段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含量有不同程度上升。
城市河段水质总体与2003年相当。在流经县城以上的10条河流12个监测河段中,66.7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IV类、V类水质河段分别占25.0%和8.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除了万宁水库外,所监测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且以II类水质为主。
湖库水质总体比2003年略有下降。所监测的16座主要湖库中,87.5%的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I类标准,其中I、II类水质湖库占50.0%,III类水质湖库占37.6%,IV类、劣V类水质的湖库分别占6.2。达到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的湖库有松涛水库主要库区、高坡水库、水源池水库、赤田水库、探贡水库、太平山水库、南丽湖和广坝水库;福山水库、永庄水库、石禄水库、春江水库、沙河水库、深田水库符合地表水III类标准,万宁水库、沙坡水库水质分别为IV类和劣V类。劣于III类水质的湖库主要受氮磷营养盐、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及石油类不同程度的影响。与2003年相比,太平山水库、探贡水库受氮磷营养盐污染状况有所改善,水质有所好转,但个别湖库受氮磷营养盐影响有所加重。
近岸海域以一、二类水质为主,大多数海域处于清洁状态。部分海域局部受无机氮、耗氧有机物污染状况有所改善,但受石油类的污染比2003年严重
海口近岸因受石油类影响,海口湾大部分海域水质符合三类还水标准;海口市西部沿海域和三连村出海口、海上娱乐区假日海滩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标准。
三亚近岸天涯海角、大东海、亚龙湾水质达到一类海水标准;三亚港为三类海水;三亚入海口处受城市生活污水的影响,为四类海水,主要污染物无机氮和石油类。
其客观存它海域 琼海博鳌近岸海域为一类海水。文昌八门湾、椰林湾二类海水,清澜港受性磷酸盐的影响,为类海水。临高金牌港和临高角为一类海水。洋浦峨蔓海域为一类海水,洋浦港近岸海域由于受活性磷酸盐的影响,水质为三类。东方八所近海域水质为二类。八所港水质符合三类海水标准。部分养殖集中区局部海域海水水质仅符合三、四类海水标准。
地下水水质总体良好,主要开采区大部分水质为Ⅱ、Ⅲ类,符合地下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标准。与2003年比较,海口地区地下水潜水层水质总体良好,仅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水质有所恶化。潜水层水质主要超标组份为亚硝酸盐、铁、化学耗氧量等,其中亚硝酸盐为化肥、生活废水等污染,铁、化学耗氧量与历史资料对比,属暂时性超标。承压水层水质总体良好,局部地区水质出现锰超标,属背景值超标。
地下水水位与2003年相比略有下降。2004年由于降雨量较少,海口市潜水水位普遍下降,其中火山岩潜水降幅较大,降幅范围1.5-7.66米。三亚市地下水源地及热矿水田、琼海官塘地区热矿水田水位基本稳定。万宁兴隆地区地下水源地水位基本稳定;热矿水田水位属中等下降,降幅2.86米。
(三)以上的资料是我们通过互联网查找到的信息。同时,我们也通过访问得到一些资料。下面是我们与一位住在南渡江边的农民的一段对话:
甲——我们组的成员 乙——农民
甲:大伯,您好。我们是东山中学的学生,现在我们想问您几个问题好吗?
乙:`````(看着我们点头)
甲:这里的水清吗?
乙:不清了。
甲:这些年来河水有什么变化吗?
乙:恩,变化很大现在的水变黑了,不能直接喝了,水也小了。
甲:您常打农药吗?
乙:没打农药就没有收成啊
甲:家里的生活污水是怎样处理的/
乙:直接倒掉```````
我们还问了几位农民同样的这几个问题,他们的回答差不多都相同。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发现,许多农民对这方面的意识很是淡薄,所以我们希望政府加强对着方面的宣传和管理,提高人们的意识,尽可能降低污染源,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大概的了解了我省近年来的水质状况,也提醒了我们要时刻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有义务去宣传如何防治水污染,为我们的生活提高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次活动给我们的感受很深,因为它给了我们动手的机会,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我们很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到来,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参与。
指导老师评价: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目标明确,分工细致,积极参与,较好完成本次活动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经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回答者: chy0913_0 - 三级 2008-8-15 18:40
关于水资源调查报告
为了使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环保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会组织了一次水质调查勘测活动。在环保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对萍水河水质进行了勘测,对萍水河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更深的了解,并向沿岸居民及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采访。
据近几年调查,我国的水资源总量约为3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然而,人均占有量仅为23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中国已被列入世界上13人均水的国家之一。
一、 我国淡水污染概况
随着人口人增多和污染的增加,我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而且江、河、湖、水库的水质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做饮用水源,城市中 80%以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使七大水系和主要大淡水湖泊都受到污染。东海、渤海、黄河和南海四大海域的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无机氮、无机磷和石油污染普遍超标。
二、 萍水河概况
萍水河是我市境内最大的河流,它源于杨岐山,有多条支流汇入,中部贯穿整个萍乡城,流域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它是萍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
三、 关于萍水河水质问题调查。(访谈录)
针对萍水河水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记者:您好,我想问您一些关于萍水河的问题。您以前见到的萍水河怎样?
路人:河水清澈,可以洗衣、洗菜,还可以洗澡。萍水河历史上曾经是一条水上交通运输通道。
记者:现在的萍水河呢?
路人:河水水质明显变差了。有些地段可以看见水上有一层油脂,河上还浮有许多垃圾。河道变窄,水变浅。
记者:您认为导致今天萍水河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路人:附近的从们向河中倒垃圾,排放污水,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
记者:您好,能否问您几个问题?现在的萍水河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住在河岸居民:原来水更清,河沿岸环境好,现在河上经常漂流着垃圾。夏天蚊子多,臭味熏天。治理后,情况有所好转。
记者:您认为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居民:一些人环保意识差,向河里倒垃圾。沿途工厂、矿山、农田的废水排放。
记者:打扰一下。请问您对现在萍水河的看法?
钓鱼者:河水混浊,鱼也没几条,我坐了一上午,都只钓上几只小鱼。
记者: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钓鱼者:可能与乱排放生活和工业废水有关。
接着,记者一行人来到了市环保局,对相关领导作了采访。
环保局方面表示,将会在以后的治理中,(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和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2)加大管理和打击力度,对排污未达标的企业限期整改、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坚决取缔。实现无毒、无害排放。(3)提高全体市民的环保意识。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自觉爱护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萍水河是萍乡的母亲河,将它治理好是我们的共同心愿,希望在不久将来,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条洁净、清澈的河流。
打开网址还有更多可供借鉴:
㈧ 怎样写水质调查报告
海南省的水质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研究方案
一 研究课题:海南省的水质调查
二 指导老师:郑辉成
三 课题小组成员:王庭光 许振昂 陈益敏 王培诚 李茂文
组长:王庭光
四 研究目的:(1)了解我省的水质状况,更好的保护我省的水质及提高人们的意识
(2)融合所学的课内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 研究方法:(1)上网查找
(2)访问
六 成员分工:组长:王庭光 主要工作: 组织成员进行调查及探讨问题
副组长:陈益敏 主要工作: 整理资料,篇写研究报告
秘书:李茂文 主要工作:记录会议内容,管理财务
成员:王培诚、许振昂 主要工作: 上网查找资料,访问相关人员
七 活动计划:第11周;讨论并安排活动计划
第12周;采访难渡江东山河段部分居民及查阅相关资料
第13周;整理资料
第14周;撰写报告
八 活动口号:认真对待 重在参与
九 撰写报告
以撰写报告的形式在班里、校园、博客公开展示探究结果
第二部分:研究过程
4月26日,我们开始讨论如何展开课题研究,并进行定向及安排整个开展过程。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防止拖延时间。
5月2——3日,我们沿南渡江东山段走访,并才访了当地的一些居民关于近年来河水的变化情况及他们的日常生活用水的处理方法。
5月4——5日,我们组的成员来到镇上的网吧,查阅相关资料。
5月10日起,我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及走访的见闻整理好,接着开始撰写报告。
第三部分:探究结果
根据各组员调查与实践所得材料,我们大致总结如下:
(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难度江的主要污染物。难度江流域每年接纳工业、生活、养殖等废水3353万吨。白沙、屯昌、定安、澄迈县城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难度江,仅澄迈县每天就有2.6万吨生活污水超标向难度江排放。
海口市2004年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24亿吨。其中,废水占60.5%,生活污水占39.5%。定城镇共有5万多人,每天产生6000多吨生活污水,通过7个生活污水排放口直接排入南渡江。据了解,这些排污口离海口龙塘取水点才20公里左右。
近年来,我省的水质状况不断恶化,许多地方的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就连我省第一大河的发源地白沙都受到了污染,那里的人们喝不上卫生的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
(二)为了了解我省的水质状况,我们组调查了有关于难度江,万泉河,昌化江,以及各个水库及分流,地下水,及沿海水质。
2004年我省水环境质量总体继续保持良好。82.5%的监测河段、87.5%的监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可作为饮用水源的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河流、湖库水质总体比2003年有所下降。近岸海域水质以一、二类为主,地下水质优良。但部分地表水体存在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城市附近的局部海域和部分养殖中区海域受到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的污染。
河流水质总体比2003年有所下降。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的监测断面占61.9%,III类、V类水质断面分别占20.6%、12.7%和4.8%。IV、V类水质主要分布在部分中小河流、南渡江的中小河流的局部和段,以城镇河段居多;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养量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2004年因降雨偏少、干旱、水体稀释及自净能力下降,部分河段水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I类、II类水质河段比2003年降低9个百分点。
南渡江水质总体较2003年略有下降。干流所有监测河段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以II类水质为主;主要支流龙州河水质达II类标准,海甸溪水质为IV类。
万泉河干流水质较2003年相当,所有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II类标准。
昌化江水质总体与2003年相当,干流75%的监测河段水质达II类标准,25%为III类水质,主要支流南圣河和什运河所有监测河段水质均达到II类标准。
中小河流水质比2003年有所下降。在监测的16条河流34个河段中,73.5%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其中II类、III类、 V类水质河段 分别占58.8%、14.7%、17.7%、8.8%IV、V类水质的河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北门江及文澜江,东部的文昌河及文教河,南部的三亚河及滕桥河的局部河段与2003年比较,部分中小河流局部河段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含量有不同程度上升。
城市河段水质总体与2003年相当。在流经县城以上的10条河流12个监测河段中,66.7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IV类、V类水质河段分别占25.0%和8.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除了万宁水库外,所监测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且以II类水质为主。
湖库水质总体比2003年略有下降。所监测的16座主要湖库中,87.5%的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I类标准,其中I、II类水质湖库占50.0%,III类水质湖库占37.6%,IV类、劣V类水质的湖库分别占6.2。达到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的湖库有松涛水库主要库区、高坡水库、水源池水库、赤田水库、探贡水库、太平山水库、南丽湖和广坝水库;福山水库、永庄水库、石禄水库、春江水库、沙河水库、深田水库符合地表水III类标准,万宁水库、沙坡水库水质分别为IV类和劣V类。劣于III类水质的湖库主要受氮磷营养盐、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及石油类不同程度的影响。与2003年相比,太平山水库、探贡水库受氮磷营养盐污染状况有所改善,水质有所好转,但个别湖库受氮磷营养盐影响有所加重。
近岸海域以一、二类水质为主,大多数海域处于清洁状态。部分海域局部受无机氮、耗氧有机物污染状况有所改善,但受石油类的污染比2003年严重
海口近岸因受石油类影响,海口湾大部分海域水质符合三类还水标准;海口市西部沿海域和三连村出海口、海上娱乐区假日海滩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标准。
三亚近岸天涯海角、大东海、亚龙湾水质达到一类海水标准;三亚港为三类海水;三亚入海口处受城市生活污水的影响,为四类海水,主要污染物无机氮和石油类。
其客观存它海域 琼海博鳌近岸海域为一类海水。文昌八门湾、椰林湾二类海水,清澜港受性磷酸盐的影响,为类海水。临高金牌港和临高角为一类海水。洋浦峨蔓海域为一类海水,洋浦港近岸海域由于受活性磷酸盐的影响,水质为三类。东方八所近海域水质为二类。八所港水质符合三类海水标准。部分养殖集中区局部海域海水水质仅符合三、四类海水标准。
地下水水质总体良好,主要开采区大部分水质为Ⅱ、Ⅲ类,符合地下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标准。与2003年比较,海口地区地下水潜水层水质总体良好,仅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水质有所恶化。潜水层水质主要超标组份为亚硝酸盐、铁、化学耗氧量等,其中亚硝酸盐为化肥、生活废水等污染,铁、化学耗氧量与历史资料对比,属暂时性超标。承压水层水质总体良好,局部地区水质出现锰超标,属背景值超标。
地下水水位与2003年相比略有下降。2004年由于降雨量较少,海口市潜水水位普遍下降,其中火山岩潜水降幅较大,降幅范围1.5-7.66米。三亚市地下水源地及热矿水田、琼海官塘地区热矿水田水位基本稳定。万宁兴隆地区地下水源地水位基本稳定;热矿水田水位属中等下降,降幅2.86米。
(三)以上的资料是我们通过互联网查找到的信息。同时,我们也通过访问得到一些资料。下面是我们与一位住在南渡江边的农民的一段对话:
甲——我们组的成员 乙——农民
甲:大伯,您好。我们是东山中学的学生,现在我们想问您几个问题好吗?
乙:`````(看着我们点头)
甲:这里的水清吗?
乙:不清了。
甲:这些年来河水有什么变化吗?
乙:恩,变化很大现在的水变黑了,不能直接喝了,水也小了。
甲:您常打农药吗?
乙:没打农药就没有收成啊
甲:家里的生活污水是怎样处理的/
乙:直接倒掉```````
我们还问了几位农民同样的这几个问题,他们的回答差不多都相同。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发现,许多农民对这方面的意识很是淡薄,所以我们希望政府加强对着方面的宣传和管理,提高人们的意识,尽可能降低污染源,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大概的了解了我省近年来的水质状况,也提醒了我们要时刻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有义务去宣传如何防治水污染,为我们的生活提高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次活动给我们的感受很深,因为它给了我们动手的机会,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我们很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到来,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参与。
指导老师评价: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目标明确,分工细致,积极参与,较好完成本次活动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经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㈨ 关于渭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然而近年来渭河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恶化,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渭河流域水质现状,寻根溯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007年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流域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渭河流域水质污染控制对策。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水质现状 保护对策
1 概况
1.1 渭河基本情况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乌鼠山,流经陇东高原、天水盆地、关中平原(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杨陵区),至潼关港口入黄河,共经甘肃、宁夏、山西三省(区)26个县(市、区),干流全长818 km,流域面积134766km2,其中陕西境内河长502.2 km,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依秦岭,北至黄龙山,流域面积67059 km2。
1.2 渭河水系特征
渭河北岸支流源远流长,但数量较少,主要有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和北洛河等;南岸支流均发源于秦岭北坡,比降大,流程短,流域而积小,由西向东主要有清姜河、石头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尤河等。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流经宁夏、甘肃、陕西三省,至陕西省高陵县的泾渭堡汇入渭河。泾河全长455km,流域而积4.54万km2。陕西段河长275km,流域面积0.94万km2,仅占总流域面积的21%。省内支流有黑河、三水河和泔河等。
北洛河是渭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陕北吴旗白于山区的草梁山,流经延安地区,穿越渭北高原东部至大荔县朝邑入渭,全长680.3km,区内长145km,全流域面积26905km2,区内面积3813km2,河系不发育,仅有石堡川、白水河、大峪河等短小支流。
1.3渭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渭河流域地处陕西中部,包括宝鸡、咸阳、西安、杨凌、铜川、渭南等6个地市,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实力雄厚,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及信息中心。2007年区内总人口2340万人,集中了陕西省62.7%的人口,85%的工业,81%的国民生产总值,是陕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全区社会经济概况详见下表。
表1 渭河流域2007年社会经济概况
分类 单位 西安 铜川 宝鸡 咸阳 杨凌 渭南
总人口 万人 822.52 83.19 375.86 497.44 15.68 545.65
耕地面积 千公顷 263.86 64.50 306.62 358.52 4.35 513.09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450.02 83.63 476.93 483.97 19.58 350.07
工业总产值 亿元 948.87 69.20 364.80 320.79 8.43 277.79
农业总产值 亿元 69.5 8.47 45.1 124.4 1.77 76.6
注:资料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2007》。
1.4污水排放现状
渭河横贯关中地区,已经成为关中地区的排污河,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使渭河深受其害。从2007年监测资料来看,渭河水不仅作为饮用水源己经不可能,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干流水体鱼类等水生生物已经基本绝迹。渭河不仅基本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还影响到黄河的水质。关中地区入渭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表
排污口 指标及单位 西安 咸阳 宝鸡 渭南 铜川 杨凌 合计
排污口总计 污水量(108?m3/a) 4.46 1.03 0.94 1.028 0.167 0.080 7.71
COD(104?t/a) 9.35 2.90 1.993 2.52 0.334 2.52 17.12
NH3—N(104?t/a) 0.832 0.217 0.205 0.174 0.023 0.009 1.46
排污口数量(个) 117 11 101 13 67 3 312
1.5面源污染
区域非点源污染的产生主要是降雨径流过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情况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渭河水系水质污染主要来自点源污染,即城镇工业及生活废污水的大量排放所致。由于没有对河流面源污染状况做详细调查监测,在此仅对能够产生面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些分析。区域面源污染的发生
(1)与该区的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经多年治理后,1995年度关中地区尚有水土流失面积1.63万km2,占关中总土地面积的29.5%,占全省的流失面积26.9%。年产沙量5529万t,占全省7.4%,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998t/ km2。
(2)与土壤背景值有关,渭河流域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0.08%、49PPM、7.4PPM、155PPM,含量都稍高于全省的平均值,西安市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最高,依次是宝鸡、铜川、咸阳、渭南等市。在自然区域上的分布呈现出关中平原腹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渭北原区。
(3)与农药化肥的使用状况有关,据统计,渭河流域农药年总使用量为4728t,亩均使用量0.279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的81.2%;化肥年总使用量341.5万t,亩均使用量128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70.2%。农药亩均使用量西安市为最高(0.348kg),依次是渭南、咸阳、宝鸡、铜川。农药亩均使用量超过0.5kg的有西安的四个郊县及渭河两岸的部分县。西安市莲湖区高达0.761kg/亩。咸阳市的化肥亩均使用量超过150kg,其中有10个县超过200kg/亩。
(4)与大气污染与酸雨有关,据监测,1995年渭河流域7个市县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85mg/m3,日均值范围为0.003—1.130,超标率14.1%,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只有铜川市,出现在冬季;7个县市氮氧化物年均值为0.042 mg/m3,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均值范围为0.002—1.000,超标率9.8%;总悬浮颗粒年日均值为0.618 mg/m3,日均值范围为0.063—2.439,超标率为70.6%,7个县市年日均值全部超标;自然降尘年平均为24.51t/km2.月,超过我省暂行标准(18.0 t/km2.月)的0.36倍。年平均降尘量范围为12.26—41.46 t/km2.月;1995年关中地区降水PH值范围为4.35—9.35,全年采集酸雨总量占采水总量的2.75%,酸雨样品占总雨量的2.0%。关中仅在西安和渭南两市出现酸雨。
(5)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有关,根据陕西省土地管理局土地面积调查结果,渭河流域总土地面积5558.7千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26.7%,其中耕地面积2162.26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38.9%,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1%。园地面积107.89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0.01%。林地面积1850.45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33.3%。牧草地面积256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4.6%居民及工矿地面积375.98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6.8%。交通用地面积74.28千公顷,占总面积1.3%。水域面积168.51千公顷占总面积的3.0%。未利用土地面积562.59千公顷,占总面积的10.1%。研究表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陡坡地的增加,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人类活动的加剧等,都会使面源污染负荷量增大,目前渭河流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首先是有林地和草地的总面积也是呈锐减的趋势,由于耕地的减少,引起乱垦荒地,关中地区大于25°陡坡耕地有124.94公顷,占到耕地面积5.8%,其中宝鸡地区陡坡耕地占到17.1%,这些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的隐患所在;其次是渭河水系水质的恶化,带来的是渭河流域广大灌区土壤作物的严重污染,渭河流域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水资源保护已刻不容缓。
2 渭河流域水质现状
2.1河流水质现状
2.1.1 断面选择与评价标准
1.1 断面选择
选择了渭河干流陕西段的6个监测断面(拓石、林家村、咸阳公路桥、耿镇、华县、潼关吊桥)、支流8个监测断面(黑河黑峪口、沣河入渭口、灞河马渡王、泾河张家山、景村、北洛河吴旗、交口、状头)作为评价断面,控制河长493公里。
1.2 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和标准: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的24个指标。
1.3评价结果:
北洛河水系
北洛河水系评价河长541.4公里。全年平均、非汛期水质评价结果相同: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58.8%,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41.2%;汛期全部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泾河水系
泾河水系评价河长为222.5公里,汛期和全年平均水质评价结果相同: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72.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7.4%;汛期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72.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7.4%。主要超标项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渭河水系
渭河水系干、支流评价河长总计524.7公里。汛期: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1.6%,Ⅲ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12.2%,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0.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6%;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43.8%;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0.6%;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非汛期: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2.8%、Ⅳ类水质河长26.0%、劣Ⅴ类水质河长51.2%;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2.8%;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6.0%;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全年平均: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2.8%,Ⅲ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12.2%,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9.4%,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6%;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0%;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9.4%;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2.2功能区达标评价
渭河流域: 2007年参加评价的水功能区仅22段,评价河长1288.6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31.8%;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3%。
表3 渭河流域按功能区评价统计表
水功能区 按个数达标评价 按河流长度达标评价
区划个数 评价个数 达标个数 个数达标率(%) 评价河长(km) 达标河长(km) 河长达标率(%)
一级区 36 6 1 16.7 527.6 71.7 13.6
二级区 116 16 4 25.0 761.0 112.0 14.7
水功能区 152 22 7 31.8 1288.6 183.7 14.3
在评价的22段水功能区中一级区6段,河长527.6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和16.7%;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3.6%。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在评价的22段水功能区中二级区16段,河长761.0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25.0%;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7%;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3 污染原因分析
3.1 河道生态水量不足
渭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年内6~10月可得60%的降水和70%的径流。渭河流域关中地区自产径流约70亿m3/a,扣除汛期水量,仅余20亿-30亿m3/a水量,从渭河年取地表水约20亿-25亿m3,其中,渭河宝鸡峡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平均年取水量4.83亿m3,占河道水量的49.07%(见表3)。因此平时河道生态水量甚少,河流稀释净化能力很低。
从表4看出:1995年以后,尽管年径流量逐年减少,但年引水量并没有因此减少,且有加重的趋势,造成河道的生态水量大幅下降,致使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得不到稀释和降解,从而说明河道生态水量的不足是1995年以后污染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表4 渭河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引水量
*年引水量=年径流量-断面下游实测年径流量。
年份 年径 流量/亿m3 断面下游实测径流量/亿m3 年引水量/亿m3 年引水量/年径流量(%)
1990 25.82 21.63 4.19 16.23
1991 12.65 6.36 6.29 49.72
1992 22.84 17.91 4.93 21.58
1993 19.72 15.65 4.07 20.64
1994 10.74 5.94 4.80 44.69
1995 6.66 2.28 4.38 65.77
1996 7.66 3.25 4.41 57.57
1997 4.02 0.84 3.18 79.10
1998 9.43 4.08 5.35 56.73
1999 9.45 4.07 5.38 56.93
2000 8.74 2.55 6.19 70.82
平均 12.52 7.69 4.83 49.07
3.2化肥和农药使用不合理
据资料报道,宝鸡市土壤养分失衡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有机肥施用量偏低,而超高量使用氮磷肥料,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板结、耕层变浅、保水保肥性能差等现象日趋严重[7];且由于大量使用廉价低质的氮肥和农药,以及氮、磷、钾肥施用不成比例,因而使氮肥溶解而被冲人水体中造成污染[7]。这也是宝鸡市区附近的卧龙寺桥、虢镇桥断面NH3-N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造成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只注重对环境的索取,过分强调人在环境中的主宰,割裂了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片面地认识和利用整体性的“人类—环境”系统,则是产生渭河水污染的根源所在。只注重开发、不注重保护、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从宏观到微观对环境的认识和相互矛盾的决策,则是造成渭河水污染的重要认识根源。
3.4用水量加大造成污染型缺水,加剧了水环境问题
由于用水量加大而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水质型缺水。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用水量的增大,排入江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据《陕西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报告》资料,渭河废污水年排放量达7.05亿吨,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
渭河水资源严重不足,污径比不断增大,自净能力下降,同时,由于上游筑坝拦水使渭河水量巨减。沿岸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渭河,且远大于渭河本身的环境容量,使得渭河几乎丧失了自然稀释净化的功能。
3.5水土流失问题
渭河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达4.58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面污染加剧。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严重地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4 保护对策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保护法制在实现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实行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确立了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强化政府职能。建议成立由一位省级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参加的统一协调机构,加大对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水体功能及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和监管力度,提高科学治污的能力和水平。
4.1 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
从分析可知,渭河宝鸡林家村断面以上引水量占断面下游河流径流量的百分比由1991年的16%提高到2000年的71%,致使渭河径流量大为减少,环境容量丧失殆尽,污染严重加剧。因此通过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灌溉用水量,以减少引水量,提高河流径流量,在近期内使该断面下游(渭河中下游,渭河污染最严重的河段)的河流径流量提高2-3倍,以改善渭河中下游的水质,减轻中下游城市的治污压力。
同时,关中平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南北山地森林、丘陵的补给。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以增加渭河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从而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 。
4.2 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污染控制
通过分析可知,渭河流域造纸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是造成COD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
1) 通过工业布局, 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的调整, 淘汰排污量大的重点污染企业和产品。结合企业的技术改造,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2) 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流域治理, 关闭、搬迁一批污染严重而效益差的小造纸厂、小炼油厂等"五小企业", 使流域水环境污染得到缓解。
3) 对重大工业污染户严格实行限期治理。对机械、电力和造纸工业等, 其污水必须治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
4.3 加强面源污染控制
1) 推广、采用各种类型的"持续农业"耕作法,减少土壤侵蚀,使排入渭河的泥沙沉积物减少,从而减少化肥中N、P流入水体的量,防止渭河水体富营养化。
2) 完善农田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新技术以及肥料与水混合的灌溉技术,节约灌溉用水,节省肥料,防止水体污染。
3) 改善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
4) 加强土壤和化肥的化验和检测, 科学定量施肥。
5) 调整化肥品种结构, 加强开发生态肥料与农药,开发和推广土壤及作物的固氮、固磷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减少常规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6) 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增加地表覆盖,实施湿地恢复工程,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入水体。
4.4 实施生物生态治理
渭河沿岸的中小城镇和农村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也是渭河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根据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基本现状,首先考虑采用荒地、废地、劣地以及坑、塘、洼,建一废水土地处理系统和废水稳定塘系统等多种形式的处理系统,以低成本、有效的控制水质。这种经济、简易、节能的处理技术,如果与当地的生态农业相结合,形成污水回收与再用的生态农业就可以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
4.5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如果水体污染后再治理,要使水域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良性循环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保护水环境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综合利用方针。对于将来可能产生新污染的新工业,首先要严格控制兴建,污染不重的要从预防为主,是工业污染物要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其次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再次就是进行污水处理,根据河段和行政区域情况把污水处理到一定程度后才排放。
4.6 总量控制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既污水处理设施、生物措施和水利措施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合理利用各种水环境的稀释自净能力,将过去的排放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结合各水功能区、各行政区,及时对流域内的各种水体进行监测,逐渐做到从根本上解决污染。
4.7 严格生产管理,开展清洁生产
严格生产管理可以减少或降低生产过程中水、能资源和原材料的浪费,从而减少向水环境的排污;开展清洁生产除了加强生产管理外,还包括开发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实用技术、方法和措施。其目的是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它于污染的末端治理相比,效果更佳,因为前者不仅排污,还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统一。
4.8 经济手段
利用经济手段使污染者对其造成的污染损失进行赔偿,即使社会净损失为零。
要改变原有的水资源无偿使用的局面和观念,明确水资源的产权,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逐步推行排污总量控制,应用市场机制,有偿使用环境容量。
污水经过处理变成可利用的水资源,具有双重意义,既减轻了污染又增加了水资源。为此,应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有关污水资源化方面的法规、政策和奖励制度,实行按质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