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分类号是什么
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1.重力分离法重力分离法的原理是利用油水的密度差,将浮油撇除,以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重力分离法最常用的设备是隔油池,隔油池的型式较多,主要有平流式隔油池(API)、平行板式隔油池(PPI)、波纹斜板隔油池(CPI)等。 2.带式撇油法:带式撇油法的原理是利用亲油,憎水性材料制成吸油带,浮油吸附在其表面上,从而被带出水面并被刮除下来,以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一般吸油材料采用特种钢带、胶皮、毛毡及其他织物等。 3.气浮法:气浮法的原理是通过加压溶解于水中的空气,在气浮池中释压,微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粘附在油滴上,带着油滴一起上浮,从而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 4.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亲油性材料吸附水中油滴,吸附材料饱和后,有的可以再生重复使用,有的可直接作为燃料。 新型含油污水处理吸附材料NSUL-1与传统工艺化学方法对比 方案 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传统工艺(化学法) 新型含油污水处理材料 特点 1.污染物去除效果好; 2.耐冲击负荷,适应性强; 3.占地大; 4.能耗高,污泥量大,处理费用高; 5.投资费用高,运行成本大。 6.操作管理复杂,维护困难。 1.污染物去除效果非常好; 2.耐冲击负荷,适应性强,运行稳定; 3.设计符合人性化,操作管理简单,维护方便; 4.投资费用低,运行成本低; 5.占地小; 6.能耗低、污泥量小、处理简单,可直接焚烧,无二次污染。 技术指标 处理效果 好 很好 耐冲击负荷能力 强 强,出水水质波动小 技术先进和成熟性 成熟 先进、成熟 运行可靠性 一般 运行可靠 操作、管理 操作简单,管理复杂 操作简单,一般管理 设备维护 工作量大 维护方便 运行人员素质要求 高 一般 占地面积 大 少 设备利用率 高 高 污泥处置 污泥量大,处理费用高 污泥量少,容易处理 经济指标 水量(m 3 /d) 100 100 静态投资 (万元) 12~16 8~10 生产成本 (元/吨) 1.2~1.6 0.4~0.6
❷ 隔油池的作用
作用:
隔油池(oil separator)是利用油与水的比重差异,分离去除污水中颗粒较大的悬浮油的一种处理构筑物。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含大量油品的废水;煤的焦化和气化工业排出含高浓度焦油的废水;毛纺工业和肉品工业等排出含有较多油脂的废水。这些含油废水如排入水体会造成污染,灌溉农田会堵塞土壤孔隙,有害作物生长。如对废水中的油品加以回收利用,则不仅可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补充:
废水中油品比重一般比水小,多以三种状态存在:①悬浮状态:油品颗粒较大, 隔油池
油珠直径0.1毫米以上,漂浮水面,易于从水中分离。在石油工业中,这类油品约占废水含油量的60~80%。②乳化状态:油品的分散粒径小,油珠直径在0.1毫米以下,呈乳化状态,不易从水中上浮分离。这类油品约占废水油含量的10~15%。③溶解状态:石油在水中溶解度极小,溶于水的油品占废水含油量的0.2~0.5%。隔油池主要用于分离去除废水中悬浮状态的油品,而乳化油品则要用上浮或混凝沉淀法去除。
原理:
利用隔油池与沉淀池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废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或设置在池面的刮油机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在隔油池中沉淀下来的重油及其他杂质,积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管中。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溢流入排水渠排出池外,进行后续处理,以去除乳化油及其他污染物。
隔油池多用钢筋混凝土筑造,也有用砖石砌筑的 在矩形平面上,沿水流方向分为2~4格,每格宽度一般不超过6米,以便布水均匀。有效水深不超过2米,隔油池的长度一般比每一格的宽度大 4倍以上。隔油池多用链带式的刮油机和刮泥机分别刮除浮油和池底污泥。一般每格安装一组刮油机和刮泥机,设一个污泥斗。若每格中间加设档板,挡板两侧都安装刮油机和刮泥机,并设污泥斗,则称为两段式隔油池(见图[两段式隔油池] ),可以提高除油效率,但设备增多,能耗增高。若在隔油池内加设若干斜板,也可以提高除油效率,但建设投资较高。在寒冷地区,为防止冬季油品凝固,可在集油管底部设蒸汽管加热。隔油池一般都要加盖,并在盖板下设蒸汽管,以便保温,防止隔油池起火和油品挥发,并可防止灰沙进入。
隔油是自然浮上分离装置,常用的隔油池有:平流式隔油池(API油分离器),平行板式隔油池(PPI油分离器)和倾斜板式隔油池(CPI油分离器).隔油池的出水油含量一般小于50 mg/L
❸ 急需 含油污水处理 论文,麻烦朋友们提供相关资料
共有记录91条
1 改性聚四氟乙烯膜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动电现象 蔺爱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7/06
2 高浓度含氟含油污水处理 徐波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21
3 玻璃钢罐应用于含油污水处理站 戴颂周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7/11
4 含油污水处理自动化技术 王向阳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7/11
5 叶轮气浮机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于振民 工业水处理 2007/09
6 含油污水处理中回收水池的设计 满秀红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7/07
7 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现状与展望 陈斌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7
8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李波 辽宁化工 2007/01
9 克拉玛依油田高含硫含油污水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李凡修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06
10 化学助剂对含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郭春昱 石油规划设计 2006/05
11 塔中联合站含油污水处理 王钦平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6/07
12 用于含油污水处理的气浮旋流耦合技术研究 白志山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08
13 连铸机含油污水处理新工艺及其应用 葛平 工业水处理 2006/06
14 浅析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改造 白生禄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6/03
15 油轮压舱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王兰菊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6/01
16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陈兰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6/02
17 连铸含油污水处理新工艺的研究 潘冠英 工业水处理 2006/03
18 膜分离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蔺爱国 工业水处理 2006/01
19 电气浮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工业性试验研究 张登庆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11
20 铁路某机务段含油污水处理站改造工程的技术措施 朱立鹏 地下工程与隧道 2005/04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摘 要: 介绍常用的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除油设备,综述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关 键 词: 含油废水; 技术; 污水处理方法
含油污水的产量大,涉及的范围广,例如石油开采、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油品贮运、油轮事故、轮船航运、车辆清洗、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过程中均会产生含油污水。油污染作为一种常见的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危害极大。当今油水分离技术较多,常用的方法有重力分离法、空气浮选法、粗粒化法、过滤法、吸附法、超声波法等技术,并且新的除油技术还在不断的研发中。本文从除油器的原理及方法方面加以介绍。
1 重力分离法
重力分离法是典型的初级处理方法,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在静止或流动状态下实现油珠、悬浮物与水分离。分散在水中的油珠在浮力作用下缓慢上浮、分层,油珠上浮速度取决于油珠颗粒的大小,油与水的密度差,流动状态及流体的粘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stokes 和Newton 等定律来描述。
1. 1 横向流除油器[1 ]
横向流含油污水除油设备是在斜板除油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由含油污水的聚结区和分离区两部分组成。含油污水首先经过交叉板型的聚结器,使小分散油珠聚并成大油珠,小颗粒固体物质絮凝成大颗粒,然后聚结长大的油珠和固体物质通过具有独特通道的横向流分离板区,而从水中分离出来。在进行油水、固体物质分离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气体(天然气) 的分离。
1. 2 波纹板聚结油水分离器[2 ]
波纹板除油原理主要是利用油、水的密度差,使油珠浮集在板的波峰处而分离去除,其关键是在于借助哈真浅池沉淀原理,制成波纹板变间距变水流流线,过水断面是变化的,水流呈扩散、收缩状态交替流动,产生了脉动(正弦) 水流,使油珠之间增加了碰撞机率,促使小油珠变大,加快油珠的上浮速度,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1. 3 聚集型油水分离器[3 ]
奥地利费雷公司在世界上率先开发了CPS一体化波纹板式重力加速聚集型油水分离器。该波形板是费雷公司的专利产品,以聚丙烯为基础材料,内含多种添加剂,使其具有亲油而不粘油、抗老化是特点。波纹板一块一块地叠加起来的,间距一般为6 mm(当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时,可采用间距12 mm 的设计) 。
1. 4 高效仰角式游离水分离器[4 ]
将卧式和立式游离水分离器相结合,采用仰角设计,克服了立式容器内油水界面覆盖面积小和卧式容器油水界面与水出口距离短,分离时间不充分的缺点。来液进口位于管式容器的上行端,水中油珠能聚结并爬高上行至顶端油出口,而水下沉至底端水出口排出。该设备仰角小于12°,长18. 3 m ,直径为1 372 mm和914 mm两种规格。
2 过滤法过滤法是将废水通过设有孔眼的装置或通过由某种颗粒介质组成的滤层,利用其截留、筛分、惯性碰撞等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分等有害物质得以去除。常用的过滤方法有3 种:分层过滤、隔膜过滤和纤维介质过滤。膜过滤法又称为膜分离法[5 ] ,是利用微孔膜将油珠和表面活性剂截留,主要用于除去乳化油和某些溶解油。滤膜包括超滤膜、反渗透膜和混合滤膜等。膜材料包括有机膜和无机膜两种,常见的有机膜有醋酸纤维膜、聚砜膜、聚丙烯膜等,常用的无机膜有陶瓷膜、氧化铝、氧化钴、氧化钛等。乳化油处于稳定状态,用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很难将其分离。随着膜科学的飞速发展,膜过程处理乳化油污水已逐步被人们接受并在工业中应用。
3 离心分离法
离心分离法是使装有含油废水的容器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力场,因固体颗粒、油珠与废水的密度不同,受到的离心力也不同,达到从废水中去除固体颗粒、油珠的方法。常用的设备是水力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在液固分离方面的应用始于19 世纪40 年代,现在较为成熟,但在油/ 水分离
领域的研究要晚得多。虽然液固分离与液液分离的基本原理相同,但二者设备的几何结构却差别较大。脱油型旋流分离器起源于英国。从20 世
纪60 年代末开始,由英国南安普顿大学MartinThe w 教授领导的多相流与机械分离研究室开始水中除油旋流分离器的研究,发明了双锥双入口
型液- 液旋流分离器。在试验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随后,Young GAB 等人设计出的与双锥型旋流器具有相同分离性能但处理量要高出1 倍的单
锥型旋流分离器。经过几何优化设计,Conoco 公司提出了K型旋流分离器,对于直径小于10μm的油滴分离性能提高更加明显。由于旋流分离器
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旋流脱油技术在发达国家含油废水处理特别是在海上石油开采平台上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标准设备。
4 浮选法
浮选法,又称气浮法,是国内外正在深入研究与不断推广的一种水处理技术。该法是在水中通入空气或其他气体产生微细气泡,使水中的一些细小悬浮油珠及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含油泡沫层) ,然后使用适当的撇油器将油撇去。该法主要用于处理隔油池处理后残留于水中粒经为10~60μm 的分散油、乳化油及细小的悬浮固体物,出水的含油质量浓度可降至20~30 mg/ L 。根据产生气泡的方式不同,气浮法又分为加压气浮、鼓气气浮、电解气浮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加压溶气气浮法。
5 生物氧化法
生物氧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油类是一种烃类有机物,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多以溶解态和乳化态,BOD5 较高,利于生物的氧化作用。对于含油质量浓度在30~50 mg/ L 以下、同时还含有其他可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质的废水,常用生化法处理,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油。含油废水常见的生化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过滤法、生物转盘法等。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好,主要用于处理要求高而水质稳定的废水。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附着于填料载体表面,使繁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存在,从而构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但是,由于附着在载体表面的微生物量较难控制,因而在运转操作上灵活性差,而且容积负荷有限。
6 化学法
化学法又称药剂法,是投加药剂由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化学方法有中和、沉淀、混凝、氧化还原等。对含油废水主要用混凝法。混凝法是向含油废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在水中水解后形成带正电荷的胶团与带负电荷的乳化油产生电中和,油粒聚集,粒径变大,同时生成絮状物吸附细小油滴,然后通过沉降或气浮的方法实现油水分离。常见的絮凝剂有聚合氯化铝(PAC) 、三氯化铁、硫酸铝、硫酸亚铁等无机絮凝剂和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 PAM) 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不同的絮凝剂的投加量和pH 值适用范围不同。此法适合于靠重力沉降不能分离的乳化状态的油滴和其他细小悬浮物。
7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亲油性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溶解油及其他溶解性有机物。最常用的吸油材料是活性炭,可吸附废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由于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有限(对油一般为30~80 mg/ g) ,成本高,再生困,一般只用作含油废水多级处理的最后一级处理,出水含油质量浓度可降至0. 1~0. 2 mg/ L 。1976 年湖南长岭炼油厂在废水处理中就采用了活性碳吸附进行深度处理。国内外对于新型吸附剂的研制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研究发现,片状石墨能吸附由海上油轮漏油事件释放的重油并易于与水分离。吸附树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有机吸附材料,吸附性能好,再生容易,有逐步取代活性炭的趋势,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研究高效吸油树脂的合成与应用[6 ] 。有研究表明,采用丙纶吸油材料从油工业废水中吸附分离和回收油类物质,可根据废水的初始状况、最终要求、水流流量等因素,选用合适的净化方法。此外,煤灰、改性膨润土、磺化煤、碎焦碳、有机纤维、吸油毡、陶粒、石英砂、木屑、稻草等也可用作吸油材料。吸油材料吸油饱和后,根据具体情况,再生重复使用或直接用作燃料。
8 粗粒化法
粗粒化法是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相差悬殊的特性,油粒被材料捕获而滞留于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形成油膜,油膜增大到一定厚度时时,在水力和浮力等作用下油膜脱落合并聚结成较大的油粒。由斯托克斯公式可知,油粒在水中的浮升速度与油粒直径的平方成正比。聚结后粒经较大的油珠则易于从水中被分离。经过粗粒化的废水,其含油量及污油性质并无变化,只是更容易用重力分离法将油除去。
8. 1 新型高效除油器[7 ]
旋流除油、粗粒化除油及斜板除油技术,是当今普遍认为高效的除油技术。高效除油器是将上述多种高效除油技术于一体的高效合一除油器,
其总体结构设计成卧式,由旋流(涡流段) 粗粒化段及斜板除油段组成。它不仅可提高除油效率,且方便操作、减少占地。根据江汉油田采出水特
性,采用两段粗粒化及两段斜板除油,在进口ρ(油) ≤1 000 mg/ L 时, 出口达到后续处理设备(过滤器) 的进口要求ρ(油) ≤30 mg/ L 。
8. 2 EPS 油水分离技术[8 ]
EPS 油水分离器是一种高效、先进的油水分离装置。它融合了当今先进的板式除油和粗粒化聚结技术,集污水的预处理、油水分离以及二次沉淀和油的回收于一体;具有安装运行费用省、油水分离效果好,操作维护容易等特点,是立式除油罐、斜板除油装置(如美国石油协会的除油装置(API) 、波纹板斜板除油装置(CPI) 、平行斜板除油装置( PPI) 等的更新替代产品。EPS 油水分离器目前已在韩国、美国、波兰、印度、泰国、中国等国家有了实际的应用,污水处理效果普遍良好。
9 声波、微波和超声波脱水技术
声波可加速水珠聚结,提高原油脱水效率;超声波可降低能耗和减少破乳剂用量;而微波在降低乳状液稳定性的同时,还可加热乳状液,进一步促进水滴的聚结,在解决我国东部老油田因三采等引起的原油性质复杂的深度脱水问题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 MHz~300 GHz 的电磁波[9 ] 。微波水处理技术是把微波场对单相流和多相流物化反应的强烈催化作用、穿透作用、选择性供能及其杀灭微生物的功能用于水处理的一项新型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机械波,其频率一般2 ×104~5 ×108 Hz 之间,具有能量集中、穿透力强等特点。超声波在水中可以发生凝聚效应、空穴或空化效应[10 ] 。当超声波通过含有污水的溶液时,造成微小油滴与水一起振动。但由于大小不同的粒子具有不同的相对振动速度、油滴将会相互碰撞、粘合,使油滴的体积增大。随后,由于粒子已变大、不能随声波振动了,只作无规则运动。最后水中小油滴凝聚并上浮,油水分离效果良好。超声处理乳化油污水时,必须以先通过实验,以确定最佳的声波频率,否则可能出现超声粉碎效应,影响处理效果。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超声波技术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已多达几十种,但所研究的对象多为单组分模拟体系,而实际污水中常含有多种污染物,因此超声波技术在实际污水处理中的适用性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此外,目前有关利用超声波技术降解水中污染物的研究大多属于实验室阶段,且由于声化学反应过程的降解机理、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的设计放大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得很不充分,目前还难以实现工程化。
10 超声/ 电化学联用技术[9 ]
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可在电化学反应中使电极不形成覆盖层,避免电极活性下降;超声空化效应还有利于协同电催化过程产生·OH ,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分解加速;超声还可使有机物在水溶液中充分分散,从而大幅度提高反应器的处理能力。Mizera 等在电解氧化处理含酚废水时发现,无超声存在时,只有50 %的分解率,若使用25 kHz、104 W/ m2 的超声波处理时,酚的分解率会提高到80 %。刘静等利用超声/ 电化学联用技术
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表明,在超声波和电场的协同作用下,废水的脱色率大大高于单独使用超声波时的脱色率。
❹ 含油废水怎么处理,需要哪些技术工艺
可以采用油水分离技术,EPS油水分离器是一种高效、先进的油水分 离装置回。它融合了当答今先进的板式除油和粗粒化 聚结技术,集污水的预处理、油水分离以及二次沉 淀和油的回收于一体;具有安装运行费用省、油水 分离效果好,操作维护容易等特点,是立式除油罐、斜板除油装置(如美国石油协会的除油装置 (API)、波纹板斜板除油装置(CPI)、平行斜板除油 装置(PPI)等的更新替代产品。
❺ 油田废水处理中固体界面材料有那些
固体附着油:吸附于废水中固体颗粒表面的油。
混入废水中的油类多数以几种状态并存,极少以单一的状态存在。一般需采用多级处理方法,经分别处理后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含油废水处理的难易程度随其来源及油污的状态和组成不同而有差异。其处理方法按原理可分为:物理法 ( 沉降、机械、离心、粗粒化、过滤、膜分离等 ) ;物理化学法 ( 浮选、吸附、离子交换、电解等 ) ;化学法 ( 凝聚、酸化、盐析等 ) ;生物化学法 ( 活性污泥、生物滤池、氧化塘等 ) 。下面介绍几种国内外常见的处理方法 。
1、重力分离法:利用油水两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互溶性进行分离。沉降分离在隔油池中进行,常见的有平流式 (API) 、平行板式 (PPI) 、波纹板式 (CPI) 等型式。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主要基于斯托克斯公式,由公式可求得一定表面积的隔油池所能除去的最小油珠粒径。隔油池水流状态对除油能力和效果也有很大影响,最好的水流状态是层流状态,它有利于油珠的上升和固相的沉降。根据以上理论,进而设计出了 PPI 式、 CPI式、 IPI 式 ( 斜板式 ) 等更为高效隔油池。这几种型式的隔油池与 API 式相比较,占地面积省,去油能力、排油能力及安全程度等方面明显提高,因此已被广泛应用。该类方法设备结构简单,易操作,除油效果稳定,但对溶解性油类或乳化油是不适用的。
2、聚结法 ( 粗粒化法 ) :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主要用于分散油的处理。此法的技术关键是粗粒化材料的选择,许多研究者认为材质表面的亲油疏水性是主要的,而且亲油性材料与油的接触角小于 70 °为好。常用的亲油性材料有蜡状球、聚烯系或聚苯乙烯系球体或发泡体、聚氨酯发泡体等。粗粒化法可以把 5 ~10 μm粒径以上的油珠完全分离,无需外加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设备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较低。但对悬浮物浓度高的含油废水,聚结材料易堵塞。
3、凝聚法:也就是用絮凝剂除油的方法。常用的无机絮凝剂是铝盐和铁盐,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无机高分子凝聚剂,如聚硫酸铁、聚氯化铝等,具有用量少、效率高的特点,而且使用时最优 pH 也较宽。虽然无机絮凝剂法的处理速度快,但药剂较贵,污泥生成量多。有机高分子凝聚剂的研究发展很快,但目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含油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仍然主要是用作其它方法的辅助剂。
4、气浮法:通常采用的主要是加压溶气浮选法去除乳化油。因为空气微泡由非极性分子组成,能与疏水性的油结合在一起,带着油滴一起上升,上浮速度可提高近千倍,所以油水分离效率很高。常在含油废水中加入絮凝剂,还会进一步提高油水的分离效果。目前该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废水、石油化工废水、食品油生产废水等的处理,但动力消耗较大,构造复杂,维修保养困难。
5、生物法:含油废水经隔油、浮选等处理后,出水油含量一般仍高达 20 ~ 30mg/ L ,若废水中存在溶解性有机物,则 COD 和 BOD5 也很高,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尚需进行二级处理。二级处理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生物处理法近年来已有不少改进,新的发展包括曝气塔、深井曝气、纯氧曝气以及循序间歇式生物处理等,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率。
6、电絮凝法:以金属铝或铁作阳极电解处理含油废水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机加工工业中冷却润滑液在化学絮凝后的二级处理 。国内外使用较多的是小间隙 ( 1mm ) 高流速旋转电极装置,但此种方法存在着阳极钝化问题。电絮凝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浮渣量相对较少等优点,但是它存在阳极金属消耗量大、需要大量盐类作辅助药剂、耗电量高、运行费用较高等缺点。
7、膜分离方法:膜分离法是 S.Sourirajan 所开拓并在近 40 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用超滤法处理原油废水以及结合盐析用反渗透法处理乳状液废水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若采用反渗透和超滤联合处理,则在除油的同时还可降低 COD 和 BOD 。膜分离技术关键是膜组件的选择。在分离过程中极易由浓差极化等原因造成膜污染,而使通量降低,膜的使用寿命短,膜清洗困难,操作费用高。
8、磁分离法:将磁性颗粒与含油废水混合,油珠被磁性粒子吸附,然后用磁分离装置将含油磁粒分离,污水便可得到净化。针对钢铁企业废水含有氧化铁皮磁性颗粒的特点,已研制出高梯度磁分离器和磁过滤器等装置,不仅可除去废水中悬浮物的油,还有一定的防垢除藻作用。但因设备昂贵,动力消耗大,磁种回收循环使用困难,应用尚不广泛。
9、水力旋流:属于离心沉降,利用不同密度、不互溶的两相在水力旋流器中高速旋转时相对产生的离心力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这种分离器比传统的分离器处理效率高、占地少、结构简单,可单级和多级串联使用。其缺点是高流速产生的紊流将部分分散油剪碎,使之成为更细的分散物,从而使分离效率降低。其次运转费用很高 。
❻ 如何将餐厨垃圾中的油和油渣分离
在餐厨垃圾中的含油污水(以下简称“餐饮废水”)中,油脂的成分和存在形式复杂,一般以悬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和含油固体废弃物等主要形式存在,其中最难处理的是高浓度呈乳化状的油脂。目前除油技术可以物理分离(如重力分离技术、过滤分离技术、粗粒化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化学分离(如絮凝沉淀分离技术、电解分离技术、酸化分离技术等)、物理化学分离(如浮选分离技术、吸附分离技术、磁吸附分离技术等)和生物化学分离(如活性污泥分离技术、生物膜分离技术等)。
1、物理分离
1.1重力分离技术
重力分离技术,作为物理除油技术中最简单且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是利用油脂与水的密度差及互不相溶性来实现油珠、悬浮物与水的分层与分离。重力分离技术常用的设备是隔油池,包括平流隔油池(API)、斜板隔油池(PPI)、波纹斜板隔油池(CPI)等类型。
离心分离技术是利用两相的密度差,通过高速旋转产生不同的离心力,使轻组分油和重组分水分布在旋转器壁面和中心,最终实现较为彻底的油水分离。该技术所需的停留时间较短,也不需要过大的设备体积;但同时存在着阻力较大、能耗过高、维护不易等缺点。离心分离技术常用的工作设备是水力旋流器。
物理分离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继续改进油水分离技术,并研制出新的分离设备。张霖霖等采用重力分离技术对餐饮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在先后经过除杂、破乳和吸附等一系列程序后,位于水面上层的油由滤油槽收集,底部的清水则通过下方的出口排放。
采用液位器与重力分离技术相结合的途径来进行油水分离。此方法改善了分离后液位监测的自动化程度,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❼ 隔油池的作用是什么
隔油池的作用是利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含油废水中可浮性油类物质的构筑物。隔油池能去除污水中处于漂浮和粗分散状态的密度小于1.0的石油类物质,而对处于乳化、溶解及分散状态的油类几乎不起作用。
其基本要求如下:
(1)隔油池必须同时具备收油和排泥措施。
(2)隔油池应密闭或加活动盖板,以防止油气对环境的污染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可以起到防雨和保温的作用。
(3)寒冷地区的隔油池应采取有效的保温防寒措施,以防止污油凝固。为确保污油流动顺畅,可在集油管及污油输送管下设热源为蒸汽的加热器。
(4)隔油池四周一定范围内要确定为禁火区,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其他消防手段。隔油池内防火一般采用蒸汽,通常是在池顶盖以下200mm处沿池壁设一圈蒸汽消防管道。
(5)隔油池附近地区要有蒸汽管道接头,以便接通临时蒸汽扑灭火灾,或在冬季气温低时因污油凝固引起管道堵塞或池壁等处粘挂污油时清理管道或污油。
(7)cpi含油污水扩展阅读
隔油池的收油装置一般采取以下四种形式:
(1)固定式集油管收油。固定式集油管设在隔油池的出水口附近,其中心线标高一般在设计水位以下60mm,距池顶高度要超过500mm。
固定式集油管一般由直径为300mm的钢管制成,由蜗轮蜗杆作为传动系统,既可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但转动范围要注意不超过40°。
集油管收油开口弧长为集油管横断面60°所对应的弧长,平时切口向上,当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集油管绕轴线转动,使切口浸入水面浮油层之下,然后浮油溢入集油管并沿集油管流到集油池。小型隔油池通常采用这种方式收油。
(2)移动式收油装置收油。当隔油池面积较大且无刮油设施时,可根据浮油的漂浮和分布情况,使用移动式收油装置灵活地移动收油,而且移动式收油装置的出油堰标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
移动式收油装置使用疏水亲油性质的吸油带在水中运转,将浮油带出水面后,进入移动式收油装置的挤压板把油挤到集油槽内,吸油带再进入池中吸取浮油。
(3)自动收油罩收油。隔油池分离段没有集油管或集油管效果不好时,可安装自动收油罩收油。要根据回收油品的性质和对其含水率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出油堰口标高和自动收油罩的安装位置。
(4)刮油机刮油。大型隔油池通常使用刮油机将浮油刮到集油管,刮油机的形式和气浮池刮渣机相同,有时和刮泥同时进行成为刮油刮泥机。
平流式隔油池刮油刮泥机设置在分离段,刮油刮泥机将浮油和沉泥分别刮到出水端和进水端,因此需要整池安装。斜板隔油池则只在分离段设刮油机,其排泥一般采用斗式重力排泥。
❽ 加油站油罐怎样进行油水分离
进行油水分离的方法:
1 重力分离法
重力分离法是典型的初级处理方法,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在静止或流动状态下实现油珠、悬浮物与水分离。分散在水中的油珠在浮力作用下缓慢上浮、分层,油珠上浮速度取决于油珠颗粒的大小,油与水的密度差,流动状态及流体的粘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stokes 和Newton 等定律来描述。
2 过滤法
过滤法是将废水通过设有孔眼的装置或通过由某种颗粒介质组成的滤层,利用其截留、筛分、惯性碰撞等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分等有害物质得以去除。
3 离心分离法
离心分离法是使装有含油废水的容器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力场,因固体颗粒、油珠与废水的密度不同,受到的离心力也不同,达到从废水中去除固体颗粒、油珠的方法。
4 浮选法
浮选法,又称气浮法,是国内外正在深入研究与不断推广的一种水处理技术。该法是在水中通入空气或其他气体产生微细气泡,使水中的一些细小悬浮油珠及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含油泡沫层) ,然后使用适当的撇油器将油撇去。
5 生物氧化法
生物氧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油类是一种烃类有机物,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多以溶解态和乳化态,BOD5 较高,利于生物的氧化作用。
6 化学法
化学法又称药剂法,是投加药剂由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化学方法有中和、沉淀、混凝、氧化还原等。对含油废水主要用混凝法。混凝法是向含油废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在水中水解后形成带正电荷的胶团与带负电荷的乳化油产生电中和,油粒聚集,粒径变大,同时生成絮状物吸附细小油滴,然后通过沉降或气浮的方法实现油水分离。
7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亲油性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溶解油及其他溶解性有机物。最常用的吸油材料是活性炭,可吸附废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
8 粗粒化法
粗粒化法是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相差悬殊的特性,油粒被材料捕获而滞留于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形成油膜,油膜增大到一定厚度时时,在水力和浮力等作用下油膜脱落合并聚结成较大的油粒。由斯托克斯公式可知,油粒在水中的浮升速度与油粒直径的平方成正比。聚结后粒经较大的油珠则易于从水中被分离。经过粗粒化的废水,其含油量及污油性质并无变化,只是更容易用重力分离法将油除去。
9 声波、微波和超声波脱水技术
声波可加速水珠聚结,提高原油脱水效率;超声波可降低能耗和减少破乳剂用量;而微波在降低乳状液稳定性的同时,还可加热乳状液,进一步促进水滴的聚结,在解决我国东部老油田因三采等引起的原油性质复杂的深度脱水问题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0 超声/ 电化学联用技术
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可在电化学反应中使电极不形成覆盖层,避免电极活性下降;超声空化效应还有利于协同电催化过程产生·OH,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分解加速,超声还可使有机物在水溶液中充分分散,从而大幅度提高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表明,在超声波和电场的协同作用下,废水的脱色率大大高于单独使用超声波时的脱色率。
油水分离主要是根据水和油的密度差或者化学性质不同,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或者其他物化反应去除杂质或完成油份和水份的分离。已知的油水分离方法主要有重力式分离、离心式分离、电分离、吸附分离、气浮分离等
❾ 如何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油
用破乳剂(脱水剂、脱稳剂、油水分离剂),这种水处理药剂就是把含油回污水的水和油脂絮凝答下来,就可以把水做干净了。可以用在很多行业的,切削液废水、日化废水、焦化废水、食品厂废水、五金含油废水、油田废水等,都OK。
点清破乳剂
❿ 隔油池的作用及做法
隔油池oil separtor 利用油与水的比重差异,分离去除污水中颗粒较大的悬浮油的一种处理构筑物。
处理含油废水的一种专用性构筑物。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含大量油品的废水;煤的焦化和气化工业排出含高浓度焦油的废水;毛纺工业和肉品工业等排出含有较多油脂的废水。这些含油废水如排入水体会造成污染,灌溉农田会堵塞土壤孔隙,有害作物生长。如对废水中的油品加以回收利用,则不仅可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又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隔油池]
废水中油品比重一般比水小,多以三种状态存在:①悬浮状态:油品颗粒较大,油珠直径0.1毫米以上,漂浮水面,易于从水中分离。在石油工业中,这类油品约占废水含油量的60~80%。②乳化状态:油品的分散粒径小,油珠直径在0.1毫米以下,呈乳化状态,不易从水中上浮分离。这类油品约占废水油含量的10~15%。③溶解状态:石油在水中溶解度极小,溶于水的油品占废水含油量的0.2~0.5%。隔油池主要用于分离去除废水中悬浮状态的油品,而乳化油品则要用上浮或混凝沉淀法去除。
利用隔油池与沉淀池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废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或设置在池面的刮油机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在隔油池中沉淀下来的重油及其他杂质,积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管中。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溢流入排水渠排出池外,进行后续处理,以去除乳化油及其他污染物。
隔油池多用钢筋混凝土筑造,也有用砖石砌筑的 在矩形平面上,沿水流方向分为2~4格,每格宽度一般不超过6米,以便布水均匀。有效水深不超过2米,隔油池的长度一般比每一格的宽度大 4倍以上。隔油池多用链带式的刮油机和刮泥机分别刮除浮油和池底污泥。一般每格安装一组刮油机和刮泥机,设一个污泥斗。若每格中间加设档板,挡板两侧都安装刮油机和刮泥机,并设污泥斗,则称为两段式隔油池(见图[两段式隔油池] ),可以提高除油效率,但设备增多,能耗增高。若在隔油池内加设若干斜板,也可以提高除油效率,但建设投资较高。在寒冷地区,为防止冬季油品凝固,可在集油管底部设蒸汽管加热。隔油池一般都要加盖,并在盖板下设蒸汽管,以便保温,防止隔油池起火和油品挥发,并可防止灰沙进入。
隔油是自然浮上分离装置,常用的隔油池有:平流式隔油池(API油分离器),平行板式隔油池(PPI油分离器)和倾斜板式隔油池(CPI油分离器).隔油池的出水油含量一般小于50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