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厂工艺选择原则如下:
1.工艺性能先进性:工艺先进而且成熟,流程简单,对水质适应性强,出水达标率高,污泥生成量少且易于处理、处置;
2.高效节能经济性:耗电量小,运行费用低,投资省,占地少;
3.运行管理适用性:运行管理方便,设备可靠,易于维护;
4.文明生产安全性:重视环境,控制噪声,防治臭气,创造文明生产条件。
根据水质分析的结果,本工程进水水质浓度偏高,BOD5/CODcr=0.2、BOD5/TN=2.1、BOD5/TP=20,需要使用强化脱氮除磷工艺。
根据对各项污染物去除率的要求,表明污水处理厂需釆用强化生物处理工艺,但生物处理工艺在满足常规去除CODcr和BOD5以及SS的同时,必须具备除磷脱氮的功能。通过对国内外釆用脱氮除磷工艺的污水厂设计参数和运行经验,釆用适宜的除磷脱氮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对表中污染物的去除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本工程进水的TP浓度较高,根据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经验,高浓度的TP完全依赖于生物除磷是有风险的。为保证污水稳定的达标排放,本工程增设化学辅助除磷设施,与生物除磷相结合以强化除磷效果,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本工程进水中的SS浓度较高(以无机颗粒为主),如果不进行预处理,其对后续的生化处理系统影响非常大,所以应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措施以降低进水中的悬浮物浓度。
根据以上分析,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必须考虑加强除磷脱氮的工艺。根据水质条件分析,本项目污水较适合使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目前国内应用的二级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A2/O、MBR与BBR等,本报告将对这几种处理工艺进行介绍,并进一步比选出本工程的推荐工艺。
A2/O工艺概述
A2/O是根据微生物的特性而研究的最典型也最原始的除磷脱氮工艺。A2/O即A-A-O,厌氧-缺氧-好氧流程(Anaerobic -Anoxic-Oxic,简称A-A-O或A2/O)。A2/O工艺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串联而成。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它的基本流程是在厌氧-好氧除磷的工艺中加入缺氧池,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在首段的厌氧池主要进行磷的释放,使污水的磷的浓度升高,溶解性的有机物被细菌吸收使污水中的BOD5浓度下降,另外部分NH3-N因细胞的合成得以去除,污水中的NH3-N浓度下降。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的有机物做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N2释放到空气,因BOD5浓度继续下降,NO3-N浓度大幅度下降,而磷的变化很小。在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氧化而继续下降,有机N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浓度增加,而P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也以较快的速度下降。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A2/O工艺在除磷脱氮方面无可替代,尤其在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表现出其强大的除磷脱氮功能。
❷ 生物法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基本流程有哪些
氮和磷是生物的重要营养源,随着化肥、洗涤剂和农药普遍使用,天然水体中氮、磷含量急剧增加,水体中蓝藻、绿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并产生毒素,使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然而,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于有机物的去除,污(废)水一级处理只是除去水中的沙砾及悬浮固体;在好氧生物处理中,生活污水经生物降解,大部分的可溶性含碳有机物被去除。
同时产生NH3-N 、 和和,其中25%的氮和19%左右的磷被微生物吸收合成细胞,通过排泥得到去除;二级生物处理则是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 和 ,但对N、P等营养物只能去除10%~20%,其结果远不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适于现有污水处理厂改造的脱氮除磷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生物脱氮机理
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即,将 转化为 和 。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氮转化为氮气,即,将 (经反亚硝化)和 (经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废水中氮的去除还包括靠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将氮转化为细胞原生质成分。主要过程如下:氨化作用是有机氮在氨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氮。硝化作用是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氮。其中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为好氧自养菌,以无机碳化合物为碳源,从 或 的氧化反应中获取能量。其中硝化的最佳温度在纯培养中为25-35℃,在土壤中为30-40℃,最佳pH值偏碱性。反硝化作用是反硝化菌(大多数是异养型兼性厌氧菌,DO<0.5mg/L)在缺氧的条件下,以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进行厌氧呼吸,将硝酸盐氮还原为N2或NO2-同时降解有机物。
生物除磷原理
磷在自然界以2种状态存在:可溶态或颗粒态。所谓的除磷就是把水中溶解性磷转化为颗粒性磷,达到磷水分离。废水在生物处理中,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为了自身的生长便释放出其细胞中的聚磷酸盐,同时产生利用废水中简单的溶解性有机基质所需的能量,称该过程为磷的释放。进入好氧环境后,活力得到充分恢复,在充分利用基质的同时,从废水中摄取大量溶解态的正磷酸盐,从而完成聚磷的过程。将这些摄取大量磷的微生物从废水中去除,即可达到除磷的目的。
厌氧释放磷的过程
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体内的多聚磷酸盐产生ATP,利用ATP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产酸菌提供的三类基质进入细胞内合成PHB。与此同时释放出于环境中。
好氧吸磷过程
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机体内的PHB和外源基质,产生质子驱动力将体外的输送到体内合成ATP和核酸,将过剩的聚合成细胞贮存物:多聚磷酸盐(异染颗粒)。
❸ 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化学工业污水有什么要求吗
SICOLAB整理采取生物脱氮除磷的污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物脱氮除磷时,系统中有毒害和抑制性物质的允许浓度宜通过试验或按有关资料确定;
2 生物脱氮除磷时,污水BOD5与总氮之比宜大于4,BOD5与总磷之比宜大于17;
3 进水BOD5不能满足脱氮除磷要求时,应外加碳源;
4 好氧段(池)剩余碱度宜大于70mg/L(以CaCO3计)。
二、采用缺氧/好氧(ANO)工艺脱氮时,反应池容积可采用下列方法计算:
1 采用污泥负荷法,好氧段(池)容积可按公式(3-1)计算,容积应满足按BOD5负荷和总氮负荷计算的结果,缺氧段(池)容积可按好氧段(池)容积的1/3~1/4取值。
2 采用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法计算:
1)好氧段(池)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Vn——缺氧段(池)容积(m³);
N0——生物反应系统进水总氮浓度(mg/L);
Ne——生物反应系统出水总氮浓度(mg/L);
Kde——脱氮速率{kg[N]/(kg[MLSS]·d)};
Kde(20)——20℃的脱氮速率,无数据时可取0.03{kg[N]/(kg[MLSS]·d)}~0.06{kg[N]/(kg[MLSS]·d)};
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
△Xv——排出生物反应系统的挥发性悬浮固体量(kg[VSS]/d)。
三、缺氧/好氧工艺主要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或相似污水运行数据确定,无数据时可按下列数据取值:
1 BOD5污泥负荷宜取0.05kg[BOD5]/(kg[MLSS]·d)~0.15kg[BOD5]/(kg[MLSS]·d);
2 总氮污泥负荷不宜大于0.05kg[TN]/(kg[MLSS]·d);
3 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宜取2.5g[MLSS]/L~4.5g[MLSS]/L;
4 污泥龄宜取11d~23d;
5 污泥回流比宜取50%~100%;
6 混合液回流比宜取200%~400%;
7 污泥产率宜取0.3kg[VSS]/kg[BOD5]~0.6kg[VSS]/kg[BOD5]。
四、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工艺脱氮除磷时,反应池好氧段(池)、缺氧段(池)的容积可按本规范第2条的规定计算。厌氧段(池)的容积可按水力停留时间计算,水力停留时间宜为1h~2h。
五、厌氧/缺氧/好氧工艺主要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或相似污水运行数据确定,无数据时宜按下列数据取值:
1 BOD5污泥负荷宜取0.1kg[BOD5]/(kg[MLSS]·d)~0.2kg[BOD5]/(kg[MLSS]·d);
2 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宜取2.5[MLSS]/L~4.5g[MLSS]/L;
3 污泥龄宜取10d~20d;
4 污泥回流比宜取20%~100%;
5 混合液回流比宜大于或等于200%;
6 污泥产率宜取0.3kg[VSS]/kg[BOD5]~0.6kg[VSS]/kg[BOD5]。
六、厌氧/缺氧/好氧工艺脱氮除磷时,可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选择各种改进型的工艺。
七、生物除磷的剩余污泥宜采用机械浓缩。
❹ 脱氮除磷工艺的原理
氨氮通过好来氧亚硝化、自硝化作用生成亚硝酸根、硝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通过缺氧反硝化生产氮气,从水中逸出。
除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再在好氧条件下过度吸磷,通过排泥除磷。
拓展资料:
生物脱氮机理
生物脱氮理论认为生物脱氮主要包括硝化和反硝化2个生化过程,并由有机氮氨化、硝化、反硝化及微生物的同化作用来完成。
氨化作用即水中的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细菌分解作用下转化为氨氮。一般氨化过程与微生物去除有机物同时进行,氨化作用进行得很快,有机物去除结束时,氨化过程也已完成,故无需采取特殊的措施。
硝化作用即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水中的氨氮首先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氮,然后再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氮。由于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低,所以要求较长的污泥龄。
反硝化作用是由反硝化细菌完成的生物化学过程。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将硝化产生的亚硝酸氮和硝酸氮还原成气态氮(N2)或N2O、NO。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兼性厌氧菌,只有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反硝化,因此需要为其创造一个缺氧或厌氧的环境(好氧池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
❺ 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的各种工艺
一、生物脱氮工艺包括:1、活性污泥法脱氮传统工艺2、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A-O工艺)3、氧化沟专工艺4、生物转盘生物脱氮工艺;
二、生物除磷工艺包括:1、厌氧好属氧生物除磷(A-O工艺)2、Phostrip除磷工艺;
三、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包括:1、Bardenph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2、A-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3、UCT同步脱氮除磷工艺4、Phoredox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❻ 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什么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脱氮基本上依靠硝化反硝化就能达到B标;除磷还是要靠药剂,一般是加铁盐,生物法的除磷属于传说,砖家们的东东咱不懂
❼ 污水脱氮除磷的新工艺有哪些 比较其优缺点
AN/O
优点:①在耗氧前去除BOD,节能;②硝化前产生碱度;③前缺氧具有选择池的作用
缺点:①脱氮效果受内循环比影响;②可能存在诺卡氏菌的问题;③需要控制循环混合液的DO
AP/O
优点:①工艺过程简单;②水力停留时间短;③污泥沉降性能好;④聚磷菌碳源丰富,除磷效果好
缺点:①如有硝化发生除磷效果会降低;②工艺灵活性差
A2/O
优点:①同时脱氮除磷;②反硝化过程为硝化提供碱度;③反硝化过程同时除去有机物;④污泥沉降性能好
缺点:①回流污泥含有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对除磷效果有影响;②脱氮受内回流比影响;③聚磷菌和反硝化菌都需要易降解有机物
倒置A2/O
优点:①同时脱氮除磷;②厌氧区释磷无硝酸盐的影响;③无混合液回流,流程简单,节能;④反硝化过程同时除去有机物;⑤好氧吸磷充分;⑥污泥沉降性能好
缺点:①厌氧释磷得不到优质降解碳源;②无混合液回流时总氮去除效果不高
侧流除磷工艺脱氮除磷工艺
此工艺是一种变型的UCT工艺,UCT工艺设计原理是基于对聚磷菌所需环境条件的工程强化,而侧流除磷工艺的开发是为了从工艺角度创造DPB的富集条件。根据反硝化除磷机理,在单一活性污泥系统中,宜设置前置反硝化段(前缺氧段),从好氧段末端流出的富含硝酸盐的活性污泥回流到前置反硝化段。
生物除磷的发展方向:
开发不同营养类型微生物独立生长的新工艺,主要体现在不同工艺之间的相互组合
在新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理论基础上开发出的新型工艺。
基于处理设施高度简化的新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也理应结合可持续污水处理的理念,最大程度地减少COD氧化,降低二氧化碳释放,减小剩余污泥产量,实现富磷污泥有效利用和处理水回用,这将是今后污水处理领域发展的方向更多除磷剂知识http://www.chulinji.com/望采纳。
❽ 试述废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 给出脱氮除磷的工艺流程及说明主要技术条件
同步脱复氮除磷工艺AAO
脱氮:氨氮制硝化成硝酸盐氮,然后反硝化变成氮气
除磷: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过量吸收磷,再通过排泥把磷排出系统
这玩意建议你最好看书去,因为还涉及到内回流,外回流,全部打出有不少内容的,包括网上也有很多这样的基础资料,去看看基本原理,在看看一些示意图,很快就搞明白了
这个算是基础知识,我们说的基本上也是书上的那些东西,还是看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