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污水量Qmax=0.2m3/s,总变化系数Kz=1.50,求格栅部分尺寸。
并联设两台:宽1m、间隙5mm,高度随进水深以及构筑物形式定(采用回转齿耙式或反捞式根据具体设施情况定)。功率要根据具体厂家产品选型。格栅渠端口设闸门用于检修。
假设:每1000m3污水的栅渣产生量为0.06m3则:栅渣产生量为:30000/1000=30*0.06=1.8*1.4=2.52m3
总变化系数Kz: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总变化系数。
一般是根据流量按经验查出来,有一个经验公式,该式是在多年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的计算公式。反映了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流量之间的关系:
Q平均<5时 kz=2.3
Q平均5<Q平均<1000时 kz=2.7/(Q平均的0.11次方)
Q平均>1000时 kz=1.3
(1)污水处理流量Kz定义扩展阅读:
按形状,格栅可分为平面与曲面格栅两种。平面格栅由栅条与框架组成。曲面格栅又可分为固定曲面格栅与旋转鼓筒式格栅两种。按格栅栅条的净间距,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1.5~10mm)三种。
平面格栅与曲面格栅,都可做成粗、中、细三种。由于格栅是物理处理的重要设施,故新设计的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粗、中两道格栅,甚至采用粗、中、细三道格栅。按清渣方式,格栅可分为人工清渣和机械清渣格栅两种。人工清渣格栅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当栅渣量大于0.2m3/d时,为改善工人劳动与卫生条件,都应采用机械清渣格栅。
B. 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怎么求,日设计流量和最大设计流量有什么关系
设计流量:取平均流量
最大流量:一般取平均流量是1.2~1.6倍,工业废水则根据生产工艺,变化范围可能更大。
如果是雨污合流,系数可以再大一些,但是不可能把全部雨水接入处理,雨水会产生溢流。
C. 污水处理总变化系数Kz如何确定
工业废水变化系数:工业废水量的变化系数,根据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及生产性质确定。废水量的时变化系数可参照:冶金:1.0-1.1 化工1.3-1.5 纺织,食品,皮革1.5-2.0 造纸1.3-1.8。废水量的日变化系数一般取1(视工业务费水位稳定排放)。K总=K时×K日
D. 污水处理比流量、沿线流量及节点流量的含义
答:比流量:在管网的计算中,如果按照实际用水情况来计算管网,非但很少可专能,并且因用户用属水量经常变化也没有必要,因此,在计算时往往加以简化,即假定用水量均匀分布在全部干管上,由此得出的干管单位长度的流量,称为比流量;
沿线流量:供给该管段两侧用户所需的流量;
节点流量:从沿线流量折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是在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
武汉格林环保公司还不错,你可以了解一下。
E. 污水处理厂水量设计流量问题
规范复: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制流量,应按分期建设的情况分别计算。当污水为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校核管渠配水能力。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生物反应池类型和曝气时间确定。曝气时间较长时,设计流量可酌情减少。
粗细格栅、泵房、沉沙池、初沉池、二沉池、接触消毒池,停留时间都较短,在
6h以下,所以要用最高日最高时流量Qh。
生物池停留时间长,所以要用最高日流量Qd。
浓缩池要看你浓缩的是初沉池与二沉池之和还是只浓缩二沉池的污泥
污泥回流泵房用回流污泥流量算。
F. 总变化系数的生活污水量变化系数
总变化系数Κz=Κ1*Κ2
一般城市缺乏k1及k2而有实测的kz数据。 平均日流量(l/s)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kz 2.3 2.0 1.8 1.7 1.6 1.5 1.4 1.3 当污水平均日流量为中间数值时,可用内插法求的。
G. 污水处理中已知Q=20000m3/d 在Qmax=Kz*Q中 kz 该取多少
1.0~1.5,拜托,那个值就是自己选取一个的好么……自己做的设计自己设计最大负荷还能不会选,非要要考虑的话,就是当地的人口密度*人均消费水量+雨季水量最高的时候来水量的大概呗。
H. 污水处理流量变化系数KZ
1.1~1.2
I. 污泥回流比定义请问污水处理中的回流比的定义是什么
指 曝气池中回流污泥的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符号为R。
计算公式版:①回流污泥权量Qr=污泥回流比R*污水流量Q
②R·Q·Xr = (R·Q + Q)·X
式中:Xr——回流污泥的悬浮固体浓度,mg/L。
R——污泥回流比。
X——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Q——污水流量
J. 污水处理流量折算
你说的系数可能就是
总变化系数Kz: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总变化系数。
一般是根据流量按经验查出来
有一个经验公式,该式是我国在多年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的计算公式。它反映了我国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流量之间的关系:
Q平均<5时 kz=2.3
Q平均5<Q平均<1000时 kz=2.7/(Q平均的0.11次方)
Q平均>1000时 kz=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