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井下作业施工中的主要危害和影响
井下作业施工中的主要危害和影响有以下方面:
一、从井口返排出来的压裂废液成分较复杂,含有原油、地层水等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入环境,将会对水体、土壤造成污染,对人、动物、植物有一定危害。
二、酸化排出的残液及添加剂中的有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酸化所用的酸液是强酸液(盐酸、氢氟酸),有强烈的腐蚀性,排入土壤后会使土壤酸化;酸液与硫化物的积垢作用可产生有毒气体硫化氢;用于配制醋酸的醋酸酐可产生刺激性很强的蒸汽,直接接触会造成严重烧伤。
三、放射性同位素污染:
井下作业的放射性同位素污染是指压裂车密度计上的铯(137Cs)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污染。
四、噪声污染:
1、车辆噪声。如通井机、修井机、压裂车、酸化车等施工车辆产生的噪声;
2、施工噪声。主要是起、下钻具等施工时钻具碰撞产生的噪声。
五、气体污染物:
1、挥发烃。主要是作业施工过程中挥发的烃类气体;
2、车辆尾气。主要是通井机、修井机、压裂车、酸化车等车辆产生的尾气;
3、粉尘。主要是制造压裂砂过程中粉砂矿石时所产生的粉尘;
4、硫化氢。主要是指油、气井作业时逸出的或水井酸化、管线酸洗时产生的剧毒气体。
六、液体污染物:
1、落地原油。主要是井喷或压井、洗井、冲砂等施工时带出的原油;
2、废水。主要是指洗井、压井、冲砂、套铣等施工时产生的废水。
3、废酸液。主要是酸化、酸压后排出的废酸液;
4、废压裂液。主要是压裂施工后剩余的液体和压裂设备、设施的清洗废水。
七、固体污染物:
1、泥浆。主要是新井替浆时替出泥浆和泥浆压井、侧钻进产生的废泥浆;
2、砂。主要是冲砂施工时由冲砂液携带出井口的砂、压裂施工时散落的砂;
3、蜡。主要是起油管、抽油杆时带出的蜡,作业施工时由洗井液带出井口的蜡;
4、盐。主要是作业冲盐时自井内冲出的盐;
5、生活垃圾。
八、井下作业污染源:
井下作业污染源主要是大修、侧钻、试油、压裂、酸化、测试、小修等施工作业时的井场、机械设计以及酸站、酸液站。
㈡ 水力压裂法的反对意见
水力压裂法招致了部分人的批评,称水力压裂法引起了美国境内的地震 。水力压裂版技术在其它地权方的应用却并不是那么的广泛,一方面是由于环境方面的反对,另一方面也由于对专业设备的要求 。
英国的人口密度比美国大,钻探公司希望通过水力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油气储量,公众却持谨慎态度,认为水力压裂技术在向地层重新回注废水时会引发微小的地震,带来风险。同时,向钻探现场来回运输物料也会带来噪音和扰乱 。
㈢ TJ-1是什么药品代号油气井压裂液用的一种化工药品。
1. 环境污染:环保人士认为,用于压裂岩石的高压水流中含有大量化学物质,是污染的最主要来源。事实上,采用水力压裂法注入地下的液体,其最主要成分是水和砂,化学物质的含量非常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环境毫无影响,但影响程度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2. 水耗:根据美国环保署公布的数据,依照当前的钻探速度,美国平均每年大约钻探3.5万口页岩井,每口井需要消耗200万到500万加仑(1加仑约等于3.78升——编者注)的淡水。以此计算,每年美国需要消耗掉700亿到1400亿加仑的水用于开采页岩油气。这对于日趋缺乏淡水的世界来说,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开采页岩油气过程中使用的水,约有20%还会重新返回地面。虽然这种返回地面的废水混有化学液体、重金属、盐等,对植物和水生物都有剧毒,但却为水处理行业提供了商机。越来越多的油服公司和水处理公司加入了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压裂用水的行列。
3.让美味冰激凌价格更高!据油价网撰文称,压裂液中有一种含量很小的化学制剂瓜尔胶,是瓜尔豆植物种子的天然产物,可以用来改善冰淇淋等一些日常食品的口感。页岩油气的繁荣使得瓜尔胶的用量大增,随之而来的就是瓜尔豆植物价格的上涨。于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冰淇淋等一系列需要用到此种添加剂的食物,生产成本都明显上升,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了。
㈣ 油井压裂是什么
油井压裂是在压裂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油井压裂废水。
油井压裂废水成分复杂,具有高COD、高浊度,高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DS)的特点。该类废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此类废水已经成为油气田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常用的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氯化铝(PAC)等对油井压裂废水的处理效果欠佳。聚硅酸金属盐类絮凝剂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聚硅酸和传统铝盐、铁盐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该絮凝剂综合了聚硅酸粘结聚集、吸附架桥效能强,铝铁盐电中和能力强,以及铝盐絮凝剂絮体大且脱色性能好和铁盐絮凝剂絮体密实且沉降速率快等优点,在除浊、脱色、去除有机物和高价金属离子等方面较同类其他品种有更好的效果,是目前国内外水处理剂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
㈤ 有哪些国家对水力压裂有所限制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对于水力压裂技术的推广和使用都采取谨慎的态度,从1948年美国德克版萨权斯州第一口压裂井出现以后,关于水力压裂技术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对于水力压裂是否会引起微型地震,水力压裂作业后的废水是否会引起地层水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西方国家居民的广泛关注。
美国
水力压裂技术带来了美国油气工业的繁荣,特别是在美国页岩革命成功后,其更是受到了全球范围的关注。根据美内政部数据,美国陆上超过 90%的油井都采用水力压裂技术。但是,由于该技术带来了水污染、空气污染及地震活动增加风险,其一直饱受争议。去年,美国纽约州通过了《 禁止水力压裂法》,禁止该州使用水力压裂法开采天然气,是继马里兰州之后,第二个通过法律禁止水力压裂的州。
㈥ 怎样较准确地测定高盐废水的COD值
硫酸汞的确可以掩蔽一定浓度的氯离子(<1000mg/L),但是当原水中的氯离子含量过高,提高硫酸汞测专定属的COD也是不准确的。
根据相关文献了解,压裂返排液的COD波动较大(2000~10,000mg/L)。参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可先稀释原水,将氯离子含量控制在1000mg/L以内。预估稀释后的COD,如果大于50mg/L,选用0.25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在5~50之间,可以选用0.025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当然硫酸汞作为掩蔽剂在操作流程中仍然是需要加入的。
注:由于不清楚盐含量30g/L中NaCl的占比,假定全部是NaCl,理论上稀释20倍可以将氯离子含量控制在1000mg/L以内。题主可以先试试稀释法。
㈦ 石油压裂废水处理的方法及其特征
展开全部
压裂作业是低渗透油田普遍采用的增产措施,在压裂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油井压裂废水。油井压裂废水成分复杂,具有高COD、高浊度,高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DS)的特点。该类废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此类废水已经成为油气田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常用的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氯化铝(PAC)等对油井压裂废水的处理效果欠佳。聚硅酸金属盐类絮凝剂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聚硅酸和传统铝盐、铁盐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该絮凝剂综合了聚硅酸粘结聚集、吸附架桥效能强,铝铁盐电中和能力强,以及铝盐絮凝剂絮体大且脱色性能好和铁盐絮凝剂絮体密实且沉降速率快等优点,在除浊、脱色、去除有机物和高价金属离子等方面较同类其他品种有更好的效果,是目前国内外水处理剂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
本工作研究了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对油井压裂废水的处理效果,对于现场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实验水样取自于我国西部某油田油井压裂废水,其水质特征为浊度186.2
NTU,COD
5
236.8mg/L,TDS为7
350.6
mg/L,pH
7.9。
Na2SiO3·5H2O、硫酸(质量分数98%)、Al2(SO4)3、Fe2(SO4)3、Na2CO3:均为化学纯。PAC:工业品。
DC-506型六联搅拌机:东莞市兴万电子厂;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Model
ESJ205-4型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称量仪器厂;pHS-3C型精密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AF-Z1型电热培养干燥箱:江苏省东台市电器厂;XZ-1A-Z型智能浊度仪:上海海恒机电仪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的制备
(1)取一定量的Na2SiO3·5H2O加入去离子水溶解,用硫酸调节pH,在不同活化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使其活化,得到聚硅酸溶液。
(2)在聚硅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Al2(SO4)3溶液和Fe2(SO4)3溶液,搅拌均匀,形成聚合硅酸铝铁溶液(n(Al)∶n(Fe)∶n(Si)=5∶2∶1),然后加入一定量的Na2CO3调节其碱化度为2.0。
1.2.2油井压裂废水絮凝处理实验
取250
mL的油井压裂废水,以Na2CO3调节pH后,加入聚合硅酸铝铁溶液,在200
r/min的转速下快速搅拌2
min,接着在50
r/min的转速下慢速搅拌5
min,静置沉降30
min,取清液测定其水质指标。
1.3
分析方法
采用快速消解法测定COD109-110;采用重量法测定TDS
210-213。
2
结果与讨论
2.1
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
2.1.1聚硅酸活化pH对废水浊度去除率的影响
当活化温度为25
℃、活化时间为1.5
h时,聚硅酸活化pH对废水浊度去除率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见:随着聚硅酸活化pH的增加,浊度去除率减小;低pH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硅酸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当聚硅酸活化pH为1~2时,浊度去除率达到85%左右。因此聚硅酸活化pH应为1~2。
2.1.2活化温度对废水浊度去除率的影响
㈧ 开采页岩气过程中的水力压裂会引发地震么
国外已经证明过,
有许多正在进行的地震研究和检测获得了关于诱发地震很确凿的证据。
威奇塔鹰报(Wichita Eagle):在俄克拉何马州5.8级地震之后,新的断裂带被发现了
在俄克拉何马州发生的5.8级地震和一系列较小的余震,导致了一条新的断裂带的发现。
这一发现引起了一些科学家对其他未知断层产生的担忧,这些断层可能会由被注入地下深处的石油和天然气废水引发。
本州和联邦监管机构本周表示,俄克拉何马州东北部的32个待处理采油井必须关闭,因为它们太靠近新发现的造成该州9月3日最大地震的断裂带了。
这次地震震惊了威奇塔和堪萨斯州的许多地方。它对一些城市和郡的建筑物造成了轻微损害。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一位研究人为引发地震的地球物理学家乔治·乔伊(George Choy)说,在2008年以前,俄克拉何马每年可能发生几次3级及以上的地震,而2015年约发生了900次。乔伊和豪夫(Hough)等科学家的研究证据强烈表明,地震次数的增加是由于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中的废水(传统方式和水力压裂的方法)注入地球造成的。为了理解这是为什么,以及为什么科学家不能告诉你是否任何一次地震都是由石油行业造成的,你必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断层上。”引用自网页链接
给你看看《科学》杂志的文章吧:网页链接
还有英国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方式:网页链接
㈨ pam是什么用来污水处理
pam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PAM)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按离子特性分可分为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
在原水处理中与活性炭等配合使用, 可用于生活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澄清。
用有机絮凝剂丙烯酰胺代替无机絮凝剂, 即使不改造沉降池, 净水能力也可提高 20%以上; 在污水处理中, 采用聚丙烯酰胺可以增加水回用循环的使用率, 还可用作污泥脱水; 工业水处理中用作一种重要的配方药剂。聚丙烯酰胺在国外应用领域是水处理, 国内在此领域的应用正在推广。
在饮用水处理与工业废水处理中, 聚丙烯酰胺与无机絮凝剂配合使用, 可明显改善水质;提高絮体强度与沉降速度。聚丙烯酰胺形成的絮体强度高, 沉降性能好, 从而提高固液分离速度。
(9)压裂废水扩展阅读
使用特性:
1、絮凝性:PAM能使悬浮物质通过电中和,架桥吸附作用,起絮凝作用。
2、粘合性:能通过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作用,起粘合作用。
3、降阻性:PAM能有效地降低流体的摩擦阻力,水中加入微量PAM就能降阻50-80%。
4、增稠性:PAM在中性和酸条件下均有增稠作用,当PH值在10以上PAM易水解。呈半网状结构时,增稠将更明显。
㈩ 为什么说长宁的地震频发有可能是是页岩气开采惹的祸
网上的一些评论称,说长宁开采页岩气时,水力压裂破坏了地层稳定的应力状态,从而诱发了地震。
在学者关于水力压裂是否导致地震争论不休时,有人将目光投向了注入地层的废水。
有研究发现,除了压裂可能导致地震外,开发过程中向地层注入的废水也可能致震。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指出,页岩气开采的水力压裂不是产生诱发地震的主要原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被增压注入或直接注入废水井,是产生大部分诱发地震的主要原因。在美国发生地震最多的俄克拉荷马州,只有1-2%的地震与水力压裂作业有关,剩余的地震则是由废水处理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