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家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什么技术政策
一、污水来源及特性
1、农村污水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明显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大力发展新农村或小城镇建设,对于带动农村经济或小城镇的发展是一大战略。但是,在发展农村经济或小城镇经济的同时,又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可续发展的又一大重大举措。
我国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涉及到的环保问题,主要有农村污水污染和农村垃圾污染两个方面。在农村污水污染方面,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畜牧养殖污水污染、农药化肥污染、也有一些工业污染和其他污染。这些污染物与生活污水混合外排,所以农村污水实际上是上述污水的总称。
2、农村污水特点
⑴、纳污面积小、污水量少、变化系数大、水质和水量波动大。
⑵、有些农村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合流排放,给水质造成一定冲击。
⑶、管理跟不上等原因造成雨不分流,有的还有地下水渗入。
⑷、农村可能出现跳跃式的发展,近期污水量比较少,而远期污水量较大。
⑸、由于经费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即使建好了污水处理站,社区也可能难以维持能耗高、维修量大、管理复杂的处理系统。因此,我国新农村污水处理应该选择经济、高效、节能、简便易行、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能力强,运行稳定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
新农村一般分为1000人社区、2000人社区、3000人社区三种类型,社区人均排水0.15m³/d,污染物浓度CODcr<900㎎/L,PH值为6.5~7.5,BOD5<350mg/L,SS<
700mg/L,色度(稀释倍数法)<200,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可生化性好,但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可见,农村污水水质指标明显高于城市生活污水,而采用低负荷的工艺技术,占地面积大、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因此,采用高负荷的污水处理工艺《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农村污水,特别适合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及小城镇污水处理建设的需要。
3、污水处理方法
我国的污水处理发起步晚、发展快,污水处理采用的工艺主要是生化处理,常见工艺有接触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沟、SBR、曝气生物滤池、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根据后续处理工艺的不同,它又分为:水解-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厌氧-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气浮-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快沉-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超超声波-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微波-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臭氧-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在升级改造,脱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与其它工艺结合,发展出AB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A/O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A2/O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氧化沟-导流曝气生物滤池;SBR-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多种深度处理工艺。
二、导流曝气生物滤池
工艺技术介绍
1、技术来源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是在传统曝气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法、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滤法、沉降分离法、无泵污泥回流法、给水快滤法等八者设计手法,和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工艺而开发研制出来的污水处理工艺、新技术。2005年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0420033672.4。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已在我国的北京、山东、河北、贵州、山西、四川、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吉林、河南、湖北、天津等地已有工程实例,案例设及医院、生活、化工、屠宰、食品、亚麻、酒精、制药等废水处理,大量的应用证明:出水水质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2、技术特点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onction Current Biofilter (简称CCB),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内,完成曝气→沉淀→二次曝气→二次沉淀等过程,解决其它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艺流程。特别是在连续进水条件下,实现进水→曝气→沉淀→出水的间隙曝气,同时,实现污泥回流,整个运行没有闲置,其优点较其它污水处理方法更为突出,处理效果优为显著,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是AB法、SBR法、A2O法、接触氧化法以及两曝两沉,间隙曝气法等污水处理的换代产品。2009年8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创新项目”项目代码09C26215205564;2009年12月,国家环保部将该产品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环发【2009】)146号;2010年5月,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查认定《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其编号为2010GR467010;2012年7月,国家环保部又将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列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环境保护部【2012】)39号。
3、技术性能
1)、技术前瞻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充分借鉴了八种的污水处理设计手法,是一种典型的高负荷、淹没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导流,脱氮除磷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优于排放标准,达到中水回用水质,因此技术前瞻性。
2)、工艺创新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内,解决其它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艺过程。整个运行没有闲置。 因此工艺创新性。
3)、工程投资经济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BOD5容积负荷是常规二级生物处理的5~10倍,加上微生物量多达10~15g/L,也 不需设置二沉池,因此工程投资经济性。
4)、处理效果稳定性
使装置中存在好氧和缺氧环境,可实现硝化、反硝化,没有污泥膨胀之虑,不受水力负荷的冲击、而造成微生物流失,即使污水减少一半以下、或停水后再启用,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正常运行,因此处理效果稳定性。
5)、处理流程简化性
由于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将两个曝气池、两个沉淀池、两个过滤池合为一体,使处理流程得以简化,因此处理流程简化性。
6)、投资和运转费用经济性
由于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短、池容小、占地省,使工程费用大大降低。加上装置利用滤料切割、阻挡、细碎气泡,强化气、液传质效应,增加微生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时间,导致滤池充氧效率大为提高,因此投资和运转费用经济性。
7)、操作管理简单性
通过液位传感、溶氧测定仪、定时器、变频器、PLC程控系统,使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全部实现自动化,因此操作管理简单性。
8)、脱氮除磷典型性
①、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脱氮除磷基本原理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的脱氮原理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基础上,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再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氨气,从而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除磷的原理是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将其细胞内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态磷,并加以释放,利用此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摄取废水的溶解性有机物质合成PHB,从而在好氧的条件下,聚磷菌则将PHB降解,以提供从废水中摄取磷所需的能量,从而完成聚磷的作用。
9)、气温及运行方式适应性
由于大量的微生物不会流失,即使长时间不运转也能保持其菌种的活性,加上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所特有的高微生物量,使得对气温变化的适应性强。
10)、检修换件方便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转动设备置于地上,加上主要设备和材料均为国产,因此检修换件方便性。
11)、工程建设灵活性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系统单元为模块化结构,可集中设计,也可分开设计,还有利于扩建,能较好地适应各个地区地貌,对于旧污水处理工程的升级改造也时分有利。
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试运行时间多久
很多农村是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我们老家就是农村的,一般污水都是直接排进水坑里面的!
㈢ 农村生活的污水怎么处理
广东巨能环保工告诉你生活污水处理的难题不但是在城市地区,在农村一样存有生活污水处理的难题。我们知道城市污水基本上一定会做特意的处理,那样乡村的污水处理状况是怎样的呢?文中笔者就基本给大伙儿解读下乡村污水处理状况,除此之外笔者以为乡村污水处理应当挑选适合的方法。
乡村污水处理状况,乡村污水都历经处理了吗
现如今伴随着新农村规划的进行,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处理尽管拥有很显著的改变,但还远远地达不上所有乡村涵盖的水平。且伴随着农药化肥的大批量应用,村民也缺乏了应用传统式肥料及污水灌溉农作物种植的驱动力。在也并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和厕所改造的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室外排出的现象可以说是经常可以看到。
大体上看乡村里边这种生活的污水全是随便排出进入了周边的土壤层及杂草丛,等候着自然环境的处理,也并没有获得非常好的处理,并且也并没有获得非常好地使用。而在一些展不错的乡村,则选用农村沼气池处理,变废为宝。
乡村污水处理应当挑选适合的方法
乡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处理关键技术多种形式、加工工艺完善,但仅有因时制宜的污水处理关键技术才可以真真正正做到操控乡村水污染的意义。现阶段已有一些成本低、易监管的关键技术,比如使用园林地慢速度渗滤系统处理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理经营规模14.7立方米/天,建设成本仅为3.6万元,并可保持较低的运转花费;选用三段式组成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运转和维护费相对性传统式的分散处理工艺可减少2/3;选用人工生态浮床处理乡村污水,对总氮、总磷有不错的除去实际效果,运转维护保养技术要求低。这种关键技术适用人口规模较大、布置密切、污水能集中处理的地域,在污水不容易集中化收集处理的地域要选用灵活的分散处理关键技术,比如选用蒸发罐关键技术处理居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黑水”部分,基本上不必常常维护保养,而“灰水”则接入庭院式小型湿地。
除此之外还可依据不一样的出水水质规定挑选处理工艺,出水排进封闭水体时,应将氮、磷等营养元素看作关键操控指标值,可挑选新式阶梯性人工湿地、塔式蚯蚓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法等脱氮除磷效果明显的污水处理关键技术,出水排进放水体时,则可适度减少氮、磷的排出规定,可选用漂浮植物塘等加工工艺。在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工工艺挑选方面,不但要考虑处理实际效果、花费,还需要考虑加工工艺的适用性及其关键技术的工程建设是不是存在的问题,仅有那样才可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可以做到正常的整治实际效果和使用年限。
㈣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文核心数据:农村污水处理数量、污水处理厂数量、污水日处理能力
“十四五”开年之际国家多次提及农村污水处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来水的普及,卫生洁具、洗衣机、沐浴等设施也走进平常百姓家,使得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增加。因此,近年来农村污水处理愈发受到国家重视。
在“十四五”开年之际,国家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十四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其中,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我国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解决“垃圾围村”和乡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支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㈤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怎么处理较为合适
农村地区地形复杂、居民居住密度低,大规模管网建设有限,各地区的农村建设条件各不相同,就农村生活污水而言,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可分为三类:
(1)分户污水处理。
一户或附近几户的农村生活污水分片收集后,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化粪池进行就地处理,适用于村庄内住户分布较散、地形复杂不宜铺设管网的地区。
“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城镇近郊的农村延伸,离城镇生活污水管网较远、人口密集且不具备利用条件的村庄,可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人口较少的村庄,以卫生厕所改造为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杜绝化粪池出水直排基础上,就地就近实现农田利用。”
总的来说,就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地区不同的人口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等特征,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可与生态利用相结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㈥ 农村生活污水的一般指标大约是多少
根据污水处理后不同的用途与去向执行不同的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后排入地表水体时,污水排放应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执行;用于农业灌溉时,应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执行;用于渔业用水时,应按《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执行。
㈦ 农村里污水管和支管的规格是多少
这个没有具体的统一规定,一般需要根据当地项目需求去选择。要做好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科学细致的设计方案是前提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计方案包含的内容众多,一般都要遵循基本的设计依据,参考当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7)农村生活污水规划期限扩展阅读:
农村生活污水项目管网设计重点:
污水收集管道管材的选择应从工程的规模、重要性、对管道直径及压力的要求、工程地质、外荷载状况、工程的后期要求、资金的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由于管道建设所占投资的比重很大,且因管材选用不当造成事故或增加不必要资金的实例也较多,因此合理经济确定管材的选用对节省投资、方便施工、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管网设计宜结合该村落的实际情况,为考虑经济性及缩短施工周期,管道埋深浅,故选择施工管道吊装和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耐腐蚀的管材。常规的农村生活污水量偏小,污水收集管网属于非计算管段,支管可选用规格为DN200 HDPE 双壁波纹管,坡度0.4%;干管选用DN300 HDPE 双壁波纹管,坡度0.2%。
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站区设计重点:
污水处理站区的设计内容涵盖广泛,每一处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到大局。规划设计时要重点考虑:站区选址、平面布局、进水水质水量、污水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施工图纸、投资预算、运行管理等等。
1、关于站区选址:从规划角度考虑,应注重规划收集范围的管道走向、水量布局、实施期限等情况。从污水处理后的去向考虑,尽量能再生利用,例如灌溉农田。农村污水处理站选址可以选择离农业水库、池塘较近的地方,处理后的水可以就地储存,便于农田灌溉,尽可能避免直排入附近饮用水源。从安全角度考虑,站区不宜建在低洼地带,防止雨季被淹没。此外污水处理站区可能会征用当地土地,需要当地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协商。
2、水质水量:水质水量的设计依据,不能完全依赖技术指南,宜到当地农村走访实地调研。结合村民用水习惯来规划,确定人均日用水上限,日变化系数、折污系数、管网收集系数,地下水雨水渗入系数,从而估算出合理的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确定站区日处理规模。
3、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2019年以后各省陆续出颁布了新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不同地区的项目需要执行当地的环保要求。根据农村污水处理站区规模,污水排向等多维度来确定排放标准。
4、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国内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路线有50多种,在选择工艺和设备时候,需要因地制宜成分考虑工艺和设备的适配度。此外不能忽视考虑项目设计运行年限、处理成本、管理方式等内容。目前国内主流的一级B类的项目,一般采用AO、A2O、SBR等工艺,出水一级A的项目普遍采用MBR或组合工艺。
5、投资预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预算要综合考虑土建成本、设备购置成本、运维管理成本。如果重建设忽视运营管理,很可能因为运维费用的缺失导致项目停止运行。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前沿阵地。拥有一份优秀的农村污水处理设计方案还不足以打造精品项目,村镇污水处理项目招投标、项目的建设施工,污水处理设备安装调试、项目的运维管理每一项细节都决定着项目的成败。
㈧ 中央自哪一年启动 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精干力量为成员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求以党委名义正式发文),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领导。要确定1名分管领导,专事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要加强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的驻村干部力量,每村落实一名乡镇(街道)联系领导。认真填报《莲都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分管领导及信息联络员名单》(详见附件2)。
二、开展调查摸底。各相关乡镇(街道)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开展一次深入细致地调查,全面掌握村庄基本情况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情况,包括现有设施数量、运行情况及受益覆盖面等。认真填写《莲都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调查表》(详见附件3)。同时,积极协调配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编制单位进村入户开展工作。
三、明确工作计划。各乡镇街道要加快推进瓯江、宣平溪、太平港、黄村水库、通济堰、新治河沿线,中心村、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村、旧村改造村、美丽乡村提升村、下山脱贫安置点等为重点治理村(具体名单见附件4)。按照第一年完成70%,第二年完成30%进度要求,坚持先易后难、轻重缓急的原则,在充分了解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按年度提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计划。对未列入重点治理村的面上一般村确需治理的,也要列入年度治理计划。认真填报《莲都区乡镇(街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计划安排表》(详见附件5)。
四、及时报送信息。各乡镇(街道)要确定1名信息联络员,负责报送进度报表及工作信息。要求及时将工作动态、经验交流,以信息形式报送至区农办,信息文字要精练,亮点要突出,每月不少于1篇。本办将根据各乡镇(街道)实际建设进度,结合报表质量和信息报送情况定期向全区进行通报,并作为年终工作考核得分依据之一。
㈨ 农村生活污水改造属国家工程吗
农村生活污水改造属国家工程吗?
农村生活污水改造就是属于地方政府工程,农民个人是不花钱的。生活污水改造,也就是安装污水管道,建设污水处理站,这是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好事和实事,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㈩ 农村生活污水有哪些来源 其水质特点与排放规律如何
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主要来自冲厕 、洗衣 、洗浴 、餐厨等。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
(1)农村生活污水水质与当地居民生活习惯 、生活水平 、经济条件直接相关 ,呈地域性变化 。
(2)通常情况下 ,农村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CODCr )为 200-800 毫克/升 ,氨氮(NH3‐N)为20-80毫克/升 ,总磷(TP)为5-8毫克/升 。 污水中通常还含有合成洗涤剂以及细菌 、病毒 、寄生虫卵等 ,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 ,可生化性好 ,宜采用生物 、生态法处理 。
(3)经我们课题组常年监测 ,发现同一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季节性差异比较小 ,可以忽略不计 。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方面 ,主要呈现如下规律 :
(1)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具有区域排水量小 、全国排水总量巨大的特点 。
(2)农村生活污水水量时变化与日变化波动幅度大 。 生活污水排放量通常是傍晚多、白天少,有时中午时分几乎无污水排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增加,平时村中人口数很少,而节假日猛增。因此,生活污水水量在春节等节假日期间显著增加,而平时污水排放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