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低温对污水厂生化段运行的影响怎么解决
2021年来势汹汹的寒潮不断的侵袭着各地,污水厂进入到低温运行的阶段,特别是四季气温变化大的区域,这种低温带来的影响更是严重,污水厂开始进入到一年中运行压力最大的季节中,各项运行指标都会随着气温降低出现与夏季完全不同的运行状态,这一期和大家一起探讨下污泥脱水的冬季运行。
作为污水厂的运营人员来说,大部分都有这种感觉,到了冬季以后,污水厂的污泥脱水能力和效率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样的药剂,同样的设备在夏季运行,脱泥效果好,污泥泥饼含水率低,处理量大,工作时间也相应较短。但是到了冬季期间,脱泥效果下降,污泥泥饼的含水率上升,处理量变小,为了保证充足的污泥得到系统外运,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运行,才能保证冬季的剩余污泥的稳定排放。
冬季污泥脱水的能力下降会造成污泥浓度上升,而冬季水温下降,活性污泥的构成中产生泡沫和丝状菌的微生物进入到适宜生长期,污泥的沉降性能变差,变差的沉降性能和能力下降的污泥脱水,会形成恶性的剩余污泥脱水不畅的循环,使冬季期间的剩余污泥从系统中脱水去除的能力大大下降。而富裕的剩余污泥,会造成污泥老化和污泥泡沫的冬季频发,因此在冬季期间污泥脱水成为污水厂工艺稳定运行的重要管控环节。
冬季微生物的变化是由于水温的下降导致的情况,但是污泥脱水的工作效率下降,除去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变化的因素之外,还有没有自身的一些影响因素存在呢?这些因素在日常管理能不能进行一些调整来避免或者消除影响呢?
在污水厂中,污泥脱水需要通过添加絮凝剂后,混合搅拌后进入到脱水机械内进行脱水。脱水机械是机械设备,对温度的变化并不会产生相应的变化,那么就需要对絮凝剂的冬夏反应进行分析了。
絮凝剂是一种高分子的长链聚合物,是聚丙烯酰胺这类有机化合物,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大,分子链长,在溶解过程中,是通过水分子和有机分子之间的布朗运动来生成溶液,而分子间的布朗运动受到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来讲,随着水温的降低,颗粒的布朗运动强度也减弱,絮凝剂的水解速度缓慢,形成熟化的絮凝剂溶液所需时间增长;另外在低温下絮凝剂与污泥形成的絮凝物细而松散,澄清效果变差,有数据记载:温度在4~20℃时,絮凝物形成速度较快。水温在20℃以上时,对混凝效果则没有很大影响了。
通常情况下水温升高絮凝效果则会提高,但是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则可以通过增加絮凝剂用量来改善絮凝效果,同时可以考虑对絮凝剂的溶药罐放置加温装置来提升溶药罐内液体的温度,来改善絮凝剂的溶解速度和溶液温度,从而更好的发挥絮凝剂的作用。
因此从絮凝剂的溶解和熟化这个角度来说,冬季的污泥脱水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除去絮凝剂的问题以外,冬季的活性污泥的细胞外物质EPS对污泥脱水的影响也有相应的影响。在一些研究表明冬季的低温会使活性污泥产生更多的EPS来维持活动的机能。而增多的EPS会使活性污泥的黏度增加,污泥黏度增加会带来相应的脱水问题,黏度增加的污泥会使带式压滤机的滤带的冲洗难度增加,导致滤带跑泥等现象出现;板框压滤机的污泥对滤布的黏附力增加,初期粘膜层快速形成,阻碍更多的水分从滤布中过滤出去;螺旋压榨机在污泥黏度增加后,浓缩段的动静环之间的缝隙黏糊在一起,导致污泥中水分排出不畅,泥饼含水率升高;离心机的离心作用也会受到黏度增加影响而变差,液环会变薄,导致泥饼含水率增加。学术表明,污泥的脱水性能、污泥含水率都与污泥黏度增加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在冬季从活性污泥本身的季节性温度保护产生的EPS变化,也会对污泥脱水造成很大的影响。
同样在一些研究中也表明,温度对污泥脱水率和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的影响也比较大,从温度变化和污泥脱水率和泥饼含水率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到,污泥脱水率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变大,而泥饼的含水率会随着温度上升而变低。这也就说明在同样的生产工况条件下,温度对污泥脱水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资料分析表明,污水厂的污泥脱水在冬季运行期间,受到低温的影响后,从活性污泥本身的微生物种群变化,微生物外的EPS变化,絮凝剂的溶解性能,污泥脱水率和泥饼含水率的变化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几乎都是朝着不利于污泥生产的方向进行的。在污水厂中,保持冬季污泥的稳定生产是确保生化系统内活性污泥的良好活性的前提,运行中,要充分考虑到低温对污泥脱水的各方面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加温措施,以及车间的保温等,改善污泥脱水的低温环境,从而保证生产的稳定有序的开展。
『贰』 化工企业污水处理水温高对A/O系统有什么影响
A/O系统是活性污泥来处理的,微生物都有其最佳的生存温度,超过其限值就有冲击了
『叁』 污水处理水温对水处理系统运行有什么关系与影响
水温,水温对曝气复池工作有制着很大的关系。一个污水厂的水温是随季节逐渐缓慢变化的,一天内几乎无甚变化。如果发现一天内变化很大,则要进行检查,查否有工业冷却进入。全年在8~30℃范围内,曝气池在水温8℃以下运行时,处理效率有所下降,BOD5去除率常低于80%。
『肆』 为什么水温过高过低对污水处理有影响
不是绝对的。
生化性的影响大,影响生物生长发育;
化学性的影响由溶解性产生,
物理的电化学的影响更小,由温度所携带能量决定。
『伍』 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对其行控制
影响污水生物处理的因素有哪些
1、负荷:生物处理反应器的负荷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回围内;
2、温度:好氧答微生物在15~30℃之间活动旺盛;厌氧微生物的最佳温度是35℃左右和55℃左右;
3、pH值:好氧微生物生长活动的最佳pH值在6.5~8.5之间,而厌氧微生物的活动要求的最佳pH值在6.8~7.2之间;
4、氧含量:空气曝气池出口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2mg/L(纯氧曝气法要保持在4mg/L)左右,A/0工艺的A段溶解氧浓度要保持在0.5mg/L以下,而厌氧微生物必须在含氧量极低、甚至绝对无氧的环境下才能生存;
5、营养平衡:废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不平衡,就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处理效果;
6、有毒物质: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超过限度,就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处理效果。
『陆』 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因素有1、水温但水温太低时微生物活性差,当水温太高时微生物失去活性。。2营养比例,比例失调微生物生长不良 3、PH值偏低时容易丝状菌膨胀。4运行管理,运营人员要根据水量水质来调节运行参数5,溶解氧高时微生物容易自身氧化,溶解氧低分解不完全,易厌氧
『柒』 影响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① 溶解氧(DO) :约 1~2mg/l。
② 水温:是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化反应的速率 加快,增殖速率也加快;细胞的组成物如蛋白质、核酸等对温度很敏感,温度突 升或降 并 超 过 一 定 限 度时 , 会 有 不 可 逆 的 破 坏 ; 最 适 宜 温 度 15~30° C; >40° C 或< 10° C 后,会有不利影响。
③ 营养物质:细胞组成中,C、H、O、N 约占 90~97%;其余 3~10%为无机元 素,主要的是 P;生活污水一般不需再投加营养物质;而某些工业废水则需要, 一般对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应按 BOD : N : P = 100 : 5 : 1 投加 N 和 P;其它 无机营养元素:K、Mg、Ca、S、Na 等;微量元素: Fe、Cu、Mn、Mo、Si、 硼等。
④ pH 值:一般好氧微生物的最适宜 pH 在 6.5~8.5 之间;pH < 4.5 时,真菌将 占优势,引起污泥膨胀;另一方面,微生物的活动也会影响混合液的 pH 值。
⑤ 有毒物质(抑制物质) :重金属;氰化物;H2S;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酚、 醇、醛等。
⑥ 有机负荷率:污水中的有机物本来是微生物的食物,但太多时,也会不利于 微生物。
⑦ 氧化还原电位:好氧细菌:+300 ~ 400 mV, 至少要求大于+100 mV;厌氧 细菌:要求小于+100 mV,对于严格厌氧细菌,则<-100 mV,甚至<-300 mV。
『捌』 温度对生化系统的影响
由于生化系统里面起主要作用的是生物,所以它对于温度有一个适应的范围要求,通常过高的温度和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这个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玖』 生化处理污水时,水池的水温需要调节吗如何用温度保证生化速度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
以下是参考资料:
污水生化处理、如何处理污水问题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日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池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
一、基质类包括营养物质,如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即碳源物质、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以及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另外,还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类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
二、环境类影响因素主要有:
(1)温度。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
(2)PH值。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3)溶解氧。对好氧生物反应来说,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浓度的溶解氧至关重要。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一般的,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为宜,过高则增加能耗,经济上不合算。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基质类因素和PH值决定于进水水质,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靠日常的监测和有关条例、法规的严格执行。对一般城市污水而言,这些因素大都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各参数基本能维持在适当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气候水处理设备有关,对于万吨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特别是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时,对温度的控制难以实施,在经济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过设计参数的适当选取来满足不同温度变化的处理要求,以达到处理目标。因此,工艺控制的主要目标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过调控手段来改变的环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合适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使其能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
实现对生物反应系统的过程控制关键在于控制对象或控制参数的选取,而这又与处理工艺或处理目标密切相关。
前已述及溶解氧是生物反应类型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示参数,它能直观且比较迅速地反映出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运行管理方便,仪器、仪表的安装及维护也较简单,这也是近十年我国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基本都实现了溶解氧现场和在线监测的原因。
『拾』 夏天水温过高42度以上,如何处理高温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42摄氏度的水温,你这个废水是工业废水吧,而且应该是流入系统前的温度,到了系统中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温度,不然的话你的生化系统早就崩溃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在废水进入系统前,让废水冷却下来就好了,根据水量选择安装一个冷却塔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