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处理厂调试技术视频实录求视频
视屏。。。一个工程的调试工作长达1个月以上,每天工作都不一样,工作量也很不一样,哪有什么视屏啊,最多有个调试方案。
2. 污水处理视频
视频倒是不能发,你可以去网上直接搜索
3. 农村污水处理站远程监控系统方案开发公司有哪些
江苏中盈高科智能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城镇农村分散污水处理远程监版控权管理平台”,采用多层架构和分布式应用技术,通过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应用平台,以生产运营管理为核心,形成涉及远程监视管理、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巡检管理、数据运行分析、数据存储管理、工单管理、出勤管理、移动智能APP应用等多个管理子系统,实现跨平台的实时生产工艺监测、实时视频数据监测、远程设备控制、生产管理以及各种丰富的数据查询分析服务,辅助各类管理人员实现运营管理、数据智能分析、综合管理决策等功能。
该平台已经在江苏常州武进区投入正常使用,是目前国内污水远程监控平台功能最完善的平台之一,适用于政府监管部门、设备运维管护单位、污水设备厂家等使用。
4. 各位大神,有没有好的污水处理的教学视频
那些都是基础理论性质的视频。实战性能差
5. 污水处理厂运行类电子书籍
你可以加我QQ:43024776.我在污水处理厂负责生产,最近买了些书籍,可以帮你推荐一下。
污水处理厂技术与工艺管理 本书从技术与工艺管理角度出发,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污水处理的技术与工艺管理等内容,如污水的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活性污泥处理技术、生物膜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污泥处理技术等。其中包括了技术工艺的原理和特点、运行方式、工艺参数以及注意事项、存在问题等。本书可为污水处理工艺运行和管理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
本书可与《污水处理厂运行与设备维护管理》一书互为参考,作为污水厂操作人员的自学和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给水排水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概述 1.1.1 污水的来源有哪些? 1.1.2 污水的水质标准有哪些? 1.2 水体污染与自净 1.2.1 水体的无机物污染及其危害有哪些? 1.2.2 水体的有机物污染及其危害有哪些? 1.2.3 水体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及其危害有哪些? 1.2.4 什么是水体的自净作用? 1.2.5 河流的氧垂曲线方程是什么? 1.3 污水处理方法综述 1.3.1 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及其特点有哪些? 1.3.2 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及其特点有哪些? 1.3.3 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及其特点有哪些? 1.3.4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及其特点有哪些? 第2章 污水水质指标与检测
阅读全文工厂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从思想上来说,管理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管理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管理是艺术的。然而,不论管理是哲学的、科学的,还是艺术的,首先它都需要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制度是一切管理运行的标尺与准则。因此,建立一套体系完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表格在工厂管理实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总结了许多成功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做法,借鉴了同类书籍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书。 本书以管理实务、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岗位职责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阐述了工厂规范化管理要点,这使本书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与参考价值,是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和工厂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工具。 目录 第1篇工厂生产系统的设计 第1章工厂选址管理 第一节工厂选址管理基础 一、工厂选址概述 二、选址的重要性 三、工厂选址的难点 四、工厂选址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工厂选址的制约因素 一、政治、法律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自然因素 五、选择具体位置时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工厂选址操作规范 一、工厂选址的操作流程 二、厂址选择的加权平均法
污水处理厂运行和管理问答(第二版)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工程调试运行,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运行和管理,保障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化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生产及设备的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污水处理运行指标的管理,污水处理成本核算及财务管理,以及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职责和行政管理等。为方便读者查阅,本书采用问答形式,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本书与《污水处理设备操作维护问答》相互配套,可作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用书,也可作为环保公司的工程设计人员、调试人员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城市污水处理概述 1.1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1.2污水水质指标有哪些? 1.3怎样收集城市污水?城市污水流量是如何变化的? 1.4污水处理工程如何执行污水排放标准?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怎样分级的? 1.6城市污水处理后应怎样排放与利用?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污水排放的规定有哪些? 1.8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时应考虑哪些基本因素? 1.9常用的有关污水排放的国家标准有哪些? 1.10清洁生产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影响有哪些? 第2章污水处理工程的调试运行 ?初步验收和单体试车 2.1工程验收内容有哪些? 2.2初步验收和单体试车应具备什么条件? 2.3初步验收的规范、标准有哪些? 2.4初步验收前应接收哪
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与设备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与设备 本书对近年来出现的水处理新技术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包括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湿式氧化新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膜处理技术、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自然生物净化技术、污染处理新技术、管道分质供水技术以及水工艺设备技术等。对这些新技术与新工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也做了阐述。 本书可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设计研究院、水处理公司技术和研究人员在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时参考。 目录 第1章 水处理基本知识及技术发展 1.1 水体水质与污染状况 1.1.1 地表水体水质状况 1.1.2 淡水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 1.1.3 地下水体水质状况 1.1.4 近海海域水质状况 1.2 水污染物质及危害 1.2.1 固体污染物 1.2.2 有机污染物 1.2.3 油类污染物 1.2.4 有毒污染物 1.2.5 生物污染物 1.2.6 酸碱污染物 1.2.7 营养物质污染物 1.2.8 感官污染物 1.2.9 热污染 1.3 水污染物造成的损失 1.4 水质指标 1.4.1 理化指标包括 1.4.2 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及营养盐 1.4.3 生物指标 1.4.4 放射性指标 1.5 污废水处理方法及典型工艺流程 1.5.1 废水处理方法比较与选用
水处理工程常用设备与工艺污水治理工程由工艺与设备两个要素构成,两个要素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然而实际中却总能见到不能有效运转的工程案例,虽然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工艺人员思考:一是工艺不合适;二是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工艺无法得到实施;三是工程的运转费用高,企业无法承受。因此,对于一个工程,工艺技术人员不仅需要会选用合适的工艺,同时也要会对设备进行选型,选择合适、合理的设备来实现工艺,降低运行成本,本书是鉴于这一目的而编的。 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为设备篇,共分十章,包括阀门、流量计、筛滤设备、吸泥机与刮泥机、水处理用填料与滤料、污水处理用风机、曝气设备、潜水搅拌器、消毒设备、泵,主要阐述了以上设备的分类、原理、结构、参数、适用范围与应用等。第二篇为工艺技术篇,共十章,从应用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沉砂池、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厌氧消化器、生化脱氮除磷、生物膜法、氧化沟、膜、高级氧化技术。 本书可供水处理工艺设计人员、各类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篇 设备 第一章 阀门 第二章 筛滤设备 第三章 流量计 第四章 吸泥机与刮泥机 第五章 污水处理用填料与滤料 第六章 污水处理用鼓风机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第2版)(精)》从污水处理厂设计水质与水量确定、常规污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设计参数、设计计算方法出发,结合污水厂实际设计经验,通过大量的计算实例具体介绍,以使读者按照例题就可进行工艺设计计算。本书可供从事给水排水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其他相关图书: 《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第2版)》 内容推荐 这本由王社平、高俊发主编的《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第2版)(精)》主要内容是城市(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与计算。全书共8章,主要介绍了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时处理水量的计算、污水水质指标及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物理处理单元工艺设计计算、生物处理单元工艺设计计算、污水处理厂物料平衡计算、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与高程水力计算、消毒设施工艺设计计算、污水处理厂的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同时又附录了大量与污水厂设计有关的资料,各章内容既有基本理论和原理,又有大量的例题和计算实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第2版)(精)》可供从事给水排水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2013-07-24 21:33阅读全文污水处理厂测量、自动控制与故障诊断 编 号污水处理厂测量、自动控制与故障诊断 编 号: 251506 著 作 者: 陈兆波、任月明主编 出 版 社: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水质参数1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污水的三级处理工艺;1一级处理工艺;2二级处理工艺.3三级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技术的新发展.4污水处理厂工艺和水质参数
污水处理在线监测仪器原理与应用 第1章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 1.1概述 1.2测量仪表的构成 1.3测量误差和仪表的品质指标 1.3.1测量仪表的误差 1.3.2测量仪表的品质指标 1.3.3污水处理厂通常需要在线测量的工艺参数 第2章污水处理在线检测的指标 2.1有机物综合指标COD、BOD及TOC 2.1.1化学需氧量(COD) 2.1.2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2.1.3总有机碳(TOC) 2.1.4BOD、COD和TOD之间的相关性 2.2固体浓度与沉降性 2.2.1固体悬浮物(suspendedsolid) 2.2.2污泥浓度MI.SS(mixedliquidsuspendedsolid) 2.2.3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 2.2.4污泥沉降比SV%(sludgevolume%) 2.2.5污泥体积指数SVI(sludgevolumeindex) 2.3氮和磷 2.3.1总氮TN(totalnitrogen) 2.3.2氨氮(ammonianitrogen) 2.3.3硝酸盐(nitrate)和亚硝酸盐(nitrite) 2.3.4有机氮(organicnitrogen) 2.3.5可溶性正磷酸盐(orthophosphorus) 2.3.6总磷TP(totalphosphorus) 2.4溶解氧与呼吸速率
污水处理节能降耗问答 编 号: 359315 著 作 者: 张志峰、孟少卿 编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书 号: 9787122102102 出版日期: 201121 市 场 价: ¥22 元 书 店 价: ¥19.8 元 立即节省: ¥2.2 元 污水处理节能降耗问答张志峰孟少卿编污水处理厂建得起用不起是当前污水处理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运行费用高,能耗大。本书围绕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分别从能源审计和节能潜力分析、污水处理厂的常用设备如电机和变压器、水泵和输送管路、曝气系统、污泥处理、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多个侧面,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了污水处理厂的节能基本概念、节能原理、方法和步骤。所设问题来源于污水处理实践所常见,回答尽量简明务实,对实现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高效运行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书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污水处理设计工程师及相关工作者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基本概念1 1什么是 “能”? 1 2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 2 3什么是节能和能效?3 4为什么要在污水处理厂推行节能降耗减排活动?5 5污水处理厂开展节能降耗活动的方式和内容有哪些?7 6什么是“减排”?在污水处理厂开展“减排”的内容有 哪些?9 7在污水处理厂推行节能降耗与减排
新编污水处理企业完全工作管理制度及表格范新编污水处理企业完全工作管理制度及表格范本大全 编 号: 290905 著 作 者: 出 版 社: 中国企业管理出版社 书 号: 详细目录 第一编 管理制度规范篇 第一章 企业(公司)组织结构管理制度 第一节 组织结构管理的原则及设计 第二节 组织结构管理设置模式 第三节 权责划分管理制度 第二章 企业(公司)规划管理制度 第一节 公司经营方的确立 第二节 公司经营计划的内容 第三节 公司经营计划的制定措施 第三章 企业(公司)行政办公事务管理制度 第一节 行政办公室管理规定 第二节 会议和会务管理 第三节 公司文书管理制度 第四节 公司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第五节 公司印信管理制度 第六节 公司档案管理工作 第七节 出差与公关事务管理制度 第八节 公司机要保密制度 第四章 企业(公司)人力资源规划与管理制度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 第二节 招聘录用管理制度 第三节 人事任免与辞退管理制度 第四节 考勤管理制度 第五节 员工激励管理制度 第六节 人事考核评议管理制度 第七节 人事调整管理制度 第八节 员工管理制度 第五章 企业(公司)员工培训与考核管理制度 第一节 员工培训制度 ......
6. 跪求水厂处理污水到自来水的过程和图片一个过程一张图,不齐也没关系。视频也可以
7. 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及动画
一、A/O工艺
1.基本原理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2.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特点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
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
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
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5)
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
(内循环) 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能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
3. A/O工艺的缺点
1.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2、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了运行费用。另外,内循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难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影响反硝化效果,脱氮率很难达到90%。
3、 影响因素
水力停留时间(硝化>6h ,反硝化<2h )污泥浓度MLSS(>3000mg/L)污泥龄( >30d )N/MLSS负荷率(
<0.03 )进水总氮浓度( <30mg/L)
二、A2/O工艺
1.基本原理
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2. A2/O工艺特点:
(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
(2)污泥沉降性能好。
(3)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4)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
(5)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
(6)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7)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
3.A2/O工艺的缺点
·反应池容积比A/O脱氮工艺还要大;
·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
·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
·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
·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
三、氧化沟
1氧化沟技术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Continuous loop reacto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氧化沟污水处理工
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的。自从1954年在荷兰首次投入使用以来。由于其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
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已经在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治理[1]。至今,氧化沟技术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
发展,在构造形式、曝气方式、运行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出现了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氧化沟[2]。
从运行方式角度考虑,氧化沟技术发展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按时间顺序安排为主对污水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是按空间顺序安
排为主对污水进行处理。属于前者的有交替和半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属于后者的有连续工作分建式和合建式氧化沟[3],见图1
氧化沟工艺分类。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沟类型包括:帕斯韦尔(Pasveer)氧化沟、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 、奥尔伯(Orbal)氧化沟
、T型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DE型氧化沟和一体化氧化沟。
2,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从理论上讲,氧化沟既具有推流反应的特征,又具有完全混合反应的优势;前者使其具有出水优良的条件,后者使其具有抗冲击
负荷的能力。正是因为有这个环流,且有能量分区的缘故,使它具有其它许多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所拥有的众多优势,其中最为显
著的优势是工作稳定可靠。由于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以及区别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系列技术特征,氧化沟技
术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4],目前,欧洲己有的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超过2 000多座,北美超过800座。氧
化沟的处理能力由最初的服务人口仅360人,到如今的500万~1 000万人口当量。不仅氧化沟的数量在增长,而且其处理规模也在
不断扩大,处理对象也发展到既能处理城市污水又能处理石油废水、化工废水、造纸废水、印染废水及食品加工废水等工业废水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亦开始应用这项技术,随着污水处理事业的极大发展,全国各地先后建起了不同规模、不同型式的氧化沟
污水处理厂。目前在我国,采用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水处理厂已有近百家,见表1(我国典型氧化沟型式及应用及
表)2(部分国内氧化沟污水处理厂型式及规模)。
3氧化沟工艺的研究新进展
通过对多种连续流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时空关系的分析,并结合新的除磷脱氮理论,继续贯彻简易污水处理的思想,重庆大学的王
涛[5]、钟仁超[6]、刘兆荣[7]、麦松冰[8]等人对氧化沟工艺进行了改良。
3.1改良氧化沟池型的构建原则
改良氧化沟池型的构建是在一体化简易污水处理技术的思想基础上,依托于卡鲁塞尔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和奥贝尔氧化沟而建
立的。它是以连续流的方式,不作专门的时空调配,通过空间分区和空间顺序及对溶解氧的优化控制,将污水净化(C、N、P的去
除)和固液分离功能集于一体,以水力内回流的方式替代机械内回流的反应器。构建的总原则是以连续流的方式,在更少的和合
理的空间中完成C、N、P和SS的同时去除。
3.2改良氧化沟池型
按上述构建原则,提出了如图2所示改良型氧化沟模型。污水流入外沟经回流调节闸板后流经中沟和内沟,在各沟道内循环数十
次到数百次,最终由固液分离器进行泥水分离出水。外—中—内沟道分别为好氧/缺氧交替区、厌氧区和好氧区,完成有机物的
降解和同时脱氮除磷。
该模型着重在保留奥贝尔氧化沟硝化反硝化优势,同时克服该工艺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借鉴卡罗塞尔氧化沟跑道型沟道的构型和
水力内回流方式,减少了大回流比的机械设备;考虑将奥贝尔氧化沟的同心圆型沟道展开,去掉中心岛的无效占地,同时又保留
其三沟道串连、层层推进的流态特点。另外,将一体化氧化沟中的侧沟固液分离器技术也揉合了进来,不设置单独的二沉池并实
现污泥的无泵自动回流。
3.3改良氧化沟的优化分析
(1)改良型氧化沟采用奥贝尔氧化沟三沟道串联的特性,将各分区考虑成串联,从而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并可减少污
泥膨胀现象的发生[9]。
(2)改良型氧化沟借鉴奥贝尔氧化沟的溶解氧梯度分布,具有较好的脱氮功能。在外沟道形成交替的好氧和大区域的缺氧环境
,较高程度地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即使在不设内回流的条件下,也能获得较好的脱氮效果。由于外沟道溶解氧平均值很
低,氧传递作用是在亏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氧的传递效率有所提高,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一般约节省能耗15%~20%。加之外沟
道内所特有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功能,节能效果更为明显。内沟道作为最终出水的把关,一般应保持较高的溶解氧,但内沟道容
积最小,能耗相对较低。
(3)改良型氧化沟将奥贝尔氧化沟布置相对困难的圆形或椭圆形沟型设计为环状跑道型,降低了占地面积和工程造价。同时取
消了无效占地的中心岛,进一步节省占地面积和造价。
(4)改良型氧化沟借鉴卡罗塞尔氧化沟水力条件,使内沟的好氧区向外沟的缺氧区回流实现了水力内回流,简化了处理环节、
节省了设备和能耗。
(5)改良型氧化沟借鉴一体化氧化沟将集曝气净化和固液分离于一体的优势,不单独建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泵站,污泥自动回流
,简单、节能且节省占地和基建投资。
4结论
(1)氧化沟由于其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在我国污水处理厂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2)改良型氧化沟模型借鉴了卡罗塞尔氧化沟的构型和内回流方式,引用了侧沟式一体化氧化沟的侧沟固液分离技术,同时保
留了奥贝尔氧化沟三沟串连、层层推进的流态特点,是多种先进工艺的集成,是氧化沟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3)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具有系统简单、管理方便、节约能耗、节省占地和减少基建投资等优点。
以下为几种常见氧化沟的类型结构示意图:
多沟交替式氧化沟 卡鲁塞尔氧化沟 一体化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沟
1. 基本原理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2.氧化沟工艺特点
(1)构造形式多样性
基本形式氧化沟的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而沟渠的形状和构造则多种多样,沟渠可以呈圆形和椭圆形等形状。可以是单沟系统或多沟系统;多沟系统可以是一组同心的互相连通的沟渠,也可以是相互平行,尺寸相同的一组沟渠。有与二次沉淀池分建的氧化沟也有合建的氧化沟,合建的氧化沟又有体内式和体外式之分,等等。多种多样的构造形式,赋予了氧化沟灵活机动的运行性能,使他可以按照任意一种活性污泥的运行方式运行,并结合其他工艺单元,以满足不同的出水水质要求。
(2)曝气设备的多样性
常用的曝气设备有转刷、转盘、表面曝气器和射流曝气等。不同的曝气装置导致了不同的氧化沟型式,如采用表曝气机的卡鲁塞尔氧化沟,采用转刷的帕斯维尔氧化沟等等,与其他活性污泥法不同的是,曝气装置只在沟渠的某一处或者几处安设,数目应按处理场规模、原污水水质及氧化沟构造决定,曝气装置的作用除供应足够的氧气外,还要提供沟渠内不小于0.3m/s的水流速度,以维持循环及活性污泥的悬浮状态。
(3)曝气强度可调节
氧化沟的曝气强度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调节。一是通过出水溢流堰调节:通过调节溢流堰的高度改变沟渠内水深,进而改变曝气装置的淹没深度,使其充氧量适应运行的需要。淹没深度的变化对曝气设备的推动力也会产生影响,从而可以对进水流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二是通过直接调节曝气器的转速:由于机电设备和自控技术的发展,目前氧化沟内的曝气器的转速时可以调节的,从而可以调节曝气强度的推动力。
(4)简化了预处理和污泥处理
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都比一般生物处理法长,悬浮装有机物与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得到较彻底的稳定,姑氧化沟可以不设初沉池。由于氧化沟工艺污泥龄长,负荷低,排出的剩余污泥已得到高度稳定,剩余污泥量也较少。因此不再需要厌氧消化,而只需进行浓缩和脱水。
3.氧化沟工艺的缺点:
(1)污泥膨胀问题当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较多,N、P含量不平衡,pH值偏低,氧化沟中污泥负荷过高,溶解氧浓度不足,排泥不畅等易引发丝状菌性污泥膨胀;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主要发生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较高时。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取了大量营养物质,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积贮起大量高粘性的多糖类物质,使活性污泥的表面附着水大大增加,SVI值很高,形成污泥膨胀。
(2)泡沫问题由于进水中带有大量油脂,处理系统不能完全有效地将其除去,部分油脂富集于污泥中,经转刷充氧搅拌,产生大量泡沫;泥龄偏长,污泥老化,也易产生泡沫。
(3)污泥上浮问题当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整个系统泥质变轻,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很好控制其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易造成缺氧,产生腐化污泥上浮;当曝气时间过长,在池中发生高度硝化作用,使硝酸盐浓度高,在二沉池易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氮气,使污泥上浮;另外,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污泥可能挟油上浮。
(4)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问题在氧化沟中,为了获得其独特的混合和处理效果,混合液必须以一定的流速在沟内循环流动。一般认为,最低流速应为0.15m/s,不发生沉积的平均流速应达到0.3~0.5m/s。氧化沟的曝气设备一般为曝气转刷和曝气转盘,转刷的浸没深度为250~300mm,转盘的浸没深度为480~
530mm。与氧化沟水深(3.0~3.6m)相比,转刷只占了水深的1/10~1/12,转盘也只占了1/6~1/7,因此造成氧化沟上部流速较大(约为0.8~1.2m,甚至更大),而底部流速很小(特别是在水深的2/3或3/4以下,混合液几乎没有流速),致使沟底大量积泥(有时积泥厚度达1.0m),大大减少了氧化沟的有效容积,降低了处理效果,影响了出水水质。
四、SBR工艺
1.工艺原理
在反应器内预先培养驯化一定量的活性污泥,当废水进入反应器与活性污泥混合接触并有氧存在时,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将有机物降解并同时使微生物细胞增殖。将微生物细胞物质与水沉淀分离,废水即得到处理。其处理过程主要由初期的去除与吸附作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絮凝体的形成与絮凝沉淀性能几个净化过程完成。
2.SBR工艺特点
(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3. SBR工艺的缺点
(1)间歇周期运行,对自控要求高;
(2)变水位运行,电耗增大;
(3)脱氮除磷效率不太高;
(4)污泥稳定性不如厌氧硝化好。
五、CAST工艺
1、CAST工艺原理
CASS生物处理法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CASS池分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2、CAST工艺特点
(1)运行灵活可靠
● 生物选择器可以根据污水水质情况,以好氧、缺氧和厌氧三种方式运行。选择器可以恒定容积也可以可变容积运行
● 可任意调节状态,发挥不同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 选择器容积可变,避免产生污泥膨胀,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都适用
(2)处理构筑物少,流程简单
● 池子总容积减少,土建工程费用低
● 不需设二次沉淀池及其刮泥设备,也不用设回流污泥泵站
(3)可实现除磷脱氮
● 调节生物选择器可变容积的曝气和非曝气顺序,提高了生物除磷脱氮效果
(4)节省投资
● 构筑物少,占地面积省
● 设备及控制系统简单
● 曝气强度小,不须大气量的供气设备
● 运行费用低
3.工艺缺点
(1)间歇周期运行,对自控要求较高;
(2)变水位运行,电耗增大;
(3)容积利用率较低;
(4)污泥稳定性不如厌氧硝化好。
8. 农村污水处理站远程监控系统方案怎么做的
农村污水处理站远程监控系统是实现污水处理站集中监管、建立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英唐众创开发的污水处理站远程监控系统方案里,系统可实现自动控制,远程监控。
9. 污水处理厂是怎么运行的
污水处理厂根据工艺不同,处理流程也不同。不过目前大多都是A20工艺或者 膜工艺。
A20工艺是传统的生化处理工艺,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生物养料进行污水处理。一般流程如下。
集水井--格栅--提升泵房--爆气除沙(或者旋流除沙)--水解池--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二沉池--混凝沉淀池--滤池--消毒池--出水口。
中间处理过程是连续的。利用内外回流来对水体在工艺池中的停留时间进行调整。一般内回流为缺氧至厌氧回流,好氧池至缺氧池回流。外回流为二沉池污泥回流至厌氧段。进水一边进。出水一边出。从二沉池沉淀出来的清水基本已经达到了处理标准。然后经过进一步的沉淀与过滤在经过消毒基本就完成了整个处理过程。
新进来的污水中有一部分有机质被当作了生物养料给微生物提供能量。并不会污染出水。二沉池翻泥或者有污泥上浮等可能会影响出水水质。
膜工艺则是分为反渗透膜和MBR膜两种。MBR膜主要用与分离水与泥。一般MBR工艺不需要二沉池以后的工艺。可以直接出清水。
反渗透则由于能耗高,很少被使用。海水淡化倒是有使用的。
10. 污水处理站超低负荷如何运行
超低负荷的处理还不简单,不经过目前的生化系统,单独物化处理一下就排放,或者专只使用生化处理系统的属一部分并减降低排水量,少排或者不排泥。加营养药剂的办法只能临时使用或者只作为配合使用,否则就失去了污泥驯化的效果。对于水量浓度不稳定的污水生化处理站,应尽量减少或者不排泥,污泥尽量回流。
我谦语水处理设备经营部可根据您的水量和处理标准以及对水处理设备的要求及场地规划等实际情况,为您提供全面水处理技术服务并为您量身定制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