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模式都有哪些
主流就三种:分散式污水处理、小型村庄集中污水处理、纳管网污水处理。污水处理项目商业模式基本是EPC、BOT、EPC+O、PPP这些。
㈡ 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的不同点,适用什么环境
分散式污水治理模式,即污水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和就地回用,无需新建排水管网和内中水回用管网,减容少了投资,如人工湿地、生物滤池、土地渗滤和生态塘等。占地面积大,处理速度相对较慢。
集中治理,顾名思义,将生活污水集中起来进行处理,需要建设污水管网和净化设施,如污水处理厂等。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处理速度快。
中心城区以集中处理外排为主,郊区以分散处理排放为主,人多的城市一般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边远郊区人口稀少的地方采用分散处理的方式。
不过,在现阶段的污水处理中,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都是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合理搭配使用的。
㈢ 污水处理厂的收益模式是怎样的
经营污水厂,就要通过地区政府,获得承包商资格,再处理污水。污水厂并不直接专向居民收属钱,而是以吨处理污水的价格先问政府要钱,叫做污水“服务费”;而政府再向居民收取“排污费”。哪家企业报出的“服务费”被政府认可,哪家就开展污水处理业务。
另一种确定“服务费”的是目前更为流行的调价公式。政府会参照电力、化学物料成本、薪水和企业所得税及土地使用税、弃置污染泥的成本和其他成本来调整“服务费”,调价频率在1年到3年不等。而如电力等一系列的参考系数在近几年来都会上升,因此服务费也将升高。
㈣ 现在国内的污水处理厂主要有哪些经营模式呢
答:对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方面,除了通过TOT、委托管理等模式引入先进的专管理模式外;大部分还是由属政府通过专门的管理单位责运营管理,性质是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管理经费来源于政府财政,运行比较平稳,但通常机构庞大、人员多、成本高、水平低和设施运行效率差,没有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市政公用设施逐步走向市场化已经是一种迅速扩大的趋势,而污水处理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行业,其步伐迈得大迈得快。如何适应市场化的形式,加快污水处理厂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精简有效的管理机构,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是目前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重要课题。
㈤ 什么是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分散式污水处理是相对于污水的集中处理而言的,主要是指将污水进行原位处理,回以达到答排放或者回的标准。我们平时所说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实就是集中式处理系统,他将划定的排污范围内的污水收集后,通过官网系统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集中处理
㈥ 污水运营模式除了托管还有什么
委托托来管管理是比较省事的做法,您要自是当业主的,你最好用此方法,当然如果你自己有能力管好污水厂,凑15个污水工本子和5个工程师本子、一个高工本子,如果再有近三年1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业绩,为什么不自己申请的运营资质自己管呢?
你可以先在前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管,后期再用自己的队伍替换掉他们,再申请自己的资质。如果不熟悉这里的做法和流程,你可以找一些环保运营设施资质代办的咨询公司,他们能帮你省很多事情,当然还是要收些费用的。
㈦ 农村污水的处理有哪几种模式
目前大多数村镇采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两种,有时也会采用管网截污的模式。
1、分散处理模式
村镇居民的居住形式比较分散,相互的距离很比较远,往往还有沟渠、桥路等横穿村落中间,如果要将这些各自分散排放的污水集中起来处理的话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如果要集中处理的话就需要采取污水管道保温和提升措施,这对农村的发展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资,而是实施的难度也很大。所以分散处理模式还是比较经济适用的,所谓的分散处理模式就是将各家的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每个区域的污水进行单独处理。该模式的特点是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
2、管网截污模式
这是指接入城镇市政管网,这对于靠近城镇的村庄或者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来说是比较可行的,主要是将污水集中收集后接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统一由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该处理模式的特点主要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方便等。
3、集中处理模式
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就是通过在村内铺设污水管网,将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站后再统一进行处理,这是污水治理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村庄相对密集、规模较大、地势平缓、经济条件好的单村或联村中的污水处理,它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高、水质稳定等。
由环保产业人才网整理
㈧ 污水处理类的论文
基于快速城市化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研究
【摘要】: 集中式污水处理是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的主要形式,具有处理效果好、便于管理、以及“规模效应”等优点,对城市水环境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存在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等弊端,导致城市污水处理滞后,使城市快速扩张区污水排放成为加大城市水环境压力的重要区域;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可实现污水就近处理,处理设施建设灵活、投资少,可以作为污水集中处理模式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以城市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集中、分散污水处理模式特征及制约因素分析,对污水分散处理区域进行判定;其次,在污水分散处理技术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特征,构建了达标排放分散处理技术模式和污水再生利用分散处理技术模式;最后,针对污水分散处理存在的制约因素,制定了污水分散处理运营管理模式及对策,得出以下结论: (1)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污水处理模式应该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从整体上实现城市污水集中和分散处理的有效结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改善城市对水环境的压力。 (2)污水分散处理区域的判定是制定污水处理技术模式的依据。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应用于以下区域:在集中处理污水管网规划之外的污水排放区域,应建设永久性分散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根据有无中水回用要求,又将分散处理模式细分为分散处理后直接排放和分散处理后再生利用两类模式;在污水排放区域,集中管网规划建设范围之内而集中处理设施滞后的区域,应建设临时性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其是或否回用应依据区域环境管理的要求而定。 (3)对于达标排放的项目,通过污水处理技术及特征比较,得出在占地面积为主要制约因素的条件下,当污水排放执行二级排放标准时,可选择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两种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当污水排放执行一级排放标准时,可选择SBR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鉴于占地面积制约,建议将污水分散处理设施设计成地埋式。对于污水处理后再生利用的项目,分居住区和高校两种情形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居住区中水回用于城市杂用水时,可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当回用于景观用水时,可采用SBR工艺;MBR工艺可作为高档住宅区的污水处理及回用工艺。当高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受土地面积制约时,可选择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受面积制约时,可选择运行费用较低的生物氧化接触法或生物曝气滤池处理技术。 (4)在适宜于分散处理工艺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得出用户自助模式可适用宾馆、写字楼、商业会所及高校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营管理;建设-拥有-运营模式(Build-Owning-Operation,简称BOO)适用于中、小型居民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的运营管理;建设-经营-转让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简称BOT模式)适用于大型居民社区、经济开发区的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营管理。 (5)提出了加快制定污水分散处理技术体系、促进污水分散处理的优惠政策、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及在线监测等促进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应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 污水分散处理 中水回用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应用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污水分散处理模式适用区域判定
2.1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分析
2.1.1 污水集中处理特征分析
2.1.2 污水集中处理制约因素
2.1.3 污水集中处理存在的问题
2.2 城市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分析
2.2.1 分散处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2.2.2 污水分散处理制约因素
2.3 城市污水分散处理区域判定
第三章 污水分散处理技术模式构建
3.1 分散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3.1.1 人工处理技术分析
3.1.2 自然处理技术分析
3.2 区域污水分散处理技术模式构建
3.2.1 达标排放分散处理技术模式
3.2.2 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分散处理技术模式
第四章 污水分散处理运营管理模式与发展对策
4.1 构建污水分散处理运营管理模式
4.1.1 污水分散处理市场化运营管理
4.1.2 污水分散处理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的选择
4.2 污水分散处理发展对策
4.2.1 建立污水分散处理技术体系
4.2.2 制定分散处理优惠政策
4.2.3 加强政府监督管理职能
4.2.4 完善收费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你还可以到诚信论文发表网(cxlw027),豆丁,红袖添香论文网,维普,携手论文网,万方,知网……这些网站上面找论文,一般论文都可以在那些网站上面找到。
㈨ 如何创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运行管理模式
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监察涉及三个方面:水量、水质及运行状况。水量监察包括进水水量监察和出水水量监察;水质监察包括进水水质监察和出水水质监察;运行状况监察包括对氧化沟、二沉池、脱泥间等运行状况的监察。监察要点分别如下:
1对污水处理厂水量的监察
1.1进水水量的监察
1.1.1查管网建设情况及设计资料
通过查看污水处理厂实际管网建设长度、管网收水范围服务人口,管网收水范围工业企业分布情况等资料,初步核算出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水量。根据管网收水范围服务人口及《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城镇居民生活源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测算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收水量;根据网管收水范围分布工业企业排污情况,测算出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收水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之和即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水量。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量应不大于最大设计进水水量,如果进水量长期超过设计规模甚至最大设计进水水量,那么数据就很可能不真实。1.1.2查流量计流量
流量计通常显示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根据瞬时流量计显示流量,测算每天实际进水量;根据累计流量和时间之比测算每天处理水量。
1.1.3查在线监控数据
配进口在线监测仪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在线监控页面显示瞬时流量,测算每天实际进水量;根据在线监控页面显示每小时平均进水量,测算每天实际进水量,测算实际进水量与根据流量计测算结果对比,两者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1.1.4查监督性监测报告
根据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报告测算进水水量。1.1.5查中控室相关记录
1)查历史曲线图,查进水泵运行台数及运行时间,根据每台泵每小时进水量及运行时间,测算每天实际进水量。2)查进水井液位、进水泵电流和扬程,并与进水量曲线对照,判定进水水量记录是否准确。1.2出水水量的监察1.2.1查流量计
参考进水水量检查办法,测算出水水量。1.2.2查在线监控数据
参考进水水量检查办法,测算出水水量。1.2.3查监督性监测报告
参考进水水量检查办法,测算出水水量。1.2.4查中控室相关记录
参考进水水量检查办法。1.2.5对照进、出水水量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量应非常接近,如没有通过超越管排放污水,出水水量加上剩余污泥含水量及蒸发量应等于进水水量。进、出水水量差距较大时需进一步核实是否通过超越管排放污水,严禁通过超越管偷排污水。
进、出水量还可以用产泥量及用电量量来验证。通过厂方运行记录湿泥(一般含水率为80%)产生量来估算处理水量。一般处理水量与干泥产生量比例为1∶0.0001;通过厂方月电费票据用电量估算处理水量,一般处理1吨污水耗电量为0.2度~0.28度。
2对污水处理厂水质的监察
2.1对进水水质的监察
2.1.1通过对管网建设情况推测实际进水水质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实际管网建设长度、收水范围内人口、工业企业污水排放情况,对比原设计资料,就可以从宏观上大致了解进厂污水水质的情况,是否能达到设计负荷。根据收水范围内工业企业类别及排水量的判断,估计进水可能超过设计指标的情况,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就能初步判断水质是否存在超标的可能性。2.1.2通过进水口自动在线监测仪,查看进水水质
现有污水处理厂一般进、出口都装有自动在线监测仪,查进口在线仪历史数据,并与中控室历史数据对照。进口历史数据应与中控历史数据一致。进口水质异常数据应有异常情况记录。
2.1.3通过查厂方化验室分析原始记录及监督性监测数据,查看进水水质
通过查阅污水处理厂化验室分析原始记录及监督性监测报告,并根据下述关系:BOD5/TP>20,BOD5/TN>3.5,BOD5/COD≥0.3,判断进水浓度是否正常。
2.1.4通过进水表观特征估算进水水质
一般颜色较深和气味较重的水COD浓度较高。2.2对出水水质的监察
2.2.1通过出水口自动在线监测仪,查看出水水质
参考进水水质检查方法。
2.2.2通过查厂方化验室分析原始记录及监督性监测数据,查看进水水质
参考进水水质检查方法。2.2.3查出水表观特征
处理较好的废水应该是清澈透明的。出水发黄可能氨氮或总氮会超标;在总排口生长较多的丝状藻类,通常由于出水总磷偏高导致。
在检查进出口水质时,还应注意人为造假导致数据不真实。主要有:1)调高测量量程;2)调低设备参数;3)改变确定的反应试剂浓度;4)改变采样探头位置或将稀释后的处理废水作为出水在线监测样品。
3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检查
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状况可以通过对氧化沟(曝气池)及二沉池运行状况及相关指标进行判断,而且可以相互验证。对于日常督察和监管,可以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来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3.1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相关指标
3.1.1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也称污泥浓度,表示在曝气池中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它是计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一般活性污泥法中,MLSS浓度正常值为2-5g/L。
3.1.2污泥沉降比(SV),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静置沉降30min后,沉降污泥所占的体积与混合液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SV的正常值为15-30%。
3.1.3污泥体积指数(SVI),也称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min静置沉降后,沉降污泥体积中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的毫升数,单位为mL/g,SVI正常值通常在50-150mL/g之间。60﹤SVI﹤100表示污泥沉降性能良好;100﹤SVI﹤200表示污泥沉降性一般;200﹤SVI﹤300表示污泥有膨胀趋势;SVI﹥300表示污泥已膨胀。3.1.4溶解氧(DO)指单位体积内溶解氧的含量,缺氧段DO的正常值在0.2mg/L-0.5mg/L之间,好氧段DO的浓度正常值在1.5mg/L-3mg/
L。
3.2通过对氧化沟(曝气池)的监察判断运行状况3.2.1氧化沟的感观指标
混合液的颜色应该呈现巧克力样的颜色,能闻到泥土气味,曝气池泡沫不多,且较容易破裂。曝气池壁上生长藻类表明出水中富营养化。
3.2.2通过查看氧化沟污泥浓度、溶解氧监测仪监测数据、中控室污泥浓度和溶解氧浓度及污水处理厂实验室监测数据判断
㈩ 什么才是分散式生活污水
分散式污复水处理是相对制于污水的集中处理而言的,主要是指将污水进行原位处理,以达到排放或者回的标准。我们平时所说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实就是集中式处理系统,他将划定的排污范围内的污水收集后,通过官网系统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集中处理。集中处理方式中,市政官网的投资占到污水处理投资的60-70%,如果某个地区比较偏僻,且其产生的污水量比较小,将其污水也接入官网的话,官网部分投资可能过大,这个是时候就可以对这部分污水进行单独的处理,相对于大规模的集中处理,这部分污水的处理就是分散式的处理。还有,比如目前我国的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人员素质也相对较低,但是水污染问题又迫在眉睫,这个时候分散式处理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以一个村子为例,村子里边居住相对集中的若干家庭的污水可以收集后进行集中处理,那么住的比较分散的就可以采用一家一户的处理方式,具体的技术比如有土地处理系统,包括渗滤系统,人工湿地,还有生态沟渠,一体化的小型生物处理系统等等,这些技术投资低,运行管理简单,而且有比较好的处理效果,适合农村地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