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氟硅酸钠废水

氟硅酸钠废水

发布时间:2022-05-23 07:04:34

1. 硅酸钠的基本性质

中国国家标准:GB/T 4209-2008 分析试剂、防火剂、黏合剂。
水玻璃的用途
A、涂刷材料表面,提高其抗风化能力 以密度为1.35g/cm³的水玻璃浸渍或涂刷黏土砖、水泥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石材等多孔材料,可提高材料的密实度、强度、抗渗性、抗冻性及耐水性等。
B、加固土 将水玻璃和氯化钙溶液交替压注到土中,生成的硅酸凝胶在潮湿环境下,因吸收土中水分处于膨胀状态,使土固结。
C、配制速凝防水剂。
D、修补砖墙裂缝 将水玻璃、粒化高炉矿渣粉、砂及氟硅酸钠按适当比例拌合后,直接压入砖墙裂缝,可起到粘结和补强作用。
E、硅酸钠水溶液可做防火门的外表面。
F、可用来制作耐酸胶泥,用于炉窖类的内衬。物化性质
G、制备硅胶 Na2O·nSiO2
分子量:122.054
CAS NO.:1344-09-8
石英砂和碱的配合比例即SiO2和Na2O的摩尔比决定着硅酸钠的模数n,模数即显示硅酸钠的组成,模数是硅酸钠的重要参数,一般在1.5~3.5之间。模数越大,固体硅酸钠越难溶于水,n为1时常温水即能溶解,n加大时需热水才能溶解, n大于3时需4个大气压以上的蒸汽才能溶解。硅酸钠模数越大,氧化硅含量越多,硅酸钠粘度增大,易于分解硬化,粘结力增大,因此不同模数的硅酸钠有着不同的用处。广泛应用于普通铸造、精密铸造、造纸、陶瓷、粘土、选矿、高岭土、洗涤等众多领域。 硅酸钠水溶液的技术指标
标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二氧化硅(%)氧化钠 (%)水不溶物(%)铁(%)波美度模数可溶固体(%)铁(%)≥24.6≥7.0≤0.20≤0.020.35~0.373.5~3.7≥990.12≥26.0≥8.2≤0.38≤0.090. 39~0.413.1~3.4≥990.12≥29.2≥12.8≤0.36≤0.080 .50~0.522.6~2.9≥990.12≥25.7≥10.2≤0.38≤0.090.44~0.462.2~2.5≥990.10用途
水玻璃 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五水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硅酸钠、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经济发达国家,以硅酸钠为原料的深加工系列产品已发展到50余种,有些已应用于高、精、尖科技领域;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用作石油催化裂化的硅铝催化剂、肥皂的填料、瓦楞纸的胶粘剂、实验室坩埚等耐高温材料、金属防腐剂、水软化剂、洗涤剂助剂、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纺织品的漂、染和浆料、矿山选矿、防水、堵漏、木材防火、食品防腐以及制胶粘剂等。
分述如下:
提高抗风化能力
水玻璃溶液涂刷或浸渍材料后,能渗入缝隙和孔隙中,固化的硅凝胶能堵塞毛细孔通道,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抗风化能力。但水玻璃不得用来涂刷或浸渍石膏制品。因为水玻璃与石膏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在制品孔隙内结晶膨胀,导致石膏制品开裂破坏。
加固土壤
将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两种溶液迅速反应生成硅胶和硅酸钙凝胶,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使土壤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常用于粉土、砂土和填土的地基加固,称为双液注浆。
配制速凝防水剂
水玻璃可与多种矾配制成速凝防水剂,用于堵漏、填缝等局部抢修。这种多矾防水剂的凝结速度很快,一般为几分钟,其中四矾防水剂不超过1min,故工地上使用时必须做到即配即用。
多矾防水剂常用胆矾(硫酸铜)、红矾(重铬酸钾,K2Cr2O7)、明矾(也称白矾,硫酸铝钾)、紫矾等四种矾。
配制耐酸胶凝
耐酸胶凝是用水玻璃和耐酸粉料(常用石英粉)配制而成。与耐酸砂浆和混凝土一样,主要用于有耐酸要求的工程。如硫酸池等。
配制耐热砂浆
水玻璃胶凝主要用于耐火材料的砌筑和修补。水玻璃耐热砂浆和混凝土主要用于高炉基础和其他有耐热要求的结构部位。
防腐工程应用
改性水玻璃耐酸泥是耐酸腐蚀重要材料,主要特性是耐酸、耐温、密实抗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拌和成耐酸胶泥、耐酸沙浆和耐酸混凝土,适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煤炭、纺织等部门各种结构的防腐蚀工程,是纺酸建筑结构贮酸池、耐酸地坪、以及耐酸表面砌筑的理想材料。
黏结剂
五十年代水玻璃吹二氧化碳工艺广泛应用,该工艺水玻璃加入量高、溃散性差,旧砂不能回用,浪费硅砂资源,大量外排固体废弃物,破坏生态环境,生产铸件质量粗糙,使其面临被淘汰。
酯硬化新型水玻璃自硬砂1999年问世,水玻璃加入量1.8~3.0%,强度高、溃散性好、旧砂可再生回用,回用率80~90%,可使用时间可调,可用于机械化造型生产线,也可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可生产几公斤至几百吨的各种铸件,现已在铁路车辆、冶金机械、重型机械、矿山机械、通用机械厂几十家企业推广应用。
新型水玻璃被称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型铸造黏结剂。
主要特点粘结力高
水玻璃硬化后的主要成分为硅凝胶和固体,比表面积大,因而具有较高的粘结力。但水玻璃自身质量、配合料性能及施工养护对强度有显著影响。
耐酸性好
可以抵抗除氢氟酸(HF)、热磷酸和高级脂肪酸以外的几乎所有无机和有机酸。
耐热性好
硬化后形成的二氧化硅网状骨架,在高温下强度下降很小,当采用耐热耐火骨料配制水玻璃砂浆和混凝土时,耐热度可达1000℃。因此水玻璃混凝土的耐热度,也可以理解为主要取决于骨料的耐热度。
耐碱性和耐水性差
因和混合后易均溶于碱,故水玻璃不能在碱性环境中使用。同样由于NaF、Na2CO3均溶于水而不耐水,但可采用中等浓度的酸对已硬化水玻璃进行酸洗处理,提高耐水性。
相关知识水玻璃基本知识
常用的水玻璃分为钠水玻璃和钾水玻璃两类,俗称泡花碱。钠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液,分子式为Na2O·nSiO2。钾水玻璃为硅酸钾水溶液,分子式为K2O·nSiO2。土木工程中主要使用钠水玻璃。当工程技术要求较高时也可采用钾水玻璃。优质纯净的水玻璃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溶于水。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或青灰色。
钠水玻璃分子式中的m称为水玻璃的模数,代表Na2O和SiO2的摩尔比,是非常重要的参数。n值越大,水玻璃的粘度越高,但水中的溶解能力下降。当n大于3.0时,只能溶于热水中,给使用带来麻烦。n值越小,水玻璃的粘度越低,越易溶于水。土木工程中常用模数n为2.6~2.8,既易溶于水又有较高的强度。
我国生产的水玻璃模数一般在2.4~3.3之间。水玻璃在水溶液中的含量(或称浓度)常用密度或者波美度表示。土木工程中常用水玻璃的密度一般为1.36~1.50g/cm³,相当于波美度38.4~48.3 。密度越大,水玻璃含量越高,粘度越大。
水玻璃通常采用石英粉(SiO2)加上纯碱(Na2CO3),在1300~1400℃的高温下煅烧生成液体硅酸钠 ,从炉出料口流出、制块或水淬成颗粒。再在高温或高温高压水中溶解,制得溶液状水玻璃产品。
水玻璃的凝结固化
水玻璃在空气中的凝结固化与石灰的凝结固化非常相似,主要通过碳化和脱水结晶固结两个过程来实现。
随着碳化反应的进行,硅胶含量增加,接着自由水分蒸发和硅胶脱水成固体而凝结硬化,其特点是:
1.速度慢。由于空气中CO2浓度低,故碳化反应及整个凝结固化过程十分缓慢。
2.体积收缩。
3.强度低。
为加速水玻璃的凝结固化速度和提高强度,水玻璃使用时一般要求加入固化剂氟硅酸钠,分子式为Na2SiF6。
氟硅酸钠的掺量一般为12%~15%。掺量少,凝结固化慢,且强度低;掺量太多,则凝结硬化过快,不便施工操作,而且硬化后的早期强度虽高,但后期强度明显降低。因此,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固化剂掺量,并根据气温、湿度、水玻璃的模数、密度在上述范围内适当调整。即:气温高、模数大、密度小时选下限,反之亦然。
速溶粉状
速溶粉状硅酸钠又称速溶泡花碱、水合硅酸钠。该产品外观洁白,呈粉末状,均匀性好。运输、储存和使用非常方便,特别适用于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石化及建材工业中。被用来做为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粘结剂、工业清洗剂、防腐剂,在制皂和耐酸水泥、精细陶瓷工业以及精密铸造业的快干剂和增强剂等。速溶粉状硅酸钠产品还具有液体泡花碱所具有的一切性能和应用。速溶粉状硅酸钠分子式Na2O·mSiO2·nH2O,式量一般在280~350之间。与通过机械粉碎的无水粉末状硅酸钠相比,前者有许多宝贵性质,如水溶速度、纯净程度等。 速溶粉状硅酸钠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系对干法(芒硝法、纯碱法)泡花碱经过化料、过滤、调模、喷雾干燥等加工过程制得的。
危险性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腐蚀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结膜和角膜溃疡。皮肤接触液体可引起皮炎或灼伤。摄入本品液体腐蚀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虚弱及肾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处理措施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硅。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迅速切断气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所属行业
水玻璃产品属于无机盐制造业

2. 我已经知道水中硅离子的浓度了,比如是1.04×104mg/L。请问如何计算硅酸钠在水中的百分含量。

Na2SiO3的分子量为122,硅的原子量为28
不知道硅离子的浓度为什么是这样表示1.04×104mg/L,假设是回1.04和104的乘积即108.16mg/L
那么答换算成硅酸钠的浓度是108.16×122/28=471.27mg/L=0.47127g/1000ml
由于浓度较小,溶液的密度按1g/ml计,那么硅酸钠在水中的百分含量为
0.47127g/1000g=0.047127%

3. 为什么找不到工业上用中和法生产氟硅酸钠的资料。急

氟化钠的生产方法有熔浸法、氢氟酸中和法、氟化铵纯碱法、氟硅酸钠纯碱法。各生产企业根据自已的资源配置,因地制宜采用了不同的生产工艺,目前国内生产企业主要是采用了氟硅酸钠纯碱法工艺。氟硅酸钠纯碱法工艺用纯碱和氟硅酸钠反应制得无色晶体状氟化钠。其反应式如下:2Na2CO3+Na2SiF6→6NaF↓+2CO2↑+SiO2。该工艺生产的产品外观好,质量也好。原料多采用磷肥厂的副产品氟硅酸钠,价格较低并容易购得。生产过程化学反应温和,设备的腐蚀问题较前几种方法要小得多。工艺条件控制得好时,二氧化硅质量接近白炭黑,可作为低档次的白炭黑出售,或加工更高层次白炭黑。“三废”排放方面,除少量废气需综合利用、无废水和固废排出,属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工艺。

4. 氟硅酸铵的三废处理和生产流程

—、烟尘废气
1970~1975年,户县磷肥厂王炳义等进行磷肥生产尾气的综合利用研究。他们将该厂生产中排放的氟化氢尾气用水吸收后加入二氧化硅,生成氟硅酸后再用苛性钠中和,生产出氟硅酸钠,并正式进行生产,使原来放空的氟化氢尾气得到回收,回收率达95%以上。1976年向全省磷肥厂推广了这一新技术。
1974~1982年,化工部化肥工业研究所李峻宇等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上海炼油厂协作,研制成功用于石油炼制过程中烟气除尘的旋流式三级分离器,可用以净化裂化中产生的高温烟道气,并可通过膨胀透平回收利用,以减轻对大气污染。1979~1982年在上海炼油厂年产60万吨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加回收工程运行生产,分离效率为85%~95%,若进口浓度不高于1.5克/立方标米时,出口浓度可降至0.2/立方标米以下。3年共回收催化剂1000吨,节约动力3512万千瓦小时,共收益491万元。该研究1982年获中国石油总公司科研成果一等奖。
西安交通大学锅炉教研室赵国凌等于1976年开始研究抛煤机锅炉二次风消烟除尘技术。1978年经本技术改造后的锅炉热态运行良好,排烟色度达到林格曼一级,基本上消除了黑烟,使排灰量减少了一半,锅炉热效率提高了3%以上。1979年在贾汪发电厂35吨/时抛煤机锅炉上采用,每度电可降低煤耗10克多,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000吨。这一成果分别于1978年和1986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8年西安化工厂的技术人员在漂白粉生产中,将长期沿用的贝克曼塔式法生产工艺革新为漂粉机法生产。成功地回收了生产中排出的含氯尾气,并将回收的氯气制成新产品——次氯酸钠,4年中生产出次氯酸钠17932吨,产值达207.99万元,纯利润64.6万元,化害为利,为“三废”综合利用闯出新路。1982年后这项新技术在全国漂白粉生产厂家得到了推广。
二、废水
庆华电器厂环保所尚建河、王有贵等于1976年开始进行D·S共晶和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废水治理和综合利用的研究,采用硫酸沉铅、碳酸盐转化及硝酸溶解的方法对高浓度含铅废水进行治理并使之转化为硝酸铅;用活性炭吸附或N503萃取废水中的硝基酚,然后以碱液蒸气再生和酸化吸出的方法回收废水中的硝基酚,所得硝酸铅和硝基酚又回用于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983年通过部级鉴定,1985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1963年西安浐河东岸梁家街、闫家滩、官厅、南牛寺村等地的群众,用浅井水浇地以后,发现蔬菜、玉米等农作物生长不良,叶片发黄,出现黄褐斑,严重时干枯死亡。10多年来受灾面积不断扩大,从几十亩增加到7000多亩,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为查明原因,西安市郊区环保监测站商寿岩、西安市农科所郑泽群等于1978年3月开始系统的调查、分析、检验及盆栽试验。终于查明,农作物受害是由于地下水被浐 河化工厂生产中排放的工业废料——含硼泥浆污染所致。在研究中他们探讨了硼对地下水的污染途径,污染对土壤的影响,硼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在探讨了硼对农作物产生有益和有害作用的临界值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国家灌溉中硼含量标准的建议,该建议于1985年被国家环保局采纳,列入中国《农田灌溉水标准》(GB5084-85)中。他们在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引浐产河上游的清洁水和采深井承压水冲洗硼污染区的土地,以降低硼浓度的治理方法,浐产河化工厂也改进了生产工艺,将含硼量高达100ppm的含硼泥浆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回收再用含硼废水,所剩干泥达标排放。这些措施的实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硼污染问题,减少直接损失670万元。硼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1979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79年省航天系统张鸿钊等进行了臭氧氧化处理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废水的试验研究,1980年底在165试验站建成国内第一座臭氧—紫外线—活性炭法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站。臭氧氧化法对偏二甲肼的平均去除率为94.7%,出水浓度降至0.75毫克/升以下。PH和COD均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之内。该工艺于1982年通过部级鉴定,同年获航天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李积勋和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院廖家倬等8人,1979年开始研究电镀气雾喷淋清洗新工艺,1981年用于172厂镀铬件的清洗,可回收电镀及抽风过程中带出的镀液99%以上,使铬酐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实现了镀件清洗液的闭路循环。该工艺以气雾清洗镀件表面,突破了大量用水清洗的传统方式,使镀件单位面积的耗水量由每平方米25升降到0.051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81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0~1982年,陕西钢铁研究所唐希文与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程志久等5人研究成功湿式空气氧化法和扩散渗析——石灰石法废水处理工艺。通过处理可回收特殊钢酸洗废液中的铁、铬、镍、钴等重金属,使酸析率达75%~90%,再生酸补充新酸配制后可重新用于特殊钢的酸洗,最后排出的废液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每处理一立方米废液可回收的重金属价值达100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均好,此项工艺系国内首创,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机械工业部第七设计研究院环保室涂锦葆等1982~1984年在北京量刃具厂研究成功电镀废水综合治理方法。使废水回用率超过65%,废镀液净化回收率达75%以上,节约了生产用水及镀液,使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1984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三、废 渣
陕西省工业废渣以煤粉、炉渣和煤矸石为主。综合利用率近年均有增长。1969年户县热电厂建成煤渣制品厂,年产灰渣砖1923万块。1974年4月,省建筑科学研究所与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合作,研制成功粉煤灰硅酸盐墙板,并在宝鸡市建成粉煤灰墙板生产线。1980年渭河电厂将粉煤灰用作耀县水泥厂的水泥拌合料。1982年西安建筑设计院的粉煤灰在建筑地基中的应用研究获得成功。采用粉煤灰掺白灰作桩基不仅降低了生产费用,而且可以处理杂填土、垃圾土、湿陷性黄土、新堆积土和软土地基,其基础沉降变形小、抗震性能好,质量安全可靠。1985年西北农业大学利用户县热电厂的粉煤灰在陕西、河南2500亩土地上进行改良、施用后,土壤疏松透气,增加了净化活性,明显地改善了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有利于农业增产。铜川三里洞煤矿用煤矸石烧砖也取得了废物利用,改善环境的效果。
1975年昆仑机械厂金克文等研究电解排放物的综合利用。对电解沉淀物的相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根据这一结论研究确定了制氯化铁技术方案,1979年制出第一批合格的氯化铁。1981年防腐自动板框滤机安装调试成功,使厂内电解液处理形成全封闭系统,将电解产物的过滤、洗涤和综合利用组成了一条完整的年处理干渣33吨的工艺生产流程。一年节约电解液原料价值和增产氯化铁产品利润约2万元,解决了废液、废渣对环境的污染。1984年获兵器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8年咸阳彩色显象管总厂环保公司完成了总装含氟及重金属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研究,找到了利用总装含氟重金属废渣湿式掺土烧砖的处理方法。该法可确保渣土混合均匀,提高砖的质量;同时还避免了粉尘污染,为大批量的工业废渣找到了出路。

5. 玻璃纤维加工厂中每天会产生60吨的含氟废水,而氟离子过量会对人体有害,氟废水是从哪里来

制作玻璃纤维的原料是氟硅酸钠。是生产原料中的氟离子进入了加工用水中的。

6. 废气净化技术有哪些

√楼主您好,根据您提出的问题,下面为您做详细解答:

空气废气净化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法实现,比如,废气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过滤、重力分离、电沉积、冷凝、燃烧、膜分离、生物降解、吸收、吸附和催化转化等方法从废气中加以去除,z于是降污染物作为资源回收下来,还是将它销毁,这取决于用户的具体情况和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

1、吸收净化法

吸收是净化气态污染物z常用的方法。吸收法被定义为: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进行废气处理,使废气中气态污染物溶解到吸收液中或与吸收液中某种活性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进入液相,这样使气态污染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或者说,利用吸收剂将混合气体中一种或数种组分(吸收剂)有选择地吸收分离的过程称作吸收。

吸收常被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其区别见下表:

2、吸附净化法

吸附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处理流体混合物,使其中所含的一种或数种组分吸附于固体表面上,以达到分离的目的。吸附过程和吸收的区别在于:吸收后,吸收组分均匀的分布在吸收相中,吸附后,吸附组分聚积或浓缩敷在吸附剂上,只y一个非均相过程。

目前,吸附操作在有机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部门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方法在环境工程中的使用也很普遍,主要原因是吸附剂的选择性高,它能分开其他过程难以分开的混合物,有效地清除(回收)浓度很低的有害物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净化效率高,且能实现自动控制。

吸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吸附质从流体中扩散到吸附剂表面和微孔内表面上,释放热量,而被吸附在吸附剂的表面上。脱附过程是一个与吸附过程相反的过程。

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吸附后,吸附质分子的内能因分子运动形式,如扩散、振动、旋转发生改变而降低,从而释放出能量,称之为吸附热。汽化热(或冷凝热)和结合热是吸附热的两个组成部分。吸附热大于物质气化热约1.5倍,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存在。总体说来,吸附热收到吸附量、吸附温度、吸附时流体空塔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将吸附热引出去的话,其中被脱附分子所吸收的一部分热量会对吸附过程造成负面影响。

3、冷凝净化法

冷凝净化法即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饱和蒸汽压这一性质,采用降温、加压方法使处于蒸汽状态的气体冷凝而与废气分离,以达到净化或回收的目的。

冷凝净化对有害气体的去除程度,与冷却温度和有害成分的饱和蒸汽压有关,冷却温度越低,有害成分约接近饱和,其去除程度越高。它特别适用于处理废气浓度在10000*10-6以上的有机溶剂蒸汽,不适宜处理低浓度的废气。在恒定温度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压力的办法可实现冷凝过程,也可通过恒定压力的下降低温度来进行冷凝。废气通过冷凝可被净化,但室温下的冷却水无法达到高的净化要求,要想净化完q,需要降温、加压,这就使处理难度加大、费用增加。因此,通常将吸附、燃烧等手段与冷凝发联合使用作为净高浓度有机气体的前期处理,以达到实现降低有机负荷、回收有价值的产品的目的。另外,冷凝净化一般只适用于空气中含蒸汽浓度较高时,因此进入冷凝装置的蒸汽浓度可在爆炸极限以上,而且冷凝装置出来时的浓度可在爆炸下限以下,在冷凝中恰好是在爆炸上限与下限之间,这是不利于a全的一个缺点。

4、催化净化法

催化净化法是使气态污染物通过催化剂床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历催化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是易于处理和回收的物质的净化方法。催化净化法有催化氧化法和催化还原法两种。催化氧化法:是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如废气中的SO2在催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废气均可通过燃烧的氧化过程分解为H2O与CO2向外排放。催化还原法,是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还原性气体发生反应的净化过程。如废气中的NOx在催化剂(铜铬)作用下与NH3反应生成无害气体N2。催化净化特点是避免了其他方法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又使操作过程得到简化,对于不同浓度的污染物都具有很高的转化率。其主要应用在于将碳氢化合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氮氧化合物转化为氮,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而加以回收利用,有机废气和臭气的催化燃烧,以及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等。其缺点是催化剂价格较高,废气预热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废气中污染物含量通常较低,用催化净化法处理时,往往有下述特点:1)由于废气污染物含量低,过程热效应小,反应器结构简单,多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2)要处理的废气量往往很大,要求催化剂能承受流体冲刷和压力降的影响。3)由于净化要求高,而废气的成分复杂,有的反应条件变化大,故要求催化剂有高的选择性和热稳定性。

5、生物法

在Genf-Villette(地名,1964年建起s个生物净化装置)d一次用生物净化装置净化废气。生物法处理废气技术在20世纪80~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荷兰和德国成为s批大规模应用生物技术处理废气的g家。随后,生物技术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使用的生物净化气体装置在欧洲已c过7500座,其中一半装置都用来处理污水以及堆肥臭气,关于可生化气体的净化原理和工程应用经验的一套重要体系也已经形成。生物净化技术弥补了传统物化处理技术的不足,传统方法需要专门的安q运行程序管理(如化学吸收),并且耗能高,经济投入高,相较之下,生物净化法属于清洁型的治理方法,成为废气治理特别是可生化废气治理的前沿和热点。

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环保高新技术。具体说来是一项低浓度工业废气净化前沿热点技术,它建立在已成熟的采用微生物处理废水方法上。国内已有的研究表明,低浓度工业废气已无法通过常规技术进行经济、有效地净化处理,但使用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处理低浓度工业废气却行之有效的,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6、膜分离净化

膜净化法是混合气体在压力梯度作用下,透过特定薄膜时,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透过速度,从而使气体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达到分离的效果。压力差、浓度差以及电位差推动着膜分离过程的进行,膜分离技术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渗透性能的差异利用膜来分离、提纯和浓缩混合物的新型分离技术。能以特定形式限制和传递流体物质的分隔两相或两部分少有两个界面,这两个界面是两侧流体接触以及传递的桥梁。对流体来说,分离膜可以半透明也可以完q透过,但绝不能w全不透过。

膜分离的主要特点是实现混合物以及物质分子尺寸的分离,它将选择透过性的膜作为分离的手段。相变化不会发生在膜分离过程中(渗透蒸发膜除外),因此操作可在常温下进行,这就避免了浓缩和富集物质的性质因高温而改变的不利,在食品、医药等行业膜分离因此优点而被广泛使用。能耗少、成本低、效率高、无污染并可回收有用物质是膜分离的共有优点,对于同分异构体组分、性质相似组分,热敏性组分、生物物质组分等混合物的分离,膜分离方法十分适用,有时可以代替蒸馏、萃取、蒸发、吸附等化工单元操作。实践表明,若常规分离不能通过经济的方法实现,膜分离会成为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将常规分离与膜分离相结合的技术更加经济有效。综合上述优点,膜科学和膜技术在近二三十年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和人民日常生活中不ke缺少的分离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医药、电子、电力、冶金、轻纺、海水淡化等ling域。

7、燃烧净化法

用燃烧方法来销毁有毒气体、蒸汽或烟尘、使之变成无毒、无害物质,叫做燃烧净化。燃烧净化仅能销毁哪些可燃的或在高温下能分解的有毒气体与烟尘,其化学作用主要是燃烧氧化,个别情况下是热分解。燃烧净化,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有机溶剂蒸汽及碳氢化合物的净化处理,这些有毒物质在燃烧氧化过程中浓度较高、发热量较大的可燃性有害气体(主要是含碳氢的气态物质),燃烧温度一般在600~800。C。燃烧法简便易行,可回收热能,但不能回收有害气体,易造成二次污染。

希望此次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7. 硅酸钠废水怎么处理

酸化可以沉淀。

8. 污水中的硅酸钠如何去除

你们厂是生产什么产品的?可加入少量沉淀剂,如聚合氯化铝等,将悬浮物沉淀后再过滤。该废水可给陶瓷厂做减水剂用。

9. 液体硅酸钠的用途:

----金属修复。硅酸钠和镁硅酸盐共同作用,使用于消声器等金属表面形成厚厚浆层,从而达到修复金属表层和保护的作用;
----汽车维修。将液体硅酸钠注入汽车头部件,如引擎等中心,经过高温形成坚固的密封胶,修复部件;
----水产养殖。可以用来作为水产养殖孵化基质藻类生长;
----食品保鲜。用液体硅酸钠保鲜的鸡蛋可保存9个月;
----木材处理。经过硅酸钠处理的木材,更能防虫,阻燃效果更强;
----混凝土。 硅酸钠和水泥,沙石搅拌,经过化学反应会使混凝土更快干,强度加强,更耐水,耐酸,耐磨;
----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地铁注浆、防水、堵漏、矿山选矿等;
----污水处理。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处理。水玻璃将结合分子和较重的污染物质沉淀,与水分子分离,洁净污水;
----作为洗涤助剂和纺织染料助剂。

10. 氟硅酸钠在废水处理中起什么作用

氟硅酸钠主要用于制药和饮用水的氟化处理,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25mg/kg。有刺激性。

阅读全文

与氟硅酸钠废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生活污水处理厂检测频次规定 浏览:816
抽水器饮水机怎么用 浏览:899
港口有没有生产废水 浏览:210
万和净水器滤芯如何激活 浏览:81
corel过滤器文件 浏览:437
三合一过滤器怎么改 浏览:592
医用污水处理加什么药 浏览:669
德龙咖啡机除垢灯未灭 浏览:417
乳白色污水污垢怎么去除 浏览:594
东方丽阳净水器怎么样 浏览:323
阳离子交换树脂贮存注意事项 浏览:166
污水处理的污泥能干嘛 浏览:154
净化器怎么换净水器滤芯 浏览:243
磷化处理的废水 浏览:524
电机灌封环氧树脂标准 浏览:922
空气净化器有什么做用 浏览:513
洛阳树脂彩钢瓦 浏览:965
酚醛树脂氧化镁填料 浏览:478
树脂制成超美艺术品 浏览:387
超滤器外型尺寸 浏览: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