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鱼菜共生水培蔬菜都能种什么,鱼菜共生是怎么做到的
1、鱼菜共生模式下水培蔬菜的选择:主要有空心菜、水芹菜、生菜、西红柿、木耳菜、油菜、菠菜、小白菜、油麦菜、罗勒、黄瓜、茄子、莴苣、甘蓝、甜菜、辣椒等。2、鱼菜共生的实现步骤:为了实现鱼菜的合理搭配和大规模种养,国际上的主流做法是将鱼池和种植区域分离,使鱼池和种植区域通过水泵实现水循环和过滤,常见的有基质栽培、深水浮筏栽培、营养膜管道栽培、气雾栽培等模式。
一、鱼菜共生水培蔬菜都能种什么
1、鱼菜共生模式下,可供种植的水培蔬菜主要有空心菜、水芹菜、生菜、西红柿、木耳菜、油菜、菠菜、小白菜、油麦菜、罗勒、黄瓜、茄子、莴苣、甘蓝、甜菜、辣椒等。
2、鱼菜共生模式下,常见的水生动物主要有罗非鱼、观赏鱼、鲈鱼、蓝鳃鱼、蹲鱼、鲤鱼、鲫鱼、草鱼、泥鳅、黄鳝、田螺等。
3、鱼菜共生是当前较为新颖的一种复合耕作模式,它使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
二、鱼菜共生是怎么做到的
1、鱼菜共生系统组成
鱼菜共生系统组成主要包括:鱼池、过滤系统、增氧设备、自动喂食器、紫外线杀菌设备、植物栽培设施。
2、水质要求
将水的pH控制在6-7左右,温度控制在18-30°C,并将溶氧量、含氨量、亚硝酸盐、硝酸盐控制在相对适宜的浓度。
3、操作步骤
为了实现鱼菜的合理搭配和大规模种养,国际上的主流做法是将鱼池和种植区域分离,使鱼池和种植区域通过水泵实现水循环和过滤。主要的技术模式有如下几种:
(1)基质栽培:将蔬菜种在砾石或陶粒等基质中,可起到生化过滤和固态肥料过滤的作用。这种方式适合各类蔬菜的种植。
(2)深水浮筏栽培:将蔬菜种于水槽上,通过泡沫等漂浮材料将其托起,蔬菜的根会向下通过浮筏的孔延伸到水中吸收养分。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叶类及部分果类蔬菜。
(3)营养膜管道栽培:将植物用定植篮固定,然后种植于PVC管道上方的开口内,让根吸收水分和吸收营养。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叶类蔬菜。
(4)气雾栽培:直接将养鱼的水雾化后喷洒到植物的根系上,使其吸收营养。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叶类蔬菜,注意在喷雾前要对水进行充分过滤净化,以免堵塞喷雾装置。
『贰』 鱼菜共生技术
鱼菜共生技术是指将水产养殖与水培蔬菜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利用水产养殖中排出的水分为青菜提供营养,实现循环,减少农药等化学药剂的使用,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大规模采用该技术,仍然利用传统的耕作体系。
1、技术介绍
鱼菜共生技术是指将水培蔬菜与水产养殖两种不同的养殖方法结合在一起,从水产养殖的废水中提取营养,为青菜提供养分,从而减少化肥、农药等药剂肥料的使用,使蔬菜更加绿色健康。
2、特点介绍
鱼菜共生技术有三大特点,第一是该技术中不会使用任何农药,处于纯天然养殖方法,第二是该技术可以使蔬菜完全脱离土壤,减少土壤的污染,第三是该技术种植的青菜属于无污染的绿色蔬菜,标识性较强。
3、共生方法
目前已有的鱼菜共生方法有漂浮法、分离法以及水生蔬菜发,漂浮法是利用定植板将蔬菜固定在鱼池表面,直接利用养鱼的水分水培蔬菜,分离法是利用管道连接蔬菜与鱼池,使鱼池中的水分直接供给给蔬菜。
4、耕作体系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大规模采用鱼菜共生方法,大多数养殖场所多采用基质栽培、深水浮筏栽培、营养膜管道栽培以及气雾栽培四种方法,其中气雾栽培是将养鱼的水分雾化后喷洒在蔬菜根茎处,使其吸收营养。
『叁』 鱼菜共生系统在北方实施的现实意义
鱼菜共生系统在北方实施的现实意义:鱼菜共生是一项综合效益最高的纯有机耕作模式,种菜不需再施肥,养鱼不需常换水,是一种资源节省型的可循环有机耕作模式。建立植物到微生物到鱼生态关系实现了养鱼种菜的可持续与循环,是生态农业中一种最完美的结合。根据相关资料查询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是利用水生蔬菜扎根在养鱼水体中,利用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废物养鱼产生的排泄物、剩余饲料、氨氮等转化成蔬菜生长所需的养料。从而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变害为宝,使养鱼水体自然净化,水质保持长久稳定,提高鱼类的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可以收获到一定量的水生蔬菜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肆』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
鱼菜共生系统的原理是:将养殖物排放至水中的废物,经硝化分解后由栽培的作物吸收净化,作物将水净化后再回收补充养殖用水,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只要控制好合理的养殖密度,适时适量的投喂,并配合季节选择蔬菜作物,再适时适量的补充微量元素和调节水的酸碱度,那么这套系统就能形成一个半封闭的节能、省水、省肥的循环生产系统。
『伍』 如何实现鱼菜共生的养殖模式
家庭的鱼菜共生关键在于实现节水化养殖与家庭污水净化结合所组成的一种生态环保型技术。可以把家庭生活洗涤后的污水经生物过滤达到净化可重复利用的用水标准后,再进入鱼菜共生系统,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也减水了水污染与水浪费,所以在家庭生活的每处污水排放点都用管道或容器进行收集,把污水引入生物净化系统,得以过滤净化吸收后再进入鱼菜共生的养殖系统,这种净化的模式与鱼菜共生技术相同,也是利用基质栽培的物理过滤及植物根系与微生物的生物净化吸收功能,来实现污水净化,从而达到水资源循环运用的目的。这些经处理后的污水再作为鱼菜共生的循环用水,达到水资源的最节约化利用,利用该技术形成的系统可以称得上现代生态住宅的生活机,也叫生活机器。生活机的主要构成如下:集水管道或者盛水容器,起到收集污水的作用,大多以家庭洗涤排出水为主,收集水再流经槽式、桶式、柱式等模式的基质种植系统,让固态的基质发挥物理过滤作用,把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清除净化,再利用种植于系统中的植物进行,吸收转化去除富营养化的物质元素,从而把污水变成可利用的清澈水。以净化的水作为水源引入鱼菜共生系统,作为菜与鱼生长的共同需水。而家庭式鱼菜共生系统与商业型不同,它立足于家居环境更趋于观光休闲与特色种养殖之功能,可以在系统中养殖或种植各种各样的鱼类与植物,把庭院建成了美化与生产体验为一体的菜园、花园、或果园。但是这种花果园与以前庭院经济模式不同,它结合了自动化与无土化技术,可以让庭院在结合高多功高新技术基础上构造了一个生态环保洁净化的生产生活系统。 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的构建体现出就地取材、结构简单、品种多样、管理轻巧化的特点。是一种适合家庭主妇老人小孩参予的技术,更是小孩学习自然科学的科普教材,它涉及到植物、动物、微生物、化学、物理、控制、建筑设计等学科,通过对鱼菜共生系的构建、学习与管理参予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一种求证教育与体验学习的新方法,目前许多国家已把鱼菜共生系的微小模型或系统作为自然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素材。家庭构建的特点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灵活构建、不拘一格。可以选择一些较大的塑料桶、容器、闲置水塔、也可用铁丝网栏围而成,而种植系统的构建,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生活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作为材料自制完成,当然也可按照技术标准购置材料进行科学设计,以达到更美观的效果。现就家庭通用模式进行简单介绍,让你学会自已动手操作。
『陆』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和优势
鱼菜共生系统的原理:鱼菜共生实际上有点仿生态的意思,人工的创造一个小环境,是一种复合耕作体系,是在一个循环的环境中,通过鱼进食后排泄,排泄物通过水的带动流到栽培床上,在栽培床上分解成为营养物质供作物吸收,并将水净化然后流回鱼池,这就可以称之为一个鱼菜共生系统。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设备
鱼菜共生的优势,节省土地,单位产量要高,同样的土地单位要比传统土培产量高,一天不停地供水供肥,并且温室环境人为控制较为适宜作物生长。
节水,较传统土壤栽培灌溉形式相比,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节水比率达10:1。
品质安全,因为整个环境有鱼在立面生存,依然使用有害药物,环境中的鱼首先就受不了,要么生病要么直接死掉,并且这个鱼菜共生的环境中不需要使用除草剂,因为作物是生长在介质上的,不生长杂草,除虫一般使用物理除虫,不适用杀虫剂。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成本,有使得作物品质有保障。
在同一个空间收获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既可以收获植物类的产品,又可以收获鱼类获得蛋白质类产品。不过这个系统对电力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一旦长时间停电,整个系统就可能崩溃。
前期投资较大,需要建设完备的装置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运营。
运营前期需要一段时间使整个系统“发酵”让物质转换先形成,才能够投入使用,这段时间几乎没有收入,所以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柒』 鱼菜共生系统怎么提高亚硝酸盐转化硝酸盐的效率
1、为什么鱼菜共生的英文名字是Aquaponics
鱼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Aquaculture)与水耕栽培(Hydroponics)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2、为什么鱼菜共生植物的根比较小
水分、营养和氧气被不间断的供应给植物的根,使得植物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能量用来长根,所以在鱼菜共生里生长的植物,根系都相对较小。
3、水分为什么对植物很重要
水分是植物一切代谢的载体,如矿质营养的吸收、叶片的蒸腾、酶的活化等生理生化活动都是基于充足的水分代谢基础之上。
4、鱼菜共生为什么需要大量氧气
了解鱼菜共生原理的朋友都知道,其核心是硝化细菌将对鱼有毒的氨转化成了对植物有用的硝酸盐。但鱼除了通过鳃排出氨,还会通过消化系统排出固体鱼便。固体鱼便的分解相对氨向硝酸盐的转化来说非常慢,通常需要几周的时间。然而氨只能为植物提供氮元素,植物所需的其他营养物质如磷、钾、钙、镁、硫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则要等固体鱼便分解后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
固体鱼便的分解有两种主要形式:无氧分解和有氧分解。无氧分解的过程比较复杂,能使分解后的营养更多元化,但无氧分解会产生对鱼有害的物质如硫化氢(无氧发酵后臭味的主要来源之一,硫化氢在水中,经过光合细菌分解,生产出氢气,硫,释放能量,硫在水中通过和氧气的结合,生产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微溶于水,慢慢会溢出水面。),并会使水的pH值升高,可能导致系统稳定性下降。(无氧分解也会把对菜很有用的硝酸盐分解成氮气,也就是所谓的反硝化,硝酸根在嫌气(氧气不足)条件下被反硝化细菌作用而还原成一氧化二氮或氮气而挥发。这种由硝态氮还原成气态氮的反应叫做反硝化作用。一般稻田的反硝化损失氮素达35%左右。所以硝态氮肥不适宜水田施用,铵态氮肥和尿素要深施盖土,避免硝化后再一步发生硝化作用损失氮素。)有氧分解则不会有这些问题,但细菌的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氧气。
『捌』 鱼菜共生的功能原理
鱼菜共生属于水耕农法的一种,但是水耕农法不一定是鱼菜共生农法,水产养殖加上水耕法是「鱼菜共生」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取「水产养殖Aquaculture」加上「水耕法Hydroponics」而成的新词汇。虽然我们称之为「鱼菜共生」,但是不一定限制在养鱼种菜,养殖可以是鱼、乌龟、鳗鱼、虾子甚至是鳄鱼,耕作方面则可以是菜类、花卉、水果等,所以「鱼菜共生」正确来说应该是「养耕共生」
当然真正鱼菜共生系统的原理还是相对的能麻烦点,其实解释起来也不是太难,鱼菜共生系统就是把鱼儿的粪便等排泄物作为有机肥给水培蔬菜来提供合适的营养,这样子有助于蔬菜更好的生长,水培蔬菜在吸收营养的同时又对鱼缸排除的水质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最后又使之回流到鱼缸,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循环过程。
4、水生蔬菜系统,这种方式就如中国的稻鱼共作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养殖与种植分离式共生,即于栽培田块铺上防水布,返填回淤泥或土壤,然后灌水,构建水生蔬菜种植床,把养殖池的水直接排放农田,再从另一端返还叫集回流至养殖池,这样废水在防水布铺设下无渗漏,而水生蔬菜又能充分滤化废液,同样达到良好的生物过滤作用,有点类似自然的的沼泽湿地系统。如茭白与鱼共生、水芋慈菇等水生蔬菜的共生,都可以采用该系统设计。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需注意的是鱼及菜之间比例的动态调节,普通蔬菜与常规养殖密度情况下,一般一立方水体可年产50斤鱼,同时供应10平方米的瓜果蔬菜的肥水需求。家庭式的鱼菜共生体系,一般只需2-3立方水体配套20-30平方米的蔬菜栽培面积,就可基本满足3-5人家庭蔬菜及鱼产的消费需要,是一种极适合城市或农村庭院生产的农耕模式,也是未来都市农业发展的主体技术与趋势。
『玖』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鱼菜共生是不是必须要虹吸
二、鱼菜共生是不是必须要虹吸
1、虹吸不是鱼菜共生必须的,不过最好增加物理过滤和硝化。当然,如果搭建复杂、大型的鱼菜共生小农场,建议务必增加前置、后置过滤系统,以确保水质的优良。家庭用“鱼菜共生”系统大多会利用虹吸系统,若觉得麻烦,也可以考虑一些更加简单的水循环方法,譬如利用大气压力来取代虹吸。
2、虹吸装置的作用,主要是将植床里过滤了鱼粪的水重新排回鱼池,这样不但可以适当调节鱼池中的PH值,还可以让植物的根部充分呼吸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