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室外污水管道与给水管道的水平距离是多少啊
室外污水管道与给水管道的水平距离是在0.7米~2.0米之间,
详细根据管道直径参见国家标准GB 59187-2012表8.2.11。
② 雨水口的设计要求,间距等怎么确定多大面积一个雨水口啊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要求,水落管直径不应小于100mm,其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平米。一般经验水落管间距是12—18米 。
水落管直径不应小于100mm,其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平米是《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的4.2.12条的条文解释,是建议性质的。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4.7.2条 规定,雨水口间距以为25—50米,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雨水管连接长度不宜超过25米。
中国地域很大,降雨量差别也很大,相同的建筑屋面实际计算出来的雨水管数量也不同,设计者可结合当地的降雨量控制。
拓展资料: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三部分。
雨水口的进水箅可用铸铁或钢铁混凝土、石料制成。
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石料进水箅可节约钢材,但其进水能力远不如铸铁进水箅,有些城市为加强钢铁混凝土或石料进水箅的进水能力,把雨水口处的边沟底下降数厘米,但给交通造成不便,甚至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进水箅条的方向与进水能力也有很大关系,箅条与水流方向平行比垂直的进水效果好,因此有些地方将进水箅设计成纵横交错的形式,以便排泄路面上从不同方向流来的雨水。
雨水口的井筒可用砖砌或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也可采用顶制的混凝土管。雨水口宜设污染物截流设施,目的是减少由地表径流产生的非溶解性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
合流制系统中的雨水口,为避免出现由污水产生的臭气外溢的现象,应采取设置水封或投加药剂等措施,防止臭气外溢。
因此雨水口的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m,并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遇特殊情况需要浅埋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在有冻胀影响的地区,雨水口的深度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雨水口的底部可根据需要做成有沉泥井或无沉泥井的形式,图2所示为有沉泥井的雨水口,它可截流雨水所挟带的砂砾,免使它们进入管道造成淤积。
但沉泥井往往积水,孳生蚊蝇,散发臭气,影响环境卫生,因此需要经常清除,增加了养护工作量。
因此,雨水口宜设污物截流设施。通常仅在路面较差、地面上积秽很多的街道或菜市场等地方,才考虑设置有沉泥井的雨水口。
参考资料:网络-雨水口构造
③ 室外污水管道与给水管道的水平距离是多少啊
给水管道室外埋地引入管,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并应敷设在冻土线以下0.2m处。建筑专内埋地管在无活荷载属和冻土影响时,其管定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3m。
生活污水接户管埋设深度不得高于土壤冰冻线以上0.15m,且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3m。
(3)室外雨水废水给水间距扩展阅读:
一、室外排水管道工程的主要分项工程
1、管道土方工程及基础工程。就是为了埋设排水管道而开挖地沟及管道敷设完后的同填等,以及作垫层和管道基础。
2、排水管道的安装敷设。管道一般采用铸铁管,但也有采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道的。
3、排水管道检查井:包括管道连接井、雨水井,分为砖砌、钢筋混凝土井和砖砌钢筋混凝土井圈等。
4、化粪池工程:包括砖砌、石砌和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化粪池。
二、地下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
1、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9m。
2、埋设在非机动车车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
3、埋设在机动车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时,不得小于0.3m。
4、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0.8m。
④ 室外管网中强弱电、照明电管,自来水管,燃气管、雨污水管在同一个沟中之间的间距是多少 哪个规范中可以找到
这属抄于市政设计,共同管沟。袭
一般,电气,燃气以及其他要分开设置,彼此之间要有区分(实体墙)。
强电弱电可在同一区分内,一般电气共同管沟两侧设桥架,中间为维修通道。维修通道需要800以上,一般1000为宜。
其他里面可包含蒸汽管道,一般需要做隔温处理。维修通道建议在1200以上。
⑤ 小区室外管网工程,给水管、雨污水管、消防管道、强弱电线管间的水平及垂直距离是多少啊谢谢
配套管线一般水平间距依次:距楼主轴线1米为燃气管线、2米为给谁管线、2.5米消防管线、3。5米污水管线、4.5米为强电5米为弱电。
⑥ 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之间的最小距离是多少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
1、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2、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3、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容。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4、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6)室外雨水废水给水间距扩展阅读: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第2.4.6条: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0m。
第2.4.7条: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应为0.5m;交叉埋设时应为0.15m、且给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
第2.4.10条: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同沟或共架敷设时、宜敷设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或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给水管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沟敷设。
第2.4.11条:管道井的尺寸、应根据管道数量、管径大小、排列方式、维修条件、结合建筑平面和结构形式等合理确定。管道井当需进入检修时、其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
⑦ 室外“雨水井”和“污水井”需要隔多远距离
室外“雨水井”和“污水井”需要隔至少30m的距离。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以地下水为水源时,水井周围30M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⑧ 城市供水管道与其他管线及建筑物的间距规定
按GB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附录 给水管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表A.0.1 给水管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
序号 建(构)筑物或管线名称 与给水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m)
D≤200mm D>200mm
1 建筑物 1.0 3.0
2 污水、雨水排水管 1.0 1.5
3 燃气管 中低压 P≤0.4MPa 0.5
高压 0.4MPa<P≤0.8MPa 1.0
0.8MPa<P≤1.6MPa 1.5
4 热力管 1.5
5 电力电缆 0.5
6 电信电缆 1.0
7 乔木(中心) 1.5
8 灌木
9 地上杆柱 通信照明及<10kV 0.5
高压铁塔基础边 3.0
10 道路侧石边缘 1.5
11 铁路钢轨(或坡脚) 5.0
附录B 给水管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
表B.0.1 给水管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m)
序号 管线名称 与给水管线的最小垂直净距(m)
1 给水管线 0.15
2 污、雨水排水管线 0.40
3 热力管线 0.15
4 燃气管线 0.15
5 电信管线 直埋 0.50
管块 0.15
6 电力管线 0.15
7 沟渠(基础底) 0.50
8 涵洞(基础底) 0.15
9 电车(轨底) 1.00
10 铁路(轨底) 1.00
⑨ 楼房室外污水井与楼内污水管道水平间距是多少
室外给水管道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给水管同给水管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0.15m。给水管同污水、雨水排水管的距离D<=200mm的为1.0,D>=200mm的为1.5m。给水管之间也应有1.0m的距离吧
可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附录A有关内容,其中给水管道之间最
小水平净距为0.5--1.0m,净距指管外壁距离。
执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