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你对水污染提几点建议
使用环保材料啦,提高人们素质啦,治理河水,对工厂进行监督,学专生工人进行环保教育啦属, 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啦。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啦,
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啦,
加强企业与城市污水排放标准管理,兴建污水处理场,清理和保护好河道卫生等等
②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污水治理的力度,请你提出防止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议.(至少三点
水污染的途径有:工业、生活废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所以防内止水体的污染容的方法是:“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生活污水应先集中处理后排放;农业上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故答案为:“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生活污水应先集中处理后排放;农业上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③ 保护环境的建议 3条
保护环境的建议:
1、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2、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3、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
(3)加大污水垃圾处理力度提案扩展阅读:
保护环境的主要内容:
1、防止污染
防止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
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破坏
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自然保护
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④ 关于污水处理的建议
采用针对性强的方法处理主要污染物,对污染物的去向考虑周详,避免二次污染。运用容易获取的资源,降低成本。祝好运:)
⑤ 有关治理水污染的建议
1. 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抄口的保护
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 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市水环境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
3. 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4. 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目的,所以我们要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家用水的净化
过滤——沉淀(明矾)——用木炭除异味——消毒
在自来水管传递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二次污染,所以饮用时要煮沸杀菌
而且还要用干净的杯子
⑥ 污水处理公司发展建议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污水处理及其再生行业企业个数达到了213个,资产总计844.13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11.43%,销售收入为236.64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16.16%,扩张速度较快。
但是我国当前污水处理费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我国36个大中城市中还有14个城市的污水处理费低于0.8元/吨,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上涨幅度,虽然当前我国污水处理及其再生行业的毛利率较高,2012年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毛利率超过了100%,但是由于污水处理费的工业事业特征,其市场调节能力较差,2012年我国污水处理及其再生行业七个地区有四个毛利率在下降,而且华东、华中地区连续两年处于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企业投资这个行业的积极性。
前瞻产业研究院污水处理及其再生行业小组认为,从我国污水日处理能力和污水排放总量对比来看,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尚不能满足需处理的污水量,加上污水处理行业存在产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每年都有大量的没有得到处理的污水流入水体中污染水环境,行业需求大于供应。
受到经济回暖,国家政策推动以及环保行业热度增长等有利因素作用,污水处理行业整体生产经营状况较好,基于多项政策的利好作用具有持续性,加之随着工业的持续增长,污水处理的行业需求将稳定增加,预计2013年污水处理行业的财务运行仍将保持较好水平。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较“十一五”期间1.54万亿的投资额上升121%。“十二五”期间,随着环境税费改革,市场化和特许经营制度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和处理费用征用水平提高,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运行服务市场将迅速发展,环境咨询、环境设计、环境贸易等服务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总体来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前景比较良好,行业增长空间很大。
⑦ 关于垃圾处理的建议书400字
设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包括场内工程和场外工程两部分
场内工程包括综合管理区、填埋区、污水处理区三部分
综合管理区包括:办公用房、附属用房、地磅房、门卫、深井潜水泵、洗车台、消防水池等
填埋区包括:填埋作业、防渗系统、填埋气导排系统、环境监测系统、集水井、排水沟、填埋场的封场方案和利用途径,对所涉及的设施进行选型。
污水处理区包括:污水处理间、渗滤液调节池及其它构筑物。
⑧ “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
85%和80%。
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恶臭污染物治理。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
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80%。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
(8)加大污水垃圾处理力度提案扩展阅读:
措施:
1、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
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库及河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
2、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
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提高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⑨ 如何加强排水管网管理 政协提案
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着力完善雨污分流系统,实现污水深度处理与中水回用,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结合我县现有的排水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分工与协作,明确主体责任,将城区排水管网建设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抓实抓好。在进行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充分重视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专门的排涝设施管理机构。要超前谋划高标准建设城区排水管网系统,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要依据《城乡规划法》尽快系统制定县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加大城区排水管网建设。一要对排污干管渗漏情况进行排查和处理,清理干管淤泥,排查渗漏点采取修补措施。二要采取有效措施将直排的污水导排至污水管网,将老居民区的直排污水引入污水支管,从而真正发挥新建污水管网的作用,扩大污水收集范围。三要切实搞好分期治理。对县城排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严格以县城排水规划为指导,分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建设和改造。对老城区排水管网应以棚户区改造及道路改造为契机,尽可能实现雨污分流。对县城新建区域要以高标准、高起点为原则,实现规划和建设一步到位,形成较为科学和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
(三)理顺机制,加强管理。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定期检查验收,实行目标管理。要及时制定相关办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定《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加强排水监管。要进一步理顺排水管理体制,设立排水专职管理机构,由县规划建设部门牵头,环保、水务、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从排水排污的产业政策到规划、运营,以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都要进行严格监管。
(四)增加投入,强化保障。一要强化政府在排水管网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发挥效益。二要加大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城市排水沟(管)清理专项资金投入。在向上争取资金时应加大对污水管网方面的争取力度。三要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可组建排水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投融资主体,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排水管网建设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
(五)引进“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道路、广场可以采用新型建材进行透水铺装,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雨水的直排量,减轻排水系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