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做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的实验装置及其测试系统
本作品是一套将生物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装置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圆柱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控温装置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测试仪。 其中,圆柱型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双室燃料电池,结构紧凑、利于扩展及放大。控温装置能使整个燃料电池处于恒温。测试仪器的硬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卡,数据处理芯片和电源,能随时跟踪测试电池的各种电化学性能参数。
2. 废电池国内处理方案
6.12 废电池资源再生工厂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冶炼残渣、废气净化灰渣、废水处理污泥、分选残余物等)应当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6.13 废电池资源再生工厂的人员作业环境应当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等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6.14 鼓励开展废电池资源再生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废电池资源再生工艺,提高废电池的资源再生率。
编辑本段7.处理处置
7.1 在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和堆肥处理的城市和地区,宜进行垃圾分类收集,避免各种废电池随其他生活垃圾进入垃圾焚烧装置和垃圾堆肥发酵装置。
7.2 禁止对收集的各种废电池进行焚烧处理。
7.3 对于已经收集的、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手段进行再生回收的一次或混合废电池,可以参照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贮存要求对其进行安全填埋处置或贮存。在没有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地区,可按照危险废物安全填埋的要求建设专用填埋单元,或者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建设专用废电池贮存设施,将废电池装入塑料容器中在专用设施中填埋处置或贮存。使用的塑料容器应该具有耐腐蚀、耐压、密封的特性,必须完好无损,填埋处置的还应满足填埋作业所需要的强度要求。
7.4 为便于将来废电池再生利用,宜将已收集的废电池进行分区分类填埋处置或贮存。
7.5 在对废电池进行填埋处置前和处置过程中以及在贮存作业过程中,不应将废电池进行拆解、碾压及其他破碎操作,保证废电池的外壳完整,减少并防止有害物质的渗出。
编辑本段8.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
8.1 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运输、拆解、再生冶炼等活动除满足前列各章要求外,还应当遵从本章的要求。
8.2 废铅酸蓄电池应当进行回收利用,禁止用其它办法进行处置。
8.3 废铅酸蓄电池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运输、拆解、再生铅企业应当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经营或运行。
8.4 鼓励集中回收处理废铅酸蓄电池。
8.5 在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运输过程中应当保持外壳的完整,并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酸液外泄。
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运输单位应当制定必要的事故应急措施,以保证在收集、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地减少以至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8.6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拆解应当在专门设施内进行。在回收拆解过程中应该将塑料、铅极板、含铅物料、废酸液分别回收、处理。
8.7 废铅酸蓄电池中的废酸液应收集处理,不得将其排入下水道或排入环境中。不能带壳、酸液直接熔炼废铅酸蓄电池。
8.8 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冶炼企业应满足下列要求:
铅回收率大于95%;
再生铅的生产规模大于5000吨/年。本技术政策发布后,新建企业生产规模应大于1万吨/年;
再生铅工艺过程采用密闭熔炼设备,并在负压条件下生产,防止废气逸出;
具有完整废水、废气的净化设施,废水、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污泥得到妥善、安全处置。
逐步淘汰不能满足上述基本条件的土法冶炼工艺和小型再生铅企业。
8.9 废铅酸蓄电池铅冶炼再生过程中收集的粉尘和污泥应当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处置。
3. 锂电池行业废水如何治理
1.一种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自然沉降回收废水中沉淀出的有用成分,对上清液进行混凝沉淀初级处理去除废水中悬浮的污染物;混凝沉淀初级处理后的出水通过调节水质水量后进行高效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高效深度处理步骤包括芬顿反应处理后进行第二次混凝沉淀、最后进行SBR处理后达标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然沉降回收采用两个以上的回收池进行多级回收,两个以上回收池利用自然高差依次连接,各回收池内的沉降时间不低于12小时;
混凝沉淀初级处理时按照进水水量、进水水质和出水要求加入混凝液PAC和/或PAM溶液,混凝后的沉淀时间不低于两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投加PAC溶液时,PAC的加入量不低于15g/L废水;
投加PAM溶液时,PAM的加入量不低于0.006g/L废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芬顿反应处理时,Fe2+和H2O2投加量根据芬顿单元内COD变化进行实时调整,根据COD-[Fe2+/H2O2]的关系曲线确定,其中投加的Fe2+/H2O2摩尔比为1.0-2.5:1;H2SO4溶液投加量根据实时监测的废水的pH值实时调整,将废水的pH值控制在2-4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混凝沉淀处理时回调芬顿反应出水的pH值,除去废水中多余的铁盐,并加入絮凝剂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芬顿反应出水的pH值回调到7-8;
加入的絮凝剂为PAM溶液,投加PAM溶液时,PAM的加入量不低于0.004g/L废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BR反应周期包括进水、曝气、沉淀和滗水四个阶段,一个运行周期不低于8h,其出水达标排放;
曝气汽水比为10-15:1,进水、曝气、沉淀和滗水四个阶段的时长分别为:1h-2h、2-4h、1h-2h和1h-2h。
8.一种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自然沉降回收单元、混凝沉淀初级处理单元、调节单元、高效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其中高效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芬顿单元、第二次混凝沉淀单元和SBR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自然沉降回收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回收池,两个以上回收池依次连接;
混凝沉淀初级处理单元和第二次混凝沉淀单元均设置有药剂投加装置;
调节单元容量不低于两天的生产废水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芬顿单元内设有pH实时监控装置和药剂投加装置;
4. 废水处理的技术
【技术概述】
微电解技术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该工艺用于高盐、难降解、高色度废水的处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还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该技术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微电解设备中填充的微电解填料产生“原电池”效应对废水进行处理。当通水后,在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电位差达1.2V 的“原电池”。“原电池”以废水做电解质,通过放电形成电流对废水进行电解氧化和还原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O H] 、[H] 、[O]、Fe2+ 、Fe3+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进一步氧化成Fe3 +,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絮凝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絮凝水体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 还原、物理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该工艺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处理时间短、操作维护方便、电力消耗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中。
【技术特点】
⑴反应速率快,一般工业废水只需要半小时至数小时;
⑵作用有机污染物质范围广,如:含有偶氟、碳双键、硝基、卤代基结构的难除降解有机物质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⑶工艺流程简单、使用寿命长、投资费用少、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处理过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电解填料。填料只需定期添加无需更换,添加时直接投入即可。
⑷废水经微电解处理后会在水中形成原生态的亚铁或铁离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剂更好的混凝作用,无需再加铁盐等混凝剂,COD去除率高,并且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
⑸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COD去除率高,同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⑹该方法可以达到化学沉淀除磷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还原除重金属;
⑺对已建成未达标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程,用该技术作为已建工程废水的预处理,即可确保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也可将生产废水中浓度较高的部分废水单独引出进行微电解处理。
⑻该技术各单元可作为单独处理方法使用,又可作为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工艺,利于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挂膜
【适用废水种类】
⑴.染料、化工、制药废水;焦化、石油废水; ------上述废水处理水后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⑵. 印染废水;皮革废水;造纸废水、木材加工废水;
------对脱色有很好的应用,同时对COD与氨氮有效去除。
⑶. 电镀废水;印刷废水;采矿废水;其他含有重金属的废水;
------可以从上述废水中去除重金属。
⑷. 有机磷农业废水;有机氯农业废水;
------大大提高上述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新型填料
【技术概述】
它由多元金属合金融合催化剂并采用高温微孔活化技术生产而成,属新型投加式无板结微电解填料。作用于废水,可高效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处理效果稳定持久,同时可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填料钝化、板结等现象。本填料是微电解反应持续作用的重要保证,为当前化工废水的处理带来了新的生机。
【铁炭原电池反应】
阳极:Fe - 2e →Fe2+ E(Fe / Fe2+)=0.44V
阴极:2H﹢ + 2e →H2 E(H﹢/ H2)=0.00V
当有氧存在时,阴极反应如下:
O2 + 4H﹢ + 4e → 2H2O E (O2)=1.23V
O2 + 2H2O + 4e → 4OH﹣ E(O2/OH﹣)=0.41V 电镀和金属加工业废水中锌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的拖带液。污染物经金属漂洗过程又转移到漂洗水中。酸洗工序包括将金属(锌或铜)先浸在强酸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随后再浸入含强铬酸的光亮剂中进行增光处理。
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和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及有机光亮剂等,毒性较大,有些还含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因此,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进行回收处理,做到消除或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电镀混合废水处理设备由调节池、加药箱、还原池、中和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厢式压滤机、清水池、气浮反应,活性炭过滤器等组成。
电镀废水处理采用铁屑内电解处理工艺,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经过活化的工业废铁屑净化废水,当废水与填料接触时,发生电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包括催化、氧化、还原、置换、共沉、絮凝、吸附等综合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金属离子去除,使废水得到净化。 重金属废水主要来自矿山、冶炼、电解、电镀、农药、医药、油漆、颜料等企业排出的废水。如果不对重金属废水处理,就会严重污染环境。废水处理中重金属的种类、含量及存在形态随不同生产企业而异。除重金属在废水处理中显得很重要。
由于重金属不能分解破坏,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达到除重金属的目的。例如,废水处理过程中,经化学沉淀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从溶解的离子形态转变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经再生后又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
因此,废水处理除重金属原则是:
除重金属原则一:最根本的是改革生产工艺.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属;
除重金属原则二:是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科学的管理和操作,减少重金属用量和随废水流失量,尽量减少外排废水量。重金属废水处理应当在产生地点就地处理,不同其他废水混合,以免使处理复杂化。更不应当不经除重金属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以免扩大重金属污染。
废水处理除重金属的方法,通常可分为两类:
除重金属方法一: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成不溶的金属化合物或元素,经沉淀和上浮从废水中去除.可应用方法如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上浮分离法、电解沉淀(或上浮)法、隔膜电解法等废水处理法;
除重金属方法二:是将废水中的重金属在不改变其化学形态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和分离,可应用方法有反渗透法、电渗析法、蒸发法和离子交换法等。这些废水处理方法应根据废水水质、水量等情况单独或组合使用。 陶瓷膜也称GT膜,是以无机陶瓷原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非对称膜,呈管状或多通道状。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或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颗粒、液体液滴)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固液分离、浓缩和纯化之目的。
在膜科学技术领域开发应用较早的是有机膜,这种膜容易制备、容易成型、性能良好、价格便宜,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微滤膜类型。但随着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对膜的使用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研制开发出极端条件膜固液分离系统,和有机膜相比,无机陶瓷膜具有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机械强度高,可反向冲洗、抗微生物能力强、可清洗性强、孔径分布窄,渗透量大,膜通量高、分离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无机陶瓷膜在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大的障碍主要有二个方面,其一是制造过程复杂,成本高,价格昂贵;其二是膜通量问题,只有克服膜污染并提高膜的过滤通量,才能真正推广应用到水处理的各个领域。
特点
⑴独有的双层膜结构: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系统在在膜过滤层表面,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陶瓷膜上涂敷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使陶瓷膜表面具有“自洁”功能,减缓有机在膜表面积累和堵塞,一方面降低膜污染,另一方面提高陶瓷膜管强度和膜过滤通量,提高膜通量稳定性;Al2O3—ZrO2复合膜结构:使膜管机械性能更加优良,由于材料本身的性能缺陷或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单一无机膜材料一般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无机负载复合分离膜的研制得到迅速发展,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采用整体复合技术,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ZrO2复合膜,由于含ZrO2材料与Al2O3、SiO2和TiO2等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化学耐久性和抗碱侵蚀等特性,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而且复合膜的孔径分布窄,呈单峰。
⑵可实现在线反冲,膜通量稳定:由于复合陶瓷膜独特结构和机械性能,能有效承受0.4mp以下的反冲压力,可实现在线反冲,从而获得稳定的膜通量,克服了无机膜系统在水处理应用中价格高、易污染、膜通量小、设备庞大等问题,使无机陶瓷膜系统在水处理中应用成为可能。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是专为污水处理设计的,其最大特点是膜通量大,其运行膜通量是有机膜10-100倍,是普通多孔陶瓷膜的50-10倍、机械强度高、耐污染、可实现在线反冲。
技术参数
膜层厚度:50—60μm,膜孔径0.01-0.5μm;
气孔率:44—46%;
过滤压力:1.0 Mpa,反冲压力:0.4 Mpa以下;
膜材质:双层膜,外膜TiO2;内膜Al2O3—ZrO2复合膜
应用领域
中水回用;
工业废水回用:
工厂化养殖原水解毒处理;
发电厂、化工厂等大型冷却循环水旁滤系统;
油田采出水回用处理;
轧钢乳化液废液处理;
金属表面清洗液再生处理。
5. 废电池的处理方法
一.我国首家废旧电池再生处理厂在易县兴建
如何妥善处理回收聚集起来的废旧电池,已成为许多地方亟待解决
的一道难题。易县东华鑫馨废旧电池再生处理厂的兴建,标志着这一难
题已找到一条解决之路。
由北京科技大学和河北易县共同投资的东华鑫馨废旧电池再生处理
厂,位于易县城西,将于今年6月建成投产。废旧电池再生处理厂采用
的技术,来自于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处理废旧电池进行攻关的北京
科技大学曾平荣教授。曾教授研制的废旧电池处理技术,既不同于日本
的“湿法”,更有别于瑞士的“火法”,也不是火湿联合法。其工艺流
程为:物理分解—化学提纯—废水处理,最终可以回收铁皮、锌皮、铜
冒铜针等物资,并通过电解加工获得高质量的锌、锰产品,还可回收汞
及铁红等副产品。废旧电池处理最关键的技术难题是不能造成二次污染,
采用曾教授的技术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而且能循环
使用,基本可以不排放废水。
据投资建厂的杜兰柱厂长介绍,这个厂总投资780万元,目前办公
楼已经建好,厂房及设备安装5月份即可结束,计划6月底投产,处理厂
设计年处理废旧电池3000吨。他目前有两个担心:一是怕机器运转起来
后,废旧电池的原料供应跟不上;二是处理厂投资计算的基础是使用无
偿回收的废旧电池,如果将回收有偿化,企业就很难能有效益。因此,
要使废旧电池再生处理厂顺利运转,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广大环保
志愿者继续推动回收废旧电池这项公益事业。
背景资料:废旧电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器、通讯器材、小家电产品
大量涌现,电池使用量急剧增加。近年来,我国电池产业发展尤为迅猛,
电池年产量达140亿只,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电池的种类达14个
系列250个品种。我国生产的干电池大部分为国内消费,仅北京市每年
消费干电池就达2亿只。
废干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酸、碱等物质,国内生产的干电池
多数还含有对环境危害严重的汞。由于汞的剧毒性、积累性和易于迁移
转化,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中,所造成的危害是长期的,而且是代际之间
传递的。当废旧电池被丢弃或者混在垃圾中时,这些有毒物质就会慢慢
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和水源之中,最后进入人体内部。这些有毒
物质在人体内会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
和骨器,有的还能够致癌。有资料表明,一节5号废旧干电池,可以污
染1平方米土地范围内的生物;废干电池产生的汞污染,占整个城市固
体废物汞污染的60%~80%。
另一方面,废旧干电池中这些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又是比
较稀有的工业原料。近年来,我国每年用于生产干电池消耗的锌约12万
吨,二氧化锰约20万吨,铜约2万吨。在—些发达国家,已经有相应的
回收、处理政策和生产实体,逐步形成了一种环保产业。我国废旧电池
的处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已经过生产试验,处理技术已经成熟。
二.废电池危害:(1)对环境,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干电池可污染12立方米水、一立方米土壤,并造成永久性公害……(2)对人类:我们日常所用的普通干电池,主要有酸性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两类,它们都含有汞、锰、镉、铅、锌等重金属物质。废电池被弃后,电池的外壳会慢慢地腐蚀,其中的重金属物质会逐渐渗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重金属污染的最大特点是它在自然界是不能降解,只能迁移。 也就是说,一旦水体或土壤被污染,水体或土壤不能领先自身的净化作用将污染消除,同时也于重金属容易在生物体内积蓄,从而随时间的推移,和蔼到一定量之后,产生致畸或致变作用,最终导致生物体死亡。重金属对人体的产生危害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食物链传递。鱼、虾吃了含有重金属的浮游生物后,重金属在鱼、虾体内积蓄,人再吃了这样的鱼、虾后,重金属就会在人体内积蓄,达到一定量之后,就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严重影响。 除汞污染造成的水俣病外,其他还有:
过量的锰蓄积于体内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综合性功能紊乱,较重的出现言语单调,表情呆板,感情冷漠,伴有精神症状。
长期食用受镉污染的水和食物,可导致骨痛病,镉进入人体后,引起骨质软化骨骼变形,严重时形成自然骨折,以致死亡。
锌的盐类能使蛋白沉淀,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当在水中的浓度超过10-50毫克/升进有致癌的危险,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铅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肾等器官,能抑制血红蛋白的的合成代谢,还能直接作用于成熟红细胞,对婴、幼儿的很大,它将导致儿童体格发育迟缓,慢性铅中素的儿童智力低下。 镍粉溶解于血液,参加体内循环,有较强毒性,能损害中枢神经,引起血管变异,严重者导致癌症。
废电池回收现状:虽然北京8岁的小学生已开始知道,废旧电池不可以乱扔。他们会用小手把一节节旧电池投进专用的回收箱。废旧电池分类回收的行为正在北京市的商场、办公室里推广开来,以往的垃圾桶旁现在会新添一个电池回收箱。收集起来的废旧电池正迅速增加,今年上半年北京已经收集近百吨废旧电池。但这些废旧电池却陷入一个尴尬的处境,堆积如山而得不到妥善处理。目前北京市的废旧电池最终被运送到“北京市有用垃圾回收中心”。该中心是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的一个下属机构,负责垃圾的回收和中转。回收中心现在也正为废旧电池的去向而发愁。业务科科长卢建国说,回收中心从1998年4月开始对北京市的废电池进行回收,当年的回收量为7吨,去年回收量近40吨,至今共收集100多吨。这些废旧电池大部分仍然堆在回收中心的集装箱里,今后收集的废旧电池同样也只能存放在这里等待处理,因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电池处理厂对它们进行科学无害的回收。
为废旧电池着急的不只北京一家,全国各地收集废旧电池的地区都遭遇难题。近日,上海市有关部门联合召开废电池污染防治专题会议,专家们积极献计献策。但最后可行的方案仍然只是将已回收的废旧电池妥善存放,等待着城市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建成后再安全填埋。广西南宁市开展“环保行动进家庭”系列活动,已经收集数量不少的废旧电池。为了回收处理,南宁市环保局通过互联网征集废旧电池的处理技术。两个月过去了,并没有听到令人兴奋的消息。河南省新乡市一个体户了解到干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自费收集废旧电池20多吨。日前她在《中国环境报》上发表的公开信中吐出苦水,自己不能为这20吨废旧电池找到一个不会污染环境的最后归宿。从环保热情中冷静下来的人们蓦然发现,处理废旧电池竟然比回收更难!
回收方法:实验室回收方法:普通干电池是圆筒形的,外筒由锌制成,这一锌筒即为电池的负极;筒中央炭棒为正极;筒内为二氧化锰,氯化铵和氯化锌。下面介绍两种废干电池内物质回收利用的方法:
(1)提取氯化铵:将电池里的黑色物质放在水里搅拌并过滤,将部分滤液放在蒸发皿中蒸发,得白色固体,再加热,利用“升华”收集较纯的氯化铵。
(2)制取锌粒:将锌筒上的锌片剪成碎片,放在坩埚中强热(锌熔点419度),熔化后小心将锌页倒入冷水中,得锌粒。
工业回收方法: 国际上通行的废旧电池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回收利用。
1.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
如法国一家工厂就从中提取镍和镉,再将镍用于炼钢,镉则重新用于生产电池。 其余的各类废电池一般都运往专门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场,但这种做法不仅花费太大而且还造成浪费,因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质。
2.回收利用
(1)热处理
瑞士有两家专门加工利用旧电池的工厂,巴特列克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将旧电池磨碎,然后送往炉内加热,这时可提取挥发出的汞,温度更高时锌也蒸发,它同样是贵重金属。铁和锰熔合后成为炼钢所需的锰铁合金。该工厂一年可加工2000吨废电池,可获得780吨锰铁合金,400吨锌合金及3吨汞。另一家工厂则是直接从电池中提取铁元素,并将氧化锰、氧化锌、氧化铜和氧化镍等金属混合物作为金属废料直接出售。不过,热处理的方法花费较高,瑞士还规定向每位电池购买者收取少量废电池加工专用费。
(2)“湿处理”
马格德堡近郊区正在兴建一个“湿处理”装置,在这里除铅蓄电池外,各类电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离子树脂从溶液中提取各种金属,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原料比热处理方法纯净,因此在市场上售价更高,而且电池中包含的各种物质有95%都能提取出来。湿处理可省去分拣环节(因为分拣是手工操作,会增加成本)。马格德堡这套装置年加工能力可达7500吨,其成本虽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贵重原料不致丢弃,也不会污染环境。
(3)真空热处理法
德国阿尔特公司研制的真空热处理法还要便宜,不过这首先需要在废电池中分拣出镍镉电池,废电池在真空中加热,其中汞迅速蒸发,即可将其回收,然后将剩余原料磨碎,用磁体提取金属铁,再从余下粉末中提取镍和锰。这种加工一吨废电池的成本不到1500马克。
前景展望:四、前景展望
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安置了废电池投放专用桶。相信不久的将来,废电池回收利用的问题必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技术(请参考)
1、UPS及大容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再生保护补充液
2、除化物铅酸蓄电池
3、处理含金属废料的方法
4、从废电池中去除和回收汞的方法
5、从废干电池中提取锌和二氧化锰的方法
6、从废旧锂电池中回收负极材料的方法
7、从废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方法
8、从废锌锰干电池中提取二氧化锰及锌的方法
9、从废蓄电池获取富集物质的方法与设备
10、从垃圾中分离出电池、钮扣电池和金属的方法和设备
11、从用过的镍-金属氢化物蓄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方法
12、从用过的镍-金属氢化物蓄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方法 2
13、二次电池的再利用方法
14、废电池处理装置
15、废电池的无害化生物预处理方法
16、废电池的综合利用
17、废干电池的回收利用方法
18、废干电池无害化回收工艺
19、废旧电池处理方法
20、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机
21、废旧电池回收分解头
22、废旧电池回收用的真空蒸馏装置
23、废旧电池铅回收的方法
24、废旧电池热解气化焚烧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25、废旧电池综合利用处理工艺
26、废旧干电池的碱性浸出
27、废旧干电池回收处理装置
28、废旧手机电池综合回收处理工艺
29、废旧蓄电池铅清洁回收方法
30、废旧蓄电池铅清洁回收技术
31、废铅酸蓄电池生产再生铅、红丹和硝酸铅
32、废铅蓄电池回收铅技术
33、废铅蓄电池泥渣的还原转化方法 34、废铅蓄电池熔炼再生炉
35、废蓄电池含铅物料反射炉连续熔炼
36、废蓄电池含铅物料反射炉连续熔炼的方法
37、镉镍电池废渣废液的治理及利用
38、含汞废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方法
39、化学电源电池的原料及循环再生利用技术
40、回收电池、特别是干电池的方法
41、回收密封型电池的部件的方法和设备
42、金属-空气电池的废料回收装置
43、浸出法回收干电池
44、净化处理废旧电池或含汞污泥的组合物及其处理方法
45、垃圾废电池及重金属分选装置
46、锂电池工业废气处理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工艺
47、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边角料及残片回收方法
48、镍镉废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方法
49、镍氢二次电池正负极残料的回收方法
50、铅酸蓄电池回生源及生产方法
51、铅酸蓄电池失效的再生技术
52、去除废铅蓄电池极板中硫酸根的方法
53、失效镍氢二次电池负极合金粉的再生方法
54、水泥熟料煅烧处理废干电池技术方法
55、蓄电池废极板再生多性剂及处理工艺
56、蓄电池脱硫剂再生方法
57、一种从废蓄电池回收铅的方法
58、一种废旧干电池的破碎装置
59、一种蓄电池脱硫剂的再生方法
60、以废旧电池为原料生产污水处理剂的方法
61、以废蓄电池渣泥生产活性铅粉的方法
62、用离子筛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分离回收锂的方法
63、用于镍和镉回收的装置和方法
64、在中性介质中用电解还原回收废蓄电池中的铅方法
65、自废锌锰干电池中回收硫酸锰、二氧化锰、石墨、复用石墨电极及其专用设备
6. 电池片污水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怎么处理
1 氨氮的主要处理方法
根据浓度的不同,工业氨氮废水可划分为3 类〔3〕:(1)高浓度氨氮废水:NH3-N>500 mg/L;(2)中等浓度氨氮废水:NH3-N为50~500 mg/L;(3)低浓度氨氮废水:NH3-N<50 mg/L。其中高氨氮浓度废水一般来源于焦炭、铁合金、煤的气化、湿法冶金、炼油、畜牧业、化肥、人造纤维和白炽灯等生产过程。
目前,常用的脱氮方法包括氨吹脱法(空气吹脱与蒸汽汽提)、生化法、折点氯化法、离子交换法和化学沉淀法。这些方法普遍具有工艺简单、脱氮效果稳定可靠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氮方法,但存在流程长、占地面积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随着人们对生物脱氮过程认识的深入,新的生物脱氮理论不断涌现,包括同时硝化/反硝化〔4〕、亚硝酸型(短程)硝化/反硝化〔5〕、厌氧氨氧化〔6〕等,但目前这些理论应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还很少〔7〕。氨吹脱法常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预处理,但能耗大、运行成本高、出水氨氮仍偏高〔8〕。折点氯化法理论上可以完全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但由于加氯量大、处理成本高、产物存在危害性等问题,不适合处理大量的高浓度氨氮废水。离子交换法由于吸附剂用量大、再生难,一般协同其他工艺处理高氨氮废水。化学沉淀法用药量大、成本高,需要进一步开发廉价沉淀剂。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氨氮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日益受到研究者重视。在原有处理方法基础上的改进工艺不断涌现。赵贤广等〔9〕针对工业上高浓度氨氮废水吹脱法处理存在的缺点,通过改进和优化氨氮吹脱塔的结构和填料,开发了一种新型循环再生复合酸氨吸收溶液,实现废水中氨的资源化。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出高浓度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的全过程工艺和工业化应用装置〔10〕。该技术通过精馏脱氨工艺量化设计,实现了工业高浓度氨氮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此外,还有电化学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反渗透法以及物化法与生化法联用等技术,但由于处理成本高,多数用于高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
2 微波加热的原理
微波是指频率约在300 MHz~300 GHz,即波长为1 mm~1 m的超高频电磁波。微波能被一些材料如水、碳、橡胶、食品、木材、湿纸等吸收,产生非常有效的即时深层加热作用(内加热)〔11〕。微波加热技术与传统加热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物体内部分子相互摩擦发热,但不引起分子结构改变,是直接加热物质内部的方法〔12〕。这种内加热的原理是样品接受微波辐照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主要发生离子传导和偶极子转动。一般情况下,两种发热方式(离子传导和偶极子转动)同时存在〔13〕。微波的内加热作用可在不同的深度同时加热,使加热更快速、更均匀、无温度梯度、无滞后效应等,从而大大缩短了加热时间。剧烈的极性分子震荡可使化学键断裂,从而导致污染物的降解。对于氨氮废水而言,微波对NH3分子与H2O分子的选择性加热使它们之间产生压力差,进一步促进NH3分子与H2O分子脱离。
近年来,研究者用微波加快化学反应时发现了许多有别于传统加热的特殊效应〔14〕。在这些特殊效应中,有些特殊效应不能用温度的变化解释。这些难以用温度变化和特殊温度分布来解释的现象即“非热效应”〔15〕,并逐渐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7. 实验室用电解法处理含铜废水怎么设计
把铜棒和碳棒分别于电源负极和正极连接 并插入乘有废液的缸中 由于铜棒与负极相连所以呈负电性 能够吸引废液中的铜离子 并还原为单质铜
我这答案已经是设计方案了
8. 锂电池废水怎么处理
一般电镀行业产生的废水会含有锂、铜、铁、镍等
9. 锂电池清洗废水如何处理
电池生产中的废水含有大量的Zn2+, Mn2+,
Hg2+等重金属离子,不加治理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电池生产工业废水,治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微滤法、电解法、电渗析法、活性污泥法等。
10. 锂电池清洗废水如何处理
电池生产中的废水含有大量的Zn2+,
Mn2+,
Hg2+等重金属离子,不加治理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电池生产工业废水,治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微滤法、电解法、电渗析法、活性污泥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