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对煤化工废水的成分有哪些啊如题 谢谢了
煤化工综合废水COD可达5000mg/L、氨氮在200~500mg/L,是一种典型含有较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内。废水中的易容降解有机物主要是酚类和苯类化合物,如砒咯、萘、呋喃、咪唑类等;难降解的有机物主要有砒啶、烷基吡啶、异喹啉、喹啉、咔唑、联苯、三联苯等。煤化工废水经生化处理后还残留各种生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物质,如3-甲基-1, 3, 6庚三烯、5- 降冰片烯-2-羧酸、苯酚、2-氯-2-降冰片烯等,因而色度和浊度较高. http://www.iwatertech.com/coal-chemical-water/index.htm
❷ 请问杀菌剂会运用到什么行业啊,怎么用在线等!!
造纸:
异噻唑啉酮杀菌剂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在循环冷却和造纸废水处理可用作杀菌剂,具有特好的杀菌,抑制粘泥增长的效果,该品投加40ppm后,可维持一周内细菌不会回升。
活性溴杀菌剂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油田注水,造纸废水和污水等的杀菌灭藻。与液氯相比,该品特别适合于碱性和含氨、氮化合物的水系统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该品只有与次氯酸钠或氯气同时作用时才具有杀菌活性,一般维护余氯0.3~1ppm2~4小时,每天加一次。使用时先将活性溴用水稀释10~20倍,然后加入相应的杀菌剂,10~15分钟后即可加到需处理的水系统中,约5~10分钟后测定余氯。
噻苯咪唑、多菌灵、邻苯基苯酚、二硫氯基甲烷、百菌清、水杨酰苯胺、生物抑等可复配使用。
皮革:
目前,用于皮革工业的防霉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无机化合物
(1)次氯酸及其盐、亚氯酸钠、高锰酸钾、碘化物、硼酸及其盐、亚硫酸盐和焦亚硫酸盐等。这类化合物目前主要作为防霉剂产品的辅助成分。
(2)无机纳米材料:纳米TiO2、纳米SiO2、纳米ZnO 等。开发无机纳米材料是目前皮革抗菌防霉剂开发的一个热点,但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使用的纳米皮革防霉剂产品还未见报道。
2 有机化合物
(1)有机酚及卤代酚:酚类主要有甲酚、苯酚、焦油酚、苄基苯酚、乙萘酚、氨基酚等,卤代酚主要有氯代酚、二氯酚、溴代酚、对氯间二甲酚、2,2-亚甲基二氯代酚等。这类化合物是以前使用最多的防霉剂,但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这类防霉剂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已逐渐被其它种类的化合物所取代。
(2)醇类化合物:苯甲醇、乙醇、卤代硝基烷醇类等。这类化合物目前也是主要作为防霉剂产品的辅助成分。
(3)酯类化合物:卤代水杨酸酯、羟基苯甲酸酯、卤代乙烯基苯酯、卤代乙酸苯甲醇酯、五氯苯基十二烷酸酯、α,β-不饱和羧酸酯等。这类化合物的毒性比较低,特别是α,β-不饱和羧酸酯对霉菌的作用效果比较好,是一类有开发潜力的防霉剂。
(4)酰胺类化合物:卤代乙酰胺、水杨酰苯胺、氨基苯磺酰胺、四氯间苯二甲腈等。这类化合物是目前常用的防霉剂的有效成分,其防霉效果比较好。
(5)季铵盐化合物: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洁尔灭)、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新洁尔灭)、烷基吡啶盐酸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等。由于这类化合物的毒性低、灭菌谱广、高效,而且还有很好的水溶性,已大量地运用在工业水处理、废水处理及石油化工中,在制革工业中,季铵盐化合物一般是用做皮革防腐剂,而用做皮革防霉剂的较少。目前,开发新的季铵盐杀菌组分用于皮革的防霉也是一个研究方向。
(6)杂环化合物:苯并咪唑、苯并噻唑、巯基苯并咪唑及其盐、六氢三羟乙基均三嗪、硝基吡啶、8-羟基喹啉及其盐、苯并异噻唑酮、二甲噻二嗪等。目前,皮革防霉剂大多数均以杂环化合物为有效成分,其毒性较低、灭菌谱广、防霉效果很好,是皮革防霉剂研制的主流方向。
(7)有机硫化合物:双三氯甲砜、大蒜素、双苯甲酰二硫、巯基吡啶、五氯硫酚等。皮革防霉剂中以有机硫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还较多,例如防霉效果较好的2-(硫氰基甲基硫)苯并噻唑也常被归为有机硫化合物。
使用防霉剂对其用量要控制适当,如果使用浓度过低起不到杀菌或抑菌的目的,而使用浓度过高会造成生产成本偏高。制革过程中所用的防霉剂的浓度依不同的防霉剂而不同,一般应为革重的0.1~0.5%左右。常用的皮革防霉剂的用量如下:
A-26 用量为0.3~0.5%,OITZ 用量为0.04~0.1%,TCMTB 为0.01~0.15%,对氯间甲苯酚(PCMC)为0.2~0.5%,邻苯基苯酚(OPP)为0.2~0.5%,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BMC)为0.2~0.5%,三氯苯酚(TCP)为0.4~0.6%。只有浓度达到一定值时防霉剂才能有效起到防霉作用。
混凝土:烷基氮苯溴化物具有非常有效的杀菌效果. 它耐酸、耐碱、易溶、
微毒,能提高拌合物的流动度而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掺量仅为0125~0105 % ,而且还可以作为金属阻锈剂保护内部钢筋.有机锡制剂也具有十分有效的杀菌性能,它呈中性、不燃烧、溶于水、杀菌谱广,对细菌、真菌、附生物、昆虫等均有效,可保护各种材料免遭生物侵蚀.掺入后,还可提高混凝土的耐水性。
❸ 废水中铝离子,氯离子,咪唑含量高,有什么样的工业方法能降低他们的含量
微电解加化学氧化,最后生物氧化
❹ 污水处理破乳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在破乳处理池加入一定量的润群化工破乳剂,可实现快速破乳及絮凝,COD去除、以及除油。
❺ 污水处理问题(请环评专家帮我解决下此问题)
1、3t/d排放量很小 应以物化处理为主
2、水里有甲醇生化困难
3、要加入大量的生活污水有利生化
❻ 污水处理膜有几种
生物滤池法
生物滤池法的基本流程是由初沉池、生物滤池和二沉池三部分组成的。主要成分包括:
1、塔式生物滤池。比传统的生物滤池的负荷更高,层次更分明、堵塞可能性更小,占地面积面积小等优点。
2、有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效果更好好,去除率可达90%以上,其出水可降到25mg/L以下,且出水水质非常稳定。其缺点是占地面积过大,容易堵塞,影响环境卫生。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新的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它介于生物接触氧化法与生物流化床法之间。能够解决生物接触氧化法中滤料堵塞的问题。此方法的特点:微生物浓度高、食物链长,对进水的流量和浓度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移动床生物膜的结构紧密,因此具有占地面积小,能源消耗低的特点,很明显的降低了投资运行维护费用,由于这些优点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
生物流化床
生物流化床技术是利用气体或液体,使附着微生物的固体颗粒状滤料呈流态化,对污水进行净化的技术。生物流化床法充分利用了微生物不同生命活动阶段的特征,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将处理阶段划分为固定床阶段、流化床阶段、液体输送阶段三个阶段。
生物流化床的主要优点:
1、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能力强。由于生物流化床的载体是采用小粒径固体颗粒,且载体成流态化,所以生物流化床的单位体积表面积要比其他生物膜法的大很多且抗击能力要较其他生物处理法高。
2、净化效果好。由于载体颗粒一直处于剧烈的运动状态,从而导致界面的不断更新,这样不仅有利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更能加快生化反应速率,进而使净化效果得到提高。
3、微生物的活性较强。由于生物颗粒不断地相互碰撞与摩擦,使生物膜的厚度较薄且均匀。对于同类污水而言,在同等的处理条件下,生物膜不仅反应速率快且呼吸率也非常快,所以微生物的活性较强。
生物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
1、对进出水的水质和水量的适应性极强。
2、生物膜法管理便捷、运费低廉。
3、生物法对环境的温度的要求很高,如果气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膜运行的活力,导致膜的损坏。
4、此载体的比表面积对生物膜处理的效果影响很大。
5、能够克服活性污泥法中污泥丝状膨胀的缺点,使剩余污泥量明显的减少。
6、生物膜法属于消耗品,膜需要定期的更新,避免引起滤料的破损和堵塞,降低出水水质。
EPP
EPP聚丙烯发泡粒子作为新型的污水生物处理填料,相对于国内的传统填料,有着更卓越的处理性能,仅在日本、韩国的生活污水处理中有应用事例。
在日本、韩国除了已在使用的聚丙烯发泡粒子,还在开发其他的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材料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填料。
EPP的显著性能:
1) 吸附能力含有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较强吸附能力,以及具有多孔性,使滤料具有增大的表面积等技术效果。
2) 耐油性,耐药性材质稳定,耐酸、耐碱、耐老化,使用寿命达15年,长期不需更换,产品耐生物降解。
3) 轻质,浮性
极其轻质,比重为水的1/33(30kg/?),具有耐冲击,高韧性以及漂浮的性质
4) 环保性
生产中不使用氟利昂作为发泡剂,燃烧时也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
5) 寿命长
可以循环使用15年以上不需更换填料,大大节约了净水设备的运营成本。多孔质EPP填料,这种填料的每一粒泡沫念珠都带有孔,而且在发泡过程当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活性炭,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填料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对污浊物的吸附能力。
❼ 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反渗透膜的分类有哪些
微滤:能截留0.1-1 微米之间的颗粒。
微滤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回过,但会截留住悬浮物、细菌及答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
超滤能截留0.002-0.1 微米之间的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超滤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
反渗透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
❽ 生产咪唑烷属哪种化工工艺类型
网络知道
生产咪唑烷属哪种化工工艺类型
156*****923
超过1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关注
成为第1位粉丝
咪唑烷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技术含量高,废水排放量大。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主要由双氢胺和硝酸胺反应生成硝酸胍(硝酸胺是爆炸品,国家控制相对严格,所以提高产量手续审批相当困难)。硝酸胍用98%浓硫酸低温脱水反应生成硝基胍,在反应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稀硫酸(浓度约23%)每吨产品的稀硫酸约12吨,所以治理成本相对较高。且硝基胍在生产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水份在低于20%的情况下就是爆炸品。在生产过程中如温度控制不当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冲料或爆炸。最后硝基胍和乙二胺聚合成咪唑烷,该反应过程中我们国内的生产工艺相对比较落后,收得率偏低,在废水中COD偏高,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
第 2 页
三 咪唑烷的质量控制对下游吡虫啉的影响
咪唑烷在反应过程中要求非常严格,生产过程控制不好,会导致下游吡虫啉的产品质量低,要保证咪唑烷产品质量。(1)首先要有完好的设备装置,这样才能确保咪唑烷产品中不含有机械杂质和铁离子,机械杂质和铁离子会影响吡虫啉含量和色泽。(2)在生产过程中硝基胍要彻底反应,如反应不彻底会导致最终产品烘干的危险性(有多个生产企业在烘干过程中出现过事故),对吡虫啉的收得率有影响。(3)咪唑烷在生产过程中清洗不彻底会导致吡虫啉反应时间延长,我们是用自来水多次清洗来保证产品质量的。(4)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各个生产企业还存在差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采取中间控制和最后控制,用液相色谱分析,所生产产品达到国家标准。做到质量不合格坚决不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