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工快渗污水处理工艺(CRI)为什么不能算地方污染物减排量
仅采用人工湿地、土地快渗、氧化塘等处理工艺的,不予核算削减量
仅采用上述单一工艺,①消减量有限②处理效果有待检验③有效处理年限有待检验
如果是在农村地区采用上述单一工艺进行水质净化,可能因为水量小,对污染物的削减量太少,对全局的影响较小,故不与核算消减量。可能你会说,让每个村自己统计上报,不就能算出总量的嘛?我们就不说工作量有多大吧,单说统计出数据能有多少干货呢?欺上一向是基 _ 层应对检查的不二法宝。
再说,上述单一工艺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人工湿地单独做水处理的话,进水水质不能太差,ss不能太高,不然容易堵塞,现在做人工湿地一般都会加前处理设施,就是要传统工艺初步消减污染物负荷,不然对湿地的运行效果会有影响。同理,土地快渗和氧化塘也是一样,需要较传统工艺大得多的土地面积才能做好传统工艺做的到的事情,而且相较于氧化塘和人工湿地,快渗的管理更麻烦。我去过深圳的人工快渗现场,工人们都是在不停的翻土,我问他,你们多久翻一次啊,工人说,天天翻,诶,我都替他觉得累。
三说,现在的农村啊、乡镇啊,你在那里做水处理设施,如果你以为进水不会超标的话,那就太天真了,现在沿海一线城市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都在迁往内陆,虽然带动的内陆的地方经济,但是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决不能被小视,所以,在人工湿地、快渗、氧化塘加前处理是有必要的,既节省土地资源,又提升处理效果。
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❷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工程
土地处理机理可以归结为:1、物理过滤:废水流经土壤时,悬浮物内被表层土壤团粒间的空隙容过滤截留;
2、物理和化学吸附:土壤中的粘土矿物颗粒能吸附水中的中性分子,废水中的各种离子则因离子交换作用被置换吸附并固定在矿物晶格中;
3、络合反应和化学沉淀;
4、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土壤中种类繁多的大量微生物,能与被截留、吸附的污染物一起形成生物膜,对有机物有很强的降解转化能力。
❸ 试说明什么是土地处理系统及其作用机制
土地处理系统(land processing system)是利用土地及其中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水(废水)进行处理,同时又利用其中水分和肥分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木生长的工程设施。属于常年性污水处理工程,常用于中小城市污水二级污水处理之后代替高级处理。由污水的沉淀预处理、贮水塘湖、灌溉系统、地下排水等系统组成。处理方式一般为污水灌溉(通过喷洒或自流将污水排放到土地上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渗滤(将污水排放到粗砂、土壤和砂壤土土地上竟渗滤处理并补充地下水)和地表漫流。
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处理污水的生态工程技术,它可以简要定义为:污水经过一定程度的预处理,然后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和自我调控机制,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过程,使污水达到预定处理效果,并对污水中氮、磷等资源加以利用,使其成为植物自身营养成分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土地处理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完整的土地处理系统由预处理、水量调节与储存、配水与步水、土地处理田间工程、植物、排水及监测等七部分组成。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与传统的污灌农业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土地处理坚持处理与利用相结合的方向,在实现废水资源化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把环境效益和环境质量控制问题放在首位,它在设计、运行和管理方面遵循现代生态学三大原则: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和区域分异。并在严格控制重点污染源的基础上,可通过低费用、低能耗的生态工程措施,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根据处理目标、处理对象的不同,土地处理系统可分为快速渗滤(RI)、慢速渗滤(SR)、地表漫流(OF)、地下渗滤(UG)、湿地系统(WL)等5种工艺类型
❹ 什么是人工快渗系统
人工快渗(CRI系统)源自快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RI系统),并沿用了其中的干湿交替工作方式,因此, 水力负荷周期同样也成为CRI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也是系统设计的一大难点.目前CRI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不仅需要根据已有的经验,而且还要通过一段调试运行才能确定,设计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和设计原则.为此,笔者研究了CRI与RI系统两者之间的差异,充分考虑水力负荷周期调整对CRI系统运行的各方面影响,分别从防止NH4-N穿透和保证系统NH4-N充分硝化两个角度,提出了水力负荷周期中淹水时间和落干时间确定新方法,并通过松岗试验实例进行了初步验证,为今后CRI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设计原则.
❺ 什么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处理定义:是指利用农田、林地等土壤-微生物-植物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净化处理的生态工程;它能在处理城镇污水及一些工业废水的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具有的优点:1)促进污水中植物营养素的循环,污水中的有用物质通过作物的生长而获得再利用;2)可利用废劣土地、坑塘洼地处理污水,基建投资省;3)使用机电设备少,运行管理简便低廉,节省能源;4)绿化大地,增添风景美色,改善地区小气候,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5)污泥能得到充分利用,二次污染小。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如果设计不当也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1)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特别是造成重金属污染、有机毒物污染等;2)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3)散发臭味、蚊蝇滋生,危害人体健康等。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由污水的预处理设备、调节储存设备、输配送设备、控制系统与设备、土地净化田和收集利用系统等组成。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的4种主要处理工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多, 水资源更为短缺,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利用土地处理净化污水。因为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现代污水处理的新技术,且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成本低等特点,因此这一技术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土地处理系统会根据处理目标和处理对象选择不同的工艺,像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表漫流和地下渗滤等工艺类型均是土地处理系统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各种工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其处理的程度、工艺参数等方面会有着一定的差异。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的4种主要处理工艺
(1)慢速渗滤系统
慢速渗滤系统将污水缓慢灌溉至种有农作物的土地表面,其主要利用了地表的土壤和植物根系对污水进行净化。与其他土地处理系统不同的是,慢速渗滤系统一般不往外排水,其投配的水量一部分被农作物吸收,一部分由于蒸发而散失,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慢速渗滤系统的设计水流方向需要与地块内地下水水流方向相同。慢速渗滤系统是一种将污水作为资源进行利用的系统,其在处理生活污水的同时可以为地块种植的农作物提供营养,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同时,由于采用了慢速渗滤的设计,水力停留时间长,污水的处理效果非常好,且由于不往外排水,受场地坡度的限制较小。但慢速渗滤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由于水力负荷小,处理相同量污水需要的土地量就较大,限制了其在地价较高的地区的应用。其次,渗滤系统的处理效率与场地种植的农作物有很大的关系,作物的营养需求及水量需求通常是设计该系统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对该系统的处理能力起着限制性作用。
(2)快速渗滤系统
快速渗滤系统是一种将污水投配到具有良好渗滤性能的土壤中进行处理的方法。与其他渗滤系统不同的是,该渗滤系统对土壤的渗滤性要求较高,且污染物主要依靠渗滤过程去除。在渗滤的过程中除了发生着物理的过滤和沉淀作用以外,同时也发生着生物的氧化、硝化、反硝化等作用。快速渗滤系统在处理期间通常处于水淹、干化交替进行的过程中,干化期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土壤的好氧环境,这也可加强水往下渗透的效果。快速渗滤系统的优点如下:
首先,由于渗滤速度快,停留时间短,其相对占地面积较小,单位面积负荷高。其次,该渗滤系统对氨氮、有机物及悬浮物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且整套系统投资省,管理简单,运行受季节性影响较小。但快速渗滤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其对场地土壤条件及水文条件较其他工艺要求较高,总氮的去除率低,同时也容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3)地表漫流系统
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控制于地表,使其在缓慢流动的过程中得到进化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与其他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相比,该系统需要在具有缓坡和低渗透性土壤的场地内运行,场地内常以种植牧草为主,由于水力停留时间短且土壤的渗透率低,污水由于蒸发和渗漏而损失的部分较少,大部分污水经过处理后汇入排水沟中。该种处理系统对土壤的渗透性要求较低,处理过程简单且对预处理要求低,适用于多种污水。经过其处理的污水可以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污水也适用于回用。但其容易受到气候和水量的影响,且对坡面设计的要求较高。
(4)地下渗滤系统
地下渗滤系统是指利用预先的埋置将污水投配至一定深度的土层中,污水经过缓慢的渗滤作用得到净化。地下渗滤系统的特点在于其土层需要具有一定的构造和良好的渗透性,通常需要对场地进行人工改造。通过布水管的污水缓慢渗入周围的碎石和砂土层中,在土层中由于毛细管作用进行着扩散,同时土壤中的过滤、吸附以及一些生物作用对污水起到了净化作用。
其作用与慢速渗滤系统类似,同样具有水力停留时间长、处理效果好的特点,运行简单稳定,氮磷去除率高。且由于是采用地下布水的设计,不会影响地面的景观,可与原本的绿化和生态景观相结合,具有更强的适用性。缺点在于工程建设较复杂,较其他几种系统需要更多的前期投资,且对前处理要求较高,负荷较小,否则容易造成土壤堵塞。
❻ 请问下,有谁知道土地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流程麻烦说一下,谢谢了。
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在人为调控的前提条件下,把污水投配到土地上,使污水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中,经物化和生化的综合作用,达到预期目的,是一项投资少,能耗低技术。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和环境来处理废水,使之再生利用。
废水土地处理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预处理设施;鉴于铁路车站的实际管理水平,采用设置格珊井,井内配置平板格珊,垂直两层布置。
②调节与储存设施;设置一条调节池,控制出水速率。
③输送、布水与控制系统;采用UPVC管道配水。
④土地净化地块;重要考虑水位控制系统,使土地处理单元处于湿地系统还是地下潜流系统。
⑤净化出水的收集与利用系统。
地下渗滤系统土壤表层的好氧带是主要的起处理BOD作用的部分,一般的包气带很薄,故此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处理。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车站地形高差,跌水曝气,提高污水进入处理单元的溶解氧量。
我们国内设计基本上按每吨水占地3到4平方米计算,英国有人提出应达到6到10平方米才能稳定运行,
通过废水向快速渗滤地块周期的布水,使地块表层的土壤处于厌氧、好氧的交替状态,即不同种群的微生物对被土壤阻截的悬浮有机物进行分解,从而防止了土壤空隙的堵塞。由于厌氧-好氧过程的交替进行,可以去除废水中BOD、N和P;通过过滤和渗滤作用,又可以去除几乎全部的BOD、SS;如果投配污水中C/N≥3,且采用较低的水力负荷时,可以通过反硝化作用去除大量的氮,对磷的去除也很有效。所以快渗系统净化效率很高。由于在稳定的快渗系统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氧化还原作用频繁更替的表层100cm以内,即好氧—厌氧交替带。正是由于RI系统内部的这种特殊作用的规律,使得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优于其它单独的以好氧或厌氧为主的传统生物处理系统;过滤与吸附是RI系统中污染物去除的中间过程,悬浮物、重金属、氮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的去除,几乎总是借助于过滤与吸附作用,而有机耗氧物质(BOD、COD)以及磷等,则为部分直接降解,部分借助过滤和吸附作用。与其它污水处理系统相比,RI系统的介质颗粒小,过滤与吸附明显。
根据当地场地状况、土壤性质及水质、水量状况,位于农村地区,征地容易、土地便宜,且处理单元占地对景观影响不大,采用以慢速渗滤为主。
以湿地和慢渗为辅助的废水土地处理系统。因湿地和慢渗尚未运行,所以主要介绍快渗系统。
慢速渗滤系统(SR-33.12ha)此工艺适用于渗透性能较差的粘土场地。以低水力负荷均匀布入土壤—植物生态系统而得以处理。净化机制类似固定膜生物处理法,对BOD、SS和N的去除率比较高。上面长有牧草,投配的污水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一部分渗入地下,牧草的生长期长,对氮的利用率高,可耐受更高的水力负荷。
位于城镇附近的中间站,根据车站当地场地状况、土壤性质及水质、水量状况,处理单元占地对车站景观影响不大,采用以快速渗滤为主。
快速渗滤系统(RI-141.78ha)将污水有效控制地投放到具有良好渗透性能的土壤表面,污水在向下渗滤过程中,由于氧化还原、硝化反硝化、过滤和沉淀等一系列的作用得到净化的一种污水土地处理工艺类型称为快速渗滤处理系统。快速渗滤系统是一种高效、经济、低能耗废水处理与再生的方法。
快渗系统适用于渗透性能良好的砂层厚度大于2米的场地,共分成多个单元,来自输水干管的污水分别由两个分水口将污水投配到消力池,然后进入各单元,采取淹水/干化期比为2/8交替进行。污水主要以垂直下渗方式通过表层2.5米厚土层后得到净化,设置集水管收集,进入再生水回收管道系统。各单元均设有1个溢流口和1个翻耕通道。
湿地系统工艺适用于渗透性能差的场地,地表生有沼泽植物,繁茂的水生植物,为微生物栖息的场所,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和风流,有利于SS的去除和底泥上浮。其次植物也能吸收和分解污染物。
湿地处理工艺共有可考虑分成多个单元,经水平和垂直方式通过表层1米厚得到净化,一部分再生水回收,供车站绿化使用,少部分排放。
❼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和生物滤池有什么共同点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和生物滤池的共同特点就是把那些大的情的垃圾都经过沉淀过滤都处理掉了。
❽ 哪种处理效率高生物接触氧化法、HSBR、土地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生物接触氧化来法处理生自活污水工艺比较成熟,属于好氧处理工艺。
HSBR是新型不完全厌氧反应器--不完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HSBR)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在容积负荷0.41~0.63kgCOD/(m3?d)的运行条件下,取得了75%以上的COD去除率;在2.77kgCOD/(m3?d)的冲击负荷下,取得35%的COD去除率.应该属于厌氧工艺。
而土地处理系统我觉的是污水处理比较边缘的工艺。
不能简单的拿出一个工艺分析效率怎么样,要根据整个进水水质情况,水量来组合工艺,比如,在接触氧化前面+水解酸化池可能效果更好,、
厌氧工艺一般适合处理COD1000以上的,而好氧工艺一般都处理COD相对比较低的,厌氧COD处理率应该在70-75%左右吧,好氧工艺是在85-95%左右,NH3-N,TP在好氧工艺
是大约有50-70的去除率,在厌氧中应该没有什么去除率吧
❾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有哪些种类
地表漫流:氧化塘
灌溉
渗滤
❿ 怎样运行人工快渗污水厂
几个问题你必须知道的
1)基本上很好,处理生活污水很好,工业废水稍微浓一些或者生化比低的都有些没辙。工业区一般都没法用好,只能做深度处理,而且前处理需要好好认真的做。
2)占地有些大,但是还能接受,一般生活污水类一吨水占地一平米。
3)管理即简单又困难,简单在于确实只需要普通农民工就能管理好,缺点是因为都是农民工在管理,结果造成系统反倒是因为他们素质太低责任心太差所以管不好。——加薪请有责任心的人即可解决。
4)冬季北方使用时需要防止结冰的问题,必须做保温。否则根本没法处理,但是做了保温以后负荷就不能太高,幸好北方冬季水量都不大季节性较强。所以可以做少数几个池子单元的保温还能省些投资。但是保温棚通风不好,不利于污染物去除,夏天又影响暴晒池子不利于复氧。所以基本上只在黄河以南使用比较好。
5)填料用久了出水PH会偏酸性。需要再补充些东西。——再花钱吧。。。
6)受填料加工配制影响,很多山寨小公司小个体做出来的填料一塌糊涂没法用久。
7)前处理必须做好,而且要认真做,无良JS经常省去这部分东西造成系统用不久就完蛋了。特别是格栅、沉淀池必须做好,否则使用几年填料系统就面临崩溃。
8)水力负荷不能太高,填料处理效率随时间下降的比较快,一般水处理效率每五年会降低20—30%所以初期都很好,但是时间一长就说不清了,一般用十年左右效率可能会减半,所以初期设计时的水力负荷不能太乐观。
9)国家减排检查不允许单独使用CRI技术,否则不予核算减量,必须前处理做传统技术,如AO、接触氧化、SBR等技术。——仅仅限于地方政府建设的县镇级市政工业区等污水处理厂,私人私企使用、或者农村微型处理站国家管不着的除外。
10)出水水质较好,但是总氮处理效率最多不超过30%(一般是0—10%常见),总磷处理效果很一般,生活污水类很难做到0.5mg/L以下,需要结合化学絮凝沉析除磷工艺联合使用,但是投药会对填料层造成严重的板结,日常长时间投填料则板结会日益严重,两三年可能就不能渗下水了。
11)人工维护体力强度大,现在工人越来越不能吃苦了,需要用机械,而很多情况下需要深度维护的填料池没法用机械,故造成长期SS等物质累计,直至彻底崩溃。所以还是前处理SS必须做好处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