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马粪废水处理

马粪废水处理

发布时间:2022-06-07 22:49:08

⑴ 现在我有一个非常苦恼的问题;每天马场都有200多斤马粪,不知该如何处理!

建一个沼气池,政府部门支持补贴,产生沼气可生火做饭,还能照明,沼渣可做肥料,干净卫生,节能环保。

⑵ 如果搞好污水处理中菌种培养

沼气池建设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一、沼气池突然不产气,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1、碳氮比失调,沼气池正常使用后,大部分农户以猪粪为主要原料,导致沼气池中的原料都成猪粪,碳氮比过低,导致沼气池不产气。
排除方法:隔一段时间适当加入富碳原料,如牛马粪,预处理后的秸杆等。
2、沼气池中进入了农药、杀菌剂、旧电池等有害物质,杀死了甲烷菌种。
排除方法:严禁农户将这些物质进入池内。
3、沼气池中原料浓度过大,造成结壳。
排除方法:首先打开“天窗”口搅拌,适当取出部分原料,再加和适量温水,使其达到正常浓度。在日常管理中,应勤出料,勤加料,加入的原料最好进行预处理。
4、活动盖被冲开。
5、输气管道断裂或脱节。
6、输气管道被老鼠咬破。
7、压力表或接头漏气。
8、池子突然漏水漏气。
9、用后未关阀门或关不严。
排除方法:重新安装活动盖,搞好密封,接通输气管道,更换破损管道,接头,压力表,检查维修和用气后关紧阀门。
二、管道安装不规范导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沼气池距灶具应控制在25米左右,室外管道总长度超过25米,会出现供气压力不足,火烧较弱。
2、整个管道铺设如果没有坡度,管中可能出现集水,导致供气受阻。
正常铺设管道应都有0.5%的坡度,方向都朝集水器方向落水。
3、室外管道铺设过浅,冬季出现受冻现象,导致管道无法正常供气。
室外管应深埋于冻土层以下,不低于40厘米,以防受冻受压。
4、室外管道穿墙进入室内,穿墙部位的管道应套铁管,以防管道受墙体挤压变形而影响供气。
5、室内管道距可燃点明火烟筒在0.5米以下,距照明电线、动力线的距离不够,易发生管道被火烧坏,造成火灾等事故。
室内管道距可燃点明火、烟囱要在0.5米以上,与照明电线平等距离为10厘米,距明装动力线30厘米,与照明电线交叉距离为3厘米,与明装动力线为10厘米。
三、防止结壳的措施
1、添加原料必须进行预处理
2、勤加料、勤出料
3、所加原料含水量较大,加入池后,不产生漂浮结壳
4、尽量建造旋流布料型沼气池
5、在底层出料水压式沼气池建成后,再在发酵间四周建造四根一米高的大牙交错的砖柱,利用沼液上下移动过程,起到破壳作用。(此法在沼气池加料后搅拌较困难)
四、影响沼气池正常产气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1、原料没有进行预处理,甲烷菌种富集不够。原料入池前都要进行堆沤处理,堆集高度为80-100厘米,料堆中央温度达40度以上,即可进行投料。
2、料液温度过低,甲烷菌种活动繁殖缓慢,产气不足。适当加入30-40度热水,提高料液温度。
3、料液酸碱度失调。测定后料液发酸,加入适量草木灰,碳水,使料液的PH值达到6.8-7.5。
4、料液中碳氮比不协调,沼气池产气不足。在日常进料时,应注意富碳和富氮原料相互适当配合,达到合适的碳氮比。
5、浓度过高,造成结壳。加入料液的浓度控制在8-12%的范围以内,浓度不可过大。
6、接种物不足,甲烷菌过少,产的气体都是废气。应在沼气池中加入充足的接种物,如发泡污水、沼液、沼渣等。

⑶ 古代达官显贵门前,拜访者众,但怎么处理马粪

都是让下人拉到马厩,让在马厩工作的人处理

⑷ 石硫合剂冷却以后为什么会有马粪结晶体

硫磺混合物冷却后为什么会有马粪结晶?

因为药效高:石硫混合物晶体的活性成分是多硫化钙,水溶性好,不含杂质。晶体表面经过特殊的化学方法处理后,药物依靠特殊的表面活性成分的作用,渗透力强,粘附力强,便于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实验表明药效是传统石硫合剂的两倍以上。无抗药性,长期使用:国内外已使用130年,无任何抗药性记录,因为石硫合剂是一种与其他农药性质不同的无机农药,根本不会产生抗药性。不易引起药害:石硫混合物的晶体分子中没有氧,没有残毒,不易引起药害。但喷洒土法制作的石硫合剂后,部分药物氧化分解产生有害物质,产生药害。药效持久,残效期长:石硫合剂的药效结晶半个月左右,7-10天达到最佳药效,在干燥地区或气温等适宜条件下甚至可持续30-40天。价格便宜,治螨治菌:石硫混合物结晶不仅质量好,而且经济实惠,成本低。果树花前用药150倍,每亩只需1-1.5元,就能很好地解决果树的各种病害和二斑叶螨的防治。注意事项:1。配制石硫合剂的水温应低于30℃,热水会降低效力。2.不要与波尔多液、铜制剂、机械油乳剂和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的农药混合使用。使用波尔多液后,间隔时间应为2-3周。波尔多液可在使用该试剂10天后使用。3.对石硫合剂敏感的作物应按照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进行试验或使用。4.温度越高,疗效越好。温度达到32℃以上时要小心,稀释倍数要提高到1000倍以上;气温38℃以上时禁用,安全间隔7天。5.配药、施药时穿防护服,喷药后全身清洁。清洗喷雾器时,不要让废水污染水源。溅到皮肤上的药液可用大量清水冲洗,以免皮肤灼伤。6.误食本品后,可用弱碱洗胃抢救,并立即注射克拉敏、洛贝林强心剂及静脉注射C500%葡萄糖40-60ml、维生素C 500ml。
搅拌石硫合剂时注意水温在30℃以下,因为热水会降低效力。38℃以上或4℃以下的温度不能使用。高温有很好的功效。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要小心,稀释倍数要增加到1000倍以上。石硫合剂是一种农用杀菌剂,由生石灰和硫磺加水制成。在众多杀菌剂中,石硫合剂以其取材容易、价格低廉、效果好、抑制和杀灭多种细菌等优点,被广大果农广泛使用。具体方法是:先称取优质生石灰放入锅中,加入少量水溶解石灰,然后加入足量水,加热煮沸后,滤去药渣,再从锅侧慢慢倒入用少量热水配制的硫膏,同时搅拌,并记下水位线,然后用火煮沸,煮沸时开始计时(保持沸腾40-60分钟),用热水补足煮沸过程中损失的水分。当锅内溶液呈暗红棕色,药渣呈蓝绿色时,即可停止燃烧。经冷却、过滤或沉淀后,清液即为石硫合剂母液。使用时还要注意,药液的浓度取决于不同的植物种类、病虫害、气候条件、使用期限等。使用前必须用波美度比重计测量原液的度数,并根据所需浓度计算稀释水的量。计算公式为:水用量(kg) =原液浓度?稀释剂浓度,1。同时,在果树生长季节温度过高(> 30℃)时不宜使用石硫合剂,也不宜与碱性药剂如波尔多液或机油乳剂、松节油合剂、铜制剂等混用,否则会发生药害。一般在喷完波尔多液后,每隔15-30天喷一次石硫合剂,或在喷完石硫合剂后每隔15-30天喷一次波尔多液。石硫混合物的残余残渣可制成保护树干的白色涂料,可防止晒伤和冻害,还具有杀菌和防虫的功能。比例为:生石灰:石硫混合物(残渣):水=5:0.5:20,或生石灰:石硫混合物(残渣):盐:动物油:水=5:0.5。编辑石硫混合物1这一段结晶时的注意事项。要配合使用,石硫混合液水温要低于30?热水会降低效力。温度高于38?还是少于4?不能用。温度高,药效好。温度达到32?慎用,稀释倍数要提高到1000倍以上。安全间隔是7天。2.避免与波尔多液、铜制剂、机械乳油、松香混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的农药混合使用。前后使用波尔多液时必须有足够的间隔。如果先喷石硫合剂,10~15天后再喷波尔多液。如果先喷波尔多液,要过20天才可以喷石硫合剂。3、避免盲目施用,对石硫合剂敏感的作物,易引起药害的,应先试验或按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使用。桃、李、梅花、梨等蔷薇科植物和羊蹄甲、合欢等豆科植物对石硫合剂敏感,在生长期和开花期慎用。可用于降低浓度或在休眠期服药,避免药物损伤。比如对李树喷洒石硫合剂,会抑制花芽分化,导致明年减产。好好利用。树木的休眠期和早春发芽前是使用石硫合剂的最佳时间。在发生红蜘蛛的苹果园,当叶片严重受害时,不宜再喷石硫合剂,以免造成叶片干枯,加速脱落。
秋高气爽,万物萧瑟,秋高气爽,是外出秋游的好季节。约了几个朋友,我们一起爬山,欣赏风景,野餐。就在大家坐下来享用美食的时候,一股奇怪的味道随风飘来。当你还在纳闷它是什么的时候,它就开始直冲脑门,就像一只刚上完厕所的猩猩,把它“干净”的手指插进你娇嫩的鼻孔,撞击你的鼻腔,把你的鼻粘膜蹂躏得淋漓尽致,让你痛苦地爆发出来。众所周知,大猩猩不会用卫生纸。没错。当你在努力寻找味道的来源时,你会发现不远处有两个淳朴的农民伯伯,手持大棒,在大锅里不停地搅拌,大锅里沸腾着黄色或暗红色的液体。估计不能很好承受的小伙伴看到这一幕会直接晕过去。像这样的暗红色液体不断翻滚,散发着不雅的气味。不要,不要,不要急着退出。今天真的不是要教大家怎么煮“屎”,而是要介绍一种非常好用的纯天然农场农药——石硫合剂。纯天然农药它是一种广谱低毒的无机含硫农药,由生石灰和硫磺加水熬制而成。主要杀灭昆虫和螨虫,也有杀菌作用。法国人在1851年发明了石硫合剂,最初用于防治葡萄白粉病和葡萄园的各种害虫。石硫合剂使用历史悠久,来源广泛,配制简单,没有有机磷农药的缺点。可以说石硫合剂是一种药效很好的纯天然农药。葡萄白粉病石硫合剂制作简单,普通农民有材料就可以直接制作。用起来很臭,很“香”。石硫合剂有三宝,硫化氢,硫磺颗粒,碱性。石硫混合物发臭的原因是它的一种活性成分在起作用——硫化氢。对,就是那种闻起来像臭鸡蛋或者屎的毒气。硫化氢是石硫合剂挥发出来的有效成分,可以毒杀昆虫。硫磺颗粒会堵塞昆虫的毛孔,石硫混合物的碱性会腐蚀昆虫的外壳。当它作用于昆虫坚硬的体表时,会溶解昆虫体表的油脂,就像我们用肥皂洗掉油脂一样,这是常规酸性农药无法比拟的。没有体表油脂的保护,硫离子会直接进入昆虫体内,使其中毒。细小的硫磺颗粒堵塞了昆虫的气管,使它们窒息而死。杀菌的原理是相似的。硫化氢对细菌和真菌也有毒性,碱性环境不利于大多数植物病原真菌的繁殖。硫磺也有杀菌作用,我们常用的硫磺皂也是利用了硫磺的杀菌原理。说完石硫合剂的有效成分,再来说说石硫合剂的使用方法。石硫合剂作为农药的一种,也有使用环境的要求。烹饪时,避免使用铜锅、铝锅和钢锅。这些物质会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影响药效。应该用生铁锅。注意配比和温度。配方是生石灰、硫磺、水的配比应为1:2:10。烹饪方法:1。先往锅里加入足够的水,标出水面高度,这是烹饪时保持的液面高度。2.水烧开后,将已用温水熔成稠糊状的硫磺倒入锅中,充分搅拌硫磺糊,出锅后不要急于加入生石灰。3.当水再次沸腾时,从锅的侧面一个一个地轻轻加入生石灰。(保证生石灰和硫磺充分接触)4。石灰放入锅中后,边煮边搅拌,继续用高火煮沸,待药液变成红棕色时停火。5.在煮沸过程中,随时用开水补充蒸发的水,以保持标记的水面高度不变。6.停火后立即出锅,用纱布袋过滤去渣,过滤出的液体即为石硫合剂原液。注:1。生石灰在硫磺后慢慢放入锅中,可以帮助硫磺和生石灰充分结合。如果把硫磺倒入温水中,它很容易沉入锅底。水不开就倒生石灰,因为锅内硫磺温度不够高,与石灰的化学反应不激烈不充分,锅底容易沉淀石灰渣,浪费原料。2.除了原料的质量,熬制过程中的火力和反应时间对原液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时间太短,火力不足,反应不完全,母液颜色浅;如果反应时间过长,反应生成的多硫化钙被氧化破坏,质量就会差。

⑸ 李世民被称为马粪皇帝,为何马粪能称为唐朝的救命稻草

这是因为马粪可以当作肥料使用,因此李世民命房玄龄将大量的马粪变卖为钱财,这才使得存亡危机的唐朝“活”了过来。谈起中国历史上辉煌的历史朝代,相信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唐朝盛世。可以肯定的是,唐朝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之下,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可是谁又能想到唐太宗继位之时国家是多么的贫穷。

对于历史我们往往看见的只是它们辉煌的表面,却很少有人能够看见其背后不断发展的艰辛。不过李世民是一个聪明的皇帝,它明白售卖马粪的权利必须要掌握在国家的手中。无论是一个朝代的建成,还是一个人的发展,其发展都是充满着坎坷的,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够不断地进步。

⑹ 什么叫马粪原理和荷叶原理(在环保界)

中文名称:莲花效应
拼音名称:lián huā xiào yìng
英文名称:Lotus Effect
20世纪70年代,波恩大学的植物学家巴特洛特在研究植物叶子表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可以防水的叶子表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发现,莲叶表面的特殊结构有自我清洁功能。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纯洁的象征,所以这一自我清洁功能又被称为“莲花效应”。
莲花效应主要是指莲叶表面具有超疏水(superhydrophobicity)以及自洁(self-cleaning)的特性。由于莲叶具有疏水、不吸水的表面,落在叶面上的雨水会因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水珠,换言之,水与叶面的接触角(contactangle)会大于150度,只要叶面稍微倾斜,水珠就会滚离叶面。因此,即使经过一场倾盆大雨,莲叶的表面总是能保持干燥;此外,滚动的水珠会顺便把一些灰尘污泥的颗粒一起带走,达到自我洁净的效果,这就是莲花总是能一尘不染的原因。
巴特洛特他们在显微镜下发现,莲叶的表面有一层茸毛和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水在这些纳米级的微小颗粒上不会向莲叶表面其他方向蔓延,而是形成一个个球体,就是我们看到莲叶上滚动的雨水或者露珠,这些滚动的水珠会带走叶子表面的灰尘,从而清洁了叶子表面。
莲花效应的效率极高。科学家们模拟莲叶的表面,发明了纳米自清洁的衣料和建筑涂料,只需一点水形成水滴,就可以自动清洁衣物和建筑表面。
一种仿生复合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像荷叶一样具有自动清洁的功能,故称莲花效应
刀刃的表面无法被水珠附着的事实已经被验证而且广为人知。但是人们往往会忽视这样的表面同样很难被弄脏。
在一个光滑的表面上脏的颗粒只会随着水滴的滴落而移动,他们附着在水滴滚动时产生的粗糙表面上从而被洗刷下来。这种关系只在最近才被注意到而且用实验得以证实。
因为在亚洲文化中被看作纯洁象征物的莲花的大型类似于盾牌形状的叶片上常常可以见到这种现象,所以人们把它成为“莲花效应”。
如果水滴滚过莲花的叶片,它们将卷起所有的灰尘微粒并将它们带离叶片。这个“莲花效应”原理如此有效,以至于即使是在被“蹂躏”过的莲花叶片上依然无法使得水珠和灰尘微粒附着。
特殊的表面结构和产生蜡质的功能使得莲花的叶片几乎不受其他自然界现象的影响。它与人类对自然界影响的反应很不相同,如对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影响反应等等。对于目前不得不广为使用的属于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物质来说,为了达到保持植物中有效营养成分的目的,它们被全世界的植物代理商广泛使用。这些活性剂不仅破坏了蜡质晶体的完美结构,使得叶片容易被水润湿。而且造成这样的后果:就是植物上的脏物质将无法再被彻底清除,而在不理想的环境中,还将被孢子、真菌或者细菌这些可以感染植物的微生物所侵染。
莲花效应描绘了一个很有效的生物模型系统,用它可以来制作人工的防污表面,因为它基于一个纯物理化学的原理。
有许多的领域和方面需要这种应用,如衣料的外表面、房顶、自动喷漆器等等。如果可以使得这些领域的自清洁功能得以实现,显然会带来很多好处,而且可以节省清洁花费的费用。在工业合作中,目前正在努力将莲花效应转化成实际的技术应用。虽然肯定还需要耗费一些时间,但是肯定迟早会有这种实用的产品走向市场。
[编辑本段]莲花效应启示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正是大自然中神奇的地方。但是为什么呢?后来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其构造及原因,并取名为——莲花效应。我们将以此现象作为探讨,深入并研究所能应用的范围和成效。
更深广的意义,影射到我们要学习莲花的自洁功能,无论世界多么肮脏,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出淤泥而不染,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如此。
唐代郑允瑞在《咏莲》说:『本无尘土气,自在水云乡;楚楚净如拭,亭亭生妙香。』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道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一句话。在自然界中常常有着不为人之的小秘密,而莲的特性古人就早有记载,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慢慢的分析其中的奥秘。我们将讨论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真实性!
德国教授巴斯洛得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赫蕉、倪藤、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及Mutisiadecurrens等八种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两分钟,最后将叶面倾斜15度,使雨水滑落,观察叶子表面灰尘粒子残留的状况。实验发现,前四种植物之叶面,所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以上;而后四种植物,污染物所残留的比例皆小于5%.
莲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是莲花的表面非常细致,其细致的表面放大千百倍也看不到其中的细孔,表面结构与粗糙度皆为纳米的尺寸使得表面不沾水,所以灰尘或泥巴都无法吸附在表面上,故污垢自然随水滴从表面滑落。莲花运用自然的奈米结构达到自洁的效果,如此表面自我洁净的物理现象称为『莲花效应』!
[编辑本段]莲花效应分析

水滴落在荷叶上,会变成了一个个自由滚动的水珠,而且,水珠在滚动中能带走和叶表面尘土。荷叶的基本化学成分是叶绿素、纤维素、淀粉等多糖类的碳水化合物,有丰富的羟基(-OH)、(-NH)等极性基团,在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吸附水分或污渍。而荷叶叶面都具有极强的疏水性,洒在叶面上的水会自动聚集成水珠,水珠的滚动把落在叶面上的尘土污泥粘吸滚出叶面,使叶面始终保持干净,这就是著名的“荷叶自洁效应”。
为什么会有这种“莲花效应”,用传统的化学分子极性理论来解释,不仅解释不通,恰恰是相反。从机械学的光洁度(粗糙度)角度来解释也不行,因为它的表面光洁度根本达不到机械学意义上的光洁度(粗糙度),用手触摸就可以感到它的粗糙程度。
经过两位德国科学家的长期观察研究,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终于揭开了荷叶叶面的奥妙。原来在荷叶叶面上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看到,荷叶表面上有许多微小的乳突乳突的平均大小约为10微米,平均间距约12微米。而每个乳突有许多直径为200纳米左右的突起组成的。在荷叶叶面上布满着一个挨一个隆起的“小山包”,它上面长满绒毛,在“山包”顶又长出一个馒头状的“碉堡”凸顶。因此,在“山包”间的凹陷部份充满着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这就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降落在叶面上后,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只能同叶面上“山包”的凸顶形成几个点接触。雨点在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状,水球在滚动中吸附灰尘,并滚出叶面,这就是“莲花效应”能自洁叶面的奥妙所在。
研究表明,这种具有自洁效应的表面超微纳米结构形貌,不仅存在于荷叶中,也普遍存在于其它植物中。某些动物的皮毛中也存在这种结构。其实植物叶面的这种复杂的超微纳米结构,不仅有利于自洁,还有利于防止对大量漂浮在大气中的各种有害的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另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叶面吸收阳光的效率,进而提高叶面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探讨接触角
前面谈到接触角,那么接触角又代表什么意义呢?接触角表示某种液体对于某种材料或者表面的润湿性能。当接触角很小时,如水滴在玻璃基板上的情形,表示液体易湿润固体表面。但是如果接触角像水银液滴在玻璃基板上那么大,代表液体不易湿润此表面。因此我们考虑2种极端现象:当接触角为0度时,表示液体能完全的湿润固体表面;当接触角为180度时,代表液体完全不能湿润固体表面。
现在我们回到莲叶的接触角,水滴在莲叶上的表面接触角很大时,这代表莲叶与空气间的接口张力很低,小水滴不容易湿润莲花表面.
讨莲叶表面
莲叶表面的化学组成为腊。一般而言,水在一般的腊上接触角为110度,但是水在莲花的接触角却大于140度,所以除了腊之外,可能还有其它因素使水在莲叶上的接触角大于140度。那到底还有什么因素呢?
其实莲花表面上有类似纤维的奈米结构。通常表面变得粗糙,会使水分叶面的接触角变大。由于莲叶的表面为腊的疏水性结构,接触角原本大于90度,再加上粗糙面使水在叶面上的接触角变为大于140度,水滴很难留在其上。
同样地,当灰尘附着于莲叶表面上时,因为莲叶表面的纤毛结构,使灰尘和莲叶的接触面积减少,因此减少了灰尘和莲叶间的吸附力量。而当水滴由叶面上滚过时,由于灰尘和水滴间的接触面积大,灰尘粒子和水滴间有较强的吸附力,所以很容易就被水滴带走,这就是莲花为何能出淤泥而不染了。由于莲叶表面同时拥有这种纳米尺寸的物理结构与疏水性的化学组成,因此才具有自洁的功能。
自然界的现象给了科学家无限的想象与创意。把透明疏油、疏水的纳米材料颗粒作成涂料涂刷在建筑物表面(例如 Ispo 公司),大楼不会被空气中的油污弄脏,镀在窗户玻璃表面上,玻璃也如同荷叶一般自净而永远透明。或将这种纳米颗粒放到纤维中,做成防尘的衣物,也许可省去不少洗衣的麻烦。
[编辑本段]莲花效应的应用
模仿莲叶自洁的功能,可以应用于表面纳米结构的技术,可开发出自洁、抗污的奈米涂料。有些纳米涂料里渗有二氧化钛的物质。将二氧化钛等纳米微粒加到衣服的纤维里头可使普通的衣服化身为可防震、除臭、杀菌,最重要的是自洁。台湾的气候湿热,更需要这种东西。
在自然界这个小小的圈子里,藏着大大的惊奇。有许多事情要试着去接近、感受它,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在这次的研究里,我们先从前人留下来的讯息发现了疑惑,接着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而提水去泼洒莲花,最后再利用网际网络及到书局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才有了这次的研究成果。我们先了解到自然界中许多的生物在人类的科技进步之前早就有了微观的构造,从公分、公厘、甚至达到微米、纳米,而在莲叶上我们找到了纳米级的细微结构。这种细小的突起物,使得水珠不易吸附在莲叶上。当叶面倾斜到一定角度时,水珠会沿着叶面滑落并带走上面的污染物,达到自洁的效果。这种特性也可以应用在玻璃上,例如:经过纳米处理的玻璃本身也具有自洁的效果,这就可以运用在战机的雷达上。最近许多厂商也利用纳米技术处理涂料,物体涂上此涂料也将拥有自洁的效果。当这项技术普及化后,世界也将会改观。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阻挠的无线电用品,将会不断的出现,人类的生活也会更加进步。
莲花效应描绘了一个很有效的生物模型系统,用它可以来制作人工的防污表面,因为它基于一个纯物理化学的原理。有许多的领域和方面需要这种应用,如衣料的外表面、房顶、自动喷漆器等等。如果可以使得这些领域的自清洁功能得以实现,显然会带来很多好处,而且可以节省清洁花费的费用。在工业合作中,目前正在努力将莲花效应转化成实际的技术应用。虽然肯定还需要耗费一些时间,但是肯定迟早会有这种实用的产品走向市场。
莲花效应实质为既疏水也疏油的超双疏效应,超双疏纳米材料举例:
经过超双疏技术处理过的各种纺织材料(棉、麻、丝、毛、绒、混纺、化纤等)等不仅显示出卓越的疏水疏油性能(包括蔬菜瓜汁、墨水、酱油等各种物质),而且不改变原有织物的各种性能(纤维强度、染料亲和性、耐洗涤性、透气性、皮肤亲和性、免熨性等),甚至还增加了杀菌、防辐射、防霉等特殊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将从此改变人们大量使用洗涤剂洗衣的习惯,服装将大大减少洗涤次数,洗涤时也只需用水轻漂,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和时间。
随着科学的进步,莲的更多特性会渐渐被人们发现,利用!

⑺ 马粪堆肥生什么虫

马粪堆肥生的虫叫蛆虫。

马粪之中含有大量的虫卵以及病菌,若没有经过发酵直接使用,会传播病虫害马粪在施加到土壤中后,一旦达到发酵条件,就会开始发酵,散发出大量热量,造成植株烧根马粪在腐熟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甲烷、氨等有害气体对作物根系造成损害。

不同地方的环境、气候温度、潮湿程度不一样,即使一样的操作步骤,也可能导致堆肥过程有影响土壤可能是从郊外或绿化带等地方直接挖回来用的,里面含有很多虫卵,堆肥过程中就会产生虫子。堆肥用的食材不对,比如动物或宠物粪便、肉碎片、骨头、牛奶、油脂等这些材料都容易产生或引来虫子。

比如可以先混合些生石灰,停半天后浇透水再晒干土使用生石灰可以杀虫,浇透水后生石灰就会失去作用,不会伤害到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当然有些菜友会用开水烫或废铁锅加热杀虫,也可以试试。只要使用前把土进行杀虫处理就可以。

⑻ 马粪发酵好了的可不可以拿来养蜗牛当着酿热物

哈,可以啊,完全可以的。蚯蚓吃掉马粪后,蚯蚓的排泄物会沉底称为上好的有机肥,所以有句古话说“蚯蚓食粪排黄金”。以蚯蚓生产肥料在国外已经相当普及了。但是马粪中通常有很多没有完全消化掉的草料,那东西发酵时会产生很大热量,所以你在喂蚯蚓前,对马粪的处理也很重要,你先将马粪和泥土及稻草或者野草进行混合,一边混合一边加入发酵水(100公斤生水中加入1公斤EM有效微生物),粪料堆成1米左右高度,用农膜盖严发酵20天左右,发酵完成后在粪料中添加点营养促食液(100公斤生水、2公斤尿素、3克糖精、4毫升菠萝香精、40毫升醋精混合即可),摊开透气两天后即可使用。用的时候把发酵调制好的粪料在地上(室内室外均可,室外需要在粪堆上加盖10厘米厚的草料)堆放成宽35厘米、高20厘米、长无限(不在使用木箱了,因为木箱成本太高,容易烂,此法与木箱养殖差别不大)每星期浇一次水,20天时,种蚓在箱中产下大量的蚓茧,此时要马上把种蚓分离出来。我再给你说蚓茧的处理:把5平方米以上的蚓茧进行混拌,然后堆成厚20厘米、宽35厘米、长无限的堆行状,在堆上再盖上一层15厘米厚的新粪料,20天左右蚓茧完全孵化。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把一条孵化堆分成3条,再在每条上加上3倍数量的新粪料,每星期淋一次水,40天蚯蚓全部长大即可收获。把从种蚓堆中分离出来的种蚓高密度地混养在一起3天,3天后再把种蚓重新搭配放入不同的粪堆中中加入新粪料,让他们又再次繁殖。20天后又分离,循环以上过程。养殖150平方米面积需要投资1千多元(包括种蚓),4个月后(养殖面积扩大到400平方米左右)日产在20~30公斤鲜蚓(每公斤成本约1~2元)和0.75~1.2吨蚯蚓粪(蚯蚓粪中含有很高的营养,可用来做饲料、生物肥料等,每吨蚯蚓粪可卖200元以上)。每投入一吨粪料可产生400元以上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约为1:4左右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⑼ 什么东西可以污染土壤急!!!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

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

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

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

物的来源广、种类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

(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

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

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

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

“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

和农药。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

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

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

,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

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土壤是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生态系统物质交换和物质循环的中心环节。它是各种废弃物

的天然收容和净化处理场所。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收容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影响或超过了

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在卫生学上和流行病学上产生了有害的影响。

污染物及其来源 土壤污染物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病原体,包括肠道致病菌、肠道寄生虫(蠕虫卵)、

钩端螺旋体、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霉菌和病毒等。它们主要来自人畜粪便、垃圾、生活污水

和医院污水等。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垃圾做肥料,或直接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都会使土壤受到

病原体的污染。这些病原体能在土壤中生存较长时间,如痢疾杆菌能在土壤中生存 22~142天,结核杆菌能

生存一年左右,蛔虫卵能生存315~420天,沙门氏菌能生存35~70天。另一类是有毒化学物质,如镉、铅等

重金属以及有机氯农药等。它们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农业上大量施用的农

药和化肥。第三类是放射性物质,它们主要来自核爆炸的大气散落物,工业、科研和医疗机构产生的液体或固

体放射性废弃物。它们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能在土壤中积累,形成潜在的威胁。由核裂变产生

的两个重要的长半衰期放射性元素是90锶(半衰期为 28年)和137铯(半衰期为30年)。空气中的放射性90

锶可被雨水带入土壤中。因此,土壤中含90锶的浓度常与当地降雨量成正比。此外,90锶还吸附于土壤的表

层,经雨水冲刷也将随泥土流入水体。137铯在土壤中吸附得更为牢固。有些植物能积累137铯,因此,高浓

度的放射性137铯,能随这些植物进入人体。当土壤被病原体、有毒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后,便能传播

疾病,引起中毒和诱发癌症。

危害 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能传播伤寒、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病原体随

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以及他们的衣物、器皿的洗涤污水污染土壤。通过雨水的冲刷和渗透,病原体又被带进

地面水或地下水中,进而引起这些疾病的水型暴发流行。因土壤污染而传播的寄生虫病(蠕虫病)有蛔虫病

和钩虫病等。人与土壤直接接触,或生吃被污染的蔬菜、瓜果,就容易感染这些蠕虫病。土壤对传播这些蠕

虫病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在这些蠕虫的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必须在土壤中度过。例如,蛔虫卵一定要在

土壤中发育成熟,钩虫卵一定要在土壤中孵出钩蚴才有感染性等。

结核病人的痰液含有大量结核杆菌,如果随地吐痰,就会污染土壤;水分蒸发后,结核杆菌在干燥而细

小的土壤颗粒上还能生存很长时间。这些带菌的土壤颗粒随风进入空气,人通过呼吸,就会感染结核病。

有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或与动物有关的疾病,也可通过土壤传染给人。例如,患钩端螺旋体病的牛、

羊、猪、马等,可通过粪尿中的病原体污染土壤。这些钩端螺旋体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土壤中能存活几个星

期,并可通过粘膜、伤口或被浸软的皮肤侵入人体,使人致病。炭疽杆菌芽孢在土壤中能存活几年甚至几十

年;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肉毒杆菌等病原体,也能形成芽孢,长期在土壤中生存。破伤风杆菌、气

性坏疽杆菌来自感染的动物粪便,特别是马粪。人们受外伤后,伤口被泥土污染,特别是深的穿刺伤口,很

容易感染破伤风或气性坏疽病。此外,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是蚊蝇孳生和鼠类繁殖的场所,而蚊、蝇

和鼠类又是许多传染病的媒介。因此,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在流行病学上被视为特别危险的物质。

土壤被有毒化学物污染后,对人们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主要是通过农作物、地面水或地下水对人体产

生影响。在生产过磷酸钙工厂的周围,土壤中砷和氟的含量显著增高;铅、锌冶炼厂周围的土壤,不仅受到

铅、锌、镉的严重污染,而且还受到含硫物质所形成的硫酸的严重污染。任意堆放的含毒废渣以及被农药等

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土壤,通过雨水的冲刷、携带和下渗,会污染水源。人、畜通过饮水和食物可引起中

毒。

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后,通过放射性衰变,能产生a、β、γ射线。这些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使机体的一

些组织细胞死亡。这些射线对机体既可造成外照射损伤,又可通过饮食或呼吸进入人体,造成内照射损伤,

使受害者头昏、疲乏无力、脱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发生癌变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对致癌物质的研究,还发现许多工业城市及其近郊的土壤中含有苯并(a)芘等

致癌物质。

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还容易腐败分解,散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有机废弃物或有毒化学物质又能阻

塞土壤孔隙,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自净能力;有时还能使土壤处于潮湿污秽状态,影响居民健康。

防治 为了防治土壤污染,主要应采取下列措施:①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②加强对

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和综合利用;③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④积极慎重地推广污水灌溉,对灌溉农田的污水,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壤的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污染源。主要包括污水灌溉、固体废弃物利用、农药和化肥施用、大气沉降物和汽车尾气及燃煤等途径。

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物理迁移 土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或络合物可以随径流作用向侧向或向下进行迁移,从而导致重金属元素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此外,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也可以使重金属随土壤颗粒发生位移和搬运。

2.物理化学迁移和化学迁移 重金属污染物通过离子交换吸附、络合-螯合等形式与土壤胶体相结合或者发生溶解或者沉淀。

生物迁移是指通过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有效态重金属,并在植物体积累起来的过程。我们把这种由于某种元素存在促进植物对另外一种金属元素吸收并增强其对植物的危害的效应称为协同作用;而把减小植物对某种重金属离子的吸收并减弱重金属离子对作物的危害的效应称之为拮抗作用。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一)汞污染 利用被汞污染的水灌溉农田是引起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镉污染及其危害 土壤呈吸附态的镉所占比例较大,而且吸附过程极快,95%的土壤溶液中的Cd在10分钟之内被吸附,1小时后达到平衡,不同土壤的吸附顺序为:腐殖质土壤>重壤质冲积土>壤质土>砂质冲积土。

(三)铅污染及其危害 植物吸收积累铅绝大部分积累在根部,而转移到茎叶和种子中很少。由于铅在土壤中固定为难溶性铅的能力较强,因此,通过食物链而引起人体铅中毒的现象极少。铅污染土壤后,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呼吸强度有一定的影响。铅对幼苗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主要是由于铅抑制了幼苗对营养吸收和使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受阻。

(四)铬污染及其危害 铬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元素,其中Cr(Ⅵ)有明显的致癌致畸作用。 土壤中Cr(Ⅵ)的毒害作用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种形态铬既使在低浓度条件下对植物和微生物的毒害作用都很大。由于土壤中有机质的还原和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一般在Cr(Ⅵ)进入土壤后的反应初期,胶体吸附是占主导地位,而随着反应时间延长,Cr(Ⅵ)转化为Cr(Ⅲ)的还原量占主导地位。受铬污染的土壤,是通过植被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水稻各部分组织器官对铬的残留积累量有很大差异,其顺序是根铬>茎叶铬>糙米中铬。

(五)砷污染及其危害 砷是植物强烈吸附积累的元素。砷的植物积累系数(指植物灰分中As的平均含量与土壤中砷的平均含量的比)为十分之几以上。在淹水条件下,水稻糙米中含砷量均高于旱地小麦产麦粒的含砷量。不同结合态砷对水稻的影响明显不同,其毒性排列顺序为亚砷酸铝>亚砷酸钠>砷酸氢钠>砷酸钙>砷酸铁>硫化砷。

⑽ 有机污染物有几类,现有处理手段,主要用到什么微生物

1.碳氢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石油是含有多种烃类和少量其他有机物的混合物,一般由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其降解。微生物在石油污染的治理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知有28属细菌,30属丝状真菌和12属酵母,共70属200个种的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当前各国学者正从各个方面努力提高微生物对石油的分解速度,一边更有效地治理石油污染,例如构建“超级菌”降解石油。瓦斯在煤矿中易爆炸,经过甲烷氧化菌或酶处理后可消除煤矿甲烷,防止瓦斯爆炸。
2.氰(腈)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能分解氰(腈)化合物的微生物有诺卡氏菌,茄病镰刀霉,木霉和假单细胞菌等几十种。
3.合成洗涤剂的微生物降解:其方向是改变合成洗涤剂的结构,制成易被微生物分解的(软型)洗涤剂。其代表为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
4.多氯联苯的微生物降解:许多微生物能降解多氯联苯,如产碱杆菌和不动杆菌能分解多种多氯联苯;腊状芽孢杆菌能使一氯联苯,二氯联苯全部分解。
5.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微生物以两种方式降解农药:一种是以农药作为碳源和能源,有时还可作为氮源,使农药降解。具有这种能力的微生物很多,如假单胞菌属和诺卡氏菌属的某些种。另一种是共代谢作用,即微生物从其他化合物获得碳源能源后才能使农药转化。
6.剩余污泥的分解:处理污泥主要有消化法和高温堆肥发酵法。消化法是将污泥排入浓缩池,浓缩后进入消化罐进行厌氧发酵,以提高肥效和减少残毒。高温堆肥发酵法是先将污泥排入干化池渗滤脱水,再与马粪,厩肥等混合堆积,一层马粪一层污泥,加适量的水,注意通气,用泥封顶。适时翻堆。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再合成,同时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产生的高温杀死病菌和虫卵。

阅读全文

与马粪废水处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南汇污水处理厂在哪里 浏览:808
知识蒸馏英文 浏览:55
辛集皮革污水招工网 浏览:9
医学阳离子交换剂 浏览:736
新车内空气净化器怎么选择 浏览:750
家禽废水 浏览:567
供排水管道除垢 浏览:532
净水出口和纯水出口怎么区分 浏览:541
洛阳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价格 浏览:503
回用景观水 浏览:447
粉剂除垢剂 浏览:296
树脂瓦机械多少钱 浏览:381
环氧树脂地坪的防火等级要求 浏览:218
岳阳污水处理厂有哪些 浏览:34
什么饮水机安全 浏览:356
超滤净的水含有矿物质吗 浏览:594
拾回雕文怎么用 浏览:889
污水处理池施工碰到的问题 浏览:129
宋dm空气净化器怎么样 浏览:605
静放水除水垢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