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医院污水处理验收怎么写
一般包括项目名,基本情况,监测依据、工艺流程,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流程、环保检查结果、验收监测结论及建议等,楼主可搜索下如何写或者参考下面的。
一、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简单的介绍 并介绍环评单位以及批文下发时间 并介绍其工艺流程 进出水水质
二、根据三同时里的要求 在查看现场时重点勘察 并拍照
三、根据三同时要求以及环保设施未完善的提及意见
所需内容就这么多
㈡ 医院污水测试余氯记录标准是多少是2-8mg/l还是0.5mg/L
摘要 污水检测与一般的水质检测不一样,泳池余氯标准范围为0.3-0.5mg/L,因此泳池水质检测仪的检测范围一般比较小。而医院污水中的余氯含量一般在6mg/L以上。因此一般的检测仪是检测不出来的,因为已经超出了仪器可检测的范围。
㈢ 医院消毒剂监测记录怎么写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7-17
㈣ 为保证污染源监督检测数据可靠性,废水采样时采样记录填应填写哪些主要内容
123123
㈤ 消毒记录本怎么填
这个是我找的不知道行不行的 改一下我想应该行的
消毒对象:包括操作台,剪子,镊子,棉球缸等,
消毒剂名称:84液,戊二醛等,
消毒剂量:84液一般是250-500mg/L,别的我也记不大清楚了
消毒方法:有浸泡,高温高压,紫外线照射等
备注要根据前面的补充
你要是把原表复制上来,我应该能帮你填写的。
打开日常消毒记录表就是了
你算是问对人了,我就是干这个的,记得给分呀。
消毒时间2009.10.27上午7:00,一天要求两次的一般是上学前和放学后。时间自己掌握
消毒对象:教室内地面,桌凳,室内空气等(甲流的话选择空气即可)
消毒剂名称剂量:84消毒液剂量500mg/L
消毒方法:喷洒(空气消毒)如果前面的对象有桌凳,一般是擦拭
执行人员:一般是班主任
备注可不填,如要填写也就是填写例如“每日两次,或者消毒时关闭门窗,半小时后开窗通风等即可”。
㈥ 污水处理厂现场检查表怎么填写
1.污水处理厂的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法人、联系电话、组织机构代码版等信息如实填写。
2.进出水水质权:
分别填写设计进出水质与实际进出水水质,主要为COD、氨氮和pH值。
3.月用电量,以电业部分的计量值为准
4.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比:大致的比值,可参考设计时的指标。
5.污水治理工艺:如传统活性污泥、A/O工艺、SBR等主导工艺
6.自动监控设施运行情况及监测内容、数据:运行是否正常,监测的主要项目(如流量、pH值、DO、在线COD等)
6.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水日处理量,污水处理达标率、月累计处理水量,设施设备的完好率
7.当月污泥处理简要情况:污水日处理量,月累计处理泥量、污泥处理方式、污泥处理用药量
8.中控系统运行情况:中控系统主要监测指标,处理报警数量、数据统计情况
8.当月停修、事故记录:中修、大修、污水设施设备事故情况
9.本次检查总体情况及结论:污水处理量、污泥处理量、吨水成本、设备完好率等。
㈦ 如何填写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记录表
无非就是按照表格中的要求填写相关内容罢了主要是日期、设备型号、开停机时间、加药量、次数等等,仔细看看,分析一下就能填上了。
㈧ 采样记录
实物资料样品采集是指使用专用工具,在实物资料上采集部分样品,送化验室进行特定项目的实验分析,以获取实物资料样品的矿物成分、矿物结构等物理、化学数据,供科研与勘探开发决策部署认证提供依据的行为。
实物资料的采样,首先由相关课题或项目组提出“采样申请”,由主管部门查看实物资料库存情况、是否已做过实验分析报告(防止重复采样),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和库存的可能性进行审批。
采样记录是采样人的采样申请已经得到批准,在采样现场,岩心管理人员据采样实际进行的记录,而不是照抄“采样申请”。因为实践中很多采样申请与实际采样情况是有出入的。
有重要意义的标志层、化石层的岩心应严格控制采样。不得破坏大古化石的完整性,应尽可能保护重要的地质痕迹。
实物资料采样记录表
㈨ 污水采样瓶标签的格式
污水部分
一.出发前准备工作
出发前,了解任务对象的监测相关项目,监测的因子,应根据废水特性选用不同材质的容器进行采样。通常,有机样品使用简易玻璃采样瓶,无机样品使用聚乙烯塑料采样瓶(桶)及应在现场加入的保存剂,现场所需的记录表。对现场测定因子的测试仪器进行检查,校准,查看电量。
pH计的准备(便携式pH计 MP125)
1.试剂和蒸馏水
配制标准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应符合下列要求:煮沸并冷却、电导率小于2×10-6S/cm的蒸馏水,其pH以6.7~7.3之间为宜。(必须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不含CO2)配制) 2.测量pH时,按水样呈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种可能,常配制以下三种标准溶液: 2.1 pH标准溶液甲(pH=4.008,25℃)
称取先在110~130℃干燥2~3小时的邻苯二甲醉氢钾(KHC8H4O4)10.12克,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升。 2.2 pH标准溶浓乙(pH=6.865,25℃)
分别称取先在110~130℃干燥2~3小时的磷酸二氢钾(KH2PO4)3.388克和磷酸氢二钠(Na2HPO4)3.533克,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升。 2.3 pH标准溶液丙(pH=9.180,25℃) 为了使晶体具有一定的组成,应称取与饱和溴化钠(或氯化钠加蔗糖溶浓(室温)共同放置在干燥器中平衡两昼夜的硼砂(Na2B4O7·10H2O)3.80g,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稀释1L。 3. 标准溶浓的保存
3.1 标准溶液要在聚乙稀瓶中密闭保存。
3.2 在室温条件下标准溶浓一般以保存1~2个月为宜,当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
3.3 在4℃冰箱内存放,这样可延长使用期限,且用过的标准溶液不允许再倒回去。 选择两个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首先用6.86的缓冲溶液进行校准,待数据稳定,仪器数据锁定后再用第二个缓冲溶液进行校准。两次校准后查看仪器显示的斜率,在范围内仪器就可以使用,进行水样的pH测试。
流量计的准备
1.开机,按住开/关机键,直至液晶显示器亮
2.按Enter键进入主菜单,按2键进入系统功能设置,在系统功能设置菜单中按5键查看电池数据(电压低于9.6伏时应更换电池),按0键返回主菜单,关机。 3.检查测杆,是否正常调节高度,螺丝刀、卷尺相应工具是否具备。
色度的准备
50ml具塞比色管,其标线高度要一致。 蒸馏水
温度计的准备
水温计:水温计为安装于金属半圆槽壳内的水银温度表,下端连接一金属贮水杯,使温度表球部悬于杯中,温度表顶端的槽壳带一圆环,栓以一定长度的绳子。通常测量范围为-6℃~+40℃,分度为0.2℃。
二.现场工作
到达现场后,必须全面掌握任务对象的生产概况。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状况、产品及主要原辅材料的性质、产品年产量、原辅料年使用量、年用水量、中间体等内容及工况的控制和记录检查;工艺特点及产污环节、生产及排污情况;采样点性质、名称、位置和编号;有无排污设施、排污设施是否正常、排放污染物种类及数量、排放规律、排污去向、污水管网走向等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采样点位
1 污水监测的布点
1.1 污染源污水监测点位的布设 1.1.1 布设原则
1.1.1.1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
1.1.1.2 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1.1.1.3 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
1.1.1.4 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采样点的布设
a 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的入口和污水设施的总排口设置采样点。
b 对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处理设施单元污水的入口和设施单元的排口设置采样点。
2 监测采样
2.1 采样时间和频次的确定原则
采样频次的优化首先要对正常生产状况下的生产周期实施加密监测。生产周期大于24h,且连续生产并排污,应进行大于该工艺过程实际需要小时数的过程监测;生产工艺过程小于24h,生产、排污连续,应进行大于或等于24h 的过程监测;小于24h 且间歇、不连续生产和排污的,应进行从生产开始到生产结束的全过程监测。
地方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每年不少于1 次,如被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列为年度监测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增加到每年2~4次
周期在8h以内的,每小时采1次样;周期大于8 h的,每2 h采1次样,但每个生产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3次。采样的同时测定流量。
2.2 采样时间与频次的要求
2.2.1 废水的采样时间、频次应能反映污染物排放的变化特征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可,获得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计算结果能作为总量控制、总量考核、总量收费等方面的依据。
2.2.2 废水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应同时测量,并尽可能实现流量与污染物浓度的同步连续监测。不能实施排污总量的同步连续监测时,监测结果应能反映正常和非正常生产状况下的实际污染物排放总量。 2.2.3 对不能实行连续监测的排污单位,采样及测流时间、频次应视生产周期和排污规律而定。在实施监测前,应摸清废水排放规律,并运用增加监测频次(如每个生产周期采集20个以上的水样),进行采样测流时间段的选择和最佳采样测流频次的确定。对于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可取24h 混合样。排污无规律的排放源适当增加监测频次。其中无论何种情况均须对生产周期内最大排污情况进行监测。 2.2.4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站对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的单位进行监督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具体的监督监测频次和监测时间。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监测站对排污单位的总量控制监督监测,重点污染源(日排水大于100 吨的企业)每年4 次以上(一般每个季度一次),一般污染源(日排水量100 吨以下的企业)每年2~4 次(上、下半年各1~2 次)。 2.2.5 总量监测使用的自动在线监测仪,必须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仪器检测机构认可,同时对监测系统进行现场适用性检测。 2.2.6 排污单位如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能正常运行,或有废水调节池使废水能稳定排放,则污染物排放曲线比较平稳,如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仪,监督监测可采集瞬时水样。 2.3.采样位置 含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废水采样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测流堰跌水处或巴歇尔槽出水处,且在水面至水面下5cm~30cm 处;在测流堰跌水处,或使排水形成水跃,采集混匀的水样; 氰化物和Pb、Cd、Hg、As和Cr(VI)采样,应避开水表面进行。 含油废水样品,应分别单独定容采样,其中油全量转移测定。 2.4.废水样品采集 所采集的废水样主要是瞬时样和比例混合样。 2.4.1 瞬时水样 一些排污单位的生产工艺过程连续且稳定,瞬时样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则可以用瞬时采样的方法。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污染源,其废水为稳定排放的,监测时亦可采集瞬时废水样。 2.4.2 时间比例混合水样 当废水流量变化小于20%,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较小时,按等时间间隔采集等体积水样混合。 2.4.3 流量比例混合水样 流量比例混合水样一般采用与流量计相连的自动采样器采取。比例混合水样分为连续比例混合水样和间隔比例混合水样两种。连续比例混合水样是在选定采样时段内,根据废水排放流量,按一定比例连续采集的混合水样。间隔比例混合水样是根据一定的排放量间隔,分别采取与排放量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水样混合而成。 2.5 污水采样方法
2.5.1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BOD、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2.5.2 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的水样体积和容器的洗涤方法等见表1.
表1 部分指标保存技术 序号 项目 采样容器 保存剂及用量 保存期 采样量/ (ml) 备注 1 悬浮物 G或P 1-5℃暗处 14d 500 平行 2 COD G 加H2SO4,pH≤2 2d 500 3 高锰酸盐指数 G 1-5℃暗处 2d 500 尽快分析 4 BOD5 溶解氧瓶 1-5℃暗处冷藏 12h 250 注满容器,密封 5 DO 溶解氧瓶 加入硫酸锰,碱性KI溶液,现场固定 24h 500 尽量现场测定 6 总磷 G或P 加H2SO4,pH≤2 24h 250 7 氨氮 G或P 加H2SO4,pH≤2 24h 250 8 硫化物 G或P 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酸锌-乙酸钠溶液,再加水样至小半瓶,然后滴加适量的NaOH,生成硫化锌沉淀,充满水样,不留气泡,倒转混匀,固定硫化物 24h 250 水书第四版分析方法中(平行及加标样) 9 六价铬 G或P 加NaOH,pH=8~9 14d 250 10 铜、锌 P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 250 11 重金属 G HNO3,1L水样中加浓HNO310ml 250 12 油类 G 加HCl至,pH≤2 7d 250 (平行及加标样) 1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或P 1-5℃冷藏 2d 500 14 氟化物 P(聚四氟乙烯除外) 1m 200 2.5.3 注意事项 a 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3次后再行采样。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 b. 采样时应注意除去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 c. 用于测定悬浮物、BOD、硫化物、油类、余氯的水样,必须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d. 在选用特殊的专用采样器(如油类采样器)时,应按照该采样器的使用方法
采样。 e. 采样时应认真填写“污水采样记录表”,表中应有以下内容:污染源名称、监测目的、监测项目、采样点位、采样时间、样品编号、污水性质、污水流量、采样人姓名及其他有关事项等。具体格式可由各省制定。 f. 凡需现场监测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监测。 2.5.4.污水样品的保存、运输和记录 污水样品的组成往往相当复杂,其稳定性通常比地表水样更差,应设法尽快测定。采样后要在每个样品瓶上贴一标签,标明点位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和保存方法等。 2.6.细菌的采样 2.6.1.采样用具、容器灭菌方法 2.6.1.1.玻璃吸管、长柄勺、长柄匙,要单个用牛皮纸包好,经高压灭菌。 2.6.1.2盛装样本的容器要预先贴好标签,编号后单个用牛皮纸包好,经高压灭菌消毒,密闭、干燥。 2.6.1.3采样用棉拭子、玻璃平皿、生理盐水、滤纸等,均要分别用牛皮纸包好,经高压灭菌消毒备用。 2.6.1.4镊子、组织剪刀、手术刀等用具,分别用牛皮纸包好,经高压灭菌消毒备用或在使用前在酒精灯上火焰消毒。 2.6.1.5消毒好的用具要妥善保管,防止污染。 2.6.2.无菌操作步骤 2.6.2.1.采样前,操作人员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手或戴好无菌手套,再用75%酒精棉球将采样开口处周围抹擦消毒,然后将容器打开。 2.6.2.2.固体、半固体样本,可用灭菌小勺或小匙采样,液体样本用玻璃吸管或注射器采样,样本取出后,将其装入样本容器,样本容器在酒精灯上用火焰消毒后加盖密封。 2.6.2.3.用具、设备、食具采样,可用经灭菌的手术刀,把表面干燥的污物刮下装入干燥的灭菌容器中送检;用具、食具表面检查,可用灭菌棉拭子沾湿灭菌生理盐水抹擦表面,将棉拭子抹擦的一端对准采样容器瓶口剪断放入容器内,或用灭菌生理盐水沾湿预先灭菌的滤纸,然后贴附于样本表面,1min后,用无菌镊子夹取滤纸放入样本容器内送检。 2.6.3.无菌采样注意事项 2.6.3.1.预先包好消毒的采样工具和容器,必须在采样时方可打开所包的纸。 2.6.3.2.采样时最好两人操作,一人负责取样,另一人协助打开采样瓶、包装和封口。 2.6.3.3.检查微生物样本,要在采样后6小时以内送检验室。气温较高的季节,送检样本应保存在有隔热材料的采样箱,箱内放冰块或冷却剂保存。但应注意勿使冰块融化的水污染样本。 2.6.3.4.样本送到检验室应立即检验,如不能立即检验,应冷藏保存于4℃。不能冷冻保存。 2.6现场测定 2.6.1 pH的测定 2.6.1.1 样品测定 测定样品时,先用蒸馏水认真冲洗电极,再用水样冲洗,然后将电极浸入样品中,小心摇动或进行搅拌使其均匀,静置,待读数稳定时记下pH值。
e.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控制断面。 2.1.3.10 选定的监测断面和垂线均应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并在地图上标明准确位置,在岸边设置固定标志。同时,用文字说明断面周围环境的详细情况,并配以照片。这些图文资料均存入断面档案。断面一经确认即不准任意变动。确需变动时,需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重作优化处理与审查确认。 2.1.4 采样点位的确定 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表2和表3,湖(库)监测垂线上的采样点的布设应符合表4。
表2 采样垂线数的设置 水面宽 垂线数 说明 ≤50m 一条(中泓) 1.垂线布设应避开污染源,要测污染带应另加垂线 2.确能证明该断面水质均匀,可仅 设中泓垂线 3.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 时,必须按本表设置垂线 50~100m 二条(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 >100m 三条(左、中、右)
表3 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 水深 采样点数 说明 ≤5m 上层一点 1.上层指水面下0.5m处,水深不到 0.5m时,在水深1/2处 2.下层指河底以上0.5m处 3.中层指1/2水深处 4 封冻时在冰下0.5m处采样,水深不到0.5m处时,在水深1/2处采样 5 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本表设置采样点 5~10m 上、下层两点 >10m 上、中、下三层三点
表4 湖(库)监测垂线采样点的设置 水深 分层情况 采样点数 说明 ≤5m 一点(水面下0.5m处) 1.分层是指湖水分层状况 2.水深不足1m, 在1/2水深处设置测点 3 有充分数据证实垂线水质均匀 时,课酌情减少测定 5~10m 不分层 二点(水面下0.5m,水底上0.5m) 5~10m 分层 三点(水面下0.5m,1/2斜温层,水底上0.5m处) >10m 除水面下0.5m,水底上0.5m处外,按每一斜温分 层1/2处设置 2.2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
2.2.1 确定采样频次的原则 依据不同的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2.2.2 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 4.2.2.1 饮用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每月至少采样一次。 2.2.2.2 国控水系、河流、湖、库上的监测断面,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六次。 2.2.2.3 水系的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 2.2.2.4 受潮汐影响的监测断面的采样,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采集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涨潮水样应在断面处水面涨平时采样,退潮水样应在水面退平时采样。 2.2.2.5 如某必测项目连续三年均未检出,且在断面附近确定无新增排放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每年可采样一次进行测定。一旦检出,或在断面附近有新的排放源或现有污染源有新增排污量时,即恢复正常采样。 2.2.2.6 国控监测断面(或垂线)每月采样一次,在每月5日至10日内进行采样。 2.2.2.7 遇有特殊自然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时,要随时增加采样频次(见第9章“应急监测”)。 2.2.2.8 在流域污染源限期治理、限期达标排放的计划中和流域受纳污染物的总量削减规划中,以及为此所进行的同步监测,按第7章“流域监测”执行。 2.2.2.9 为配合局部水流域的河道整治,及时反映整治的效果,应在一定时期内增加采样频次,具体由整治工程所在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2.3采样方法 2.3.1 采样器 (1)聚乙烯塑料桶。 (2)单层采水瓶。 (3)直立式采水器。 (4)自动采样器。 2.3.2. 采样数量 在地表水质监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所需水样量见表1(污水部分)。此采样量已考虑重复分析和质量控制的需要,并留有余地。 2.3.3. 在水样采入或装入容器中后,应立即按表1(污水部分)的要求加入保存剂。 2.3.4. 油类采样:采样前先破坏可能存在的油膜,用直立式采水器把玻璃材质容器安装在采水器的支架中,将其放到300 mm深度,边采水边向上提升,在到达水面时剩余适当空间。 2.3.5. 注意事项 (1)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2)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必要时使用定位仪(GPS)定位。 (3)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4)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 (5)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 (6)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并将此现场情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7)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300 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并且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 (8)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
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9)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 L量筒),静置30 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测定水温、pH、DO、电导率、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 (10)测定湖库水的COD、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总氮、总磷时,水样静置30 min后,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 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剂保存。 (11)测定油类、BOD、DO、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2.4现场测试项目 2.4.1.水温的测定 将水温计插入一定深度的水中,放置5min后,迅速提出水面并立即读数。从水温计离开水面至读数完毕不超过20s,读数完毕后,将筒内水倒净。当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尤应注意立即读数,避免受气温的影响。必要时,重复插入水中,再次读数。同时做好数据的记录。 2.4.2. pH的测定(MP125) 见污水pH测定部分 2.4.3. DO的测定(HQ30D) 2.4.3.1将溶解氧探头与HQ30D测定仪连接。 2.4.3.2按下电源的ON/OFF键打开测定仪。(如果测定仪不能开机,要检查一下电池的安装是否正确。) 2.4.3.3创建样品编号 a. 按下SAMPLE ID(样品编号)按键。 b. 使用UP和DOWN按键选中Create New SampleID(创建一个新的样品编号)。按下Select下面的GREEN/RIGHT键。 c. 使用UP和DOWN按键在字母和数字之间滚动。如需接受某个数字或字母,则按下GREEN/RIGHT键。光标将会移动到下一个字段。 d. 重复前面的步骤来增加其它的字母或数字,直到完成这个名称。如需增加一个字段,则使用UP和DOWN按键滚动到A和9之间的空白位置,并按下 GREEN/RIGHT键。如需更改一个字母或数字,按下BLUE/LEFT按键,并重新输入字母或数字。 e. 按下GREEN/RIGHT键,直到OK键取代了功能栏中的向右的箭头。选择OK键完成输入。按Exit返回主界面。 2.4.3.4、创建操作人员编号:如果需要,可以创建操作人员编号,按下OPERATOR ID(样品编号)按键,其余操作和创建样品编号一样。 2.4.3.5、将LDO电极放置到样品中。 2.4.3.6、按下Read下面的GREEN/RIGHT按键。 2.4.3.7、显示屏上将会显示“正在稳定…”,随着电极在样品中的稳定,屏幕上会有一个进程条显示稳定的进程。然后会出现锁定光标,结果会自动存储在数据日志中。 2.4.3.8、如需进行下一个测量,请重复上述步骤。同时做好数据的记录。 2.4.4. 透明度(塞氏盘法测定) 将塞氏盘在船的背光处平放入水中,逐渐下沉,至恰恰不能看见盘面的白色时,记取其尺度,就是透明度,以cm为单位。观察时需反复二三次,同时做好
数据的记录。 2.4.5 电导率 (Sension5电导率仪) 2.4.5.1 将带有5针连接头的电导率电极与仪器的电导率感应输入端相连,注意让探头连接头上面的箭头冲着仪器的上面。将电极连接头插入仪器内部; 2.4.5.2 按一下exit键打开仪器; 2.4.5.3 按CON/TDS/SAL键,屏幕左下方出现电导率图标,但不出现TDS和Sal图标; 2.4.5.4 将探头放入样品中,确保探头尾端的开槽完全浸没; 2.4.5.5 用探头搅动样品5-10秒钟,以驱除尾端开槽中可能存在的气泡; 2.4.5.6 按READ键,屏幕上出现Stabilizing… ,同时出现样品的电导率和温度读数。这些值在系统稳定之前会波动; 2.4.5.7 读数稳定后,Stabilizing… 消失。如果显示锁定功能开启,屏幕将“锁定”电导率及温度; 2.4.5.8 记录或存储电导率值; 2.4.5.9 将电极从样品中拿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后放入下一个样品中。每个样品重复步骤4-6;同时做好数据的记录。 2.4.5.10 实验完毕后,关闭仪器。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并轻轻抹干电极上的水份。把保护罩装在电极上,然后将电极放在电极盒中。 2.4.6. 浊度(2100P浊度仪) 2.4.6.1 打开仪器底部的电池盒盖,按标明的电极顺序正确安装上4节AA碱性电池并盖上电池盒盖。 2.4.6.2用一个清洁的容器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将样品加入样品池至刻度线(约15mL)。操作时小心拿住样品池的上部。然后盖上样品池盖。 2.4.6.3用不起毛的软布擦拭样品池,以除去水滴和手指印。 2.4.6.4 滴加一小滴硅油,用油布擦拭,使整个表面均匀分布一层很薄很薄的硅油。(在样品池外面涂上一层薄薄的硅油可以掩盖样品池上的微小瑕疵和划痕,这些瑕疵和划痕也许会引起浊度或漂移光。) 2.4.6.5 按“POWER/IO”键开机,建议在”RANGE”中选择至屏幕下方出现“AUTO RNG”(表示选择“自动选择范围”)。然后将仪器放在平坦稳定的板面上。当测试时,不要用手拿着仪器。 2.4.6.6 将样品池放入仪器的样品池盒中,使菱形标记或方向标识对准样品池盒前面凸起的方向标识。盖上盖板。 2.4.6.7 如果样品引起噪声信号(即显示值不断变化),则需使用信号平均模式。按“SIGNAL AVERAGE”键,选择合适的信号平均模式。当仪器使用信号平均模式时,屏幕上将显示SGI AVG。 2.4.6.8 按“READ”键进行样品的浊度测定。屏幕上将显示----NTU,然后显示以NTU为单位的浊度数值。在灯信号关闭后记录浊度值。 2.4.6.9 测试注意事项: 2.4.6.9.1始终在良好条件下使用干净的样品池,样品池中的样品测定前应作脱气处理。 2.4.6.9.2测定过程中请始终盖上样品池盖,防止样品溅洒到仪器中。 2.4.6.9.3读数时,仪器放在平坦稳定的板面上。测试时不要将仪器握在手中。同时做好数据记录。 2.4.7. 水样感官指标的描述
颜色:用相同的比色管,分取等体积的水样和蒸馏水作比较,进行定性描述。水的气味(嗅)、水面有无油膜等均应作现场记录 三 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 3.1 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切实掌握采样技术,熟知水样固定、保存、运输条件。 3.2 采样断面应有明显的标志物,采样人员不得擅自改动采样位置。 3.3 用船只采样时,采样船应位于下游方向,逆流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采样人员应在船前部采样,尽量使采样器远离船体。在同一采样点上分层采样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避免不同层次水体混扰。 3.4 采样时,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DO、BOD、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2~3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 3.5 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四 样品的运送 空样品容器运送到采样地点,装好样品后运回实验室,都要非常小心。包装箱可用多种材料——譬如泡沫塑料、波纹纸板等,以使运送过程中样品的损耗减少到最低。包装箱的盖子,一般都有隔离材料,用以对瓶塞世家轻微的压力。气温较高时,防止生物样品发生变化,应对样品冷藏防腐或用冰块保存。
㈩ 医疗废物,污水工作人员防护检查表怎样写
组织管理 是否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 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查书面 记录) 自行建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污 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并将检测、评价效果存档、报告(查书 面资料) 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工作是否实施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查书面资 料) 是否设置专门的分类收集点 设置的分类收集点是否做到相对独立 分类收集 (抽查二个 医疗废物产 生较多的部 门(注射室 、口腔、手 术、化验室 、产科等) 设置的收集地点是否标明收集医疗废物类别的文字说明或示意图 是否全部使用专用包装袋(盒)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是否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专用包装物(容器)是否有中文标识(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 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不同类别的医疗废物是否有混合收集的情况 部门内的地面上是否有丢弃的医疗废物 在操作台以外的场所是否存在未及时收集整理的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登记表格基本项目是否齐全,填写内容是否是缺项(来源、种类、重 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去向、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是否将医疗废物包装物载于周转箱(桶)或封闭容器中转运 运送医疗废物容器或工具上是否印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或文字说明 运送医疗废物的时间和路线未作具体规定,运送线路是否符合要求(查书面资 料) 是否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 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是否在指定的地点消毒和清洁(查书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