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污水中富氧量

污水中富氧量

发布时间:2022-06-17 14:22:30

⑴ 环境污水处理中的BOD5什么意思

五日化学需氧量
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⑵ 富氧率的计算

富氧率:富氧率是指富氧后鼓风中氧气含量增加的百分数。
其标准计算公式为:
富氧率(%)={(Q风一Q氧)×(0.21+0.29f)+Q氧×b-0.21}×100%
说明:
式中:Q风——冷风流量孔板显示值(米3/分);
Q氧一富氧量(米3/分);
b——工业氧浓度(%);
f——鼓风湿度(%)。
高炉现场所采用的公式:
富氧率(%)=(全天耗氧量÷24÷60)×(工业氧浓度99.6%—空气含氧量21%)÷风量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⑶ 污水BD51是什么

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5日生化需要量,主要代表污水中容易生化降解的指标。各种不同类型的废水BOD5和

CODcr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原则上BOD5比例越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相对较好。BOD5一般

在生化培养箱用富氧水培养5天,再采取滴定法测定其含量。
生化耗氧量是“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常记为BO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

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毫克/升

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如果进行生物氧化

的时间为五天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相应地还有BOD10、BOD20 。
什么是BOD
BOD:生化需氧量,即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

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

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一般有机物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其降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阶段是有机

物转化为CO2、NH3、和H2O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NH3进一步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

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即所谓硝化过程。NH3已是无机物,污水的生化需氧量一

般只指有机物在*阶段生化反应所需要的氧量。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与温度有关,

一般zui适宜的温度是15~30℃,所以在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

度。20℃时在BOD的测定条件(氧充足、不搅动)下,一般有机物20天才能够基本完成在

*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完成过程的99%)。就是说,测定*阶段的生化需氧量,

需要20天,这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又规定一个标准时间,一般以5日作为测

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之。BOD5约为BOD20的70%

左右。

⑷ 污水处理能产生哪些多有毒有害气体

污水处复理设施能产生制许多有毒有害气体,比如甲烷(可燃气体)、硫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有多种来源,比如污水池、泵站、曝气池、污泥消化池、除臭车间和处理车间。如曝气和污泥消化,通常是沼气产生的高危区这些从污泥中产生的沼气含有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甲烷除了极易爆炸以外,还能导致氧气浓度降低,从而增加了使人窒息的风险。在另一方面,硫化氢在低浓度下(0.0047ppm)有特殊的气味,极易辨别;但当浓度超过150ppm时,人的嗅觉神经就会因被损坏而闻不到它的气味,从而掩盖其真实的存在,即使硫化氢达到了致死浓度800pm,工人也闻不到其气味,产生致命危险。由于沼气极易燃烧,污泥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因此,如果从消化池中渗漏出来,将会非常危险,很有可能导致爆炸。

⑸ 在工业用水、污水处理构筑物、水体环境中,氧气含量高,还是低好

含量低了好,含量高微生物比较活跃,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⑹ 污水提升池氧气含量标准,可燃气体浓度,一氧化碳含量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也就是说可靠切断只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插盲板,一种为拆取一节管道。除此以外的关阀门、水封等方式均不属于可靠切断的手段。11.缺氧环境是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低于19.5%。富氧环境是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高于23.5%。硫化氢正常状态下的最高容许浓度10mg/m3,停留时间为8小时。CO含量不超过24ppm(30mg/m3)时,可较长时间工作。12.在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13.配戴长管呼吸器时,应仔细检查气密性,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14.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15.进入带有转动设备类的有限空间,必须办理停电手续,切断电源,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禁止启动”等警示标志。

⑺ 化工厂排出来的废水有有害性,富氧性,酸碱性,耗营养性等特点 为什么是错误的

富氧性,耗营养性错的啊。
化工厂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元素,会造成水的富营养化污染的啊,使水中的溶解氧减少。

⑻ 什么是水体富氧

是水体富营养化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1.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在地表淡水系统中,磷酸盐通常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而在海水系统中往往是氨氮和硝酸盐限制植物的生长以及总的生产量。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往往是这些水系统中含量有限的营养物质,例如,在正常的淡水系统中磷含量通常是有限的,因此增加磷酸盐会导致植物的过度生长,而在海水系统中磷是不缺的,而氮含量却是有限的,因而含氮污染物加入就会消除这一限制因素,从而出现植物的过度生长。生活污水和化肥、食品等工业的废水以及农田排水都含有大量的氮、磷及其他无机盐类。天然水体接纳这些废水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而其他藻类的种类则逐渐减少。水体中的藻类本来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蓝藻的大量出现是富营养化的征兆,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最后变为以蓝藻为主。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状态。
关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成因有不同的见解。多数学者认为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是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影响藻类生长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如阳光、营养盐类、季节变化、水温、pH值,以及生物本身的相互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因此,很难预测藻类生长的趋势,也难以定出表示富营养化的指标。目前一般采用的指标是:水体中氮含量超过0.2-0.3ppm,生化需氧量大于10ppm,磷含量大于0.01-0.02ppm,pH值7-9的淡水中细菌总数每毫升超过10万个,表征藻类数量的叶绿素-a含量大于10μmg/L。
2.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其中最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
(1)氮源
农田径流挟带的大量氨氮和硝酸盐氮进入水体后,改变了其中原有的氮平衡,促进某些适应新条件的藻类种属迅速增殖,覆盖了大面积水面。例如我国南方水网地区一些湖叉河道中从农田流入的大量的氮促进了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鸭草等浮水植物的大量繁殖,致使有些河段影响航运。在这些水生植物死亡后,细菌将其分解,从而使其所在水体中增加了有机物,导致其进一步耗氧,使大批鱼类死亡。最近,美国的有关研究部门发现,含有尿素、氨氮为主要氮形态的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排入水体后会使正常的氮循环变成“短路循环”,即尿素和氨氮的大量排入,破坏了正常的氮、磷比例,并且导致在这一水域生存的浮游植物群落完全改变,原来正常的浮游植物群落是由硅藻、鞭毛虫和腰鞭虫组成的,而这些种群几乎完全被蓝藻、红藻和小的鞭毛虫类(Nannochloris属,Stichococcus属)所取代。
(2)磷源
水体中的过量磷主要来源于肥料、农业废弃物和城市污水。据有关资料说明,在过去的15年内地表水的磷酸盐含量增加了25倍,在美国进入水体的磷酸盐有60%是来自城市污水。在城市污水中磷酸盐的主要来源是洗涤剂,它除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外,还使许多水体产生大量泡沫。水体中过量的磷一方面来自外来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另方面还有其内源作用,即水体中的底泥在还原状态下会释放磷酸盐,从而增加磷的含量,特别是在一些因硝酸盐引起的富营养化的湖泊中,由于城市污水的排入使之更加复杂化,会使该系统迅速恶化,即使停止加入磷酸盐,问题也不会解决。这是因为多年来在底部沉积了大量的富含磷酸盐的沉淀物,它由于不溶性的铁盐保护层作用通常是不会参与混合的。但是,当底层水含氧量低而处于还原状态时(通常在夏季分层时出现),保护层消失,从而使磷酸盐释入水中所致。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1.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2.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处理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这是因为:①污染源的复杂性,导致水质富营养化的氮、磷营养物质,既有天然源,又有人为源;既有外源性,又有内源性。这就给控制污染源带来了困难;②营养物质去除的高难度,至今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措施能够彻底去除废水的氮、磷营养物质。通常的二级生化处理方法只能去除30-50%的氮、磷。本章仅简要介绍富营养化水体中除磷和除氮的方法。
(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绝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外界输入的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的。如果减少或者截断外部输入的营养物质,就使水体失去了营养物质富集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应该着重减少或者截断外部营养物质的输入,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应从控制人为污染源着手,应准确调查清楚排入水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排放源,监测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污水中的氮、磷浓度,计算出年排放的氮、磷总量,为实施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输入到湖泊等水体的营养物质在时空分布上是非常复杂的。氮、磷元素在水体中可能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或者以溶解性盐类形式溶于水中,或者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而沉降,并在底泥中不断积累,或者从底泥中释放进入水中。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负荷,有效地控制湖泊内部磷富集,应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的方法有:①工程性措施: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挖掘底泥,可减少以至消除潜在性内部污染源;深层曝气,可定期或不定期采取人为湖底深层曝气而补充氧,使水与底泥界面之间不出现厌氧层,经常保持有氧状态,有利于抑制底泥磷释放。此外,在有条件的地方,用含磷和氮浓度低的水注入湖泊,可起到稀释营养物质浓度的作用。②化学方法:这是一类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的方法,例如有许多种阳离子可以使磷有效地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价格比较便宜的铁、铝和钙,它们都能与磷酸盐生成不溶性沉淀物而沉降下来。例如美国华盛顿州西部的长湖是一个富营养水体,1980年10月用向湖中投加铝盐的办法来沉淀湖中的磷酸盐。在投加铝盐后的第四年夏天,湖水中的磷浓度则由原来的65μg/L降到30μg/L,湖泊水质有较明显的改善。在化学法中,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杀藻剂杀死藻类。这种方法适合于水华盈湖的水体。杀藻剂将藻杀死后,水藻腐烂分解仍旧会释放出磷,因此,应该将被杀死的藻类及时捞出,或者再投加适当的化学药品,将藻类腐烂分解释放出的磷酸盐沉降。③生物性措施: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目前,有些国家开始试验用大型水生植物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富营养化的水体。大型水生植物包括凤眼莲、芦苇、狭叶香蒲、加拿大海罗地、多穗尾藻、丽藻、破铜钱等许多种类,可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污染物的性质进行适宜的选栽。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特点是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体,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效应,净化污水。经过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转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悬浮颗粒,同时对重金属分子也有降解效果。水生植物一般生长快,收割后经处理可作为燃料、饲料,或经发酵产生沼气。这是目前国内外治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有些国家采用生物控制的措施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也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例如德国近年来采用了生物控制,成功地改善了一个人工湖泊(平均水深7米)的水质。其办法是在湖中每年投放食肉类鱼种如狗鱼、鲈鱼去吞食吃浮游动物的小鱼,几年之后这种小鱼显著减少,而浮游动物(如水蚤类)增加了,从而使作为其食料的浮游植物量减少,整个水体的透明度随之提高,细菌减少,氧气平衡的水深分布状况改善。但也发现,浮游植物种群有所改变,蓝绿藻生长量比例增高,因为它们不能被浮游动物捕食,为此可以放鲢鱼来控制这种藻类的生长。

⑼ 化学问题

氢气肯定不是吧,水里面基本打酱油的
氯气太活泼,生物都被它氧化致死,毒性太强了,破坏生态平衡
氧气,这个可以,空气中也很多,帮助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而且无毒无害
二氧化碳就是生物的代谢终产物,没有氧化有机物的能力,水里面也就基本打酱油了

阅读全文

与污水中富氧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污水管道合槽施工 浏览:132
什么产生氰化物废水 浏览:605
净水盒哪个牌子好 浏览:66
edi系统在企业中如何实现的 浏览:488
沁园净水器的复合滤芯是什么滤芯 浏览:680
上海思源水处理 浏览:523
不要排放废水用英文怎么讲 浏览:147
网络污水渠 浏览:593
饮水机有啤酒味怎么办 浏览:825
石油后的污水 浏览:15
雪佛兰汽滤芯卡子怎么拆 浏览:673
XRV15T怎么换空气滤芯 浏览:404
污水系统操作说明书怎么写 浏览:829
崇州市污水排放怎么样 浏览:135
鱼缸有了水垢怎么办 浏览:365
净水壶底部出现绿色怎么清洗 浏览:459
泌之源饮水机多少钱了 浏览:999
宜兴高温滤芯多少钱 浏览:337
聚乙烯树脂回收多少钱一吨 浏览:481
从沈阳回白城用隔离吗 浏览: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