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锂电池生产废水怎么处理
这种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建议找专业的环保公司工程师来解答,如今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处罚力度也日益加大,废水处理工程一定要找专业的有资质的环保公司来做,这样才能确保达标,以及后继问题
❷ 锂电池对环境有污染吗
锂电池生产要用到钴酸锂、铜、铝、镍等,所以要是随便丢弃,还是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还有的就是锂电池里面用的电解液,主要成分是硫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乙烯酯(EC),生产过程有一些有机废气挥发.
总的来讲,锂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含有、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
而且现在《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预防方案》里是鼓励发展无汞锌锰电池、锂原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新型铅蓄电池及超级电池
❸ 锂离子电池生产有废水吗
锂离子生产有废水,清洁设备用水及清洗电芯用水;
❹ 锂电池清洗废水如何处理
电池生产中的废水含有大量的Zn2+, Mn2+,
Hg2+等重金属离子,不加治理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电池生产工业废水,治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微滤法、电解法、电渗析法、活性污泥法等。
❺ 锂电池为什么污染环境
锂电里面对环境有污染的是Co,应为正极是用的钴酸锂,钴在元素周期表里面是排27为铁后面镍的前面,作为过渡金属对环境的影响有,但是不大。
另外还有的就是锂电池里面用的电解液,电解液是有机物,对环境有些影响。总的来讲,锂电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为了提升安全性及电压,科学家们发明了用石墨及钴酸锂等材料来储存锂原子。这些材料的分子结构,形成了纳米等级的细小储存格子,可用来储存锂原子。这样一来,即使是电池外壳破裂,氧气进入,也会因氧分子太大,进不了这些细小的储存格,使得锂原子不会与氧气接触而避免爆炸。
(5)锂电池有哪些废水扩展阅读
锂电池芯过充到电压高于 4.2V
后,会开始产生副作用。过充电压愈高,危险性也跟着愈高。锂电芯电压 高于 4.2V 后, 正极材料内剩下的锂原子数量不到一半,
此时储存格常会垮掉, 让电池容量产生永久性的下降。
如果继续充电,由于负极的储存格已经装满了锂原子,后续的锂金属会堆积于负极材料表面。这些锂原子会
由负极表面往锂离子来的方向长出树枝状结晶。这些锂金属结晶会穿过隔膜纸,使正负极短路。
有时在短路
发生前电池就先爆炸,这是因为在过充过程,电解液等材料会裂解产生气体,使得电池外壳或压力阀鼓涨破
裂,让氧气进去与堆积在负极表面的锂原子反应,进而爆炸。
因此,锂电池充电时,一定要设定电压上限,
才可以同时兼顾到电池的寿命、容量、和安全性。最理想的充电电压上限为 4.2V。
锂电芯放电时也要有电压下限。 当电芯电压低于 2.4V 时,
部分材料会开始被破坏。 又由于电池会自放电, 放愈久电压会愈低,因此,放电时最好不要放到 2.4V 才停止。锂电池从 3.0V 放电到 2.4V
这段期间,所释放 的能量只占电池容量的 3%左右。
因此,3.0V 是一个理想的放电截止电压。
充放电时,除了电压的限制,电流的限制也有其必要。电流过大时,锂离子来不及进入储存格,会聚集 于材料表面。
❻ 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哪几种重金属
含有锂、铁等金属。
❼ 锂电池溶剂回收产生的三废怎么处理
1、废水处理措施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洗涤分层时产生的废水和冲洗水,经车间废水罐收集后打入公司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废水工艺流程如下:
车间废水→隔油池→原水池→铁碳塔→电解池→中和池→混凝池→初沉池→1#气浮池→中间池→保安器→催化塔→调节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2#气浮池→排放口
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分为三个单元,即物化处理、催化氧化处理和生化处理等。
物化处理采用隔离、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和气浮等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催化氧化是通过强氧化剂(硫酸和次氯酸钠按1:1混合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氧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的去除有机污染物,在降解过程中,打断有机物的双键发色团,像偶氮基、硝基等以达到脱色目的,同时提高BOD/COD比值,使其易生化降解。
生化处理分水解和好氧两种,水解池是将悬浮性固体有机质转变为溶解性有机底物,将难降解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后流入好氧池,微生物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分解反应、合成反应、细胞内源呼吸等。微生物将有机物作为食物,从而深度净化废水,达到达标排放标准。
2、废渣处理措施
车间生产时产生的废渣,主要有甲霜灵车间母液回收溶剂后的精馏残渣、用于吸附废气时的废活性炭和废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等。委托有资质的经营单位处置(湖州市工业和危险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公司各种废渣按国家要求分类贮存:
精馏残渣;在甲苯完全回收完之后,残渣直接放入铁桶,冷却后盖好桶盖就地暂时存放,待装至4/5桶时移到三废处理站指定地方贮存。
废水处理污泥:经晒干整理后用两层袋子包装贮存,里面一层用薄膜袋,外面一层用编织袋。
吸附废气饱和的活性炭:用两层袋子包装贮存,里面一层用薄膜袋,外面一层用编织袋。
危险废物贮存在污泥晒干场所旁边的集装箱内,做好了“三防”措施,地面用钢板铺垫,集装箱旁边预埋渗滤废水引流管至污泥池。现贮存场地可以贮存精馏残渣2吨左右,废活性炭500公斤,贮存废水处理污泥约10吨。
各种危险废物标识清楚,分开贮存;贮存场所设有危险废物标识;不同废物贮存场中间设有过道。
3、废气处理措施
废气主要是甲霜灵车间在氯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和少量溶剂挥发物及不凝性气体等。
氯化氢气体和少量溶剂挥发物通过降膜吸吸塔进行吸收处理,吸收塔底部装有一台水喷射泵,车间废气管道接入泵喷射头,开启水泵时气体被吸入塔内,自上而下循环流动。循环水吸附大量的氯化氢气体后,形成盐酸并监测其浓度,达到要求时从塔底部排出,装桶入库出售。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部高空排放。
❽ 锂电池行业废水如何治理
1.一种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自然沉降回收废水中沉淀出的有用成分,对上清液进行混凝沉淀初级处理去除废水中悬浮的污染物;混凝沉淀初级处理后的出水通过调节水质水量后进行高效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高效深度处理步骤包括芬顿反应处理后进行第二次混凝沉淀、最后进行SBR处理后达标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然沉降回收采用两个以上的回收池进行多级回收,两个以上回收池利用自然高差依次连接,各回收池内的沉降时间不低于12小时;
混凝沉淀初级处理时按照进水水量、进水水质和出水要求加入混凝液PAC和/或PAM溶液,混凝后的沉淀时间不低于两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投加PAC溶液时,PAC的加入量不低于15g/L废水;
投加PAM溶液时,PAM的加入量不低于0.006g/L废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芬顿反应处理时,Fe2+和H2O2投加量根据芬顿单元内COD变化进行实时调整,根据COD-[Fe2+/H2O2]的关系曲线确定,其中投加的Fe2+/H2O2摩尔比为1.0-2.5:1;H2SO4溶液投加量根据实时监测的废水的pH值实时调整,将废水的pH值控制在2-4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混凝沉淀处理时回调芬顿反应出水的pH值,除去废水中多余的铁盐,并加入絮凝剂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芬顿反应出水的pH值回调到7-8;
加入的絮凝剂为PAM溶液,投加PAM溶液时,PAM的加入量不低于0.004g/L废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BR反应周期包括进水、曝气、沉淀和滗水四个阶段,一个运行周期不低于8h,其出水达标排放;
曝气汽水比为10-15:1,进水、曝气、沉淀和滗水四个阶段的时长分别为:1h-2h、2-4h、1h-2h和1h-2h。
8.一种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自然沉降回收单元、混凝沉淀初级处理单元、调节单元、高效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其中高效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芬顿单元、第二次混凝沉淀单元和SBR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自然沉降回收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回收池,两个以上回收池依次连接;
混凝沉淀初级处理单元和第二次混凝沉淀单元均设置有药剂投加装置;
调节单元容量不低于两天的生产废水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芬顿单元内设有pH实时监控装置和药剂投加装置;
❾ 锂电池的生产和回收环节会造成哪些污染
博科原料提示你:
神马东西没有污染 是不该有的地方,他出现了 还是该有一定量的,他过量了 河里不应该有重金属,出现了重金属那叫污染,但是重金属矿里没他那也不行。河里有少量磷,现在磷过量造成富营养化,那也是污染。简言之,东西乱放就是污染。不管是啥。当然,欢迎用钞票、黄金、白银、白金、宝石、钻石、有价证券等来污染我家。
讨论锂电池含有有毒物质较少,讨论他的污染问题并不是很有意义。主要看生产企业的管控,生产化学农药的管控的好,同样很好,相反,生产锂电池的企业不加管控,那也不能忽视。
从各个成分对人体毒性上看锂电池的污染问题。其组成有以下几种:
1. 正负极集流体,一般,正极用铝箔,负极用铜箔,还可能焊一些镍带做连接导电用。这些基本没有毒性。现在出现的一些废旧锂电池回收单位就是靠回收这些和钢壳铝壳挣钱。标签:可回收利用,无污染。
2. 负极一般是石墨,少数可能是钛酸锂或是硅基材料,当然锡基负极也有,但是太他妈的高端了,现在没人用。石墨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来源于石墨矿,然后再进行一些加工,这个天然石墨的开采,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是对呼吸道的损坏,大家可以搜一下;人造石墨,是用石油焦或是沥青等高分子物高温石墨化制成,基本无污染。有一些锂电池中石墨浮选的回收方法,但是不知道现在应用的怎么样了,肯定可以回收。钛酸锂的生产流程不清楚。硅基负极基本无污染。按照用量最大的石墨进行评估。标签:中度污染,回收情况不明。
3.正极:目前的正极有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镍钴铝酸锂。磷酸铁锂,一般用作汽车电池或是储能电池,无毒性。锰酸锂,电动自行车电池,无毒性。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用途广泛,电动自行车、电子产品、航模等,钴元素有毒。钴酸锂,数码类的产品,手机、pad等,中等毒性。镍钴铝酸锂:不明,猜测和镍钴锰酸锂一样。
4、电解液为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有机溶剂一般有pc、ec、dec、dmc、dme等,其中dmc为微度,其他是无毒。锂盐是六氟磷酸锂(用的最多,也有其他锂盐),遇水则水解生成hf,有毒。
5、外壳有几大类:铝壳、钢壳、塑料壳、铝塑膜。其中铝壳、钢壳无毒。塑料壳和铝塑膜则是白色污染。
6、隔膜,一般是聚烯烃类的微孔薄膜,pp、pe,白色污染。
7、粘结剂,目前一般有丁苯橡胶sbr、聚偏氟乙烯pvdf、还有一些丙烯酸类的粘结剂。这些就当做是白色污染吧。
另外锂电加工过程中使用到的物质主要是nmp(微毒),用作是正负极的溶剂,在制造过程中蒸发掉,企业需要控制其排放量,并且回收。
我认为,目前锂电存在的污染问题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生产过程中清洗正负极制浆的设备和涂布设备造成的污染,这两个是包括正极负极材料、nmp、胶等物质,一些企业控制不好(恶意揣测不想控制)导致含毒废水泄露。
第一点一、生产过程中清洗注电解液时的用品,可能导致含电解液的水流入下水道。
一般情况下,技术研发人员很可能将水直接排入下水道。
第二、nmp回收不彻底。
第三、市场上流通的锂电池确实很少有回收的,一是锂电本身污染小,大家重视程度不够;二是、锂电回收收益低。导致现在锂电池不想铅酸电池一样有大规模的回收应用,而更像镍氢等电池一样,只有寥寥的一些“不要随意丢弃电池”这样的标语。
我日,写了40多分钟了,还得加班干活呢,就酱吧。
❿ 手机用锂电池生产清洗废水水质
钴(正极)、镍(极耳)、铁(正极或过程)等。重金属较少,其它有机物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