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工厂排放的无色废水经测定ph=2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可以使溶液呈碱性,回可以加入;
B、氢氧化钠呈碱答性,能与酸反应,可以使溶液呈碱性,可以加入;
C、铁粉能与酸反应,但是不能呈碱性,不能加入;
D、盐酸呈酸性,不能加入;
比较AB两个选项,加入生石灰最经济,故选A.
② 经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污染环境,若需要将该废水治理成弱碱性,可向该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液呈碱性,能中和溶液中专的酸,并最属终导致溶液呈弱碱性,故A正确;
B、硫酸的溶液呈酸性,不能将酸性溶液调节成弱碱性溶液,故B错误;
C、食盐的溶液呈中性,不能将酸性溶液调节成弱碱性溶液,故C错误;
D、废铜屑不能与酸反应,不能将酸性溶液调节成弱碱性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③ 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经测定它的pH值小于7,并含有较多的Cu2+,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
加入生石灰酸得到中和、铜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④ 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铜离子,经测定溶液的pH小于7,这种废水对人畜和农作物有害.为除去废水中
A、银排在铜的后面,不能将铜置换出来,生石灰能与酸反应从而降低水的酸性,故A错误; B、氢氧化钠能与铜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但是生成的氢氧化铜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铜离子,故B错误; C、稀硫酸不能降低水的酸性,故C错误; D、加入的铁排在铜的前面,能将铜置换出来,生石灰能与酸反应从而降低水的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
⑤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Cl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经测定,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为0.73%
设中和100吨的废水需Ca(OH)2和10%的NaOH溶液质量分别为X、Y
Ca(OH)2+2HC1═CaC12+2H2O NaOH+HCl═NaCl+H2O
74734036.5
X 100t×0.73%10%Y100t×0.73%
74 |
x |
73 |
100t×0.73% |
40 |
10%Y |
36.5 |
100t×0.73% |
⑥ 据报道,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某地一条长约50Km的河水受到污染.经测定,被污染的河水的pH为1-4,远远
(1)试题提供pH在1-4之间的信息,说明河水显酸性.
(2)测定酸碱度应用pH试纸,提供的其他方法都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取该河水,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如果pH<7,溶液呈酸性.
(3)河水污染根治不是简单的化学反应和污水转移,应考虑从源头进行根治方法的合理性.如找出污染原因,将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答案:
(1)酸性
(2)取该河水,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如果pH<7,溶液呈酸性
(3)找出污染原因,将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⑦ 某工厂排出的无色废水经测定pH=3,如果往此废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由于制废需要,
应选择生石灰
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与水反应可生成Ca(OH)2,可以调为微碱性。纯Ca(OH)2水溶液pH为12.65。
石灰石基本不溶于水,铁屑可与H+反应将废水中和至pH=7左右,无法调至碱性。
⑧ 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
废水显酸性,要将废水调节到显弱碱性,需加入碱性物质. A、生石灰放入水中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碱性相对弱一些,也经济.故正确; B、氢氧化钠是强碱,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行;故错误; C、铁粉不是碱性物质,故错误; D、盐酸本身是酸,不是碱,加入后会使酸性增强,故错误. 故选A |
⑨ 经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的pH为3,污染环境.要治理该废水,将其pH变为接近7-7.5,才可排放或循环利用.
酸性溶液要想变成碱性的必须加入碱性物质,且要过量. A、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加入氯化钠后溶液的pH<7.故A错误; B、硫酸显酸性,加入硫酸后溶液的pH<7.故B错误; C、氧化钙和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盐和水,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故C正确; D、铜和pH为3的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
⑩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经测定pH=3.为治理废水,需将pH调至8.为此,可向该废水中加入适量的()A.生石灰
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液呈碱性,能将pH为3的废水调节至8,故A正确;
B、硫酸呈酸性,pH小于7,不能将pH为3的溶液调节至8,故B错误;
C、食盐的pH=7,不能将pH为3的溶液调节至8,故C错误;
D、废铜屑不能与酸反应,不能pH为3的溶液调节至8,故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