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有厌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主要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污染物分解为小分子或无机物
❷ 关于污水处理的问题
污泥减量技术
王 琳 王宝贞
提要: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一些污泥减量的技术和工艺,如版:原生动物和后权生动物摄食细菌法,能减少污泥产量60%以上,对于固定式淹没生物膜法甚至没有剩余污泥产生;微生物强化法,利用外投优化菌种减少污泥排放量16%;投加酶法,将难溶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易于微生物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既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又能促进细菌的增殖,能减少污泥产量50%;此外还介绍了超声波技术、臭氧氧化、Cambi工艺和生物细胞溶解系统等一系列方法。
❸ 污水生物处理各方式优缺点对比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技术比较表
氧化沟 生物接触氧化法 A/O法
技术适用性 国内外使用情况,水量、水质的适应程度 运行管理复杂, 国外采用较多,适应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较差 运行管理简单,国内外采用较多,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与深度处理 运行管理复杂,国内外采用较多,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较差,适应大中小规模污水厂
二 水质目标
出水水质 满足污水排放标准的保证率 出水水质好,对于工业废水处理运行缺乏经验,且运行复杂,工程实例少 适用于处理难生化降解的低浓工业废水,出水水质好 适合一般城市污水,出水水质好,能高效脱氮,污泥产量小且稳定。污泥无需消化
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 气温、水温、营养、水量变化等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出水水质稳定,对外界条件变化适应性较强 出水水质稳定,对外界条件变化适应性好 出水水质稳定,对外界条件变化适应性强
三 工程实施
分步实施 分步实施的可能 可分组实施 可分组实施 可分组实施
施工难易 施工的难易程度 容易 容易 容易
占地面积 处理万吨水量占地 ≤8亩 ≤8亩 ≥12亩
四 环境影响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指噪声及臭味等 噪音及臭味低 噪音及臭味低 噪音及臭味低
污泥的影响 污泥的产量及稳定性 污泥量小,污泥稳定性好 污泥量小,污泥稳定性好 污泥量略多,污泥稳定性好
五 运行管理
运转操作 指运行和操作的方便程度 运行复杂,需根据水质调整,对员工技术要求高。 简单 简单
维护管理 设备维修难易及工作量 设备多,系统复杂,维修量大 设备较少,维修要求相对低 设备较少,维修要求相对低
❹ 哪些属于污水处理工艺处理与二级强化处理
一级强化处理1、工艺流程说明对于综合医院(不带传染病房)污水处理可采用“预处理→一级强化处理→消毒”的工艺。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剂的用量,从而避免消毒剂用量过大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医院污水经化粪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进入接触池进行消毒,接触池出水达标排放。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接触池的污泥及栅渣等污水处理站内产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运。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2、工艺特点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强化处理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可将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物去除,提高后续深化消毒的效果并降低消毒剂的用量。其中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减少投资费用。3、适用范围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强化处理适用于处理出水最终进入二级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二级处理工艺1、工艺流程说明二级处理工艺流程为“调节池→生物氧化→接触消毒”。医院污水通过化粪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好氧池进行生物处理,好氧池出水进入接触池消毒,出水达标排放。调节池、生化处理池、接触池的污泥及栅渣等污水处理站内产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运焚烧。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二级处理工艺流程(非传染病和传染病污水)传染病医院的污水和粪便宜分别收集。生活污水直接进入预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后进入调节池,病人的粪便应先独立消毒后,通过下水道进入化粪池或单独处理。各构筑物须在密闭的环境中运行,通过统一的通风系统进行换气,废气通过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系统。2、工艺特点好氧生化处理单元去除CODcr、BOD5等有机污染物,好氧生化处理可选择接触氧化、活性污泥和高效好氧处理工艺,如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采用具有过滤功能的高效好氧处理工艺,可以降低悬浮物浓度,有利于后续消毒。3、适用范围适用于传染病医院(包括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院)和排入自然水体的综合医院污水处理。
❺ 如何增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硝化能力
一、纯菌扩大培养法
纯菌扩大培养法是利用生物分离提取技术,首先获得硝化菌纯菌株,然后依据硝化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营养生理特点,在硝化菌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下进行纯化培养。纯菌扩大培养法主要优点为:纯度高、浓度高、培养周期短、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硝化菌的高密度培养、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特定性,在扩大培养过程中,以目标污染物为唯一的氮源,经过反复的筛选和训化后,可以达到高效降解目标污染物的目的。缺点为:工序较多,操作复杂、菌种单一,在实际投加应用中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与土著微生物竞争过程中表现出不相容性,可能被逐渐取代、富集成本较高。目前国内纯菌扩大培养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应用于处理特定目标污染物或能适应特定条件的硝化菌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研究。
二、活性污泥富集法
活性污泥富集法是以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为富集菌种,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如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厌氧好氧法A/O、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膜生物反应器(MBR)等运行条件下,通过控制硝化菌生长环境中的pH、温度、溶解氧DO、营养物质等条件,逐渐提高进水的基质负荷来刺激硝化菌的生长,从而实现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的富集。硝化污泥富集法的主要优点为:工艺较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较低、可在线连续富集投加、可解决菌种量大运输困难的问题,与纯菌扩大培养法相比活性污泥富集法中的种群丰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表现出更强的可行性。主要缺点为:与纯菌扩大培养法相比,富集速率缓慢,富集周期较长、硝化菌的浓度较低、储存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外对活性污泥法的研究较为成熟,中试水平的研究也有很多,主要运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硝化强化等方面。
三、载体固定法
载体固定法主要是利用固定微生物技术将游离的硝化菌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固定于选择性的载体上,使其在载体上生长繁殖,从而达到硝化菌高度集中的目的。此法的主要优点有:可以减小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泥量,从而减少污泥的处理成本等,同时也可避免二次污染,固定于载体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更加稳定,不易流失。缺点主要有:固定过程繁琐,工艺操作复杂、固定周期不确定等。载体固定法在国内外的研究也较多,主要运用于污水处理中脱氮方面的研究。
四、硝化菌富集的应用
硝化菌富集的应用主要紧密联系于污水处理的研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添加硝化菌或硝化污泥来提高系统中的硝化反应速率,以实现缩短污泥龄或硝化系统快速恢复启动的目的。此外在水产养殖中硝化菌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在水产养殖中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❻ 怎样提高微生物对污废水的净化效果
这个是污水处理袭吧?
污水一般先经过厌氧生物池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的污水去除cod,bod数值量大于经过好养菌处理的。主要将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低分子易被降解的有机物,
进过厌氧生物池后虽然cod去除量很高,但是其实这时候的污水还不能直接排放,这时的水cod还不符合国标,需要进行好氧处理,主要进行的是反硝化
厌氧处理中污水的有机物分解量是远远大于好氧的,之所以在好氧前加厌氧池一般考虑到是为了降低好氧池的压力,因为如果进入好氧池水中的cod含量过高,容易引起好氧池中微生物中毒。污泥产量好氧池很多,厌氧池很少,往往在一沉上需要大量排泥。
❼ 水处理一级强化处理是什么
一级强化处理是它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版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权脂肪、油脂等。
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法
通过对废水中不溶性悬浮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滴)的物理分离和回收,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选保留法。
2、化学处理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处理废水,分离和去除废水中的溶解和胶体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3、生物处理法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
(7)强化污水生物处理效能扩展阅读:
水处理意义:
作为一个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国家,我国的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日益加剧,使得污水处理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务。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正在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总量逐年增加,城镇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
从环保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建立污水处理厂不过是将污染进行了减量和形态转变,并没有完全地消除,并且这种转变甚至可能使某些有害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等)富集,它们一旦进入了食物链,所造成的危害反而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