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手进)污水处理去除磷化废水的磷酸根(要求低于0.5)如何配比 PAC PAM NAOH,药剂用量是多少
PH=1.5的溶液三元酸,摩尔浓度为1.07mol/L。配置25%浓度的片碱溶液,摩尔浓度6.25mol/L。
将1000LPH=1.5的废水调版成PH=7,则:1000×1.07=6.25×A;A=171.2(L)权
因为磷酸是中强酸,在反映的同时会有氢离子电离,需要的片碱就会增加。应配置200L 25%溶液。所需片碱为200×0.25=50公斤。
PAC和PAM配置1‰ 。在污水中保证1—5ppm的量就可以了。
我随便问一句啊。你这个水处理是只要求处理PH吗,重金属和COD都不用管吗?感觉像是个糊弄人的玩意。还有就是你们怎么不有ORP/PH表控制加药量。这多省事啊。
❷ 化学除磷混凝剂投加量的投加是多少
除磷剂主要针对污水中的正磷进行强化絮凝处理。多投加于生化池后,用于处理经微生物将水中的偏磷、有机磷转化后的正磷,两者共同除磷,可彻底处理磷污染,达标排放,大大的降低了处理成本及污泥产量。
在好氧池出口,二沉池前投加除磷剂,投加后进入二沉池中进行反应是最为常用的。这种投加方法要比直接投加于初沉池中效果更好,产泥量更少,不会对微生物处理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常使用中,是不允许将化学除磷剂投加于生化池前的,避免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产生伤害,造成生化系统不稳定、药剂投加量增大、产泥量增加、污泥含磷量高且进入生化池中的有机碳浓度减弱,微生物营养不足.
将化学除磷剂投加于生化池的后面,这样便可以完全避免水中多种物质与除磷剂发生反应,消耗药剂用量.且不会降低生化池的进水有机碳浓度,影响微生物的脱氮除磷效果。同时还可避免过多投加除磷剂,也会使残余的药剂进入生化系统中,对微生物生长造成影响。
将除磷絮凝剂投加于好氧池的出水口端,二沉池的前面投加除磷剂则可以大量减少除磷药剂的使用量,这是废水在生化处理的过程中已去除水中大部分磷,并将偏磷、有机磷转化为可通过混凝处理的正磷,大大提高除磷效果和减少除磷剂投加量,减少污泥产量、减少污泥中的磷含量。 所以,化学除磷药剂一般投加于生化后,二沉池前,节省废水除磷成本和提高达标率。
面对细格栅和氧化沟出水堰的选择上,必须是氧化沟出水堰位置最佳,因为经过氧化沟工艺,原本无法通过化学法进行处理的有机磷以及次磷,均会转化为能化学沉淀的正磷酸盐,更多种类除磷剂资料请至http://www.chulinji.com/望采纳。
❸ 污水处理厂怎么计算投加葡萄糖的量
❹ 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用什么药剂好
来自某公司的除磷产品简介,基本较全面地涵盖了化学除磷的相关知识~
1 现状
由于广泛使用含磷洗涤剂,我国城市污水中普遍含有一定量的磷,一般为5-10mg/L。磷是藻类繁殖所需各种成分中的限制性因素之一,水体中磷含量的高低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于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而言,磷的作用远大于氮的作用,水体中磷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就可以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在污水处理中进行除磷是必要的。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常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明确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总磷指标的一级A排放标准为0.5mg/L。
污水中的磷可以通过化学和生物两种方法去除。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现阶段生物除磷工艺还无法保证出水总磷稳定达到0.5mg/L标准的要求,所以常需要采用或辅助以化学除磷措施。
2 化学除磷原理
化学除磷主要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反应生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实际上投加化学药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发生着化学絮凝作用,即形成的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絮凝体。
3 化学除磷药剂
为了生成非溶解性的磷酸盐化合物,用于化学除磷的化学药剂主要是金属盐药剂和氢氧化钙。许多高价金属离子药剂投加到污水中后都会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磷离子结合生成难溶解性的化合物,但出于经济原因考虑,用于磷沉析的金属盐药剂主要是Fe3+盐、Fe2+盐和Al3+盐,这些药剂是以溶液和悬浮液状态使用的。除金属盐药剂外,氢氧化钙也用作沉析药剂,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
污水化学除磷中常用的药剂类型详见表1。
表1 污水净化常用药剂
类型
名称
分子式
状态
铝盐
硫酸铝
Al2(SO4)3·18H2O
固体
Al2(SO4)3·14H2O
液体
nAl2(SO4)3·xH2O+mFe2(SO4)3·yH2O
固体
氯化铝
AlCl3
液体
AlCl3+FeCl3
液体
聚合氯化铝
[Al2(OH)nCl6-n]m
液体
二价铁盐
硫酸亚铁
FeSO4·7H2O
固体
FeSO4
液体
三价铁盐
氯化硫酸铁
FeClSO4
液体(约40%)
氯化铁
FeCl3
液体(约40%)
熟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约40%的乳液
4 化学除磷工艺
化学除磷工艺可按化学药剂的投加地点来分类,实际中常采用的有:前置除磷、同步除磷和后置除磷。
4.1 前置除磷
前置除磷工艺的特点是化学药剂投加在沉砂池中、初沉池的进水渠(管)中、或者文丘里渠(利用涡流)中。其一般需要设置产生涡流的装置或者供给能量以满足混合的需要。相应产生的沉析产物(大块状的絮凝体)在初沉池中通过沉淀被分离。如果生物段采用的是生物滤池,则不允许使用铁盐药剂,以防止对填料产生危害(产生黄锈)。
前置除磷工艺由于仅在现有工艺前端增加化学除磷措施,比较适合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改建,通过这一工艺步骤不仅可以除磷,而且可以减少生物处理设施的负荷。常用的化学药剂主要是石灰和金属盐药剂。前置除磷后控制剩余磷酸盐的含量为1.5-2.5mg/L,完全能满足后续生物处理对磷的需要。
4.2 同步除磷
同步除磷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化学除磷工艺,在国外约占所有化学除磷工艺的50%。其工艺是将化学药剂投加在曝气池出水或二沉池进水中,个别情况也有将药剂投加在曝气池进水或回流污泥渠(管)中。目前已确定对于活性污泥法工艺和生物转盘工艺可采用同步化学除磷方法,但对于生物滤池工艺能否将药剂投加在二次沉淀池进水中尚值得探讨。
4.3 后置除磷
后置除磷是将沉析、絮凝以及被絮凝物质的分离在一个与生物处理相分离的设施中进行,因此也叫二段法工艺。一般将化学药剂投加到二沉池后的一个混合池中,并在其后设置絮凝池和沉淀池(或气浮池)。
对于要求不严的受纳水体,在后置除磷工艺中可采用石灰乳液药剂,但必须对出水pH值加以控制,如可采用CO2进行中和。
采用气浮池可以比沉淀池更好地去除悬浮物和总磷,但因为需要恒定供应空气因而运行费用较高。
三种除磷工艺的优缺点汇总见表2。
表2 各种化学除磷工艺比较
工艺类型
优点
缺点
前置除磷工艺
1)能降低生物处理构筑物负荷,平衡负荷的波动变化,从而降低能耗;
2)与同步除磷相比,活性污泥中有机成分不会增加;
3)现有污水厂易于实施改造。
1)总污泥产量增加;
2)影响反硝化反应(底物分解过多);
3)对改善污泥指数不利。
同步除磷工艺
1)通过污泥回流可以充分利用除磷药剂;
2)如果将药剂投加到曝气池中,可采用价格较便宜的二价铁盐药剂;
3)金属盐药剂会使活性污泥重量增加,从而可以避免污泥膨胀;
4)同步除磷设施的工程量较小。
1)采用同步除磷工艺会增加污泥产量;
2)采用酸性金属盐药剂会使pH值下降到最佳范围以下,对硝化反应不利;
3)硝酸盐污泥和剩余污泥混合在一起,回收磷酸盐较为困难,此外在厌氧状态下污泥中磷会再释放;
4)回流泵会破坏絮体,但可通过投加高分子絮凝助凝剂减轻这种危害。
后置除磷工艺
1)硝酸盐的沉淀与生物处理过程相分离,互不影响;
2)药剂投加可以按磷负荷的变化进行控制;
3)产生的磷酸盐污泥可以单独排放,并可以加以利用。
后置除磷工艺所需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但当新建污水处理厂时,采用后置除磷工艺可以减小生物处理二沉池的尺寸。
❺ 污水处理 一吨污水需要多少除磷剂
1.高锰酸钾20-30%,硫酸亚铁5-10%,三氯化铁20-30%,硫酸亚锰5-10%,聚丙烯酰胺1-2%,碳酸钙1-3%,聚合氯化铝10-20%,次氯酸钠5-10%,硅酸钠2-4%,活性氧化铝5-10%,所述比例均为重量百分比。能够在对城市水源水混凝除浊处理同时,达到深度除磷目的,从而将处理后饮用水中的磷含量降至界限值以下,不需要改变原水处理流程,不需要增设大型水处理构筑物,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可获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FeCl3、及 AlCl3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NaOH溶液,三者摩尔比为3∶2∶14;混合反应并静置后滤出生成物,用水反复洗涤至出水为中性;于100-110℃下烘干并制成尺寸均匀的粒状吸附剂。该吸附剂的应用,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增设吸附除磷工艺,吸附除磷工艺由2-4个串联运行的除磷吸附池组成,除磷吸附池构造同滤池,用粒状复合铁铝除磷吸附剂作滤料,粒径范围0.5mm-0.8mm,吸附层厚度为1.0-1.5m,吸附池水力负荷5m/h-8m/h,空床接触时间30-40min。该吸附剂除磷适用范围广;除污染效能优异,再生简单,原料价格低,易得安全。
注:(具体用量多少要看自己的水质了,要试验确定)
❻ 污水处理厂 一吨污水 要加多少净化药剂
加200g净化药剂。
污水处理厂一吨污水要加200g净化药剂。污水处理厂版所用的净化药剂,权目前一般是聚丙烯酰胺。其药剂是最早开发出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其有良好的絮凝及助凝作用,在工业给水处理及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固体PAM能以任意比例溶于水,水溶液为均匀透明的液体.分子量的大小对溶解度影响较小,但当溶液浓度高于10%时,因分子间氢原子的键合作用,可呈现出类似凝胶状的结构.固体粉末产品在使用前须配成水溶液,为防止溶解过程粉末结团出现“鱼眼”现象,可在溶解槽内先加入计量一半的温水(不超过60℃),在搅拌下将粉末缓慢加入,再补足余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水溶液浓度一般为0.1-0.05%,也可先配制0.1-0.2%的溶液,使用时再进行稀释,溶液的存放时间不要超过5天,尽可能的现配现用,在投加溶液的时候采用多点连续投加方式,以充分发挥该产品的絮凝作用.
❼ 污水处理厂加药除磷时间和计量怎么算
除磷效果与有机物的关系
除磷效果与COD/TP、BOD5/TP及SBOD5/TP的值有关,同时它又随工艺不同而版变化权。生物除磷所需最少有机物的概念引出了碳(有机物)限制污水和磷限制污水。碳限制污水是指水中有机物数量不足以去除所有磷,结果出水中磷浓度高,其浓度由相应进水中磷浓度和有机物浓度确定。磷限制污水是指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大于除磷所需有机物数量,此时出水中磷浓度很低。所以当需要得到良好的出水水质时,原水水质属磷限制 的污水是所期望的。
通过对碳限制污水的认识给出了各种不同的EBPR工艺所需有机物同ΔP的比例。该比例是在碳限制条件下通过试验和实际工程确定的,同时它也表明了系统的除磷能力。最常用的比例是BOD5同去除磷的比例(BOD5/ΔP),其计算公式为:
BOD5/ΔP=进水中BOD5/进水TP-出水溶解性P
公式中使用出水溶解磷是因为出水中颗粒性磷通常是从二沉池中流出,它是二沉池效率的函数,而与生物过程无关。表2提供了各种生物除磷工艺所需典型BOD5、COD与ΔP的比值。
❽ 除磷剂1.2与水1的比例怎么算
除磷药剂投加量的计算国内较常用的是铁盐或铝盐,它们与磷的化学反应如式(1)、(2)。Al3++PO3-4→AlPO4↓(1)Fe3++PO3-4→FePO4↓(2)与沉淀反应相竞争的反应是金属离子与OH-的反应,反应式如式(3)、(4)。Al3++3OH-→Al(OH)3↓(3)Fe3++3OH-→Fe(OH)3↓(4)由式(1)和式(2)可知去除1mol的磷酸盐,需要1mol的铁离子或铝离子。由于在实际工程中,反应并不是100%有效进行的,加之OH-会参与竞争,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如式(3) 和式(4),所以实际化学沉淀药剂一般需要超量投加,以保证达到所需要的出水 P浓度。为了计算方便,实际计算中将摩尔换算成质量单位。如:1molFe=56gFe,1 molAl=27gAl,1molP=31gP;也就是说去除1kg 磷,当采用铁盐时需要投加:1.5×(56/31)=2.7 kgFe/kgP; 当采用铝盐时需投加:1.5×(27/31)= 1.3kgAl/kgP。 2、需要辅助化学除磷去除的磷量计算同步沉淀化学除磷系统中,想要计算出除磷药剂的投加量,关键是先求得需要辅助化学除磷去除的磷量。对于已经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及设计中的污水处理厂其算法有所不同。1)已经运行的污水处理厂 PPrec=PEST-PER PPrec——需要辅助化学除磷去除的磷量,mg/L;
PEST——二沉池出水总磷实测浓度,mg/L;
PER——污水处理厂出水允许总磷浓度,mg/L。 2)设计中的污水处理厂根据磷的物料平衡可得: PPrec=PIAT-PER-PBM -PBioP PIAT——生化系统进水中总磷设计浓度,mg/L;
PBM ——通过生物合成去除的磷量,PBM= 0.01CBOD,IAT,mg/L;
CBOD,IAT——生化系统进水中 BOD5 实测浓度, mg/L;
PBioP——通过生物过量吸附去除的磷量,mg/L。PBioP值与多种因素有关,德国 ATV-A131标准中推荐PBioP的取值可根据如下几种情况进行估算:(1)当生化系统中设有前置厌氧池时,
PBioP可按(0.01~0.015)CBOD,IAT进行估算。 (2)当水温较低、出水中硝态氮浓度≥15mg/L,即使设有前置厌氧池,生物除磷的效果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PBioP可按 (0.005~0.01)CBOD,IAT 进行估算。 (3)当生化系统中设有前置反硝化或多级反硝化池,但未设厌氧池时,
PBioP可按≤0.005CBOD,IAT进行估算。(4)当水温较低,回流至反硝化区的内回流混合液部分回流至厌氧池时(此时为改善反硝化效果将厌氧池作为缺氧池使用),
PBioP可按≤0.005CBOD,IAT进行估算。
❾ 污水处理 一吨污水需要多少除磷剂
核算除磷剂的用量可以通过实验确定。液体除磷剂和固体除磷剂的用量不同。选取实验做一组I梯度实验,观察水质的处理情况,然后抽取上清液检测总磷的数据,得出最佳加药量,实际操作时可以以此数据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❿ 污水除磷剂的使用方法具体怎么操作
投加量的确定
除磷剂投加量的确定依据有以下几种因素:原水中磷含量的大小、原水磷含量的种类、设计出水磷含量的大小(出水含磷国家标准)和设计除磷效率(除磷剂投加之后的含磷量)。最终投加量的确定要经过小试和中试的实验确定,或是根据同类相似工程的经验值确定后进行中试验证,确保出水达到相关法规要求。
直接投加法
即固体或粉末状的除磷剂.倍力清不经过稀释而直接投加到水体中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因素:第一要求所加水体的pH为酸性环境,第二所加的水体中有搅拌装置,否则除磷效果非常有限,因为除磷剂没有充分与水体接触,就不会充分的与磷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因此这种方法更多的适用于污水处理厂。
稀释之后投加法
将固体或粉末状除磷剂经过一定的稀释比例稀释之后直接投加到目标水体中,这种方法使用的范围更广。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投加量:需经过科学计算和相关实验确定。
2、稀释过程中的搅拌:充分搅拌。
3、投加点的选择:最好在水流湍急、河道狭窄处进行稀释液的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