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处理中污泥沉降比高,怎么降低
污泥沉降比高的来解决方法:
1、降低源曝气池中的水温,控制好溶解氧水平,一段时间后污泥可恢复正常
2、加大剩余污泥排放量,将系统污泥浓度控制到合理范围内。
3、增加进水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保持较高溶解氧状态一段时间抑制低营养细菌继续增加。
(1)污水厂污泥沉降比居高不下原因扩展阅读:
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
B. 污水处理厂沉降比超标怎么排泥
先处理沉降比的问题,当沉降比正常后再进行排泥处理
异常的污泥结构松散,沉淀性能差,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很大,在二沉池固液分离效果差,造成污泥流失,这种现象叫做污泥膨胀。不同污水发生污泥膨胀的SVI限值差别较大,一般认为SVI>200为污泥膨胀。
一.活性污泥系统沉降性较差(污泥膨胀)的原因: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种,丝状菌膨胀最为普遍。
1.丝状菌膨胀
目前,人们对丝状菌膨胀的认识尚不完全统一,一般认为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的优势竞争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水质:水质是造成污泥丝状菌膨胀的最主要原因。污水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低分子糖类和有机酸等)含量高时,有利于丝状菌生长,导致污泥膨胀;污水中硫化物含量高时,有利于硫化细菌生长,而发生污泥膨胀;污水的PH值低(pH<6)时,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水缺乏氮和磷(C,N,P比例失调)时,丝状菌比表面积大,与菌胶团细菌竞争氮和磷而优势生长,也导致污泥膨胀。
温度:菌胶团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浮游球衣菌的生长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30℃。如果水温为25——28℃,易造成浮游球衣菌优势生长,导致污泥膨胀。水温低于15,一般不发生污泥膨胀。
溶解氧:溶解氧的影响比较复杂,过低和过高的溶解氧都会引起污泥膨胀。在排除其他因素后还不能解决污泥膨胀的问题就要通过调节曝气系统改善溶解氧的含量进行处理。
有机负荷:有机负荷低时,营养物缺乏,丝状菌在营养竞争中优势生长,导致污泥膨胀;有机负荷很高时,溶解氧浓度迅速降低,丝状菌优势生长,引起丝状菌膨胀。常温下城市污水污泥负荷很低{0.1kgBOD5/(kgMLSS·d)}或很高{超过2.5kgBOD5/(kgMLSS·d)}时,都会发生丝状菌膨胀。
工艺方法:实践证明,完全混合式比推流式易发生污泥膨胀;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最不容易发生污泥膨胀;有沉砂池,但没有设初沉池的工艺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叶轮曝气比鼓风曝气易发生污泥膨胀;射流曝气能有效地避免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2.非丝状菌膨胀
活性污泥系统沉降性较差(污泥膨胀)时,镜检找不到大量丝状菌,这种膨胀叫做非丝状菌膨胀口非丝状菌膨胀主要发生在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较高的场合。
详细的解决方案查看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2938
C. 污水处理CASS工艺污泥沉降比老是上不来,跪求高人指点呀! 怎么样才能快速的把污泥沉降比升上来呀!
请把前因后果说清楚,否则没法回答。或者给你的建议也是没什么用的。
最快的方法是投加污泥,如果税制水量不合适加了泥也会流失的
D. 我们污水处理系统沉降比从30%下降到20%,出水浑浊,污泥沉降很快,5分钟就能沉降到30%左右,请问是什么
应该是污泥活性过低导致的,最好做一下污泥镜检看看菌群是否正常。
降温对污泥会回降低菌答群的活性,菌落的适宜温度好像是是26-30°左右,过低会降低活性,过高会导致生长过快。
是否曝气过量应该根据镜检结果判断。
E. 污泥沉降比问题 大侠帮忙 !~!~
污泥的沉降是突然增加上去的还是慢慢增加上去的?出水水质有没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如果有显微镜的话,做一下微生物的镜检,确认是否是污泥膨胀。如果是发生了污泥膨胀,水质会有明显的变差,镜检会发现大量丝状菌,钟形虫,轮虫等在水质较好状况时出现的微生物会减少,水体会呈现缺氧状态。这些都需要你作确认才行。如果水质正常,污泥沉降比上升只是因为微生物累积的原因,就可以通过加大排泥来降低﹔如果是发生了污泥膨胀,就要按污泥膨胀的措施来应对。方法也比较简单,所以你要先分析是属於哪种情况才行
F. 污泥沉降比居高不落的原因是什么
应急措施
临时应急主要方法是投加药物增强污泥沉降性能或是直接杀死丝状菌。投加铁盐铝盐等混凝剂可以直接提高污泥的压密性保证沉淀出水。另外,投加一些化学药剂,如氯气,加在回流污泥中也可以达到消除污泥膨胀现象。投加过氧化氢和臭氧也可以起到破坏丝状菌的效果。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能较快降低SVI值,但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丝状菌的繁殖,一旦停止加药,污泥膨胀现象可以又会卷土重来。而且投药有可能破坏生化系统的微生物生长环境,导致处理效果降低,所以,这种办法只能做为临时应急时用。
改善生化环境
污水厂发生污泥膨胀的时候,一般无法从工艺流程、池型和曝气方式的改变来解决,只能在正在运行的流程基础上通过改变生化池内的微生物生长环境来抑制或消除丝状菌的过度繁殖。在不同的工艺和水质的情况下,很难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
但生化工艺常遇见的几种应该注意的问题必须加以注意。
污水性质的控制
首先应该检查和调整pH值,当pH值低于5以下时,不仅对污泥膨胀会有利,而且对正常的生化反应也会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当pH值偏低时应及时调整。另外在北方寒冷地区一定应注意冬季时的水温,若水温偏低应加热,因为低温也会导致污泥膨胀的发生。
采用鼓风曝气能有效的在冬季较高的水温。 当污水中营养成份不足或失衡时,应补充投加。N、P含量应控制在BOD:N:P=100:5:1左右。 若污水处理生化系统前已有消化现象的发生,产生的低分子有机酸将有利于丝状菌的生长,这时可以对废水在调节池内预曝气来加以改善。
一般采用空气扩散器向3-5米有效水深的调节池曝气,供气量可以控制在0.5-1.0m3/废水米3·小时。它能使调节池的废水保持新鲜,并有效防止由于厌氧所会带来的臭气。 保持池内足够的溶解氧对于高负荷的生化系统特别重要,3)一般至少应控制DO>2毫克/L。
沉淀池内的污泥应及时排出或回流。 防止其发生厌氧现象。若发生厌氧现象,产生的各种气体吸附在污泥上,也会使污泥上浮,沉降性能变差。
而且发生厌氧的污泥回流也会引发丝状菌的大量繁殖。这种情况时除排泥和清除沉淀池内的死角,并缩短污泥在池内的停留时间外。还应提高曝气池DO值。使出入沉淀池的水保持较的溶解氧。或者在污泥回流进入生化池前曝气再生。
G. 污水处理厂CAST工艺,生化池污泥沉降比较高,请问问题出在哪儿,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你的污泥浓度并不高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Svi应该很高,那应该有丝状菌,但是你的镜检没有,那我只能怀疑你做的是SV30吗
H. 污泥沉降比怎么降不下去
MLSS=7000?如果是二沉池进水的话这个污泥浓度已经很高了,如果做实验测定SV肯定很高,90左右也正常,试想这么高的浓度的污泥你叫它怎么再沉到。不知道你什么工艺,这么高的SV!
如果是工业废水,SV在90以是很正常的事,一般在不影响出水的情况下不要的管它。你的SVI正常说明没有膨胀。
关于污泥膨胀的控制策略,参见
www...com/question/26866314.html
丝状菌的观察倍数在100-1500应该都可以看到,可以现在100倍左右去絮状污泥观察有无细丝状的,然后再放大观察。
I. 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氨氮过高,一值降不下来,污泥沉降比是15不知是什么原因
1、污泥沉降比15,不清楚贵单位污泥浓度多少,氨氮负荷多少。
2、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2~4mg/L,是否溶解氧偏低。
3、是否进水中含有有毒物质,致使细菌死亡。
4、硝化细菌污泥龄不宜低于4天。
J. 污泥沉降比很小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污泥浓度是1500mg/l,污泥体积指数是45,沉降比一直是很低的!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希望各位专家帮我解决!谢谢!